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_第1页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_第2页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_第3页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_第4页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河南省周口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好奇心"。他指出:“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在基础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如何突破底层认知局限、激发个体创造性思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好奇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征,也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和原动力。

好奇心是指个体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对未知和新异事物进行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机。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个体在遇到新奇事物时,会主动提出问题,并产生通过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研究发现,好奇心不是少数人才具有的特质,而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禀赋,如同恐惧、焦虑等情绪一样,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既是本性使然,也是生存之本。在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获奖感言或传记中,人们无一例外地发现,好奇心是他们成功的内在动力,他们往往从孩提时期就对科学知识呈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产生热衷于非确定性、新奇感、复杂性以及探索的定势偏好,这种偏好是唤起和推动个体行为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因而,好奇心也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

好奇心在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能够被引导、激发,也能被限制、约束。好奇心虽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随着人的成长,在与他人、集体或社会互动过程中,好奇心会逐渐具有一定的目标性。例如,父母、老师、同伴以及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其他社会成员或集体采取各种形式的奖掖或认可,可能会激发个体对特定活动的好奇心,使其转化为求知激情、审美情趣和执着探索的精神,而各种形式的惩罚、排斥等显性或隐性的规训可能会抹杀个体天生的好奇心,进而扼杀其创造力。

(摘编自李珍《好奇心、创造性思维与科技创新》)

材料二:

同其他动物一样,我们天生具有好奇的本能。好奇心激发青少年去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哪些坚硬,哪些柔软,哪些可动,哪些固定,发现东西向下坠落,水具有称之为液体的特性,以及其他一切我们适应环境所必需的知识。据说,尚未具备精神反射的婴儿,不像成年人那样表现出“攻击—逃避”的反应,他们的行为反倒截然相反。到入学年龄时,我们通常已经过了这个发展阶段,那时,大部分的新知识是通过向别人学习,亦即:或是观察别人,或是别人告诉我们,或是阅读,而积累所得。我们已经具备了有关我们生活环境的实用知识时,我们的好奇心若不能成功地转移到智力方面的兴趣上,则开始减弱。

科学家的好奇心,通常表现为对他所注意到的,但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的事物或其相互关系的探索。所谓解铎,通常是指科学家把自己的新观察或新设想,同现时的知识与信念联系起来,将其概括成为一个有规则的整体。科学家通常具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去寻求其间并无明显联系的大量资料背后的那些原理,这种强烈愿望可被视为升华了的好奇心。

我们已经看到,认识到困难或难题的存在,可能就是认识到知识上令人不满意的现状,它能够激励设想的产生。不具好奇心的人很少受到这种激励,因为人们通常是通过询问某物体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这种样子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从而发觉难题的存在。而当有人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要努力自我克制才能不去回答这个问题。这一事实证明,问题就是激励。

某些纯粹主义者主张科学家只应知其然而不应知其所以然。他们认为:欲知其所以然就意味着,承认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合乎目的的,宇宙中的各种物质活动都会受着超自然力量的支配而达到预先规定的目标。目的论的观点现已被现代科学所鄙弃。现代科学力求认识一切自然现象的作用过程。德尔·布吕克曾说:“目的论是一位令任何生物学家缺之不能生存的女郎,同时生物学家却又以在公共场合与她为伴而为耻。"在生物学上,完全有理由问其所以然,因为一切事件都有其缘由,因为结构和反应通常都履行某种对有机体具有生存价值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有目的的。问一个“为什么”有效地激发了对其可能的缘由或目的的想象。“怎么样"也是有用的问题,可引起对过程机理的思考。

科学家的好奇心是永远满足不了的,因为随着每一个进展,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我们达到了更高的水平,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见到了原先在视野之外的东西。”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看看好奇心怎样促使亨特进行实验从而获得一项重要的发现。

一天,亨特在伦敦郊外的里士满公园看见一只鹿的鹿角仍在生长。亨特好奇地想知道如果切断那只鹿头部一侧的血液供给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他做了一个实验,系住其一侧的外颈动脉,顿时,相应的鹿角冷了下来,不再生长。但是过了一会儿,鹿角又暖了过来,继续生长。亨特查明,系带并未松开,而是邻近的血管扩张了,输送了充足的血液。侧支循环的存在及其扩张的可能就是这样发现的。在这以前无人敢用结扎法治疗动脉瘤,怕引起坏疽,而现在亨特看到了可能性。他用结扎处理膝腿动脉瘤。就这样确立了今天外科上称为亨特氏法的手术。强烈的好奇心似乎是亨特多产智慧背后的推动力,促使他奠定了现代外科学的基础。

(摘编自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奇心是科研人员才具有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的自然禀赋,也是他们获得科研成果的内在动力。

B.好奇心必须在父母、老师的引导、激发下,才能被转化为求知激情、审美情趣和执着探索的精神。

C.人在具备生活环境的实用知识后,应将其好奇心转移到有关智力的兴趣上,否则好奇心就会减弱。

D.亨特发现侧支循环的存在及其扩张的可能,并据此确立亨特氏法手术,只因为他有强烈的好奇心。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从孩提时代就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并始终保持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

B.在基础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要把保护和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放在第一位置,切不可用显性或隐性的规训将其抹杀。

C.好奇心激发青少年更多通过直接经验去发现和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比如东西的软与硬,事物的固定与移动等来丰富生活经验。

D.目的论认为,一切事物或物质活动都是合乎目的的,而这些活动和目的都受到超自然力量的支配,因此科学家无需探究事件缘由。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用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引出重要观点:好奇心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和原动力。

B.材料一中的画线语句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证明好奇心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存之本。

C.材料二中,作者对某些纯粹主义者主张科学家只应知其然而不应知其所以然的看法持否定态度。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着好奇心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展开论述,论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4.下列对材料二引用德尔·布吕克的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尔·布吕克的话证实了目的论在生物学家的研究中普遍存在而又不被承认的现象。

B.德尔·布吕克的话,引出下文对生物学研究完全有理由问其所以然的论证。

C.德尔·布吕克的话证明了生物学家对有机体的缘由的追问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

D.德尔·布吕克的话和后文巴甫洛夫的话都强调了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5.星球中学高三同学读了这两则材料后,对“科学家的好奇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根据文本内容加以概括。(6分)

答: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根据当时文献,北宋山水以李成、关仝、范宽三家为主要代表。三家各有特征,今人曾概括说,“关仝的峭拔,李成的旷远和范宽的雄杰,代表了宋初山水画的三种风格”。

