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冲刺卷(新高考卷)(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冲刺卷(新高考卷)(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冲刺卷(新高考卷)(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冲刺卷(新高考卷)(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冲刺卷(新高考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冲刺卷(新高考卷)(一)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现代文阅读(一)

(本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迄今为止,我们可以将美学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大美学,一种是西方小美学,二者既

各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又可以互补、兼容,相互为用,相得益彰。从本质上来看,传统的中国

美学是最接近美学本质的,追求中和、天人合一,而不是追求系统的概念化、知识化:它是一

种诗学,有审美特质,不像西方近现代美学那样追求科学化、概念化,带有一种目的性。所以,

中国传统美学是大美学,儒家的“中和”美学思想就是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高境界。

中和,意即中正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在儒家经典《中庸》中,“中和”

既是人性修养的道德标准,又是在其提出至善、至诚观点后所形成的一种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

形态。《中庸》有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里的“至诚”是圣人之德,只有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本性,才能达到所谓的人伦之和、天地

之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尽善”“尽美”。因此,只有善与美相统一,才能让至诚、至美、

至善审美化,并渗透到中和之道中。中庸之道的最高层次是天人合一,正所谓:“喜怒哀乐之

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

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即我们在审美过程中要适中、和谐。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

是为人处世之道,只有实现“中”与“和”的统一,才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实现中和之美。

儒家的中和美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孔子称赞《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

的诗教说,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在这种文

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中和之美,很少有剑拔弩张的表达狂怒、狂

喜情感的作品,而是以“怨而不怒”的方式来批判现实,在抒写个人内心情感的时候,总是温

婉曲折、含蓄深沉地寻找适度的表现方式,这正是中华民族所体现出的平和、宽容,充满“中

和”思想的大美之学。因而在优秀诗歌、戏曲等的创作和形成过程中,“中和”的美学思想在

文学审美和艺术表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儒家的“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

不仅在文学审美上创造出了平淡朴素、恬静安逸、怨而不怒的“和”之理想境界,使传统文化

艺术的表达呈现出含蓄委婉、冲和的特点,也对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

形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庸是

真善美的统一,道德与知识的统一,宏观与微观的统一,高明与平凡的统一。价值取向是重人

而不轻天,重群体而不轻视个人,重本而不轻视末,重利益也重视义,重视人文也重视科技,

重视和谐而不取消斗争。”因此,在治国之道上应该实现和政之美,做到不偏不倚、协调适中、

刚柔相济,以避免矛盾冲突,稳定社会秩序,达到“至和”“至美”的境界;在为人处世上,

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充分发挥善良的本性,宽容待人,和谐相处,以达到“至仁”“至善”

的境界;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要追求和谐统一,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相互依存,达到“天

人合一”的境界。

(摘编自张龄予《“中和”的大美之学》)

材料二:

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美育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工作和

生活的压力剧增,人们越来越沦为工业社会的奴隶和工具,思想被物欲支配,变得干枯、乏味、

平庸、空虚,这也是当今社会道德滑坡、文化失范、各种社会问题孳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

伴随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而来的大众文化正在以猛烈的势头消解神圣,躲避崇高。温柔甜蜜的

爱情小说、神奇曲折、刀光剑影的武侠剧、低吟浅唱的流行歌曲,光彩炫目的广告形象以及虚

拟的网络空间等,一切看似丰富多彩但却在不断消解人们对审美的认识,降低人们的审美趣味。

另一方面,学校的美育建设也困难重重,首先,对美育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在应试教育

的影响下,学校只重知识传授,注重升学率的提高,而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同时,陈旧的教

育观、人才观深入人心,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美育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完全让步给智育,

学生只能在接连不断的测验、考试中浴血奋战,致使学生身体素质不理想,心理素质堪忧,知

识在增长,道德塑造却在滑坡,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审美素质的降低是当代美育现

代性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

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说明了美育没有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或者说当今的美育

自身存在不足。就其原因客观方面来说,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消费社会或者大

众文化泛滥的社会所必然遇到的问题。但是,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现代美育隔断了与传统

美育的联系,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所致。因此,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仍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摘编自祝亚楠、卢政《论古代“中和论”美育观与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

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美学具有诗性的审美特质,最接近美学的本质,是达到了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高境

界的大美学。

B.中国传统美学追求中和、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与追求概念化、科学化的西方现代美学具

有本质上的区别。

C.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形态表现为中和之道,主张在文学作品中含蓄深沉、有节制地抒发个

人内心的情感。

D.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是中和,它对我们治理国家、为人处世以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都

