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叙述特色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叙述特色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叙述特色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叙述特色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叙述特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情分析】

在2014-2022九年的高考小说阅读中四次考到叙述特色的考点,需要引起关注。

1.(2020,新课标I)《越野滑雪》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

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

而无雷同之感。(3分)

2.(2020•浙江卷)《雪》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6分)

3.(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

4.(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古渡头》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考点归纳】

1.小说运用的叙述视角。

2.小说的叙述顺序(叙述方式)。

3.小说的叙述线索。

4.小说的叙述节奏。

5.小说的叙述腔调。

6.小说的叙述特色。

【考点突破】

一、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主要指第三人称视角;有限视角主要指第

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视角。

(1)第一人称写作的好处(作用)

1.叙述亲切自然,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

2.“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参与者、旁观者)。

3.便于抒发情感,可以用第一人称细腻地描写“我”的复杂心理。

4.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闻感受推动情节发展。

5.区别于其他人物,塑造“我”这个人物形象。

6.“我”的处境可深化主题。

(2)第二人称写作的好处(作用)

1.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给读者一种面对面交流的亲切之感,使人物形象更具真实性与感

染力。

2.具有很强的代入感,便于读者迅速进入角色。

3.直接对话,增强文章的抒情性,便于感情交流。

4.便于作者抒发感情,引起与读者的共鸣。

5.用于物时,具有拟人化的作用。

(3)第三人称的好处(作用)

1.引导读者从客观的角度对小说反映的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

2.深入人物内心,以上帝视角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

3.具有不确定性,使小说反映的现象更具有普遍性。

4.使文章张驰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

5.对人物心理细致刻画。

(4)不同人称之间转换的作用(交替使用叙述视角的作用)

1.分别陈述不同人称的作用。

2.交替使用人称叙事,可以更灵活、全方位叙述事件,刻画人物。

3.交替使用人称,突出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

(5)从不同视角对同一事件进行讲述的好处

1.因为不同角度参与度不同,不同人讲述同一事件呈现不同的状态和结果。

2.多视角的叙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多视角的叙事方式使本来简单的事件复杂化,更能引导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叙述方式

指小说叙述故事时采用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的手法。

(1)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的顺序来叙事。

作用: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

作用:

1.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使读者急于了解事情的原委,有引人入胜的力量。

2.突出人物之间的尖锐矛盾。

3.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3)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

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作用:

1.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曲折有致。

2.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3.穿插的情节与原有故事相互映衬,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

4.引发读者的思考,使主题更丰富深刻。

5.衬托中心人物,深化文章主题。

(4)补叙:对上文的内容做补充交代,交代事情发生的原因。

作用:

1.使文章结构完整。

2.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3.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

补叙和插叙的区别:插叙的内容如果被删掉,对于整个故事没有影响。若无补叙,就会

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5)平叙: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

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作分叙。

作用:

1.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2.情节紧凑,有条不紊。

3.拓展作品容量。

三、叙述线索

(1)单条线索的作用

1.贯穿全文,使结构紧凑,情节集中。

2.照应标题,使结构完整。

3.便于表达情感,不断深化情感。

4.揭示主题。

(2)双条线索的作用

小说中双线结构有两种:明暗线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并列双线。

明线指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可以是时间、地点或者

文章中贯穿前后的物品、人物等。暗线指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

出来的线索。

作用:

1.暗线为明线的展开提供背景。

2.明暗线可以串连起历史和现实,使情节更为集中紧凑,凸显主题。

3.双线交织相互补充,相互映衬,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具有可读性。

4.双线结构使小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完整。

四、叙述节奏

节奏往往分为加速和减速、舒缓三种,简单来说也就是详略得当。

加速常用于次要情节,一笔带过。加速是“张”,略写,读者快速阅读,粗略品味。

减速常用于关键情节、精彩之处。减速是“弛”,属于工笔细描,多用描写手法,读者

慢速阅读,细细品味。

作用:一张一弛,跌宕起伏。

五、叙述腔调

通常指叙事的手法。

(1)对话方式

(2)叙事方式

六、叙述特色

1.叙述视角

2.叙述顺序

3.叙述线索

4.叙述节奏

5.叙述腔调

6.叙述场景:场景集中描写;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

高中语文课

【真题引领】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20分)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

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

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

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

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

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根,到处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

惧的心理。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

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

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

了。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馆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

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

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

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

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

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

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痴。

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至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

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梁醋。

冯至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

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

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

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

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赛败了,舍弃了

窗模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因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

着耳朵,戴着眼平。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痛,每一停下

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这窗子上的黄瓜秩一干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冯至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柳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

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执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粒粘糕。黄

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

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冯歪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

的围着看。

祖父最喜欢吃这粘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

候让我去买。

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

化。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

怕我还要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

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

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歪嘴子一喊着“粘糕”“粘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

爬上墙头去了。

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

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

“要吃一片吗?”

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

1.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

2.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4分)

3.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

4.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6分)

【好题精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分)

登记(节选)

赵树理

艾艾回得北房里等了一阵等不回她妈来,就倒在她妈的床上睡着了。小飞蛾回来见

闺女睡在自己的床上,就轻轻推了一把说:“艾艾!醒醒!”艾艾没有醒来,只翻了一

个身,有一个明晃晃的小东西从她衣裳口袋里溜出来,丁零一声掉到地下,小飞蛾端过

灯来一看:“这闺女!几时把我的罗汉钱偷到手?”

