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3第三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3第三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3第三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3第三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向下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社会主义向下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社会主义向下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向下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一)跨越卡夫丁大峡谷(二)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三)国外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四)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向上(一)跨越卡夫丁大峡谷马克思认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俄国人自己革命;无产阶级已经在欧洲夺取政权并在生产力上帮助俄国。俄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具备内在革命的条件;但不具备外在的条件。列宁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个国家内首先爆发革命并首先取得胜利。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917年11月—1918年上半年,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1918年夏天—1921年初,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21年春天—1924年,由战时共产主义转为新经济政策时期。1918年3月3日,苏联与德国、奥地利签订不列斯特条约,割让波罗地海、波兰属地和乌克兰等地,退出帝国主义战争。1、1917年11月——1918年上半年:

巩固苏维埃政权,制订向社会主义过渡初步计划初步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法和途径,进行了“直接过渡”实践。(二)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为捍卫苏维埃政权,苏维埃实行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下半年起,西方帝国主义纠合14个国家发动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同时俄国国内也爆发了内战。(三)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18年夏天至1921年初1918年9月2日,被迫实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战时共产主义(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国内贸易国有化,余粮收集制,产品配给制,劳动义务制,全部工业国有化。(三)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18年夏天至1921年初1918年11月11日,德军正式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停战协定签订第二天,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不列斯特条约。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击退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1921年初转入和平建设时期。(三)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18年夏天至1921年初背景:

1921年3月8日--16日,俄共(布)召开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四)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年3月—1924年列宁此时的主要思想是:要客观地估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问题;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分配;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由农民支配的粮食除口粮外,立即变成商品涌入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等。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四)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年3月—1924年第四,试行租让制、代购代销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作为由多种经济成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桥梁。

第一,实行粮食税制度,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农民自由周转剩余农副产品;第二,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允许通过市场进行商品买卖,实行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第三,把商业原则引入国有企业,进行经济核算,对职工实行物质奖励;(四)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年3月—1924年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加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等。列宁晚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向上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社会主义(一)列宁逝世前后苏共党内的斗争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村全盘集体化

(三)苏联模式

向上(一)列宁逝世前后苏共党内的斗争后列宁时代1923年3月列宁再次中风丧失语言能力后,苏联实际上进入了后列宁时代。谁成为列宁的接班人?在关于党的领导层的最后思考中,列宁最担心的问题是自己去世后会出现党内斗争,并有可能因此而导致党的分裂。列宁认为,党内斗争最可能发生在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之间。(一)列宁逝世前后苏共党内的斗争后列宁时代列宁把防止分裂的希望寄托在扩大中央委员会上,企图用中央委员会整体的稳定来“防止中央委员会一小部分人的冲突对党的整个前途产生过分大的影响”。列宁还希望,新增加的中央委员应来自基层的工人,他们还没有沾染机关的官僚习气,因此“能真正致力于革新和改善机关”。列宁所设想的另一个措施是调动斯大林的工作。(一)列宁逝世前后苏共党内的斗争后列宁时代但列宁“政治遗嘱”没有在俄共(布)十二大上向全党传达,在十三大上也只是在有限的小范围内作了传达,列宁建议的措施没有被采纳。(一)列宁逝世前后苏共党内的斗争苏共党内斗争的爆发1923年10月8日,托洛茨基于致信中央委员会,指责党内缺少民主,党的机关官僚化,并对改组革命军事委员会表示强烈不满。10月15日,皮达可夫等46名党的高级干部联名向中央政治局递交了一份声明,也对党的机关的官僚主义提出尖锐批评。托洛茨基

(一)列宁逝世前后苏共党内的斗争苏共党内斗争的爆发从1923年12月28日至1924年1月4日,《真理报》连续发表布哈林起草的社论《肃清派别活动》,党的各级组织也纷纷召开会议,按中央的口径批判托洛茨基的言论。1924年1月16日,召开了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会议,会议通过《关于争论的总结和党内小资产阶级倾向》的决议,把托洛茨基等人置于党内反对派的立场并予以批判。(一)列宁逝世前后苏共党内的斗争后列宁时代斯大林布哈林(一)列宁逝世前后苏共党内的斗争后列宁时代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年仅54岁。

