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火灾研究进展分析_第1页
中国森林火灾研究进展分析_第2页
中国森林火灾研究进展分析_第3页
中国森林火灾研究进展分析_第4页
中国森林火灾研究进展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森林火灾研究进展分析一、本文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森林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其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乃至全球环境稳定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然而,森林火灾作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长期以来威胁着我国的森林资源安全。因此,中国森林火灾的研究进展不仅关乎国内,也对全球森林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中国森林火灾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森林火灾防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将对森林火灾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进行阐述,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梳理我国森林火灾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森林火灾的成因、预测预警、防控技术、灾后恢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我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全球森林资源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二、中国森林火灾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的森林火灾研究,随着国家对生态安全和林业发展的日益重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从历史角度看,早期的森林火灾研究主要集中在火灾的成因、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这些研究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研究条件,这些研究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应用和实地验证。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和应用,中国的森林火灾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监测火灾的发生,更深入地分析火灾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更科学地评估火灾的损失和影响。同时,这些技术也为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在研究方法上,中国的森林火灾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和精细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数学模型、系统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这些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然而,尽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中国的森林火灾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方面,森林火灾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植被、人为活动等,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且难以准确量化。另一方面,森林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置需要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和配合,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协调困难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因此,未来的森林火灾研究需要在深入分析火灾成因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有效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也需要加强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森林火灾研究的深入发展。三、森林火灾的成因与机理研究森林火灾的成因复杂多样,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在机理研究方面,我国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人为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活动用火、林区用火、生活用火等。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为因素导致的森林火灾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林区附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不规范的用火行为极易引发火灾。一些人为的故意纵火行为也给森林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自然因素方面,主要包括雷电、高温、干旱等。雷电击中树木引发火灾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雷雨季节,这种火灾的风险尤为突出。高温和干旱则会导致树木水分含量降低,易燃性增强,一旦遇到火源,极易引发火灾。在机理研究方面,我国学者通过大量的现场观测和实验研究,揭示了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森林火灾的发生往往受到风速、湿度、温度等多种气象因素的影响。当这些气象条件适宜时,火灾容易发生并迅速蔓延。森林植被的类型、分布和密度等因素也会对火灾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针对森林火灾的成因和机理,我国研究者还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和灭火技术。例如,通过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防火的认识和意识;采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进行火灾监测和预警;研发高效灭火剂和灭火设备,提高灭火效率等。这些措施和技术的实施,为我国的森林火灾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国在森林火灾的成因与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森林火灾的风险仍然较高。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研究,不断完善森林火灾防控体系,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四、森林火灾的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森林火灾的监测与预警技术是森林火灾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随着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和等技术的发展,森林火灾的监测与预警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在监测技术方面,遥感技术以其高效、快速、准确的特点,成为森林火灾监测的重要手段。