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1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2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3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4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方经济学2绪论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本章小结

2024/3/18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及其产生和发展二、稀缺性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三、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024/3/18一、经济学的定义及其产生和发展经济学是研究人们经济行为的一门科学。经济(Economy)一词源于希腊语,由家庭和管理两个词组成。经济的含义:

第一,指人们从事与物质资料生产有关的活动;第二,指效率、节省或节约,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满足。2024/3/18一、经济学的定义及其产生和发展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的出现表达了经济学的目的是要讨论同整个国家有关的富裕问题。亚当·斯密为政治经济学规定的两项任务是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2024/3/18一、经济学的定义及其产生和发展18、19世纪,经济福利概念的提出和完善。边沁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帕累托将福利最大化同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联系起来,即“帕累托最优”马歇尔用“Economics”取代了“PoliticalEconomy”马歇尔的著名定义: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即研究其中同取得和使用物质财富必需品关系最密切的那一部分。2024/3/18一、经济学的定义及其产生和发展20世纪初,罗宾斯的经济学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使用中间进行分配的科学。萨缪尔森为经济学下的定义是: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利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群中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曼昆的定义: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2024/3/18一、经济学的定义及其产生和发展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经济危机,传统经济理论无力解释并提出对策。“凯恩斯革命”提出了一整套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分析工具,以拯救资本主义经济体制。2024/3/18一、经济学的定义及其产生和发展凯恩斯将经济学分为两部分(微观和宏观):

一面是关于一厂或一业之理论,研究如何把一特定量资源分配于各种用途,其报酬为如何等;另一面是使用于社会全体的产量论及就业论。1948年萨缪尔森把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安排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024/3/18

二、稀缺性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基础性概念。稀缺性是指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所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

经济学是与稀缺性进行斗争的一门学问

稀缺性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吗

●●●2024/3/18

二、稀缺性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基础性概念。稀缺性是指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所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

经济学是与稀缺性进行斗争的一门学问

稀缺性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吗

●●●2024/3/18

社会如何将稀缺性的、竞争性的和生产性的资源在现在和将来、在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做出选择,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二、稀缺性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稀缺性引起的第一个基本问题:资源配置问题●

社会能否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在资源、需要和技术的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劳务?稀缺性引起的第二个基本问题:经济效率问题●稀缺性引起的第二个基本问题:经济效率问题●稀缺性引起的第二个基本问题:经济效率问题●●●2024/3/18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构成整个经济制度的各个经济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它研究这些单个单元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三、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分析的是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诸如国民收入、就业、总产量、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以及政府的财政、货币、收入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

2024/3/18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经济人”模式二、理论模型三、价值中立原则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2024/3/18一、“经济人”模式个体本位主义自利原则

理性原则●●●2024/3/18二、理论模型变量(Variables)假设(Assumption)假说(Hypothesis)●●●一个模型是由若干个借以推出结论或预测的假设构成的,它被用来说明观察的现象,并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测(Prediction)●一个理论模型包括以下的内容:2024/3/18三、价值中立原则经济学面临着一个在自然科学中通常不会遇到的问题,即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对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往往会作出好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由于这种判断与人们的价值观直接发生关系,所以被称为价值判断。

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求经济学超脱和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就经济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客观的描述,这就是所谓的“价值中立”(ValueFree)原则。2024/3/18

目的在于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它力求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讨论它的结果的可取性和不可取性。任何有关实证经济学的争论可以通过观察事实来解决。

●●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样标准的理论和政策。规范经济学力求回答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有关规范经济学的争论,不能仅仅通过观察事实来解决,而是由政治上的抉择来解决的。三、价值中立原则2024/3/18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1.供求分析

供求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西方经济学分析的是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而任何一个市场都有两个方面:买者(需求者)和卖者(供给者)。任何一种经济现象的数量决定,从微观的各种商品和价格的决定,到宏观的投资、储蓄、消费、收入、就业、物价和经济增长,都离不开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方面。借助供求分析,我们能在看来迷离混沌的市场经济中发现规律性。2024/3/18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2.均衡分析

均衡”(Equilibrium)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物体因同时受方向相反又大小相等的两种外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不动或均衡的状态。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以致这一体系内不存在变动要求的状态。这种均衡状态是一种所有重要经济变量都保持稳定不变的状况,即经济体系内各有关变量的变动都恰好相互抵消,没有引起重要经济变量发生变动的压力和力量时的状态。

2024/3/18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假定各种商品的价格、供求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供求,也受其他商品价格和供求的影响。只有各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每种商品的价格或供求的均衡才能实现。●●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经济中的一些小部分的经济现象,假定不会对社会经济的其他部分产生重大影响。2.均衡分析