据说关、范、李三家都学五代画家荆浩。传说是荆浩继六朝谢赫关于人物画的“六法"之后,提出山水画的“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其核心是强调要在“形似"的基础上表达出自然对象的生命,提出了外在的形似并不等于真实,真实就要表达出内在的气质韵味,这样,“气韵生动”这一产生于六朝、本是人物画的审美标准,便推广和转移到山水画领域来了。它获得了新的内容和含义,终于成为整个中国画的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模拟和形似,要尽力表达出某种内在风神,这种风神又要求建立在对自然景色、对象的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和描绘的基础之上。

所以,一方面是强调“气韵",以之作为首要的美学准则;另一方面又要求对自然景象作大量详尽的观察和对画面构图作细致严谨的安排。非常重视自然景色随着季节、气候、时间、地区、位置、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要求画家精细准确地去观察、把握和描绘。但是,虽求精细准确,又仍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日有朝暮,并不计时辰迟早;天有阴晴,却不问光暗程度;地有江南北国山地水乡,但仍不是一山一水的写实。无论是季候、时日、地区、对象,既要求真实又要求有很大的概括性,这构成中国山水画一大特征。可见,这是一种移入情感“见其大意”式的形象想象的真实,而不是直观性的形体感觉的真实。所以,它并不造成如西画那种感知幻觉中的真实感,而有更多的想象自由,毋宁是一种想象中的幻觉感。正是在这种审美趣味的要求下,中国山水画并不采取透视法,不固定在一个视角,远看近看均可,它不重视诸如光线明暗、阴影色彩的复杂多变之类,而重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整体境界给人的情绪感染效果。

这一特色完整地表现在客观地整体地描绘自然的北宋(特别是前期)山水画中,构成了宋元山水的第一种基本形象和艺术意境。画面经常或山峦重叠,树木繁复;或境地宽远,视野开阔;或铺天盖地,丰盛错综;或一望无际,邈远辽阔;或“巨嶂高壁,多多益壮";或“溪桥渔浦,洲渚掩映”。这种基本塞满画面的、客观的、全景整体性的对自然的描绘,使北宋山水画富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它并不表现出也并不使观赏者联想起某种特定的或比较具体的诗意、思想或情感,却仍然表现出,也使人清晰地感受到那整体自然与人生的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好像真是“可游可居"在其中似的。在这好像是纯客观的自然描绘中,的确表达了一种生活的风神和人生的理想,又正因为它并不呈现更为确定、具体的“诗情画意”或观念意绪,这就使观赏者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由于未引向固定方向,而更为自由和宽泛。随着全景性整体性的画面可提供的众多的范围和对象,人们在这种审美感受中去重新发现、抒发的余地也就更大一些。它具有更为丰富的多义性,给予人们流连观赏的时间和愉快也更持久。

这是绘画艺术中高度发展了的“无我之境"。诗、画以及小说等各类艺术中都有这种美的类型和艺术意境。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终于传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北宋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但其中又并非没有情感思想或观念,它们仍然鲜明地传达出对农村景物或山水自然的上述牧歌式的封建士大夫的美的理想和情感。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还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等,都如此。他们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在前述北宋三大家中,当时似以李成最享盛名,但李成真迹早已失传。所传荆浩、关仝的作品均尚欠成熟。因此,实际能作为北宋画这第一种意境主要代表的,应是董源(他在后代也比李成更为著名)和范宽两大家。一写江南平远真景,“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沈括《梦溪笔谈》),以浓厚的抒情性的优美胜(董源)。一写关陕峻岭,以具有某种戏剧性的壮美胜(范宽)。它们是显然不同的两种美的风格,这种不同并不是南北两宗之分,也非青绿水墨之异,而是由于客观地整体性地描绘,表现了地域性自然景色的差别。今天你游江南或去关陕,所得到的自然美的欣赏、感受,也仍然是很不相同的,正如看董源或范宽的画一样。但它们尽管有着风格上的重要差异,又仍然同属于上述“无我之境"的美学范畴。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宋元山水意境》)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仝、李成、范宽三家虽风格不同,但据说都师法五代画家荆浩,要尽力表达出内在风神,而不只是描摹事物的形态。

B.中国山水画的视角并不固定,营造的不是幻觉中的真实感,而是想象中的幻觉感,这与西画不同。

C.艺术创作中的“无我之境”,指的就是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传达创作者思想感情和主题思想的艺术意境。

D.董源描绘的江南平远之景和范宽笔下的关陕峻岭给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不同,但二者同属“无我之境"的美学范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北宋山水画的主要特征“无我之境”展开论述,追溯其来源,阐述其表现和呈现多义性的原因。

B.文章在论述时引用了古人和今人的观点,为观点的阐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第三段使用“所以"“一方面……另一方面……”“但是"等关联词,使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D.文章举陶渊明的诗歌和关仝、范宽的画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诗、画艺术家的情感是不直接外露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物画的审美标准“气韵生动”产生于六朝,后推广到山水画领域,可见它在艺术领域处于核心地位。

B.北宋山水画多是全景整体地描绘自然景物,富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人们一种宽泛、丰满而不确定的审美感受。

C.陶渊明的一些诗歌情感表达没有直接外露,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鲜明地表现出其理想追求、思想感情。

D.李成的真迹虽已失传,但根据现有的信息可知,其作品应该是通过描绘旷远的自然风景,营造了优美的“无我之境"。

4.根据原文的阐述,下列作品中最不能体现“无我之境”的一项是()(3分)

A.北宋画家郭熙创作的《早春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渲染出宁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为观者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

B.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是一幅工笔花鸟画,画了一只锦鸡飞临芙蓉枝头,回首翘望右上角一对翩翩的彩蝶,构图和技法皆精到,把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发展到了极致。

C.王维的诗《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诗中辛夷花生于空谷,春来花开,春去花谢,不为无人而不芳,是一个自在自为的过程。

D.谢灵运的“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描绘出一幅天光湖色辉映的湖上晚归图,在景物中融入情感,不着痕迹。

5.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和之美是处于优美与壮美两极之间刚柔相济的综合美。其意蕴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杂多或对立的审美因素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

中和之美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主体德性精神的强调,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视,都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对高尚人格的极力推崇,对艺术生命的高度重视,对艺道合一的不渝追求,都表明了中和之美是一种重德尚情、崇艺重生、强调和谐的普遍的和谐观,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性质和素朴的辩证精神。作为一种思想原则、方法论原则和普遍和谐的人文精神,对于想摆脱生存困境、艺术困境和精神危机的今人来说,它仍可能在某些方面提供极为宝贵的启示。尤其在21世纪,人类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谐原则仍然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选择和最优化价值导向。

