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研习任务拓展提升练(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统编选必中册_第1页
第四单元研习任务拓展提升练(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统编选必中册_第2页
第四单元研习任务拓展提升练(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统编选必中册_第3页
第四单元研习任务拓展提升练(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统编选必中册_第4页
第四单元研习任务拓展提升练(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统编选必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第四单元研习任务拓展提升练(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统编选必中册第四单元任务提升练(原卷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儒家的理想结构中,国与家是同质的。家是国的微型形态,国是家的扩大形态。由家到国是有一段距离的,既有地理的距离,又有制度的距离。由家走向国,一方面须士人努力追求,另一方面要由朝廷来决定是否录用。家国的距离要经过一个“游”的过程。先秦的士基本上是游士,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四处奔走,游说诸侯。唐代的求仕者明确地自名为“宦游人”。游,处于家国之间,它包含着两种可能性:进入政治层和进不去。这里暗伏着产生多种悲剧意识的可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欲进不得,欲退又不甘,只能留滞他乡,满怀羁旅之愁。儒家理想培养的对家的浑厚情感始终在游子的心里波荡,儒家理想对士人的终极要求又使游子的心魂欲归难归。国与家之间的游主要指儒家理想之游:宦游。就整个文化而言,还有其他各种事游:商贾、行役、战争、公事、私事等。游子之心都深受儒家伦理情感的影响。“游”使中国文化产生了独有特色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伤别”“乡愁”“闺怨”“相思”等系列悲剧意识模式。

儒家理想是建立在农业社会血缘宗法制上的以伦理为中心的人生理想,它要实现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庭伦理秩序和政治伦理秩序。这个自我实现的理想是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发展愿望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结合的产物,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人的内在要求。它明显地忽视爱情的重要性。爱情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追求安定、和平、持久的中国文化来说,则必须用礼规范住爱情的破坏性冲动。由修身马上进入齐家,修身的正、诚、修,就是要征服和压抑各种不符合文化之礼的意识。但如果被压抑的意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合理性的话,它会不断地以变形的方式冲冒出来,形成独特的爱情悲剧意识:追求者与礼冲突的悲,被追求者在恋人与礼之间的选择之悲。

(摘编自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

材料二西方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建基于柏拉图的“理念说”。柏拉图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理念是人认识的目标。这开启了“主——客”式思想的先河,至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主客二分成为西方哲学的主导。在柏拉图看来,理念世界是完美的、整一的、绝对的善,现实世界是有缺陷的,有限的;在笛卡尔看来,“我思”的背后还有一个“上帝”,上帝是更完善的、无限的观念,是不可怀疑的,“我”是有缺陷的,不完美的,我的完善依存于上帝本身。从西方传统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是不可能把握真理的,人类永远处于通向真理的途中,只有无限地接近真理而不可能占有真理。人因自身的有限而对无限产生渴望;因自身的不完善而向往完善的世界;因希望超越变动不定的现实世界而渴求进入永恒的理念世界。然而,人类自身的不完善却使人类自身与理念、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产生了巨大的对立和反差。悲剧意识就源于这种对立和反差之中。

在这种哲学思想支配下的希腊人,不怕神谕,不怕超越人世法则的惩罚,不把自己融和于自然之中,不去欣赏那和谐的秩序;反而是去颠覆这种和谐,为了征服自然,为了获得“美”,他们宁愿冒死一试。这样面对苦难、正视自我困境的人生态度演变成为改变境遇的行动;这样悲剧意识成了可能,行动成了古希腊悲剧的核心。这样,在古希腊的悲剧意识中体现出的是“人的自觉”,在“我是什么”“我该怎么做”“世界是什么”这样一系列形而上学的追问思考中,形成了自我的心路历程。至文艺复兴,歌德的《浮士德》体现了欧洲人不断上升追求的历程,正如浮士德所说:“只要我一旦躺在逍遥榻上偷安,那我的一切便已算完。”应该说,不断发现、认识自我及自然社会的历程就是悲剧意识不断显现的过程,而这多是外在的压力。

基督教文化把古希腊以来悲剧意识的外在性转向了内在性。早期的基督教是认可自由意志和选择善恶的能力,亚当偷吃禁果正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仍然可以获得上帝的救赎。问题是自由意志可能背离善而趋向于恶,它可以入天堂也可以下地狱。在基督教看来,人的自由意志引诱人走向堕落和罪恶,人要获得永生只能信仰基督。这样基督教就内在地具有了否定现存秩序和世界合理性的因素,这与悲剧意识源于现实的缺陷与不完善就具有某种同构因素。这样,莎士比亚悲剧中充满的道德情感和对自由意志的质问,就内蕴了道德的悲剧意识。反观上帝缺席的西方大地,人性被物化,个人失落于荒原之中。焦虑与恐惧成了现代人的病症。

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悲剧意识在人性的丰富性中得以完整的展现,人与神、人与道德、人与存在的冲突不仅内在于悲剧意识中,并且超越了自身,发展了中国文化所缺乏的悲剧精神。

(摘编自张黎明《中西方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之比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游”是由“家”到“国”所需经历的过程,既包括宦游,也包括商贾、行役、私事等事游。

B.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自然本性与自然发展愿望相互对立,生成了儒家的人生理想。

C.柏拉图的“理念说”在西方哲学中具有开创先河的作用,确立了西方文化的悲剧意识。

D.西方传统哲学的哲学家认为,悲剧意识产生于人类自身的不完善所带来的落差和对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使求仕者进入仕途后,仕途顺畅,欲进则进,欲退则退,中国文化独有特色的悲剧意识也可能产生。

B.柏拉图认为,现实的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现实世界是有缺陷的,有限的,人不可能占有真理。

C.古希腊的悲剧意识之所以能体现出“人的自觉”,与西方哲学中的“主——客”式哲学思想不无关系。

D.在基督教看来,人的自由意志会引诱人走向堕落和罪恶,这一认识对西方悲剧意识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诗句不属于中国文化独有特色的悲剧意识的一项是(3分)()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C.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D.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4.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加点词“外在性”和“内在性”?(4分)

答:﹍﹍﹍﹍﹍﹍﹍﹍﹍﹍﹍﹍﹍﹍﹍﹍﹍﹍﹍﹍﹍﹍﹍﹍﹍﹍﹍﹍﹍﹍﹍﹍﹍﹍﹍﹍﹍﹍﹍﹍﹍﹍﹍﹍﹍﹍﹍﹍﹍﹍﹍﹍﹍﹍﹍﹍﹍﹍﹍﹍﹍﹍﹍﹍﹍﹍

5.中西方文化中的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闲

王力①

中国的诗人,自古是爱闲的。“静扫空房惟独坐”,“日高窗下枕书眠”,这是闲居;“相与缘江拾明月”,“晚山秋树独徘徊”,这是闲游;“大瓢贮月归春瓮”,“飞盏遥闻豆蔻香”,这是闲消遣。如果他们忙起来,他们也要忙里偷闲;他们是“有愧野人能自在”,忙极的时候也要“闲寻鸥鸟暂忘机”。

但是,中国的俗谚却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凡是愿意兴室立业的人都不肯“游手好闲”。表面看来,这和诗人们的思想是矛盾的。诗人们的思想似乎是仙佛的一派;而社会上的老成人却是入世的,是圣贤的一派。圣贤可学,仙佛不可学,所以我们不应该爱闲,因为爱闲就是“好闲”,“好闲”就非“游手”不可,而“游手”就有没饭吃的危险。其实,这只是一种很粗的看法。如果闲得其道,非特无损,而且有益。我们可以说,常人不可以“好闲”,而圣贤却可以“爱闲”。

