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资考试《数学学科》高频考点_第1页
中学教资考试《数学学科》高频考点_第2页
中学教资考试《数学学科》高频考点_第3页
中学教资考试《数学学科》高频考点_第4页
中学教资考试《数学学科》高频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教资考试《数学学科》高频考点

目录

第一模块数与代数........................................................................1

第一章方程...........................................................................1

第二章函数...........................................................................4

第三章不等式.........................................................................5

第二模块图形与几何......................................................................6

第一章解析几何.......................................................................6

第三模块统计与概率......................................................................9

第一章统计...........................................................................9

第二章概率..........................................................................11

第四模块高等数学.......................................................................16

第一章极限..........................................................................16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20

第三章积分..........................................................................23

第四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27

第五章多元函数微分..................................................................33

第六章级数..........................................................................35

第五模块线性代数.......................................................................37

第一章行列式........................................................................37

第二章矩阵..........................................................................38

第三章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41

第四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42

第五章线性方程组....................................................................44

第六章正交矩阵......................................................................46

第六模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7

第七模块数学史.........................................................................50

第八模块课程与教学论..................................................................53

第一章义务教育课标..................................................................53

第二章高中课标......................................................................56

第三章数学教学论....................................................................59

第四章案例分析......................................................................62

第五章教学设计......................................................................64

第一模块数与代数

第一章方程

【高频考点1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即减少未知数的个数,使多元方程最终转化为一元方程,

再解出未知数。

(1)代入消元法

将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的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并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去,这就

消去了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解。

(2)加减消元法

利用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然后把两个方程相加

(减),以消去这个未知数,使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而得以求解。

【经典例题】

1.简述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些解法,并对其步骤进行简单说明。

【参考答案】

①代入消元法;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1)在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变形,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

未知数;(2)将这个关系式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3)解这个一

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4)将这个求得的未知数的值再代入关系式,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5)写出方程组的解。

②加减消元法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1)确定消元对象,并把它的系数化成相等或互为相反数的数:(2)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

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4)

将这个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5)写出方程组的解。

【高频考点2】高次方程的解法

1.±1判根法

在一个一元高次方程中,如果各项系数之和等于0,则1是方程的根;如果偶次项系数之和等于奇次

项系数之和,则-1是方程的根。求出方程的±1的根后,将原高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分别除以(X-I)或(x+l),

1

降低方程次数后依次求根。

注:常数项算在偶次项系数当中。

2.常数项约数求根法

根据定理:“如果整系数多项式α∕"+%τx"'+…+qx+α。可分解出因式「X-。,即方程

。,了'+。1£1+―+。/+即=0有有理数根多(尸、。是互质整数),那么,P一定是首项系数对的约数,

。一定是常数项4的约数”。常数项约数求根法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首项系数为1。对首项(最高

次数项)系数为1的高次方程,直接列出常数项所有约数,代入原方程逐一验算,使方程值为零的约数,

就是方程的根。依次用原方程除以带根的因式,逐次降次,直至将高次方程降为二次或一次方程求解;第

二种类型:首项系数不为K对首项系数不为1的高次方程,首先以首项系数为“公因数”提取到小括号

外,然后对小括号内的方程的常数项列出公约数。特别注意此时代入方程验算的值一定是?而不是。,因

为此时原方程的因式是网-Q,其余的解法步骤同首项系数为1的解法步骤相同。

3.倒数方程求根法

定义:系数成首尾等距离的对称形式的方程,叫做倒数方程。如:αx4+川+ex?+公+e=0,其中,a=e,

b=d或者a=-e,b=-d。

性质1:倒数方程没有零根;

