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城市相对贫困治理对策探究7900字(论文)】_第1页
【S城市相对贫困治理对策探究7900字(论文)】_第2页
【S城市相对贫困治理对策探究7900字(论文)】_第3页
【S城市相对贫困治理对策探究7900字(论文)】_第4页
【S城市相对贫困治理对策探究79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城市相对贫困治理对策研究目录TOC\o"1-3"\h\u1.绪论 1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研究思路和方法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3.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1.3.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2.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32.1理论基础 32.1.1贫困制度—结构冲突理论 32.1.2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32.1.3贫困文化理论 42.2概念界定 42.2.1相对贫困 42.2.2城市相对贫困 43.S城市相对贫困现状及治理措施 53.1S城市相对贫困现状 53.1.1S市相对贫困现状分析 53.1.2S市相对贫困对象特征分析 53.1.3S市相对贫困原因分析 63.2S市相对贫困问题的治理措施 73.2.1政府与市民共同参与城市规划 73.2.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 73.2.3提高城市相对贫困群体的劳动力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84.S市城市相对贫困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84.1S市相对贫困治理存在问题 84.1.1评定相对贫困的帮扶对象标准难以确定 84.1.2扶贫政策具有时效性,政策更新不及时 84.1.3贫困治理主体互动关系异化,贫困治理内生动力不足 84.2S市相对贫困治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94.2.1影响相对贫困评定标准的因素过多 94.2.2欠缺理论思考,信息公开相对滞后 94.2.3以往扶贫政策惯性使然及扶贫对象的思想贫困 95.完善S市城市相对贫困治理的对策建议 95.1建立完善相对贫困的认定机制 95.2创新相对贫困理念,建立精准扶贫长期有效机制 105.3加强心理服务机制的建设 10参考文献: 11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贫困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和经济现象,它被纳入到理论和实践研究范围中的时间很短,从根本上讲,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贫困实际上是用什么是不贫困来解释的,只有当一些人不贫困的时候才有贫困问题。近年来,S市各阶层社会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正在不断扩大,城市内部的相对贫困问题也慢慢暴露了出来,一些失业、下岗人员因为再就业困难而陷入困境,某些公司的退休职工也没有生活保障。城市相对贫困群体在S市中逐渐出现,主要是指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下岗职工、退休职工及其家属、老弱病残、农民工等,且数量递增,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艰难前进,成为社会的相对贫困问题。在新时期,想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必须对相对贫困的评定标准及其影响因素有深刻的认知。S市虽然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但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西北地区,导致在全国经济的排名比较落后,城市内部的贫富差距也很明显,并且城市相对贫困群体的成员正在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对城市相对贫困现状的认识和研究,了解相对贫困群体的生存现状,探讨造成相对贫困的原因及应对政策,有利于我国西部城市的反相对贫困研究。绪论1.2研究思路和方法绪论研究思路:↓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分析分析S城市相对贫困现状及提出治理措施↓↓SS城市相对贫困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完善完善S市相对贫困治理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用纵向—横向相互对比的分析模式,运用社会文献中对调查资料的对比汇总;通过定量分析法,综合研究调查资料,表明了数种因素对城市相对贫困的影响。1.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3.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随着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后,我国扶贫攻坚的重心就转变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因此,众多学者也将研究的矛头转向相对贫困。高强[2]指出相对贫困是与财富、收入在各个阶级之间的分配是否合理相关,而且与个人的自我认同度和社会公平观相联,相对贫困不仅具有绝对贫困的人口基数大、贫困维度广、致贫风险高等特征,也面临着长期的持续增收难、多因素贫困、内生动力不够、体制机制障碍等多方面的难点。张琦[3]提出相对贫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庭仅能满足其生存所须,但不能满足其社会需求,生活状况远远低于特殊情况下的平均水平;二是所受待遇不公,被制度所排斥,且被剥夺社会参与的机会,安全感较低、话语权微小;三是部分个体或家庭生产能力差,不能有效进行社会再生产,受风险冲击可能性大。