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卷I(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指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据此可知,朱熹强调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A.提高个人道德素质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D.践行经世致用思想〖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并结合所学可知,朱熹强调学校中人伦道德教育,这属于儒家三纲五常的范畴,根本目的是构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道德规范,B项正确;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不属于根本目的,排除AC项;材料未体现经世致用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指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史实能论证其观点的是()①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民间贸易活跃②北宋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③海外贸易发达,外贸税收成为国家重要财源④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等城市兴盛引人注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随着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出现了所谓的“商业革命”,其具体表现包括: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民间贸易活跃;海外贸易发达,外贸税收成为国家重要财源;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等城市兴盛引人注目;①③④符合题意;纸币作为主币发行是在元朝时期,北宋政府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②与史实不符。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3.两宋之际,李清照的词风发生了重大转变。前期之词,尽为闺阁之作,典丽故擅一时之胜场。至南渡而后,子然飘零,遂一转而至凄怆,大体多苍凉之感。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受到A.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 B.重文轻武理念的影响C.科举取士变化的影响 D.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两宋之际李清照的词风发生了变化,这与其人生际遇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清照的人生际遇受两宋之际的政治局势影响,A项正确;材料与重文轻武观念、科举取士变化及程朱理学的影响说法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4.下面是东晋至北宋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图。这一变化反映出()A.制度革新消除了社会阶层固化问题 B.平民入仕愿望日益强烈C.门阀士族仍具有较强的政治影响力 D.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至北宋(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东晋至北宋,平民阶层进入仕途的比重不断增加,反映出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项正确;“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据所学,平民成为政府官员是选官制度变革的结果,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平民入仕愿望强烈的历史结论,排除B项;据所学,唐宋时期,门阀士族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故选D项。5.明太祖朱元璋说:“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A.废除宰相 B.推行奏折制度C.设置内阁 D.设立军机处〖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朱元璋要防止出现威福下移,消除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结合所学可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朱元璋废除宰相,加强皇权,A项正确;推行奏折制度的是清代,排除B项;明成祖朱棣设置内阁,排除C项;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加强皇权,排除D项。故选A项。6.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材料表明()A.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B.中央官职得到优化C.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D.内阁地位逐渐提高〖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代。根据材料“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及所学可知,明代统治者设置的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皇帝在法理上成为了真正的政府领袖,一切最高命令由皇帝发布,体现了君主专制得到强化,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明代中央官职得到优化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政府行政效率提高,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内阁地位逐渐提高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7.“钦差”称谓出现于元代,而在明洪武时期的官方文书中已较多使用。普遍认为钦差大臣是中国古代“皇帝临时派遣至地方处理重大事务的一种特殊的‘官’”。明代的钦差多数是派遣至地方的,但也不乏派往京城的例子。明代的钦差()A.拓宽了官员上升的通道 B.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C.体现了中枢机构的异化 D.解决了朝廷内部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钦差大臣是中国古代“皇帝临时派遣至地方处理重大事务的一种特殊的‘官’”,明代钦差较多,不仅派往地方,也派往京城,这说明明代重视钦差在处理重大事务时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钦差秉承皇命,能够快速的决断事务,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B项正确;钦差属于临时任命的官员,不是正式官名,因此不是官员上升的通道,排除A项;C项表述中,“中枢机构的异化”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明代有派遣至地方的钦差,因此其并非为了解决朝廷内部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8.1405—1433年,明朝政府派郑和七次“下西洋”。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马欢、巩珍分别据经历编著了《星槎胜览》《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可用于研究()A.古代中外关系的发展 B.明朝在大西洋航线上的贸易情况C.明代后期的财政困难 D.宦官专权加剧了明朝政治的腐败〖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马欢、巩珍据经历编著了不同书籍,记载了船队所至各国的概况,是研究古代中外关系史的重要材料,A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并未抵达大西洋,排除B项;费信、马欢、巩珍是明代前中期的人,不能说明明代后期的社会情况,排除C项;D项符合明朝中后期的史实,但不符合郑和所处时代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9.有学者提出,在地缘安全战略布局上,多数古代中原王朝形成了“北防、南融、西通”的地缘安全战略。下列符合汉朝的描述的是()A.北防瓦剌 B.南融吐蕃 C.西开丝路 D.西联回纥〖答案〗C〖解析〗〖祥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开始开辟丝绸之路,C项正确。北防瓦剌是明代的国防方针,排除A项;南融吐蕃是唐代的地缘安全方针,排除B项;西联回纥是唐代的地缘安全方针,排除D项。故选C项。10.