她的罗汉钱原来藏在板箱子里边的首饰匣子里。这时候,她也不再叫艾艾,先去放

她的罗汉钱。她拿出钥匙来,开了箱子上的锁,到她原来放钱的地方放钱:“咦!怎么

我的钱还在?”摸出来拿到灯下一看:一样,都是罗汉钱。她看了艾艾一眼,艾艾仍然

睡得那么酣。她自言自语说:“憨闺女!你怎么也会干这个了?”她拿着两个罗汉钱想

起她自己那一个钱的来历。

张木匠娶了小飞蛾这么个媳妇,当然觉得是得了个宝贝,连明带夜陪着小飞蛾玩。

几个月过后,不知道谁从小飞蛾的娘家东主庄带了一个消息来,说小飞蛾在娘家有个相

好的叫保安。后来这消息传到张木匠他妈耳朵里,他妈把他叫到背地里,骂了他一顿“没

骨头”,骂罢了又劝他说:“人是苦虫!痛痛打一顿就改过来了!舍不得了不得……”

他受过了这顿教训以后,就好好留心找小飞蛾的岔子。

有一次他到丈人家里去,碰见保安手上戴了个斗方戒指,和小飞蛾的戒指一个样;

回来一看小飞蛾的手,小飞蛾的戒指果然只留下一只。“他妈的!真是有人家保安一半!”

他拉了一根铁火柱正要走,他妈一把拉住他说:“快丢手!不能使这个!细家伙打得疼,

又不伤骨头,顶好是用小锯子上的梁!”他妈为什么知道这家具好打人呢?原来他妈当

年年轻时候也有过小飞蛾跟保安那些事,后来是被老木匠用这家具打过来的。

小飞蛾抬头看看他的脸,看见他的眼睛要吃人,吓得她马上没有答上话来,张木匠

的锯梁子早就打在她的腿上了。等到张木匠打得没了劲扔下家伙走出去,她觉得浑身的

筋往一处抽,头上的汗,把头发湿得跟在热汤里捞出来的一样。自从她挨了这一顿打之

后,这个罗汉钱更成了她的宝贝。张木匠看不上活泼的小飞蛾,觉着家里没了趣,以后

到外边做活,一年半载不回家。小飞蛾只好一面伺候婆婆,一面偷偷地玩她那个罗汉钱。

每天晚上她都是离了罗汉钱睡不着觉,直到生了艾艾,才把它存到首饰匣子里。

张木匠也回来了,把艾艾打发走,一边脱衣服一边悄悄跟小飞蛾说:“东院五婶说

的那一家有成呀没成?快把她出脱了吧!外面的闲话可大哩!人家都说:一个马家院的

燕燕,一个咱家的艾艾,是村里两个招风的东西;如今燕燕有了主了,就光剩下咱艾艾!”

第二天,五婶就到了村南头这家提亲。五婶一进去,老汉老婆齐让坐,几句见面话

说过后,老婆说:“人样儿满说得过去,不过听说她声名不正!”五婶说:“那点小毛

病也算不了什么,只要到咱家改过来就行!”老汉说;“还改什么?什么样的老母下什

么样的儿!”五婶说:“改得了!人是苦虫!痛痛打一顿就改过来了!小飞蛾那时候,

还不是张木匠一顿锯梁子打过来的?”

他们说到这里,小飞蛾正走到当院里,正赶上听见五婶末了说的那两句话。她一听,

马上停了步,看了看院里没人,就又悄悄溜出院来往回走。她想:“难道这挨打也得一

辈传一辈吗?我的闺女用不着请你管教!”

结婚这一天,因为区上说是模范婚姻,村上的群众自然也来得特别多,把小晚家一

个院子全都挤满。会开了,新人就了位,不知道哪个孩子从外边学来的新调皮,要新媳

妇报告恋爱经过,还要叫从罗汉钱说起。艾艾说:“那算什么稀奇?我送了他个戒指,

他送了我个罗汉钱,一句话不就说完了吗?”“大家要我说,我可以说一些别的事!大

家不是都知道我的声名不正吗?你们知道这怨谁?说‘男女婚姻要自主‘,你们说,咱

们村里谁自主过?说老实话,有没有一个不是父母主婚?”大家心里都觉着对,只是对

着区干部不好意思那么说。艾艾又接着说:“要说有的话,女的就只有我和燕燕两个,

可是民事主任常常要叫我们检讨!我们检讨过了,要说有错的话,就是说我们不该自主!

说到这里了我也坦白坦白:为了这事,我整整骂了民事主任两个月了,现在让我来赔个

情!”区分委书记说:“你骂得对!”他向全场看了一看:“党员同志们,你们说说人

家骂得对不对呀?检查一下咱们区上村上,这几年处理错了多少婚姻问题,想想有多少

人天天骂咱们?再要不纠正,受了党内处分不算,群众也要把咱们骂死了!”