先说,一国的元首就应该闲。垂拱而治,是中国人所认为至治的世界。身当天下大任的人也应该闲,在军书交错的时候,诸葛亮仍旧是纶巾羽扇,谢安仍旧是游墅围棋,这种闲情逸致才能养成他们临事不惊的本领。爱闲和工作紧张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惟有精神不紧张的人,工作紧张起来才有更大的效力;否则越忙越乱,会把事情弄糟了的。

做地方官的人也应该有相当的闲暇。如果不能闲,不是你毫无办事能力,就是你为刮地皮而忙。“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楼头”,白乐天并没有因为爱闲而减少了民众的好感;“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苏东坡并没有因为爱闲而妨害了邑宰的去思。王禹偁诗里说:“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现在却是郡越僻而官越忙,因为“天高皇帝远”,正是刮地皮的好机会。天天嘴里嚷着:“忙呀!忙呀!”天晓得他是否为苞苴而忙。为掊克而忙,抑或是为逢迎上司,应酬土豪劣绅而忙!

至于文人,就更不能忙,更不应该忙。《三都赋》十稔而成,并不是天天忙着写那赋,而是闲着在那里等候,灵感来时才写上一段。忙起来根本就没有灵感!非但八叉手不是忙,连九回肠也不算是忙。当你聚精会神地去推敲一篇文章的时候,只像聚精会神地下一盘棋,是闲中取乐,不应该把它当作尘樊的束缚。但不幸得很,那些卖文为活的文人却不能不忙着做文章;尤其是在“文价”的指数和物价的指数相差十余倍的今日,更不能不搜索枯肠,努力多写几个字。在这抗战期间,不少文人因为“挤”文章而呕尽心血,忙到牺牲了睡眠,以至于牺牲了性命。忙死了也得不到代价,因为越忙越是粗制滥造,写不出好文章,不信请看我这一篇,我虽不是卖文为活,然而它也是在百忙中“挤”出来的。

“穷”“忙”二字是有连带关系的。抗战以来,谋生困难,多少原来清闲的人变了极忙的人!事情多了几倍,我们都变了负山的蚊子。古人说,不是闲人不知闲中之乐,现在我说,昔闲今忙的人更能了解闲中之乐。譬如巨富变了赤贫,回想当年的繁华,更悼念乐园的丧失。当年是“溪头尽日看红叶”,现在是“灶下终年做黑奴”;当年是“一部清商一壶酒”,现在是“一堆钞票一天粮”。当年我们尽有闲工夫读遍千部书,现在我们竟没有闲工夫吃完一碗饭!

本来,在这个大时代,我们有更大的希望在前头,自然应该牺牲了我们的闲暇。不过,悠游卒岁的人仍不在少数,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不平。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我们说“不患忙而患不均”。如果有法子处理那些不劳而获的钱财,使人人自食其力,我相信许多人都用不着像现在这样忙。

写于1944年4月9日

文本二关于小品文,鲁迅有很好的评论。他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把古代的小品文比作士大夫家里的小摆设,把现代的小品文比作匕首和投枪。鲁迅就是凭着这匕首和投枪,和社会恶势力进行殊死的搏斗。

小品文大约要有下列一些特点:第一,常常是幽默的。幽默并不就是滑稽,滑稽只是逗笑,而幽默则是让你笑了以后想出许多道理来。英国幽默大师斯威夫特的《基利佛旅游记》②,表面看起来是一大堆笑料,实际上是对英国社会入木三分的辛辣讽刺。第二,好的小品文要做到言浅意深,言近旨远。言浅,因为讲的往往是日常生活事,人人看得懂;意深,因为其中包含着哲理,只有聪明人看了才发出会心的笑。言近,因为讲的往往是眼前的事物;旨远,因为从这一件小事可以推类引出许多大道理来。小品文的,要用画家尺幅千里、意到笔不到的手法去描写社会生活。第三,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即使是对敌人,小品文也只能是冷嘲热讽,而不是肆意谩骂。鲁迅说得好: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了伤或致死,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者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的本领。

[注]①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文本一是他的一篇散文,文本二节选自他的《谈谈小品文》。②《基利佛旅游记》:今译《格列佛游记》。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老成人的圣贤派与诗人的仙佛派的闲相对比,提出好闲就会游手,游手就会没有饭吃,指出常人不可好闲。

B.文章指出人们有闲情逸致才能养成那种临事不惊、能当大任的本领,诸葛亮和谢安的例子就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观点。

C.文章提到白乐天、苏东坡没有因为爱闲而忘记民生,与那些忙于刮地皮、忙于应酬土豪劣绅的官吏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D.文章以三组“当年”与“现在”生活的排比对照,概括了生活艰辛、物价飞涨、忙碌不迭的状况,揭露了社会现实。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说诗人们的思想“似乎”是仙佛的一派,“似乎”一词表明诗人们并不真正出世,他们有较强的入世思想。

B.西晋左思创作《三都赋》,为我们留下了“洛阳纸贵”的典故。本文以《三都赋》论证了文人不应太忙的观点。

C.引用《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仅是要引出“不患忙而患不均”,还有批判统治者贪婪的意思。

D.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就是鲁迅说的匕首和投枪,它深深刺入了英国社会,批判了腐败和罪恶的英国统治阶级。

8.认为小品文应该“言近旨远”。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这个特点。(4分)

答:﹍﹍﹍﹍﹍﹍﹍﹍﹍﹍﹍﹍﹍﹍﹍﹍﹍﹍﹍﹍﹍﹍﹍﹍﹍﹍﹍﹍﹍﹍﹍﹍﹍﹍﹍﹍﹍﹍﹍﹍﹍﹍﹍﹍﹍﹍﹍﹍﹍﹍﹍﹍﹍﹍﹍﹍﹍﹍﹍﹍﹍﹍﹍﹍﹍﹍

9.文本一第一段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魏中山王英等众数十万攻钟离。上命豫州刺史韦睿将兵救钟离,受曹景宗节度。睿自合肥取直道,由阴陵大泽行,值涧谷,辄飞桥以济师,旬日至邵阳。上豫敕曹景宗曰:“韦睿,卿之乡望,宜善敬之!”景宗见睿,礼甚谨,上闻之曰:“二将和,师必济矣。”

景宗与睿进顿邵阳洲,睿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去魏城百余步,比晓而营立。魏中山王英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景宗虑城中危惧,募军士潜行水底,赍敕入城,城中始知有外援,勇气百倍。

明旦,英自率众来战,睿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英乃退。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上命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三月,淮水暴涨,睿使斗舰竞发,别以小船载草,灌之以膏,从而焚其桥,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诸垒相次土崩,魏军大溃。景宗与群帅争先告捷,睿独居后,世尤以此贤之。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二》)

附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节选):

曹景宗,骁将也;韦睿执白角如意、乘板舆以麾军。夫二将之不相若,固宜其相轻矣。武帝豫敕景宗,得将将之术矣。敕睿以容景宗易,敕景宗以下睿难。然而非然也,睿能知景宗之鸷,而景宗不能知睿之弘,景宗之气敛,而何患睿之不善处景宗邪?且其诏之曰“韦睿,卿之乡望”,动之以情,折之以礼,而未尝有所抑扬焉。如其不然,睿愈下而景宗愈亢,睿抑岂能终为人屈乎?钟离之胜,功侔淝水,岂徒二将之能哉。

