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第1课,包含“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三个子目的内容。教材主要讲述了三大版块的内容:一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提及西周的世官制、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讲述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科举制;二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官员考核制度;三是中国历代王朝的监察制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教材内容按照秦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至两宋、元明清三大历史时期编排,时序感强,但分阶段交织讲述三大制度的演变,使各制度的发展历程不够连贯。故本教学设计将教材内容按制度进行重组,如下页图1所示。二、学情分析首先,通过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学生对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已有深入了解,但对官员选拔制度整体发展脉络缺乏认识。因此,本教学设计既注重构建选官制度的整体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又注重不同选官制度之间、某一选官制度内部的演变逻辑。其次,官员管理制度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基本未曾涉及,本教学设计以考核制度为主,以监察制度为次,分别梳理了考核、监察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而总结其制度特征。再次,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古代王朝的经济基础、社会形态、政治体制、时势世事都密切相关,本教学设计注重调动学生在初中、高中必修课和本册第一单元的既有知识,强化时空观念,运用唯物史观立体多元地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三、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官员选拔、考核和监察制度及其更迭过程。2.结合时间观念进行制度对比,分清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制度特征,以及科举制演化的阶段特征。3.通过分析官员选拔制度更迭的背景及影响,认识到官员选拔制度总体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提升了国家的治理水平,促进了社会公平公正与文化教育的进步,并推进了世界政治文明进程。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察举制;科举制。难点:科举制演变的阶段特征及其历史影响。五、教学过程教师讲述:汉高祖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①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②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共同体现了官员在王朝建立和国家治理中起着异常关键的作用。那么,历代王朝在官员的选拔、管理方面都有哪些举措、经验和教训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设计意图)通过化用2015年全国卷II第25题“皇帝与郡守共治天下”的思路,并补充学生更熟悉的汉高祖称赞汉初三杰的史事,囊括中央高官与地方高官,指出官员选拔与管理的重要性,顺利导入新课。(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1.世官制(西周到春秋)材料一(陈胜)曰:“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52页图2大泽乡起义教师设问: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出官制变迁的哪些历史信息?(参考答案:世官制曾经占据主流地位,此时已受到猛烈冲击。)(设计意图)材料一引文和图片选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旨在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好桥梁。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的分析,则是对高二学生思辨能力的良好训练:发出这种呐喊,表明在当时或之前“王侯将相有种”是常态;但连下层民众都能够发出这种呐喊,表明“王侯将相有种”已经难以为继了。2.“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秦朝)教师讲述:其实出自社会底层的陈胜,对时代变迁的认知已经有点滞后了。世官制的确长期实施,但主要是在西周和春秋时期;陈胜所在的秦朝,选官制度已经变成“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了。那么这两种选拔方式有何差异呢?(参考答案:前者以血缘作为选拔标准,官职世代继承,以宗法制分封制为存在基础;后者以才能或功劳作为选拔标准,皇帝直接任免官员,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存在基础。)①《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1页。②(明)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三百五十卷》,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707页。(过渡)汉承秦制,以才能与功劳选官。但秦朝统治短暂,汉初无为而治,二者都没来得及把这种选官方式上升到制度的高度。这种过渡状态一直持续到西汉武帝时期。3.察举制(汉代)教师设问:阅读教材第30页第一子目第二段文字,归纳察举制的内容。(参考答案:察举流程:由地方向中央进行举荐,再由中央授官;标准;儒家才德;科目:孝廉、茂才等常科,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特科。)(设计意图)从察举流程、标准、科目等方面归纳,落实教材基础知识。教师设问:请大家将表一填写完整,然后指出察举制的特征。表一世官制与察举制对比表世官制察举制实施时间①②选官标准③④官员任免⑤⑥存在基础⑦⑧(参考答案:填空:①西周一春秋;②西汉武帝东汉末年;③血缘;④德才;⑤世卿世禄;⑥由下到上;以官举士、权操于上;⑦宗法制分封制;⑧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特征:以官举士、权操于上;兼重德才。)