散会以后,大家都说这种婚姻结得很好,都说:“两个人以后一定很和气,总不会

像小飞蛾那时候叫张木匠打得个半死!”连一向说人家声名不正的老头子老太太,也有

说好的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描写了小飞蛾遭受家庭暴力后所感受到的孤独、凄惶和无处依归。事实上,在

张木匠家暴行为的背后,婆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B.作者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视角,掌握着故事中每一个人的命运,以罗汉钱为线索,

并运用补叙的方式交代了小飞蛾罗汉钱的来历。

C.文章对小飞蛾内心世界的拿捏可谓十分精准细腻,从犹豫不决转而坚定的心理过程

展现了她在包办婚姻里的痛苦挣扎、对传统婚姻的反思和对自己女儿的爱。

D.小说里小飞蛾与其婆婆都没有逃脱被家暴的命运,她们代表的是旧社会不合理婚姻

制度下的广大妇女的命运。

2.文本中两次出现了“人是苦虫!痛痛打一顿就改过来了!”这样的话语,请结合文本

谈谈你的理解。(6分)

3.《登记(节选)》在叙述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15分)

归去来

韩少功

很多人说过,他们有时第一次到了某个地方,却觉得那地方很眼熟,奇怪之余不知

道是何原因。现在,我也得到这种体会。

互相紧紧地挤靠在一起的民居房屋,厚实的石墙,开得又高又小的窗户……这一切

居然越看越眼熟。见鬼,我到底来过这里没有呢?让我来测试一下吧:在油榨房边往左

一折,也许可以看见一棵老树,银杏或者是樟树,已经被雷电劈死。片刻之后,预测竟

然被证实!凉气突然从我的脚跟上升,直冲我的后脑。

我一定没有来过这里,绝不可能。我脑子还管用。那么眼前的一切也许是在电影里

看过?听朋友们说过?或是曾在梦中相遇……我慌慌地回忆着。

更奇怪的是,山民们似乎都认识我。刚才我扎起裤脚探着石头过溪水时,一个汉子

见我脚下溜溜滑滑,就从路边瓜地里拔出一根树枝,远远地丢给我,莫名其妙地露出一

口黄牙,笑了笑。

“来了?怕有上十年了吧?”“到屋里去坐吧,三贵在门前犁秧田。”他的屋在哪里?

三贵又是谁?我糊涂了。

我走上一个坡,几个女人在地坪中翻打豆荚。一位大嫂看到了我:“这不是马……”

“马眼镜”。

另一个提醒她。觉得这个名字好笑,她们都笑了。我很快察觉到,她们都把我错当

成“马眼镜”。也许那家伙同我长得很像,也躲在眼镜片后面看人。

他是什么人?我需要去设想和伪装他吗?从女人们的笑脸来看,我今天的吃和住是不

成问题了,谢天谢地。当一个什么姓马的也不坏。回答关于一个还是两个的问题,让女

人们惊讶或惋惜一阵,不费多少气力。

大嫂把我引进家里,端上油茶。“马知青①呵,我家公公他老是挂牵你,说你仁义,

有天良。你给他的那件袄子,他穿了好几个冬天。他故了,我就把它改了条棉裤,满崽

又穿……”

屋里又进来一个乡亲。“马同志呵,哎哟哟,呵呀呀……何时来的?"我想说我根

本不姓马,姓黄,叫黄治先,也不是来寻访故地的,只是进山来随便问问山货,做点生

意。

“还识得吾吧?吾叫艾八,一起种过田的,还同你去赶过肉的,记不记得?那次吾要

安山神,你说是迷信,不让我敬香和念诀。结果还不是?野猪毛都没打到一根……”艾

八搬出一个葫芦,向我大碗大碗敬酒,“你当夜校民师那阵发的书,吾还存着哩……对

了,那个阳矮子究竟是不是你杀的?”

阳矮子?我头盖骨乍地一紧,口腔也僵硬,连连摇头。我压根儿不姓马,也没见过

什么阳矮子?”这就怪了,"见我否认,他似乎有点怀疑,又不无遗憾,“都说是你杀的。

那家伙是条两头蛇,该杀!”我现在相信,我确实没有来过这里。

晚饭做得很隆重。牛肉和猪肉都大模大样,神气十足。席间我继续充当马眼镜,应

邀唱了几首歌,谈了些城里的故事,生意之事当然也在偷偷进行。我谈到了香米,他们

根本不肯出价钱,简直是要白送。至于药材,今年药材好是好,但国家药材站统一收购,

我果然没法插手。突然,一位老人进屋来,说他以前托我买过染布的颜料,欠了我两块

多钱,现在是特意来还钱的,还请我明天去他家吃饭。

饭后,山民们说什么也要我洗个澡。我怀疑这是不是当地的风俗,得装得很懂,很

配合。在盛满热水的木桶里洗着洗着,我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这具身体很陌生,

与我没有关系。他是谁?或者说我是谁?我蠢头蠢脑地也许想得太多了。

……巨大的月亮冒出来,寨子里的狗好像很吃惊,信信地叫唤。我踏着树影筛下的

月光,踏着水藻浮萍似的圈圈点点,向村口的溪边走去。此情此景,使我猜测溪边应该

坐着一•"人。

溪边老树下果然有人影。“是小马哥?”

“是我!”我居然应答得并不慌张,“你……是谁?”

“四妹子”。她突然沉默了,望着溪那边的水榨房,声音有些异样,”你为什么还

要回来呢?为什么不忘记这个地方呢?吾姐好恨你……

我紧张地回望村里的灯光,有点想逃之天天。"对不起,我有很多事情不知道,也

一直说不清楚……”。

“你傻呵?你疯呵?那天你为哪样要往她背篓里放苞谷呢?女儿家的背篓,能随便放

东西么?她给了你一根头发,你也不晓得?你教她扎针……你还教她读书?你们城里人,

是没情义的!”