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天下极至真诚的人充分发挥他的本性,才能帮助化育万物,实现善与美的统一,达到

天人合一的境界。

B.中国的文学作品往往以一种“怨而不怒”的方式来批判现实,很少激烈地表达情感和抒发内

心过度的悲伤。

C.物质欲望的膨胀、生活压力的剧增以及当代大众文化的泛滥,给人们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趣

味带来不良影响。

D.应试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而且忽视学校的美育建设,不利

于学生全面发展。

3.(3分)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中“中和”美学思想的一项是()

A.《关雎》全篇虽写青年对淑女的追求,感情热烈真诚,但这种感情却表现得内敛节制,用

语也相对朴素自然。

B.《赵氏孤儿》是古典悲剧之一,该剧以赵氏孤儿亲捉屠岸贾,复仇成功为结局,符合了人

们对大团圆理想的追求。

C.王羲之的书法到晚年尤其美妙,正如孙过庭在《书谱》中的评价那样“思处通审,志气和平;

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D.《上邪》先从正面表明心意,再从反面设誓,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斩钉截铁地表明了对

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忠诚。

4.(4分)材料一的题目为,“中和,的大美之学”,作者为什么把“中和”称为“大美之学”?请结合

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5.(4分)如何利用“中和”美学思想解决美育现代化建设遇到的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1.D2.A3.D4.①“中和”是善与美的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②“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不仅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而且对

当今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①至仁至善的“中和”美学思想,可以缓解当代人的精神压

力,重塑社会道德,使人们拥有诗意的生活方式。

②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中和”美学思想,有助于加强修养,提高审美趣味,塑造完善的审美人格。

③,,中和,,美学强调既重视人文也重视科技,当代学校美育也应对美育有足够的重视。不仅要合

理设置美育学科,还应将现代美育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创造“大美育”的教育氛用。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是达到了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高境界的大美学”错,与原文不符合。原文说的是“中和美学思

想就是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高境界

B.强加因果,“本质上的区别”,于文无据。

C.以偏概全,中和之道只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只有天下极至真诚的人”错,说法绝对,曲解文意。根据“意即我们在审美过程中要适中、

和谐。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只有实现'中'与'和'的统一,才能达到天

人合一之境,实现中和之美”而非“只有天下极至真诚的人”。

故选Ao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文中说“中和,意即中正和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喜怒哀

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乎法度,这叫做和。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

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

D.《上邪》情感炽烈奔放,“斩钉截铁地表明了对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忠诚”非“中和”之美。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探讨问题,分析原因的能力。

根据“中和,意即中正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中庸》有言:‘唯天下至

诚……"至诚'是圣人之德,只有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本性,才能达到所谓的人伦之和、天地

之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尽善”尽美可知,"中和”是善与美的统一;

根据“只有善与美相统一,才能让至诚、至美、至善审美化,并渗透到中和之道中。中庸之道

的最高层次是天人合一”可知,“中和”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根据“儒家的,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不

仅在文学审美上创造出了平淡朴素、恬静安逸、怨而不怒的‘和'之理想境界,使传统文化艺术

的表达呈现出含蓄委婉、冲和的特点,也对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知,"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不仅贯

穿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而且对当今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二:一是理解“中和”美学思想的内涵和意义;二是美育现代化建设遇到了哪

些问题。

(1)“中和”美学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根据材料一“儒家的‘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及人生的方方面

面,不仅在文学审美上创造出了平淡朴素、恬静安逸、怨而不怒的,和,之理想境界,使传统文

化艺术的表达呈现出含蓄委婉、冲和的特点,也对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人们人生观、价值观

的形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小题4相关内容可知,“中和”是善与美的

统一,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对当今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中和”美学思想解决美育

现代化建设遇到的问题就是要把“中和”美学思想作为指导,服务于美育现代化建设。

(2)美育现代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工作和生活的

压力剧增,人们越来越沦为工业社会的奴隶和工具,思想被物欲支配,变得干枯、乏味、平庸、

空虚,这也是当今社会道德滑坡、文化失范、各种社会问题孳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可知,问题

有: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剧增,思想干枯、乏味、平庸、空虚;社会道德滑坡;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一切看似丰富多彩但却在不断消解人们对审美的认识,降低人们的审美趣

味”可知,问题有:审美趣味降低;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首先,对美育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美育也处于被忽

视的地位”“审美素质的降低是当代美育现代性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可知,问题有:美育学科

设置不合理;学科的教学中缺乏美育思想的指导。

综合(1)和(2)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现代文阅读(二)

