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_第1页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_第2页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_第3页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_第4页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

模块一个人成长

一、认识自己与情绪情感(涉及七上第一单元第三课;七下第二单元)

▲认识自己

(一)为什么栗认识自己?

1.可以促进自我发展。(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发展能

力。)

2.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有助于理解、宽容、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二)如何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

1.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让我们接受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2.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理性地面对他人的评价,既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也要客

观冷静分析,既不盲从,也不忽视。

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L要接纳与欣赏自己。

(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2)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为他人的奉献。欣赏自己不是目中无人,

还要学会欣赏他A,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让自己的内涵更加丰富。会欣赏他人的人,

才会真正地欣赏自己。

2.要扬长避短。

3.要主动改正缺点。

4.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5.要不断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情绪

(一)情绪是怎样的?

1.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等复杂情

绪。各种各样的情绪生富了我们的生活。

2.影响情绪的因素:个人的生理周期、对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

(二)情绪有什么作用?

1.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产生挫

1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败感而止步不前。

2.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是持续处在负面情绪状态,可能危

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三)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和影响?

L特点:反应强烈、波动与固执、细腻性、闭锁性、表现性。

2.影响: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

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四)如何管理情绪?

1.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表达。因为人与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情绪的表达不仅与

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也关乎人际交往。

2.运用有效方法,遇芭自己的情绪。运用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

练等方法,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还可以帮助他人改善情绪,使他

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情感

(一)情感与情绪是怎样的关系?

总述: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联系: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情感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情绪和情感都是复

奎的。

区别:情绪短暂、不稳定,会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

积累的,相对稳定。

(二)情感是怎样的?

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其中,有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有高级情感,如

道德感。有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有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也有两方面混杂的体验,

如敬畏感。

(三)情感有什么作用?

1.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2.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3.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

探索未知。

(四)如何获得美好情感?

L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2.学会正确面对\承受负面的情感体验。

2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D学会面对,认识到体验负面感受可以生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更加饱满丰

盈。

(2)学会承受,善于将负面情感技变为成长的动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不断成长。

(五)为什么要传递情感正能量?

1.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传递美好的情感,可以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2.我们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会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

二、认识生命(涉及七上第四单元)

(一)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1.生命有时尽。

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短暂的。

2.生命有接续。

(1)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

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2)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我们每个人

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鼬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二)如何对待生命?

1.敬畏生命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体休戚与共。

2.珍视生命

(D爱护身体。毡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要增强安

金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咽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养护精神。不过度追求物质、不攀比;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3.增强生命的韧性(如何做)

(1)正确面对挫折

①认识到生活难免有挫折。(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②人们对待挫折会用不同的这退和态度。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认识到生活

中的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2)发掘生命的力量

①发掘自身的力量,逐步培养自己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②发掘自身的力量,要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在寻求他人的帮助中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3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三)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1.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2.在别人需要时,付出爱心,自愿承担责任。

3.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四)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1.拒绝贫乏,热爱学习、乐于实践,不断充盈和丰富自己的生命。

2.拒绝冷漠,主动关切他人生命,善待他人。

3.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

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三、青春与梦想(涉及七上第一课、七下第一单元、九上第八课、九下第五课、第七课)

▲青春

(一)青春期的变化有哪些?

1.牛理: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

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2.心理: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青春期的矛盾心

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3.思维:独立意识增强,对事情有了更多自己的看法,有要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想法。

(二)如何面对青春期变化?(与上面知识相对应)

1.生理: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官卫

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2.心理: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心理矛盾,才能健康成长。(可以自我调节,也可以求助他

人。)

3.思维: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

(1)独立思考不等于一味追求独特。应该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还能接纳他人合理、正

琥的意见。

(2)批判需要有“学贵有疑”的精神和勇气,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还

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发现、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究解决方案,

能够调动经验,激发新的学习动机,促使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3)创造离不开实践,青春的创造意味着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开发创造潜能

需要在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创造还需

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三)如何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

4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1.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强。

(1)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勇气交往和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激

发潜能,获得实践的机会与创造可能。

(2)自强让我们更自信,让我们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旦旦。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

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2.青春有格。

(1)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①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

为选择的理由。

②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要能复遮地面对自我,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

情。

③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2)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止于至善的原因: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

在于明太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①止干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止于至善要在生活中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榜样的作用一对自己:好的榜

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

力量;对国家、社会:善于寻找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身上的力量,我们的国家、

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

③止于至善要养成宜起省察的习惯。

▲男生女生

(一)青春期的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有哪些?

1.生理方面的差异。

2.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也有各自的特点。

(二)怎样看待青春期各自生理性别特征?

1.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2.平静而欣然地接受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

(三)为什么要认识性别角色?