明清时期,某一举措使皇帝直接处理地方事务,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生产生活和吏治状况,便于皇帝做出决策。该举措是()A.废除丞相 B.成立内阁 C.确立奏折制度 D.设立军机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清时期。根据材料“皇帝直接处理地方事务,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生产生活和吏治状况,便于皇帝做出决策”及所学可知,奏折制度始于康熙朝,进一步扩大于雍正朝。上奏人撰写奏折不得泄密,不经任何机构、人员,直达御前。这种方式既快速又保密,使皇帝能更直接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宫廷决策效率,C项正确;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排除A项;明成祖时期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排除B项;清朝雍正皇帝设立了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排除D项。故选C项。11.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方面,清朝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清朝统治者在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B.设立盟、旗两级单位C.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D.设立澎湖巡检司〖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准确的时空是:清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清朝设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C项正确;设立盟、旗两级单位主要是在清朝时期的蒙古地区推行,排除B项;猛安谋克制度是金推行的制度,排除A项;设立澎湖巡检司是在元代,排除D项。故选C项。12.明朝前期,严禁海外贸易。明穆宗时,国家财政紧张,统治者认识到政策过于严厉并无好处,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并对海外贸易征税。这反映了明朝政府()A.意识到海禁政策的危害 B.鼓励民间进行海外贸易C.因时而变调整统治策略 D.注重沿海地区稳定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前期,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后戚继光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逐渐稳定,加之财政紧张,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体现了明朝政府因时而变调整统治策略,C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海禁政策的危害,不符合主旨,排除A项;“鼓励民间进行海外贸易”与题干信息不符,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并不等于鼓励海外贸易,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重视沿海地区稳定发展的相关内容,不符合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13.清朝奏折制度,拥有具奏权的地方督抚,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大事,整个过程是单线联系。某个大事决定前,其实皇帝已经有了主意,所以,中央部臣讨论往往流于形式,部臣的反对意见也基本无效。由此可见,奏折制度的运行()A.制度异化,容易任用奸佞 B.加强君权,削弱部臣权力C.制度规范,政务运行通畅 D.提高效率,中枢决策快捷〖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朝皇帝通过奏折制度,事先对廷议事务做出定见,使部臣的反对意见很难奏效,反映出奏折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B项正确;奏折制度的运行有利于加强君权,未体现容易任用奸佞,排除A项;清朝皇帝通过奏折制度,事先对廷议事务做出定见,因此奏折制度的运行加强了君主专制,未涉及政务运行通畅,排除C项;奏折制度的运行加强君权,削弱部臣权力,而提高了中枢机构决策效率并非材料揭示的本质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列年代尺所列历史事件反映了清王朝()A.强化边疆治理 B.抵御外来侵略 C.加强思想控制 D.监察地方吏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古代中国)。根据材料“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信息可知,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事务,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事务,体现了清朝对边疆的治理,A项正确;清政府与沙俄的战争体现了抵御外来侵略,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清朝加强思想控制的表现是文字狱,排除C项;监察地方体现在官员监察和考核的制度方面,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5.1793年,英国使团带来天体仪、座钟、毛瑟枪、军舰模型、城市写生画等物品给乾隆帝祝寿,清朝回赠了丝绸锦缎、玉器、瓷器、茶叶、工艺品等3000多件礼品。由此可知()A.英国实力远超中国 B.清朝放弃闭关锁国C.农耕文明达到顶峰 D.文明差距逐渐显现〖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3年(中英)。据材料可知,1793年,中英外交交往中,英国带给清政府的礼物是近代科技产品,而中国依然按照传统的朝贡体系来处理中英关系,回馈的礼品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这充分体现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差异,D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中英两国经济比较,无法得出两国国力大小的认识,排除A项;此时的清朝没有放弃闭关锁国,排除B项;18世纪末,代表世界发展趋势的是资本主义,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清朝处于农耕文明的顶峰,排除C项。故选D项。16.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和制瓷业等行业中开设了工场,使用庙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这类情况在清朝继续有所发展。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人身依附关系彻底瓦解 B.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后期一些手工业开设了工场,并且出现了雇佣关系,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也就是新经济因素不断成长,B项正确;封建社会后期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但不能说彻底瓦解,排除A项;材料不体现重农抑商的松动,不涉及农业,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私营手工业不是家庭手工业,排除D项。故选B项。17.山东运河地区地处山东西部,自古交通闭塞,重农抑商思想浓厚,讲求“文不经商,士不言利”。但至明清之际,山东运河地区市民竞相以经商致富为荣,社会逐利重商风气的盛行。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重农抑商政策破产C.经济发展导致道德沦丧严重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山东。根据材料信息“明清之际,山东运河地区市民竞相以经商致富为荣,社会逐利重商风气的盛行”可知市民阶层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商致富、逐利重商观念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以经商致富为荣,社会逐利重商风气的盛行”不是道德沦丧,排除C项;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的政治地位没有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18.南宋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明朝王阳明认为:“理,一而已矣;心,一而已矣。故圣人无二教,而学者无二学。”由此可知,二者都()A.推崇格物致知 B.提倡慎思明辨 C.认为心即是理 D.主张经世致用〖答案〗C〖解析〗根据“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理,一而已矣;心,一而已矣。故圣人无二教,而学者无二学。”可得出二者都强调个人内心的感受,强调心即理的本原论,C项正确;ABD项不是心学的主张,排除ABD项。故选C项。19.