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设计_第1页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设计_第2页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设计_第3页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设计_第4页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word/word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单元直线运动的根本概念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平动、转动、直线、曲线、圆周〕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条件:a、v0共线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速度、速率、平均速度加速度运动的描述典型的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s=t,s-t图,〔a=0〕匀变速直线运动特例自由落体〔a=g〕竖直上抛〔a=g〕v-t图规律,,参考系: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质点:在研究物体时,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物体看成是有质量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点叫做质点。质点忽略了无关因素和次要因素,是简化出来的理想的、抽象的模型,客观上不存在。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平动的物体不一定总能看成质点。某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看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否能被忽略以与要求的准确程度。3、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例如几秒初,几秒末。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时间坐标轴线段表示时间,第n秒至第n+3秒的时间为3秒〔对应于坐标系中的线段〕4、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路程不等于位移大小〔坐标系中的点、线段和曲线的长度〕5、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υ=s/t〔方向为位移的方向〕平均速率:为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之比,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一样〔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即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即时速率:即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例1】物体M从A运动到B,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D〕A.〔v1+v2〕/2B.C.D.【例2】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米远,假设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试求河水的流速为多大?解析:选水为参考系,小木块是静止的;相对水,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船往返运动的时间相等,各为1小时;小桥相对水向上游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小桥向上游运动了位移5400m,时间为2小时。易得水的速度为0.75m/s。6、平动:物体各局部运动情况都一样。转动:物体各局部都绕圆心作圆周运动。7、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v/△t〔又叫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a的方向只与△v的方向一样〔即与合外力方向一样〕。〔1〕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2〕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3〕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样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假设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假设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假设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假设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8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例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经过1s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那么在这1s,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6m/s或14m/s)【例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B〕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9、匀速直线运动:,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物体的位移相等.它是速度为恒矢量的运动,加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匀速s-t图像为一直线: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速度。第2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①Δs=aT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m-sn=(m-n)aT2②,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3.初速度为零〔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4.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前1秒、前2秒、前3秒……的位移之比为1∶4∶9∶……②第1秒、第2秒、第3秒……的位移之比为1∶3∶5∶……③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④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对末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相应的运用这些规律。5.一种典型的运动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物体由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用右图描述该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BCa1、s1ABCa1、s1、t1a2、s2、t26、解题方法指导: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明确物体作什么运动,并且画出运动示意图。〔3〕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与特点,合理选择公式,注意多个运动过程的联系。〔4〕确定正方向,列方程求解。〔5〕对结果进展讨论、验算。解题方法:〔1〕公式解析法: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组。本章公式多,且相互联系,一题常有多种解法。要熟记每个公式的特点与相关物理量。〔2〕图象法:如用v—t图可以求出某段时间的位移大小、可以比拟vt/2与vS/2,以与追与问题。用s—t图可求出任意时间的平均速度。〔3〕比例法:用的讨论,用比例的性质求解。〔4〕极值法:用二次函数配方求极值,追赶问题用得多。〔5〕逆向思维法:如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视为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求解。综合应用例析【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一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此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的作用时间一样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速度为v2,假设撤去恒力甲的瞬间物体的速度为v1,如此v2∶v1=?【解析】,而,得v2∶v1=2∶1思考:在例1中,F1、F2大小之比为多少?〔答案:1∶3〕匀加速匀速匀减速甲t1匀加速匀速匀减速甲t1t2t3乙s1s2s3解析:起动阶段行驶位移为:s1=……〔1〕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at1……〔2〕匀速行驶的位移为:s2=vt2……〔3〕刹车段的时间为:s3=……〔4〕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为:=【例3】一物体由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的3秒的位移为s1,最后3秒的位移为s2,假设s2-s1=6米,s1∶s2=3∶7,求斜面的长度为多少?解析:设斜面长为s,加速度为a,沿斜面下滑的总时间为t。如此:〔t-3〕s3s斜面长:s=at2〔t-3〕s3s前3秒的位移:s1=at12……〔2〕后3秒的位移:s2=s-a(t-3)2……(3)s2-s1=6……(4)s1∶s2=3∶7……(5)DC解〔1〕—〔5〕得:a=1m/s2t=5ssDC【例4】物块以v0=4米/秒的速度滑上光滑的斜面,途经A、B两点,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的速度的2倍,由B点再经秒物块滑到斜面顶点C速度变为零,A、B相距米,求斜面的长度与物体由D运动到B的时间?解析:物块匀减速直线运动。设A点速度为VA、B点速度VB,加速度为a,斜面长为S。A到B:vB2vA2=2asAB……(1)vA=2vB

