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专业 病理生理学-2023修改整理_第1页
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专业 病理生理学-2023修改整理_第2页
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专业 病理生理学-2023修改整理_第3页
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专业 病理生理学-2023修改整理_第4页
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专业 病理生理学-2023修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病理生理学疾病概论

1.疾病:对应于健康的一种异样生命状态,即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不完好

状态。

2.发病学普通逻辑:①损伤与抗损伤;②因果交替:是指疾病在发生进展过程中,由原始

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结果又可作为病因,引起新的后果;③局部和整体: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3.疾病的转归:分为康复和死亡。

4.康复:①彻低康复指疾病所致的损伤彻低消逝,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彻低恢复正常;

②不彻低康复是指疾病所致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逝,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

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5.脑死亡:全脑功能不行逆的永远性丧失以及集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远性停止。

6.脑死亡标准:①自主呼吸停止(死人和植物人的根本区分);②不行逆性深度昏迷;③

脑干神经反射消逝;④脑电波消逝;⑤脑血液循环彻低停止

酸碱平衡紊乱

7.标准碳酸氢盐(SB):全血在标准条件下测得血浆中[HCO3—]。

8.实际碳酸氢盐(AB):隔绝空气和实际条件下测得的血浆中碳[HCO3—]。

9.阴离子间隙(AG):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10.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H+增强和(或)HCO3—走失引起的pH下降,以血浆HCO3—

原发性削减为特征。

缘由:

(1)AG增高型:(1)血固定酸产生↑:①缺氧导致乳酸中毒;②脂肪分解导致酮症酸中毒;③药物过量导致水杨酸中毒。(2)固定酸排解↓

(2)AG正常型:HCO3—走失导致血[Cl—]↑:①呕吐腹泻等消化道走失;②肾走失:远端肾小管泌H+↓,近端肾小管重汲取HCO3—↓;③碳酸酐酶抑制剂:抑制

HCO3—重汲取

影响:

●对心血管:①室性心律失常;②心肌收缩力↓;③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BP↓

●对中枢:①生物氧化酶活性↓→ATP↓→脑能量不足;②谷氨酸脱羧酶活性↑→

γ-GABA↑→抑制中枢

●对骨骼:从骨骼释放钙盐缓冲,影响发育,可导致骨软化症等。

缺氧

11.血氧分压(PaO2):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12.血氧容量(CO2max):氧分压为150mmHg,温度为38℃时,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

白(Hb)所能结合的氧量,即Hb充分氧合后最大携氧量,取决于血液中Hb含量及其氧合能力。

13.血氧含量(CO2):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的氧量,包括物理溶解的和化学结合的。

14.血氧饱和度(SO2):血液中氧合Hb占总Hb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

比值。

15.

发热

16.发热: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整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整性体温上升(超过

正常值的0.5℃)

17.内致热源的产生和释放:发热激活物(如LPS)→激活EP细胞→释放EP

18.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①EP通过血脑屏障入脑;②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

于体温调整中枢;③迷走神经向体温调整中枢传递发热信号

19.发热的时相:①体温升高期;②高温持续期(高峰期);③体温下降期(退热期)

应激

20.应激: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浮现的非特异性反应。

21.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22.热休克蛋白(HSP):细胞在应激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强的一组蛋白,属于非分泌型蛋白。

●基本组成:蛋白质

●基本功能:协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维持和降解,称为“分子伴娘”

缺血-再灌注

23.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器官的损伤反而加重,甚至

发生不行逆性损伤的现象。

24.氧自由基(OFR):由氧诱发的自由基,种类有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等。

●IRI导致OFR增多的机制:(1)黄嘌呤氧化酶形成↑;(2)中性粒细胞聚拢及激活;

(3)线粒体膜损伤;(4)儿茶酚胺的自身氧化↑

●OFR引起IRI的机制:(1)膜脂质过氧化↑:①破坏膜正常结构;②促进自由基

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生成;③转变血管正常功能;④削减ATP生成;(2)直接和间

接抑制蛋白质功能;(3)破坏核酸及染色体

25.钙超载:各种缘由引起细胞内钙含量异样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

象。

●IRI导致钙超载的机制:(1)钠钙离子交换异样;(2)蛋白激酶C激活;(3)生物膜

损伤:细胞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肌浆网膜

●钙超载引起IRI的机制:(1)细胞膜损伤;(2)线粒体膜损伤;(3)蛋白酶激活;

(4)加重酸中毒

休克

26.休克:各种剧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

27.各分期微循环转变的特点:

●缺血性缺氧期(代偿期):少灌少流,灌流,微循环淤血

●休克的难治期(不行逆期):不灌不流,淤血加重,形成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与抗凝血

28.抗凝系统功能异样:

●抗凝血酶-III削减或缺乏:(1)遗传性缺乏;(2)获得性缺乏:①合成削减;②丢

失或消耗增多。

●蛋白C和蛋白S缺乏:(1)遗传性数量缺乏或结构异样;(2)获得性缺乏;(3)APC

(激活的蛋白C)反抗:①APS(抗磷脂综合征)引起;②FV(凝血因子V)基因

突变引起

2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激活凝血因

子和血小板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微血栓,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加,机体浮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过程。

●DIC分期:①高凝期;②消耗性低凝期;③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按DIC的代偿状况分型:①失代偿型;②代偿型;③过渡代偿型

30.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纤溶亢进时产生的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或纤

维蛋白原被分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的总称。

31.FDP片段检查:

●“3P”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实验,原理:鱼精蛋白可与FDP结合,将其加入

患者血浆后,血浆中原与FDP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与FDP分别后彼此聚合,形成

不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DIC患者呈阳性反应。

●D-二聚体检查:D-二聚体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多聚体的产物,是反应继发性纤

溶亢进的重要指标。

心功能不全

32.心功能不全:各种缘由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转变,使心室泵血量和(或)充盈功能低

下,以至于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在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及静脉压上升等静脉淤血和心排血量削减的综合征。

33.心力衰歇: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阶段,两折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区分。

34.前负荷:心脏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或压力,又称容量负荷。

35.后负荷:心室射血时所要克服的阻力,又称压力负荷。

36.心室重塑:损伤的心脏不但会发生功能与代谢适应的迅速代偿,而且有慢性的综合性适

应性反应,即心室重塑。

37.心肌重构:为适应心脏负荷的增强,心肌及心肌间质在细胞结构、功能、数量及遗传表

型方面浮现的适应、增生性变化。

38.心衰的发生机制:

(一)心收缩功能降低:

(1)心肌收缩相关的蛋白质转变:

1)心肌细胞数量削减:①坏死;②凋亡

2)心肌结构转变:①分子水平;②细胞水平;③器官水平

(2)心肌能量代谢障碍:①能量生成障碍;②能量储备削减;③能量利用障碍

(3)心肌高兴-收缩耦联障碍:①肌浆网钙转运功能障碍;②胞外钙内流障碍;③肌钙蛋白与钙离子结合障碍

(二)心肌舒张功能障碍:(1)主动性舒张功能削弱;(2)被动性舒张功能削弱

(三)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

39.静脉淤血机制:心收缩力↓→神经-体液调整机制过度激活→血容量↑、容量血管收缩

→前负荷↑→充盈压↑→静脉淤血

40.体循环淤血:见于右心衰竭,表现为体循环静脉系统的过度充盈、静脉压↑、内脏充血

和水肿等。

41.肺循环缺血:见于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

肺功能不全

42.呼吸衰竭:由外呼吸功能严峻障碍,导致在海平面,静息呼吸状态下,浮现氧分压降低

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过程。

●诊断标准: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

●分类:I型: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II型:伴有高碳酸血症型低氧血症呼吸衰竭

43.气道堵塞:(1)中心性:①胸外堵塞→吸气性呼吸困难;②胸内→呼气性;(2)外周性

44.COPD机制:①堵塞性通气障碍:支气管肿胀、痉挛、阻塞、气道等压点上移;②限

制性通气障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呼吸肌衰竭;③弥散功能障碍:肺泡弥散面积↓、肺泡膜炎性增厚;④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部分肺泡低通气、低血流

45.肺性脑病机制:

●酸中毒和缺氧对脑血管:脑血管扩张、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强→脑间质水肿→颅内压

↑→压迫脑血管→加重缺氧

●酸中毒和缺氧对脑细胞:ATP↓→钠钾泵功能↓→胞内水钠↑→细胞水肿;谷氨酸

脱羧酶活性↑→γ-GABA↑→中枢抑制;磷脂酶活性↑→溶酶体水解酶释放→神

经细胞组织损伤

肝功能不全

46.肝功能衰竭:各种致肝损伤因素伤害肝脏细胞,使其代谢、合成、解毒、分泌、生物转

化及免疫功能严峻障碍,成为肝功不全。肝功不全的晚期成为肝功衰竭。

47.肝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