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化小说”是在法国象征主义运动中产生的,它的倡导者可以追溯到法国象征派诗人古尔

蒙,他在1893年提出“小说是一首诗篇,不是诗歌的小说并不存在”的原则。从此,诗化

小说作为融合叙述方式与诗意方式的一种类型在西方小说史上一直绵延不绝。这种转向也引

起了中国现代文坛的关注。

早在1920年周作人就指出:“内容上必要有悲欢离合,结构上必要有葛藤、极点与收场,

才得谓小说。这种意见正如17世纪的戏曲的三一律,已经是过去的东西了。”周作人的“杼

情诗的小说”概念,尽管侧重强调的是小说中抒情成分对经典小说结构模式的冲击,但仍于

无意中预示了中国现代小说一种类型的创生,即“诗化小说”。

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艺术渊源可以推溯到鲁迅的小说创作。这不单单指他的小说中的象征表

现和意象方式,而更指他的一部分第一人称小说,如《故乡》《社戏》等都浸透着浓郁的诗

情。当鲁迅运用第三人称纯客观叙事视角或第一人称反讽叙事时,小说的调子往往是冷峻而

不动声色的,而第一人称小说则强烈她流露着作者的主观情绪,带有抒情气息。

二战的爆发更使不少现代作家的思考强域从民族存亡上升到对整个人类成毁和人性本身的

反省层面。作家冯至就经历了类似的心路历程,有评论家认为,“一个沉思时代的窗帷由他

揭开了”。冯至在1942年写的诗体小说《伍子胥》正是这种沉思的结果。冯至曾经两度酝

酿《伍子胥》的写作,而且都是受到里尔克的诗体小说《旗手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的直接

触发。他回顾自己在1926年最初读到这篇小说时的感受:“在我那时是一个意外的、奇异

的收获。色彩的绚烂,音调的和谐,从头至尾被一种幽郁而神秘的情调支配着,象一阵深山

中的骤雨,又象一片秋夜里的铁马风声。”当时冯至就试图用这种诗化的文体把伍子胥逃亡

的故事改写一遍。如果说那时冯至“神往的无非是江上的渔夫与漂水边的洗纱女”的美丽的

遇合故事,“多少含有一些浪漫的原素”,那么,当从头拾捡起这一原型题材,在浪漫的诗

情之上又渗透进了思想的成分,在主人公逃亡和复仇的故事线索背后,作者关注的是人生启

悟的思想历程,在浪漫而神奇的遇合之中蕴含着对生命的哲理思考。这一切观念的思考最终

凝聚成一个生命过程的哲理图式。尽管《伍子胥》有着小说意义上的完整的故事与贯穿性的

线索,但构成小说基本原素的是浓郁的诗情与哲理的氛.围融合为一体的意境与幻像。《伍子

胥》的问世,标志着现代诗化小说已渐渐走上了一条成熟的路子。小说由此成为一种对人生

图式的思考,是“人类智慧的一种模样”(汪曾祺)。

(摘编自吴晓东《现代“诗化小说”探索》)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是诗歌之学,是指一切文艺作品,可见诗意对于所有文学艺术作品

都具有普遍意义。朱光潜说得更直接:“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一部好

戏剧都要当成一首诗来看。”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

说的标配。解读小说的诗意有两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意

思是说,对《诗经》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之所以不能“达诂”,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

和生活经历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见仁见智。“达诂”成为研究者的

共同理想,但要实现“达诂”却难乎其难。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极为

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使小说打上了现代简约主义色彩。简约主义要求把作品中多余

的元素删减到不能再删的地步,留下实实在在的干货,以达到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这样就

产生了一些看不见的空白,它总是在触发你的思维引擎,让你不由自主地走进作品所设置的

艺术深渊,去抽丝剥茧,阐发新意。所以,《受戒》自发表几十年来,话题不断。

解读小说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

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八分之一,是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

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换句话说,八分之一是外在的,一目了然;八分之七是内在的,

深藏不露,读者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

动因发生神交,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像《老人与海》这类优秀小说,都会给读者留

下很多“话柄”。“话柄”是对诗意空间的想象、阐释和填充,是读者参与互动的激情对话。

一般而论,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

的。叙事太过细腻,不留白,所有空间都被作者挤占了,堵住了行文的疏朗之气,也堵住了

诗意的生长点。这样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同时也让读者无话可说,最终趋于平庸。

(摘编自李春平《袅袅余音与淡淡幽香——关于小说的诗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尔蒙在1893年倡导的诗化小说创作原则,实现了创作方式从以叙述为主到以诗意为