……(2)B到C:0=vB+at0

……..(3)解〔1〕〔2〕〔3〕得:vB=1m/sa=2m/s2D到C0v02=2as(4)s=4m从D运动到B的时间:D到B:vB=v0+at1t1=1.5秒D到C再回到B:t2=t1+2t0=1.5+20.5=2.5(s)【例5】ABCD一质点沿AD直线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测得它在AB、BC、CD三段的时间均为t,测得位移AC=L1,BD=L2,试求质点的加速度?ABCD解:设AB=s1、BC=s2、CD=s3如此:s2s1=at2s3s2=at2两式相加:s3s1=2at2由图可知:L2L1=〔s3+s2〕〔s2+s1〕=s3s1如此:a=【例6】一质点由A点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局部是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抵达B点时恰好静止,如果AB的总长度为s,试求质点走完AB全程所用的时间t?解:设质点的最大速度为v,前、后两段运动过程与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相等,均为。全过程:s=……〔1〕匀加速过程:v=a1t1……〔2〕匀减速过程:v=a2t2……〔3〕由〔2〕〔3〕得:t1=代入〔1〕得:s=s=将v代入〔1〕得:t=【例7】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连续通过两段长为s的位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求物体的加速度?解:方法〔1〕:设前段位移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如此:前一段s:s=v0t1+……〔1〕全过程2s:2s=v0〔t1+t2〕+……〔2〕消去v0得:a=方法〔2〕:设前一段时间t1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后一段时间t2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2。所以:v1=……〔1〕v2=……〔2〕v2=v1+a〔〕……〔3〕解〔1〕〔2〕〔3〕得一样结果。方法〔3〕:设前一段位移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加速度为a。前一段s:s=v0t1+……〔1〕后一段s:s=vt2+……〔2〕v=v0+at……〔3〕解〔1〕〔2〕〔3〕得一样结果。例8.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做水平飞行时,突然受到强大的垂直气流的作用,使飞机在10s下降高度为1800m,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害事故,如果只研究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假设这一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求飞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多大?〔2〕试估算成年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多大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解:由s=at2与:a=m/s2=36m/s2.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得F=m(a-g)=1560N,成年乘客的质量可取45kg~65kg,因此,F相应的值为1170N~1690N第3单元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重快轻慢〞――非也亚里斯多德――Y伽利略――――N〔1〕特点:只受重力作用,即υ0=0、a=g〔由赤道向两极,g增加由地面向高空,g减小一般认为g不变〕〔2〕运动规律:V=gtH=gt2./2V2=2gH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的时间仅与高度有关,与物体受的重力无关。〔3〕符合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规律竖直上抛运动:物体上获得竖直向上的初速度υ0后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特点:只受重力作用且与初速度方向反向,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如此a=-g运动规律:〔1〕V=V0-gtt=V0/g〔2〕H=V0t-gt2/2〔3〕V02-V2=2gHH=V02/2g〔4〕=(V0+V)/2例:竖直上抛,V0=100m/s忽略空气阻力〔1〕、多长时间到达最高点?0=V0-gtt=V0/g=10秒500米理解加速度〔2〕、最高能上升多高?〔最大高度〕100m/s0-V02=-2gHH=V02/2g=500米〔3〕、回到抛出点用多长时间?H=gt2./2t=10秒时间对称性〔4〕、回到抛出点时速度=?V=gtV=100m/s方向向下速度大小对称性〔5〕、接着下落10秒,速度=?v=100+10×10=200m/s方向向下〔6〕、此时的位置?s=100××10×102=1500米〔7〕、理解前10秒、20秒v〔m/s〕30秒的位移1000102030t(s)-100-200结论:时间对称性速度大小对称性注意:假设物体在上升或下落中还受有恒空气阻力,如此物体的运动不再是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分别计算上升a上与下降a下的加速度,利用匀变速公式问题同样可以得到解决。例题分析:从距地面125米的高处,每隔一样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队,不计空气阻力,g=10米/秒2,当第11个小球刚刚释放时,第1个小球恰好落地,试求:〔1〕相邻的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大?〔2〕当第1个小球恰好落地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拓展〕将小球改为长为5米的棒的自由落体,棒在下落过程中不能当质点来处理,但可选棒上某点来研究。在距地面25米处竖直上抛一球,第1秒末与第3秒末先后经过抛出点上方15米处,试求:〔1〕上抛的初速度,距地面的最大高度和第3秒末的速度;〔2〕从抛出到落地所需的时间〔g=10m/s2〕一竖直发射的火箭在火药燃烧的2S具有3g的竖直向上加速度,当它从地面点燃发射后,它具有的最大速度为多少?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从发射开始到上升的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10m/s2〕第4单元直线运动的图象知识要点:匀速直线运动对应于实际运动位移~时间图象,某一时刻的位移S=vt⑴截距的意义:出发点距离标准点的距离和方向⑵图象水平表示物体静止斜率绝对值=v的大小⑶,交叉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V〔某时刻的快慢〕V〔某时刻的快慢〕t速度~时间图象,某一时刻的速度阴影面积=位移数值〔大小〕上正下负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υ—t图〕△VVt△VVOα0t截距表示初速度pqApqABCvtopqvtqtp交叉点表示速度相等面积=位移上正下负【例1】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AB和AC的长度一样。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拟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A.p小球先到B.q小球先到vaa’v1v2l1l1l2l2vt1t2tovaa’v1v2l1l1l2l2vt1t2tovm【例2】两支完全一样的光滑直角弯管(如下列图)现有两只一样小球a和a/同时从管口由静止滑下,问谁先从下端的出口掉出?(假设通过拐角处时无机械能损失)解析:首先由机械能守恒可以确定拐角处v1>v2,而两小球到达出口时的速率v相等。又由题薏可知两球经历的总路程s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a=gsinα,小球a第一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a/第二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一样〔设为a1〕;小球a第二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a/第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一样〔设为a2〕,根据图中管的倾斜程度,显然有a1>a2。根据这些物理量大小的分析,在同一个v-t图象中两球速度曲线下所围的面积应该一样,且末状态速度大小也一样〔纵坐标一样〕。开始时a球曲线的斜率大。由于两球两阶段加速度对应相等,如果同时到达〔经历时间为t1〕如此必然有s1>s2,显然不合理。考虑到两球末速度大小相等〔图中vm〕,球a/的速度图象只能如蓝线所示。因此有t1<t2,即a球先到。【例3】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a1,在BC段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如此A.a1>a2B.a1=a2C.a1<a2D.不能确定解析:依题意作出物体的v-t图象,如下列图。图线下方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几何知识知图线②、③不满足AB=BC。只能是①这种情况。