(一)列宁逝世前后苏共党内的斗争苏共党内斗争的激化l924年5月举行的中央全会在宣读克鲁普斯卡妮移交的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的同时,决定不按照列宁的建议撤换斯大林,再次选举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1924年10月至11月,加米涅夫、斯大林、季诺维也夫三人先后就同一个题目《托洛茨基主义还是列宁主义》发表演讲或文章,将托洛茨基置于列宁主义的敌对一方加以批判。1925年l月26日,苏维埃中央执委会主席团解除托洛茨基陆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一)列宁逝世前后苏共党内的斗争苏共党内斗争的激化1925年4月召开了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决定继续按照新经济政策的方针,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会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表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不同看法,认为新经济政策可能助长忽视富农危险的倾向,并导致党的蜕化。他们也不同意斯大林在会议报告中提出的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建设社会主义的论点。同年10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索柯里尼柯夫、克鲁普斯卡妮联名致信党中央,正式亮出自己的观点,要求重新讨论党的方针政策,这一行动被认为形成了“新反对派”。(一)列宁逝世前后苏共党内的斗争苏共党内斗争的激化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三个问题上:其一,关于“一国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其二,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其三,关于党内民主问题。(一)列宁逝世前后苏共党内的斗争“托季联盟”十四大后,托洛茨基和“新反对派”逐步接近,形成了反斯大林的政治联盟——托季联盟。1928年1月,托洛茨基被流放到中亚的阿拉木图,1929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将托洛茨基驱逐出境,1940年8月,托洛茨基在流亡地墨西哥遇刺身亡。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等其他反对派分子在向党中央承认错误后,于1928—1929年间陆续恢复了党籍。但不久之后,他们全都在30年代的大清洗中遭到镇压。(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村全盘集体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宣布将在一国内建设社会主义,同时也制订了工业化的方针,首先是发展重工业。“剥夺不生产的阶级资产阶级和贵族,废除外债,把工业、国营商业(对内和对外的)和整个信用系统的收人集中在国家手中等等。这一切使我们有可能进行国内积累,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工业发展速度。”(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村全盘集体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但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很快暴露出重工业发展过快、轻工业滞后的弊病。斯大林觉察到了这一点,在1930年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不应当抛开轻工业,然而这一弊病却并未得到纠正。从1938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又把重点放在发展重工业上,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紧张,重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也就越来越大。(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村全盘集体化1930年1月初,联共(布)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议的办法”的决议,决定将全国分成三个区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由于操之过急,许多农民对集体农庄产生不理解,甚至抵触的情绪。(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村全盘集体化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三)苏联模式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体制(三)苏联模式①所有制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②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③在管理体制方面,忽视经济规律,采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④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体制(三)苏联模式①苏联共产党过分集权。②党的领袖个人集权和决策的体制。③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④党和个人过分集权体制主导下的联邦制。政治(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斯大林时期的国家政治体制:个人集权制、领导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人制、党政不分制、干部等级授职制、党政官僚特权制。斯大林时期苏维埃政党的领导体制:总书记个人集权制、总书记职务终身制、总书记指定接班人制、政治局权力中心制、监委会隶属制、取缔党内不同政见制。苏联模式(三)苏联模式①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严格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理论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取舍,均受官方意志裁定。②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唯一标准。1938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和1952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成为斯大林模式的“百科全书”。③舆论一律。思想文化(三)苏联模式实行大国沙文主义和大党主义对外关系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对苏联模式的评价(三)苏联模式1929~1937年,苏联工业每年以20%的平均速度增长,同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3%。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后,苏联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达到了战前工业水平,到1950年工业总产值比战前增长了73%;农业总产值也达到了战前水平。50年代初,苏联的工农业总产值在欧洲占第一位,在世界上也仅次于美国。对苏联模式的评价(三)苏联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经济、政治、思想上的过渡集中与集权;计划体制过于僵化,否认市场的作用;干部特权制度化;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都没有解决好;肃反扩大化;民族问题,大国沙文主义。对苏联模式的评价(三)苏联模式强制性:表现为国家权利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于脱离群众。封闭性:表现为经济上统得太死,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保守性:表现为管理机构庞大,臃肿,及机构的官僚化。对苏联模式的评价向上(三)苏联模式三、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社会主义(一)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1953—1964)

(二)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1964—1982)

(三)过渡时期的苏联(1982—1985)