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对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成为可能。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火源、评估火势、监测火场动态,为火灾扑救提供决策支持。预警技术的研究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森林火灾预警系统,通过对地理、气象、林火历史等多源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构建火灾风险预测模型,实现对森林火灾风险的定量评估和预警。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如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使得预警系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火灾风险因子,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森林火灾的监测与预警技术也在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通过部署在森林区域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森林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关键参数,一旦发现异常,即可触发预警系统,实现快速响应。总体而言,我国在森林火灾的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监测与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如何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多源数据,如何推动新技术在森林火灾防控领域的广泛应用等,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五、森林火灾的防控策略与技术森林火灾的防控策略与技术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森林火灾防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方面,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森林火灾监测体系。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地面巡护等多种手段,实现对森林火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同时,加强森林抚育管理,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能力,如营造混交林、调整林分结构、清理林下可燃物等。提高公众防火意识,强化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也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在森林火灾的扑救技术方面,我国已形成了多种有效的扑救方法。包括以水灭火、泡沫灭火、化学抑火等,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灭火技术。同时,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在森林火灾扑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无人机侦察火场、投放灭火弹等。我国还加强了森林消防队伍的建设,提高了森林火灾的应急反应能力。在森林火灾的防控技术研发方面,我国正积极推动森林火灾防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如研发高效灭火剂、智能扑火装备、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等,以提高森林火灾防控的科技水平。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森林火灾防控技术和经验,为我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我国在森林火灾的防控策略与技术方面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提高森林火灾防控的科技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为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做出更大贡献。六、森林火灾的生态影响与恢复研究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深远影响不容忽视。火灾不仅会破坏森林结构,影响生物多样性,还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水文循环,甚至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因此,对森林火灾的生态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有效的恢复策略,是当前森林火灾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生态影响方面,森林火灾会直接导致植被的破坏,影响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同时,火灾还会对土壤产生影响,如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土壤肥力。森林火灾还会影响森林的水文过程,如改变径流、蒸发和降水等,对水资源产生影响。在恢复研究方面,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如何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干预的手段,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自然恢复主要依靠森林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植被的自然演替,逐步恢复森林生态系统。而人工干预则包括植树造林、土壤改良、水文调控等措施,以加速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近年来,随着生态学、林学和恢复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森林火灾的生态影响与恢复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深入探讨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恢复策略,以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七、未来研究趋势与展望随着中国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森林火灾作为威胁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其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在森林火灾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森林火灾研究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深化森林火灾发生机理研究:通过对不同森林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火灾发生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和防控森林火灾。