因为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a1<a2,选项C正确。【例4】蚂蚁离开巢沿直线爬行,它的速度与到蚁巢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当蚂蚁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L1=1m的A点处时,速度是v1=2cm/s。试问蚂蚁从A点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L2=2m的B点所需的时间为多少?解析:此题假设采用将AB无限分割,每一等分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求和,这一方法原如此上可行,实际上很难计算。题中有一关键条件:蚂蚁运动的速度v与蚂蚁离巢的距离x成反比,即,作出图象如图示,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从图上可以看出梯形ABCD的面积,就是蚂蚁从A到B的时间:s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单元力重力和弹力摩擦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力是相互的力是矢量〔什么叫矢量——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如此〕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力的分类:根据产生力的原因即根据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回复力等。(提问:效果一样,性质一定一样吗?性质一样效果一定一样吗?大小方向一样的两个力效果一定一样吗?)力的效果:1、加速度或改变运动状态2、形变力的拓展:1、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2、产生加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4、牛顿第三定律二、常见的三种力1重力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方向:竖直向下或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大小:G=mg,可用弹簧秤测量两极引力=重力〔向心力为零〕赤道引力=重力+向心力〔方向一样〕由两极到赤道重力加速度减小,由地面到高空重力加速度减小作用点:重力作用点是重心,是物体各局部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重心的测量方法:均匀规如此几何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薄片物体重心用悬挂法;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2、弹力〔1〕产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并使之发生形变的另一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2〕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有弹性形变。〔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有:轻绳的弹力方向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支持力或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撑或被压的物体;弹簧弹力方向与弹簧形变方向相反。〔4〕大小:弹簧弹力大小F=kx〔其它弹力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K是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X是相对于原长的形变量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作用点:接触面或重心【例1】如下列图,两物体重力分别为G1、G2,两弹簧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弹簧两端与物体和地面相连。用竖直向上的力缓慢向上拉G2,最后平衡时拉力F=G1+2G2,求该过程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解析:关键是搞清两个物体高度的增量Δh1和Δh2跟初、末状态两根弹簧的形变量Δx1、Δx2、Δx1/、Δx2/间的关系。k2Δx2/k1G1Δx2G2Δx1Δx1/FG1G2k2k1无拉力F时Δk2Δx2/k1G1Δx2G2Δx1Δx1/FG1G2k2k1加拉力F时Δx1/=G2/k1,Δx2/=(G1+G2)/k2,〔Δx1/、Δx2/为伸长量〕而Δh1=Δx1+Δx1/,Δh2=(Δx1/+Δx2/)+(Δx1+Δx2)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ΔEp=G1Δh1+G2Δh2整理后可得:练习F1.关于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FA.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B.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C.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D.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2.如图,两本书A、B逐页交叉后叠放在一起并平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设每书页的质量为5g,每本书均是200,纸与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问至少要用多大的水平力才能将它们拉开?(g取10米/秒2)3、弹簧秤的读数是它受到的合外力吗?3、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的粗糙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摩擦力种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2〕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3〕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一定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反、可能一样、还可能成其它任意夹角〕V=2V=3V=2V=3(5)作用点滑动摩擦力〔1〕产生: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2〕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3〕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一定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一样;可能相反;也可能成其它任意夹角〕〔4〕大小:f=μN〔μ是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5)作用点VVf=μmgf=μ(mg+ma)af=μmgcosθ【例2】小车向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恰好沿车后壁匀速下滑。试分析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速度方向的关系。av相对解析: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始终和小车的后壁平行,方向竖直向上,而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水平分速度逐渐增大〕,所以摩擦力方向和运动方向间的夹角可能取90°和180av相对点评:无明显形变的弹力和静摩擦力都是被动力。就是说:弹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无法由公式直接计算得出,而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的。例题分析:例3、下面关于摩擦力的说确的是: DA、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B、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D、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平行。例4、如下列图,物体受水平力F作用,物体和放在水平面上的斜面都处于静止,假设水平力F增大一些,整个装置仍处于静止,如此:A斜面对物体的弹力一定增大;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一定增大;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水平面对斜面的弹力一定增大;例5、用一个水平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把一重为G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下列图,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是哪一个?B第2单元力的合成和分解标量和矢量矢量:满足平行四边行定如此〔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标量:不满足平行四边行定如此〔路程、时间、质量、体积、密度、功和功率、电势、能量、磁通量、振幅〕1.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如此: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如此或三角形定如此。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如此〔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如此〕。