明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大思想家其思想实质上是()A.资产阶级思想的呈现 B.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C.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儒家思想批判和继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末清初。根据材料“明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及所学可知,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D项正确;此时的中国并未产生资产阶级,排除A项;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并非不断深化,排除B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并不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排除C项。故选D项。20.明朝一学者认为“真心”就是“最初一念之本心”;他将未被伦理道德、社会关系所污染的人的原初状态视为人的“真实状态”。他极力追求未被知识和见闻所污染的“赤子之心”,强调“人皆有私”,人人生而平等。由此可知,该学者()A.深受道教的影响 B.践行了经世致用 C.发展了阳明心学 D.传播了西学理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明朝一学者认为‘真心’就是‘最初一念之本心’;他将未被伦理道德、社会关系所污染的人的原初状态视为人的‘真实状态’。”及所学可知,题中的观点是李贽的“童心”说。“童心”说是对王阳明“心学”及其弟子的“良知”理论的发展,C项正确;“人皆有私”不符合道教的观念,排除A项;经世致用强调做学问要有益于国家事务的处理。材料不能体现经世致用思想,排除B项;李贽这些观点并非来自西学东渐,排除D项。故选C项。21.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专门描写商人形象的商贾小说。在一些作家的笔下,商人既有正面的形象、也有负面的形象,他们有的唯利是图,有的讲究诚信,无论哪一种,大都被作家刻画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B.商品经济得到发展C.心学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商人群体不断发展壮大,社会文娱活动丰富,商人逐渐成为作家描写的对象,B项正确;“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是对材料现象的解读,而不是原因分析,排除A项;心学对商贾小说涌现没有起到根本作用,排除C项;明清时期,政府始终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政治地位并未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22.19世纪初,在正常的贸易中,中国的茶叶出口足以引起西方国家高度注意,因为用来贩卖茶叶所得的白银,远比他们所自以为“现代”的商品带来的利润多得多。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具有抵制作用 B.近代工业品与中国习俗不相符C.白银大量外流导致民众购买力下降 D.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9世纪初中国。据“中国的茶叶出口……所得的白银,远比他们(指西方国家)……的商品带来的利润多得多”,可知19世纪初,中国通过茶叶贸易从西方国家获得大量白银,而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商品则获利有限,也即中国在与西方国家的正常贸易中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结合所学可知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具有抵制作用,A项正确;中国的自然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对未来商品的需求少,相比之下,与中国习俗不相符只是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的次要原因,排除B项;鸦片走私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而材料所述为正常的贸易,排除C项;外国商品滞销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通商口岸数量少是次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23.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上述是中国近代一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这场战争()A.使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B.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D.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84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的条约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条约是《南京条约》,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中国由此进入近代史,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表明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排除A项;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排除B项;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排除D项。故选C项。24.下列内容是近代史上中国各地民众抗击侵略军的斗争,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及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自发抗击侵略军,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可拆分为“第一次英法联军之役”与“第二次英法联军之役”。第一次英法联军之役是从1856年战争爆发到1858年联军抵达天津附近海域为止签订《天津条约》,第二次英法联军之役是从1858年爆发第一次大沽口战役到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为止。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没有遇到任何抵抗。14日,攻陷塘沽,水陆协同进攻大沽北岸炮台。1860年8月21日,大沽失陷。侵略军长驱直入,24日占领天津。清政府急派桂良等到天津议和。1860年9月18日,英法侵略军攻陷通州。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B项正确;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至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整个战争持续近9个月,依据战场转换及双方作战态势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清军陆军自平壤败退鸭绿江,日海军夺得黄海制海权。第二阶段,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并在花园口登陆。第三阶段,清军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全面溃败。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5月28日以英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卷II(非选择题,共3大题,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永乐时期的内阁大学士虽参与对国家机务的处理,但品秩低微,仅正五品,而且“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洪熙皇帝即位后,将内阁大学士的官秩提升至正二品,又加封他们“公”、“保”等荣衔。宣德时期,进一步完善了内阁制度,为其设置了制敕房、诰敕房等官署,又令内阁大学士,提出处理意见,即“票拟”,形成了“阁职渐崇”的局面。与此同时,为防止内阁权力的过度膨胀,宣德皇帝打破朱元璋“不许宦官识字”的禁例,设立内书堂,隶属于司礼监,命翰林学士陈山等教授小宦官读书。还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代皇帝批阅章奏。所有章奏,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正如时人陈孜所云:“我朝祖宗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内外相维,可否相济……今后政务,不分大小,俱下司礼监及内阁共同商榷,取自圣裁。”——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刘文正(统勋)公,丰范严正,如对神人……每值军机处,闭目坐,闻人言事偶误,张目侃侃直陈。