“你不要这样说。我……我不懂,不懂这里的规矩;我只是……想要她帮忙,让她

背些苞谷。”

“就是,就是!”她跺着脚,哭得更伤心了,“你要是早说一句话,事情也不会这

样。吾姐已变成了一只鸟,天天在这里叫你。你听见没有?"月光下,我看见她的背脊

在起伏,落下来的头发在抖动。树上确实有只鸟在叫唤:“行不得也哥哥②,行不得也

哥哥-一”声音孤零零地射入高空,又忽悠悠飘入群山,坠入树林。

我走了,我几乎像是潜逃,没给村里任何人告别。整个村寨莫名其妙地使我窒息,

使我惊乱,使我似梦似醒,我必须逃走,一刻也不能耽误。

走到山头上,我回头看了看,又见村口那棵死于雷电的老树,伸展的枯枝,像痉挛

的手指,要在空中抓住什么。毫无疑问,手的主人在多年前倒下,变成了山脉,但它还

在挣扎,永远地举起一只手。

进了县城的旅社,我做了个梦,梦见我还在皱巴巴的山路上走着。不知为什么,这

条路总是在延伸,似乎总也走不到头。我看看手腕上的日历表,已经走了一小时,一天,

两天,三天……可脚下还是黄土路,长得令人绝望。

我惊醒过来,最后向朋友挂了个长途电话。我本想问问他在牌桌上的战绩,一出口

却成了帮四妹子打听卫生学校招生的事。朋友在电话里称我“黄治先”,我愕然,脑子

里空空荡荡。是的,我眼下在县城一家小旅社里。过道里有一盏蚊虫扑绕的昏灯,有一

排临时加床和疲倦的旅客们。就在我话筒之下,还有个呼呼打鼾的胖大脑袋。可是——

这世界上还有个叫黄治先的人?而这个黄治先就是我?

我累了,永远也走不出那个巨大的我了。妈妈!

(原载于1985年6月的《上海文学》,有删改)

[注]①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一批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的年

轻人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到农村或农垦兵团去劳动和生活。

4.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开篇,写“我”来到似曾相识的山村后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

既营造了神秘氛围,又吊足了读者胃口。

B.小说主要通过不同山民的语言描写,复原了马眼镜在山村里种田打猎、铲除恶人、举

办夜校、教民扎针等生活片段,刻画出马眼镜善良、热情、有正义感的知青形象。

C.小说采用较为传统的现实主义写法,围绕中心事件,依照时间顺序,从情节的开端、

发展、高潮,写到结局,并运用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

题。

D.小说构思巧妙,设置了今昔交织的两个时空:长得像马眼镜的"我"如今来到山村,感

受细腻而真实;长得像“我”的马眼镜曾经来到山村,往事立体而丰富。

5.请简要分析本文在叙述方面的艺术特色。(6分)

6.如何理解小说的最后一段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分)

列车上遇到的姑娘

拉斯金•邦德

我一个人独自坐了一个座位间,直到列车到达罗哈那才上来一位姑娘。为这位姑娘

送行的夫妇可能是她的父母,他们似乎对姑娘这趟旅行放不下心。那位太太向她作了详

细的交代,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不要把头伸出窗外,避免同陌生人交谈,等等。

我是个刚刚瞎了眼的盲人,面对突如其来的黑暗世界,我感到更多的是对一望无际

的黑暗世界的无奈,于是我选择在空闲的晚上,找一个无人的角落,坐上这班通往穆索

里的列车,不必感受大白天的人来人往,只有车轮轧过铁轨时发出的富有律动的声

响……以及这车厢内挂着的盛开着大丽花的秋日穆索里的美画。在充满幻想与静谧的夜

里,我就能忘记自己已经全然陷入黑暗的现实。

我不知道这位刚上车的姑娘长得如何,但从她脚后跟发出的“啪嗒啪嗒”的声音,

我知道她穿了双拖鞋。她说话的声音是多么清脆甜润!列车上的大长椅轻微地向下抖动

了一下,我断定她已坐下了。

“你是到台拉登去吗?”火车出站时我问她。

我想必是坐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因为我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她低低地惊叫一声,

末了,说道:“我不知道这里有人。”

是啊,这是常事,眼明目亮的人往往连鼻子底下的事物也看不到,也许他们要看的

东西太多了,而那些看不见的人反倒能靠着其他感官确切地注意到周围的事物。

“我开始也没看见你,"我说,“不过我听到你进来了。"我不知道能否不让她发

觉我是个盲人,我想,只要我坐在这个地方不动,她大概是不容易发现庐山真面目的。

“我到萨哈兰普尔下车。”姑娘说,“我的姨妈在那里接我。你到哪儿去?”

“先到台拉登,然后再去穆索里。"我说。

“啊,你真幸运!要是我能去穆索里该多好啊!我喜欢那里的山,特别是在十月份。"

“不错,那是黄金季节,充满了诗意,就像这车上的画一样,你也觉得这画里的穆索里

美得很别致,对吧?”说着,我脑海里回想起眼睛没瞎时所见到的情景——漫山遍野的

大丽花,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到了夜晚,坐在篝火旁,喝上一点白兰地,

这个时候,大多数游客离去了,路上静悄悄的,远山在青黑色的夜幕里只剩依稀可见的

几条弧线。偶尔能听见露水从松针上滑落的声音,然后落地,绽开,又归于平静……就

像到了一个阑无人烟的地方。

她默默无语,是我的话打动了她?还是她把我当作一个风流倜傥的滑头?还是说她

也沉浸在这画中的穆索里了呢?接着,我犯了一个错误,“外面天气怎么样?”