平行四边形定如此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一个矢量〔合矢量〕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矢量〔分矢量〕共同作用的效果一样,就可以用这一个矢量代替那几个矢量,也可以用那几个矢量代替这一个矢量,而不改变原来的作用效果。2.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一样的物理量用正号代入.相反的用负号代入,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表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如此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二、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表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人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须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如此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1.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一样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如此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如此,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F1F2FOF1F2FOF1F2FO〔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围是|F1-F2|≤F合≤F1+F2〔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例1物体受到互相垂直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假设两力大小分别为5N、5N,求这两个力的合力.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如此作出平行四边形,如下列图,由于F1、F2相互垂直,所以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对角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N=10N合力的方向与F1的夹角θ为:θ=30°2.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如此,力的分解相当于对角线求邻边。〔2〕两个力的合力惟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在无附加条件时,从理论上讲可分解为无数组分力,但在具体问题中,应根据力实际产生的效果来分解。【例2将放在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下滑力F1和对斜面的压力F2,这种说确吗?解析:将mg分解为下滑力F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mg的另一个分力F2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从力的性质上看,F2是属于重力的分力,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属于弹力,所以这种说法不正确。【例3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有几种分法?解析:有无数种分法,只要在表示这个力的有向线段的一段任意画一条直线,在有向线段的另一端向这条直线做垂线,就是一种方法。如下列图。〔3〕几种有条件的力的分解①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唯一解。②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③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时,其分解不惟一。④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这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时,其分解方法可能惟一,也可能不惟一。〔4〕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如此分析力最小值的规律:①当合力F的大小、方向与一个分力F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如下列图,F2的最小值为:F2min=Fsinα②当合力F的方向与一个分力F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2与合力F垂直,如下列图,F2的最小值为:F2min=F1sinα③当合力F的大小与一个分力F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大小的分力F1与合力F同方向,F2的最小值为|F-F1|〔5〕正交分解法: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①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正方向②把各个力向x轴、y轴上投影,但应注意的是:与确定的正方向一样的力为正,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反的为负,这样,就用正、负号表示了被正交分解的力的分力的方向③求在x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x合和在y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y合④求合力的大小合力的方向:tanα=〔α为合力F与x轴的夹角〕【例4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如下各值的哪个?

A.µmgB.µ〔mg+Fsinθ〕C.µ〔mg+Fsinθ〕D.Fcosθ解析: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mg、推力F、支持力FN、摩擦力Fµ.沿水平方向建立x轴,将F进展正交分解如图(这样建立坐标系只需分解F),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x轴上,向左的力等于向右的力〔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在y轴上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竖直方向二力平衡〕.即Fcosθ=Fµ①FN=mg+Fsinθ②又由于Fµ=µFN③∴Fµ=µ〔mg+Fsinθ〕故B、D答案是正确的.三、综合应用举例【例5水平横粱的一端A插在墙壁,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kg的重物,∠CBA=30°,如图甲所示,如此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10m/s2〕A.50NB.50NC.100ND.100N解析:取小滑轮作为研究对象,悬挂重物的绳中的弹力是T=mg=10×10N=100N,故小滑轮受绳的作用力沿BC、BD方向的大小都是100N,分析受力如图〔乙〕所示.∠CBD=120°,∠CBF=∠DBF,∴∠CBF=60°,⊿CBF是等边三角形.故F=100N。选C。θOPmgEq【例6质量为m、电荷为q的小球,在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后沿直线OP向斜下方运动〔OP和竖直方向成θOPmgEqABGF1F2N解析:根据题意,释放后小球所受合力的方向必为OP方向。用三角形定如此从右图中不难看出:重力矢量OG的大小方向确定后,合力F的方向确定〔为OP方向〕,而电场力Eq的矢量起点必须在G点,终点必须在OP射线上。在图中画出一组可能的电场力,不难看出,只有当电场力方向与OP方向垂直时EqABGF1F2N【例7轻绳AB总长l,用轻滑轮悬挂重G的物体。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G,将A端固定,将B端缓慢向右移动d而使绳不断,求d的最大可能值。解:以与滑轮接触的那一小段绳子为研究对象,在任何一个平衡位置都在滑轮对它的压力〔大小为G〕和绳的拉力F1、F2共同作用下静止。而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大小F1、F2总是相等的,它们的合力N是压力G的平衡力,方向竖直向上。因此以F1、F2为分力做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一定是菱形。利用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结合相似形知识可得d∶l=∶4,所以d最大为【例8一根长2m,重为G的不均匀直棒AB,用两根细绳水平悬挂在天花板上,如下列图,求直棒重心C的位置。解析:当一个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如此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必通过前两个力作用线的相交点,把O1A和O2B延长相交于O点,如此重心C一定在过O点的竖直线上,如下列图由几何知识可知:BO=AB/2=1mBC=BO故重心应在距B端0.5m处。【例9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球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试分析挡板AO与斜面间的倾角β为多大时,AO所受压力最小?解析:虽然题目问的是挡板AO的受力情况,但假设直接以挡板为研究对象,因挡板所受力均为未知力,将无法得出结论.以球为研究对象,球所受重力产生的效果有两个:对斜面产生的压力N1、对挡板产生的压力N2,根据重力产生的效果将重力分解,如图〔乙〕所示,当挡板与斜面的夹角β由图示位置变化时,N1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始终与斜面垂直,N2的大小和方向均改变,如图〔乙〕中虚线所示,由图可看出挡板AO与斜面垂直时β=90°时,挡板AO所受压力最小,最小压力N2min=mgsinα。