从当今世界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来看,中国古代审美和谐观对我们的启示是,重视人自身的人文教化和塑造,重视高尚人格和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仍然是现实人生价值取向的目标。从当今世界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来看,传统的审美和谐观也可以启示我们,在现实的入世精神与欢快、和谐、悦乐的心理状态之间保持和谐统一,在审美世界和功利世界之间保持协调统一。从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来看,人与万物是同类、同体,是平等的,更应该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从当今世界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来看,中国古代审美和谐观也有助于西方当代文化矫正自己逻格斯中心主义【注】的弊端,同时也有助于中国人走出单纯的西学东渐的心理惯性,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给以现代的解读,从而使世界文化可以分享我们的民族智慧。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中和之美作为古典主义的思想体系,作为美学观毕竟有偏狭的一面。它过于单调、平淡,过多地将人的情感束缚于理性之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情感节制,使得古典艺术缺乏大悲大喜的情感宣泄和最尖锐的对抗冲突。就此而言,它实际上又是处在精神重压之下的知识分子的一种自我安慰、自我陶醉。作为一种人格理想、社会理想,它过于强调安命乐天、随顺世态、守中居正,易导致民族性格保守的一面。因而它并不具有直接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充满矛盾、充满冲突的新时代需要建立新的审美观。西方早在18世纪就已经抛弃了古典主义的以和谐美为特征的美学观而接受了以崇高为特征的美学观。而我们却步履维艰,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缔造新的审美观,而且这种建构至今仍没有完成。因此,必须否定古代和谐的狭隘性和强制性,必须对古代和谐进行历史的转换,使古代和谐面向21世纪的文化建设和人的现代性。

(摘编自王祖龙《中和之美的人文底蕴及其现代意义》)

材料二:

要让中和之美焕发积极的现代意义,就要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与趋势,祛除其中所含的政权中心主义和道德中心主义思想,把它的基点移置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之上。“中和”的社会应该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条件,只有从个体的需要与发展出发,“中和"才具有现代意义。

由此出发,中庸之德就应该表现为个体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孔子对君子德才的要求,可以看作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中和之美应该有利于这种人格的实现。它首先要有利于个体的独立。它曾经的政治性,能从反面提醒人们警惕艺术的同化作用;而“和而不同”的思想应该被引申,成为处理独立个体与社会整体关系的基本原则。其次,它要有利于个体的多重身份、多种才德、多元情感以高度的自觉统一于“我"。在中国古代,中和之美隐含集权的动机;而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角色与才能被工业生产定制,消费与娱乐被商业利益引导,个体不论受到多好的教育、有多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享受,他的自觉与自主却没有被唤起。物质的高度发达并没有带来人们所期望的自由,相反,高速运转的生产节奏、利润至上的消费诱惑,导致了人的碎片化和自我的迷失。从个体的需要与发展出发的中和之美,则应该引起现代人对这种情况的警惕与反抗,引导人以明确的自觉,按照自我的理性选择与追求,把可能实现的才能品质、社会关系、情绪感情“和”入浑融的“我"之中。这应该是审美与社会共同的发展趋势。再次,从艺术形式上,中和之美对多媒体艺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和之美是在诗乐舞一体的历史背景中提出的,而多媒体又让艺术在更高的技术和审美层次上实现文、图、乐、舞的完美结合;中和之美看重整体审美效果的原则可以运用到多媒体艺术多种媒介、技术、形式的驾驭之中,使文、图、乐、舞融合为一个具有最佳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整体。当然,这种感染力的动机应该以一个丰富统一的主体为中心,否则现代技术与经典原则的结合,会被一些权力集团用来实现他们的各种政治经济目的。

一旦从以上三个方面摆脱了外在的目的,转而把人的独立、人的个体性、人在现实与感情、肉体与精神方面的完善和自由作为目的,中和之美就回到了审美本位。因为审美就是人在与艺术形式的浑然一体中意识自我、完善自我、解放自我的过程。

(摘编自胡睿臻《中和之美:文化还原与现代转化》)

【注】逻格斯中心主义:西方形而上学的一个别称。“逻格斯”出自古希腊语,它有内在规律与本质的意义,也有外在对规律与本质的言语表达的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和之美呈现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秉持独到的普遍的和谐观,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性质和素朴的辩证精神。

B.中和之美对于想摆脱生存困境、艺术困境和精神危机的今人来说,仍然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选择和最优化价值导向。

C.传统中和之美的强制性和狭隘性,主要体现在过于强调用理性束缚情感,过于强调安命乐天、随顺世态、守中居正。

D.中和之美在个体独立、个体自觉与自主、多媒体艺术等方面回归到审美本位,将会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审美和谐观能帮助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从现代角度进行解读,从而使民族智慧更加国际化。

B.作为古典主义思想体系的中和之美并不具有直接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因此我们所处的新时代需要建立新的审美观。

C.现代社会中,中和之美祛除了其中所含的政权中心主义和道德中心主义思想,能使人们更关注个体的需要和发展。

D.中和之美遵循整体审美效果的原则,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艺术的最佳感染力,从而来实现人们各种政治经济目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中和之美"的一项是()(3分)

A.园林艺术经常会使用到雕花镂空的门或窗,让窗门对面的风景若隐若现,颇有意趣。

B.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有情人虽然双双殉情而死,但最后幻化成蝶,双宿双飞。

C.《唐宫夜宴》融入国宝、国风和国潮等元素,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给国人带来视觉盛宴。

D.罗丹雕塑《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劳动者,他不但在思考,而且沉浸在极度的苦恼之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内容上的联系。(4分)

5.怎样实现传统文化“中和之美”的现代转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2月开学考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科学的发展已经战胜了地理的限制,今日中国已不再是封闭在“四海之内"。中国也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虽然还落后于西方,但来得迟比不来好。说东方被西方侵略,并不确切,不如说是现代化侵入了中世纪世界。中国要在现代世界生存,就必须现代化。人们会问一个问题:既然中国哲学产生于过去中国的经济环境之中,它的内容是否只对过去的中国才有意义

这个看法,也对,也不对。任何民族在任何时代的哲学里,总有一些内容只对处于当时经济条件下的大众有用。但是,除此之外,还会有一部分哲学思想具有持久的价值。我不敢说那是绝对真理,任何人都不可能担当起判定绝对真理的任务。

