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宗教学综合练习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宗教学综合练习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宗教学综合练习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宗教学综合练习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宗教学综合练习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宗教学综合练习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答案解析附后卷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多神教2.三内夹两盆地,是新疆最突出的地形地貌特征,三山和两盆具体指的是什么?3.按说宗教信仰是愚昧无知有关,但为什么在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宗教?4.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谁?5.祖先崇拜6.简述现当代宗教对话的三种模式7.宗教禁忌的功能8.专司宗教活动的祭司和巫师的出现,对神学宗教的形成有哪三个方面的作用?9.《阿含经》10.新正统派神学11.佛教走向世界化的原因12.基督教是东正教和新教的统称。13.诺斯睿主义14.新兴宗教运动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15.禁忌的特质有哪些?16.一赐乐业教17.原始二谛18.属于在家二众的是()。A、比丘

B、沙弥

C、比丘尼

D、优婆塞

E、优婆夷19.印度教的教义有哪些?20.天台宗的经典是()。A、《往生论》B、《无量寿论》C、《阿弥陀经》D、《法华经》21.早期宗教的功能是什么?22.人为宗教23.禁忌的功能有哪些?24.大乘佛教的经典阐发了哪些思想?25.新中国后,中国天主教掀起的“三自”运动包括()。A、自传B、自办C、自治D、自养卷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多名我会2.青灯古佛3.格列高利一世(大格列高利)4.最高级主教俗称()。A、枢机主教B、红衣主教C、神父D、修士5.简述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6.钦定本圣经7.圣爱8.宗教9.冲突论是社会进行结构分析、也就是反叛对社会进行单纯的功能分析的()。10.第一次基督教大公会议11.麦基洗得12.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13.在宗教现代化的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是()。14.宗教禁忌的性质和特征15.道教四大名山16.第二圣殿17.亚伯拉罕教包括哪三大教?18.侯达比亚协议19.宗教学的意义有哪些?20.构成佛教的思想基础是什么?21.八分舍利22.佛教迅速发展在五代十国时期。23.波普尔的证伪原理24.实地研究25.简述佛教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卷I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宗教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2.“水漫金山”的金山寺在今()。A、镇江B、温州C、宁波D、无锡3.救赎4.信仰的超越性与信仰的内在性5.神正论6.灵物7.上行之诗8.认识无政府主义9.亚他那修10.划界问题11.自性说:(禅宗)12.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主要有哪几个方面?13.佛教中“定”指什么?14.道教15.佛教所说的“业”有哪三种?16.三武一宗17.以利以谢18.信仰自由是指什么?19.耶稣上十字架的意义是什么?20.五大士比四大士多了()菩萨。A、地藏B、文殊C、观音D、大势至21.我国宗教社会学尚处于()。22.试述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特征23.东正教堂主要集中在()。A、黑龙江B、上海C、哈尔滨D、北京24.佛教中“五取蕴”是哪五蕴?25.解放神学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同时信仰和崇拜许多神的宗教。从逻辑上讲,多神教是由自然宗教一步步发展,人们创造的神明越来越多所导致的。历史上讲,原始人类“地域局限”逐渐突破,生存、生存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因此产生不同地域神灵并存的局面。2.参考答案: 三山是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两盆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3.