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3篇)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3篇)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3篇)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3篇)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桌”等9个生

字,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

2.默读课文,能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千人糕”是经过哪些

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初步掌握用默读的方式了解米糕制作的过程。

2.能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同学们,这是什么?(蛋糕)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而

成的吗?(学生自由回答,师不予评价)

2.今天,我们的小作者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糕点,看看和我们平

常吃的糕点有什么不一样吧!(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讲了些什么。

2.标注自然段,画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1)重点认读:“蔗、汁”为翘舌音,“菜、算”为平舌音;''嘛"

,,

读轻声;“应”读一声;“的确”的“的”是多音字,读“d।0

(2)出示,帮助识记“甘蔗”和“甜菜

4.指名朗读各段,思考课前质疑的问题是否得到解答,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

5.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通过父子的3次对话,

爸爸告诉孩子,千人糕是很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过渡: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做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三、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5自然段,想一想千人糕是什么样的。

2.分角色朗读这几段话。

3.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

(1)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指导朗读:第一句读出好奇、疑惑的语气,第二句读出肯定的语

气。

(3)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需要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才能

做成的糕,互相讨论)

四、书写指导

1.学习''能、桌、味、买”四个生字。

能:左下部的“月”字撇画要改为竖画,右边两个“匕”字分写

上下格,下“匕”略大。

味:右边“未”字,上横短,下横长,注意与“末”字区别。

买:起笔横勾居上居中,末笔要写成长点,而不是捺画。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

3.练习组词说句子。

4.查字典填空。

“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

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积累近义词。

好奇特别急忙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千人糕,但是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

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研读第6~11自然段

1.指名读第6~9自然段。

(1)出示问题:千人糕是怎样做成的?

(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出示课本句子及千人糕制作流程图:千人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

还加了糖。

(3)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

论)

(没有工人叔叔和农民叔叔以及其他人的合作,没有他们的辛勤

劳动,我们是很难吃上这香甜的“千人糕”的。)

2.读第10—11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

在我们面前。

(1)比较词语:平常——平平常常(“平平常常”比“平常”程度

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2)指名说这句话的意思。(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很多很多人

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

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3)练习说话。以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衣服、文具等)为例,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创造出

来的。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

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创造出来。

3.齐读课文,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珍

惜劳动成果)

三、指导书写

1.学习“具、甘、甜、菜、劳”5个生字。

2.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具:框内三短横等长,注意不要漏写。

甘、甜:带有相同的偏旁“甘”,都表示甜的意思。

菜:上下“木”,中间是“Q”。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4.评议学生写的字,学生积累本课喜欢的词语。

[教学板书]

6千人糕

[教学反思]

《千人糕》一文的中心是赞美合作精神,让学生懂得任何一样东

西都是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

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呢?我首先从导入上设悬,让学

生带着思考步入对课文的认识,基于这一点,学生能较快找出文章的

中心,从而实现对文章的突破。在细节的处理上,我注重口语表达训

练,因为口语表达训练是语文能力的外延,在读中加以认识,在认识

中加以理解,在理解后方有感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听范文、分角色读、默读、齐读、教师领读重点句子来理解

“千人糕”。

3.懂得任何一件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努力,

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活动设计:

一、开门见山导入

我们这一节课,继续学习千人糕,(板书:千人糕)。

二、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糕gɑO特t嘛mα买mdi糖t#g蔗Zh汁ZhT菜C

郸熬醵算SU雯F销Xiao劳I酉票的d确qu应ying。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覆盖每一位学生,也是提醒每一位同学做好准备。

三、听读范文可以轻声跟读,边听边读边想。想一想:为什么叫千人

糕?那些部分写千人糕制作?

设计意图:学会倾听、学会模仿、学会思考。

四、精读课文

(-)学习1至6自然段。

师: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孩子,如果是你,

你会怎么想啊?引导:什么样?有多大?好吃吗?感到好奇,肯定去

问爸爸是什么样的?

出示:爸爸,什么是千人糕?

范读,指名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那么这糕要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指导读,平和的语气。举手自愿读。

师:那糕是怎么样的,

生回答。引导指正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形状一样,那味道呢

出示:难道味道很特别吗?

结合语境理解“特别”

指导读,读出强烈的语气。

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结果怎样?