让我们从希腊哲学中取一个实例:亚里士多德曾论证奴隶制度的合理性,这是古代希腊人的经济生活对他的思想制约。指出这一点,并不是说亚里士多德的全部社会哲学都只具有一时的意义。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中国思想。中国实现工业化后,旧的家族制度势必衰颓,儒家对家族制度所作理性论证的话也将随之而去。指出这一点,并不是说,儒家的社会哲学中就都是相对的东西了。

这是因为,古代希腊和中国的社会虽然不同,却都是属于我们称之为“社会”的这个大概念。有关希腊社会和中国社会的理论,其中有一部分是只对希腊或中国有效的理论,但同时,也都有一部分是有关人类社会的一般性理论。正是这后一部分,具有持久的而不是一时的价值。

这个道理也同样可以应用于道家思想。道家认为人类的理想国在于回到原始,这显然是错的。现代人相信历史是进步的,认为人类生活的理想国在于人类未来的创造,而不是在已经过去的古代。但是,有些现代人把无政府主义看作人类的理想国,这与道家的思想不无相似之处。

哲学还提供一种人生的理想。这种理想中有一部分是提出这种人生哲学的哲学家所处的时代、地区和经济条件的产物,但也还有一部分是对于人生的一般见解,因此,不是只有一时的意义,而还有持久的意义。儒家的人生哲学大概可以属于这一类。按照儒家的理论,理想的人生虽然包含对宇宙的高度认识,但还是处在三纲五常的范围之内。这些人际关系的内容性质虽然随环境而变化,但是理想本身不会改变。如果认为,五种伦常关系的某些内容已经失去时效,因此儒家的人生理想应当全部抛弃,这显然是错的。反过来,如果因为儒家的人生理想应当保持,从而认为五种社会关系也不应改变,这显然也是错的。

我们在学习哲学史时,应当对其中哪些是有永久价值的,哪些是可以改变的,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每一种哲学中都有水久性的东西,各种哲学也总有其共同性的东西。正因此,不同的哲学才能互相比较,并进行翻译诠释。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将来是否会改变也就是说,新的中国哲学是否会不再把哲学思想局限于“由直觉得到的概念"之内这是当然的,它没有理由不这样做。事实上,它已经在变化。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

材料二:

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代表和彰显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把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作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的前提。它关注和追求的重点首先是从人自身内部来探究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道”的统一,而并非是人对外在自然、外在世界的认知和作用。它重视人自身的内圣、反省和心性的澄明,为人们提供一种人与自然或人与“道"相统一的内在路径和模式。

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为拯救现代性危机提供一种重要的中国方案。近代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实践课题就是现代化,表现在思想理论上,就是塑造和构建一种合理的“现代性”理论。当代哲学家认为,人们普遍谈论的现代性存在着危机甚至是某种重大的危机。这种现代性危机的根源何在笔者以为,现代性危机是人未能成为自身需要和欲望的主体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满足自身需要和欲望的手段空前提高。同时,人类自身的需要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对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追求变成了对商品价值的追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的主要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作为物质财富是具体的,有限的。因而,人们对使用价值、物质财富的追求也是有限的和有止境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的已不再是直接的使用价值和物质财富,而是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的增殖和扩张是无限的,没有止境的,因而,人们对价值的追求也是无限的和无止境的,这必然会使致富欲和贪欲成为绝对的欲望而占统治地位。据此,我们有理由认定,现代性危机的实质,就是在市场经济充分发达的条件下,人的欲望的无节制地膨胀,使人渐渐沦落为自身需要和欲望的客体,而没有成为自身需要和欲望的主体。人能否成为自身需要和欲望的主体这首先是道德、伦理和价值观问题。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或许可以说,现代性危机的最终解决或现代化的最终完成可以归结为社会成员具有与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也正是如此,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彰显出它的现代性和重大功用。

(摘编自侯才《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有哲学中,那些不能经受时代考验的内容只对处于当时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具有意义。

B.中国旧的家族制度会随着工业化的实现而衰弱,儒家相关理性论证的意义也将随之改变。

C.无政府主义者的思想和道家思想有相似之处,都认为人类的理想国在于回到原始社会。

D.人因自身的需要和欲望恶性膨胀,而沦落为自身需要和欲望的客体,是现代性危机的根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哲学中“变"与“不变”的内容进行辨认并作合理的逻辑分析,是学习哲学史的重要目标。

B.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哲学都有不变的和变化的东西,班以它们之间能够互相比较和翻译。

C.新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虽在变化,但其哲学思想仍会被局限在“由直觉得到的概念"之内。

D.马克思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主要追求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变成了商品的价值。

3.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哲学中的“常”的一项是(3分)()

A.《周易程氏传》:“但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唯随时变易,乃常道也。"

B.《论语》:“学而优则仕。”

C.《尚书》:“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D.《论语》:“上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将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放在中国已经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背景下进行分析。

B.文章在阐述中国哲学的过去与未来时,注重论述的思辨性,有助于读者深入把握中国哲学。

C.文章对比了道家和现代人对“人类的理想国"的不同看法,证明道家哲学同样有“常”有“变"。

D.文章在分析儒家哲学中理想人生的本质和对待其两种错误态度后,指出学习中国哲学的方法。

5.中国传统哲学产生于中国过去的经济环境中,但为什么对当代中国人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作为情感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人的情感是自然天生的还是后天习俗培养的,换言之,基于生命科学的情感自然说或基于社会人类学的情感建构说,给情感学研究打开了广阔的视野。正是借鉴了这样的研究视野,使得我们面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关于从“礼仪之家”的人物身上延伸出的“大旨谈情"的主题,有了新的思考。

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的情感关系,常被视为木石姻缘与金玉姻缘的象征性对峙。木石表示质朴,金玉表示富贵。但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金项圈之于薛宝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是摆在故事主体的明面中,而金与玉的相配,又是被薛宝钗的大丫鬟莺儿在小说中直接提及的。但草木之于林黛玉、顽石之于贾宝玉的关系,却并没有在贾宝玉和林黛玉出生后的人间直接提及,也并不为世人所知晓,毋宁说,这是作为两人的前世传说,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这样,贾宝玉最多也只能在梦中,以自己对木石姻缘的认同,来抗争世人熟悉的金玉姻缘。同样,当我们解释贾宝玉对林黛玉倾情相许时,固然可以从理性角度,来分析林黛玉不说让贾宝玉追求功名富贵的混账话,以说明叛逆者的共同志趣是感情的基础。但他们第一次见面,彼此都有久别重逢的熟悉感,似乎又不是理性所能解释得清楚的,从而让这种近乎神秘的感觉,给男女情感互生爱慕的非理性留出了空间。