性质2:如果。是方程的根,则上也是方程的根;

a

性质3:奇数次倒数方程必有一个根是-1或者1,分解出因式(X-I)或(X+1),降低一个次数后的方程

仍是倒数方程。

【经典例题】

1.求解方程12X4-56X3÷89χ2-56x+12=0的实数根。

321

【答案】XA=-fX2=—yX3=2,X4=—

【解析】原方程化为1214+1)-56俨+,+89》2=0,显然,上述方程中x≠0,两边除以∕≠o得

12^X2+4)—56(%+,)+89=0ox+-=y,则/+-!^=(χ+∙l)-2=j?一2,代入上面方程得

2

12(√-2)-56y+89=0,BP12y-56y+65=0,即(6y-13)(2y—5)=0,/.ʃɪ=y,y2=10由M=V得

2

I1a32515

,=x1

x+-=,即(2x—3)(3x-2)=0,..x1=ɪ,x2y°由歹2=5得*^———>即2』—5x+2=O,即

1321

(x—2)(2X-I)=O巧=2,x4=-o故原方程的根为W=],/当=2,X4=5。

2.解方程4X4-18X3+28X2-18X+4=0的实数根。

【答案】1;22

2

【解析】由题意可知xW0,原方程化为T+28X--18*+4=0,可得_18x+28-更+3=O,

XXX

则4i+I1-18(x+」]+28=0,令x+L=/,x2+-^-=t2-2,则4(*-2)-18/+28=0,化简得

4/—18/+20=0,解得α=2,t2=—o当/=2时,X+—=2,则/—2x+l=0,解得西=/=1;当Z=*

2X2

2

时,X+'=*,2x-5x+2=O,解得巧=2,x4=-o故原方程的解为1;2」。

%23422

【高频考点3】绝对值方程

L定义:绝对值符号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绝对值方程。

2.解题步骤:去掉绝对值符号,把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一般的方程来解。

3.不同类型绝对值方程的解法:

(1)形如何+b∣=c(α≠O)的绝对值方程的解法:

①当c<0时,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可知此时方程无解;

②当C=O时,原方程变为IaX+b∣=0,即〃x+b=O,W∙Wx=--;

③当c>0时,原方程变为QX+b=C或QX+b=-c,解得X=-~~■或X='--o

aa

(2)形如∖ax+b∖=cx+d(ac≠0)的绝对值方程的解法:

①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可知cx+c∕≥O,求出X的取值范围;

②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将原方程化为两个方程ox+6=ex+d和双+6=-(CX+d);

③分另Il解方程QX+力=cx+d和OX+b=—(CX+d);

④将求得的解代入cx+d≥O检验,舍去不符合条件的解。

(3)形如IQX+"=∖cx+d∖^ac≠0)的绝对值方程的解法:

①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将原方程化为两个方程ox+6=CX+d或ar+b=-(CX+d);

②分别解方程QX+6=CX+c∕和or+ft=-(ex+J)o

3

(4)形如∖x-a∖+∖x-h∖=c(a<h)的绝对值方程的解法:

①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知:∖x-a∖+∖x-h∖≥∖a-h∖;

②当c<∣4-4时,,方程无解;当c=∣"b网,,方程的解为α≤x<Z?;当c>∣4一”时,分两种情况:当

时,原方程的解为X="+'-C;当χ>z,时,原方程的解为χ="+''+c,

22

【经典例题】

1.方程∣x+5∣-∣3x-7∣=l的解有()个。

A.lB.2

C.3D.无数

【答案】B

7117

【解析】当x≥,时,原方程可化简为x+5-3x+7=l,解得X=U符合题意;当-5<X<,时.,原方

323

T,

程可化简为x+5+3x-7=l,解得x=±符合题意;当x≤-5时,原方程可化简为r-5+3x-7=l,解得

4

ITI]H

X=-1,不符合题意;所以X的值为U或即方程的解有2个。故本题选B。

222

2.解绝对值方程卜-2|+卜+7∣=11。

【答案】x=-8或x=3

【解析】当X≤-7时,X—2<O,X+7≤O,原方程化为:(2-x)+(-x-7)=11,解得:x=-8;当-7<x≤2

时,x-2<0,x+7>0,原方程化为(2-x)+(x+7)=ll,该方程无解;当x>2时,x-2>0,x+7>0,

原方程化为(x-2)+(x+7)=ll,解得:χ=3o即原方程的解为X=-8或X=3。

第二章函数

【高频考点】函数的单调性

在公共定义域内:

增函数/(x)+增函数g(x)是增函数;

减函数/(x)+减函数g(x)是减函数;

增函数/(X)-减函数g(x)是增函数;

减函数/(X)-增函数g(x)是减函数。

4

【经典例题】

1.设函数/(x),g(x)的定义域都为R,且/(x)是增函数,g(x)是减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0

