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导学案-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导学案-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导学案-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导学案-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导学案-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单元体系】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阶段特征】二战后至今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同时也是由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文化不断发展。现代史——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20世纪40年代——1991年)政治①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等新兴力量崛起,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②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大量新兴国家涌现,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很多挑战。经济①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②斯大林体制开始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先后出现三次社会主义改革。期间伴有两种模式的借鉴。③同时,世界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这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产生推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价值观。文学艺术继续发展。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2.了解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时空坐标】【知识结构】一.经济变化(一)国内:国家的宏观调控1、国家的宏观调控第一阶段:二战结束—20世纪70年代初(1)背景①历史教训:1929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②外部因素: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③现实需求: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恢复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的需要④理论基础:自由主义衰弱,兴起⑤实践经验:新政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问题探究一>请比较下述四个国家的调整措施,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及其特点?材料1:由于没有制度性的协调平台,各国以邻为壑的危机对策不仅大大加深了危机,而且也成为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材料2: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经济达到辉煌的顶峰。当时,无论英、法等战胜国,还是德、日等战败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美国都处于依附地位,美国在实力上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材料3:1946年2月,杜鲁门签署《1946年就业法》,根据此法,联邦政府必须负责协调和利用自己的一切计划、政策、职能、资源,为那些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和正寻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材料4: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既坚持自由竞争原则,又要有国家对经济进行适当调节。材料5:1955年日本出台第一个长期发展经济的计划《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材料6:英国工党执政时期,政府掀起了国有化浪潮。保守党上台后,接受国有化的现实,同时加强私人企业经济,强调市场竞争的作用。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1)背景: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2)政策: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3)评价积极:①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②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消极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垄断资本占支配地位②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③资本主义社会依然是富裕与贫困并存的两极社会(4)实质:国家的宏观调控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二)国际:建立国际经济组织1.背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2.内容:①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建立、、等,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②发挥大国作用: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问题探究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请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特殊意义?二、生产力新变化: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成就: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二战中)(1)原子能的开发利用。(2)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3)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4)各种新材料的出现。(5)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三、社会新变化(一)生产关系:社会结构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2.表现(1)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2)“”的人数增加: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四、建立社会保障:“福利国家”1.含义:①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②国家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原因: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②吸取经济危机的历史教训,力图避免因贫困引发社会危机。③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④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借鉴目的: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发展阶段:①二战后兴起,到20世纪6070年代逐渐完备②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滞胀”危机时,减少福利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③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都不同程度的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5.评价:(1)实质:国家干预(2)利: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3)弊:①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③没能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探究三>请结合【学思之窗】117页,分析为什么尼克松政府要提出新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五、扩大公民权利:社会运动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表现美国黑人民权运动①原因: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如种族隔离制度,剥夺黑人选举权等。②目的:争取平等权利。③结果: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妇女运动①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二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②目的: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③结果: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学生运动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实质: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自我完善和发展),不能根除经济危机。六、总结: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1.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进步性:使资本主义焕发出新的活力3.局限性:变——统治手段和方法;不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链接选必】(选择性必修1·P90)(1)金本位制①确立: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②特征: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③作用: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④崩溃:A原因: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金本位制崩溃。B影响: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英国、法国和美国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积极影响: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扩大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3)瓦解: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知识积累】国际货币体系与贸易体系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1.20世纪40、50年代的英国国有化的范围,除银行外,几乎都是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原材料和能源的基础产业,如煤炭、钢铁、煤气和电力工业,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铁路、航空、公路以及邮电等公共事业企业等。由此可见,当时英国的国有化A.从根本上有利于私人企业B.改变了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C.一定程度制约了私人企业D.