主的转向。

B.中国现代诗化小说创作源自鲁迅,强调要打破传统小说的结构模式,具有作者浓郁的主

观抒情气息。

C.渔夫遇合洗纱女的浪漫诗情,从色彩和音调上给冯至一种奇异收获,导致了他创作心路

历程的变化。

D.“冰山原则”八分之七的情感和思想需要发挥读者的想象来探寻,实现与小说文本和作者

间的精神对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子胥》体现了人们智慧的样子,成为现代诗化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其创作和里尔

克的诗体小说有直接关联。

B.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朱光潜的看法都说明了诗意不是诗歌所独有的,一切文学作品

都应该有诗意,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

C.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会让不同读者在面对同一篇作品时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但

在情感体验上往往是一致的。

D.叙事过于严密、主题单一,或叙事太过细腻,不能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都是小说诗意

不足的表现,极易让小说陷于平庸。

3.下列小说的案例中,不属于材料中“小说的诗意”的内涵一项是()

A.鲁迅小说《药》的结尾,革命者夏瑜坟上的花环引起了读者对其隐臧意义的不同推测。

B.铁凝的小说《哦,香雪》再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对文明的追求,给人以生命

美的启迪。

C.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名很多出自古典诗文,如木婉清、李秋水、无涯子

等。

D.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叙事极简,片段性的回忆串联起主人公的整个人生。

4.请结合材料一和下面语段,简要梳理冯至创作《伍子胥》的心路历程。

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渔夫和伍子胥)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

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

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

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

5.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充满诗意,被称为“诗化小说”,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对此进

行简要分析。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把人刮歪

刘亮程

①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

哭喊。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

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

②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了。是风把

麦垛刮走了。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我比一捆麦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

能就找不见自己了。风朝着村子那边刮。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在风中跑

回村子。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了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

③每年都有几场大风经过村庄。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风从不同方向来,人和草

木往哪边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场风后,把自己扶直。一棵树在各种各样的风中

变得扭曲,古里古怪。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沧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的,哪个拐是北风刮

的。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

④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村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躯干也

不结实。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生地方。

也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风的时候

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发生。只有你的命

运被改变了,英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你只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可能一

等多年,再没有一场能刮起你的大风。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重无比。

⑤风是空气在跑。一场风一过,一个地方原有的空气便跑光了,有些气味再闻不到,有些东

西再看不到——昨天弥漫村巷的谁家炒菜的肉香,下午晾在树上忘收的一块布,早上放在窗

台上写着几句话的一张纸。风把一个村庄酝酿许久的,被一村人吸进呼出弄出特殊味道的一

窝子空气,整个地搬运到百里千里外的另一个地方。

⑥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无论南

墙北墙东墙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不见了,

更多的人留下来。

⑦什么留住了他们?什么留住了我?什么留住了风中的麦垛?

⑧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

庄。

⑨早晨我看见被风刮跑的麦捆,在半里外,被几棵铃铛刺拦住。

⑩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挂烂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

被我们愤怒的撅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火烧掉。可是第二年它们又出现在那里。

⑪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折它的手

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了我们的

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

⑫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

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

唱……

⑬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⑭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⑮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选自散文集《风把人刮歪》,有删减)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象征性的哲理散文,文中的风既是自然界中的现象,又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B.作家刘亮程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用质朴端庄的笔调描写了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场

景。

C.风把人刮歪,刮到家乡外的另一个地方,命运不由自主地被改变,成长中不乏无奈与沉

重。

D.人们离不开风,尽管风把麦捆刮走、把树刮扭曲、把屋顶的土吹光,但仍被看作生活的

一部分。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风的猛烈,直接点题,酝酿足了气势。

B.⑨一领对铃铛刺的描写欲扬先抑,旨在引发下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感悟。

C.结尾部分的语言富含哲理,整饬透辟,表达出人和自然万物有机组合的生命情怀。

D.文章联想丰富广泛,有人、物等生命融入自然,也有对时代洪流中“村庄”未来的思考。

8.试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

9.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大自然也已深深融入人类精神世界。请结合文意谈谈自然给予人

类怎样的思考。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诗集》二十卷,旧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杂著六十篇者,知制诰常山宋敏求®

字次道之所广也。次道既已类广白诗,自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书,乃考其先

后而次第之。

盖白蜀郡人,初隐岷山,出居襄汉之间,南游江淮,至楚观云梦。云梦许氏者,高宗时宰相

圉师之家也,以女妻白因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徂徒山竹溪。入吴,至长安,明皇闻其名,