出示: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指导读,从好奇到失望的语气。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和对课本的认知来互动回答,通过引

导,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进行一个思维的训练。对4句重

点语句进行指导朗读,感情的锤炼。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

中我准备了一块米糕,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就是一块平常吃的米糕。

(二)学习第7至9自然段

师:那么这一块平常的糕又是怎样做成的呢?原料都是哪些?默读第

7至9自然段。

学生默读并画出原料和所需的物品工具

交流学习情况

出示结果导图,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总结边展示。

千人糕米粉糖稻子种子农具肥料水……甘蔗甜菜熬汤工

具……

就算……还得要……O

加工包装运输销售

省略号的作用

设计意图: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表达能力的培养。用学生的平

常的事物的认知到书本字面的理解,学生口头表达,教师又呈现,回

归到现实。

(三)学习10、11自然段,悟出‘千人糕’及其寓意

师:齐读10、11自然段。

现在孩子怎么想的呢?她明白了吗?出示: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指导读感叹心服口服的语气(全班齐读)。

出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回忆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很多人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这些劳动成果(板书)。

设计意图:前面做了足够的铺垫,水到渠成,学生轻松的理解文章主

题。通过学过的诗句来加强理解文章,做到积累和运用。

五、拓展延伸,寻找身边的千人糕5

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物品,都是像千人糕一样。

学生自由交流,指名交流。

根据生的回答,师准备:千人笔、千人衣、千人书、……

引导学生出示这次的抗击新冠肺炎的相关。先出示一个病毒,然后出

示医生、工作人员、警察、志愿者、人民解放军、李兰娟、钟南山、

文笔学校手抄报,病毒消失,出现盛开的鲜花。师生合作:新冠病毒

肺炎在春节前疯狂爆发,特别是武汉市,我们过一个除夕夜都是心惊

胆战,我们国家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医护人员、警察、人民解放军、

志愿者等工作人员,奔赴前线,70多岁的李兰娟奶奶和80多岁的钟

南山爷爷不顾安危,依旧工作在最危险的疫区,我们文笔的小朋友也

没有闲着,用手抄报宣传着知识及给前线的工作人员送去温暖和鼓励,

病毒最终会被打败,待到那时春暖花开,还我们一个幸福安宁祥和的

社会。这就是现在我们全国人民正在做的一个幸福、安宁、祥和的“千

人糕”。

设计意图: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千人糕',我们也参与'千人糕’的

制作。学以致用,结合抗疫当下,这正是学语文的精髓。通过学习,

学生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我们已经在行动了,很有成就感和自豪

感,也有继续付出劳动的冲动和行动。

全班带感情齐读课文。

六、总结及作业

孩子们,我们很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强大的祖国,也很感恩一直为我

们制作千人糕的人们,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生活的甜头,我们也

要为建设我们的家乡、祖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热爱劳动。(板书)

设计意图:热爱劳动,我们爱家、爱国。

教学反思:

(一)收获

1.学生、教师精神饱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过程流畅,一气呵成。

2.注重朗读,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指导重点语句的朗读。

3.学生的朗读、思维、自学、合作、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4.学生由读课文,到理解课文主题,再升华主题,由易到难,层层

推进。

5.文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再融合时政。使学生贴近生活、感受生

活、创造生活。

6.媒体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7.教师的语言及情感默默的感染着学生,带动着学生。

8.我们即享受着‘千人糕',也创造着'千人糕

(二)不足

1.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不够。没有展示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

性。

2.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锤炼不够。

3.过于依赖课件,板书设计不能反映课文主题。

4.听、说、读、思和悟都有了,学生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觉得

学生的写设计不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第3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会写“能、桌、味、买”4个

字。

2.联系语境、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积累本课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行文特

点。

学习流程:

一、“糕”字导入,引出“千人糕”

1.猜测“糕”的音和义。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猜读“糕”字的音和义。

2.用“糕”字组多词,引出课题“千人糕

(1)交流:你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糕”?

(2)课件出示各种“糕”的,启发学生用“糕”字组词,巩固“糕”

字。(绿豆糕、雪糕、椰汁红豆糕、三色蒸糕、红糖发糕、桂花糕、

福寿糕、椰子糕、灯芯糕。)

(3)引出课题“千人糕出

3.提出问题:什么是“千人糕”?

(1)学生再读课题,思考:看到题目,你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预设:什么是千人糕?千人糕是一千个人制作出来的吗?

(2)导入:是啊,到底什么是千人糕呢?千人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找一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从“糕”字导入,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自主识字,自主

提出问题。借助多张糕点的,丰富学生对“糕”的意义的理解,并通

过生字的反复再现,巩固“糕”这个生字。

二、初读课文,巧识生字,初步解疑

1.初读课文,巧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正确认读多音字:好种的应

(3)在语境中识记、理解生字词,读好难句。

句子1: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生字:粉糖)

句子2: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在语境中读准生字字音,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理解、识记:甘蔗、

甜菜、糖)

句子3: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

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读好长句)

(4)一字组多词:如

糕:蛋糕雪糕糕点

粉:面粉粉丝粉笔

蔗:甘蔗蔗糖蔗农

劳:劳动勤劳疲劳

2.读后解疑

从爸爸和孩子的对话中初步解疑——“什么是千人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运用结合语境、

联系生活经验、图文结合、一字组多词等方法理解、积累词语。引导

学生自主提取信息解决疑问。

三、默读发现课文行文特点

1.默读课文:分别画出爸爸和孩子说的话。

2.再读课文,读中进一步感受本文以爸爸和孩子的对话为主的行文

特点。

【设计意图】:巩固默读方法,在默读与朗读中发现课文行文特点:

以爸爸和孩子的对话为主,推动事件情节的发展。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教师在田字格内板书“能”“桌”“味”“买”四个字,引导学生观

察并指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教师针对学生指出的易错笔画,进行范写,再次提示书写要点:

能:第三笔是竖,不能写成撇;右边的“匕”要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桌:上窄下宽,第一笔竖与中间部分相连,“木”占下格。

味: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面,右边是“未”,不要写成“末

买:注意下面“头”的三点位置及大小的不同之处。

3.学生练写,完成课后写字表中“能”“桌”“味”“买”四个字的书

写。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师生集体交流:

(1)说一说哪一个生字的哪一个笔画写得好,再仔细看一看他是怎

样写的。

(2)看一看哪一个生字的哪一个笔画写得不够好,提出自己的建议。

5.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议和建议,自己再写一写。

【设计意图】:针对难点分析,立足难点思考书写方法,提升写字指

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课堂小结,课外收集

1.教师总结同学们课堂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用心品读课文。

2.课外实践: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可以利用上网、查阅书

籍或者参观问询的方式了解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体会普通的“米糕”

也来之不易。

【设计意图】:借助家庭资源展开拓展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米糕的制

作经过,为下节课理解“千人糕经过千万人的劳动”做铺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读好对话,体会孩子的情感变化。

2.默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借助插图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

成的。适度拓展延伸,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3.能够写好“具、甘、甜、菜劳”5个字。

学习流程:

一、聚焦第一组对话,发现认知冲突

1.读课文1-5自然段(第一组对话),发现爸爸和孩子对“千人糕”

的不同态度。

2.抓住重点词语“好奇”“特别”“急忙”“笑了”,联系上下文体会

孩子情感的变化。

3.在语境中理解“特别”的不同含义。

重点句指导:

(1)“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这是孩子第一次听爸爸提起“千人糕”时产生的疑问,说明孩子对“千

人糕”阳很感兴趣。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此句,教师通过反馈评价指

引学生读,如:“你读出了好问。”“读中感受到你对千人糕很感兴趣。”

“这样读,说明你想弄明白什么是千人糕。”非让学生知道有疑问,

想弄明白就是“好奇最后让学生读出好奇的语气。

(2)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这两个句子是孩子听爸爸解释什么是千人糕和看到米糕后,心里进一

步产生的疑向。第一句朗读时语气相对平和,第二句朗读时语气要相

对强烈一些。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两个“特别第句中的“特

别”是非常、十分的意思,读出重音,且语速稍慢,第二句中的“特

别”在句中是与众不同的意思,可和第一一个“特别”比较着读。

(3)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

过。”

朗读时要注意提示语“笑了”,以及句中的语气词“嘛”。孩子为什么

会笑原来孩子尝了爸爸所说的千人糕后,感觉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就是以前吃过的米糕而已,太普通了。“嘛”后面是感叹号,语气要

上扬点儿。指导学生要把孩子不以为然的语气读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发现孩子和爸爸对“千人糕”

的不同认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孩子情感的变化。

二、聚焦第三组对话,发现孩子态度的转变

1.品读孩子的话,发现孩子态度的转变。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

人糕'啊!”

抓住“仔细想了想”“的确”两个词语以及句子最后的感叹号,读出

孩子恍然大悟后心服口服的语气。

2.从孩子前后态度的对比中产生新问题:米糕是怎么做成的?爸爸为

什么把普通的米糕称为“千人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具体的语境理解“的确”的

意思,体会孩子的情感,引发对新问题的探究。

三、学习第二组对话(6-9自然段),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1.学生默读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补充米和糖在生产、加工方面的信息,帮助

学生初步理解“千人”在课文中的特殊意义。

(1)了解生产米所需的劳动。

①从标点符号引人:在第八自然段中,有个省略号,想想爸爸还有哪

些话没有全部说出来。

②出示“种植水稻”的图文资料,了解“耕地、播种、育苗、移栽、

灌溉、施肥、防虫、收割”等劳动过程。

③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边想象一边说说农民在种植水稻

的过程中辛勤劳动的情景。

④提问:种稻子所需要的种子、农具、肥料、农药等,它们又是从哪

里来的呢是不是又需要许多人的劳动

⑤提问:了解了米的生产过程,你想说什么

(2)了解熬糖所需的劳动。

①出示“熬糖”,指导学生现察: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②巩固、理解生字“熬理解“熬”指的是长时间地煮。

③出示甜菜、甘蔗图,认识两种植物。学生认读由生字菜”和“蔗”

拓展的词语“菜地、菜市”“蔗糖、蔗农”。

④学生交流:甘蔗、甜菜是怎么来的甘蔗汁、甜菜汁又是怎么来的

(3)小结。

提问:米和糖是制作米糕的主要原材料,从它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

你感受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师生从制作工序、参与人员、辛

劳程度等方面进行小结。

3.品读句子:“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

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米糕做好后还需要许多劳动圈画出“就算……

还得……又……”

②对照插图,说一说米糕包装、送货、销售的情景。

③指导朗读。重读''就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