2024/3/18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

假定人口、资本存量、技术和知识水平、消费者偏好和生产规模均保持不变,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力图说明什么是经济变量的均衡状态以及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它研究的是经济生活的一个横断面,分析的是围绕着均衡点的上下波动,而不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2024/3/18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把时间因素导入分析中。动态分析把时间作为一个持续的变量,探讨各种经济变量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从前一个均衡到后一个均衡的运动过程。第二,注意过程分析。动态分析通常把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变量在相续继起的各个期间的变化情况。2024/3/18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方法

主要考察新的均衡状态与旧的均衡状态之间的关系,将变化后形成的均衡状态与旧的均衡状态加以比较,研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它不研究变动过程本身,即由旧的均衡向新的均衡变动的过程。2024/3/18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4.边际分析

“边际”(Margin)一词的最一般含义是指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边缘或界限,它是反映事物数量的一个概念。在经济上,边际量是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后增加量,研究这个增量的性质和作用,构成了边际分析的基本内容。西方经济学认为,边际量或增量分析,比总量分析和平均量分析,能更精确地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2024/3/18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5.数学分析方法与西方经济学的表述工具

数理经济学是指一种主要运用数学工具分析、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关系的理论经济学。它将经济关系变成为数学符号、方程式、曲线、图表,并运用数学逻辑进行推理。

2024/3/18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5.数学分析方法与西方经济学的表述工具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一个严密的和精确的思维工具,因而是对经济现象进行量的分析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不能过高地估计数理经济分析的作用。因为经济学研究的首先是社会经济关系,它不能用数学方程式来表示。另外,量的分析必须以质的分析为前提,单凭数学分析不能发现真理。

2024/3/18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5.数学分析方法与西方经济学的表述工具

西方经济学在表述经济理论时,还大量地使用几何图形。图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表述工具,它提供了数据和两个或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直观的表达形式。它使深奥难懂的经济理论形象化和通俗化,因此,它是经济学教科书的重要表述工具。

2024/3/18第三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学作为关于人与物之间的技术问题来处理,它从稀缺出发,研究在既定不变的制度框架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何经济地使用稀缺资源,通过交换,达到均衡和协调,获得最大限度满足。2.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理论上的反映和概括。3.西方经济学是人类关于经济理论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和分析经济现象、探索经济规律的累积性知识的结晶,它具有科学的成分,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经济世界提供了有用的知识。2024/3/18本章小结1.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寻找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与欲望的方法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间进行合理配置的科学。2.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经济理论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必须通过后者的检验。3.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是一个累积性过程,它代表了世代经济学家为认识经济现象在心智方面所做的努力。31需求、供给和价格

第一节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与微观经济学第二节需求第三节供给第四节供求法则: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第五节政府的价格控制政策及其后果第六节弹性理论第七节动态的价格分析模型:蛛网定理第八节本章小结2024/3/18

生产资料私有制,私人企业组织生产,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最高主宰,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利润。家庭构成对产品的需求方,购买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或满足最大化。每一经济单位都是各自独立地作出自己的经济决策,政府很少加以干涉。

市场经济的工作原理,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经其调节,每个人贪婪逐利行为的结果,会比出自于他们真正本意的情况下,更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和公众福利的增进。“看不见的手”被经济学家用以形容无人设计的市场价格机制在协调千百万人自发经济活动中的神奇作用。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看不见的手”●第一节市场、“看不见的手”与微观经济学

2024/3/18“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价格的形成受竞争机制的制约价格的自由变动,反映了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供求状况,传递了相关信息价格具有分配收入的作用34要素市场的价格(工资、租金、利息)产品市场的价格投入品的所有者居民户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工资、租金等企业消费者生产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产品市场要素市场需求供给需求供给劳动土地资本品劳动土地资本品鞋住房比萨饼鞋住房比萨饼2024/3/18第二节需求一、需求函数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2024/3/18一、需求函数需求函数表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购买量和决定这些购买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需求函数中,假定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需求函数可以记做:2024/3/18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价格需求量(每月)AB其他所有消费者市场需求总量109876543210012345678910000123456780397811615419223026830634438204080120160200240280320360400表2-1个人需求表和市场总需求表2024/3/18市场上的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总和叫做市场需求量,它是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的单个需求量在水平上相加而形成的。用QA,QB和QC分别表示消费者A、消费者B和其他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市场需求量Qm为:

Qm=QA+QB+QC。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2024/3/18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1086420246810PQ(a)消费者A的需求曲线图2-2需求曲线1086420246810PQ(b)消费者B的需求曲线108642080160240320400PQ(c)市场需求曲线2024/3/18需求定理(LawofDemand):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对其需求量就会减少。如果假定需求曲线是线性且连续的,则线性的需求曲线可以表述为:

Qd

a–bP

a为曲线的截距,b为曲线的斜率,两者都为常数。

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2024/3/18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根据收入变化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不同关系,可以将商品区分为正常商品和低档品。收入水平与商品需求量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那么我们就称这种商品为正常品(NormalGood);如果这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增加,那么我们就称这种商品为低档品(InferiorGood)。

2024/3/18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是指可以替代这种商品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如茶是咖啡的替代品,猪肉是牛肉的替代品,等等。相关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

一种商品的互补品是指必须和该商品一起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如汽油是汽车的互补品,显示器是电脑主机的互补品,左手套是右手套的互补品,等等。

2024/3/18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替代品的价格呈方同向变化。相关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2024/3/18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图2-3需求曲线的移动PP0D2D0D1Q2Q0Q1QO2024/3/18第三节供给一、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2024/3/18一、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供给函数是指商品供给量和决定供给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同分析需求一样,假定影响商品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不变,而只考察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对其供给量变动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函数可以记做:2024/3/18一、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线性的供给函数可以表述为:图2-4供给曲线PSQO2024/3/18一、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卖者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供给数量就会减少。这条规律被称为供给定理(LawofSupply)。

供给曲线一般是一条正斜率,即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但也有极少数商品的供给曲线形状例外。某些可能作为投机的商品,如证券、黄金等,在价格小幅度升降时,供给量按正常情况变动。一旦价格大幅度持续变动,投机者会由于价格预期而采取观望态度,待价而沽,甚至囤积居奇,供给量就会出现不规则变动。

2024/3/18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生产成本对供给的影响如果价格不变而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下降,生产者大量供给该商品就有利可图。当生产成本相对于商品的售价而言较高时,生产者将提供较少的供给。如果生产成本超过了商品的价格,该生产者就会退出该行业。2024/3/18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相关商品价格对供给的影响相关商品既可能是生产性替代品,也可能是生产性互补品。一种商品的生产性替代品(SubstituteinProduction)是指可以替代这种商品进行生产的另一种商品。一种商品的生产性互补品(ComplementinProduction)是指必须和这种商品一起生产的另外一种商品。2024/3/18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对供给的影响如果生产者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将会下跌,他会增加现在的供给而减少未来的供给;反之,如果他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将会上涨,他的供给行为会恰好相反。2024/3/18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技术、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对供给的影响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生产率来影响供给的。生产率是指每单位投入的产出。生产率提高表现为单位产出所需的投入品数量的降低,或者单位投入的产出数量的增加,技术进步或采取更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会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供给。如果生产率下降,那一定是由于技术退步,或者是由于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出了毛病。2024/3/18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图2-5供给的变化POS2S0S1Q2Q0Q1Q2024/3/18第四节供求法则: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一、均衡价格的形成二、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三、固定价格的经济学2024/3/18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图2-6均衡价格的形成

PP2DSEQs2QeQ短缺过剩Qs1Qd1Qd2PeP1O2024/3/18二、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图2-7需求变动影响均衡

PP2SQ0QQ1Q2P0P1D0D1D2E0E1E2O2024/3/18二、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图2-8供给变化影响均衡

S2PP1S0Q0QQ1Q2P0P2DS1E0E1E2O2024/3/18二、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第一,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第二,需求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因此,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第三,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第四,供给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因此,供给的变动与均衡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而与均衡数量呈同方向变动。供求定理(LawofSupplyandDemand)2024/3/18二、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供求同时变动有两种情况:

第一,供求同时同方向变动,即同时增加或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均衡数量将同时增加或减少,而均衡价格的变动取决于供需变动的相对量,可能提高,可能下降,也可能保持不变。

第二,供求同时呈反方向变动。这时,均衡价格总是按照需求的变动方向变动,而均衡数量的变动取决于供求双方变动的相对比例,可能增加,可能减少,也可能维持不变。2024/3/18第四节政府的价格控制政策及其后果一、价格下限与过剩二、价格上限与短缺2024/3/18一、价格下限与过剩

PDSEQeQ过剩QsQdPePsO图2-9最低限价与过剩价格下限又叫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例如:农产品

2024/3/18二、价格上限与短缺PDSEQeQ短缺QdQsPePcO图2-10最高限价与短缺价格上限又叫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例如:廉租房政策2024/3/18第六节弹性理论一、需求弹性二、供给弹性三、弹性理论的应用2024/3/18一、需求弹性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化率(%)影响需求因素的变量的变化率(%)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影响需求因素的变量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公式如下:2024/3/18一、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一般形式为:

2024/3/18一、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具有以下的性质和特征:

第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一个负数,因为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呈反比。为了运算方便,一般都取其绝对值。第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两个变量变化的百分率之比,与计量单位无关。第三,不要把需求曲线的斜率和弹性概念混为一谈。根据公式可以看出,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由ΔQ/ΔP和P/Q两个因素构成的,其中ΔQ/ΔP是需求曲线斜率的倒数;P/Q则是由需求曲线上所测量的点的位置来决定的。

2024/3/18一、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图2-11同一需求曲线上的不同弹性PQCABEd

>1Ed=∞

OEd=1Ed

<1Ed

=02024/3/18一、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

第四,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区分为五种类型。

图2-12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PQEd>1Ed

=∞

OEd=1Ed<1Ed

=02024/3/18一、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

第五,Ed=ΔQ/ΔP×P/Q只是计算弹性系数大小的一般公式,在具体计算弹性系数时,还要根据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情况,对上述公式加以修正。2024/3/18一、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

(1)当需求曲线上的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零时,即当价格变量无穷小时,需求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其公式为:Ed

=dQ/dP×P/Q

(2)如果需求曲线两点之间的距离较大,测量需求弹性就变成了测量需求曲线上相距两点之间的一段弧弹性。西方经济学家采取按两点的平均数值计算弧弹性。公式为:

具体地说,有两种情况:2024/3/18一、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

首先,它与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有关。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而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西方经济学认为,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其次,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品的数目越多和替代程度越高,价格的弹性就越大;反之,则价格弹性较小。2024/3/18一、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

再次,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还与该种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有关。一般来说,比重越高,弹性越大;比重越低,弹性越小。西方经济学认为,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最后,它与时间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时间越短,弹性越小;时间越长,弹性越大。这是因为,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后,消费者需要时间获得价格变动的信息,也需要时间来调整他们的消费习惯。2024/3/18一、需求弹性2.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收入弹性公式一般形式为:

2024/3/18图2-13猪肉的收入—消费曲线一、需求弹性2.需求的收入弹性QICI2II3I1OEI

>10<EI

<1EI

=0EI

=0EI<02024/3/18一、需求弹性3.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X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Y商品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交叉弹性公式一般形式为:

2024/3/18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一般指供给的价格弹性,指的是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对该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比。计算公式为:2024/3/18二、供给弹性

如果Es>1,表示供给量变化的百分率超过价格变化的百分率,即ΔQ/Q>ΔP/P,这种情况被称为供给富有弹性,供给曲线的形状比较平坦。如果Es<1,被称为供给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另外三种特殊的情况是:

Es=1、Es=∞和Es=0,它们分别被称为供给的单一弹性、供给的完全弹性和供给完全无弹性。在图形上,分别用过原点的直线、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和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来表示。

供给弹性也可分为五种类型:2024/3/18二、供给弹性决定供给弹性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时间。图2-14时间对供给弹性的影响PQOSmSsS12024/3/18三、弹性理论的应用

第一,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Ed>1),价格下跌提高总收益,价格上涨减少总收益。

1.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图2-15Ed>1:价格下跌总收益提高PQCP1DAOBΔP

P2

ΔQQ1Q22024/3/18三、弹性理论的应用

第二,如果需求缺乏弹性(Ed<1),价格下跌减少总收益,价格提高增加总收益。1.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图2-16Ed<1: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PQCP1DAOBΔP

P2ΔQQ1Q22024/3/18

2.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有关的犯罪?图2-17减少非法使用毒品的政策2024/3/18三、弹性理论的应用3.需求的收入弹性与恩格尔定律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详细地研究了食物方面的支出与总支出的关系,从而发现了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规律,即食物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家庭收入成反比。

就是说,一个家庭越穷,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该规律后来称之为“恩格尔定律”(Engel'sLaw)。

2024/3/18三、弹性理论的应用3.需求的收入弹性与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支出2024/3/18第七节动态的价格分析模型:蛛网定理

一、蛛网定理的假定条件二、蛛网模型的三种类型2024/3/18一、蛛网定理的假定条件具体来说,蛛网定理的基本假定是:

第一,所生产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生产决策一旦确定之后,不到下一个周期是不能改变的。