并且根据脆弱群体和特殊居民群体的脆弱性特征,按照我国城市和乡镇农村的区域范畴,认为相对贫困群体包含未及时享受建档立卡的边缘户、依赖国家优惠政策政策兜底脱贫的人群、低收入和弱保障的城镇农村流动人口、城市“三无”者、城市失业者、自然灾害突发疾病突发事故等原因所导致的贫困人口等六大群体。秦慧[4]提出相对贫困治理具有深化马克思主义贫困本质论、推进社会平等与正义、提升民众的政治认同、彰显中国制度优势四个层面的重大意义。将治理目标从人的生存境遇转为人的全面发展,治理范围从经济社会领域扩展到“五位一体”,治理空间从农村移至农村与城市、国内与国际兼顾。相对贫困治理必须确定“美好生活”目标的价值理念、以治理制度化为支撑的工具理念和“四位一体”治理的主体观念,并分别坚持制度层面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结合,价值层面的社会氛围、家风和个人价值观三位融合,操作层面的全国要求、地方实践和个案推广三面综合。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对相对贫困及其治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研究为认识和治理相对贫困提供了许多经验,但还需完善。1.3.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早在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就论及相对贫困。马克思[1]用茅舍比茅舍和茅舍比宫殿这样的生动比喻来形容相对贫困。马克思揭示了人和人之间在主观上相比较的贫困,强调社会剥夺、社会排斥带来的边缘化与不平等。20世纪70年代,汤森德(PeterTownsend)[6]在他的论文中明确地界定了相对贫困,他首次采用“相对剥夺”这个基本概念明确地指出贫困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各种社会因素排斥和其它各种社会因素剥夺的两个基本维度,并以其针对相对贫困的具体经济测量方法特点重新提出相对贫困的生活形态指标。20世纪80年代,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5]则从支配、控制食物的权力体系,以及政策可行性和管理能力的严重缺失等多个角度出发,以能力贫困、权利贫困的这两个基本概念为基来不断扩展相对贫困的内涵,并依照这种权利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用以识别和计算总贫困的主要标准:森指数。随着社会的发展,学者们在汤森德、阿玛蒂亚·森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相对贫困这个概念的含义。罗伯特·坎勃(RobertChamber)[7]在贫困问题中加入脆弱性与无话语权的概念,激起了许多经济学家对新概念探索的兴趣。贫困人口没有抗风险的能力,在经济、资源和权益上都处于边缘化地位。脆弱和无话语权使他们在承担被物质剥夺的之痛的同时,还要承担受社会制度的剥夺之苦。阶级、社会排斥与社会剥夺、能力与权力、社会心态、脆弱性与风险等这些新概念的提出,使得对贫困的认识进入了社会和文化的综合研究领域。2.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2.1理论基础2.1.1贫困制度—结构冲突理论制度失败导致贫困,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说贫困理论的基本核心。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社会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例如,资本家已经几乎占有了全国的生产数据,工人只能出售自身劳力。这就形成了资本家控制与压迫工人的生产关系。在这样恶劣的生产模式下,资本家直接拥有者可以肆无忌惮的压榨工人,使得工人贫困。冲突学派认为出现相对贫困现象是各群体进行利益争夺导致。在他们眼里,相对贫困是有限资源被社会各群体不平等争夺的结果。2.1.2权利贫困理论“权利贫困”可分为“社会剥夺与社会排斥理论”、“能力理论”以及“社会权利贫困理论”。“社会剥夺和社会排斥理论”认为,贫困就是个人或者部分群体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不能参与社会活动且不具备公认的社会居住和生活环境等条件,并且被一般的社会活动排除。“能力理论”认为,要改变用个人收入或者资源的占有量作为主要参考方法来判断和衡量贫富,而是要求在现代科学理论中引入能力参数作为测量标准。这种观点认为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是贫困者个人能力不足。“社会权利贫困理论”认为,大多扶贫方式是物质上的支援和扶助,靠着不断向贫困群众提供物资补助来填补贫困漏洞。阿玛蒂亚森将自己的科学眼光和研究视野逐渐转向贫困者的权利方面,他为此提出了权利方法,将贫困的一种根本原因总结于权利贫困。维护公民的权利才是解决贫困之道。2.1.3贫困文化理论贫困文化将贫困群体的思想习惯看作是一种特殊文化。并且这种文化还会使得贫困进入恶性循环,因为贫困者一直处于贫困环境下,从小就受到贫困文化的影响,导致他们缺乏上进心;缺乏上进心使他们不愿在社会中去寻找提升自己的方法,受教育机会少,层次较低,这样就使他们在就业方面的竞争能力薄弱;低教育水平,弱竞争力,自然也就导致他们只能从事收入水平低的职业,社会地位不言而喻的处于较低水平;贫困的职业和较低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更加贫困。2.2概念界定2.2.1相对贫困相对贫困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依靠个人或家庭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只能维持其食物保障,但无法满足其它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具有长期性、变动性、相对性和差异性的特点。2.2.2城市相对贫困城市相对贫困是指工作和生活在城市的部分人群处于个人或家庭收入小于当地平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并且与其他人相比较在社会文化方面处于低下状况。3.S城市相对贫困现状及治理措施3.1S城市相对贫困现状3.1.1S市相对贫困现状分析S市城市相对贫困群体主要由农民工、下岗和失业人员、病残致贫人员、缺乏养老金的老年人和孤儿所构成。