借鉴了苏联工业的发展模式2.1973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全球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而在此之前,全球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这一变化A.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危机B.说明美元仍旧维持霸权地位C.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维系3.如图是1500—2000年中、美、英、日四国国家实力变迁示意图(Y轴为国家实力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国家经济实力持续下降B.两次工业革命一度使②成为“日不落帝国”C.③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中期的两次发展都与美国有关D.④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霸权地位受到冲击4.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5.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声称,赤字连年增长是“为了目前暂时的方便而把我们的未来以及我们子女的未来抵押出去了”,“我们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一个需要作出艰难决定的时刻”,“必须削减赤字”。此后,美国政府A.削弱国际经济合作B.扩大国有经济规模C.减少政府干预经济D.大力支持福利制度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1946年,英国工党执政后,先后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服务法》,把健康保险和失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到全体国民英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B1883年德国政府先后颁布《健康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养老法》等德国最早建成了福利国家C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摆脱了经济危机D1946年,戴高乐临时政府正式颁布大规模实行国有化的法令。煤炭、运输、电力、保险公司和包括法兰西在内的大银行都实行国有化实行国有化是国家干预的方式之一7.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马歇尔计划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D.《布雷顿森林协定》8.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9.当代西方“蓝领”“白领”“灰领”代表工人的不同分层。1973—1985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增加了40%,而同期“蓝领”(产业工人)的人数却减少了500万。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者占雇佣劳动者总数的50%,在英国和法国则为4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严重的滞胀问题B.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C.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D.阶级结构的发展变化10.1956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首次超过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达到总工人数的50.1%;到1990年代中期,白领工人比重已上升到83%,而蓝领工人仅占17%。这反映了美国A.科技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化B.新经济出现后发展的步伐加速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激化D.第三产业已是国民经济的支柱11.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表中数据反映了三国1950年1970年农业工业服务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美国7.236.955.12.931.764.7日本26.031.742.33.643.048.4联邦德国10.749.739.63.351.745.0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12.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政府调整社会保障政策,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同时严审申请养老金的条件,增加个人交纳额度。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公共财政负担B.减缓老龄化进程C.提高劳动者积极性D.缩小贫富间差距13.二战后英国工党以“要让民众幸福,建立从生到死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为竞选口号,联邦德国政府采取“社会市场经济”政策,法国戴高乐政府实施国有化和经济计划。这表明当时A.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完善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C.西方推行人民资本主义D.西欧确立计划经济体制14.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1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16.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933年3月4日,刚刚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的罗斯福要求国会授予他“一件惟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3月8日,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周一为限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其姓名。几小时之内,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了长龙,如上周争先提款的情景一般。3月9日晚,罗斯福签署《紧急银行法》。当晚国家印制局添雇375名职工,印钞机全部开工。不出一周,13500家银行复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材料二1990—2000年美国经济数据(部分)类别年份增长率或产值备注通货膨胀率19904.3%

19991.1%60年来最低失业率19916.8%

20004%左右30年来最低国内生产总值19910.2%1991.3—2000.12持续高增长20004.1%互联网产业产值19995070亿美元超过其他传统产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选自【美】诺顿等《美国全史》、《历史》必修二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紧急银行法》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改革的影响。(4分)(2)20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一直处于变与不变的状态之中。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经济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什么?(6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建立始于二战后美国主导下的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建,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主要标志。如下图所示,位于塔顶的美国采取了与在区域组织、跨国公司中占有控股性份额的方法,进而获得对IMF、WB.WTO、UN等全球经济治理的主导性平台的控制权,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者,最终实现了对全球经济的掌控。——摘编自傅瑜、杨永聪《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与重构》材料提供了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蕴含了全球治理的一系列启示,请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答案:<★问题探究一>措施:①加大公共事业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宏观调控;④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空间。<★问题探究二>背景: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汇率机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意义: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美元充当黄金等价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问题探究三>一是明确指出福利制度是必要的,有其历史进步性。二是指出福利制度的问题:加重国家财政负担,造成纳税人的税款增加引起纳税人不满,一些人依靠福利生活,养懒汉,等等。三是指出尼克松政府进行福制度改革(家庭援助计划),是希望使美国的福利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更为合理。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CACDDCCA题号111213141516答案AABCAA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由材料“几乎都是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原材料和能源的基础产业”可知英国国有化改革没有改变私有制的本质,从根本上有利于私人企业,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私人企业,故企业性质没有改革,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国有化促进私人企业的发展,排除C项;英国的国有化“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铁路、航空、公路以及邮电等公共事业企业等”,与苏联模式有根本的不同,排除D项。2.【答案】B【解析】“全球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可以得出美元的强势地位,故选B项;“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全球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而在此之前,全球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理念上对美国只有好处,会推动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全球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只是强化了大国对全球经济的领导,不会改变经济秩序,排除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双挂钩”原则,材料“1973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全球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无法判断是否与此相关,排除D项。3.