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本文主要以双减政策为背景,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展开研究,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并列举过程性评价的运用措施,希望能够为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双减政策;过程性评价;小学数学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全新的“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同时,对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内加入过程性评价,以此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所谓的过程性评价,主要指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过程中,及时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果,做好信息的及时反馈与调节,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教学计划、方案,进而顺利达到预期的目标。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评价面临的困境目前,我国各所中小学校已经逐步开展了针对教学内容和效果的评价,但在实施评价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问题进行了概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评价方法比较单一第一,口头鼓励或表扬。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使用“真棒”“你说的真不错”这类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同时还会带领所有学生做出有节奏的鼓掌声对其进行赞扬。但这样的评价方式的效率并不高,笼统简洁的评价语缺少针对性与启发性,被鼓励、表扬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迷茫,不能确定哪方面获得肯定,更没有通过表扬某位同学而为其他人作出示范與引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一的评价语言会让学生变得麻木,严重者还会出现逆反、抵触心理,不利于过程性评价的顺利开展。第二,个人或小组形式竞争。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热烈的课堂学习氛围,经常会通过分组合作形式,对课堂表现优异、坐姿端正、学习态度良好以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小组进行鼓励,常采取卡通贴纸、加星、盖章等方式激励学生,为学生营造激烈的竞争环境,希望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但通过实际调查后发现,学生易将重心偏向于如何获取教师奖励、如何为自己所在小组加分,从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对一些经验不够丰富的青年教师来说,该类评价方式需要投入过多精力,经常会因为需要为小组加分、为组内成员盖章等,使自己变得手忙脚乱,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二)评价内容倾向结果对教师考核来说,教学成果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因此数学教师会将目光聚焦在教学结果上,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课堂评价也会倾向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很少做出有效评价。对数学教师来说,课堂问答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推进教学的手段,教师也希望用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正确答案”,以此考验课堂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或表达方式有误时,教师会直接否定,并急于讲述正确的参考答案。这样的评价标准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会阻碍学生关于学习自信心的培养。其他同学也会因为害怕回答错误受到教师否定而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过程难以反馈,教师不能根据学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容易陷入教师“满堂灌”的局面,阻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三)评价标准过于笼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使人人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目前课堂上对学生个体差异方面的评价存在欠缺。众所周知,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同样也有相对比较欠缺的地方,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学生个体差异。由于自身思维能力与生长环境的差异性,每位同学的课堂表现都大不相同,如果教师使用统一标准对其进行评价,那么不但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真实反馈,还会导致课堂评价失去应有的公平性、合理性。(四)评价主体不够多元在目前的学校教学中,评价学生的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行为和习惯的观察,以及通过书面检测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评价。由于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对某一个学生缺乏整体、全面的认识。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除了学科教师,还有家长、同伴等参与,因此,评价的主体不应局限于教师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二、小学数学课堂开展过程性评价的策略建议(一)丰富课堂评价形式,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双减政策强调要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既要减轻学生作业压力,又要保障学习的质量,那么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对评价方式进行完善,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以此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对学生展开评价问卷测试,从课堂学习情况和知识接受能力两方面入手,在问卷中适当加入情绪的测试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特征,形成学情分析。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听、说、读、问、想、做”等内容来丰富课堂的评价语言,通过及时、多样的语言评价,激励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如“你今天真勇敢”“你的方法很独特,你是怎么想到的”“你听得真认真,一定有很多的收获”,等等,通过精准、多样的语言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倾听、踊跃发言、勤思好问,充分体现了评价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导向作用。最后,在完成部分或全部教学内容后,可以定期开展知识评定与达标测试的评价活动,详细调查学生的努力程度,对其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把一些练习检测设计成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有趣的、富有挑战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检测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并能够自发地去投入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获得。(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科素养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指出,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累成功的学习经验,从而提升学科素养。例如,在苏教版《认识千克》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掌握千克这个质量单位,并发展学生的量感。上课前,我预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走进超市去找一找哪些商品的质量是1千克,并放在手上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把活动的过程用拍照或摄像记录下来。在超市里,学生初步感知了1千克大约有多重,并结合情境,对千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上我设计了一系列认识千克的活动,包括称一称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估一估1千克的物品有多少等。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学习兴趣非常浓厚,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其中,并且切实地感受到了1千克有多重、几千克有多重,培养了学生的量感,积累了学习经验。那么以后学习其他的质量单位,学生也能用这样的方法结构去开展活动。课后,我还布置了生活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去超市搬一搬不同规格的大米,感受更大的千克数,以及和父母一起去买菜,数一数不同质量的蔬菜的个数,把量感的培养从学校教室里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体现了学科育人的价值。(三)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一般情况下,小学课堂会有40~50名学生,这些学生的生长环境、学习态度等方面都大不相同,存在个性差异。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秀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合理开展过程性评价,从而保证教学评价的公平性、合理性。想要改善学困生学习困难这一现状,首先,教师应在课堂中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表现,当他们课上走神时,可适当对其进行口头语言提醒或眼神、肢体提醒,使学生跟上思维节奏。其次,准确抓住表扬该生的机会,当学生主动举手去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若回答错误,也应在第一时间进行纠正,但需要注重纠正方式,不能太过生硬,否则将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最后,为了更好迎合双减政策提出的要求,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学情,钻研教材,设计形式多样、难易适中、能够体现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的个性化的练习设计。在减轻学生作业压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四)倡导多元评价主体,激励学生自信成长在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机制中,我们要倡导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同伴,甚至是学生自己。多元的评价主体,可以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各个方面展开评价,有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自我、树立学习成长的自信。在双减政策下,想要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从客观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对表现优秀、问题回答正确的学生,不光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更要通过评价语言给予额外的启发;对一些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回答问题错误或回答方式不够完整的学生,应悉心指导,努力寻找出学生回答的闪光点。在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理念引领下,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方法。如同桌互相说一说的环节中,如果同桌说得比较好,可以用大拇指给他点个赞;在练习过程中全部答对的同学可以给自己鼓个掌;每天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简单记录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不足的地方可以思考怎样改进。学生在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向评价标准靠拢的内驱力,从而不断激励自己。家长也应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来,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在当前“双减政策”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体系遇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