附蔡东藩《南北史演义》(节选):

及钟离一役,又未尝专任韦睿,而独任曹景宗,令睿归景宗节制。幸睿素负重名,为景宗所敬礼,始得和衷共济,大破魏军。否则,景宗尝违诏进军矣,虽有密敕,令彼敬睿,亦乌足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

B.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

C.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

D.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度,文中是一个官名,指地方军政长官。古代受此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有此称。

B.敕,皇帝的诏令,与《卖炭翁》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义相同。

C.如意,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等制作,头灵芝形或云形,柄微曲。

D.垒,古代指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的“垒”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皇帝说到韦睿是曹景宗的同乡望族,所以曹景宗在礼节上待韦睿很恭谨。

B.曹景宗命人将圣旨送入钟离城中,城中人得知有援兵到达,因而勇气倍增。

C.韦睿趁淮水暴涨,派战船出击,纵火烧桥,军队奋勇争先,魏军因而大败。

D.北魏军队溃败后,曹景宗等人争抢功劳,韦睿功成身退,世人因此称赞他。

13.把文中(含附加材料)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睿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去魏城百余步,比晓而营立。(4分)

译文:﹍﹍﹍﹍﹍﹍﹍﹍﹍﹍﹍﹍﹍﹍﹍﹍﹍﹍﹍﹍﹍﹍﹍﹍﹍﹍﹍﹍﹍﹍﹍﹍﹍﹍﹍﹍﹍﹍﹍﹍﹍﹍﹍﹍﹍﹍﹍﹍﹍﹍﹍﹍﹍﹍﹍﹍﹍﹍﹍﹍﹍﹍﹍﹍﹍

(2)如其不然,睿愈下而景宗愈亢,睿抑岂能终为人屈乎?(4分)

译文:﹍﹍﹍﹍﹍﹍﹍﹍﹍﹍﹍﹍﹍﹍﹍﹍﹍﹍﹍﹍﹍﹍﹍﹍﹍﹍﹍﹍﹍﹍﹍﹍﹍﹍﹍﹍﹍﹍﹍﹍﹍﹍﹍﹍﹍﹍﹍﹍﹍﹍﹍﹍﹍﹍﹍﹍﹍﹍﹍﹍﹍﹍﹍﹍﹍

14.两段附加材料均对《资治通鉴》记载的钟离之战进行了评价,王夫之与蔡东藩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文字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残梅”“细柳”“薰草”等春天里的典型意象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渲染了仲春悲凉的气氛。

B.“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心里对闺中人的嘱托,也是思妇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却不可得的内心挣扎。

C.词中上片写游子思乡,下片写行者遥想到思妇的离愁别恨,虚实结合,从不同角度深化了相思之情。

D.这首词的上下片层层递进,通过词人想象居者登高怀远的写法,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述得荡气回肠。

16.词上片中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与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其异同。(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人民,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2)韩愈《师说》中“﹍﹍﹍﹍﹍﹍﹍﹍﹍,﹍﹍﹍﹍﹍﹍﹍﹍﹍”两句总结了士大夫之族师道不复的原因。

(3)高适《燕歌行并序》中“﹍﹍﹍﹍﹍﹍﹍﹍﹍,﹍﹍﹍﹍﹍﹍﹍﹍﹍”写力竭兵稀,衰草落日,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相对于世俗生活而言,诗是圣洁而温婉的。一旦命运将人们抛进阴森暗淡的沟壑中,也许只有诗才能带领人们走出狭小阴沉的天地,引导人们步入骄子阵营和强者行列。对梦想的坚持和对希望的期许,正是诗的力量和诗的()。诗,坚定地挺立在时代前沿、矗立在生活高地,观测和记录着社会的风霜雨雪,审视和铭刻着时代的阴晴圆缺。诗,坚毅地守护和捍卫着人类良知和社会正义,当其他社会行为都()之时,诗可能就是良知堡垒里的最后一名士兵,就是正义阵地上最顽强的一名战士。正是因为有了诗的存在,世界才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富人情味,人才能成为更加健全更加自由的人!在物欲()的今天,唯有诗才能抵御人心的畸变与冷漠,才能抗拒精神的异化与堕落,也唯有诗能够()工业文明引发的心理溃疡,使生命始终处于一种强健状态。换言之,只要一个民族诗意激扬诗绪饱满,就更加富有创新动能和创造活力。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功效销声匿迹沸反盈天拯救

B.成效偃旗息鼓甚嚣尘上拯救

C.功效偃旗息鼓甚嚣尘上愈合

D.成效销声匿迹沸反盈天愈合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只要一个民族诗意激扬诗绪饱满,就更加富有创造活力和创新动能。

B.只有诗意激扬诗绪饱满的民族,才更加富有创新动能和创造活力。

C.只有诗意激扬诗绪饱满的民族,才更加富有创造活力和创新动能。

D.一个民族只要诗意激扬诗绪饱满,就更加富有创新动能和创造活力。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诗,坚定地立在时代前沿和生活高地,观测和记录着社会的种种艰难,审视和铭刻着时代的种种变化”相比,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述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人类之所以能超过其他生物,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部的东西都知道调理,譬如种植花草,或养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①,又如自己的寝室,使其清洁整齐,也是一种调理。对外界我们尚且要调理,那么对自己更得要经常调理。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调理心思,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条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一篇文章,如果缺乏条理,只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②。而心思之条理清楚,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我们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气平稳地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起初心很乱,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敷衍,如果一随便,就很难写好。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答:①﹍﹍﹍﹍﹍﹍﹍﹍﹍﹍﹍﹍﹍﹍﹍﹍﹍﹍﹍﹍﹍﹍﹍﹍﹍﹍﹍﹍﹍﹍

②﹍﹍﹍﹍﹍﹍﹍﹍﹍﹍﹍﹍﹍﹍﹍﹍﹍﹍﹍﹍﹍﹍﹍﹍﹍﹍﹍﹍﹍﹍﹍﹍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既然太阳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全十美的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

——[德]歌德

读了以上两句话,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第四单元任务提升练(解答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儒家的理想结构中,国与家是同质的。家是国的微型形态,国是家的扩大形态。由家到国是有一段距离的,既有地理的距离,又有制度的距离。由家走向国,一方面须士人努力追求,另一方面要由朝廷来决定是否录用。家国的距离要经过一个“游”的过程。先秦的士基本上是游士,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四处奔走,游说诸侯。唐代的求仕者明确地自名为“宦游人”。游,处于家国之间,它包含着两种可能性:进入政治层和进不去。这里暗伏着产生多种悲剧意识的可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欲进不得,欲退又不甘,只能留滞他乡,满怀羁旅之愁。儒家理想培养的对家的浑厚情感始终在游子的心里波荡,儒家理想对士人的终极要求又使游子的心魂欲归难归。国与家之间的游主要指儒家理想之游:宦游。就整个文化而言,还有其他各种事游:商贾、行役、战争、公事、私事等。游子之心都深受儒家伦理情感的影响。“游”使中国文化产生了独有特色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伤别”“乡愁”“闺怨”“相思”等系列悲剧意识模式。