A∙∕(x)∙g(x)是增函数BJ(X)∙g(x)是减函数

Cj(X)-g(x)是增函数D.∕(x)+g(x)是减函数

【答案】C

【解析】根据单调性法则:①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②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③增函数-减函数

=增函数;④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故本题选C。

2.设函数/(x)是定义在R上的增函数,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x)+/(τ)是偶函数且是增函数B.∕(x)+∕(τ)是偶函数且是减函数

CJ(X)-/(-x)是奇函数且是增函数D.∕(x)-∕(-x)是奇函数且是减函数

【答案】C

【解析】设F(X)=/(x)-∕(-x),∙.∙∕(x)是定义在R上的增函数,.∙∙∕(-x)是定义在R上的减函数,

从而-y(τ)是定义在R上的增函数,,F(x)=/(x)_/(r)是在(_8,+8)上的增函数,∙.∙F(x)=∕(x)-

ʃ(-ɪ),.∙.F(-x)=∕(-x)-∕(x),贝UF(x)=-F(-x),二函数F(X)为奇函数,且在(-8,+8)上的增函数。

故本题选Co

第三章不等式

【高频考点】重要不等式

(1)设4、b是两个正数,则空2称为正数。、b的算术平均数,而称为正数。、b的几何平均数。

2

(2)均值不等式:若α>0,⅛>0,则α+b≥2疝,即厘≥√^,当且仅当α=b时,"=”成立。

2

(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a2+b2≥2ab,ab≤^γ-;H≤(等J,且卢≥(等J。

【经典例题】

1.(1)已知x>0,y>0,z>0,证明:与+W+4∙≥,+L+L.

XyzXyz

(2)已知α>l,ft>l,c>1,且QbC=8,Iog6a∙Iog2a+Iogcb∙Iog2b+Iogflc∙Iog2c≥k

求实数%的最大值。

5

【答案】(1)证明见解析;(2)3

【解析】(1)证明:由χ>o,v>o,得斗+1≥2,库工=2,即斗+L≥2,同理二+1≥2,W+L*2,

XyNXyXXyXyzyzxz

以上三式相力口,得斗+W+^+L+L+1≥2+2+乙(当且仅当x=y=z时取等号),故∙⅞+二+2

XyzyzXyzXxyz

≥L+L+1°成立。

Xyz

-lo-g-;--a十Jog;,b十,噫,C_log82十∣IogC2十、log。2

(2)IOgZ)a∙log2a+logt.b∙log2b+IOgaCIog2C根据

Iog2blog,clog,alog:2log;2log;2

11

ubw++++=log*,÷log/+logc=log2欣=log?'=3,所以,k<3,

⅞l⅞l⅞t⅛I⅞J⅛I22

故实数左的最大值为3。

2.证明不等式:a,b,c∈R,a4÷⅛4+c4≥abc(α+⅛÷c)ŋ

【答案】见解析

44224422444222222

【解析】•・•/+/≥2",b+c≥2bc,c+a≥2ca9:.2(a+6+c)≥2(α⅛+bc+ca),

4442222222222122222

BPa+⅛+c≥ab+bc+cao又/b?+b/≥2ab%,bc+ca≥2abc,ab+ca≥2abe≡Λ

2^a2b2+b2c2+c2tz2)≥2{ab2c+abc2+a1be),KPa2b2+b1c2+c2tz2≥abc+A+c),/.d4+A4+c4≥

Qbe,(α+6+c)o

第二模块图形与几何

第一章解析几何

【高频考点1】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x-a)2+(ʃ-6)2=r2,其中,(〃,h)——圆心,r——半径。

2.一般方程:X2+y2+Dx+Ey+F=0,(θ2+E2-4尸>0)

DEDZ

-----9-----圆心,γ=^:1-ʧ一半径。

222

x=a+rcosθ,、L、W

3.参数方程:.,(ab)---圆l心,r----半径r。

y=b-^-rsinθt

6

【经典例题】

若/,8两点分另IJ在圆/+/-6x+16V-48=0和χ2+∕+4χ-8N-44=0上运动,则/,8两点距

离的最大值是()。

A.13B.32

C.36D.3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圆上的动点问题。将圆V+∕-6x+16y-48=0化为标准方程,得