第二,从需求函数来看,本期的需求量取决于本期的价格。以Pt和Qdt分别代表本期的价格和本期的需求量,则需求函数为:Qdt=f(Pt)。

第三,从供给函数看,本期的产量Qst是上一期价格Pt-1的函数,即:Qst=f(Pt-1)。2024/3/18二、蛛网模型的三种类型图2-18蛛网的三种类型

PQ(a)收敛的蛛网

PeQeQ1OP3P1Q2P2Q3SD(b)发散的蛛网

PQPeQeQ1OP3P1Q4P2Q3SDQ2(c)封闭的蛛网

PQPeQeQ1OP1Q2P2Q3SD2024/3/18本章小结1.需求和供给是分析有关价格和数量关系的基本工具。2.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3.均衡价格就是使需求量正好等于供给量的价格。2024/3/18本章小结4.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改变了均衡价格和数量。5.弹性理论是价格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弹性理论通过比较精确地测量需求量和供给量以及影响它们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丰富了对市场供求法则的认识。6.蛛网定理是一个动态的价格分析模型,用以解释现实中某些商品的价格和产量长期偏离均衡状态的非常规的和持续的波动现象。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第一节效用论第二节消费者选择理论第三节收入和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第四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第五节消费者偏好的决定因素本章小结

90第一节效用论一、效用的概念和基数效用二、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三、消费者剩余四、序数效用论91一、效用的概念和基数效用物品所具有的这种满足人类欲望的能力,西方经济学称之为效用(Utility)。

基数效用(CardinalUtility)论是西方经济学最早也是最粗糙的效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可以用基数即1,2,3,4···衡量商品的效用,就如同衡量物体的重量、体积、长度一样。测量效用大小的单位叫做效用单位。92二、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记做M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追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能增加的总效用,它是理解消费者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公式为:MU=ΔTU/ΔQ,即总效用增量与商品增量之比。某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其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的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93123456712345673010O10864220OTUTU-2QQTUMU图3-1某商品的效用曲线

二、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94二、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从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效用曲线可以推导出同样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货币则可以充当衡量消费者对物品边际效用主观评价的客观尺度。当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较少时,该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边际效用的评价则很高,他为购买该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很高;随着消费该商品的次数不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不断递减,消费者为购买该商品而愿意放弃的货币量会越来越少,向后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得以成立。95三、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根据其边际效用大小而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就会出现差额,此种差额被称为消费者剩余(Consumer'sSurplus,用CS表示)。

商品需求量(Q)消费者愿付价格(MU)消费者实付价格(P)消费者剩余(CS)123451086422222286420合计301020表3-1

消费者剩余96三、消费者剩余图3-2消费者剩余

PAOQeDQCSEPeS97四、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OrdinalUtility)认为,虽然消费者不能说出自己对某种商品的效用量究竟是多少,但他可以说出自己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的顺序。因此,可以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来对消费者的偏好进行比较和排列。序数效用论强调相对效用,基数效用论强调绝对效用。98第二节消费者选择理论一、无差异曲线二、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三、消费者的预算线四、消费者均衡99(1)消费者是理性的,即消费者行为的目的是用有限的收入获得欲望的最大满足即效用最大化。(2)消费决策以正确而完备的信息为依据,即消费者能够知道自己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偏好,商品和劳务满足自己需要的性能、价格和收入的变动情况等。消费者选择理论的主要假定100一、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记做IC)是表示在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获得满足程度相等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商品组合商品X商品YABCDE123455321.51.2表3-2

无差异表101一、无差异曲线图3-3无差异曲线

123456O54321YXIC6102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特点:

第一,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无差异曲线表明,两种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带来的效用是相等的,为维持相同的效用,增加X就必须减少Y,X、Y两种商品是替代品,但替代的程度不完全。

第二,在坐标平面上存在一组无差异曲线群(IndifferenceMap),见图3-5。在无差异曲线图中,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因为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意味着消费者拥有的X和Y两种商品的数量越多。

一、无差异曲线●103一、无差异曲线图3-4无差异曲线群OYXIC3IC2IC1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特点:

●104一、无差异曲线

第三,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说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两种物品的边际替代率。该曲线凸向原点,是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使然。

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特点:

●105二、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简记为MRS)是某消费者在保持同等程度的满足时,增加一种商品(例如X)的数量与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例如Y)之间的比率。用MRSXY表示商品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则公式为:

106二、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根据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效用的定义,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之比等于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上式也可以写成:

107变动情况X的增加量(ΔX)Y的减少量(ΔY)边际替代率(MRSXY)从A到B从B到C从C到D从D到E1111210.50.3210.50.3表3-3

边际替代率二、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108三、消费者的预算线

消费者的预算线(BudgetLine),又叫消费可能线(ConsumptionPossibilityLine),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图3-5预算线

510152025O54321YXBA·C·D109三、消费者的预算线

假定某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为M,全部用来购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PX,购买量为QX;Y的价格是PY,购买量是QY。这个消费者的预算线可以用下列方程式来表示:

M=PXQX+PYQY

预算线的斜率为负,它等于商品X的价格与商品Y的价格之比的负值。即:-OA/OB=M/PY÷M/PX=PX/PY因此,消费预算线又叫价格线。110四、消费者均衡图3-6消费者均衡OYXIC3IC2IC1AY0X0BENM111四、消费者均衡