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火灾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为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提升森林火灾监测与预警技术: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森林火灾的监测与预警将更加精准、高效。通过整合多源数据,构建智能化的火灾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对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快速响应和有效预警。强化森林火灾应急管理与救援能力:在提升森林火灾防控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森林火灾应急管理与救援能力的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装备水平,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推动森林火灾研究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森林火灾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应对。未来,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森林火灾研究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共同推动全球森林火灾防控事业的发展。促进森林火灾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是推动森林火灾研究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应加强与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推动森林火灾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为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未来我国森林火灾研究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不断深化火灾发生机理研究、提升监测与预警技术、强化应急管理与救援能力、推动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以及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等多方面的努力,相信我国森林火灾研究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森林资源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有力支撑。参考资料:森林火灾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气候、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国家之一,其森林火灾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具有全球意义。本文将对中国森林火灾的历史状况、研究进展、防控措施及未来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全球森林火灾防治提供借鉴。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国家,但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原因,森林火灾频发。据记载,1950年代至1980年代,中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约7万起,其中1988年更是创下了历史纪录,发生森林火灾多达2万起。这些火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也在不断上升。为了有效防控森林火灾,中国在火灾预测、监测、扑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火灾预测方面,中国的气象学者们利用气象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对森林火灾的隐患区、火险等级和蔓延趋势进行了预测。林火学者还对林下可燃物湿度、含水率等参数进行了研究,以揭示森林火灾的内在机制。在火灾监测方面,中国广泛采用了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对森林火灾进行实时监测和定位。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准确的火场信息,还能指导灭火队伍进行科学扑救。在扑救技术方面,中国的消防队伍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多种有效的扑救策略和技术手段。例如,利用直升机进行吊桶灭火、利用高压细水雾进行灭火等。中国在森林火灾防控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法律制度建设、火源管控、宣传教育等。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森林防火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加强了对野外火源的管理,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林区。政府还通过媒体和教育机构进行了广泛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尽管中国在森林火灾防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全球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森林火灾的风险。林区开发建设的加速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一些地区的防火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应急响应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未来中国仍需在森林火灾防控方面加大力度,提高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中国森林火灾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通过科学预测、监测和扑救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法律制度建设和火源管控的强化,可以有效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然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仍需在森林火灾防控方面进行持续的努力和创新。希望本文对中国森林火灾的综述能为全球森林火灾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森林火灾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国家之一,森林火灾的研究和管理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在森林火灾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对中国森林火灾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中国在森林火灾预防和监测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通过建立全面的火灾预防体系,包括火源管理、林区规划、气象监测和火险预警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火灾的发生。