儒家理想是建立在农业社会血缘宗法制上的以伦理为中心的人生理想,它要实现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庭伦理秩序和政治伦理秩序。这个自我实现的理想是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发展愿望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结合的产物,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人的内在要求。它明显地忽视爱情的重要性。爱情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追求安定、和平、持久的中国文化来说,则必须用礼规范住爱情的破坏性冲动。由修身马上进入齐家,修身的正、诚、修,就是要征服和压抑各种不符合文化之礼的意识。但如果被压抑的意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合理性的话,它会不断地以变形的方式冲冒出来,形成独特的爱情悲剧意识:追求者与礼冲突的悲,被追求者在恋人与礼之间的选择之悲。

(摘编自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

材料二西方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建基于柏拉图的“理念说”。柏拉图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理念是人认识的目标。这开启了“主——客”式思想的先河,至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主客二分成为西方哲学的主导。在柏拉图看来,理念世界是完美的、整一的、绝对的善,现实世界是有缺陷的,有限的;在笛卡尔看来,“我思”的背后还有一个“上帝”,上帝是更完善的、无限的观念,是不可怀疑的,“我”是有缺陷的,不完美的,我的完善依存于上帝本身。从西方传统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是不可能把握真理的,人类永远处于通向真理的途中,只有无限地接近真理而不可能占有真理。人因自身的有限而对无限产生渴望;因自身的不完善而向往完善的世界;因希望超越变动不定的现实世界而渴求进入永恒的理念世界。然而,人类自身的不完善却使人类自身与理念、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产生了巨大的对立和反差。悲剧意识就源于这种对立和反差之中。

在这种哲学思想支配下的希腊人,不怕神谕,不怕超越人世法则的惩罚,不把自己融和于自然之中,不去欣赏那和谐的秩序;反而是去颠覆这种和谐,为了征服自然,为了获得“美”,他们宁愿冒死一试。这样面对苦难、正视自我困境的人生态度演变成为改变境遇的行动;这样悲剧意识成了可能,行动成了古希腊悲剧的核心。这样,在古希腊的悲剧意识中体现出的是“人的自觉”,在“我是什么”“我该怎么做”“世界是什么”这样一系列形而上学的追问思考中,形成了自我的心路历程。至文艺复兴,歌德的《浮士德》体现了欧洲人不断上升追求的历程,正如浮士德所说:“只要我一旦躺在逍遥榻上偷安,那我的一切便已算完。”应该说,不断发现、认识自我及自然社会的历程就是悲剧意识不断显现的过程,而这多是外在的压力。

基督教文化把古希腊以来悲剧意识的外在性转向了内在性。早期的基督教是认可自由意志和选择善恶的能力,亚当偷吃禁果正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仍然可以获得上帝的救赎。问题是自由意志可能背离善而趋向于恶,它可以入天堂也可以下地狱。在基督教看来,人的自由意志引诱人走向堕落和罪恶,人要获得永生只能信仰基督。这样基督教就内在地具有了否定现存秩序和世界合理性的因素,这与悲剧意识源于现实的缺陷与不完善就具有某种同构因素。这样,莎士比亚悲剧中充满的道德情感和对自由意志的质问,就内蕴了道德的悲剧意识。反观上帝缺席的西方大地,人性被物化,个人失落于荒原之中。焦虑与恐惧成了现代人的病症。

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悲剧意识在人性的丰富性中得以完整的展现,人与神、人与道德、人与存在的冲突不仅内在于悲剧意识中,并且超越了自身,发展了中国文化所缺乏的悲剧精神。

(摘编自张黎明《中西方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之比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游”是由“家”到“国”所需经历的过程,既包括宦游,也包括商贾、行役、私事等事游。

B.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自然本性与自然发展愿望相互对立,生成了儒家的人生理想。

C.柏拉图的“理念说”在西方哲学中具有开创先河的作用,确立了西方文化的悲剧意识。

D.西方传统哲学的哲学家认为,悲剧意识产生于人类自身的不完善所带来的落差和对立。

解析A

解答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B.“人的自然本性与自然发展愿望相互对立”无中生有,材料一第二段只是说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发展愿望这两者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相结合而产生自我实现的理想。C.“确立了”置换关键词,材料二第一段说的是“建基于”。D.张冠李戴,由材料二第一段可知“悲剧意识产生于人类自身的不完善所带来的落差和对立”是本文的观点,并非西方传统哲学的哲学家的观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使求仕者进入仕途后,仕途顺畅,欲进则进,欲退则退,中国文化独有特色的悲剧意识也可能产生。

B.柏拉图认为,现实的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现实世界是有缺陷的,有限的,人不可能占有真理。

C.古希腊的悲剧意识之所以能体现出“人的自觉”,与西方哲学中的“主——客”式哲学思想不无关系。

D.在基督教看来,人的自由意志会引诱人走向堕落和罪恶,这一认识对西方悲剧意识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解析B

解答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B.误解原意,“人不可能占有真理”不是柏拉图的观点,材料二第一段说的是“从西方传统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无限地接近真理而不可能占有真理”,这是总结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诗句不属于中国文化独有特色的悲剧意识的一项是(3分)()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C.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D.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解析C

解答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材料一中说,“游”使中国文化产生了独有特色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伤别”“乡愁”“闺怨”“相思”等系列悲剧意识模式。A.边塞思乡之悲。B.游子思家之悲。C.国家不能一统之悲。D.游子思家之悲。

4.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加点词“外在性”和“内在性”?(4分)

答:﹍﹍﹍﹍﹍﹍﹍﹍﹍﹍﹍﹍﹍﹍﹍﹍﹍﹍﹍﹍﹍﹍﹍﹍﹍﹍﹍﹍﹍﹍﹍﹍﹍﹍﹍﹍﹍﹍﹍﹍﹍﹍﹍﹍﹍﹍﹍﹍﹍﹍﹍﹍﹍﹍﹍﹍﹍﹍﹍﹍﹍﹍﹍﹍﹍﹍

解析①外在性是指要颠覆和谐秩序,征服自然,改变境遇,不断追求,不断发现、认识自我及自然社会,这些都是外在的压力。②内在性是指要克服把人引向堕落和罪恶的自由意志,反思道德,避免被物化,消除焦虑和恐惧,这些都是内在的压力。

解答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外在性”和“内在性”的含义。材料二第三段第一句“基督教文化把古希腊以来悲剧意识的外在性转向了内在性”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因此,“外在性”的含义在第二段,由“不怕神谕,不怕超越人世法则的惩罚,不把自己融和于自然之中,不去欣赏那和谐的秩序;反而是去颠覆这种和谐,为了征服自然,为了获得‘美’,他们宁愿冒死一试。这样面对苦难、正视自我困境的人生态度演变成为改变境遇的行动”“应该说,不断发现、认识自我及自然社会的历程就是悲剧意识不断显现的过程,而这多是外在的压力”可知,外在性是指要颠覆和谐秩序,征服自然,改变境遇,不断追求,不断发现、认识自我及自然社会,这些都是外在的压力。“内在性”在第三段,由“在基督教看来,人的自由意志引诱人走向堕落和罪恶,人要获得永生只能信仰基督。这样基督教就内在地具有了否定现存秩序和世界合理性的因素,这与悲剧意识源于现实的缺陷与不完善就具有某种同构因素”“反观上帝缺席的西方大地,人性被物化,个人失落于荒原之中。焦虑与恐惧成了现代人的病症”可知,内在性是指要克服把人引向堕落和罪恶的自由意志,反思道德,避免被物化,消除焦虑和恐惧,这些都是内在的压力。