参考答案: A、物质的极大丰富,但精神文明不一定发达,在物质下潜伏着一种愚昧的情景 B、外来的宗教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很大,多数是移民国家,而大多移民都有信仰,形成一种心里定势。 C、愚昧无知是宗教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的客观因素就是它的社会根源,发达国家盲目竞争的资本主义国家,任何人不敢保证自己的命运,这就给自己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人们要拜托这种压力,就将其极托给神灵。 D、发达国家的思想和行为与生活方式都是非常自由的。4.参考答案: 悉达多•乔答摩,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5.参考答案: 祖先崇拜,或敬祖,是指一种宗教习惯,基于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在大部分不同文化中,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不太一样,对神灵崇拜是希望祈求一些好处,但对祖先的崇拜一般只是表达亲情,但有些文化如儒家和大乘佛教是将祖先当作神灵一样的崇拜。6.参考答案: 宗教对话的三种模式:排他主义(具体内容介绍在P389_390)、 兼容主义(①宗教兼容主义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天主教神学家卡尔•拉纳首倡的一种宗教对话模式。 ②其目的是为了破除本己宗教的优越感,以便缓解排他主义这一存在于宗教对话中的障碍。 ③为此,它明确肯定了非基督宗教的启示和救赎功能,宣布“诸宗教”都可以成为拯救的道路。 ④兼容主义与排他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强调了本己宗教与其它宗教的共同性,从而促进了宗教对话。 ⑤但是从根本上刊,它所强调的共同性还是以本己宗教作为参照系和标准的,因而它依然是一种宗教自我中心主义,依然有把宗教对话演绎成宗教兼并之嫌。) 多元主义(①宗教多元主义是当代宗教对话的三种基本模式之一,其主要理论代表是英国的约翰•希克。 ②宗教多元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破除人们对本己宗教的优越感和宗教自我中心主义,以便为真实有效的宗教对话开辟道路。 ③因此,它没有像宗教兼容主义那样从某一宗教之中寻求诸宗教的共同性,而是到所有宗教中寻求这种共同性。 ④它把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到的存在于所有宗教之后的东西称为“神圣者”或“终极实在”,并且将其视为比诸宗教的信仰对象更实在、更本原的东西。 ⑤然而,由于以希克为代表的宗教多元主义者混淆了哲学理论与宗教信仰的界限,脱离了宗教的历史形态和发展,所以他们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抽象性、非历史性,从而体现了明显的乌托邦性质。)7.参考答案: 宗教禁忌是产生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人类意识上的一种约束与自律方式。宗教禁忌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对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仍起着某些不可替代的功效。具体表现在: (一)禁忌的社会意义在于维护社会制度。 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宗教成为推动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强大动力,而禁忌也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原始社会的宗教禁忌兼有社会伦理和风俗的性质。早期的人类靠宗教禁忌限制和制约着人类的言谈举止,维护着氏族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禁忌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强化一民族之所以为一民族的特色,可以说禁忌是群体内聚与认同的象征。 (三)禁忌有助于规范各民族社会成员的良好行为模式。每个民族的人们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都要通过禁忌对他们的言行进行引导,灌输符合社会群体审美观念的行为准则。禁忌把社会成员的行为举止约束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维系其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8.参考答案: 1、对神学宗教理论的建立起来极其重要的作用 原始时期的祭司和巫师是属于兼职性的,所以他们没有时间与精力去从事宗教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当他们成为专职人员后,他们就专门从事宗教理论的研究,从而形成了宗教理论。 