1.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

2.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塑造邂形象。可以让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过

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更好地激发自身潜能的发挥。

5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3.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

(四)与异性相处有什么积极意义?/如何与异性相处?

1.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和情感特征。

2.发现、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3.有助于男女生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五)怎样正确认识青春期对异性萌发的朦胧的情感?

1.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意味着责任和能力)

2.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朦胧情感,青少年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少年的梦想

(一)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1.个人: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2.国家: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

供广阔的舞台,也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应成为承担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3.人类: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与现实有一定距离,

但因为有了梦想,人类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二)如何实现梦想?

1.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我们要自觉承担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2.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需要不懈努力。

(1)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理想

信念和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3)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4)努力,需要坚持。

3.既要努力学习,还要积极实践。

4.要勇于创新。

(其他角度参考青少年如何助力实现中国梦)

四、学习、劳动、职业(涉及七上第一单元、八上第十课、九下第六课、第七课)

▲学习

(一)如何正确看待学习?

L学习的内容: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

2.学习的途径: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还有探究、发现、体验和

6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感悟。

3.学习的态度:需要自觉、主动。

4.学习的过程:人的一生都是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习没有终点,终生都需要学习。

5.学习的苦与乐:学习有快乐,也有辛苦,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努力。

(二)为什么要学习?

1.学习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学习应该成为

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在,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

更广阔、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

由)。学习就是给生命增加养料。

3.学习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同时也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三)如何学会学习?

1.要体味学习,认识到学习有辛苦有快乐。

2.要学会学习:

(1)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4)树立绍四的理念,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5)在实践中学习,不仅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要积极实践匚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知行合一。

(四)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1.认识到有学习压力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要坦然面对,缓解压力。

2.影响: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茎。学习压力过大,会导致过度紧张、焦虑、

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身心健康。

3.高度重视、积极投入校园的学习生活,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劳动

(一)正确认识劳动和劳动者

劳动的价值:

1.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光荣,劳动伟大。

2.对个人: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

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人生价值。

3.对国家/社会:劳动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7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劳动者:

1.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3.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他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二)如何对待劳动?

L增强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勤

勤恳恳、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发扬实干精神,用劳动创造新辉煌。

2.处理好职业与兴趣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兴趣,爱岗敬业。

3.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素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职业选择

(一)为什么栗做好职业准备?

1.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

2.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这是社会分工的要求。社会分工逐渐细化,

引起传统职业的变革和新兴职业的兴起。

3.现如今,人们的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这给劳动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对劳动者的素

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准备也是个人实现人牛.价值的基本路径。

(二)我们应怎样做好职业准备?

1.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2.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

3.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

4.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5.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机遇,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迎接未来世

界的挑战。

8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模块二人际交往

一、与父母、朋友、老师交往与沟通(涉及七上第二、三单元)

▲与父母交往与沟通

(一)家庭是什么?

1.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现代家庭的变化:①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小;②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随着人

口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发生了变化;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④家庭

生活的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

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等。

(二)家的意义是什么?(家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割舍不断的亲情之爱,每个家庭的亲情

表现不尽相同。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亲情激励我们拼搏奋斗,让我们心灵有所依靠。

3.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

体。

(三)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饯统姜德。

3.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四)如何孝敬父母(构建和谐家庭)?

1.尽孝在当下,孝敬父母,关爱家人,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是可以试着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

爱。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3.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

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4.学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的诸多变化,让家庭更加和睦。

5.从我做起,增强家庭责任感,主动承担责任,养成劳动习惯,分担家务,共同协作。

▲与朋友交往与沟通

(一)友谊的特质是什么?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相同,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

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9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

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二)需要澄清对友谊的错误认识有哪些?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自己、朋友、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

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我们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

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当朋

友误入歧途时,我们应努力规劝、阻止,否则就会伤害友谊。

(三)友谊的意义是什么?

1.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2.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在我们走过的路上,朋友给我们温暖,为我们带

来快乐,让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3.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四)如何建立友谊?(善交益友)

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如果一次尝试不成功,不要气馁,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

有机会找到朋友。

(五)如何呵护友谊?

1.用心去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用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2.学会尊重对方。比如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给予朋友合理的建议,

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

3.正确处理冲突。彼此相互协商,寻找能接受的解决方式,化解矛盾,增进友谊。比如:保

持冷静,坦诚交流,及时处理,勇担责任,换位思考等。

4.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对待朋友的伤害,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放

交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和智慧。

(六)如何进行网上交友?

1.正确认识网上交友。

(1)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为我们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交

往圈。

(2)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3)网上交友需要遵守法律和道德。

10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2.慎重结交网友。

(1)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不确定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3.我们的交往不能仅停留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

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与老师交往与沟通

(一)教师职业的意义是什么?