召见以为翰林供奉。顷之,不合去。北抵赵、魏、燕、晋,西涉歧、邠,历商於,至洛阳,

游梁最久,复之齐、鲁,南浮淮、泗,再入吴,转徙金陵,上秋浦、济阳。天宝十四载,安

禄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璘迫致之。璘军败丹阳②,白奔亡

宿松②,坐系;寻阳狱。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验治白,以为罪薄宜赞,而若思军赴

河南,遂释白囚,使谋其军事,上书肃宗,荐白材可用,不报。是时,白年五十有七矣。乾

元元年,终以污璘事长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释,憩岳阳、江夏,久

之,复如洋阳,过金陵,徘徊于历阳、宣城二郡。其族人李阳冰为当涂令,白过之,以病卒,

年六十有四,是时宝应元年也。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诗书所自叙可考者也。

范传正为白墓志,称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景,终年不移”。则见于白之自叙者,

盖亦其略也。《旧史》称白山东人,为翰林待诏;又称永王璘节度扬州,白在宣城谒见,遂

辟为从事。而《新书》又称白流夜郎,还溥阳,坐事下狱,宋若思释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

叙。盖史误也。

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阂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

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而《新书》不著其语,故录

之,使览者得详焉。

(选自《曾巩文集•李白诗集后序》,有删改)

【注】①宋敏求:字次道,北宋著名藏书家。②丹阳、宿松系地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女妻/白因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徂铢山竹溪

B.以女妻白/因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徂铢山竹溪

C.以女妻/白因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徂徒山竹溪

D.以女妻白/因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徂徒山竹溪

1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见以为翰林供奉(任命)以为罪薄宜贤(认为)

B.过金陵(经过)白过之(拜访)

C.荐白材可用,不报(上报)复如潺阳(到达)

D.或遇胜景(美好的)遂辟为从事(征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敏求按照类别增补了李白诗篇,并为之写序。曾巩则考辨了各篇创作的先后顺序,并

编排写了后序。

B.李白仕途不顺,一路坎坷。被唐明皇召见入职后不久便离职,后因李璘的牵连被拘押,

遭受长期流放。

C.《新书》所录的几处史实有误,不符合李白自述,也缺少对李白相关评价,因此《新书》

不如《旧史》。

D.曾巩对李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李白才气奔逸,志向宏伟,气概奔放,有超脱世俗之

心,后人不及之。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诗书所自叙可考者也。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4.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李白诗作的特点。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①,莫分茶②。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①熟水: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②分茶:一种泡茶的巧艺。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大病初起,相对于病前头发花白稀疏,零落不少。由此看来这首词是词人晚年自况

之作。

B.“卧看”两字传神,紧承“病起”,词人不以发白为念,反而欣赏残月,表现了她乐观的心

态。

C.“枕上”两句表现词人白天闲暇观书、读诗、赏雨的情状,别有一番情趣,生活欢快而美

满。

D.末句隽永有致,本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赋予木犀花以人的动作和情感。

16.面对国恨家仇,李煜的《虞美人》与此诗在内容和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经过一番主客问答,双方终于达成统一,“,

”两句描绘了主客同舟醉眠的画面。

(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描写

自己登顶泰山后,看到了红日跃出海面的壮美之景。

(3)“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钟爱的意象,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琵琶行》

中的“,

(4)《劝学》中“,"以君子为例说明

人天性并无二致,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一句写出了仙人的衣着以及骑乘,

“”一句表现了群仙好像列队欢迎诗人的到来。

(6)《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

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六、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不得已而离开家到外地生活叫作“背井离乡”。但是这个“背井”可不是背离了家乡的

水井,更不是背着一口水井上路了的意思。这个'‘井”是什么呢?

《说文解字》中说:“井,八家一井,象构韩形。鎏之象也。”“八家一井”来源于西周时

期盛行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它以方圆九百亩为一个单位,划为九区,形状就如同一个“井”

字,八家共占一“井”。按照规定,八家要共同供养公田,只有把公田里的活儿先干完了才

能干私田里的活儿。①,比如(),其中的“井”指的都是井田制的“井”,而

不是水井。“背井离乡”当然也不例外,“背”是离开的意思,“井”则是由井田制引申为

乡里、家宅。

②_。除非是为了躲避战祸、逃荒,一般人是不会离开家乡的,所以“背井离乡”是非常

严重的事情。这点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有如此表述: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迂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

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

乎其微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

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

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

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命运下被淘汰了,

或是‘发迹了'。”

时至今日,交通的便捷、人们眼界的开阔和格局的提升等等,③。正如诗人向明在

《立场》中所写:“只要忘掉不同的路向,人类双脚所踏,皆是故乡。”