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火灾监测技术,如遥感、GIS等,实现了对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中国在森林火灾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林分类型、不同火烧强度的火烧迹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火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恢复机制,为制定更加科学的森林经营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在森林火灾影响评估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人员通过对火灾对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实现了对火灾影响的科学评估和管理。虽然中国在森林火灾预防和监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未来应加强火灾预警和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新型火灾预警系统的研发、林区规划的优化等,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管理水平。虽然中国在森林火灾生态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未来应进一步深入探讨火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火烧迹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学过程以及不同林分类型的适应性管理等,为制定更加科学的森林经营策略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中国在森林火灾影响评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未来应进一步强化火灾影响评估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手段,推动中国森林火灾影响评估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在森林火灾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应用工作。未来应通过加强火灾预警和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深化火灾生态学研究以及强化火灾影响评估的研究和实践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国森林火灾研究的水平和管理能力,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是火灾的一种。2020年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发布实施。2021年,中国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616起,受害森林面积约4万公顷。2022年,中国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709起,受害森林面积约5万公顷。2023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328起,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黑龙江、广西、云南4省(区),因灾死亡2人;共发生草原火灾15起,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因灾死亡1人。森林草原火灾起数处于历史低位,森林火灾、草原火灾起数较近5年均值分别下降5%、8%。森林火灾广义上讲: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都称为森林火灾。狭义讲: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防火工作是中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林火发生后,按照对林木是否造成损失及过火面积的大小,可把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一)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二)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四)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失去控制的森林燃烧。自地球出现森林以来,森林火灾就伴随发生。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0多万次,烧毁森林面积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以上。中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约1万多次,烧毁森林几十万至上百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8%。1987年5月黑龙江大兴安岭还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101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占70%。森林火灾不仅烧死、烧伤林木,直接减少森林面积,而且严重破坏森林结构和森林环境,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森林生物量下降,生产力减弱,益兽益鸟减少,甚至造成人畜伤亡。高强度的大火,能破坏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使某些林地和低洼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泽化;另外,由于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火烧迹地干燥,导致阳性杂草丛生,不利森林更新或造成耐极端生态条件的低价值森林更替。森林火灾的大小常以受害森林面积、成灾森林面积和株数来衡量。中国规定:凡烧了成片林木(包括成林、幼林和竹林),受害面积在10~1000亩者为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南方林区在1000~10000亩、北方林区在1000~50000亩者为森林大火灾;受害面积南方林区超过10000亩、北方林区超过50000亩者为森林特大火灾。在受害森林的单位面积上,成林被烧毁或烧死的株数在30%以上,幼林在60%以上者称为成灾森林面积。控制森林火灾的能力常用以下数字表示:①10万公顷森林中火灾发生的次数,即发生森林火灾的频率,②10万公顷森林中火烧的面积,即森林的燃烧率,③平均每次火灾的面积,④火烧面积占森林面积的百分比。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再生资源,遭受火灾后,其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高强度大面积森林火灾之后,森林很难恢复原貌,常常被低价林或灌丛取而代之。如果反复多次遭到火灾危害,还会成为荒草地,甚至变成裸地。例如,1987年“6”特大森林火灾之后,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段的森林严重火烧之后基本变成了荒草坡,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再要恢复森林几乎是不可能的。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如东北大兴安岭林区的“红豆”(越桔)和“都仕”(笃斯越桔)等是营养十分丰富的野果,现已开发了红豆果茶、都仕果酒等天然绿色食品;利用黄芪做原料而生产出来的“北芪神茶”,以其营养丰富、无污染,且滋补功能强等特点而驰名中外。长白山林区的人参、灵芝、刺五加等是珍贵药材。我国南方的喜树可提炼出喜树碱,喜树碱是良好的治疗癌症的药物;漆树可加工制成漆;桉树提炼出的桉油是制造香皂、香精的最佳原料等等,不胜枚举。所有这些林副产品都具有重要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然而,森林火灾能烧毁这些珍贵的野生植物,或者由于火干扰后,改变其生存环境,使其数量显著减少,甚至使某些种类灭绝。