她对这个问题似乎毫不奇怪。难道她已经发觉我是一个盲人了?不过,她接下来的

一句话马上使我疑团顿释。“你干吗不自己看看窗外?”听上去她安之若素。

我沿着座位毫不费力地挪到车窗边。窗子是开着的,我脸朝着窗外假装欣赏起外面

的景色来,晚风扑在脸上,似乎要把微凉的信息传达到我脸上的每一根绒毛。我的脑子

里能够想象出路边的电线杆飞速向后闪去的情形。“你注意到没有?"我冒险地说,“好

像我们的车没有动,是外面的树在动。”

“这是常有的现象。”

我把脸从窗口转过来,朝着姑娘,有那么一会儿,我们都默默无语。“你的脸真有

趣。”我变得越发大胆了,然而,这种评论是不会错的,因为很少有姑娘不喜欢奉承。

她舒心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宛若一串银铃声。“听你这么说,我真高兴,”她道,

“谁都说我的脸漂亮,我都听腻了!”

啊,这么说来,她确实长得漂亮!于是我一本正经地大声道:“是啊,有趣的脸同

样可以是漂亮的啊。”

“你真会说话。”她说,“不过,你干吗这么认真?”

“马上你就要下车了。"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谢天谢地,总算路程不远,要叫我在这里再坐两三个小时,我就受不住了。”

然而,我却乐意照这样在这里一直坐下去,只要我能听见她说话。她的声音就像山

涧淙淙的流水。她也许一下车就会忘记我们这次短暂的相遇,然而对于我来说,接下去

的旅途中我会一直想着这事,甚至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也难忘怀。

汽笛一声长鸣,车轮的节奏慢了下来。姑娘站起身,收拾起她的东西。我真想知道,

她是挽着发髻?还是长发散披在肩上?还是留着短发?

火车慢慢地驶进站。车外,脚夫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响成一片。车门附近传来

一位妇女的尖嗓音,那想必是姑娘的姨妈了。

“再见!”姑娘说。

她站在靠我很近的地方,从她身上散发出的香水味撩拨着我的心房。我想伸手摸摸

她的头发,可是她已飘然离去,只留下一丝清香萦绕在她站过的地方。

门口有人相互撞了一下,只听见一个进门的男人和姑娘几乎同时结结巴巴地说了一

声“对不起”。接着门“砰”地一声关上,把我和外面的世界隔了起来。我回到自己的

座位上,列车员嘴里一声哨响,车就开动了。

列车慢慢加快速度,飞滚的车轮唱起了一支歌。车厢在轻轻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

声音。我摸到窗口,脸朝外坐了下来。现在我有了一个新旅伴,也许又可以小施骗技了。

“对不起,我不像刚才下车的那位吸引人。”他搭讪着说。

“哦,我只是和她聊了聊天气,以及这辆车的目的地。"我不动声色地接话。

“是穆索里吗?那个美丽的地方。”

“是啊,很美的一个地方,就像这车里的画一样,漫山遍野的大丽花……”

“您也很喜欢以前这车里的画对不对?”那个男人问道,“不过一个月前换上的这

幅夕阳下的恒河也很美呢!”

正准备发挥精湛演技的我听到这话愣住了,我本打算好说出口的有关穆索里的一切

风景在这一刻都被我咽回了肚子里去。

“可刚刚那位姑娘……”我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哦,那姑娘很有意思……”他说。

“您能不能告诉我,她留着长发还是短发?”

“这我倒没注意,”他听上去有些迷惑不解。“不过她的眼睛我倒注意了,那双眼

睛长得很美,可对她毫无用处——她完全是个瞎子,您注意到了吗?”

7.下列关于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的“我”经常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提到穆索里美丽的山和大丽花,这是令失明

前的“我”格外印象深刻的景物,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以及对自己已然

失明的惋惜之情。

B.小说第二段用了补叙的情节叙述手法,交代了“我”的身份以及夜晚出现在列车上

的原因,对小说的内容进行了补充说明。

C.小说运用了嗅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描写,既丰富了小说的细节,使得文笔

细腻生动,又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作为一个盲人的身份。

D.“马上你就要下车了”这句话并非对上文姑娘的询问做出的回答,却是“我”的内

心写照。“我”的旅程因为有了与姑娘的谈话变得有趣,使得“我”不希望这段美好的

时光早早结束。

8.赏析文中的划线句。(6分)

9.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在情节安排和叙事上的艺术。(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分)