5.中西方文化中的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答:﹍﹍﹍﹍﹍﹍﹍﹍﹍﹍﹍﹍﹍﹍﹍﹍﹍﹍﹍﹍﹍﹍﹍﹍﹍﹍﹍﹍﹍﹍﹍﹍﹍﹍﹍﹍﹍﹍﹍﹍﹍﹍﹍﹍﹍﹍﹍﹍﹍﹍﹍﹍﹍﹍﹍﹍﹍﹍﹍﹍﹍﹍﹍﹍﹍﹍

解析(1)①儒家思想培养了人对家的深厚感情,也对士人提出了终极要求,这种思想让士人在家国之间进退两难,从而让中国文化产生独具特色的悲剧意识。②儒家思想要实现家庭伦理秩序和政治伦理秩序,要求征服和规范各种不符合文化之礼的意识,从而让中国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爱情悲剧意识。(2)西方传统哲学中的“主——客”式思想引导人们认为人类自身是不完善的,人类自身的不完善使人类自身与理念、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产生了巨大的对立和反差,这种对立和反差导致了悲剧意识的产生。

解答本题考查筛选和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中西方文化中的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解析分别在材料一和材料二。(1)中国:由材料一第一段“这里暗伏着产生多种悲剧意识的可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欲进不得,欲退又不甘,只能留滞他乡,满怀羁旅之愁。儒家理想培养的对家的浑厚情感始终在游子的心里波荡,儒家理想对士人的终极要求又使游子的心魂欲归难归”可知,人对家的深厚感情让士人在家国之间进退两难,从而让中国文化产生独具特色的悲剧意识。由第二段“爱情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追求安定、和平、持久的中国文化来说,则必须用礼规范住爱情的破坏性冲动。由修身马上进入齐家,修身的正、诚、修,就是要征服和压抑各种不符合文化之礼的意识。但如果被压抑的意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合理性的话,它会不断地以变形的方式冲冒出来,形成独特的爱情悲剧意识”可知,儒家思想要实现家庭伦理秩序和政治伦理秩序,要求征服和规范各种不符合文化之礼的意识,从而使中国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爱情悲剧意识。(2)西方:由材料二第一段“柏拉图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理念是人认识的目标。这开启了‘主——客’式思想的先河,至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主客二分成为西方哲学的主导”“人因自身的有限而对无限产生渴望;因自身的不完善而向往完善的世界;因希望超越变动不定的现实世界而渴求进入永恒的理念世界。然而,人类自身的不完善却使人类自身与理念、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产生了巨大的对立和反差。悲剧意识就源于这种对立和反差之中”可知,西方传统哲学中的“主——客”式思想引导人们认为人类自身是不完善的,人类自身的不完善使人类自身与理念、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产生了巨大的对立和反差,这种对立和反差导致了悲剧意识的产生。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闲

王力①

中国的诗人,自古是爱闲的。“静扫空房惟独坐”,“日高窗下枕书眠”,这是闲居;“相与缘江拾明月”,“晚山秋树独徘徊”,这是闲游;“大瓢贮月归春瓮”,“飞盏遥闻豆蔻香”,这是闲消遣。如果他们忙起来,他们也要忙里偷闲;他们是“有愧野人能自在”,忙极的时候也要“闲寻鸥鸟暂忘机”。

但是,中国的俗谚却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凡是愿意兴室立业的人都不肯“游手好闲”。表面看来,这和诗人们的思想是矛盾的。诗人们的思想似乎是仙佛的一派;而社会上的老成人却是入世的,是圣贤的一派。圣贤可学,仙佛不可学,所以我们不应该爱闲,因为爱闲就是“好闲”,“好闲”就非“游手”不可,而“游手”就有没饭吃的危险。其实,这只是一种很粗的看法。如果闲得其道,非特无损,而且有益。我们可以说,常人不可以“好闲”,而圣贤却可以“爱闲”。

先说,一国的元首就应该闲。垂拱而治,是中国人所认为至治的世界。身当天下大任的人也应该闲,在军书交错的时候,诸葛亮仍旧是纶巾羽扇,谢安仍旧是游墅围棋,这种闲情逸致才能养成他们临事不惊的本领。爱闲和工作紧张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惟有精神不紧张的人,工作紧张起来才有更大的效力;否则越忙越乱,会把事情弄糟了的。

做地方官的人也应该有相当的闲暇。如果不能闲,不是你毫无办事能力,就是你为刮地皮而忙。“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楼头”,白乐天并没有因为爱闲而减少了民众的好感;“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苏东坡并没有因为爱闲而妨害了邑宰的去思。王禹偁诗里说:“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现在却是郡越僻而官越忙,因为“天高皇帝远”,正是刮地皮的好机会。天天嘴里嚷着:“忙呀!忙呀!”天晓得他是否为苞苴而忙。为掊克而忙,抑或是为逢迎上司,应酬土豪劣绅而忙!

至于文人,就更不能忙,更不应该忙。《三都赋》十稔而成,并不是天天忙着写那赋,而是闲着在那里等候,灵感来时才写上一段。忙起来根本就没有灵感!非但八叉手不是忙,连九回肠也不算是忙。当你聚精会神地去推敲一篇文章的时候,只像聚精会神地下一盘棋,是闲中取乐,不应该把它当作尘樊的束缚。但不幸得很,那些卖文为活的文人却不能不忙着做文章;尤其是在“文价”的指数和物价的指数相差十余倍的今日,更不能不搜索枯肠,努力多写几个字。在这抗战期间,不少文人因为“挤”文章而呕尽心血,忙到牺牲了睡眠,以至于牺牲了性命。忙死了也得不到代价,因为越忙越是粗制滥造,写不出好文章,不信请看我这一篇,我虽不是卖文为活,然而它也是在百忙中“挤”出来的。

“穷”“忙”二字是有连带关系的。抗战以来,谋生困难,多少原来清闲的人变了极忙的人!事情多了几倍,我们都变了负山的蚊子。古人说,不是闲人不知闲中之乐,现在我说,昔闲今忙的人更能了解闲中之乐。譬如巨富变了赤贫,回想当年的繁华,更悼念乐园的丧失。当年是“溪头尽日看红叶”,现在是“灶下终年做黑奴”;当年是“一部清商一壶酒”,现在是“一堆钞票一天粮”。当年我们尽有闲工夫读遍千部书,现在我们竟没有闲工夫吃完一碗饭!