材料二汉初选官沿袭秦制,重在军功,故“公卿多起于屠贩”。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中央集权国家的不断完善和巩固,武帝时“吏多军功”的局面已不适应地主阶级政权的需要,军功地主已开始没落,官吏出自“任子”或“赀选”的办法,已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因此,武帝时出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以强化中央集权制政治的需要,开始推行“以儒取士”的察举制,并逐步发展成为完善的选官制度。王震亚:《论汉代的察举制度》,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教师设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推行察举制的历史背景。(参考答案:汉初原有选官制度已经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表二两汉察举制演化表主科察举标准实施结果西汉孝廉才能和品德各方面突出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东汉前期孝廉乡举里选(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东汉后期孝廉门第族望被察举人成为举荐人的门生、故吏;累世公卿局面形成;“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摘编自大纲版高中教科书《中国古代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6页教师设问:根据表一、表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察举制。(参考答案:选官标准由血缘变成德才,有利于促进阶层流动;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以官举士、权操于上,为专制皇权服务;人治色彩浓厚,政治清明时可以为国选才,政治腐朽时助长吏冶败坏。)(设计意图)此处设计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一是转引大纲版《中国古代史》教科书内容,切题、简洁、通俗,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二是得出评价的过程严格遵从了“论出史出”原则,把培养学生关键能力落到了实处。(过渡)如上所述,东汉后期,察举制已被地方豪强势力控制。汉末天下大乱,察举制崩坏,为九品中正制所取代。4.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材料三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举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38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教科书第30页最后一段文字,指出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的区别。(参考答案:见表三。)表三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的区别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初期)颁行君主西汉武帝东汉末年魏王曹丕选拔流程由下向上举荐,中央考察任命本籍中正官(京官)评定资品,吏部授官选拔标准道德、才能家世、道德、才能教师追问:由此可见,曹丕为什么推行九品中正制?他的初衷是什么?(原因:东汉中后期以来,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察举权;汉末社会动荡,人口大迁徙,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九品中正制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有利于稳步过渡;九品中正制将评议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初衷:选拔经世治国人才,加强中央集权。)(过渡)那么,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效果,与其设计初衷吻合吗?材料四魏晋之际,寒门升上品已非易事。西晋时,品第高卑的依据主要是家世,“状”,即德才的作用已不大。从而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状态。南北朝时期,崔、卢(北方)、王、谢(南方)子弟,胎毛未干,“已拜列侯”;未离襁褓,已被“冠带”。只要有一个“高贵”的出身,也就是凭借门第和父、祖的官爵,就可以“平流进取,坐致公卿”。因此,他们做官不仅不需要竞争,甚至连起码的道德文化素养、政治统治之术也不必要去学习和具备。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54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效果。(参考答案:在制度推行初期,政府全面掌握选官大权,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后来,资品评定唯看家世,严重堵塞“选贤与能”道路,造成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腐朽局面,九品中正制成为巩固门阀势力、削弱专制集权的工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融合必修教材与选择必修教材,引导学生关注制度设计初衷与制度实施效果背离的现象。(如果学生对《中外历史纲要(上)》相关内容掌握良好,老师可以省略材料四,直接以上文的“过渡”来提问。)(过渡)随着皇权的振兴和庶族地主的崛起,大一统的隋朝以大气磅礴的气度,首创科举制。科举制一直沿用到1905年,影响到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创立。5.科举制(隋唐至明清)(1)隋唐两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教师设问:阅读教材第31页第三段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特征。(参考答案:分科考试;以成绩作为录取依据;考试内容以儒家经义为主;不再是以官举士,而是自主投考。)(设计意图)在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科举制都是主干内容,故此处以引导学生重温既有知识为主。表四隋唐两宋科举制度发展大事纪要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38、63页材料五进士科大大影响了唐代文官制度。