(本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漆园吏游梁

郭沫若

庄周自从他夫人死后,率性把漆园吏的徽职丢掉,他的门徒们也就逐渐地风流云散了。

他回到宋国来,寄居在一所陋巷里面,把剩下的余钱去买了些个麻来打草鞋过活。他一面

打草鞋,一面却在冥想着宇宙间消长盈虚的道理。

“芭麻的种子播在田地间,受着温暖的阳光护摄,受着清和的春风吹煦,无端地抽出了青

春的苗条。苗条枯萎了,筋骨成了麻,我如今在把它打成草鞋。我这打成的草鞋,被人践踏穿

了的时候,又要委弃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污潴里了。……

“人的一生不就是这样的吗?青葱自乐的时代没有多时,成了可供人利用的器皿,也没有

什么荣幸。”

他一面冥想,一面打他的草鞋,因此他的工程也进行得很慢。一双草鞋三天也打不成,五

天也打不就。

卖得好的时候,可以卖个一两双,卖得不好的时候,只有原样而去、原样而回。

有一次,接连几天一双草鞋也卖不出,他是饿得不能忍耐了。他记起有一位旧友在管河堤

的事情,他便挨着饿,提了几双草鞋想去向他黄两升小米。

他好容易才走到了河边,他觉得不像他自己在走,好像有股风吹送一团野火在路上蔓延。

那时候他实在是一团火,一团饥火好像把他身上穿的一件破布衣裳,把他手上提的草鞋都要燃

毁了的一样。火看看快要熄了,被风一吹又渐渐燃炽起来,他好容易才燃到了河边。在河水里

面照了照自己的面孔。

——“啊,你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周夫子吗?我几乎不认识你了。你的颈子怎瘦得

那么细长,就好像白鹤的颈子一样?你的面孔怎变得那么黄熟,就好像臃肿的南瓜?啊,假如

你真是南瓜的时候呵!”

正当他在照影自嘲的时候,他听见有得得的马蹄声走来。他抬头一看,才看出就是那位做

河堤监督的朋友。

他看见他的朋友,就好像炉火遇着油煤一样,热烈烈地便去接着:

——“啊啊,朋友,你来得真是恰好!我有好几天没吃馒头了。我这里有几双草鞋作抵押,

请你赏几升小米给我煮粥吃罢!”

——“啊啊,朋友,你来得却是不凑巧。我这个月还没有领薪水呢!”河堤监督毫不踌躇地

回答。

庄周只听了他这一句话掉头便跑,一直跑到听不见马蹄声的时候,他才稍微息了一息脚。

但是等他息了一忽之后,他饿得来连动也不能动弹了。他便无意识地把手里提的草鞋来乱嚼,

足足嚼尽了一只。但也奇怪,他觉得好像享用了太牢一样。

——“啊啊,我真感谢你这真宰!真是道在屎溺,道在瓦竟,而且道在麻屑了。”

麻屑嚼多了,虽然可以勉强充饥,但是有时总想要点有血有肉的鲜味。有血有肉的鲜味!

他一面想,一面早把一个铁针来敲成钩,把麻条来续成线,想去钓几只鱼儿。

——“蚯蚓呀,罪过,可怜你不该有能够引诱鱼儿上钩的质。因为你有用,所以你才被人

利用了。”

小河边上的田野中偃着一个蠲髅,他把那髓髅翻开,又才发现了几条蚯蚓。

他把蚯蚓穿在针上,把麻线投在水里的时候,他看见鱼儿一对对地衔尾接首在在水里面优

游。直到这时候才回想起了他死去了的夫人。才为她挥洒了几行清泪。

夫人在生的时候,他待她真是太淡漠了,他总以为是受了她的拖累。因为有了她,所以不

得不过些不洁的生活;因为有了她,才去做了一场小官;因为有了她,才教了几个无聊的弟子。

但是,如今呢?他只对着孤影嚼麻屑了。

——“啊啊,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呀!”

他一连叫了几声,把钓缗投在河中,跑去抱起那个蠲髅。

——“啊啊,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呀!”

一回想起他夫人死时,他想起那时唯一的一个吊孝者来了,唯一的知己惠施。

一想起他的惠施,他恨不得立刻就飞去和他见面。于是,庄周提起那个蠲髅,便一个人飘

飘然往大梁走去。

——“一位提着一个髓髅的疯子!”

——“一位不吃面包,只嚼麻屑的骗子!”