【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指中国、英国、日本和美国,据此分析,19世纪中后期,美国打开日本的国门,推动日本开展明治维新,大力向西方学习,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中期,二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的考虑,逐渐改削弱日本为扶持日本,推动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日本的两次发展都与美国有关,故选C项;19世纪中期以来,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但是20世纪中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经济逐渐发展,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度使得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经济发展趋于缓慢,“日不落帝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了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和冲击,排除B项;美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霸权地位受到了冲击,如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防御的态势、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美国又面临西欧与日本的竞争等,排除D项。4.【答案】A【解析】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自二战后推行的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利影响凸显,因此提出“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试图减少联邦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尼克松声称把权力下放到州和地方,主要是为了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权力下放只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提到“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但这是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况且此时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庞大”,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会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负担,故C项错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只是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恢复自由放任传统,故D项错误。5.【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1981年里根”、“必须削减赤字”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里根政府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经济,故选C项;据材料“必须削减赤字”可知是改变国内政策不是国际合作,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里根政府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和管制,缩小国有经济的规模,排除B项;大力支持福利制度会加剧政府赤字与材料“必须削减赤字”不符,排除D项。6.【答案】D【解析】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戴高乐临时政府大规模实行国有化的措施正是这一政策的体现,故选D项;1946年,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才逐渐发展起来,且材料仅提及健康保险和失业保障两种福利,无法反映福利制度的完善,排除A项;B选项并未提及其他国家,因此“最早”一词无从体现,排除B项;C选项“摆脱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7.【答案】D【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与“印钞机”和“黄金兑换”无关,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与“黄金兑换”无关,故B项错误;关贸总协定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与“黄金兑换”无关,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中“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可知,该协定规定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赋予的,故D项正确。8.【答案】C【解析】欧元的问世是欧盟一体化具体表现,说明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有助于经济的稳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主要是亚太经合组织、欧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元等同于黄金的地位,说明美国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9.【答案】C【解析】题干内容所述及的时间段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该时间段之内,美国的工业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蓝领”(产业工人)的人数却出现了减少的现象,同时,与英国和法国相比,“美国脑力劳动者占雇佣劳动者总数的50%”,说明美国工业产量的提高,其主要依靠因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故选C项;“滞涨现象”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而题干内容却述及的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福利制度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属于生产关系层面,而题干内容属于生产力发展层面,即工业产量的增加与福利制度无关,排除B项;题干内容中“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者占雇佣劳动者总数的50%,在英国和法国则为40%。”述及的是劳动者结构的变化,而不是“阶级结构”,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材料主旨是二战后美国白领工人逐渐增多,而蓝领工人逐渐减少,这反映了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结合所学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可知,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白领工人与蓝领工人占比的变化,不能说明新经济的发展速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阶级矛盾,排除C项;据所学,材料主旨是白领工人与蓝领工人占比的变化,没有涉及国民经济的整体数据,不能说明第三产业的地位,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从表格中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有贡献,故A项正确;农业美国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德国由10.7到3.3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因为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问题飞速增加,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由表格中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12.【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面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德国调整社会保障政策,以减少社会福利开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故选A项;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减缓老龄化进程的措施有延迟退休、放开计划生育等,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以上措施打击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说法错误,排除C项;缩小贫富间差距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分配制度、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材料里英德法三国的举措都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范畴,故选B项;联邦德国和法国采取的举措属于经济发展政策,两者并非福利制度的范畴,排除A项;人民资本主义指的是股票分散化,英国工党的竞选口号与此无关,排除C项;法国所实施的经济计划属于指导性计划,不具有强制性,这与计划经济体制有着本质的不同,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由材料“1951年”、“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可知美苏冷战期间,面对黑人团体的指控,美国混淆视听,将矛头转向社会主义国家,认为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说明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故选C项;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1787年宪法明文规定了保留奴隶和种族歧视的条款,说明民权大会的指控有事实依据,排除B项;材料强调美国政府对黑人团体请愿活动的回应,并未提及美国政府对国内种族平等问题的态度,排除D项。15.【答案】A【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是属于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这种现象是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之一,“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是国家干预方式的继续,不会取得成果,故选A项;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之一是通货膨胀,采取国有化属于传统的方法,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物价不会下降,排除B项;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对一般的方法都没有明显的作用,通货膨胀会继续,排除C项;“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也有推行自由主义的内涵,同样不能摆脱这一现象,更不会放弃自由经济,排除D项。16.【答案】A【解析】1981年世界银行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随着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需要从世界银行获得更多发展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故A项正确;世界银行属于世界金融机构,与贸易体系中关税税率的降低无关,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欧联合的深入,经济实力显著上升,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7.【答案】(1)内容:禁止兑换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控。影响:国家干预。(2)新变化:发展高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