除宦官系统、地方军阀系统以外,他们几乎垄断了省、部、寺、御史台和京府各机构,以及中央所能控制的各州县刺史、县令、参军事、丞尉、主簿等官职。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82页材料六(2011年江苏卷第2题)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小姓子弟【参考答案】D材料七(宋朝)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试卷一律“封弥”(糊名)、“誉录”。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0131页教师设问:根据表四及材料五至七,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两宋科举制的演变特点,并指出科举制的进步性。(参考答案:特点:政府越来越重视,地位越来越高;考试程序越来越严密;报考资格限制越来越少;录取人数越来越多;录取人员的阶层越来越平民化等。进步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2)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教师讲述:元朝入主中原后,曾一度废弃科举制度,后来宣布恢复,但时断时续,这是科举制发展史上的低谷。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材料八明朝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清朝沿袭其制。主要特点有:从儒家经书中命题作文,写作时必须遵循程朱理学的有关解释;需要模仿古代“圣贤”口吻写作,不许自由发挥个人见解;作文的骨干部分是四段对偶排比文字。《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76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八,结合教材第32页第二段文字、“进士题名碑”图片及“历史纵横”内容,归纳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参考答案:进步性:明清科举考试录取人数更多;组织管理更严密和系统;南北卷制有利于地域平衡;八股取士有利于增强考试的客观性。局限性:八股取士进一步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读书人进一步沦为皇权的附庸;学风空疏,科学技术长期不受读书人重视等。)(设计意图)在教材学习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优先使用教材图文,而不是盲目引用大量课外文献。如此有利于控制课堂容量,并引导学生形成用好教材的良好习惯。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除九品中正制被门阀控制外,历代王朝的选官制度总体上是向着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社会公正、引导重学风气的方向发展。当然,归根到底,选官制度是服务于王朝统治、服务于家天下的。(过渡)选拔出高素质官员只是第一步,要让选拔出的官员克己奉公,“在其位”就要勤于“谋其政”,还得加强管理。(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1.考核制度教师设问:请大家阅读教材,列表整理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参考答案:见表五。)表五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制度考核主管考核标准考核功能秦汉上计御史参与计簿以考核结果赏罚官员隋唐/吏部德才以考核结果升降官员续表制度考核主管考核标准考核功能宋//(标准严格)/明考满文官归吏部武官归兵部/决定官员的升迁、降、调考察//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清京察///大计///教师追问:根据表五内容,归纳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参考答案:考核的内容和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对象存在分类;考核机构从兼任到逐步专门化;重视对考核结果的利用。)材料九(唐太宗)曰:“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朕常疏其名于屏风,坐卧观之,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注:官员的升降)。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乃命内外五品以上,各举堪为县令者,以名闻(注:把他们的名字告诉我)。《资治通鉴·唐纪》,四部丛刊景宋刻本,第2129页材料十我们的政事,注重体制的安定,而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少数人,正是维持大局的办法。人事考察条例,也就从这里着眼。按照规定,四品以下的地方官三年任满应当入京朝觐述职,由皇帝及有关部门核定他们政绩的优劣。但是全国有一千一百多个县,任何精明强干的人事官员也无法详细知道他们的具体成绩,而只能在大节目上斟酌一二。如果一个地方官所统辖的地区安静无事,税收没有多大亏欠,该地区的民风就是“淳厚”而并非“刁顽”,这一位地方官必为好官而非“浮躁”或“才力不及”。[美]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152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九、十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看法①。(参考答案:官员考核制度事关吏治清明与否,事关国家治理好坏;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归根到底是人治等。)2.监察制度教师设问:请大家阅读教材,列表整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参考答案:见表六。)表六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中央监察体系地方监察体系制度创新秦汉御史大夫十三州部巡视监察制度隋唐御史台十道监察区/宋御史台诸路监察区台谏合一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概率需要细化问题以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例如,对材料九的设问,可以预设几个“搭台阶”的“子问题”;唐太宗如此重视官员“善恶之迹”,会对吏治产生什么积极影响?会不会产生什么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