2、他们对于宗教活动的组织化和规范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职业的宗教人员的出现已直接成为统治阶级执行政治统治的有力工具 他们得到了政治上的扶持,很容易是某一个宗教成为统治的工具,他们的出现使宗教出现了许多人为因素9.参考答案: 载有大乘的名目,佛说他的弟子有发大乘心者,大乘所修的六度四摄等内容,也见于原始宗教制度。10.参考答案: 在欧洲又称“危机神学”或“辩证神学”是基督教思潮之一,这派神学认为世界处于危险之中,一方面指出人的尊严,一方面指出人的局限性,重新重视关于人的罪、基督里的启示以及蒙恩得救等正统教义,奠基人为瑞士神学家巴特。11.参考答案: (一)、从宗教本身的性质看,佛教具有完全不同于原始时代氏族宗教和古代国家宗教的特殊性;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适合于各种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而得到不同国家的历代统治者的支持; (三)、佛教不仅没有民族宗教和国家宗教的狭隘性,而且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比起来,也具有排他性较少、宽容性较多的特性。12.参考答案:错误13.参考答案: 也称灵智派、幻影派,主张善恶二元论:旧约的上帝是邪恶的、次等的,新约的上帝是善的、爱的、高等的;认为耶稣没有实实在在的成为人,只是一个幻影,否认耶稣基督实实在在的死与复活,也就是否认耶稣基督成就的救恩,认为救恩只是少数受圣灵感动的人有份,人类应与上帝合作,刻苦禁欲。诺斯睿主义影响教会几个世纪,古教父为对付这个异端付出了很大代价。14.参考答案:当代现象15.参考答案: 与神圣观念一起起源;世俗禁忌和宗教都是威慑于某种权威限制自己的行为;禁忌作为宗教处理人-神关系的方法和手段,是介于巫术和祈祷之间的类型;巫术是积极进取的,禁忌则是消极防范的。16.参考答案: 古代入居中国的犹太人对其犹太教的专称。“一赐乐业”是希伯来文,即“以色列”的古音译。其教传入中国的年代,一说在五代后汉(947-950年);一说在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并在开封府建犹太寺。一赐乐业教一即是指天帝、上帝,一赐乐业之地便是神赐予的安居乐业之地、神赐给的乐土,即以色列,同时也是传说中犹太人祖先雅各的别名以色列的另译。一说取意于明代对“凡归其化者,皆赐地以安居乐业之乡,诚一视同仁之心也”。17.参考答案: 1、真谛、空谛: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因为其没有自性而空是非真实的存在,这是顺从佛的真理来说。 2、假谛、俗谛: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顺从世俗眼光看。 3、中道谛:贯通真假空有二谛。18.参考答案:D,E19.参考答案: (1)创世论:“梵”是宇宙万物的创造主。 (2)业报轮回:灵魂会转世,每段生命都由前世行为(业)所决定,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动物、人和神都是这个连锁中的环节。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都必有终期,不能在天上或人间求得快乐。 (3)求“解脱”:力图通过修行使灵魂脱离肉体,彻底摆脱轮回之苦。 (4)牛是神的化身,称作“如意牛”,代表幸福吉祥,受保护不被宰杀。 (5)恒河是印度的圣河,称为天河。 (6)通过制作护身符来建立自己与神和神力之间的联系。20.参考答案:D21.参考答案: a)宗教体现了生命的本质需求,提升信心、缓解焦虑: 对付神秘,消除危险和恐惧,提高自信和安全感 确定自身的空间归属和身份 提供感恩的机会,保证了将来的继续受惠 保证生存条件(丰收、雨水、繁衍和健康等) b)宗教内化了人们向外的冲动与欲望,使人满足于自体世界,阻碍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 强化自身 c)宗教孕育着积极因素,必将突破自身,促进人的自我解放。 实现内在能力(体能、生殖、才干、技艺等) 增长个人智慧(探索自然、理解神秘) 保持社区内聚力22.参考答案:人为宗教是相对原始的自然宗教而言的。它是指借助于有意识的人为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阶级特征的神学观念性和宗教组织严密的宗教。它具有很强的人为因素。23.参考答案: a)强化神圣物的力量 b)避免灾害的发生 c)培养社会认同感,维持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24.参考答案: 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菩萨道、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本净等等思想。25.