男女之情在《红楼梦》中虽然占有最大的比重,但没有缺席的亲情、友情,在《红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

王熙凤与秦可卿虽是亲戚关系,但感情之深,又非比寻常。当秦可卿不幸夭折时,王熙凤为宁国府协办丧事,其中有一段写早起进宁国府而先到可卿灵前祭拜,极为传神:

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伺候烧纸。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了,放声大哭。于是里外男女上下,见凤姐出声,都忙忙接声嚎哭。一时贾珍尤氏遣人来劝,凤姐方才止住。

当凤姐看见棺材,眼泪如断线之珠滚落下来时,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她开始发声哭泣,这可以说依然有真情的宣泄,但也是礼仪的呈现,并以这种外现的礼仪,给了周边人一个暗示,需要有相应的礼仪来配合。于是接下来写一句“里外男女上下,都忙忙接声嚎哭",注意,“忙忙”还有“接声",加上重在声音而非泪水的“嚎哭”,似乎也暗示了周边之人的哭,似乎在礼仪的实践中,已经缺少了相应的情感内核。

与此相对照的是,探春对自己的生身母亲赵姨娘包括舅舅赵国基等并不流露出丝毫的同情,那种基于主子立场而对本质上是奴才身份的人自觉划清界限,完全恪守了礼仪规范的言行,是否也有着对内心自然情感的压抑?而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时,探春又以主子身份保护自己的丫鬟,这里仅仅是考虑了礼仪要求的主奴互相支撑,还是有情感因素在?类似的问题,成了《红楼梦》对主要人物的人伦情感关系的基本思考。

其实,人的恰当言行出于生命的自然还是外在礼仪的建构,或者如何让情感与礼仪两者没有违和感,也是早期儒家学派创立者所思考的。《礼记·檀弓》中记录下一个生动的事例:

鲁人有朝祥(“祥"指服丧期满)而莫(暮)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即子路)!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瑜(超过)月则其善也。”

据史书记载,子路是一个自觉恪守礼仪之人,这种恪守是那么彻底,也许已经跟他内心的情感没有任何违和感,所以他会讥笑一个早晨刚刚服丧期满的人,晚上就急不可耐地去唱歌娱乐了。既然相距时间这么短,那么守制服丧,似乎就成了一种纯然外在的强迫,其内心的悲伤情绪,应该已经荡然,由此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服丧的虚伪性。但孔子对待此事的态度十分微妙,他一方面批评子路对别人的苛责,认为一个人能够坚持服丧三年,已经很不容易。但同时,他又希望人们能够在服丧期满和娱乐活动间,有一个更长的时间间隔,因为只有娱乐的时间延宕,才多少说明了,不但其悲伤的情感是真实的,就是对服丧礼仪的执行,也是真诚的,是丝毫不勉强的。

正是早期儒家倡导的礼仪与情感的二元组合,那种在现实的对峙紧张乃至断裂中依然思考可能的和谐关系,经过文化历史的递相嬗变,成为《红楼梦》小说展开的基本命题,并呈现为丰富多彩的人物谱系,形塑成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摘编自詹丹《“情感学转向"与对〈红楼梦〉的再认识》)

材料二:

在情感社会学看来,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形成社会纽带和建构复杂社会结构时对情感的依赖”。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

有些作家关闭了文学与现实火热生活同频共振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广大世界相连接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人民群众喜怒哀乐共鸣的情感通道,而是一味沉溺于“技术主义"营造的精致套盒中,以“冷酷到底”的模式,追求“零度情感写作",或者干脆背向情感世界,放弃了情感的温润与热度,从而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

正如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所说:“文学最终是处理人的情感事务的,如果不在人的情感领域深入探索,如果对人的情感没有诚恳的体会,技术无论怎样先进或奇异,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主张重提“诗缘情"的创作理念,就是期待当下的文学创作尊重内在基本规律,辩证处理好理、事、情之间的关系,充分描摹现实世界中的情感脉动,不煽情,不滥情,更不冷酷无情,而是以激情面对时代,以深情面对人民,以热情面对生活,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文质兼美、情理兼备的优秀作品,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米彦青《开掘更为饱满的情感世界——“诗缘情”理念的当下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情感自然说是基于生命科学的,而情感建构说是基于社会人类学的,这两者是作为情感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B.《红楼梦》中宝黛的木石姻缘未直接提及,是因为这是两人的前世传说,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

C.凤姐见到秦可卿的棺材,泪如断线之珠,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则是礼仪的呈现。

D.作家关闭了文学与广大世界相连接的情感通道,一味沉溺于“技术主义"会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宝黛倾情相许,可以从理性角度来分析,也可以从他们初见时久违的熟悉感的非理性角度分析。

B.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时,探春以主子身份保护自己的丫鬟,这是深厚的主仆之情的情感因素体现。

C.孔子认为服丧期满和娱乐间隔时间的长短,多少说明其悲伤的真实性,及对服丧礼仪的执行的真诚性。

D.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红楼梦》在人的情感领域进行的深入探索,使其意义更为重要。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辩证地看待“人的情感是自然天生的还是后天习俗培养的”的这一观点。

B.材料一在论证“亲情、友情在《红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时,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

C.“诗缘情”创作理念的重申,就是期待当下的文学创作尊重内在基本规律,辩证处理好理、事、情之间的关系

D.材料二中得出了创作的目标,即以丰富的情感,创造出文质兼美、情理兼备的优秀作品,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

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推断当下的文学创作存在怎样的现象。(4分)

5.如何理解“《红楼梦》是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河南省周口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好奇心”。他指出:“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在基础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如何突破底层认知局限、激发个体创造性思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好奇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征,也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和原动力。

好奇心是指个体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对未知和新异事物进行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机。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个体在遇到新奇事物时,会主动提出问题,并产生通过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研究发现,好奇心不是少数人才具有的特质,而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禀赋,如同恐惧、焦虑等情绪一样,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既是本性使然,也是生存之本。在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获奖感言或传记中,人们无一例外地发现,好奇心是他们成功的内在动力,他们往往从孩提时期就对科学知识呈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产生热衷于非确定性、新奇感、复杂性以及探索的定势偏好,这种偏好是唤起和推动个体行为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因而,好奇心也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