第3单元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一、物体的受力分析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展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假设干个物体。在解决比拟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即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按顺序找力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如此将出现重复。4.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二、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零;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此时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理解:对于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不要认为只有静止才是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也是物体的平衡状态.因此,静止的物体一定平衡,但平衡的物体不一定静止.还需注意,不要把速度为零和静止状态相混淆,静止状态是物体在一段时间保持速度为零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而物体速度为零可能是物体静止,也可能是物体做变速运动中的一个状态,加速度不为零。由此可见,静止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因此,静止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总之,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一定处于非平衡状态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几个力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它们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共点力。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即F合=0或Fx合=0,Fy合=03.判定定理物体在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如此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接,恰能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例1如如下图所示,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受水平力F1=10N,F2=3N而静止,当撤去F1后,木块仍静止,如此此时木块受的合力为AA.0B.水平向右,3NC.水平向左,7ND.水平向右,7N【例2】氢气球重10N,空气对它的浮力为16N,用绳拴住,由于受水平风力作用,绳子与竖直方向成30°角,如此绳子的拉力大小是_____,水平风力的大小是____〔答案:4N2N〕四、综合应用举例1.静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F1F2GGF2F1【例3如图甲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外表与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F1F2GGF2F1A.B.C.D.2.动态平衡类问题的分析方法【例4重G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假设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该过程中,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F1、F2各如何变化?〔F1逐渐变小,F2先变小后变大。当F2⊥F1,即挡板与斜面垂直时,F2最小〕【例5如图7所示整个装置静止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º。AB连线与OB垂直。假设使带电小球A的电量加倍,带电小球B重新稳定时绳的拉力多大?【解析】AOB与FBT′围成的三角形相似,如此有:AO/G=OB/T。说明系统处于不同的平衡状态时,拉力T大小不变。由球A电量未加倍时这一特殊状态可以得到:T=Gcos30º。球A电量加倍平衡后,绳的拉力仍是Gcos30º。3.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时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左〞、“极右〞〕从而把比拟隐蔽的临界现象〔“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便于解答。例题分析:例2、拉力F作用重量为G的物体上,使物体沿水平面匀速前进,如图8-2所示,假设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此拉最小时,力和地面的夹角θ为多大?最小拉力为多少?(θ=arcCOS1/〔1+μ2〕1/2时,Fmin=μG/〔1+μ2〕1/2)例6如图8-3所示,半径为R,重为G的均匀球靠竖直墙放置,左下有厚为h的木块,假设不计摩擦,用至少多大的水平推力F推木块才能使球离开地面?(F=G[h〔2R-h〕]1/2/〔R-h〕〕【例7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和物体B,物体A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l—4-3〔甲〕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物体A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滑轮的摩擦不计,要使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求物体B的质量的取值围。〔物体B的质量的取值围是:m(sinθ-μcosθ)≤mB≤m(sinθ+μcosθ)〕FαG【例8用与竖直方向成α=30°斜向右上方,大小为F的推力把一个重量为G的木块压在粗糙竖直墙上保持静止。求墙对木块的正压力大小N和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FαGmgFNαOABPQ解:当时,f=0;当时,mgFNαOABPQ4.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对于连结体问题,如果能够运用整体法,我们优先采用整体法,这样涉与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不计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或物体系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一样,一般首先考虑整体法,对于大多数动力学问题,单纯采用整体法并不一定能解决,通常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隔离法:物体之间总是相互作用的,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常将研究对象从相互作用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而其它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一律以力来表示的研究方法叫隔离法。整体法:在研究连接体一类的问题时,常把几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作为一个整体看成一个研究对象的方法叫整体法。【例9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外表粗糙,OB竖直向下,外表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下列图〕。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拟,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B A.FN不变,f变大B.FN不变,f变小C.FN变大,f变大D.FN变大,f变小例10图7-1所示,两个完全一样重为G的球,两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一根轻绳两端固结在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施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θ。问当F至少多大时,两球将发生滑动?例11图7-3所示,光滑的金属球B放在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物体A与竖直墙壁之间,恰好匀速下滑,物体A的重力是B的重力的6倍,不计球跟斜面和墙壁之间摩擦,问:物体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5.“稳态速度〞类问题中的平衡【例12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稳态速度。球形物体速度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v,且正比于球半径r,即阻力f=krv,k是比例系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比例系数k×10-4Ns/m2。水的密度kg/m3,重力加速度为m/s2。求半径r的球形雨滴在无风情况下的稳态速度。αF1ABG/2F1F2αG/2CαF1ABG/2F1F2αG/2CPOO6.绳中力问题的求解【例13】重G的均匀绳两端悬于水平天花板上的A、B两点。静止时绳两端的切线方向与天花板成α角。求绳的A端所受拉力F1和绳中点C处的力F2。F2解:以AC段绳为研究对象,根据判定定理,虽然AC所受的三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点〔如图中的A、C、P点〕,但它们必为共点力。