(X-3)2+(J^+8)2=121,所以该圆是以M(3,-8)为圆心,半径q=11的圆。同理可得J+/+4x-8y-44=0

的圆心为N(-2,4),半径4=8,所以两圆的圆心距为Nl=J(3+2)2+(-8-4>=^,因为工、g两点分

别在圆M、圆N上运动,所以当/、B在直线AW上,且M、N两点在4、8之间时取最大值。此

时,1481.=^+^+1^5=11+8+13=32°故本题选B。

【高频考点2】圆锥曲线

1.椭圆

χ2V2

(1)标准方程:^τ+⅛=l(a>6>0)

ab

(2)定义域:{x∣-α≤x≤α};值域:{y∣-b≤y≤6};

(3)长轴长2α,短轴长26,焦距2c,a2=b2+C2;

2

(4)准线方程:x=±<°

C

2.双曲线

(1)标准方程:—7-~y=ɪ(^>0,⅛>0);

(2)范围:≤-α};{y∣y∈R};

(3)实轴长2α,虚轴长26,焦距2c,c2=a2+b2;

(4)准线方程:x=±-yO

3.抛物线

(1)标准方程:y2=2px(p>0),P为焦参数;

⑵焦点:通径MM=2p;

(3)准线:x=-E;

2

7

(4)焦半径:∣^F∣=x1+ɪ,过焦点弦长∣4δ∣=玉+々+p。

【经典例题】

已知抛物线y=1χ2,如图,抛物线在点尸(X。,K))(Xo≠0)处的切线尸7与y轴交于点”,点光源放在

抛物线焦点尸(0,1)处,入射光线FP经抛物线反射后的光线为尸。,即NFPM=NQPT,求证:光线P。与

y轴平行。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如图,因为/=gx,代入与可得k=g/,根据点斜式方程可得切线方程为y=半∙X-手,

即当X=O时,y=Λχl=-y0,所以FN=为+1。过尸点做准线的垂线交于点E,设尸点切线方程交y轴

于M,即尸E〃歹轴,连接ME,因为PF=PE=M)+1,即可得PF=PE'=EW=%+1,所以在AFN尸中,

NFMP=NFPM,又因为尸E〃夕,所以NFMP=NMPE,由已知可知NFPM=NQP7,综上可得

NMPE=NQPT,因此AP、。三点共线,故尸0平行于y轴。

8

第三模块统计与概率

第一章统计

【高频考点】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平均数

一般地,如果有〃个数X],孙…X",那么,了=L(Xl+X?+…+工")叫做这〃个数的平均数,亍读作‘‘x拔"。

n

(二)中位数

L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中位数的算法:设样本有〃个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后,

(1)〃为奇数,第"ɪ个数据为中位数;

2

(2)〃为偶数,第四与巴+1个数据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22

3.特点:

(1)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不受某些数据变动的影响;

(2)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中位数能较好的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三)样本方差

样本中所有个体现,々,…,斗与样本平均数斤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样本方差,用S?表示。方差反

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越稳定。

2ΛX2

s=1[(x∣-X)^+(x2-X)^+...+(O-^)J

常用结论:

若”的平均数为于,贝的平均数为衣+。

x∣,x2,,XIJ(OXl+6),(αx2+⅛),,(OX“+6)6

【经典例题】

1.在一次高三年级统一考试中,数学试卷有一道满分为10分的选做题,学生可以从48两道题目中任

选一题作答。某校有900名高三学生参加了本次考试,为了了解该校学生解答该选做题的得分情况,计划

从900名学生的选做题成绩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为此将900名学生的选做题的成绩随机编号

为OO1,002,900«

(1)若采用随机数法抽样,并按照以下随机数表,以方框内的数字5为起点,从左向右依次读数,每

次读取三位随机数,一行数读完之后接下一行左端写出样本编号的中位数。

9

052693706022358515139203515977

595678068352910570740797IO8823

099842996461716299150651291693

580577095151268785855487664754

733208111244959263162956242948

2699616553583778807042IO506742

321755857494446716941465526875

87593622412678630655130827Ol50

1529393943

(2)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按照学生选择Z题目或8题目,将成绩分为两层,且样本中选择/题目的