向上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赫鲁晓夫执政后力主改革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通过权力下放、精简中央管理机关和人员、用地区管理原则代替部门原则等办法,即以分区管理方式代替垂直管理方式来解决之前的问题。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1953—1964)农业改革。其一,改革农业计划制度,大大减少下达的生产指标。其二,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其三,逐步取消义务交售制。其四,改组机器拖拉机站。其五,加强对农业的研究和管理。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1953—1964)党政领导体制改革。反对个人崇拜,批判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和个人集权。平反冤案和加强法制改革。实行干部任期制与轮换制度。政治改革(一)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1953—1964)美苏争霸,“三和”政策:同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在第三世界进行和平渗透。苏联企图控制中国,造成中苏关系的恶化,还企图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苏联进行国际斗争和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对第三世界“和平渗透”,通过军援、经援,苏联逐步渗入到受援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控制了受援国的海空军基地。。对外政策(一)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1953—1964)赫鲁晓夫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的划时代意义。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由此起步;第一次改革浪潮由此兴起;多元化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得到承认,社会主义开始具有人道的意义,社会主义国家走向比较现实的世界政治立场。赫鲁晓夫改革虽触及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未能深入到这一体制模式的根基,因此无法与旧模式决裂,也无法防止斯大林现象的复活,经过一阵局部的改革,最终仍然维持了传统的体制。改革评价(一)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1953—1964)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恢复集中领导的部门管理制,并兼顾地区管理的原则;在坚持集中计划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以利润留成设置企业经济刺激基金;利用价格、信贷、奖金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新经济体制(二)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1964—1982)第二阶段:70年代初期到末期,进一步改组工业管理机构,成立各种联合公司,开始推行以集约化经营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就第一阶段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若干方面又提出一些新措施,但对如何真正调动企业和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问题并未解决,对利用价值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上仍取排斥态度。新经济体制(二)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1964—1982)其一,改进农产品收购制度,提高收购价。其二,对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其三,支持发展个人副业。其四,推行农业集约化方针。其五,进行农工综合体试验。农业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1964—1982)“稳”字当头。采取“稳定政局”的方针,并趋于基本恢复赫鲁晓夫改组以前那种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一段时间里,最高领导核心为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3人,形成所谓“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本制。政治(二)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1964—1982)个人崇拜。在斯大林问题上,部分地恢复了斯大林的名誉。从70年代起,勃列日涅夫逐步把自己的亲信提拔上来,并经常直接插手政府内外事务。1976年,勃列日涅夫获苏联元帅衔。1977年,他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国防会议主席,成为苏联党、政、军的最高首脑。他7次获得列宁勋章,3次获得英雄金质奖章。政治(二)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1964—1982)在理论与意识形态方面,这时期历次党代表大会都强调加强马列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并同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作斗争;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反对文学艺术的“无党性”和“绝对创作自扩”。政治(二)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1964—1982)奉行霸权主义,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在他执政期间,苏联对外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同美国展开全球性争夺,向第三世界大力扩张,加强对东欧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1968年8月,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3月和8月,侵犯我国东北领土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提克地区。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12月,出兵入侵阿富汗。对外政策(二)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1964—1982)1982年4月他就将勃列日涅夫提出的“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开始改为“起点论”。他执政期间的主要措施是:整顿劳动纪律,打击违法乱纪行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1983年,苏联在各方面稍有起色。安德罗波夫时期(1982—1984)(三)过渡时期的苏联(1982—1985)契尔年科强调遵循安德罗波夫时期的理论和政策。但他执政时间更短,仅13个月即病逝,终年74岁。契尔年科时期(1984—1985)(三)过渡时期的苏联(1982—1985)向上四、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1985—1991)(一)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二)新联盟条约与新苏联

(三)从“8.19惊雷”到苏联解体

(四)新科技革命与苏联解体

向上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对苏联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大改革。以1987年《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出版为标志,戈尔巴乔夫开始全面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化、公开性”。1989年,他将选举制度引进国会,随后修改宪法,开始削弱苏共对苏联社会的领导作用,规定“放弃党在政治上的垄断”。(一)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社会主义是一种真正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是一种有效而活跃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公正的制度;社会主义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道德的制度;社会主义是一种真正的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是一种各民族真正平等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利益必然渴望和平。(一)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新思维的首要内容是国际政治新思维,它是针对国际政治领域的“旧思维”提出的。戈尔巴乔夫不仅要把人道主义伦理原则运用于国际政治领域,而且要运用于国内生活的一切领域,实现一种人道的社会主义,这就是国内改革新思维的出发点。(一)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1990年,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托维亚先后宣布独立,苏联其它各加盟共和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