参考答案:A,C,D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1215年,由西班牙人多米尼克创立于法国,又称“布道兄弟会”随后得到教会的批准不断发展,他不主张离世隐居,而是尽可能供应别人的需求;极为重视学实,会员很快在各个大学任教授,托马斯﹒阿奎那出自该会,该会也被教皇利用到主持“异端裁判所”,铸成不可饶恕的罪迹,十三世纪传到亚北非,十六世纪传到欧洲1631年传入中国。2.参考答案: 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3.参考答案: 极有管理才能,任罗马执政关时期,将巨额财产用于济贫和建立修道院,任罗马主教后,妥善处理了教堂修复、财务管理等涉及教会内外等重重困难问题,他还有许多著作,并在教会音乐,崇拜仪式上和解释讲道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当君士坦丁堡主教自称“普世教长”时,他自称“上帝众仆之主”从而争得更高声誉而居于首位,他也被称为最后一个罗马主教和第一教皇。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 犹太教从古代的氏族——部落宗教发展为信仰一个上帝的一神教,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 (1)亚伯拉罕时代:古代希伯来氏族——部落宗教。这一时期的希伯来人的各部落均有部落神,希伯来人处于多神信仰时代。但是亚伯拉罕时代越来越强调对耶和华的信仰,以及认为不爱割礼即为违约。 (2)摩西时代:犹太教的创立。摩西带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前往迦南,在途中于西奈山获“上帝赐下的十诫”。从此犹太教在摩西时代开始其端并在“巴比伦之囚”后定型为一神教。 (3)犹太教的发展和完成:摩西死后,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建立以色列,南部犹太国、北部以色列两国,后两国先后被灭,巴比伦统治者将其迁入巴比伦为囚,后又为居鲁士大帝所放。以色列——犹太人这一段惨痛的历史加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形成了几条基本信条:上帝耶和华是宇宙的独一真神;以色列——犹太人的灾难,是上帝对他们所犯的罪的惩罚;救世主观念(以色列人坚信上帝虽然在惩罚自己,但仍是以色列为他特选的子孙,是不会置斯民于水火而不顾的)。6.参考答案:近代英语译本,又称《詹姆斯王译本》1611年完成。为使英国国内各教派调和融洽,17世纪初詹姆斯一世在位时,决定出版一个新的圣经修订本,修订工作以《主教圣经》为蓝本,参照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圣经进行,有学者称它是历史以来空前完美的,最通俗,最受人喜爱的,唯一纯正的英文译本,这个译本影响很大,长达350年而久盛不衰。7.参考答案: 1、基督教的最高伦理原则指上帝施与人的爱,认为基督既是圣爱的启示者,也是圣爱的赐予者。 2、人凭借着信仰得于与上帝交通,即是爱的关系,亦是圣爱的实现,强调人不可以利用他人作为目的,作为达到自己自私自利的手段,而应该以上帝和他人作为目的。8.参考答案: 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是对神的敬畏与信仰。宗教有负功能,也是正功能。宗教正向功能有:①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②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③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9.参考答案:理论成果10.参考答案: 第一次大公会议是尼西亚宗教会议。公元305年,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城召开了第一次大公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318名主教,绝大多数为东方教会的代表,公议讨论了亚里马派的问题,谴责该派的异端,宣布开除教门。会议制定了统一的宗教信条,确立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强调圣父和圣子同为一体,该宗教信条后备修订为《尼西亚信经》但亚里乌派未被消灭,反而势力愈大。11.参考答案:“仁义王,公义王”是撒冷王(平安王的意思)又是至高神的祭司,当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与他同盟的王回来,他带着酒和饼迎接亚伯兰,又为亚伯兰祝福,希伯来书说他无父无母,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作为耶稣基督永为大祭司的预表。12.参考答案: 1、库恩提出的理论:前范式科学(经过竞争而建立起范式)――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使既有的范式发生动摇)――科学革命(经过竞争与选择而建立起新范式)――新常规科学。 2、借自语言学引申出的含义:模式模型、范例等诸多意思。范式的变革不可能是知识的直线积累,而是一种创新和飞跃,一种科学体系的革命。 3、在某种范式的指导下,科学家不断的积累知识由此而形成了常规科学。