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_第1页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_第2页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_第3页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_第4页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应重视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明确所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重视知识学习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在基于单元整合的理念下,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本文阐述了在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中落实单元整合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在单元整合理念下展开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参考。【关键词】单元整合;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一、单元整合教学的意义(一)有助于各种思维碰撞交流整体来看,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既有单独性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其有相似的结构,通过科学的、系统的连接便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在授课中结合单元整合教学法,不仅能深化学生对知识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能帮助其将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化整理,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展开思维碰撞,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二)有助于凸顯教材编排优势小学数学教材是由多名教育专家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编排的,其既有纵向的螺旋式编排,也有横向的单元式编排,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从单元这一视角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既能保证学生全面地、系统地获取知识,还能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使其逐渐深入地理解知识,满足了现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要求。(三)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从教学的视角来看,将数学教材中的单元结构线索进行整合梳理,可以有效让学生在数学教材的阅读理解中充分把握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非常符合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使其在学习中逐渐构建整体的、逻辑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单元整合教学法的应用,还能起到层次性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其对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自主学习能力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二、结构化教学的价值及作用(一)有助于建立学科知识框架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将知识划分为单独的部分,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零散,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这样不利于其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升。结构化教学的应用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促进其认知结构的良好发展,同时还能使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技巧,帮助其充分掌握数学知识核心概念,使其在学习中建立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各个层次知识之间的关系。(二)有助于促进认知结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学生已有的基础学习经验,着力于使其积极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梳理和总结数学知识、方法和策略。在面对各种数学问题时,实现知识的灵活转化与应用。这一过程是有目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引,同时,也是基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来展开的结构化教学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和获取知识的策略结构,还能使其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高效率地将所学知识提取与转化。(三)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结构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系统地思考数学问题,有助于其针对数学问题展开深刻的、详细的剖析,使其在不断理解与搜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同时,其不仅注重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是在此基础上注重强化对各个知识点之间进行联系的能力,使其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问题,做到举一反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有助于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小学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就需要充分掌握结构化教学的基本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形成整合教材的能力,以此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教师还需要不断研究教学设计,思考应用怎样的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这一过程又可以使其在设计教学的思维能力和水平上得到相应的转变和提升。不但能促使教师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游刃有余,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还能有效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三、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设计(一)细化数学知识,展开同类总结教材的编写者在编排单元知识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相关的、同类的知识体系。但是,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要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细化与总结。结合需要讲解的内容打造专门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增设相关的习题和知识案例,使学生透彻理解各部分的知识内容,通过开展结构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搭建知识构架,形成知识体系。(二)构建方法体系,相同模块归类以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比较多的“分数”这一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结合核心目标展开教学设计,通过将零散的知识利用思维导图绘制出系统的知识网,让学生能更加方便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将教材中每个章节中有关于“分数”的零散知识主动摘出,并结合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使其在浏览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度思考,有效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结构化的数学知识思维。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还未接触到分数学习,随着其认知以及学习能力的不断累积,在步入三年级之后,教师就可以将3至6年级教材中全部的分数知识结合起来展开教学。以旧知识导入新知识,连接学生已知的知识点,提升其对“分数”的认识。比如,讲解五年级的“分数加法与减法”时,可联系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及五年级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已知内容讲解知识,绘制思维导图。例如,在1/6+1/6+1/6+1/6+1/6+1/6=1这一分数加法式子的学习中,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引导:“一个盘子里有6个桃子,将6个桃子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桃子?若将这一盘桃子视作一个整体,每一个桃子是这个整体的多少?”。结合具体情境,引领学生探索和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其学会应用分数表示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并逐渐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原理。通过连接学生当前已知的知识基础延伸新知识,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分数的认知,同时,应用这一结构化的授课方式展开指导,还能促使其学习效率呈螺旋式的上升,实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过程。(三)深度研读教材,实施单元划分小学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模块性,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展开结构化的划分,将某一章节中的知识内容围绕一个教学主题串联起来,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结构化的聚焦。无论是课时教学还是单元整体教学,都应围绕核心知识概念展开,通过将知识进行延伸和统一总结,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教材中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章节的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将分数与除法、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约分、通分等基础知识一一陈列出来。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以常见的分数与除法为例,教师可提问引导大家展开思考:“给孩子们分苹果,将8个苹果分为8份,每个孩子可以分到几个呢?将1个苹果分给8个孩子,每个孩子可以得到多少苹果?”在这一对比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分别列出式子:8÷8=1;1÷8=1/8。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和结果,迅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区别。(四)搭建知识结构,列举论证引导结构化的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找到所学知识的衔接点,使其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师可应用列举论证的方式对其展开循序渐进的指导教学,通过组织其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帮助其将结构化的知识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以分数中常见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展开动手操作:应用硬纸片剪一个长18cm、宽12cm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为6cm及一个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分别应用边长6cm和4cm的正方形纸片铺满这个长方形。提问:“哪一种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学生动手操作,验证6cm的正方形纸片能将长18cm,宽12cm的长方形铺满,得出式子18÷6=3;12÷6=2,“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之后,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探索,使其学会应用列举的方式探索18和12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得出数字1、2、3、6。或者,让其尝试应用集合图表示,画出相交的集合圈,将18和12的因数分别填在集合图中的合适部分,继续提问:“1、2、3、6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其中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呢?”通过组织学生展开列举验证,不仅能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的、有条理的深度思考。(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思维偏向于形象,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时难以完全理解,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顺应其思维发展规律并进行有效的指导。在课上教学时,应围绕其作为主体展开结构化教学,提高其自身的主体学习意识,为其打造更加自由的、开放的、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充分融入课堂学习中,通过激趣引导,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道具长方形框架。拿起长方形框架提问:“它的长为20cm、宽为10cm,面积为多少?”学生得出结论20×10=200cm2,引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往外拉成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结合这一平行四变形的底和高使其展开数学知识联想,通过借助长方形框架的变化,联系已知的数学知识展开探索,以此有效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