扛包工

戴玉祥

五娘去世,我过去奔丧,碰见星球。

星球是我高中同学,二十多年没见,都高兴。

乡下办丧事,来奔丧的,是要记账的,记账后,要吃过饭才能离开。星球显然是记

账后,过来等饭,碰见我的。我正坐在餐桌前,看晚阳趴在桌沿上,看苍蝇在晚阳身上

飞。星球一把拽住我,说老同学多年没见了。我说是呀,好多年了。星球看着我,很快

松开了手。星球坐到我对面。见星球铜色的脸上冒着酒气,我说老同学,中午喝了?星

球有些得意。星球说,上午没活干,就喝了。星球说过后,目光就搁我脸上,碾过后,

问,中午没喝两杯?我说,公务员中午不准饮酒。星球听了,一脸得意。星球说,没我

自由!说后,放声大笑。我使眼色,星球才觉得这样的场合,不适宜,止了笑。

阳光不知啥时候溜走了,电灯亮起。

支客的在招呼过来奔丧的人入座,准备开饭。

我给星球倒了杯白开水,说老同学多喝点水,解解酒。星球感动,边喝着白开水,

边跟我叙着往事。星球说,当年村里初中毕业三十多人,考上高中的,才七人,还记得

吧?我说,怎么能不记得?还说,领录取通知书回来的路上,我们还偷摘了队里的香瓜,

躲红麻地里吃,说是庆贺。星球说,记得记得。还说,我们七个,后来你与荣考上了大

学,其余的,只好修地球了,不过……星球突然转移了话题,说,修地球其实很好的,

你看我们吃的,那才是原生态的绿色食品,你们城里人吃不到吧?我们住的,院子想要

多大就可以多大,搁你们城里,那要多少钱呀!星球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得意。后来,

竟有些飘飘然了。

开饭了。

星球开了瓶白酒,给我也倒了杯。我说五娘去世,我不能喝酒。星球说,你五娘九

十多了,活这大岁数才走,是白喜事,得喝!见我没动杯子。星球灌了口酒,说知道你

是公家人,讲究多,咱老百姓,没啥讲究,但实诚。老同学,你要是实诚,就喝了。我

只好“实诚”了。几杯酒下肚,星球显然是有些醉意了,话多起来,人也精神了。铜色

的脸上,反射着灯光。星球说,老同学,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钱?我说,七八千吧。星

球乜了我一眼,很不屑。星球说,不是跟你吹,我有天扛水泥,往十楼扛,一袋十块钱,

我两个小时扛五十袋,挣五百块,这样算,比你挣得多!说后,咕咚,又灌了口酒。我

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主动端杯,与星球碰。我们都喝了很多酒。

翌日酒醒后,我跟老婆说了星球的事。老婆听了,说他能那样对待生活,也是一种

生活方式。我觉得老婆的话有道理,心里就好受多了。渐渐,也就将星球忘了。

我正在键盘敲字,手机响了,是大哥打过来的。大哥说,星球死了,摔死的。我惊

诧,急问怎么摔死的。大哥说,扛包时,星球为了赶速度,多扛,下楼时,直接在窗户

上拴条绳子,然后顺着绳子往下滑。昨天,可能是中午喝多了,绳子没拴牢,从十楼摔

下来,当场就没气了。我放下手机,就跑出去了。

我决定去送送星球。

坐在车上,我开始打盹。星球向我走过来,铜色的脸上,冒着酒气。星球说,上午

扛了四百六十块钱,狠狠心,要了一盘菜,花二十块钱买了瓶好酒,喝得那个痛快呀……

星球得意地说,喝了酒,趁着酒劲,继续扛。星球突然不说了,目光搁在我脸上,慢慢

碾。好久了,星球才说,知道我为啥比别人扛得多吗?星球继续得意。星球说,别人下

楼走楼梯,我下楼——星球用手比画着拴绳子的动作一一直接手攥着绳子滑下来,那个

快呀!星球继续得意,还说,你老同学厉害吧?我说,厉害!

开车的司机问我,在说谁厉害呢?

我这才醒来。

我说,一个同学。

还说,他真的很厉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0.04期,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开篇,交代了“我”因长辈去世奔丧而遇到高中同学星球一事,引出了后文

情节。

B.小说第六段中,二人回忆考上高中时一起偷瓜吃瓜庆贺的情景,营造了温馨欢乐的

气氛。

C.文中写星球有没有活干都喜欢喝两杯,喝得痛快等内容,为后文星球因酒丧命埋下

伏笔。

D.星球在提及他的收入比“我”高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表明“我”对星球的

嫉妒。

11.作品是怎样叙述“扛包工”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回答。(6分)

12.文章在结尾处设置了“打盹”这一情节,这样设计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6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分)

鹅毛翎

高军

他们五个人来到房东已经拾掇好的房间放下背包后,有的赶紧拿起扫帚打扫院子,

有的挑起筲桶去井上担水。房东怎么阻止也不起作用,就不住地跺着脚说:“你说说,

同志们刚到家,怎么就干起活儿来了?”

他觉得很奇怪,怎么一进这家院门,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1941年,他在沂蒙山战斗过一段时间。三十年后的今天,随部队再回到这里拉练,

他觉得,走到哪里都无比亲切。他还一直留心着,想找到当年的那家老房东。

当时,日本鬼子“扫荡”频繁,那家房东所在的村名都没顾得上问清楚,他们就匆

忙地转移了。多年来,他找不到一丁点儿联系方式。

看到房山墙西面的夹道里乱糟糟的,木棒和杂物横七竖八躺着,一些筐头子胡乱堆

放着,柴草垛、鸡窝都歪斜了,于是,他就上前去整理。

“同志,这里都是陈旧多年的老物件了,多少有些忌讳,你千万别动着什么物儿啊

房东大嫂看见了,一边说着,一边走过来摆摆手,让他进屋休息。

“没事儿。”他笑笑,觉得哪里来的这么多忌讳啊,于是就继续收拾。

大嫂看他还不打算停下来,赶紧端过一盆水来,用炊帚不停地洒着,嘴上说着:“那

得先洒洒水。”