好奇心在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能够被引导、激发,也能被限制、约束。好奇心虽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随着人的成长,在与他人、集体或社会互动过程中,好奇心会逐渐具有一定的目标性。例如,父母、老师、同伴以及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其他社会成员或集体采取各种形式的奖掖或认可,可能会激发个体对特定活动的好奇心,使其转化为求知激情、审美情趣和执着探索的精神,而各种形式的惩罚、排斥等显性或隐性的规训可能会抹杀个体天生的好奇心,进而扼杀其创造力。

(摘编自李珍《好奇心、创造性思维与科技创新》)

材料二:

同其他动物一样,我们天生具有好奇的本能。好奇心激发青少年去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哪些坚硬,哪些柔软,哪些可动,哪些固定,发现东西向下坠落,水具有称之为液体的特性,以及其他一切我们适应环境所必需的知识。据说,尚未具备精神反射的婴儿,不像成年人那样表现出“攻击—逃避"的反应,他们的行为反倒截然相反。到入学年龄时,我们通常已经过了这个发展阶段,那时,大部分的新知识是通过向别人学习,亦即:或是观察别人,或是别人告诉我们,或是阅读,而积累所得。我们已经具备了有关我们生活环境的实用知识时,我们的好奇心若不能成功地转移到智力方面的兴趣上,则开始减弱。

科学家的好奇心,通常表现为对他所注意到的,但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的事物或其相互关系的探索。所谓解铎,通常是指科学家把自己的新观察或新设想,同现时的知识与信念联系起来,将其概括成为一个有规则的整体。科学家通常具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去寻求其间并无明显联系的大量资料背后的那些原理,这种强烈愿望可被视为升华了的好奇心。

我们已经看到,认识到困难或难题的存在,可能就是认识到知识上令人不满意的现状,它能够激励设想的产生。不具好奇心的人很少受到这种激励,因为人们通常是通过询问某物体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这种样子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从而发觉难题的存在。而当有人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要努力自我克制才能不去回答这个问题。这一事实证明,问题就是激励。

某些纯粹主义者主张科学家只应知其然而不应知其所以然。他们认为:欲知其所以然就意味着,承认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合乎目的的,宇宙中的各种物质活动都会受着超自然力量的支配而达到预先规定的目标。目的论的观点现已被现代科学所鄙弃。现代科学力求认识一切自然现象的作用过程。德尔·布吕克曾说:“目的论是一位令任何生物学家缺之不能生存的女郎,同时生物学家却又以在公共场合与她为伴而为耻。”在生物学上,完全有理由问其所以然,因为一切事件都有其缘由,因为结构和反应通常都履行某种对有机体具有生存价值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有目的的。问一个“为什么"有效地激发了对其可能的缘由或目的的想象。“怎么样”也是有用的问题,可引起对过程机理的思考。

科学家的好奇心是永远满足不了的,因为随着每一个进展,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我们达到了更高的水平,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见到了原先在视野之外的东西。"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看看好奇心怎样促使亨特进行实验从而获得一项重要的发现。

一天,亨特在伦敦郊外的里士满公园看见一只鹿的鹿角仍在生长。亨特好奇地想知道如果切断那只鹿头部一侧的血液供给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他做了一个实验,系住其一侧的外颈动脉,顿时,相应的鹿角冷了下来,不再生长。但是过了一会儿,鹿角又暖了过来,继续生长。亨特查明,系带并未松开,而是邻近的血管扩张了,输送了充足的血液。侧支循环的存在及其扩张的可能就是这样发现的。在这以前无人敢用结扎法治疗动脉瘤,怕引起坏疽,而现在亨特看到了可能性。他用结扎处理膝腿动脉瘤。就这样确立了今天外科上称为亨特氏法的手术。强烈的好奇心似乎是亨特多产智慧背后的推动力,促使他奠定了现代外科学的基础。

(摘编自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奇心是科研人员才具有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的自然禀赋,也是他们获得科研成果的内在动力。

B.好奇心必须在父母、老师的引导、激发下,才能被转化为求知激情、审美情趣和执着探索的精神。

C.人在具备生活环境的实用知识后,应将其好奇心转移到有关智力的兴趣上,否则好奇心就会减弱。

D.亨特发现侧支循环的存在及其扩张的可能,并据此确立亨特氏法手术,只因为他有强烈的好奇心。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从孩提时代就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并始终保持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

B.在基础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要把保护和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放在第一位置,切不可用显性或隐性的规训将其抹杀。

C.好奇心激发青少年更多通过直接经验去发现和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比如东西的软与硬,事物的固定与移动等来丰富生活经验。

D.目的论认为,一切事物或物质活动都是合乎目的的,而这些活动和目的都受到超自然力量的支配,因此科学家无需探究事件缘由。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用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引出重要观点:好奇心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和原动力。

B.材料一中的画线语句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证明好奇心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存之本。

C.材料二中,作者对某些纯粹主义者主张科学家只应知其然而不应知其所以然的看法持否定态度。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着好奇心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展开论述,论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4.下列对材料二引用德尔·布吕克的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尔·布吕克的话证实了目的论在生物学家的研究中普遍存在而又不被承认的现象。

B.德尔·布吕克的话,引出下文对生物学研究完全有理由问其所以然的论证。

C.德尔·布吕克的话证明了生物学家对有机体的缘由的追问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

D.德尔·布吕克的话和后文巴甫洛夫的话都强调了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5.星球中学高三同学读了这两则材料后,对“科学家的好奇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根据文本内容加以概括。(6分)

答:1.C(A项,“好奇心是科研人员才具有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的自然禀赋"错误,文中说的是“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它不是少数人才具有的特质,而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禀赋”。B项,表述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可知,在父母、老师、同伴以及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其他社会成员或集体采取各种形式的奖掖或认可下,可能将个体对特定活动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激情、审美情趣和执着探索的精神。D项,“只因为他有强烈的好奇心"以偏概全,亨特发现侧支循环的存在及其扩张的可能,并据此确立亨特氏法手术,除了他的好奇心外,还有其他原因。)

2.B(A项,“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错,原文是“在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定势偏好",“众多”不等于“所有"。C项,“好奇心激发青少年更多通过直接经验”错,根据原文“那时,大部分的新知识……积累所得"可知,好奇心激发青少年更多通过间接经验去发现和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D项,“科学家无需探究事件缘由”错,这是某些纯粹主义者的看法,不是目的论的观点。)

3.B(“画线语句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错,画线语句运用了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4.D(“都强调了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错,德尔·布吕克的话强调的是目的论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巴甫洛夫的话强调的是科学家好奇心永远满足不了。)