庄周走一路,便引起一路惊怪的风声。风声愈张愈大,人还没有走到大梁,风声早走到惠

施的耳朵里了。

“哼,奇怪,老庄这一来,是想夺我的宰相了!管他是真是假,总要先事提防。”

可怜饥渴着友情,饥渴着人的滋味的庄周,一面嚼麻屑,一面走长路,人还没有走到大梁,

惠施早搜拿了他三天三夜了。他才抵大梁城,便被人逮捕着,把他送到惠施的面前。

庄周一见惠施,便说不出来的欢喜。但是惠施向着他,骂道:

——“老庄呀!你真是太丑!你要来夺我的宰相,你正大光明地来就是了,何必要做出那

种妖异惑俗的行径!”

——“啊,惠施!你这说的话,才是'孤驹未尝有母‘啦!''

——“你别要尽那样假装疯蒙!国法是国法,友情是友情。我已经捉拿了你三天三夜了!”

——“唉!”庄周到此才长叹了一声,他接着说道,“惠施!你听我向你说一段趣话罢。南方

有一种奇鸟名叫‘鹤雏',它吃的是竹实,饮的是清泉,宿的是梧桐古树。它有一次从南海飞

到北海,它是想着北海的冰天雪地何等清洁的。它在路上遇着一只含着死老鼠的鸭鹑,它因为

都是同类便招呼了鸥鸨一下。鹏鹑鼓着两个鹅蛋大的眼睛,抬起头向上怒吼:'哼,你是要来

夺我的死老鼠啦!'——啊,朋友,你知道这死老鼠是什么?”

惠施被庄周抢白了一场,面上虽是发烧,却立刻倒堆一脸的笑容来向庄周赔罪:

——“朋友,我们打是心疼骂是爱呢,请你别误会罢。”

庄周默默不作一声,只是飘然走出大门。他举起手中的躅髅向白云流荡着的青天掷去:

——“唉,人的滋味就是这么样!人的滋味就是这么样!”

1923年6月22日

(有删改)

链接:据郁达夫的回忆:“当时,我和他(指郭沫若)穷极无聊,寄住在上海滩上,度比

乞儿还不如的生活。忽然有一个人,因为疑沫若去夺他的编辑的饭碗,就促使了许多的人出来,

在他的机关月报和一个官僚新闻上,大放攻击之辞。沫若把这时的感情,不好全部发泄出来,

所以只好到历史上去找了一个庄子和惠施来代他说话。”“因为创作的动机是由现实人生得到的

实感,所以写来容易动人,也容易成功。”

6.(3分)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庄周打草鞋时的哲思认真而巧妙,从中可以看到庄周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渗透着作者在当

时环境下的乐观主义思绪。

B.庄周求助管河堤的旧友,但吃了闭门羹:他历尽磨难寻找到当宰相的旧友,却遭到速捕,

凸显了人情淡薄,现实残酷。

C.惠施知道自己宰相之位无恙时说“朋友,我们打是心疼骂是爱呢,请你别误会罢”,细致传

神地描绘出惠施惭愧后悔之情。

D.小说中的庄周是个不谙世事、书生气十足的反动知识分子,迂腐古板,老实懦弱,思想单

纯,头脑简单,结果一再碰壁。

7.(3分)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一问一答的形式,推动了情节的进展,“庄子”的独白则是借人物语言给抒情达意找

到一个合适的方式。

B.“啊啊,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呀!”重复两次,有诗的节奏感和意蕴,

有效加强了感情色彩和行文力度。

C.小说的语言流畅、华美、抒情味重、哲理性强,生动的比喻,铺陈的排比,如泉喷涌,流

贯全篇,是一出能触动人的灵魂的悲剧。

D.这篇历史小说直抒胸臆、直白易懂,“笔调太直”,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

也因此而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8.(6分)小说将庄周在颠沛流离中起伏不定、跌宕多姿的心路历程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请结合

文本简要分析。

9.(6分)历史小说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处在纪实与虚构之间,由历史、现实、自我三种成分组

合而成,请结合文本进行探讨。

【答案】6.B7.D8.①先是清高、孤傲,鄙弃富贵。庄周丢掉微职,寄居陋巷,靠织草

鞋为生。因难以糊口向河堤监督贷粟却被拒,以麻屑充饥。但他仍不改其道,坚持“独与天地

精神往来“,不向世俗低头,卖身求荣,充当“供人利用的器皿②接着是向现实妥协,低头。

饱受着物质世界的压迫,庄周产生了与现实妥协的念头,因而出走大梁,寻求“唯一的知己”