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二)如何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

1.认识到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老师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的姬也不尽相同。

2.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要学会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老师的不同,尊重每位老师。

3.认识到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三)新型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师生间是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学相长就是师生间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

长的关系;亦师亦友是在师生平等交往中,老师既是我们的师长,又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

(四)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L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无始。

①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

②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③它既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也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宣谈举止中。

(2)相互关心。

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

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3)携手共进。

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在与老师交流互动中,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实现

共同成长。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妞旦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

流。

11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2.正确认识、化解师生矛盾冲突。

我们应该保持冷静、自我反思、客观分析,主动找老师沟通,与老师坦诚相待,积极化解

矛盾。如: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学习

和发展。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和改进。我们应更多关注老师

批评的内容和用意,理解老师良苦用心。

令课后任务:横向对比“与父母、朋友、老师交往与沟通”三块知识中“怎么做”的内

容,找出人际交往中的共性原则。

二、在集体中成长(涉及七下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认识集体(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1.集体的涵义是什么?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直幽的整体。

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整体。

2.为什么需要集体?

集体凝聚力量:

①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

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②个人的力量是金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

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③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集体成就个人:

①在集体中感受温暖。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人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在集体中,我

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集体荣誉感。)

②在集体中可以涵养品格。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的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可以培养我们

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③在集体中可以发展个性。

令在集体的平台上,我们可以发展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令集体发展的过程,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集体的合力,帮助我们完成个人无

法完成的事情:

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现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

包容他人不同,学习他人优点,有助于完善个性;

令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适

12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

(二)如何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1.如何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冲突?

(1)个人意愿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之间往往不是完全对立的。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

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2)认识到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二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

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3)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

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生人主义。

(4)面对集体规则与个性需求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蛔需求。对集体

要求中的不合理因索,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合理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

议。

2.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处理好个人之间的冲突?

(1)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2)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

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3.如何处理好在多个集体中不同角色的冲突?

(1)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应考虑的因素: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在其中的角色

和责任的重要性,自己的兴趣爱好,任务的紧迫程度等。

(2)解决: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

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需要随时调整自己,让自己更好地融

入集体。

4.如何正确对待集体中的小群体?

(1)志趣相投、个性相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在小群体中,彼此相

互接纳、应篁,能够体验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2)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时,小群体成员就能够感受到集体的美好,愿意参加集体

建设。如果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可能会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

和冲突。

(3)小群体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龛

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面对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

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

体主义。

(三)如何认识集体中的竞争与合作?

1.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13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合作意味着集体中的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每个人都

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

2.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

表现。

3.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

高。

(四)如何共建美好集体?

1.美好集体的特征

(1)共同的愿景。集体中每个成员能够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共同的愿景,并为之团结

一致,开拓进取。

(2)集体能够引领每个成员的精独成长。

(3)拥有良好的氢围:民主,公正,充满关怀和友爱,善于合作,充满活力。

2.共建美好集体

(1)我们应在共建中尽责。

①集体建设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发扬“自治”精神。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②在共同经历中理解认同共同愿景和目标。

③共同参与民壬管理。

(2)我们应在担当中成长。

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②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所能,发挥所长。

③集体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④学会承担责任,勇于担责,磨砺自我。

⑤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包容他人;学会去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

学会担当。

(3)勇于担当责任

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敢于担责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

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自我磨砺的过程,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从而拥有

更多的发展机会。

(4)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包容他人;要学会关爱他人,相互帮助;要学

会参与,学会担当。

14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三、社会生活与社会规则(涉及八上第一、二、三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一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为什么要走进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1.必要性: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人的成长是不

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理滋

养。

2.重要性(意义):

(1)进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参与社会的过程,是体验生活的过程,是在型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是实现自

己人生价值的过程。

(二)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走进社会生活一一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1.有利: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速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窒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幽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2.有弊: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二)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15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2)不沉迷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2.传播网络正能量

(1)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生活需要规则

(-)为什么社会生活要有秩序?

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3.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二)为什么维护秩序靠规则?

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而形成的。生活中,调节行为的规则有道德、

法律、纪律等。

2.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

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3.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的,从而保

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刿性措施,

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三)如何遵守规则?

1.认识到自由与规则不可分(两者关系)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

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

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敬畏规则。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自觉遵守规则。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

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4.维护和改进规则

(1)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

16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

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规则不

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每个人要积极为规则的改进和完善进

言献策,使规则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社会生活讲道德

▲尊重他人

(一)尊重的含义是什么?

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

现。

(二)为什么栗尊重他人?

1.对个人的意义: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获得尊重是

每个人内在需要。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且值,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2.对社会的意义: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

会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减少摩擦,增进信任,使人与人更加融洽,从而促

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三)如何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耐心解答他人疑惑:对他人请求

给予热情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

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不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

人,将心比心,包容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真诚欣赏赞美他人,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以礼待人

(一)礼的含义是什么?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

庄、举止文明。

(二)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

L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

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17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

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

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

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三)怎样才能做文明有礼的人?