本来,在这个大时代,我们有更大的希望在前头,自然应该牺牲了我们的闲暇。不过,悠游卒岁的人仍不在少数,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不平。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我们说“不患忙而患不均”。如果有法子处理那些不劳而获的钱财,使人人自食其力,我相信许多人都用不着像现在这样忙。

写于1944年4月9日

文本二关于小品文,鲁迅有很好的评论。他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把古代的小品文比作士大夫家里的小摆设,把现代的小品文比作匕首和投枪。鲁迅就是凭着这匕首和投枪,和社会恶势力进行殊死的搏斗。

小品文大约要有下列一些特点:第一,常常是幽默的。幽默并不就是滑稽,滑稽只是逗笑,而幽默则是让你笑了以后想出许多道理来。英国幽默大师斯威夫特的《基利佛旅游记》②,表面看起来是一大堆笑料,实际上是对英国社会入木三分的辛辣讽刺。第二,好的小品文要做到言浅意深,言近旨远。言浅,因为讲的往往是日常生活事,人人看得懂;意深,因为其中包含着哲理,只有聪明人看了才发出会心的笑。言近,因为讲的往往是眼前的事物;旨远,因为从这一件小事可以推类引出许多大道理来。小品文的,要用画家尺幅千里、意到笔不到的手法去描写社会生活。第三,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即使是对敌人,小品文也只能是冷嘲热讽,而不是肆意谩骂。鲁迅说得好: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了伤或致死,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者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的本领。

[注]①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文本一是他的一篇散文,文本二节选自他的《谈谈小品文》。②《基利佛旅游记》:今译《格列佛游记》。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老成人的圣贤派与诗人的仙佛派的闲相对比,提出好闲就会游手,游手就会没有饭吃,指出常人不可好闲。

B.文章指出人们有闲情逸致才能养成那种临事不惊、能当大任的本领,诸葛亮和谢安的例子就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观点。

C.文章提到白乐天、苏东坡没有因为爱闲而忘记民生,与那些忙于刮地皮、忙于应酬土豪劣绅的官吏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D.文章以三组“当年”与“现在”生活的排比对照,概括了生活艰辛、物价飞涨、忙碌不迭的状况,揭露了社会现实。

解析B

解答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项错在“文章指出人们有闲情逸致才能养成那种临事不惊、能当大任的本领”,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闲情逸致养成了诸葛亮和谢安临事不惊的本领,并没有说别人都能养成。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说诗人们的思想“似乎”是仙佛的一派,“似乎”一词表明诗人们并不真正出世,他们有较强的入世思想。

B.西晋左思创作《三都赋》,为我们留下了“洛阳纸贵”的典故。本文以《三都赋》论证了文人不应太忙的观点。

C.引用《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仅是要引出“不患忙而患不均”,还有批判统治者贪婪的意思。

D.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就是鲁迅说的匕首和投枪,它深深刺入了英国社会,批判了腐败和罪恶的英国统治阶级。

解析D

解答本题考查把握文本观点和理解文学常识的能力。D项,“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就是鲁迅说的匕首和投枪”说法有误,鲁迅说的匕首和投枪是比喻小品文短小精悍,极有批判力度。而《格列佛游记》却是长篇小说,不合匕首和投枪之喻。

8.认为小品文应该“言近旨远”。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这个特点。(4分)

答:﹍﹍﹍﹍﹍﹍﹍﹍﹍﹍﹍﹍﹍﹍﹍﹍﹍﹍﹍﹍﹍﹍﹍﹍﹍﹍﹍﹍﹍﹍﹍﹍﹍﹍﹍﹍﹍﹍﹍﹍﹍﹍﹍﹍﹍﹍﹍﹍﹍﹍﹍﹍﹍﹍﹍﹍﹍﹍﹍﹍﹍﹍﹍﹍﹍﹍

解析①文章综述了抗战以来人们由闲变忙的现象,都是日常生活,眼前事物。此之为言近。②文本借对现象的评述,指斥了不劳而获、贪赃枉法者,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忙闲不均现象的根源。此之为旨远。

解答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特征的能力。“抗战以来,谋生困难,多少原来清闲的人变了极忙的人!事情多了几倍,我们都变了负山的蚊子……当年是‘溪头尽日看红叶’,现在是‘灶下终年做黑奴’;当年是‘一部清商一壶酒’,现在是‘一堆钞票一天粮’。当年我们尽有闲工夫读遍千部书,现在我们竟没有闲工夫吃完一碗饭”,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抗战以来,文人们因为谋生而变得极为忙碌,再无闲情雅致去好好地读书、认真地吃饭,文章所列举的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现象、眼前事物。此之为言近。“做地方官的人也应该有相当的闲暇。如果不能闲,不是你毫无办事能力,就是你为刮地皮而忙”“但不幸得很,那些卖文为活的文人却不能不忙着做文章;尤其是在‘文价’的指数和物价的指数相差十余倍的今日,更不能不搜索枯肠,努力多写几个字”“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我们说‘不患忙而患不均’。如果有法子处理那些不劳而获的钱财,使人人自食其力,我相信许多人都用不着像现在这样忙”,文本批判了地方官为刮地皮而忙,卖文而活的文人为做文章而忙,借对现象的评述,指斥了不劳而获、贪赃枉法者,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忙闲不均现象的根源。此之为旨远。

9.文本一第一段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

解析①开门见山讲中国诗人爱“闲”,照应了文章题目。②引用古诗句,既突出了诗人之闲,又增强文采,丰富了文化底蕴,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之功。③把古诗人之“闲”归为“闲居、闲游、闲消遣”,与后文描写文人形成鲜明对照,也是后文的铺垫与伏笔。

解答本题考查鉴赏文本段落作用的能力。“中国的诗人,自古是爱闲的”,文章开门见山讲中国诗人爱“闲”,照应了文章题目。“静扫空房惟独坐”“日高窗下枕书眠”“相与缘江拾明月”“晚山秋树独徘徊”“大瓢贮月归春瓮”“飞盏遥闻豆蔻香”“有愧野人能自在”“闲寻鸥鸟暂忘机”,文章引用大量古诗句,既突出了诗人之闲,又增强文采,丰富了文化底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古诗人们很“闲”,忙极也不忘“闲”,佳句频出、好文不断,而抗战以来的文人们却忙到牺牲睡眠、牺牲性命,即便如此,也写不出好文章。很明显,开篇大量引用古诗文讲中国诗人爱“闲”,就是为了与后文的文人之忙形成对比,为后文作铺垫与伏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魏中山王英等众数十万攻钟离。上命豫州刺史韦睿将兵救钟离,受曹景宗节度。睿自合肥取直道,由阴陵大泽行,值涧谷,辄飞桥以济师,旬日至邵阳。上豫敕曹景宗曰:“韦睿,卿之乡望,宜善敬之!”景宗见睿,礼甚谨,上闻之曰:“二将和,师必济矣。”

景宗与睿进顿邵阳洲,睿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去魏城百余步,比晓而营立。魏中山王英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景宗虑城中危惧,募军士潜行水底,赍敕入城,城中始知有外援,勇气百倍。

明旦,英自率众来战,睿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英乃退。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上命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三月,淮水暴涨,睿使斗舰竞发,别以小船载草,灌之以膏,从而焚其桥,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诸垒相次土崩,魏军大溃。景宗与群帅争先告捷,睿独居后,世尤以此贤之。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二》)

附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节选):

曹景宗,骁将也;韦睿执白角如意、乘板舆以麾军。夫二将之不相若,固宜其相轻矣。武帝豫敕景宗,得将将之术矣。敕睿以容景宗易,敕景宗以下睿难。然而非然也,睿能知景宗之鸷,而景宗不能知睿之弘,景宗之气敛,而何患睿之不善处景宗邪?且其诏之曰“韦睿,卿之乡望”,动之以情,折之以礼,而未尝有所抑扬焉。如其不然,睿愈下而景宗愈亢,睿抑岂能终为人屈乎?钟离之胜,功侔淝水,岂徒二将之能哉。

附蔡东藩《南北史演义》(节选):