惠施的友谊。③最终摒弃幻想,绝望失意。游梁访惠施却被捕,庄子举起那只带有“人的鲜味”

的斶髅,“向白云流荡着的青天掷去”,在现实的打击下产生的人生幻灭感,使他彻底摒弃了对

世俗残存的最后一丝幻想。9.①历史:小说取材于《庄子》中的寓言故事,以真实的历史

人物庄子为原型,将庄子打草鞋等几个生活小故事串联在一起,这些生活小故事基本符合历史

的真实性。②现实:小说中的“庄子''被抽象成一类寓言化了的角色,是当时无依无靠、郁郁不

得志、四处碰壁的令人同情的底层知识分子和思想家的形象。③自我:作者在“庄子''的形象塑

造中投射了自我的心绪,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生机、友谊的渴盼;在现实的打击下产生的人

生幻灭感受;志向高远却不为世人理解与接纳所产生的绝望、愤懑的心态。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乐观主义思绪”错,应是绝望情绪;

C.”描绘出惠施惭愧后悔之情”错,应是反应了从政者的伪诈、弄权;

D.“反动知识分子……迂腐古板,老实懦弱,思想单纯,头脑简单”错,对庄周形象的概括不正

确。庄周的形象是当时无依无靠、郁郁不得志、四处碰壁的令人同情的底层知识分子和思想家

的形象。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D.“笔调太直”“直接表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也因此而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错,借庄周委

婉传递自己的心声,并没有直接表述写作意图,也不会因此而影响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反而耐

人寻味,极具感染力和启迪性。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筛选信息的能力。

①庄周丢掉微职,寄居陋巷,“把剩下的余钱去买了些个麻来打草鞋过活”靠织草鞋为生。“我

这里有几双草鞋作抵押,请你费几升小米给我煮粥吃罢!”因难以糊口向河堤监督借米却被拒,

以麻屑充饥。但他仍不改其道,坚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不向世俗低头,卖身求荣,“成了

可供人利用的器皿,也没有什么荣幸'’不再充当“供人利用的器皿此时的庄周还是能够坚持

自我,清高、孤傲,鄙弃富贵。

②饱受着物质世界的压迫,庄周产生了与现实妥协的念头,“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我是饥渴

着人的鲜味呀“因而出走大梁,“一想起他的惠施,他恨不得立刻就飞去和他见面''于是他去寻

求“唯一的知己“惠施。此时的庄周向现实妥协,低头。

③在惠施三天三夜的搜捕中庄周失去了人生最后的希望,庄子举起那只带有“人的鲜味'’的蠲

髅,“向白云流荡着的青天掷去”,在现实的打击下产生的人生幻灭感,使他彻底摒弃了对世俗

残存的最后一丝幻想。最终摒弃幻想,绝望失意。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根据题干,由历史、现实、自我三种成分组合而成,可分成三个方面。

①历史:以《庄子》中的寓言故事为素材,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庄子为原型,庄子打草鞋的故事

也是历史存在的,庄周贷粟也、寻找惠施等几个生活小故事也是历史存在的,这些生活小故事

基本符合历史的真实性。

②现实:小说中的“庄子和现实社会的无依无靠、郁郁不得志、四处碰壁的令人同情的底层知

识分子和思想家的形象是比较符合的,通过郁达夫的回忆的解释,因为创作的动机是由现实人

生得到的实感,所以写来容易动人,也容易成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小说中的现实性。

③自我:作品是作者心情的一种反射,“当时,我和他(指郭沫若)穷极无聊,寄住在上海滩

上,度比乞儿还不如的生活”,作者在“庄子”的形象塑造中投射了自我的心绪,对人生意义的

思考,对生机、友谊的渴盼;在现实的打击下产生的人生幻灭感受;志向高远却不为世人理解

与接纳所产生的绝望、愤懑的心态。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唱①者,冬之路也;后动者,达之原也。何以知其然也?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

凑②,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故遽伯玉③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何者?先者难为知,而后者

易为攻也。先者上高,则后者攀之;先者逾下,则后者蹶之;先者晴④陷。则后者以谋,先者

败绩,则后者违之。由此观之,先者则后者之弓矢质的也。犹罅⑤之与刃!刃犯难而罅无患者,

何也?以其托于后位也。此俗世庸民之所公见也,而贤知者弗能避也。所谓后者,非谓其底滞

而不发,凝结而不流,贵其周于数而合于时也,夫执道理以耦变,先亦制后,后亦制先。是何

则?不失其所以制人,人不能制也。时之反侧,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速。夫日回

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而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