内侍传赐食物,谢恩祗领,从不与内侍交一言。……其端严慎密如此。——摘编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1)根据材料一,概括洪熙、宣德两朝中枢体制的变化及特点。(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中枢体制演变影响。(3)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设置军机处的最初目的,并归纳其运行的特点。〖答案〗(1)变化:提升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完善内阁机构;实行“票拟”,强化内阁干预政治的力度;实行“批红”,重用太监。特点:内阁形成时期长;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内阁与六部矛盾重重。(2)影响: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后期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出现了很多只手遮天的宦官。(3)目的: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特点: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办事效率高;机密性强;由皇帝亲信,能力强、素质高的官员担任军机大臣。〖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洪熙皇帝即位后,将内阁大学士的官秩提升至正二品,又加封他们‘公’、‘保’等荣衔。宣德时期,进一步完善了内阁制度,为其设置了制敕房、诰敕房等官署”可知,提升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完善内阁机构;根据材料“又令内阁大学士,提出处理意见,即‘票拟’,形成了‘阁职渐崇’的局面”可知,实行“票拟”,强化内阁干预政治的力度;根据材料“与此同时,为防止内阁权力的过度膨胀,宣德皇帝打破朱元璋‘不许宦官识字’的禁例,设立内书堂,隶属于司礼监,命翰林学士陈山等教授小宦官读书。还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代皇帝批阅章奏”可知,实行“批红”,重用太监。特点:根据材料可知,从永乐时期到宣德皇帝时期,内阁不断演变发展,体现了内阁形成时期长;根据材料可知,内阁地位和职权的变化以及司礼监的设立,反映了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内阁与六部矛盾重重。(2)影响:根据材料“洪熙皇帝即位后,将内阁大学士的官秩提升至正二品,又加封他们‘公’、‘保’等荣衔。宣德时期,进一步完善了内阁制度,为其设置了制敕房、诰敕房等官署,又令内阁大学士,提出处理意见,即‘票拟’,形成了‘阁职渐崇’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根据材料“宣德皇帝打破朱元璋‘不许宦官识字’的禁例,设立内书堂,隶属于司礼监,命翰林学士陈山等教授小宦官读书。还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代皇帝批阅章奏。所有章奏,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期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出现了很多只手遮天的宦官。(3)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置军机处的最初目的是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特点:根据材料“从不与内侍交一言。……其端严慎密如此”可知,机密性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特点还包括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办事效率高;由皇帝亲信,能力强、素质高的官员担任军机大臣等等。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南开大学历史系主编《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材料二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三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日: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亦君、相调剂之法也。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又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遵上之约束乎?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选自洪亮吉《意言·治平篇》(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清朝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并概括材料二中提出的具体应对措施。(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人口问题的认识。〖答案〗(1)时期:1734年-1762年(或雍正和乾隆前期)。原因:①政治统一、社会相对稳定;②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经济不断发展;③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种植不断推广;④政府在税收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任答3点即可)(2)问题:①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②水旱疾疫等灾害;③社会矛盾加剧。(任答2点即可)措施:①充分利用现有土地;②组织移民垦荒;③减免赋税;④倡导节约;⑤抑制兼并;⑥限制人口数量;⑦政府赈济。(任答4点即可,照抄原文表述正确可酌情给分)(3)认识:①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②政府要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加强对人口问题的调控;③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要合理;④要提高人口的素质;⑤促进人口国内外流动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时期,据材料一曲线图可知1734年-1762年。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康乾盛世)可知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不断发展;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种植不断推广;政府政策推动;多子多福等传统思想影响。(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问题,据材料二“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可知人多地少;据材料二“水旱疾疫,……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可知水旱疾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相互作用第3讲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练习含答案
- 2024北京商业购物中心项目考察学习分享报告
- 九年级化学上册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案2 (新版)粤教版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Today Is Her Birthday Lesson 1教案 陕旅版(三起)
- 高中地理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五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 9加几第2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
-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 风机房管理规范
- 租房制式简易合同(2篇)
- 西京学院《融合新闻报道》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一片叶子落下来课件
- 意识形态教育培训
- 公安执法规范化培训
- 小阴唇整形手术教学
- 4.3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23年初级出版资格证考试:初级出版理论与实务历年真题汇编(共476题)
-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新版章程
- 2024新能源风电机组无人机巡检技术方案
- 湖南星沙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办法
- 蔚来用户运营分析报告-数字化
- 来开火锅店!扇形统计图(课件)三年级上册数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