及钟离一役,又未尝专任韦睿,而独任曹景宗,令睿归景宗节制。幸睿素负重名,为景宗所敬礼,始得和衷共济,大破魏军。否则,景宗尝违诏进军矣,虽有密敕,令彼敬睿,亦乌足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

B.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

C.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

D.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

解析D

解答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城”是“来攻”的宾语,动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于城上”是“厉声呵之”的地点状语,状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D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度,文中是一个官名,指地方军政长官。古代受此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有此称。

B.敕,皇帝的诏令,与《卖炭翁》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义相同。

C.如意,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等制作,头灵芝形或云形,柄微曲。

D.垒,古代指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的“垒”意义相同。

解析A

解答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A.“节度,文中是一个官名”错误,由“受曹景宗节度”可知,此处“节度”为动词,意为节制调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皇帝说到韦睿是曹景宗的同乡望族,所以曹景宗在礼节上待韦睿很恭谨。

B.曹景宗命人将圣旨送入钟离城中,城中人得知有援兵到达,因而勇气倍增。

C.韦睿趁淮水暴涨,派战船出击,纵火烧桥,军队奋勇争先,魏军因而大败。

D.北魏军队溃败后,曹景宗等人争抢功劳,韦睿功成身退,世人因此称赞他。

解析D

解答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韦睿功成身退”错误,原文是说曹景宗同其他将帅争着先去告捷,只有韦睿独自一人在最后才上报,而并非功成身退。

13.把文中(含附加材料)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睿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去魏城百余步,比晓而营立。(4分)

译文:﹍﹍﹍﹍﹍﹍﹍﹍﹍﹍﹍﹍﹍﹍﹍﹍﹍﹍﹍﹍﹍﹍﹍﹍﹍﹍﹍﹍﹍﹍﹍﹍﹍﹍﹍﹍﹍﹍﹍﹍﹍﹍﹍﹍﹍﹍﹍﹍﹍﹍﹍﹍﹍﹍﹍﹍﹍﹍﹍﹍﹍﹍﹍﹍﹍

(2)如其不然,睿愈下而景宗愈亢,睿抑岂能终为人屈乎?(4分)

译文:﹍﹍﹍﹍﹍﹍﹍﹍﹍﹍﹍﹍﹍﹍﹍﹍﹍﹍﹍﹍﹍﹍﹍﹍﹍﹍﹍﹍﹍﹍﹍﹍﹍﹍﹍﹍﹍﹍﹍﹍﹍﹍﹍﹍﹍﹍﹍﹍﹍﹍﹍﹍﹍﹍﹍﹍﹍﹍﹍﹍﹍﹍﹍﹍﹍

解析(1)韦睿在曹景宗营寨前二十里的地方连夜挖掘长长的壕沟,距离魏军城池只百多步,快天亮时营垒就建了起来。

(2)如果不是这样,韦睿越是谦让,曹景宗就越是高傲,韦睿难道能够始终受他人的屈辱吗?

解答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关键词:(1)“于”,在;“夜”,连夜;“掘”,挖掘;“长堑”,长长的壕沟;“去”,距离;“比”,接近;“晓”,天亮;“立”,建立。(2)“如”,如果;“然”,这样;“下”,身居下位,可译为“谦让”;“亢”,高傲;“终”,始终。

14.两段附加材料均对《资治通鉴》记载的钟离之战进行了评价,王夫之与蔡东藩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文字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解析不一致。王夫之认为,钟离之胜不仅有曹景宗和韦睿团结配合的攻势,还有皇帝预先诏令、善于“将将”的功劳;蔡东藩则对皇帝让曹景宗节制韦睿表示异议,皇帝的预先诏令并无实质作用,幸好名气大的韦睿得到了曹景宗敬重,两人因此而团结并获胜。

解答本题考查评价观点态度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到材料中找出对钟离之战评价的内容,然后分析王夫之与蔡东藩的观点,并作出判断,陈述理由。先看王夫之的评价:“钟离之胜,功侔淝水,岂徒二将之能哉”,可见王夫之认为钟离之胜不仅仅是这两位将领的配合之功;“武帝豫敕景宗,得将将之术矣”,可见王夫之认为钟离之胜也与皇帝的预先诏令和擅长“将将之术”有关。再看蔡东藩的评价:“及钟离一役,又未尝专任韦睿,而独任曹景宗,令睿归景宗节制。幸睿素负重名,为景宗所敬礼,始得和衷共济,大破魏军。否则,景宗尝违诏进军矣,虽有密敕,令彼敬睿,亦乌足恃”,可知蔡东藩认为皇帝的预先诏令作用并不大,而是两人的团结协作才获得胜利。由此可知,二人观点并不一致。

参考译文

北魏中山王元英等几十万人攻打钟离,梁武帝命令豫州刺史韦睿率兵去援救钟离,接受曹景宗的指挥。韦睿从合肥取直道,经由阴陵大泽而行,遇上了涧谷,就架起飞桥让队伍过去,十日就到达邵阳。武帝预先告诫曹景宗说:“韦睿是你们州里的望族出身,应该好好地敬重他。”曹景宗见了韦睿,礼节甚为恭谨,武帝得知其情后说:“两个将领和睦,军队一定能取胜。”

曹景宗与韦睿进驻邵阳洲,韦睿在曹景宗营寨前二十里的地方连夜挖掘长长的壕沟,距离魏军城池只百多步,快天亮时营垒就建了起来。北魏中山王元英大吃一惊,用杖击打着地面说道:“这是哪位神灵的保佑啊!”曹景宗忧虑城中恐惧,招募军士潜水而行,把圣旨送入城中,城中方才知道外面援军到了,因此勇气倍涨。

第二天早晨,元英亲自率部来交战,韦睿乘坐没有加漆的木车,手执白角如意来指挥军队,一日交战数次,元英才撤退。北魏军队在夜里又来攻城,箭雨密集而至,韦睿的儿子韦黯请求下城墙去避箭,韦睿不准许,军中一片震惊,韦睿站在城墙上厉声呵斥,人心才安定下来。武帝命令曹景宗和韦睿各攻一座桥,韦睿攻南桥,曹景宗攻北桥。三月,淮水暴涨,韦睿派战舰一齐出发,又另用小船载草,草上灌膏油,放火烧桥,战士们奋勇争先,呼喊声震天动地,都以一己之力来抵挡百人,北魏营垒依次土崩瓦解,北魏军队大溃败。曹景宗同其他将帅争着先去告捷,只有韦睿独自一人在最后才上报,世人尤其因这一点而赞扬他。

附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节选)译文:

曹景宗是一员骁将,韦睿手拿白角如意、乘坐抬轿来指挥军队。二位将领风格不同,本来应该是会互相轻视对方的。武帝提前下诏令警告景宗,是深得统率将领的本事。下诏令给韦睿来包容曹景宗容易,下诏令给曹景宗来包容韦睿很难。然而事实不是这样,韦睿能知晓曹景宗的狠鸷,但曹景宗不能知晓韦睿的宽宏,如果曹景宗的气焰收敛,又何必担心韦睿不善于与曹景宗相处呢?况且皇帝的诏令说“韦睿,是你们乡里有名望的人”,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礼,不曾对二人有任何的贬抑或褒扬。如果不是这样,韦睿越是谦让,曹景宗就越是高傲,韦睿难道能够始终受他人的屈辱吗?钟离战役获胜,其功与淝水之战差不多,又岂止是曹韦二将的功劳呢?