在消费者均衡点E点上,预算线的斜率正好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即:

MRSXY=ΔY/ΔX=PX

/PY

如果把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解释为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那么,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就与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完全一致,其公式为:

ΔY/ΔX=MUX

/MUY=PX

/PY

或ΔY/ΔX=MUX

/PX=MUY

/PY

112第三节收入和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一、预算线的移动二、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三、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1131.价格不变,收入增加

图3-7价格不变,收入变动引起预算线平行移动OYXB2B1A0B0A2A1一、预算线的移动114一、预算线的移动

2.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发生变化图3-8PY不变,PX变动使预算线以A为轴心向左或向右旋转OYX115二、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OYXOMIC0E0A2M0QX2QX1QX0QX2QX1QX0M1M2A0A1E1E2IC1IC2ICB0B1B2abcQX(a)收入消费曲线(b)恩格尔

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Income-consumptionCurve)

是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变化的轨迹。

恩格尔曲线(EngelCurve)是以19世纪德国著名统计学家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曲线。凡是反映收入变化与某种商品消费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都被称为恩格尔曲线。116恩格尔曲线有以下三种情况:二、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OQXMOQXMOQXM(a))<收入弹性<1(b)收入弹性>1(c)收入弹性为负图3-10恩格尔曲线的三种情况

117三、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假定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消费者均衡点移动,连接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便形成价格消费曲线(PriceConsumptionCurve)。

把X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一一对应的点绘制在X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OYXOPIC0E0AP2QX2QX1QX0QX2QX1QX0P1P0E1E2IC1IC2PCQX(a)价格消费曲线(b)需求

曲线118第四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一、区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二、吉芬商品和吉芬之谜119一、区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在其他情况不变,特别是替代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下降意味着该商品替代品变得相对昂贵,消费者被吸引减少替代品的购买转而增加该商品的消费,从而使该商品需求量增加。这种由替代品价格相对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叫做替代效应(SubstitutionEffect)。

在其他情况不变,特别是消费者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可以增加该商品的消费。这种效应叫做收入效应(IncomeEffect)。

价格效应=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120一、区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图3-12收入和替代效应——正常品OYXC1C2ADBU1U2F2F1ESRT121二、吉芬商品和吉芬之谜

在理论上,收入效应可以大到使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上倾斜,我们将这种商品称作“吉芬商品”(GiffenGood)。

吉芬是19世纪英国的经济学家,他对爱尔兰的土豆销售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土豆的价格上升时,它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下跌时,它的需求量减少。这种反常的情况曾使许多经济学家迷惑不解,所以这种现象被称为“吉芬之谜”,

凡是呈现这种反常变化的商品均被称做吉芬商品。

122二、吉芬商品和吉芬之谜图3-13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吉芬商品OYXC1C2ADBU1U2F2F1ESRT123二、吉芬商品和吉芬之谜图3-14收入和替代效应——低档品OYXC1C2ADBU1U2F2F1ESRT124第五节消费者偏好的决定因素

一、炫耀性消费

二、消费主义

三、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

125一、炫耀性消费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Consumption)是指消费主要是为了炫耀财富,而不是为了正常的消费需求的满足。炫耀性消费是资本主义有闲阶级消费的主要特征,也是上流社会身份的象征和增加个人地位的手段●●●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对社会的其他阶层发生影响,于是人人都不放过在消费方面表现的机会这种摆阔气、讲排场的炫耀性消费,产生了所谓的“凡勃伦效应”,即具有正斜率的需求曲线126二、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是指把消费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高价值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物质财富的占有欲极度膨胀,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人为地制造各种虚假需求,出现异化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等等。消费主义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教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消费主义的泛滥造就了异化的消费者

消费主义反过来又成为资产阶级控制社会的一个新的、有效的手段127三、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攀比效应,又称示范效应,是指一种赶时髦的欲望,即人们想拥有一件许多消费者都已拥有了的物品。虚荣效应,它是指拥有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或独一无二的商品的欲望。128三、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图3-15攀比效应与市场需求曲线

O数量(千/月)3020需求D404020804860100D20D80D60D100价格(美元/单位)129三、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图3-16虚荣效应与市场需求曲线O数量3000015000D4421468D2D8D6需求价格130本章小结1.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或家庭在商品市场上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用有限的收入获得欲望的最大满足即效用最大化。2.序数效用论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预算线工具重新诠释技术效用论的结论。边际替代率递减代替了边际效用递减,无差异曲线和消费预算线的切点决定了消费者均衡。131本章小结3.价格变化对消费量所产生的全部效应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商品两者的变动方向一致,低档品两者的变动方向相反。4.决定消费者偏好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由此决定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之间相互影响。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反映的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和与众不同心理,并通过使需求曲线的移动影响到商品的需求量。生产和成本第一节生产函数第二节成本函数第三节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第四节厂商的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本章小结