并不断的扩展开拓范式的内涵为新的突破奠定基础,是研究科学中的常态有连续和阶段性的特征。虽然可能出现“反常”现象但此时的范式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是大家共同遵守的理论体系和规范范型,它可以有力的保障大家调整反常。但一旦“反常”的频率越来越高并且所有调整“反常”的方法归于无效。 4、唯一的需求就是寻找一个新的范式来替代旧的范式,科学革命就开始了,新旧范式之间是不可以通约的,他们之间没有公约数,只有质的差别。13.参考答案:世俗化14.参考答案: 性质:本质上是人们的信仰和崇拜神秘异己力量和神圣的宗教对象的一种宗教行为 特征:⑴神秘性:这是禁忌的基本特征。宗教禁忌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禁忌伴随神圣观念、神圣事物而产生。 ⑵多样性:世界上宗教的多样性也直接导致了宗教禁忌的多样性 ⑶约束性:宗教禁忌的形成本就是为了约束信徒的行为,使其符合宗教教义。15.参考答案:四川的青城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合称道教四大名山。16.参考答案: 公元516年,在省长所罗巴伯和祭司耶书亚的带领下,回归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修建的圣殿完成,为有别于所罗门时代修建的圣殿(第一圣殿),这座圣殿就称为“第二圣殿”,后世也称它为“所罗巴伯圣殿”。17.参考答案: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18.参考答案: 为占领麦加,628年穆罕默德率领1400人以朝觐麦加为名向麦加试探性进军,在距离麦加9英里的侯达比亚村时,遭麦加人武装阻拦,数日谈判,签订侯达比亚协定。19.参考答案: 对宗教现象的"非神圣化"(demystification); 对宗教实践者来说,了解宗教的本质跟信仰并不矛盾; 宗教学的研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某种宗教优于别种宗教,也不是站在无神论立场上反宗教; 研究宗教是为了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宗教。20.参考答案: A、四圣谛(真理)苦、集、灭、道 B、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C、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21.参考答案:将涅槃后的释迦牟尼的如来舍利分为八分。22.参考答案:错误23.参考答案: 1、任何科学理论都有错误,或者说都包涵着潜在的错误,并且总有一天会被证伪,从而因为经不起检验而被证明是错误的。 2、因此科学不再是“真理”和“正确”的同义词。相反贯穿全部科学发展始终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真理与错误的矛盾,科学之所以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根源就在这个永远不能最终解决的矛盾。 3、不是观察导致理论,而是理论导致“创造”事实,就是观察和理论之间的矛盾正是因为这个矛盾的存在,这才产生了正确或者错误的认识。 4、通过这二对矛盾的(观察和理论之间的矛盾)展开和交叉,波普尔构建起他的科学发展模式。 问题――猜想――反驳――产生(新)问题。 5、由此可见科学进化的逻辑首先是一种问题逻辑,它象有机体进化一样的采用“试错法”即通过试探和排除错误的方法而加入竞争的行列,以便去适应选择。所以科学总是不断的向更真的内容前进,但永远也不会能达到完全的真,它接近真理的程度就是“逼真度”。 6、标志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必须从经验出发,通过归纳概况出理论,拒斥形而上学)也标志着传统的科学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4.参考答案: 又称田野调查,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实践中首先提出。它是一种深入研究的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想象的一种研究方法。25.参考答案: 公元前6世纪雅利安人完成了印度流域的军事征服扩张到恒河流域,大量的达罗毗荼人征服沦为奴隶,武士贵族刹帝利建立起一批城镇国家。为了防止等级森严的婆罗门教思想使数量大增的首陀罗对宗教解脱的绝望而进行革命,他们为此要求改革婆罗门教。相比于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婆罗门教的精神控制相对薄弱。佛教继承了婆罗门教的因果报应、业报轮回、追求超越生死等传统宗教思想,但针对种姓制度表达了刹帝利和其他社会等级的要求提出了宗教解脱上的抽象平等观念,宣称是人不分种姓和等级,只要皈依佛教正道就可获得解脱。这种思想只会使被压迫的苦难大众追求摆脱生死轮回的超自然解脱时忘记了争取现实幸福的斗争。从本质上看,佛教是适应恒河流域刹帝利世俗贵族的根本利益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宗教。