附蔡东藩《南北史演义》(节选)译文:

至于钟离这一仗,又不曾专任韦睿为统帅,而只是任命曹景宗为统帅,下令让韦睿归于曹景宗节制。幸好韦睿一向负有盛名,被曹景宗敬重和礼遇,这才让他们二人能和衷共济,从而大败魏军。否则,曹景宗是曾经违背过诏令而在前线进军的,虽然有秘密的诏令,让他来敬重韦睿,这个诏令又怎么能约束到他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残梅”“细柳”“薰草”等春天里的典型意象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渲染了仲春悲凉的气氛。

B.“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心里对闺中人的嘱托,也是思妇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却不可得的内心挣扎。

C.词中上片写游子思乡,下片写行者遥想到思妇的离愁别恨,虚实结合,从不同角度深化了相思之情。

D.这首词的上下片层层递进,通过词人想象居者登高怀远的写法,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述得荡气回肠。

解析A

解答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能力。“渲染了仲春悲凉的气氛”错误,开头三句写旅社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描绘了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

16.词上片中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与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其异同。(6分)

答:﹍﹍﹍﹍﹍﹍﹍﹍﹍﹍﹍﹍﹍﹍﹍﹍﹍﹍﹍﹍﹍﹍﹍﹍﹍﹍﹍﹍﹍﹍﹍﹍﹍﹍﹍﹍﹍﹍﹍﹍﹍﹍﹍﹍﹍﹍﹍﹍﹍﹍﹍﹍﹍﹍﹍﹍﹍﹍﹍﹍﹍﹍﹍﹍﹍

解析同:①两者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水喻愁,化虚为实;②都写出了愁的源源不断,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大加强了艺术效果。

异:愁的具体内容不一样。《踏莎行》里的是一己之愁,特指离愁;《虞美人》中将一己之愁化为国破家亡的悲愁。

解答本题考查对比鉴赏诗歌的能力。李煜《虞美人》中,词人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是“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本词把无穷之离愁比作不断之春水,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自然真实地刻画了行者离情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两首词手法相同,但愁思内涵各异,本词的“离愁”点明“愁”的内容,而李煜的“愁”是大国小家失去后物是人非的悲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人民,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2)韩愈《师说》中“﹍﹍﹍﹍﹍﹍﹍﹍﹍,﹍﹍﹍﹍﹍﹍﹍﹍﹍”两句总结了士大夫之族师道不复的原因。

(3)高适《燕歌行并序》中“﹍﹍﹍﹍﹍﹍﹍﹍﹍,﹍﹍﹍﹍﹍﹍﹍﹍﹍”写力竭兵稀,衰草落日,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解析(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解答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作答时,考生要注意提示句,同时也要注意易错字,如“谀”“腓”“孤”。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相对于世俗生活而言,诗是圣洁而温婉的。一旦命运将人们抛进阴森暗淡的沟壑中,也许只有诗才能带领人们走出狭小阴沉的天地,引导人们步入骄子阵营和强者行列。对梦想的坚持和对希望的期许,正是诗的力量和诗的()。诗,坚定地挺立在时代前沿、矗立在生活高地,观测和记录着社会的风霜雨雪,审视和铭刻着时代的阴晴圆缺。诗,坚毅地守护和捍卫着人类良知和社会正义,当其他社会行为都()之时,诗可能就是良知堡垒里的最后一名士兵,就是正义阵地上最顽强的一名战士。正是因为有了诗的存在,世界才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富人情味,人才能成为更加健全更加自由的人!在物欲()的今天,唯有诗才能抵御人心的畸变与冷漠,才能抗拒精神的异化与堕落,也唯有诗能够()工业文明引发的心理溃疡,使生命始终处于一种强健状态。换言之,只要一个民族诗意激扬诗绪饱满,就更加富有创新动能和创造活力。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功效销声匿迹沸反盈天拯救

B.成效偃旗息鼓甚嚣尘上拯救

C.功效偃旗息鼓甚嚣尘上愈合

D.成效销声匿迹沸反盈天愈合

解析C

解答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功效:侧重于指功能效果,多用于书面语。成效:侧重于指成绩效果,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用。二者的语义侧重点和语体色彩有别。此处为书面语,且强调功能作用,选择“功效”。第二空,销声匿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击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或停止批评、攻击等。此处联系后文的士兵、战士,用“偃旗息鼓”更为合适。第三空,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强调声音多而杂。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贬义)。联系前文“物欲”一词,应该是指向反面的社会言论,故选“甚嚣尘上”。第四空,拯救:援助使其脱离危难、危险。愈合:指疮口或伤口长好。此处用“拯救”来搭配“心理溃疡”,明显是搭配不当,而“愈合”正是治愈治疗之意,与后文的“溃疡”一词正好搭配,故选“愈合”。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只要一个民族诗意激扬诗绪饱满,就更加富有创造活力和创新动能。

B.只有诗意激扬诗绪饱满的民族,才更加富有创新动能和创造活力。

C.只有诗意激扬诗绪饱满的民族,才更加富有创造活力和创新动能。

D.一个民族只要诗意激扬诗绪饱满,就更加富有创新动能和创造活力。

解析C

解答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的语病有三:一是“只要一个民族诗意激扬诗绪饱满,就……”,“只要……就”为充分条件,显得武断,不合逻辑,应该用“只有……才”这个必要条件,才符合文段逻辑;二是此处前后句主语相同,故“一个民族”主语应放在关联词“只有”之前,或改为“只有……的民族,才……”;三是“创新动能和创造活力”语序不当,创造是从无到有,创新是从旧到新,后者更强调价值性、进步性,按照逻辑顺序,应先言“创造”,再言“创新”。修改正确的只有C项。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诗,坚定地立在时代前沿和生活高地,观测和记录着社会的种种艰难,审视和铭刻着时代的种种变化”相比,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述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答:﹍﹍﹍﹍﹍﹍﹍﹍﹍﹍﹍﹍﹍﹍﹍﹍﹍﹍﹍﹍﹍﹍﹍﹍﹍﹍﹍﹍﹍﹍﹍﹍﹍﹍﹍﹍﹍﹍﹍﹍﹍﹍﹍﹍﹍﹍﹍﹍﹍﹍﹍﹍﹍﹍﹍﹍﹍﹍﹍﹍﹍﹍﹍﹍﹍﹍

解析(1)原句将“立”分解为“挺立”和“矗立”,分别与“前沿”和“高地”搭配,用词更精准,表意更明确,表述更形象。(2)原句“挺立在时代前沿、矗立在生活高地”构成对仗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加强,表述更有力度。(3)原句“社会的风霜雨雪”“时代的阴晴圆缺”,运用了比喻手法,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更富于语言的美感。

解答本题考查分析语言表述效果的能力。原句与改句主要在词语运用和句式变化上有区别,分析表述效果主要分析语境中词语的表现力即可。(1)原句用“挺立”“矗立”,形容诗在时代前沿和生活高地中的不可忽略和替代的作用,使诗这个抽象事物具有了形象感。改句就用一个“立”,很明显,原句在具体语境中用词更准确,表意更明确而丰富。(2)原句用“挺立在时代前沿、矗立在生活高地”这种对称句式,以对仗结构构成整句句式,形成一组短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而改句则用长句,缺少活泼和灵动性。(3)原句“风霜雨雪”“阴晴圆缺”运用比喻修辞,形容社会的种种艰难和时代的种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