18.下列词语不能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是()

A.井然有序B.断井颓垣C.井井有条D.市井小民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6个字。

七、材料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书籍的世界中,总不断有某种特殊的爱好使我着迷,有某个新发现令我神往,有某种新的

热情叫我兴奋不已。许多这样的热情交替出现,有的过一定时期去而复来,有的出现一次便

永远消失了……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2.C3.C4.(1)神往于江上的渔夫与漂水边的洗纱女浪漫的遇合故事。

(2)关注了对伍子胥生命变化过程的思考。伍子胥从渔夫与自己不同世界的人生,感悟到

从未体验过的柔情,一改迫切的复仇之念,转而享受美好时光。5.①蕴藏美好的情感,带

有抒情气息。小说在对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中,引导读者对其心理及情感进行揣测,表现了

军民之情、战友之情、家国之情。

②将浓郁的诗情与哲理的氛围融合为一体。《百合花》将政治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

抒发了作者的审美感受,表达了对人性回归和对真善美的呼唤。

③善于留下空白,触发读者想象。小说《百合花》淡化了战争场面,重点写后勤场面,可以

引发读者的想象。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实现了创作方式从以叙述为主到以诗意为主的转向”有误,原文表述是“从此,诗化小说

作为融合叙述方式与诗意方式的一种类型在西方小说史上一直绵延不绝”,选项表述错误。

B.”强调要打破传统小说的结构模式“无中生有,原文表述是“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艺术渊源

可以推溯到鲁迅的小说创作。这不单单指他的小说中的象征表现和意象方式,而更指他的一

部分第一人称小说“,并未提到诗化小说要打破传统小说的结构模式。

C.“渔夫遇合洗纱女的浪漫诗情,从色彩和音调上给冯至一种奇异收获”张冠李戴,原文是“冯

至曾经两度酝酿《伍子胥》的写作,而且都是受到里尔克的诗体小说《旗手里尔克的爱与死

之歌》的直接触发。他回顾自己在1926年最初读到这篇小说时的感受:’在我那时是一个意

外的、奇异的收获。色彩的绚烂,音调的和谐,从头至尾被一种幽郁而神秘的情调支配着,

象一阵深山中的骤雨,又象一片秋夜里的铁马风声。'“,可见从色彩和音调上给冯至一种奇

异收获是里尔克的诗体小说《旗手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但在情感体验上往往是一致的”错。根据“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不同,导致了

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见仁见智”可知,在情感体验上“见仁见智”,很难一致。

故选Co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小说的诗意“与“情”"理”“留白”“想象""简约''等有关。

C.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很多出自古典诗文,但并不意味着它属于文中所说的“小说的诗意”。

6.B7.A8.①第一人称“我”使本文表达上亲切自然,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真实生动之感。

②以“我”在“风”中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使文章层次清晰。

③通过“我”对人、树等万物被风刮走情景的见证,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感悟。9.(1)无

论风把人刮向何处,人都应像树那样坚强挺立,坚守故土,毫不动摇。

(2)尽管铃铛刺屡遭毁灭,但是生命力顽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麦捆,

人们应当学会感恩自然万物。

(3)自然界万物共生,草树云虫都是人类生命的一部分,和人们休戚相关。因此人们应当

树立天人合一、等物齐观的生命观。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质朴端庄”错误。本文笔调轻松戏谑、幽默诙谐,如“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

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A.“直接点题”错误,开篇只是说“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

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文章开篇没有直接点题。

10.Bll.C12.C13.(1)他(李白)一生的经历大致就是这样,这是从李白的诗作、

文章的自叙中可以考证的。

(2)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

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14.①善于联结同类的事物引出主题;

②很少有符合诗歌规则的作品;

③词句博大奔放,隽永奇伟。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许氏把女儿嫁给李白为妻,因此李白在云梦留住了三年。离开云梦,他又到了齐鲁地

区,居住在徂徒山的竹溪。

“妻”是动词,意思是“嫁给",“妻''的对象是“白”,因此二者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

AC。

“之”为动词,是“到”的意思。“齐鲁”作“之”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且“居徂彳来山

竹溪”也为动宾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

C.“荐白材可用,不报”中的"报”,答复,回复。句意:推荐李白,认为他的才干可以任用,

但没有得到答复。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此《新书》不如《旧史》”说法错误。从文中“不合于白之自叙。盖史误也”可知,《新

书》与《旧史》都有错误,所以无法推断出《新书》不如《旧史》。

不惜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始终”,指人的一生;“更涉”,经历;“考”,考证。

(2)“日观”,日观峰;“得日”,被日光照到;“若”,像;“偻,',脊背弯曲。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文中“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闵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