成绩有8个,平均数为7,方差为4;样本中选择8题目的成绩有2个,平均数为8,方差为1。试用样本

估计该校900名学生的选做题得分的平均数与方差。

【答案】(1)667;(2)平均数为7.2;方差为3.56

【解析】(1)由题意知:读取的编号依次是512,916(超界),935(超界),805,770,951(超

界),512(重复),687,858,554,876,647,547,332。将有效的编号由小到大排序,得332,

512,547,554,647,687,770,805,858,876,样本编号的中位数为竺上竺ɪ=667。(2)

2

设样本中选择N题目的成绩的平均数为亍,方差为S?;样本中选择8题目的成绩的平均数为歹,方差为「,

则方=7,S2=4,歹=8,t2=∖,.∙.样本的平均数为一ɪ-于+〃-p=&x7+』x8=7.2,方差为

8+28+2"55

『yx[s2+(x-7,2)2][r+(>_7.2『卜》[4+(7-7.2)2卜U[l+(8-7.2H=3.56。.•.该校900

名学生的选做题得分的平均数约为7.2,方差约为3.56。

2.甲、乙两班参加了同一学科的考试,其中甲班50人,乙班40人,甲班的平均成绩为80.5分,方差

为500;乙班的平均成绩为85分,方差为360。那么甲、乙两班全部9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分别是多

少?

【答案】平均分是82.5分,方差为442.78

【解析】设甲班50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q,出,…,牝。,那么甲班的平均成绩、权重和方差分别为

丽=妇生t⅛=8O.5(分),WL",J=8口OW依二XJ+…+侬。-J=500。设乙班

50490R50

10

40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件为…,b40,那么乙班的平均成绩、权重和方差分别为,=)+:+…+%=85

‘分)‘明糕’SLT)FUr→(D=3600如果不知道…..…和

砧%只知道甲、乙两班的平均成绩、权重及方差,全部9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应为

X=M⅛¾p+WILXL=×80.5+×85=82.5(分)。而全部90名学生的方差为s?=再[s备+品-可〔+

22

Wz,[⅛+(xz,-x)j«因此,52=%%,+(弓,_可2]+卬乙1方+任乙_亍)2]=I^X[500+(80.5-82.5)]+

40「………∖2l50×500+50×4+40x360+40x6.25,“一

—×[360+(85-82.5)J=----------------------------------------------≈442.78。

第二章概率

【高频考点1】古典概型

1.特点

(1)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为有限个:

(2)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2.概率公式

()=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机

(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7

【经典例题】

1.甲、乙、丙、丁4个足球队参加比赛,假设每场比赛各队取胜的概率相等,现任意将这4个队分成

两个组(每组两个队)进行比赛,胜者再赛,则甲、乙相遇的概率为()。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①甲、乙在同一组:[=1;②甲乙不在同一组,但相遇的概

3

率:/ɔ=-×l×l=lo则甲、乙相遇的概率为尸=1+1=1。故本题选D。

23226362

2.盒子中装有编号为1-7的七个球,从中任意取出两个,则这两个球的标号之积为偶数的概率为()。

【答案】C

11

【解析】7个球选出编号之积为偶数,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3个偶数中选择两个,概率为与=1,

C;7

另一种是从3个偶数中选择一个‘4个奇数中选择一个‘概率为C1吾C1=4,'则所求概率为1;+54=与5。故本

题选C。

【高频考点2】条件概率

1.概念:对事件Z和8,在已知事件8发生的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称为8发生时才发生的条

件概率,记为P(H8)。

2.概率公式:P",)=';;1,其中尸(8)>0。

【经典例题】

1.根据历年气象统计资料,某地四月份吹东风的概率为当下雨的概率为耳,既吹东风又下雨的概率

为三。则在吹东风的条件下下雨的概率为()。

98

-B-

1H

A.C

28

--

5D.9

【答案】D

【解析】设事件4表示“该地区四月份下雨”,8表示“四月份吹东风”,则尸(∕)=L11,P(B)=-O,

8

8

本选

P(ZB)=卷,从而吹东风的条件下下雨的概率为P(A∖B)=:胃-30=-题D

99O

30

2.设M,N为随机事件,P(N)>0,且条件概率P(MN)=1,则必有()»

A.P(Λ∕UN)>P(M)B.P(Λ∕UN)>P(N)

C.P(Λ∕UN)=PMD-P(MUN)=P(N)

【答案】C

【解析】由已知可得PwM=黑?