他虽不太明白这样有什么用,但看大嫂这么认真,也只能等她洒完水后再干活儿了。

突然,他发现地上有一根鹅毛翎支棱在那里,他一下子愣住了,继而目光直直地凝视起

来,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年前。

当年,他们在这里与日伪军周旋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小腿上起了很多又

疼又痒的红疮,给行军转移带来了极大不便。卫生员给他涂抹了药膏后,效果并不明

显。

有一天,战事稍稍轻松一些,他们在一个村子里停下来暂作休息。当他使劲儿挠痒

的时候,被房东大娘看到了,大娘过来询问情况,并仔细看了看,说:“你等等,我去

弄个土方试试。”不一会儿,大娘端着一小碗奶汁来到他面前,又去另一个房间拿来一

根鹅毛翎,大娘让他把裤脚卷起来,用鹅毛翎蘸着碗中的奶汁在他的腿上慢慢涂着,这

碗奶汁还温温的,涂上后慢慢产生出一种奇妙的凉爽的感觉,腿上那种钻心的痒慢慢变

轻了。那两天,大娘每天为他涂抹四五次。第三天凌晨,日军又发动突袭。在他们转移

前,大嫂专门给了他一根鹅毛翎和一小竹筒这种液体,让他继续涂抹。他觉得这种土方

药很管用,就顺便问了一下是用什么配制的。大娘笑笑说:“我向儿媳妇要了点儿奶水,

拌上点儿桐油……”他一下子惊住了,怪不得这几天那位大嫂看见他总有一种羞涩的神

情呢。他心中一阵发热,眼圈就红了,对着大娘深深鞠了个躬。此时,枪炮声激烈起来,

他们只得快速离开。在战争的空隙里,他又涂抹了两天,腿上的红疮就彻底消失了。

想到这里,他眼眶一热,看到房东大嫂在不远处忙碌着,他赶紧抹去泪水,轻轻地

拾起那根鹅毛翎。

他们住下的第二天,紧张的拉练就开始了。下午回来的时候,他觉得眼睛有些不舒

服,就不断用手去擦。大嫂见了,关切地问:“你这是怎么了?我看看是不是动着物儿

了啊?”

再次听到“动着物儿”这个说法,他忍不住问道:“什么叫‘动着物儿‘了?”

大嫂一边扒着他的眼皮观察着,一边告诉他:“很长时间不拾掇的地方,那些物件

一般是不能动的。要动也要先洒洒水或多吐几口唾沫,就没事儿了。不然的话,会出毛

病,最常见的是眼珠子发红,淌眼泪。我看啊,你应该是拾掇陈旧东西时动着物儿了,

这是俺洒水洒晚了啊,你说说。”

他觉得这种说法有点儿离奇,好好想想又觉得也有道理,陈旧东西必定含有细菌,

飞到眼里造成这种情况应该也是有的。看大嫂不停地自责,他赶紧故作轻松地说:“小

毛病,不要紧啊。”

“眼里的毛病可不小,你等着,俺去东边那家淘点儿东西来……”大嫂说完,急匆

匆地走了。

很快,大嫂就回来了,她右手拿着一根鹅毛翎,左手端着一个白瓷小酒盅。他见了,

一下子呆住了。在他愣怔着的时候,大嫂已经把他按在了板凳上,随后让他仰起头睁开

眼,用鹅毛翎蘸一下酒盅中的液体,在他眼睛上方轻滴一下,这时,有一种略带奶味的

气息飘散开。这样治疗几次后,他眼中的红丝少了些,刺疼淌眼泪的毛病消失了。大嫂

告诉他:“用这种方法治眼睛很管用,是向邻居家一个年轻媳妇要来的……”有一次,

邻居家媳妇过来借钩担用,见了他,羞羞地一转头,赶紧出了门。

几天后,拉练结束,乡亲们前来送别,他看到邻居家媳妇和大嫂站在一起,不断向

他们挥舞着手。

他按按衣服口袋中大嫂用过的那几根鹅毛翎,两腿“啪”地一并,散了一个军礼,

转身迈着有力的步子向前走去。

他的眼睛一下子模糊起来,尽管这次没有找到1941年的那家房东,但他觉得,这

位大嫂与当年的那位大娘,这位邻居媳妇与当年大娘的儿媳妇,身影慢慢重合起来了。

(原载于《天池》2021年第9期,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随部队回沂蒙山拉练,一进入房东拾掇好的房间就放下背包与战友们一起干起

活儿,表现了人民军队关心爱护百姓的优良作风。

B.房东大嫂提醒“他”注意农村的古老“忌讳”,不要去碰那些陈旧物件,但“他”还

是着了道,含蓄批评了当地农村的封建迷信思想

C.大嫂用鹅毛翎给“他”治眼疾的动作、语言描写,既表现了大嫂直爽、大方的性格,

又表现了她对人民子弟兵真诚的关心与深切的爱护。

D.提供奶水的“大嫂”“邻居家媳妇”,见了“他”后“羞涩的神情”“羞羞地一转头”

的细节描写真实传神,表现了人物微妙的心理。

14.大嫂与大娘,邻居媳妇与大娘儿媳妇的身影为什么能“慢慢重合起来”?请简要分

析。(6分)

15.小说在叙述方面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从叙述视角、叙述顺序和叙述线索方面简

要分析。(6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分)