有也“可知,李白的诗善于联结同类的事物引出主题,而很少有符合诗歌规则的作品,但词

句博大奔放,隽永奇伟。

参考译文:

《李白诗集》二十卷,原为七百七十六篇,现在变成一千零一篇,还有杂著六十篇,是知制

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所增补而成的。宋次道已经按照类别增补了李白的诗作,自己又写了

序,但还没有考辨排定李白诗作创作的先后年代。我得到宋氏这本书,于是考辨各篇创作的

先后年代,并予以编排。

李白大概是蜀郡人,最初隐居在岷山,出蜀后居住在襄阳、汉水一带,南下游历长江淮水一

带,到楚地观览云梦泽。在云梦县定居的许氏一家,是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的家,许氏把

女儿嫁给李白为妻,因此李白在云梦留住了三年。离开云梦,他又到了齐鲁地区,居住在徂

徒山的竹溪。后来又到了吴地、京城长安等地,唐明皇听说过他诗歌的盛名,于是就召见他,

任命他为翰林供奉。不久,因与唐明皇合不来就离开了朝廷。往北抵达赵、魏、燕、晋故地,

往西到达歧地、邠地,历经商於来到洛阳,在梁地盘桓的时间最长。后来又到齐鲁地区,向

南渡过淮水、泗水,又到达吴地,转而迁往金陵,又奔向秋浦、济阳。天宝十四年,安禄山

举兵反叛,第二年唐明皇身在蜀地,永王李璘掌管东南兵权,当时李白隐逸在庐山,永王李

璘用强力把他拉到手下。李璘在丹阳打了败仗,李白就逃亡到宿松,获罪被关押在潺阳的监

牢中。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审理李白一案,认为罪很轻,应当赦免,恰好赶上宋

若思统领军队赶赴河南,于是就放了李白,让他为军事行动出力,并向唐肃宗献上奏章,推

荐李白,认为他的才干可以任用,但没有得到答复。这时,李白已经五十七岁了。乾元元年,

最终因为曾在李璘手下供职而获罪,被长期流放夜郎,于是他渡过洞庭湖,穿过峡江,来到

巫山,因为遇到大赦而得到释放。他就在岳阳、江夏做了休养,过了很长时间又到了洋阳,

经过金陵,在历阳、宣城之间徘徊不定。李白的同族人李阳冰作当涂县令,李白就去投奔他,

后因病辞世。享年六十四岁,这时正是宝应元年。李白一生的经历大致就是这样,这是从李

白的诗作、文章的自叙中可以考查的。

范传正为李白写墓志铭,说李白“偶尔乘坐小船,一日疾驶上千里;有时遇到好的景致,整

年也不离去”,这在李白诗歌的自述中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差不多就是这种大致的情形。《旧

唐书》记载李白是山东人,官任翰林待诏;又记载永王李璘充任扬州节度大使,李白在宣城

前去拜见他,于是征召李白为幕府从事。而《新唐书》又记载李白被流放夜郎,回到潺阳,

因事获罪而被关进监牢,宋若思又放了他,这些记载都与李白的自述不相吻合。大概是正史

记错了。

李白的诗,联结同类的事物而引发出主题思想来,虽然符合诗歌规则的作品很少,但那词句

博大奔放,隽永奇伟,大概是写诗的人全都赶不上的,也是近代不曾出现过的。《旧唐书》

说“李白具有奔逸的才气,志向气概宏伟奔放,飘然有超脱世俗的心思”,这种记载,我认

为是真实的记录。但《新唐书》没写明这几句话,所以把它摘录出来,使观览李白诗作的人

能得到更详细的了解。

15.C16.①李煜《虞美人》通过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矛盾的对比,抒发了词人作为亡国之

君的故国之思和生命哀愁。

②李清照《摊破浣溪沙》通过晚年卧病时对寻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在孤苦哀愁中努力

寻得的怡然闲静、淡然闲适的乐观心情。(不受物所束,不为病所苦。)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的能力。

C.“欢快而美满”错误,“欢快而美满”是词人前期词的风格,这首词是她晚年大病渐愈时所作,

蕴含着病中孤苦哀愁的心境。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李煜《虞美人》为作者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

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历历

在目。“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

将怒放。过片“雕栏玉砌应犹在”一句承上,写的是回首中故国的情景。“只是朱颜改“一句揭

示出物是人非。此词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

生命落空的悲哀。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从词情来看是李清照大病渐愈时所作。上阕描写黎明前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