=1,所以P(MN)=P(N),所以P(MUN)=

P(M)+P(N)-P(MN)=P(M).故本题选C。

【高频考点3】离散型随机变量

12

L概念: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我们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

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J可能的取值为不吃,…X,,…,J取每一个值x,(i=l,2,…)的概率为P(J=X,)=p,,

则随机变量0≤p,≤1,i=1,2,…的概率分布(简称。的分布列)为:

•••...

演X2Xi

…•••

P4P2Pi

分布列具有如下性质:

(1)0<p.<1>z=L2,∙∙∙;(2)pi+P2^—=1。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均值):E(g)=p吊+p/?+…+P占+…

4.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

。⑶=PGi-E(/Y+Pi&-£C))2+…+P,(x,-E(⅞))^

【经典例题】

1.已知随机变量J~N(2,4),则叫€+1]=()。

A.1B.2

C.0.5D.4

【答案】A

【解析】∙.∙J~N(2,4),.∙.D⑷=4,.•.。(*+1]=[。团=1。故本题选人0

2.设X为随机变量,且X〜8(〃,p),若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1,D(y)=∣,则P(X=2)

()O

旦D128

A.B.-----

3125625

C.—D.21

25625

【答案】B

【解析】由E(Ar)=1,f>(X)=g,贝,初(I-P)=*,解得〃=5,p=g,P(X=2)=CH-

[1一,丫=四。故本题选B。

(5)625

13

【高频考点4】独立事件

(-)相互独立事件

1.概念:事件力的发生对事件8的发生没有影响,同样事件8的发生对事件/的发生也没有影响,则

这两个事件称为相互独立事件。

2.特征:如果事件止和8独立,则尸(45)=P(Z)P(8)。

(二)独立重复试验

1.概念:一次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相同条件下,独立、重复进行了"次试验,称作〃次独

立重复试验。

2.概率公式:〃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力发生的次数记为g(<=O,l,…,〃),则事件/恰好发生4次的

k

概率为:P(ξ=k)=CPYI-p)"'(0≤λ≤n)o

此时称随机变量J服从二项分布,记作J〜8(〃,0)。

【经典例题】

1.甲、乙两人向同一个目标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6、0.7。假定两人同时射击时击中与否是相

互独立的。若每人射击一次,求:

(1)两人都中靶的概率;

(2)甲中乙不中的概率;

(3)目标被击中的概率。

【答案】(1)0.42(2)0.18(3)0.88

【解析】记事件/为“甲击中目标”,事件3为“乙击中目标”,则两人都中靶记为ZB,甲中乙不

中记为Z7,目标被击中记为C,由两人同时射击时击中与否是相互独立的可得:(1)尸(48)=尸(N)•尸(8)

=0.6x0.7=0.42;(2)P(^β)=P(^)∙P(β)=0.6x0.3=0.18:(3)P(C)=1-P(^)∙∕5(β)=l-0.4×0.3=0.88。

2.从1,2,3,4,5,6这六个数字中,每次任意取出一个数字,有放回地取两次。设事件”为“第一

次取出的数字为4”,8为“两次取出的数字之和等于7”。

(1)用合适的符号写出样本间;

(2)判断力与8是否相互独立。

【答案】(1)Ω={(z,y)∣∕,y=1,23,4,5,6);(2)是

【解析】(1)用(i,力(i,)=1,2,3,4,5,6)表示有放回地取两次数字所得的一个结果,则样本空间为

Ω={(/,y)∣∕,y=1,2,3,4,5,6);(2)由(1)知基本事件总数〃=36。又Z={(4,1),(4,2),(4,3),(4,4),(45),(46)},

14

8={(1,6),(2,5),(3,4),(4,3),(5,2),(6,1)}».∙.P(J)=A=I,P(B)6、。而48=((4,3)}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