卷I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社会学方法,宗教史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现象学方法以及心理学方法。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旧约》常用词语,希伯来文的含义是“使得自由”“是脱离奴役”“使免于死亡”。未被救赎之前,人在罪中是罪的奴役,罪的工价就是死因此需要借助外力脱离奴役,免于死亡,这就是救赎。以色列民脱离埃及人得奴役,是上帝用大能大力救赎的结果。到了《新约》,是基督为拯救全人类而付上了救赎的代价——为罪人而死。4.参考答案: 宗教最内在最核心的内容是信仰,宗教信仰对象的本质特征是“神秘”,而“神秘”的成因就是“信仰对象的超越性”。因为信仰对象的“神秘”是由“敬畏”、“威严”和“活力”三要素构成。由这三要素而言,必须有绝对超拔信仰者自身的东西,才会有这种感受。它离开了宗教信仰对象的超越性即宗教信仰的“万能”和“绝不可抗性”无论如何是滋生不出来的。 宗教信仰实质性内容是救赎问题,人的神性是宗教的最终目的。人类强调信仰的超越性乃是为了在自己创造性的活动中消解它,把身上的“神性”充分展现出来。洞达信仰的超越性无非是洞达宗教信仰的内在性的手段。神人差异归根到底无非是人的自我分裂,若把人性实现理解为一个过程,则人性的这种分裂就是达到人性重新整合的一种手段。这就是宗教信仰的内在性。5.参考答案: 奥古斯丁提出,即神和正义在面临着恶的存在而显示出上帝的正义。 1、什么是“恶”的问题:物理的恶(自然灾害、生病)认识的恶(指真理和谬误确定和不确定的认识次序的颠倒)。伦理的恶(是邪恶在于内部意志的缺陷)罪恶产生与人类意志的缺陷。 2、意志自由说:人类意志的缺陷在于包含着作恶的可能性,意志有自由选择善恶的功能。是人类意志的缺陷(它是罪恶的根源)。 3、原罪和恩典说:恩典在于上帝之子为人类牺牲换取全人类的新生,之此之后人类面临善恶的选择就是是否选择做一个基督徒。6.参考答案: 灵物是人们在行使巫术的过程中根据人们的神性观念把具有可以产生某种神秘影响的某种特征的事物视为灵性之物。7.参考答案:或作登阶之诗,是以色列人每年三大节期:逾越节,五旬节,住棚节上耶路撒冷途中唱的诗歌。8.参考答案: 1、费耶阿本德认为:知识不是由一些自我一致的,向一个理想观点汇聚的理论构成的系列,不是向真理的逐渐的逼近,相反它是一个可取理论日益增长的海洋,这些理论互不一致甚至不可通约。 2、构成这个集合的每个理论、童话、神话都迫使其他理论、神话、童话加入从而形成更大的集合,他们全都通过这种竞争而对我们的意识发展做出了贡献,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固定下来,怎么都行。捍卫了任何理论存在的价值。9.参考答案:古代基督教希腊教父,亚历山大主教,在尼西亚大公会议上,反对阿西乌主张圣子是永恒的,和圣父同体,同性,因而也是同圣父同等的。两人展开激烈争论,皇帝根据政治的需要,时而支持阿西乌,时而支持亚他那修。他曾先后遭到五次流放,直到晚年才恢复名誉,著有《反阿西乌教派》10.参考答案: 科哲的重要论题,指区分科学形而上学(哲学、伦理、美学)伪科学和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由逻辑实证主义提出核心是标准问题。11.参考答案: 1、自性有二个含意:是不动不灭的本性。和众生特有个性, 2、六祖惠能将两种意义合为一体,即个性即本性,本性即个性,强调自性是佛,故不用别求本性,即佛不外我,佛就是我。其学说的根本是成凡成圣关键在于心性的迷误。成佛,首先在于心本有的佛性为正因。 3、强调自性是佛,这个是其学说的根本。12.参考答案: 1、对古代文化的认识不足 2.、对自然认识不足 3.、人类对自然的精神活动和机体活动的关系认识不足 4.、人类还不能正确地认识生与死的区别13.参考答案: 精神上既不昏沉又不纷驰的安和状态,使印度一般宗教徒所必习的,尤其是佛教徒休息的必要条件。由于定,身心远离爱欲乐触等的粗分别,逐步发得身心轻安,终于能够把心——精神思想集中于任何一境之上,宁静安稳不受扰乱,进而引发一种无漏的智慧。14.参考答案: 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吸取了古代流传下来的鬼神祭祀、民间信仰、神话传说、方技巫术,以道家黄老之学为旗帜与理论支柱。以修真悟道、羽化登仙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宗教。15.参考答案: 身、口、意三种。16.参考答案: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灭佛。17.参考答案:“神的帮助”圣经中提到此名的人有十来个,例如:亚伯拉罕的家宰,就是差去为以撒娶妻的老仆人;摩西的第二个儿子,大卫搬运约柜时吹号的祭司。18.参考答案: a)信不信的自由。 b)信哪种宗教的自由。 c)信哪个教派的自由。 d)什么时候信的自由。19.参考答案: 揭示人的拯救之路,体现宗教的本质;为奇迹提供了契机;为基督教提供了完美的崇拜对象;神格与人格在理论上统一,在组织上分离。20.参考答案:D21.参考答案:起步时期22.参考答案: 一、自发性和朴素性 氏族—部落宗教是在氏族全体成员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