5.①科学家的好奇心往往具有一种非确定性、新奇感、复杂性以及探索的定势偏好,促使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是科学研究的内在原动力。②科学家的好奇心通常指探索他所注意到的,但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的事物或其相互联系的强烈愿望,是一种升华了的好奇心。③科学家的好奇心永远满足不了,会不断受到难题的激发,并随着每一个新问题的进展而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根据当时文献,北宋山水以李成、关仝、范宽三家为主要代表。三家各有特征,今人曾概括说,“关仝的峭拔,李成的旷远和范宽的雄杰,代表了宋初山水画的三种风格"。

据说关、范、李三家都学五代画家荆浩。传说是荆浩继六朝谢赫关于人物画的“六法”之后,提出山水画的“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其核心是强调要在“形似”的基础上表达出自然对象的生命,提出了外在的形似并不等于真实,真实就要表达出内在的气质韵味,这样,“气韵生动"这一产生于六朝、本是人物画的审美标准,便推广和转移到山水画领域来了。它获得了新的内容和含义,终于成为整个中国画的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模拟和形似,要尽力表达出某种内在风神,这种风神又要求建立在对自然景色、对象的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和描绘的基础之上。

所以,一方面是强调“气韵”,以之作为首要的美学准则;另一方面又要求对自然景象作大量详尽的观察和对画面构图作细致严谨的安排。非常重视自然景色随着季节、气候、时间、地区、位置、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要求画家精细准确地去观察、把握和描绘。但是,虽求精细准确,又仍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日有朝暮,并不计时辰迟早;天有阴晴,却不问光暗程度;地有江南北国山地水乡,但仍不是一山一水的写实。无论是季候、时日、地区、对象,既要求真实又要求有很大的概括性,这构成中国山水画一大特征。可见,这是一种移入情感“见其大意"式的形象想象的真实,而不是直观性的形体感觉的真实。所以,它并不造成如西画那种感知幻觉中的真实感,而有更多的想象自由,毋宁是一种想象中的幻觉感。正是在这种审美趣味的要求下,中国山水画并不采取透视法,不固定在一个视角,远看近看均可,它不重视诸如光线明暗、阴影色彩的复杂多变之类,而重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整体境界给人的情绪感染效果。

这一特色完整地表现在客观地整体地描绘自然的北宋(特别是前期)山水画中,构成了宋元山水的第一种基本形象和艺术意境。画面经常或山峦重叠,树木繁复;或境地宽远,视野开阔;或铺天盖地,丰盛错综;或一望无际,邈远辽阔;或“巨嶂高壁,多多益壮”;或“溪桥渔浦,洲渚掩映"。这种基本塞满画面的、客观的、全景整体性的对自然的描绘,使北宋山水画富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它并不表现出也并不使观赏者联想起某种特定的或比较具体的诗意、思想或情感,却仍然表现出,也使人清晰地感受到那整体自然与人生的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好像真是“可游可居”在其中似的。在这好像是纯客观的自然描绘中,的确表达了一种生活的风神和人生的理想,又正因为它并不呈现更为确定、具体的“诗情画意"或观念意绪,这就使观赏者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由于未引向固定方向,而更为自由和宽泛。随着全景性整体性的画面可提供的众多的范围和对象,人们在这种审美感受中去重新发现、抒发的余地也就更大一些。它具有更为丰富的多义性,给予人们流连观赏的时间和愉快也更持久。

这是绘画艺术中高度发展了的“无我之境”。诗、画以及小说等各类艺术中都有这种美的类型和艺术意境。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终于传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北宋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但其中又并非没有情感思想或观念,它们仍然鲜明地传达出对农村景物或山水自然的上述牧歌式的封建士大夫的美的理想和情感。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还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等,都如此。他们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在前述北宋三大家中,当时似以李成最享盛名,但李成真迹早已失传。所传荆浩、关仝的作品均尚欠成熟。因此,实际能作为北宋画这第一种意境主要代表的,应是董源(他在后代也比李成更为著名)和范宽两大家。一写江南平远真景,“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沈括《梦溪笔谈》),以浓厚的抒情性的优美胜(董源)。一写关陕峻岭,以具有某种戏剧性的壮美胜(范宽)。它们是显然不同的两种美的风格,这种不同并不是南北两宗之分,也非青绿水墨之异,而是由于客观地整体性地描绘,表现了地域性自然景色的差别。今天你游江南或去关陕,所得到的自然美的欣赏、感受,也仍然是很不相同的,正如看董源或范宽的画一样。但它们尽管有着风格上的重要差异,又仍然同属于上述“无我之境”的美学范畴。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宋元山水意境》)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仝、李成、范宽三家虽风格不同,但据说都师法五代画家荆浩,要尽力表达出内在风神,而不只是描摹事物的形态。

B.中国山水画的视角并不固定,营造的不是幻觉中的真实感,而是想象中的幻觉感,这与西画不同。

C.艺术创作中的“无我之境",指的就是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传达创作者思想感情和主题思想的艺术意境。

D.董源描绘的江南平远之景和范宽笔下的关陕峻岭给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不同,但二者同属“无我之境”的美学范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北宋山水画的主要特征“无我之境"展开论述,追溯其来源,阐述其表现和呈现多义性的原因。

B.文章在论述时引用了古人和今人的观点,为观点的阐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第三段使用“所以”“一方面……另一方面……"“但是”等关联词,使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D.文章举陶渊明的诗歌和关仝、范宽的画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诗、画艺术家的情感是不直接外露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物画的审美标准“气韵生动"产生于六朝,后推广到山水画领域,可见它在艺术领域处于核心地位。

B.北宋山水画多是全景整体地描绘自然景物,富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人们一种宽泛、丰满而不确定的审美感受。

C.陶渊明的一些诗歌情感表达没有直接外露,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鲜明地表现出其理想追求、思想感情。

D.李成的真迹虽已失传,但根据现有的信息可知,其作品应该是通过描绘旷远的自然风景,营造了优美的“无我之境”。

4.根据原文的阐述,下列作品中最不能体现“无我之境"的一项是()(3分)

A.北宋画家郭熙创作的《早春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渲染出宁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为观者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

B.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是一幅工笔花鸟画,画了一只锦鸡飞临芙蓉枝头,回首翘望右上角一对翩翩的彩蝶,构图和技法皆精到,把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发展到了极致。

C.王维的诗《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诗中辛夷花生于空谷,春来花开,春去花谢,不为无人而不芳,是一个自在自为的过程。