1.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4.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还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

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的内涵是什么?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2.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仝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诚信也是一项氐法原则。现代社会关注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

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二)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价值标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法律要求。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3.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讲诚信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值置,赢得客户,带来持久

效益。

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社会成员讲诚信,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

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

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三)如何践行诚信?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不轻易许诺,并信守承诺,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

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

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的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风尚,提高

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18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勇担社会责任——承担责任

(-)责任是怎样的?

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二)为什么栗承担责任?

L角色与责任的关系: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

担相应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相处的

社会。

2.个人与责任的关系:

(1)做到对自己负责,才能够使自己的造熊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

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2)他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

服务他人,体会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三)如何做负责任的人?

1.作为社会一员,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信守承诺、认真做事)

2.他人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我们要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

人,体会对他人负责的快了和幸福。

3.我们周围有许多人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与回报,我们也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

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4.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1)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不好而受到责备,

甚至受到处罚。

(2)承担责任往往伴随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

更重要的是晴独方面的回报(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

许等)。

5.不同情况下:

(1)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时,我们一旦做出承担责任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

起应负的责任。

(2)有些应做但不是自己自愿选择承担的责任,我们仍然应该直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我

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事情的态度,把它们当作不可推卸的责任,全身心投入)

19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勇担社会责任—关爱他人,积极奉献社会

(一)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暧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

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二)如何做到关爱他人?

要心怀善意;要尽己所能;要讲究策略。

▲勇担社会责任一一服务社会,积极奉献社会

(一)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积极为社会作贡献,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的宣

身价值。

2.服务社会能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

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二)如何做到奉献社会?

1.要能担当责任;

2.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3.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20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模块三法律法治

一、心中有法(涉及七下第四单元第九课、第十课、八上第二单元第五课)

▲认识法律

(-)法律的特征和本质是什么?(了解)

1.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

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迨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

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二)法律有什么作用?(联系九上:法治的作用)

1.对个人:

规范作用:

①通过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为人们提供

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②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

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对社会:法律惩恶扬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3.对国家: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走

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违法与犯罪

(一)如何认识违法行为?

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分类: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皿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

为是违法行为中社会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

治安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

人的行为。

21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3.违法行为的后果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1)后果: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启示:态度上:远离身边的违法行为。

行动上:遵纪四,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二)认识犯罪行为

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犯罪的法律后果:应受刑罚处罚。

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

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附表:

分类一般连法行为犯罪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危害程度对社会危害程度相对轻微严市社会危害性

(本话待征)

对个人权利的严重侵害

判断方法侵害个人权益侵害公共利益

对公共利益的严重损害

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殴打他人致人重伤甚

典型表现欠债不还等

扰乱社会治安等至死亡等

触犯法律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

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刑罚处罚

承担法律停止侵害,返还财产,包括警告、罚款、行主刑和附加刑

责任内容恢复原状等政拘留等(有期徒刑、拘役等)

①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联系②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任其发展下去,很可能发展为犯罪。

4.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1)态度上: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增强法渲观念。

(2)行动上:我们要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三)善用法律维护权益

1.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1)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法律援助中心等。)

(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

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诉讼是Ag送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2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

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2.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敢于斗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善于斗争: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

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成长

(-)法律为什么要特殊保护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伤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二)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

我国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

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是什么?

1.六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

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

风尚。

2.启示与要求: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

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依法办事

(一)为什么要依法办事?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

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

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怎样依法办事?

1.态度上: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

2.行动上:

①道德角度:要恪守道德,提高道德水平。(提高道德水平,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

识和自觉性,促进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23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②法律角度:从小事做起,养成尊学守用法的习惯,依法办事。

③监督角度:积极行使监督权,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④权利义务相统一角度:珍惜自己的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二、坚持宪法至上(涉及八下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

▲宪法的内容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

的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的宪法是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

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

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Q:宪法如何确认并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Ag,

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钮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迨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

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

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2)在我国,人权的圭隆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群

体。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特点。

(3)尊重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

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

24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

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

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

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二)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设置国家机构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

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家的一切权力属丁人民人民政府

人代

监察委员会

民选举代表组成>大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2)宪法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等内容,使

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民的根本利益。

(3)我国的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理解民主集中制的体现:在国家机构与人民

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

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划分,

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国家机关内部做出决策

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2.规范权力运行

(1)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于民;权力滥用,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

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5

2023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详细版)

(2)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

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即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援壬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权力就

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即法定职责必须为。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

式行使,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即法定程序须遵守。

▲宪法的地位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如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

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国旗国徽等)

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二胞生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

生活某一方面的规定。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