第一节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的概念和公式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三、短期生产函数四、长期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的概念和公式生产函数(ProductionFunction)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投入某种组合的生产要素同最大可能的产出之间关系的函数。它是反映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技术数量关系的一个概念。

用Q表示产出量,X1,X2,…,Xn

表示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那么生产函数可用下式表示:Q=f(X1,X2,…,Xn

)一、生产函数的概念和公式为了分析方便,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用L表示)和资本(用K表示)这两种生产要素。产量随L的投入量和K的投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生产函数为:Q=f(L,K)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TechnologicalCoefficient)。技术系数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是变动的。

作为反映投入—产出技术关系的概念,生产函数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生产过程绝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转换的过程,它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一、生产函数的概念和公式生产函数只反映了投入—产出的技术关系。而没有说明生产过程。

X非效率问题:1966年莱宾斯坦因通过对美国大多数企业的调查分析指出,实际产量并没有达到最大可能的产量,对其中失掉的一部分效率,传统生产函数理论无法解释。莱宾斯坦因称其为“X非效率”。此后,企业理论、代理理论和激励机制理论得到了发展。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根据历史统计资料,研究了1899年到1922年之间美国的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对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这一时期美国的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ALαK

柯布和道格拉斯对这一时期有关统计资料估算得出A值为1.01,α值为0.75,

值为0.25,代入上述公式:Q=1.01L3/4·K1/4

三、短期生产函数西方经济学根据时间因素对供给和生产的影响,通常将其划分为短期(ShortRun)和长期(LongRun)。

短期是指由于时间很短,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相应地,在短期内,生产要素分为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固定生产要素通常是指资本,因为资本形成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可变生产要素是指厂商可以在短期内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例如,劳动、原材料、燃料,等等。

三、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是指在资本要素固定不变,劳动、原材料等可以变动的情况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由于资本的数量是固定的,所以在短期内产量是劳动要素投入的函数,并随后者的变动而变动。因此,短期生产函数通常记做:Q=f(L)

三、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TotalPhysicalProduct,记做TP),是在资本投入量既定条件下由可变要素劳动投入所生产的产量总和。公式为:TP=f(L)平均产量(AveragePhysicalProduct,记做AP),是指平均每一单位劳动所生产的产量。公式为:AP=TP/L

边际产量(MarginalPhysicalProduct,记做MP),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公式为:MP=ΔTP/ΔL

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表4-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0332平均产量(AP)034321-103710121312012345620202020202020边际产量(MP)总产量(TP)劳动投入量(L)资本投入量(K)三、短期生产函数

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图4-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ⅠⅡⅢOQLTPAPMPEDABCL1L2L3三、短期生产函数

2.收益递减规律

所谓收益递减规律(LawofDiminishingReturns),是指在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现象。

收益递减只发生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一定限度以后,而在此之前,产量收益是递增的。这是因为,一定的技术规定了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有一个数量上的最佳配合比例。三、短期生产函数

2.收益递减规律

收益递减作为一个规律是以技术不变为其前提条件的。忽视了这一前提,就会得出悲观的结论。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预言,随着人口的膨胀,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食物,越来越多的劳动耕种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最终导致劳动和土地的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下降,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资源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因而会产生大的饥荒和社会灾难。

三、短期生产函数

2.收益递减规律

图4-2技术改进的效应

12345678910AOQLO1O2O3BC三、短期生产函数

3.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为收益递增阶段第Ⅱ阶段为收益递减阶段第Ⅲ阶段为负收益阶段ⅠⅡⅢOQLTPAPMPEDABCL1L2L3三、短期生产函数四、长期生产函数长期是指时间足够使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以任意改变,不仅资本的数量可以随意增减,而且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由于时间长到可以增减资本的数量,因此,长期生产函数可以记做:Q=f(L,K)长期生产函数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规模报酬问题。

规模报酬(ReturnstoScale)是指因生产规模变动而引起的产量或报酬的变动,也叫规模收益。也就是说,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按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对产量变动的影响。考察规模报酬,是以生产技术不变为前提的。图4-3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四、长期生产函数OQK、L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ReturnstoScale),是指各种要素的投入量增加的比例和产量增加的比例相同。

●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ReturnstoScale),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超过了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ReturnstoScale),是指产量增长的比例小于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n=1为规模报酬不变●n>1为规模报酬递增●n<1为规模报酬递减●假设生产函数Q=f(L,K)为n阶齐次生产函数,当全部要素投入量变动λ时,产量变动为λn,生产函数的公式为Q·λn