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

舒安以定,攻大摩坚,莫能与之争。天下之物,英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

于无穷,远沦于无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誉久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

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竣蜕⑦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

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㈣,刺之不伤,斩之不断,楚之不然。淖溺流

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坚,利贯金石,强济天下。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无所前后。

是故无所私而无所公,摩滥振荡,与天地鸿洞;无所左而无所右,蟠委错的\与万物始终,是

谓至德。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于天下者,以其淖溺润滑也。故孝册之言日:“天下至柔,驰骋

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节选自《淮南子•原道训》,有删改)

[注]①唱:倡导。②趋舍指凑:进退行止。③遽伯玉:卫国的大夫。④H(tui):倒塌。⑤金享

(dui):古代矛戟柄末上的金属套。⑥皆(zi);通“费”,计算。⑦蚊烧(qinWo):小虫。

10.(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

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

B.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

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

C.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

/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

D.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

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争其得时也/

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唱者,穷之路也”与“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两句中的“穷”字含义相同。

B.“大包群生而无好憎”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

C.“击之无创”的“创”指伤口,与《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创”含义不同。

D.老聃,即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道家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认为,率先行动容易失败,后采取行动容易成功。这个道理普通人看得很清楚,但是

贤者和智者反而不太明白。

B.文章认为,先可以控制后,后也可以控制先;圣人恪守清静,遵循道,顺应万物的变化,

常在后面面不往前赶

C.本文与《荀子・劝学)都善于运用比喻进行说理,本文以“水”设喻,写水的特点,突出强调

其“柔弱胜刚强”的论点。

D.本文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但文学色彩很浓,除了运用比喻手法外,还举用历史典故充实内

容,并运用铺张排比手法。

13.(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

(2)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于天下者,以其淖溺润滑也。

14.(3分)文中的“后”是不是甘于落后,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案】10.D11.A12.A13.(1)它使天下变得富足,可是自己却没有枯竭,德泽

遍施百姓,但自己却无所耗费。

(2)水之所以能获得天下最高德行,是因为它生性柔软而润滑。14.不是。作者认为,所

谓“后”是待有利时机而动,而非自甘落后,无所作为。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日月回旋周行,光阴易逝,时间从来不会迁就任何一个人。所以圣人不认为一尺的玉璧

有多么贵重,他们重视的却是一寸的光阴,这是因为时光难得却容易失去。禹为了赶时间,鞋

子掉了也不管它,帽子挂在树枝上也不回头,他这样做并不是争着走到前面,而是争取时机。

“日回而月周”中,“日回”和“月周”结构一致,并列关系,“时'’作下句的主语,应在“月周”后断

开,排除A;

,,尺之璧,,和,,寸之阴,,结构一致,前后呼应,故“寸之阴”不能断开,排除B;

“履遗而弗取”和“冠挂而弗顾”结构一致,应分别断开,排除C。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A.“先唱者,穷之路也”中“穷”是“困厄”;“羡长江之无穷”中“穷”是“尽”。故两句中的“穷”字含

义不相同。句意:率先倡导,是导致困厄的根源/羡慕长江无穷无尽。

B.两句中的“而”都表转折关系,去[1。句意:它广博地包容了世上万物,却没有任何好恶/现在人

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

C.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创”是开创的意思,两句中的的“创”含义不同。句意:刺它却

没有创伤/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D.表述正确。

故选Ao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这个道理普通人看得很清楚,但是贤者和智者反而不太明白”错,原文为“此俗世庸民之所

公见也,而贤知者弗能避也”,意思是这是普通的人都能看出来的,也是贤者智者不能回避的,

不是说贤者和智者反而不太明白。

故选Ao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富赡”,使……变富足;“既”,尽,枯竭;"费”,耗费。

(2)“所以",……的原因;“至”,极,最高;“以”,因为。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首先明确观点:不是。

由原文”所谓后者,非谓其底滞而不发,凝结而不流,贵其周于数而合于时也,夫执道理以耦

变,先亦制后,后亦制先”可知,所谓后者,并不是等于停滞不动,凝固而不流动,而是重视

事物的内在规律,去应付事物的变化,掌握了道的内在道理来应对外界的变化,前面的可以做

到控制后面的,后面的也可以做到制服前面的。也就是所谓“后”是待有利时机而动,而非自甘

落后,无所作为。

参考译文:

率先倡导,是导致困厄的根源;后来行动,却是通达的根本。凭什么知道是这样呢?一般

人的寿命是七十岁,但是,他的进退行止,是每天都生活在悔恨当中的,这样一直到死亡。因

此速伯玉活了五十岁,却觉得自己的四十九年是错误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率先采取行动是很

难做到明智无误的,后采取行动反而易于成就功业。先行者攀上高峰,后行者可以跟随着先行

的人攀上山峰;先行者越过洼地,后行者只需要踩着他们的脚印就可以轻易过去;先行者跌倒

陷落,后行者却可以趁机进行思索了;先行者失败,后行者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了。由此看出,

先行者是后行者的箭靶。就好像戈矛的柄套和锋刃一样,锋刃经历磨难最终损坏了,但是柄套

却没有变化,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它处在后面的位置。这是普通的人都能看出来的,也是贤者

智者不能回避的。所谓后者,并不是等于停滞不动,凝固而不流动,而是重视事物的内在规律,

去应付事物的变化,掌握了道的内在道理来应对外界的变化,前面的可以做到控制后面的,后

面的也可以做到制服前面的。这是为什么呢?不放弃制人的契机,别人也就不能制约他,时间

的运转变化,其速度是非常快的,连喘息的机会也没有,在它前面行动就容易超过,在它后面

行动又会赶不上。日月回旋周行,光阴易逝,时间从来不会迁就任何一个人。所以圣人不认为

一尺的玉璧有多么贵重,他们重视的却是一寸的光阴,这是因为时光难得却容易失去。禹为了

赶时间,鞋子掉了也不管它,帽子挂在树枝上也不回头,他这样做并不是争着走到前面,而是

争取时机。所以圣人恪守清静、谦和之道,怀抱柔弱之节,顺应万物的变化,常常在后面并不

往前头赶。为人柔弱而沉静,安舒而平定,攻克大的难关,没有人能够和他们抗争。天下万物

中,最柔弱的就要算水了。但是它大到不可以穷尽,深到无法去测量;长得没有尽头,最远的

距离沉没在无边无涯之中。水的兴盛、衰落、减少、增加的程度都是无法计量的。它蒸发到天

上于是变成了雨露,降落到大地上就变成了水泽。万物离开它就不能生长,百事没它就干不成。

它广博地包容了世上万物,却没有任何好恶,恩泽施加于微小之虫,却从来不要求报答。它使

天下变得富足,可是自己却没有枯竭,德泽遍施百姓,但自己却无所耗费。水在不停地流动没

有终点,微小到无法握住它。打它没有任何痕迹,刺它却没有创伤,砍它不断,烧它点不着。

它消融流逸、错杂相纠,不可消失。它锋利到可以穿透金石,刚强到可以穿越天下。取有余补

不足,为天地尽其责,恩泽施于万物,并不分前后。因此没有私爱,也就不存在公心,水势浩

浩荡荡,泛滥震荡于天地之间,和天地融为一体;它无所谓左,也无所谓右,河流纵横交错,

和万物一起始终,这就是最高之德。水之所以能获得天下最高德行,是因为它生性柔软而涧滑。

因此老子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出现于无形之中,进入没有

空隙的她方。我因此知道无为是很有好处的。”

(二)诗歌鉴赏

(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①

苏轼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氓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②涨绿酷。

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注】①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词人因揭露新法弊端被贬至黄州。②蒲萄:即“葡萄”,

喻江水澄澈碧绿。

15.(3分)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写春日晚景,词人不从景物本身落笔,而从酒杯中的映象写起,极有特色。

B.下阕前两句中“暗”字和“乱”字写山上春雨忽至,营造了悲凉清冷的氛围。

C.下阕后三句描写骤雨复晴的景色,东风吹散云雨,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

D.本词描写的自然景观阴晴不定、神奇瑰丽,蕴含着词人对身世际遇的感慨,也透露出词人

旷达超脱、怡然自得的襟怀。

16.(6分)本词上阕写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15.B16.①实写落日美景倒映在酒杯里,青山绿树把杯中美酒都染绿了。

②虚写杯中琼浆是岷山、峨眉山的积雪融化而来,万顷的江水正像那未过滤的酒。

③虚实结合,想象奇特,扩展了时空,表现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与旷达胸怀。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

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

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B项,“暗”“乱”两字写出了春雨来势迅

疾,令人来不及防避的特点,并非营造了悲凉清冷的氛围。故选B。

16.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从上阕中找到实写、虚写的

内容,然后再分析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上阕前两句的意思是,夕阳下,美丽的景色倒映在手