患难见知己

[英]毛姆

三十年来,我一直研究我的人类同胞,但至今了解不多。每当有人跟我说他对一个

人的第一次印象向来不错的时候,我就耸耸肩。我想这种人不是无知,就是自大。拿我

自己来说,我发现,认识一个人的时间越长,我就越感到困惑。

我产生这些想法,是因为我在今天早上的报纸上看到爱德华•海德・伯顿在神户去

世的消息。我跟他并不熟,但是对他挺有兴趣,因为有一次他让我大吃一惊。要不是听

他亲口讲述这个故事,我根本不会相信他能做出这种事来。这件事之所以特别令人惊讶,

是因为无论是外表还是风度,他都让人想到一种非常明确的类型。要说真有表里如一的

人的话,那就是此公了。他个子很小,身高不过5英尺4英寸,身材纤细,白头发,蓝

眼睛,红红的脸上布满皱纹。我估计自己认识他时,他大约有60岁光景。他向来衣着

整洁素雅,合乎他的年龄和身份。伯顿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还是他这个人和善。他

那双温和的蓝眼睛有种令人愉快的神情。我想,人们喜欢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非

常瘦小、脆弱,容易引起人们的恻隐之心。你觉得他甚至连只蚂蚁都不忍伤害。

一天下午,我正坐在格兰德大酒店的大堂里,伯顿走了进来,在我旁边的椅子里坐

下。

“喝一点,怎么样?”

“你认识特纳吗?”在我点头致意的时候,伯顿问道。

“我是在俱乐部里认识他的。听说他是个靠国内寄钱过日子的人。”

“是呀,我想是的。在这儿这种人可不少。”

“他桥牌打得不错。”

“他称得上是桥牌高手。好像对牌有一种本能似的,简直神了。我那会儿常和他一

起玩牌。他在神户住了一段时间。”

伯顿抿了一口杜松子汽酒。“说来也是件有趣的事,”他说,“他人不坏。我挺喜

欢他。他总是衣冠楚楚,样子挺帅。长得也算英俊,蜷曲的头发,两颊白里透红。女人

都对他着迷。你知道,他没有什么害人之处,就是野了点。自然,他酒喝得太凶了。这

种人总是这样。他每个季度收到一小笔钱,靠打牌再赚一点。他赢了我不少钱,这我可

知道。”

伯顿和善地咯咯一笑。我的处世经验告诉我,他打桥牌输起钱来时一定是大大方方

的。他用瘦小的手摸了摸剃得光光的下巴;手上青筋鼓起,手白得几乎透明。

“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当他落得一文不名的时候,就来找我了,再说他和我同姓。

有一天,他到我办事处来见我,要我给他个差使。当时我颇为惊讶。他告诉我说家里不

再给他寄钱了,他要干活儿了。我问他多大年纪。’35,'他说。'你一直都干什么来

着?'我问道。

'嗯,没怎么干过事。'他说。我禁不住笑了。'眼下恐怕不能帮你忙了,'我说,

'你再过35年来找我,到时候我再看看能帮些什么忙。'他没有动弹,脸色变得相当

苍白。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对我说,这一阵子他牌运一直不好。原来他不甘心老打桥

牌,便赌起扑克来,结果输了个精光。我瞧了他一会儿。我能看出他已经完全垮了。这

一阵子他酒喝得比以前更凶,看上去足有50岁。姑娘们当时要是瞧见他,准不会对他

那么着迷了。'嗯,你除了打牌以外,难道什么也不会干吗?'我问他。'我会游泳,'

他说。‘游泳!'我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呢,这种回答听起来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我

读大学时曾经代表学校参加游泳比赛。'我听出了一点他话里的意思。上大学时自以为

了不起的人我见得多了,我才不吃这套呢。'本人年轻时也是个游泳好手。‘我说。”

“突然,我有了个想法。”伯顿停了下来,看着我。

“你对神户熟悉吗?"他问。

“不熟悉,”我说,“从前有一次路过那里,只呆了一个晚上。”

“那么,你不会知道盐谷俱乐部吧。我年轻的时候,曾经从那里出发,游过灯塔直

到垂水小溪上岸。一共3英里多路,灯塔一带有激流,游起来挺费劲。于是,我把这事

告诉了那位与我同姓的年轻人,并对他说,要是他能游过去,我就给他一个差使。我看

得出,他吓了一跳。'你不是说你是游泳好手吗?'我说。'我现在身体状况不太好,'

他回答说。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耸了耸肩。他望了我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好吧,'

他说了,'你要我什么时候游呢?'我看了看表。刚过十点。'你游这段距离大概要花

一个钟头零一刻多一些。我到12点半开车到小溪那里去接你,带你到俱乐部换衣服,

然后一起吃午饭。''就这样吧,'他说。我们握了握手。我祝他好运,他就走了。那

天上午我有好些事要办,到12点半总算勉强赶到了垂水小溪。其实我根本用不着这么

赶,他压根儿就没露面。”

“他临阵脱逃了?"我问。

“没有,他没有临阵脱逃。他确实出发了。当然喽,他喝酒作乐早把身体搞垮了。

灯塔周围的激流他对付不了。大约有三天,我们都没找到尸体。”

我好一会儿什么话也没说。我感到有些震惊。然后我问了伯顿一个问题。

“你提出给他差使的时候,是不是知道他准会淹死?”

他轻轻地咯咯一笑,用那双和善又坦率的蓝眼睛望着我。他用手摩掌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