=f(λL,λK)图4-3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四、长期生产函数OQK、L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第二节成本函数一、经济学上的生产成本与利润二、短期成本函数三、长期成本函数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量产量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很明显,企业货币支出总额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生产的产量Q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P。成本函数可以记做:C=f(Q,P)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在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的供求决定的。这里,假定要素的价格不变,因此,本章研究的是成本支出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成本函数记做:C=f(Q)第二节成本函数一、经济学上的生产成本与利润西方经济学的成本概念同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不能将其混为一谈。机会成本是指放弃用同样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或将同样资源投入另外一种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高价值。为什么经济学要从机会成本的概念来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这是因为,经济学是从稀缺资源配置的代价而不是会计学的意义上来考察成本的概念的。一、经济学上的生产成本和利润

显明成本(ExplicitCosts)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它是指厂商会计账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账上的各项支出费用,由于这些成本在账目上一目了然,所以称为显明成本。

隐含成本(ImplicitCosts)是指厂商自己提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但这些费用并没有在会计成本账目上表现出来,所以叫做隐含成本。隐含成本相当于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它是厂商将自有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到自己经营的企业中而放弃的将这些生产性资源用于其他用途可赚钱的收入。

一、经济学上的生产成本和利润在西方经济学中,隐含成本又被称为正常利润(NormalProfit)。正常利润相当于中等的、平均的利润,是指稀缺资源投入任何一种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正常的收入。

如果将会计利润再减去隐含成本,就是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这种利润称为经济利润(EconomicProfit)。经济利润可以为正数,可以是负数,也可以为零。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利润的存在及其数量和正负对稀缺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1.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

固定成本(FixedCosts,简记为FC),是指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固定成本的总和称为固定总成本(TotalFixedCosts,用TFC表示)。

可变成本(VariableCosts,简记为VC),是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当产量为零时,可变成本也为零,产量越大,可变成本也越高。可变成本的总和称为可变总成本(TotalVariableCost,简记为TVC)。

总成本(TotalCost,简记为TC)系厂商的固定总成本和可变总成本之和。公式为:TC(Q)=TFC+TVC(Q)二、短期成本函数图4-4总成本曲线、可变总成本曲线和固定总成本曲线

1.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

OCQTCTVCTFC二、短期成本函数

2.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平均成本(AverageCosts,简记为AC),是平均每单位产量需要支出的成本。由于总成本TC又分为固定总成本和可变总成本,平均总成本也可以分解为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FixedCosts,记为AFC)和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记为AVC)。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AC(Q)=TC(Q)/Q

=AFC(Q)

+AVC(Q)

AFC(Q)=TFC(Q)

/Q

AVC(Q)=TVC(Q)/Q

二、短期成本函数图4-5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2.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OCQMCAVCAFCACEM二、短期成本函数

1.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Long-RunAverageCost,简记为LAC;SAC为短期平均成本),是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它是长期总成本除以产量的商。公式为:LAC(Q)=LTC(Q)/Q三、长期成本函数

1.长期平均成本图4-6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OCQⅠⅡ

SAC1SAC2SAC3Q1Q2图4-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OCQLAC三、长期成本函数

1.长期平均成本图4-8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

OCQLAC(a)企业AOCQLAC(b)企业BOCQLAC(c)企业C三、长期成本函数

2.长期总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的最低总成本。长期总成本函数的公式为:LTC=f(Q)长期总成本曲线也是从短期总成本(记作STC)曲线推导出来的,它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三、长期成本函数

2.长期总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图4-9长期总成本曲线OCQLTCSTC1STC2STC3STC4长期边际成本记做LMC。LMC可以由长期总成本曲线得出,它正是LTC曲线的斜率。三、长期成本函数第三节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一、等产量曲线二、等成本线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一、等产量曲线图4-10等产量曲线

OKLRHQ3Q2Q1等产量曲线的斜率可以为负,也可以为正●曲线OH和OR又被称为等产量曲线的脊线(RidgeLine)。脊线的经济含义是说明生产要素替代的有效范围。在生产理论,两条脊线围成的区域叫生产的“经济区域”(EconomicRegion)。一、等产量曲线图4-10等产量曲线

OKLRHQ3Q2Q1在生产的经济区域内,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其形状凸向原点●边际技术替代率(The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简记为MRTS)是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比。一、等产量曲线图4-10等产量曲线

OKLRHQ3Q2Q1在生产的经济区域内,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其形状凸向原点●一、等产量曲线图4-10等产量曲线

OKLRHQ3Q2Q1等产量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距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