中的酒杯里,青山绿树把一杯玉液都染绿了;夕阳美景、青山绿树,都是实景,是实写。上阕

后两句的意思是,认得这杯中琼浆是故乡岷山和峨眉山上的积雪融化而来,初次看来,万顷的

江水都好像那尚未过滤的酒;由眼前的实景联想到了故乡的岷山、峨眉山,是虚写。虚实结合,

境界开阔,并蕴含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与旷达胸怀。

(三)理解性默写

17.(本题6分)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各题的空缺部分。

⑴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2)《老子》表达“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意思的句子是“,

(3),但愿长醉不愿醒。……陈王昔时宴平乐,o《将进

酒》

【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

千恣欢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智、馔、恣、谑。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语言文字运用(一)

(本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事实上,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与植食者之间早已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植物

与植食者斗智斗勇的现象①,然而,它们之间并非只有势不两立的仇恨。有的植食者

在满足自身存活的必要需求下,不会对植物赶尽杀绝,而是懂得“收敛”,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

路;既然植食者做出让步,植物也懂得“妥协”,往往不再斤斤计较,而是愿意做出一部分牺牲

作为回馈。双方做出的让步可以②,实现和睦相处,甚至双方还能③,建立起互

利共生的合作关系。头细蛾与叶下珠就建立了这样一种协同进化的关系。在叶下珠的种子成熟

时,头细蛾幼虫也刚好从叶下珠的果实里孵化出来,并依靠取食种子成长。此时,叶下珠并没

有做出反抗,而是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一部分种子拿来饲养头细蛾的幼虫,直至其化蛹。到了

第二年开春,蛹破茧变为能够飞翔的头细蛾成虫时,又为叶下珠提供传粉服务,帮助其完成繁

衍后代的使命。

18.(3分)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19.(3分)下列各中的引号和文中的“收敛,一词所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荷兰素有“欧洲花园”之美誉。

B.这里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又小

C.门外钉一块“工房重地,闲人莫入”的木牌。

D.据说,因为芦柴棒“露骨”地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足趾!

20.(4分)原文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叶下珠并没有做出反抗,它的一部分种子成为了头

细蛾幼虫的食物,直至其化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18.①不胜枚举(比比皆是);②化干戈为玉帛;③不计前嫌(冰释前

嫌)19.D20.①“心甘情愿”“饲养”用了拟人的手法,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叶下珠和头细

蛾幼虫间的互利共生关系,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心甘情愿”“饲养”在表达上与上文的“爱恨情仇”“化干戈为玉帛”等表达都比较生动有趣,有

文学性,在风格上更统一。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的词语(包括熟语)以及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语境,此处是说植物与植食者斗智斗勇的现象很多,结合词语的语体色彩,此处可填“不

胜枚举”或者“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

很多。“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②结合前面“植物与植食者斗智斗勇”以及后文“实现和睦相处”可知这里可以填:化干戈为玉

帛。“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③比前文“实现和睦相处”的程度更深,结合前文“植物与植食者斗智斗勇”,这里可以填:“不

计前嫌”或者"冰释前嫌"不计前嫌”,意思是不计较以前的嫌隙。“冰释前嫌”,比喻人与人之

间的矛盾被解除。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的用法的能力。

原句"收敛''的本意是控制和约束自己放纵的言行,减轻其程度。该词往往是用来形容人,此处

用来形容“有的植食者在满足自身存活的必要需求下,不会对植物赶尽杀绝”,是赋予了该词以

其他意义,所以该处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强调。

C.表示引用。

D.表示特殊含义。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段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把叶下珠当作人来写,“反抗”“心甘情愿”“拿来”把叶下珠人格化,本体是“叶下珠”,拟体

是人。其中“反抗”“拿来”从动作的角度,“心甘情愿”从心理的角度描写叶下珠,赋予叶下珠人

的情态动作,形象地写出了叶下珠与头细蛾之间的协同进化的关系。改句较为平实,不利于提

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合前文”事实上,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与植食者之间早已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

等语句可知,原句与文段的整体风格更协调,“心甘情愿”“饲养”这些词使表达更富有文学性,

更生动有趣。

语言文字运用(二)

(本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一日三餐能量占比为3:4:3,说明晚餐和早餐、午餐一样

重要。研究表明,长期不吃晚餐,体内的胆汁、胃酸同样会分泌,但胃里①,长此

以往,胆汁、胃酸会出现逆流,伤害胃黏膜;而且人体会根据进食情况进行自动调控,到了晚

餐时间,身体长期处于空腹状态,会加强胃肠对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降低基础代谢率,

使更多的能量转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