其中妇幼、老人和农民工是城市相对贫困人口中的重点群体。S市的城市劳动力过剩导致了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十分困难,而对于S市中数量众多的下岗女工而言,其再就业的困难程度远远高于男工。下岗和失业人员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只能依靠政府发放的救济金度日。但因低就业和低教育导致的低素质,容易使S市中的相对贫困群体不仅陷入物质贫困更深陷于精神贫困,不利于社会和稳定和全面小康的建设。对于S市中的老人而言,因其退出劳动领域而导致收入锐减,又因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极易陷入贫困境地。若退休的老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且没有养老保险,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困境可想而知。即使有养老金的支撑,相当一部分老人也因收支差距较大而沦落贫困阶层;这部分老人缺乏经济保障,生活窘迫,且大多因年龄原因导致健康状况较差,有病者多为中老年人易发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等,他们多数住房简陋,卫生条件差,生活资料匮乏。S市中贫困家庭的儿童虽没有不能维持最低生理需求的境地,但是对这些孩子们来说想要补充营养如吃肉、水果还是一种奢侈。经济匮乏所造成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的差异,使贫困儿童在日常生活和校园生活都有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经常将自我封闭;由于贫困所导致在社会医疗保障和接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机会与其他儿童不平等,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更是严重打击。3.1.2S市相对贫困对象特征分析收入增长幅度低于经济增长幅度。贫困群体的收入增长速度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消费水平低。贫困群体的消费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生活上的消费仅仅只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主食消费高,副食消费量少质次。在食品消费上主要是量的满足,膳食结构不合理,很少考虑营养需求。衣着消费数额少、品质低,文化生活单调。大部分城市贫困人员精神世界很空虚,文化生活单调匮乏仅能维持基本的需要。3.1.3S市相对贫困问题原因分析社会客观因素分析①政府主导下的城市规划城市功能格局的形成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决策者主观意愿在里面。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重视了整体发展并且兼顾多数人的利益,但难免忽视部分人群的利益,这部分人群未能坐上城市发展的列车,陷入相对贫困。随着城市规划与城市功能格局的演变,城市中心的地租也逐渐升高,城市中心地区的老住户,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排挤而陷入相对贫困。②快速城市化S市目前的城市化呈非良性发展状态,经济发展没有同社会进步协调,导致城市内的部分群众享受不到城市的待遇,陷入相对贫困。进城谋生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只能充当简单劳动力,收入低微,居住于棚户区或者城中村,子女不能城市孩子同等教育,再加上平日生活消费高,自然而然的就成为城市相对贫困的主体。快速城市化还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如今的三、二、一结构模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二、三一模式。随着第二产业的不断萎缩和机械化设备水平的迅速发展,大量原本在岗的低素质劳动力被迫下岗,成为城市中陷入相对贫困的失业人员。个人主观性因素分析①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由家庭的规模、人口结构和金融资产等综合影响。家庭规模和金融资产成反比,家庭规模越大则金融资产越小,更易陷入相对贫困。家庭中的人口结构不同也会导致家庭的资产情况不同;就业人员多的家庭因需抚养或赡养的负担小,家庭的金融资产存量多,反之,那些劳动力偏少的家庭生活的负担大,家庭的金融资产存量也就越少,更容易陷入相对贫困。家庭的金融资产存量是居民家庭除了维持正常的消费以外,可以继续维持和提高家庭消费以及足够应急应变的保障性金融资产。S市的相对贫困群体的家庭成员年龄偏大和偏小的较多,就业人口相对少,其承担的赡养或抚养费用过高,导致生活容易陷入贫困,而且其家庭金融资产存量几乎为零,甚至还有欠款未还。②个人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自身的低文化素质对造成其贫困也有很大影响。一般而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与其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成正比,个人的文化水平越高,那么其掌握或者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的概率和深度就越高;反之,就越小。S市的相对贫困群体大都为被迫进城谋生的农名工和下岗失业者,其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技能水平偏低,几乎为零,所从事的工作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较弱;更容易失业,而再就业却困难,导致收入水平低下,陷入贫困。③其它方面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职工人均收入较少,员工的福利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是城镇居民致贫的重要原因。