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时甚至直接烧死、烧伤野生动物。由于火灾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坏,我国不少野生动物种类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如野马、高鼻羚羊、新疆虎、犀牛、豚鹿、黄腹角雉、台湾鹇等几十种珍贵鸟兽已经灭绝。另外,大熊猫、东北虎、长臂猿、金丝猴、野象、野骆驼、海南坡鹿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也面临濒危,如不加以保护,有灭绝的危险。因此,防治森林火灾,不仅是保护森林本身,同时也保护了野生动物,进而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据测算,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立方米。三千公顷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因此,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美称。森林树木的枝叶及林床(地被物层)的机械作用,大大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击力;林地表面海绵状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具有雨水冲击作用,而且能大量吸收水分;加之,森林庞大的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使得林地很少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然而,当森林火灾过后,森林的这种功能会显著减弱,严重时甚至会消失。因此,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能引起水土流失,还会引起山洪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森林多分布在山区,山高坡陡,一旦遭受火灾,林地土壤侵蚀、流失要比平原严重很多。大量的泥沙会被带到下游的河流或湖泊之中,引起河流淤积,并导致河水中养分的变化,使水的质量显著下降。河流水质的变化会严重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颗粒细小的泥沙会使鱼卵窒息,抑制鱼苗发育;河水流量的增加,加之泥沙混浊,会使鱼卵遭到破坏。火烧后的黑色物质(灰分等)大量吸收太阳能,使得下游河流水温升高,千万鱼类容易染病。特别是喜欢在冷水中生存的鱼类,火烧后常常大量死亡。森林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这两种物质约占所有烟雾成分的90%~95%;另外,森林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化物、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质,约占10%~5%。除了水蒸汽以外,所有其他物质的含量超过某一限度时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及野生动物的生存。1997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燃烧了近一年,森林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不仅给其本国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还影响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邻国。许多新加坡市民不得不配戴防毒面具来停止烟雾的危害。森林火灾常造成人员伤亡。全世界每年由于森林火灾导致千余人死亡。1871年发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和密执安州的一场森林大火烧死1500余人;1987大兴安岭的一场大火烧死212人。森林火灾还会给人民财产带来危害。林区的工厂、房屋、桥梁、铁路、输电线路、畜牧、粮食等常常受到森林火灾的威胁。例如: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烧毁三个林业局址(城填),九个林场场址,四个半贮木场(烧毁木材85万立方米),桥梁67座,铁路2km,输电线路284km,房屋4万平方米,粮食325万kg,各种设备2488台。损失十分惨重,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人民币。以上三个条件缺少一个,森林火灾便不会发生。大量的事实说明森林火灾是可以预防的,可燃物和火源可以进行人为控制,而火险天气也可进行预测预报来进行防范。森林可燃物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都是可燃物。其中,有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明火,能挥发可燃性气体产生火焰,占森林可燃物总量85~90%。其特点是蔓延速度快,燃烧面积大,消耗自身的热量仅占全部热量的2~8%。无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暗火,不能分解足够可燃性气体,没有火焰,如泥炭、朽木等,占森林可燃物总量的6~10%。其特点是蔓延速度慢,持续时间长,消耗自身的热量多,如泥炭可消耗其全部热量的50%,在较湿的情况下仍可继续燃烧。火源同森林可燃物的燃点温度各异。干枯杂草燃点为150~200℃,木材为250~300℃,要达到此温度需有外来火源。火源按性质可分为:①自然火源。有雷击火、火山爆发和陨石降落起火等,其中最多的是雷击火,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内蒙古呼盟和新疆阿尔泰等地区最常见。②人为火源。绝大多数森林火灾都是人为用火不慎而引起,约占总火源的95%以上。人为火源又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小孩玩火和坏人放火等)。氧气(助燃物)1千克木材要消耗2~0立方米空气(纯氧6~8立方米),因此,森林燃烧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才能进行。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约占21%。当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减少到14~18%时,燃烧就会停止。发生规律火灾的发生除上述3个条件外,还与天气(如高温、连续干旱、大风等)有密切关系。热带雨林中常年降雨,林内湿度大,植物终年生长,体内含水量大,一般不易发生火灾。但其他森林不论在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都有可能发生火灾。一般具有下述变化规律:①年周期性变化。降水多的湿润年一般不易发生火灾。森林火灾多发生在降水少的干旱年,由于干旱年和湿润年的交替更迭,森林火灾就有年周期性的变化。②季节性变化。凡一年内干季和湿季分明的地区,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干季。这时雨量和植物体内含水量都少,地被物干燥,容易发生火灾,称为火灾季节(防火期)。中国南方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冬、春季,北方多发生在春、秋季。③日变化。在一天内,太阳辐射热的强度不一,中午气温高,相对湿度小,风大,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多;早晚气温低,相对湿度大,风小,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少。森林火灾还和可燃物的性质有关:细小的干枯杂草和枯枝落叶等是最易燃烧的危险引火物,干燥和死的可燃物较潮湿或活的可燃物易燃,含大量树脂的针叶树和樟树、桉树等阔叶树较一般阔叶树易燃。郁闭度大的林分林内潮湿,不易发生火灾;反之,则易发生。森林火灾和地形因子也有关系,如阳坡日照强,林地温度高,林内可燃物易干燥,陡坡雨水易流失,土壤水分少,都易发生火灾。森林火灾的发生过程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①预热阶段。这时在外界火源的作用下,可燃物的温度缓慢上升,蒸发大量水蒸汽,伴随产生大量烟雾,部分可燃性气体挥发,可燃物呈现收缩和干燥,处于燃烧前的状态。②气体燃烧阶段。