设它们延长线的交点为O,用平行四边形定如此作图可得:F27解答平衡问题时常用的数学方法根据平衡条件解答平衡问题,往往要进展一定的数学运算才能求得结果,在选择数学方法可针对如下几种情况进展:1、物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且三力成一定的夹角,一般将三力平衡化为二力平衡,对应数学方法:〔1〕正弦定理:如图6-1所示,如此有F1/sinα=F2/sinβ=F3/sinγ〔2〕三角形相似:这种方法应用广泛,具体应用时先画出力的三角形,再寻找与力的三角形相似的空间三角形,〔即具有物理意义的三角形和具有几何意义的三角形相似〕由相似三角形建立比例关系求解。2、多力合成时为了便于计算,往往把这些力先正交分解,根据:∑FX=0∑FY=0求解。3、动态平衡问题:解析法和图象法。解析法:对研究对象形的任一状态进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因变量与自变量的一般函数关系,然后根据自变量变化情况而确定因变量的变化情况。图象法:对研究对象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假设干状态进展受力分析,依据某一参量的变化,在同一图中作出假设干状态下的平衡图,再由边角变化关系确定某些力的大小与方向的变化情况。【例14】如下列图,在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面正上方距球心h处悬挂一定滑轮,重为G的小球A用绕过滑轮的绳子被站在地面上的人拉住。人拉动绳子,在与球面相切的某点缓慢运动到接近顶点的过程中,试分析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N和绳子拉力F如何变化。解析:小球在重力G,球面的支持力N,绳子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动态平衡。任选一状态,受力如图4所示。不难看出,力三角形ΔFAG’与几何关系三角形ΔBAO相似,从而有:,〔其中G’与G等大,L为绳子AB的长度〕由于在拉动过程中,R、h不变,绳长L在减小,可见:球面的支持力大小不变,绳子的拉力在减小。例15图6-2所示,小圆环重G,固定的竖直大环半径为R,轻弹簧原长为L〔L﹤R〕其倔强系数为K,接触面光滑,求小环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提示:可利用正弦定律求解或三角形相似法求解例34、如图6-3所示,一轻杆两端固结两个小物体A、B,mA=4mB跨过滑轮连接A和B的轻绳长为L,求平衡时OA和OB分别多长?针对训练1.把重2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物体右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如下列图,假设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2N,如此弹簧的弹力为〔〕A.可以是22N,方向沿斜面向上B.可以是2N.方向沿斜面向上C.可以是2N,方向沿斜面向下D.可能为零2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下列图,不计摩擦力,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A.mg,〔M-m〕gB.mg,MgC.〔M-m〕g,MgD.〔M+m〕g,〔M-m〕g3如下列图,当倾角为45°时物体m处于静止状态,当倾角θ再增大一些,物体m仍然静止〔绳子质量、滑轮摩擦不计〕如下说确的是〔〕A.绳子受的拉力增大B.物林m对斜面的正压力减小C.物体m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增大D.物体m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减小4.如下列图,两光滑硬杆AOB成θ角,在两杆上各套上轻环P、Q,两环用细绳相连,现用恒力F沿OB方向拉环Q,当两环稳定时细绳拉力为〔〕A.FsinθB.F/sinθC.FcosθD.F/cosθ5.如下列图,一个本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T.如下关于摩擦力正确的答案是〔〕A.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B.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C.假设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TD.假设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6.如下列图,玻璃管活塞P下方封闭着空气,P上有细线系住,线上端悬于O点,P的上方有高h的水银柱,如不计水银、活塞P与玻璃管的摩擦,大气压强为p0保持不变,如此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水银不溢出〕〔〕A.管空气压强恒为〔p0十ρgh〕(ρ为水银密度〕B.管空气压强将升高C.细线上的拉力将减小D.玻璃管位置降低7.如图〔甲〕所示,将一条轻而柔软的细绳一端拴在天花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在竖直墙上的B点,A和B到O点的距离相等,绳的长度是OA的两倍。图〔乙〕所示为一质量可忽略的动滑轮K,滑轮下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设摩擦力可忽略,现将动滑轮和重物一起挂到细绳上,在达到平衡时,绳所受的拉力是多大?8.长L的绳子,一端拴着半径为r,重为G的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的A点上,如下列图,试求绳子中的力参考答案:1.ABCD2.A3.BCD4.B5.AD6.D7.8.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网络:第1单元牛顿运动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容):〔1〕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2〕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改变,必须施加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2.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惯性的概念惯性: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应注意以下三点:〔1〕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跟物体的受力无关,跟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如此惯性大,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3〕外力作用于物体上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不能认为克制了物体的惯性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0时的特例。4、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根底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根底,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例1】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做立定跳远,假设向各个方向都用一样的力,如此〔D〕A.向北跳最远B.向南跳最远C.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D.无论向哪个方向都一样远【例2】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使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A.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C.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D.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例3】如图中的甲图所示,重球系于线DC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线BA,下面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CD线拉断B.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AB线拉断C.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AB线拉断D.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CD线拉断解析:如图乙,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使得重球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向下的微小位移,以至拉力T2逐渐增大,这个过程进展得如此缓慢可以认为重球始终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即T2=T1+mg,随着T1增大,T2也增大,且总是上端绳先达到极限程度,故CD绳被拉断,A正确。假设在A端突然猛力一拉,因为重球质量很大,力的作用时间又极短,故重球向下的位移极小,以至于上端绳未来得与发生相应的伸长,T1已先达到极限强度,故AB绳先断,选项C也正确。二、牛顿第三定律(12个字——等值、反向、共线同时、同性、两体、)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个过程中〔同一段时间或同一段位移〕的总冲量一定为零,但作的总功可能为零、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这是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一定是一样的,而位移大小、方向都可能是不同的。3、效果不能相互抵消【例4】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BC〕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C.