D.谢灵运的“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描绘出一幅天光湖色辉映的湖上晚归图,在景物中融入情感,不着痕迹。

5.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1.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艺术创作中的‘无我之境’,指的就是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错误。原文说“所谓‘无我’……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终于传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原文有“主要"一词,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2.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思路点拨文章举陶渊明的诗歌和关仝、范宽画作的例子不是为了说明“诗、画艺术家的情感是不直接外露的”,而是为了说明诗歌和画作中都有“无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多义性。

3.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对文中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思路点拨“可见它在艺术领域处于核心地位"于文无据。

4.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思路点拨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属于工笔花鸟画,把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发展到了极致,而“无我之境”是一种移入情感“见其大意"式的形象想象的真实,而不是直观性的形体感觉的真实。

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案①宋元山水画家非常重视自然景色随着季节、气候、时间、地区、位置、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会对自然景色精细准确地观察、把握和描绘。②宋元山水画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给观众更多想象自由,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③宋元山水画具有浓厚的意味,通过客观描绘自然,传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和之美是处于优美与壮美两极之间刚柔相济的综合美。其意蕴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杂多或对立的审美因素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

中和之美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主体德性精神的强调,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视,都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对高尚人格的极力推崇,对艺术生命的高度重视,对艺道合一的不渝追求,都表明了中和之美是一种重德尚情、崇艺重生、强调和谐的普遍的和谐观,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性质和素朴的辩证精神。作为一种思想原则、方法论原则和普遍和谐的人文精神,对于想摆脱生存困境、艺术困境和精神危机的今人来说,它仍可能在某些方面提供极为宝贵的启示。尤其在21世纪,人类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谐原则仍然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选择和最优化价值导向。

从当今世界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来看,中国古代审美和谐观对我们的启示是,重视人自身的人文教化和塑造,重视高尚人格和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仍然是现实人生价值取向的目标。从当今世界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来看,传统的审美和谐观也可以启示我们,在现实的入世精神与欢快、和谐、悦乐的心理状态之间保持和谐统一,在审美世界和功利世界之间保持协调统一。从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来看,人与万物是同类、同体,是平等的,更应该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从当今世界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来看,中国古代审美和谐观也有助于西方当代文化矫正自己逻格斯中心主义【注】的弊端,同时也有助于中国人走出单纯的西学东渐的心理惯性,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给以现代的解读,从而使世界文化可以分享我们的民族智慧。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中和之美作为古典主义的思想体系,作为美学观毕竟有偏狭的一面。它过于单调、平淡,过多地将人的情感束缚于理性之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情感节制,使得古典艺术缺乏大悲大喜的情感宣泄和最尖锐的对抗冲突。就此而言,它实际上又是处在精神重压之下的知识分子的一种自我安慰、自我陶醉。作为一种人格理想、社会理想,它过于强调安命乐天、随顺世态、守中居正,易导致民族性格保守的一面。因而它并不具有直接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充满矛盾、充满冲突的新时代需要建立新的审美观。西方早在18世纪就已经抛弃了古典主义的以和谐美为特征的美学观而接受了以崇高为特征的美学观。而我们却步履维艰,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缔造新的审美观,而且这种建构至今仍没有完成。因此,必须否定古代和谐的狭隘性和强制性,必须对古代和谐进行历史的转换,使古代和谐面向21世纪的文化建设和人的现代性。

(摘编自王祖龙《中和之美的人文底蕴及其现代意义》)

材料二:

要让中和之美焕发积极的现代意义,就要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与趋势,祛除其中所含的政权中心主义和道德中心主义思想,把它的基点移置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之上。“中和”的社会应该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条件,只有从个体的需要与发展出发,“中和"才具有现代意义。

由此出发,中庸之德就应该表现为个体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孔子对君子德才的要求,可以看作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中和之美应该有利于这种人格的实现。它首先要有利于个体的独立。它曾经的政治性,能从反面提醒人们警惕艺术的同化作用;而“和而不同”的思想应该被引申,成为处理独立个体与社会整体关系的基本原则。其次,它要有利于个体的多重身份、多种才德、多元情感以高度的自觉统一于“我"。在中国古代,中和之美隐含集权的动机;而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角色与才能被工业生产定制,消费与娱乐被商业利益引导,个体不论受到多好的教育、有多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享受,他的自觉与自主却没有被唤起。物质的高度发达并没有带来人们所期望的自由,相反,高速运转的生产节奏、利润至上的消费诱惑,导致了人的碎片化和自我的迷失。从个体的需要与发展出发的中和之美,则应该引起现代人对这种情况的警惕与反抗,引导人以明确的自觉,按照自我的理性选择与追求,把可能实现的才能品质、社会关系、情绪感情“和”入浑融的“我"之中。这应该是审美与社会共同的发展趋势。再次,从艺术形式上,中和之美对多媒体艺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和之美是在诗乐舞一体的历史背景中提出的,而多媒体又让艺术在更高的技术和审美层次上实现文、图、乐、舞的完美结合;中和之美看重整体审美效果的原则可以运用到多媒体艺术多种媒介、技术、形式的驾驭之中,使文、图、乐、舞融合为一个具有最佳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整体。当然,这种感染力的动机应该以一个丰富统一的主体为中心,否则现代技术与经典原则的结合,会被一些权力集团用来实现他们的各种政治经济目的。

一旦从以上三个方面摆脱了外在的目的,转而把人的独立、人的个体性、人在现实与感情、肉体与精神方面的完善和自由作为目的,中和之美就回到了审美本位。因为审美就是人在与艺术形式的浑然一体中意识自我、完善自我、解放自我的过程。

(摘编自胡睿臻《中和之美:文化还原与现代转化》)

【注】逻格斯中心主义:西方形而上学的一个别称。“逻格斯”出自古希腊语,它有内在规律与本质的意义,也有外在对规律与本质的言语表达的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和之美呈现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秉持独到的普遍的和谐观,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性质和素朴的辩证精神。

B.中和之美对于想摆脱生存困境、艺术困境和精神危机的今人来说,仍然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选择和最优化价值导向。

C.传统中和之美的强制性和狭隘性,主要体现在过于强调用理性束缚情感,过于强调安命乐天、随顺世态、守中居正。

D.中和之美在个体独立、个体自觉与自主、多媒体艺术等方面回归到审美本位,将会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审美和谐观能帮助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从现代角度进行解读,从而使民族智慧更加国际化。

B.作为古典主义思想体系的中和之美并不具有直接适应现代社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