随着可燃物的温度急骤增加,可燃性气体被点燃,发出黄红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汽。③木炭燃烧阶段。木炭燃烧即表面碳粒子燃烧,看不到火焰,只有炭火,最后产生灰分而熄灭。蔓延规律火灾的蔓延主要与热对流、热辐射和热传导等3种热传播形式有关。热对流是由于热空气上升,周围冷空气补充而在燃烧区上方形成对流烟柱。可集聚燃烧的热量近3/4。它在强风的作用下,往往是使地表火转为树冠火的主要原因。热辐射是地表火蔓延的主要传热方式。它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直线传播,其传热与热源中心平方距离成反比。热传导是可燃物内部的传热方式,其传热快慢决定于可燃物导热系数的大小,是地下火蔓延的主要原因。火的蔓延速度和风速的平方成正比,在山地条件下,由下向上蔓延快,火势强,称冲火;由山上向下蔓延慢,火势弱,称坐火。蔓延速度最快、火势最强的部分为火头;蔓延速度最慢与火头方向相反的部分为火尾;介于火头与火尾两侧的部分为火翼。接近火头部分的火翼蔓延较快,而接近火尾的火翼部分蔓延较慢。在平坦地,无风时火的初期蔓延形状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大风时则为长椭圆形,其长轴与主风方向平行;在主风方向不定时(30°~40°变化)常呈扇形。在山岗地形蔓延时,火向两个山脊蔓延较快,而在沟谷中蔓延较慢,常呈凹形或鸡爪形。火灾强度火灾强度不一,高强度的火具有上升对流烟柱和涡流,能携带着火物传播到火头前的远方,产生新的火点和火场,称为飞火,危害极大,是森林大火灾和特大火灾的特征,很难扑救。低强度的火,没有对流烟柱,火焰小,平面发展,人能靠近扑打。林火强度用火烽前单位长度所释放的功率来表示(千瓦/米)。一般采用美国物理学家G.M.拜拉姆的公式来计算,即I=007HWR,式中I为火线强度(千瓦/米);H为热值(焦/克);W为有效可燃物量(吨/公顷);R为蔓延速度(米/分)。影响林火蔓延和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可燃物的种类、数量和含水率,地形变化和立地条件的干湿程度以及风速的大小等。●发现森林火灾应及时报警,准确报告起火方位、火场面积以及燃烧的植被种类。●发现自己处在森林火场中,要保持头脑清醒,并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选择火已经烧过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转移;穿越火线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切忌顺风在火线前方逃跑。●发现火灾肇事者,应及时向森林公共安全专家机关报告,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控制、抓获嫌疑人。●《北京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每年11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为本市森林防火期,其中3月15日至4月15日为森林防火戒严期。在此期间,不得进入林区吸烟、烧烤、上坟烧纸、点燃篝火、燃放鞭炮等。简单的说,森林防火就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即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和扑救。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就要了解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相结合的办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发生次数。扑救森林火灾,就是要了解森林火灾燃烧的规律,建立严密的应急机制和强有力的指挥系统,组织训练有素的扑火队伍,运用有效、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扑火设备及时进行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森林扑火要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基本原则。1988年1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林区各单位都要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森林防火条例》已经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因吸烟点火乱扔未熄灭的烟头,造成火灾的案例屡见报端,最典型的莫过于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此次大火共造成13亿元的惨重损失。事后查明,这次特大森林火灾,最初的五个起火点中,有四处是人为引起,其中两处起火点是三名“烟民”烟头引燃的。地表火:火沿林地表面蔓延,烧毁地被物,为害幼树、灌木、下木,烧伤大树干基部和露出地面的树根等。一般温度在400℃左右,烟为浅灰色,约占森林火灾的94%。按其蔓延速度和为害性质又分为两类:急进地表火蔓延快,通常每小时达几百米至千余多米,燃烧不均匀,常留下未烧地块,为害较轻,火烧迹地呈长椭圆形或顺风伸展呈三角形;稳进地表火,蔓延慢,一般每小时仅几十米,烧毁所有地被物,乔灌木低层枝条也被烧伤,燃烧时间长,温度高,为害严重,火烧迹地呈椭圆形。树冠火:火沿树冠蔓延,主要由地表火在强风的作用下引起。破坏性大,能烧毁针叶、树枝和地被物等,一般温度900-1500℃甚至更高,烟柱可高达几千米,常发生飞火,烟为暗灰色,不易扑救,约占森林火灾的5%,多发生在长期干旱的针叶林内,一般阔叶林内不大发生。按其蔓延速度和为害程度又分为两类。急进树冠火又称狂燃火,蔓延速度快,火焰跳跃前进,顺风每小时可达8~25公里,树冠火常将地表火远远抛在后面,形成上下两股火,火烧迹地呈长椭圆形。稳进树冠火又称遍燃火,蔓延速度慢,顺风每小时为5~8公里,树冠火与地表火,上下齐头并进,林内大部分可燃物都被烧掉,是森林火灾中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火烧迹地为椭圆形。由于树冠火温度高烟雾大,突进式树冠火和稳进式树冠火是无法进行扑灭的,只能借助自然环境如河流、溪流、沟壑等环境人工开辟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也是森林火灾中危害最大,伤亡最多的火情。绝大多数救火员在扑救森林大火伤亡来自树冠火,在扑救树冠火的时候由于地形和风向的影响由普通树冠火转变成稳进式树冠火和突进式树冠火,上千度的火焰产生的热浪近处只能生存5S-18S,距离稍远的地方则很容易被热浪灼伤,产生的烟雾引起窒息也是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地下火:又称泥炭火或腐殖质火。火在林地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中燃烧,地表看不见火焰,只见烟雾,蔓延速度缓慢,每小时仅4~5米,持续时间长,能持续几天、几个月或更长,可一直烧到矿物质层或地下水层。破坏性大,能烧掉土壤中所有的泥炭、腐殖质和树根等,不易扑灭。火烧后林地往往出现成片倒木。约占森林火灾的1%。火烧迹地呈环形。多发生在特别干旱的针叶林地内。世界上95%的森林火灾属于中度和弱度,较易控制和扑救,约有5%的森林大火和特大火灾很难控制和扑救,为世界各国森林经营中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树干火:分别利用树干熏黑高度及其转换后的火强度与虫害发生数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与虫害发生数量间的线性关系比较显著,火强度与虫害发生数量的线性关系更显著些。森林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哪里有森林,哪里就有生命。在诸多影响森林的自然因子中,火灾对森林的影响和破坏最为严重。研究表明很多森林生态是依赖火的,火对森林的影响历史远比人对森林影响历史漫长的多。从能量的观点分析,森林生长是太阳能转换的能量积累方式之一,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释放出来。火同水分、土壤、树木、动物一样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因子。森林中的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火烧则是森林迅速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一部分。