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例5】甲、乙二人拔河,甲拉动乙向左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CA.做匀速运动时,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B.不论做何种运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C.绳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时,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D.绳的质量不能忽略不计时,甲对绳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对绳的拉力【例6】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以下几种分析中正确的答案是DA.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B.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例7】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如此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三、牛顿第二定律1.定律的表述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一样,即F=ma〔其中的F和m、a必须相对应〕特别要注意表述的第三句话。因为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它们的关系除了数量大小的关系外,还有方向之间的关系。明确力和加速度方向,也是正确列出方程的重要环节。假设F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假设F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假设F为物体受的假设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2.对定律的理解:〔1〕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在每个瞬时都有大小、方向上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表现为:合外力恒定不变时,加速度也保持不变。合外力变化时加速度也随之变化。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2〕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是矢量式。公式只表示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大小关系.矢量式的含义在于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3〕同一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与质量的关系,是对同一个物体〔或物体系〕而言,即F与a均是对同一个研究对象而言.〔4〕相对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3.牛顿第二定律确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明确了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的定量关系。联系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或纽带就是加速度。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可以以某一个物体为对象,也可以以几个物体组成的质点组为对象。设每个质点的质量为mi,对应的加速度为ai,如此有:F合=m1a1+m2a2+m3a3+……+mnan对这个结论可以这样理解:先分别以质点组中的每个物体为研究对象用牛顿第二定律:∑F1=m1a1,∑F2=m2a2,……∑Fn=mnan,将以上各式等号左、右分别相加,其中左边所有力中,凡属于系统力的,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其矢量和必为零,所以最后得到的是该质点组所受的所有外力之和,即合外力F。②对研究对象进展受力分析。同时还应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力图旁边画出来。③假设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如此〔或三角形定如此〕解题;假设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注意灵活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Fθ④Fθ例9:如图,质量m=4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与水平成θ=37°角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起向右前进t1=2.0s后撤去F,又经过t2=4.0s物体刚好停下。求:F的大小、最大速度vm、总位移s。(2060)四、超重和失重问题升降机中人m=50kg,a=2m/s向上或向下,求秤的示数N1、静止或匀速直线N=mg视重=重力平衡a=02、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a向上NN-mg=maa∴N=mg+ma视重>重力超重mg3、N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a向下mg-N=ma∴N=mg-ma视重<重力失重4,如果a=g向下,如此N=0台秤无示数完全失重注意: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速度方向无关,只决定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在完全失重状态,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等。五、牛顿定律的适用围: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微观粒子。例10、如下列图,升降机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弹簧系住,悬在升降机,当升降机以a=加速度减速上升时,秤系数为〔A〕A、2mg/3B、mg/3C、4mg/3D、mg例10、如下列图,电梯中有一桶水,水面上漂浮一木块,其质量为m,静止时木块一局部浸在水中,当电梯以a加速上升时,问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如何变化?〔不变〕注意:电梯加速运动时,水也处在超重状态;物体所受浮力是物体上、下外表受到的水的压力差f=m〔ga〕V排第2单元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牛顿运动定律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1.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动力学问题常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受力情况,要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如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与时间等.〔2〕运动情况,要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力的大小和方向〕.但不管哪种类型,一般总是先根据条件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然后再由此得出问题的答案.常用的运动学公式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等.2.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认真分析题意,明确条件和所求量,搞清所求问题的类型.〔2〕选取研究对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同一题目,根据题意和解题需要也可以先后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4〕当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如此求其合力;如果物体受力较多,一般把它们正交分解到两个方向上去分别求合力;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一般把各个力分解到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的方向上.〔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物体所受外力、加速度、速度等都可根据规定的正方向按正、负值代入公式,按代数和进展运算.〔6〕求解方程,检验结果,必要时对结果进展讨论.3.应用例析【例1】一斜面AB长为10m,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如下列图〔g取10m/s2〕假设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与所用时间.【例2】如下列图,一高度为h=粗糙的水平面在B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光滑的斜面BC连接,一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点以v0=3m/s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点时小滑块恰能沿光滑斜面下滑。AB间的距离s=5m,求:〔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解析:〔1〕依题意得vB1=0,设小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如此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g=ma,所以a=μg,由运动学公式可得得,t1〔2〕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t2=,t=t1+t2【例3】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2kg,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开始运动,4s末它的速度达到4m/s,此时将F撤去,又经6s物体停下来,如果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求F的大小。