在S市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过程中,S市部分企业遭遇了严重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组织调整问题,一些企业出现劳动力严重过剩的现象;一些市场竞争力低下的企业经营效益发生滑坡,甚至是长期停产、半暂时性停产;更有些企业使自己走向破产或者倒闭。由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和出现,数以千万计的员工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收入迅速减少或遭遇中断,家庭生活由此陷入困境。3.2S市相对贫困问题的治理措施3.2.1政府与市民共同参与城市规划政府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前期应充分调研市场,并给予民众参与调研的平台,鼓励民众发言。调研时应全面平衡,更要注重城市中相对贫困群体的参与。最后集多方意愿,以人为本,综合考量,结合城市长远发展和广大群众利益为一体,由政府统筹规划。3.2.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相互促进。S市既有传统产业作为城市发展基础,又在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市场后应带动并促进周边传统产业的二次发展,延缓甚至避免传统产业退出市场而造成的大量人员下岗。3.2.3提高城市相对贫困群体的劳动力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1)提高心理素质。S市的相对贫困群体要克服等待、懒惰心理,为自己的生活去积极主动的求职。(2)增强自我脱贫能力。促进城市贫困人口通过社会组织建立自我扶助和支持网络,鼓励贫困群体互帮互助,推进社区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促使贫困人口之间的社会交流与联系更加紧密。(3)强化职业培训,提高文化素质。加大政府投入,调低收费标准,逐步探索建立起补贴培训机制,资助下岗职工受训,提高贫困群体吸收社会资源的能力,鼓励贫困群体与政府、企业积极沟通联系。积极地构建贫困地区的内部联系网,来实现资源的共享。4.S市城市相对贫困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4.1S市相对贫困治理存在问题4.1.1评定相对贫困的帮扶对象标准难以确定随着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前进,人民的社会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非食物因素已成为衡量相对贫困标准的重要因素,S市社会治理的新难点已经出现—如何衡量新的贫困标准。4.1.2扶贫政策具有时效性,政策更新不及时扶贫政策的实施具有时效性,部分问题长期积压,得不到解决,造成数据虚假脱贫的不良现象。扶贫政策的更新不及时,扶贫资源晚配、少配、错配等问题层出不穷,影响扶贫效果。在扶贫区域没有形成强效制约机制,扶贫工作队出现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处理。4.1.3贫困治理主体互动关系异化,贫困治理内生动力不足从治理的实践和趋势来看,治理主体往往在本质上表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依赖性关系,致使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对等、互动关系异化,成为一种单向占有性的关系,而非双向平等的关系。贫困治理的内生动力不足,持续稳定和提升脱贫质量乏力。4.2S市相对贫困治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4.2.1影响相对贫困评定标准的因素过多首先,多维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特别复杂,相对贫困的类型不同,相对贫困的标准难以统一衡量。其次,城市内各地区发展不协调,减贫措施各不相同,没有明确的统计方法和衡量贫困的参考标准。此外,很难把控相对贫困标准的划分高度,如果相对贫困的标准过低,受扶贫人口规模就会扩大,给政府财政压力加重,也会使更多的劳动者想不劳而获,放弃自主脱贫的能力;相反,如果标准过高,一些真正需要扶贫政策的贫困群体会被漏掉,影响扶贫工作的进展效率。4.2.2欠缺理论思考,信息公开相对滞后S市在关于相对贫困治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尚浅,一些政府部门为了突出成绩,不考虑现行的治理政策是否符合减贫标准。他们对如何应对相对贫困以及能否很好的应对相对贫困问题缺乏理论思考,并将贫困问题未经处理和整合就传导到给基层,最终导致贫困问题积压,长期得不到解决。在扶贫资源利用中,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4.2.3以往扶贫政策惯性使然及扶贫对象的思想贫困以往的扶贫政策多是直接给钱给物资的“灌水式”、“输血式”扶贫方式,这种方式使受扶贫对象的产生了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更有甚者因为贫困户能享受较多的优惠政策而把贫困户当做羡慕的对象。部分脱贫人口只是在经济上得以勉强实现脱贫,却始终未能从思想上获得脱贫,“灌水式”、“输血式”的扶贫方式并没有真正起到“扶志”和“扶智”的效果,导致了贫困人口自我转化和改变的决心和能力明显不足。5.完善S市城市相对贫困治理的对策建议5.1建立完善相对贫困的认定机制借鉴完善精准扶贫政策中的贫困户认定机制。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贫困认定机制和贫困户参与的“自下而上”的自主参与机制。重点创新“自下而上”的贫困户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的民主机制,程序公开透明,环节合理规范,将决定权交给百姓。再根据识别认定对象,调研总结他们的贫困制约条件,分类进行贫苦帮扶项目类别认定,明确细化项目的相关时间点、责任人,实现政府与相对贫困户的“双向认定”、双向监督。5.2创新相对贫困理念,建立精准扶贫长期有效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衔接,强化扶贫效果,将巩固减贫成效和解决新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