火对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是多方面的,有时火的作用是短暂的,有时则是长期的。火烧后森林环境和小气候发生改变,由于林地裸露,太阳光直射,土壤表面温度增加,湿度变小。林火不但改变森林结构,而且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重新分配,影响到森林植物群落的变化。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火对森林的影响概括为有害作用和有益作用,火具有两重属性。有害作用一般是指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森林火灾破坏森林生态生态系统平衡,火烧后森林生态系统难以恢复,如高强度、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和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可以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更严重的会对居民财产、交通、大气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森林大火不仅无情毁灭森林中的各种生物,破坏陆地生态系统,而且其产生的巨大烟尘将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直接威胁人类生存条件,而且扑救森林火灾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扰乱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秩序,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如今世界各国都把大面积的森林火灾作为重大自然灾害加以预防和控制。从灾害的角度讲,森林火灾是由人为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失去控制的一种自然灾害。有益火烧可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如低强度火烧和营林用火等。有益火烧使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缓慢释放,促进森林生态系统营养物质转化和物种更新,有益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火烧后森林容易恢复。人们常常利用火的有益作用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火烧,火成为人类经营森林的一种工具。例如,利用计划烧除减少林地可燃物和控制病虫、鼠害,促进森林天然更新;进行炼山造林或利用火烧进行森林抚育,也可以利用火烧促进灌木生长,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对于火的两重属性如今还停留在研究阶段,国内外还存在很多争论。值得一提的是大火都是由小火酿成的,所以世界各国都把初发小火的扑救作为森林防火的关键,对于火有益的方面结论和看法大多局限于火灾后的调查研究。1950年以来,中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3067起,受害林地面积653019公顷,因灾伤亡580人。其中1988年以前,全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5932起,受害林地面积947238公顷,因灾伤亡788人(其中受伤678人,死亡110人)。1988年以后,全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7623起,受害林地面积94002公顷,因灾伤亡196人(其中受伤142人,死亡54人),分别下降2%、1%和3%。内蒙古:“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发生森林火灾589起,受害林地面积8万公顷。2010年全区共发生森林火灾88起,受害林地面积81公顷。全区共发生草原火灾77起,受害草原面积6万公顷。2010年全区共发生草原火灾13起,受害草原面积7公顷2021年,中国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616起,受害森林面积约4万公顷。2023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328起,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黑龙江、广西、云南4省(区),因灾死亡2人;共发生草原火灾15起,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因灾死亡1人。森林草原火灾起数处于历史低位,森林火灾、草原火灾起数较近5年均值分别下降5%、8%。8月4日,葡萄牙发生严重森林火灾,起火点多达31处,并不断蔓延至葡11个行政区。火灾共烧毁林地13万多公顷。8月7日,西班牙南部哈恩省卡索拉国家森林公园发生大火,有5100多公顷林木被烧毁。8月4日,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自治区发生严重森林火灾。火灾历时12天,约5万公顷林木被毁。7月,保加利亚东南部和南部地区因连续高温引发大面积森林火灾。持续的大火共焚毁森林2公顷。7月27日,西班牙加纳利群岛发生两起山林大火,造成至少4万公顷林木被毁,1万多人被迫撤离住所。8月20日,乌克兰南部赫尔松州境内卡尔达什林区发生火灾,火灾持续数日,致使超过3600公顷林木被毁。8月24日,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大火持续10天,共烧毁数千公顷森林,并造成至少64人死亡。6月9日,挪威南部发生严重森林火灾,持续数日的大火烧毁了4000多公顷林木。7月31日,西班牙度假胜地拉帕尔马岛遭遇森林大火,造成至少2000公顷森林被烧毁,约4000人被疏散。8月21日,希腊首都雅典北部山林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这次火灾造成的过火面积已超过86万公顷。2009年2月12日12时30分左右,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砂镇端溪村突发森林火灾,由于风大火势迅速蔓延,山火已经蔓延七个村庄,烧毁山林二千余亩。福建省正组织各种专业力量全力扑救火灾,已转移群众八百余人,有关部门尚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2009年2月11日16时,湖南长沙县金井镇新沙村新屋组村民因烧田埂引发的森林火灾,经当地干部群众500余人奋力扑救,到12日5时,火势得到完全控制,过火面积约12公顷。金井镇政府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汤杨在组织其他人员撤离时被大火包围,不幸殉职。2009年2月12日中午11时许,湖北咸宁潜山林场发生森林大火,至午1时30分许,过火面积已超过500亩。因咸宁市公安、消防、林业、电力等部门人员和附近数百名村民扑救及时,很快扑灭了大火,未造成人员伤亡。据警方透露,此次起火原因是有村民在山下砍伐路边野草后焚烧引起,该名村民已被警方拘留,而潜山林场总的过火面积尚在调查中。2009年2月12日14时左右,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白腊乡、赤水镇、后山镇、观兴乡、麻城乡、水潦乡和古蔺县德耀镇、马嘶乡、箭竹乡九个乡镇相继发生森林火灾。13日4时30分左右,大火被全部扑灭,火情附近群众及扑火人员等均未出现伤亡情况。泸州市应急办表示,此次森林火灾叙永县的过火面积为1150亩,古蔺县过火面积还在核查中。初步分析,此次森林火灾是农民野外用火造成的。叙永县两名生产用火(烧草木灰作农肥)涉嫌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当地正在组织清理明火,防止死灰复燃。起火面积和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2009年2月12日下午4时左右,贵州毕节市海子街镇彭家寨村和层台镇付家沟村境内相继发生森林大火,森林大火已造成当地村民2人死亡2人受伤。截至12日23时20分,彭家寨村的森林大火已被扑灭,当地消防官兵仍在紧急扑救付家沟村的森林大火。2009年2月12日下午,云南昭通市彝良、镇雄、大关、盐津、威信5个县的十几个乡镇不同程度发生森林火灾或森林火情。由于当地风力很大,达到七级,且山高坡陡,救援人员无法靠近,火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