解析:物体的整个运动过程分为两段,前4s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6s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前4s物体的加速度为①设摩擦力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②后6s物体的加速度为③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④由②④可求得水平恒力F的大小为二、整体法与隔离法1.整体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方法称为整体法。采用整体法时不仅可以把几个物体作为整体,也可以把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采用整体法可以防止对整体部进展繁锁的分析,常常使问题解答更简便、明了。运用整体法解题的根本步骤:①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②画出系统的受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③寻找未知量与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2.隔离法:把所研究对象从整体中隔离出来进展研究,最终得出结论的方法称为隔离法。可以把整个物体隔离成几个局部来处理,也可以把整个过程隔离成几个阶段来处理,还可以对同一个物体,同一过程中不同物理量的变化进展分别处理。采用隔离物体法能排除与研究对象无关的因素,使事物的特征明显地显示出来,从而进展有效的处理。运用隔离法解题的根本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选择隔离对象.选择原如此是:一要包含待求量,二是所选隔离对象和所列方程数尽可能少.②将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或将研究的某状态、某过程从运动的全过程中隔离出来.③对隔离出的研究对象、过程、状态分析研究,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某阶段的运动过程示意图.④寻找未知量与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3.整体和局部是相对统一的,相辅相成的。隔离法与整体法,不是相互对立的,一般问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相辅相成.4.应用例析【例4】如下列图,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m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匀加速向右运动,求A、B间的弹力FN。解析:这里有a、FN两个未知数,需要要建立两个方程,要取两次研究对象。比拟后可知分别以B、〔A+B〕为对象较为简单〔它们在水平方向上都只受到一个力作用〕。可得点评:这个结论还可以推广到水平面粗糙时〔A、B与水平面间μ一样〕;也可以推广到沿斜面方向推A、B向上加速的问题,有趣的是,答案是完全一样的。【例5】如下列图,质量为M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即a=g,如此小球在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解法一:〔隔离法〕mg-Ff=ma①FN-Ff′-Mg=0②且Ff=Ff′③由①②③式得FN=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N′=FN=g.解法二:〔整体法〕对于“一动一静〞连接体,也可选取整体为研究对象,依牛顿第二定律列式:〔mg+Mg〕-FN=ma+M×0故木箱所受支持力:FN=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木箱对地面压力FN′=FN=g.第3单元解析典型问题问题1: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F=ma是矢量式,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样。在解题时,可以利用正交分解法进展求解。300aFN300aFNmgFf图1xyxaxayx分析与解:对人受力分析,他受到重力mg、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作用,如图1所示.取水平向右为x轴正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向,此时只需分解加速度,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cos300,FN-mg=masin300α因为,解得.α另例:如下列图,在箱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细线固定一质量为m的木块。求:⑴箱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⑵箱以加速度a向左匀加速运动时,线对木块的拉力F1和斜面对箱的压力F2各多大?FF2F1avGvaaxayF2F1GGxGyxy解:⑴a向上时,由于箱受的合外力竖直向上,重力竖直向下,所以F1、F2的合力F必然竖直向上。可先求F,再由F1=Fsinα和F2=FcosFF2F1avGvaaxayF2F1GGxGyxy显然这种方法比正交分解法简单。⑵a向左时,箱受的三个力都不和加速度在一条直线上,必须用正交分解法。可选择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进展正交分解,〔同时正交分解a〕,然后分别沿x、y轴列方程求F1、F2:F1=m(gsinα-acosα),F2=m(gcosα+asinα)还应该注意到F1的表达式F1=m(gsinα-acosα)显示其有可能得负值,这意味这绳对木块的力是推力,这是不可能的。这里又有一个临界值的问题:当向左的加速度a≤gtanα时F1=m(gsinα-acosα)沿绳向斜上方;当a>gtanα时木块和斜面不再保持相对静止,而是相对于斜面向上滑动,绳子松弛,拉力为零。问题2: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L1L2L1L2θ图2(a)例2、如图2〔a〕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l〕下面是某同学对该题的一种解法:分析与解:设L1线上拉力为T1,L2线上拉力为T2,重力为mg,物体在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有T1cosθ=mg,T1sinθ=T2,T2=mgtanθ剪断线的瞬间,T2突然消失,物体即在T2反方向获得加速度。因为mgtanθ=ma,所以加速度a=gtanθ,方向在T2反方向。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对该解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L1L2θ图L1L2θ图2(b)分析与解:〔1〕错。因为L2被剪断的瞬间,L1上的力大小发生了变化。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a=gsinθ.〔2〕对。因为L2被剪断的瞬间,弹簧L1的长度来不与发生变化,其大小和方向都不变。问题3: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MmMm图3例3、如图3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外表水平,在水平面上放有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如此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C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抛物线C.竖直向下的直线D.无规如此的曲线。(m+M)gF(m+M)gFF图5图4图4例42,求这时人对吊台的压力。2)分析与解:选人和吊台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5所示,F为绳的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F-(m+M)g=(M+m)a如此拉力大小为:再选人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6所示,其中FN是吊台对人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N-Mg=Ma,故FN=M(a+g)-F=200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吊台的压力与吊台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人对吊台的压力大小为200N,方向竖直向下。问题5:必须弄清面接触物体别离的条件与应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存在弹力相互作用。对于面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间弹力变为零时,它们将要别离。图7例5图7分析与解:设物体与平板一起向下运动的距离为x时,物体受重力mg,弹簧的弹力F=kx和平板的支持力N作用。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kx-N=ma得N=mg-kx-ma当N=0时,物体与平板别离,所以此时因为,所以。F图9例6、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m1=1.5kg,盘放一质量为m2=10.5kg的物体P,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8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最初0.2sF是变化的,在0.2s后是恒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