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论述类文本阅读

香草美人中国文人的妾妇心理

张秀敏

①虽说王逸在其《楚辞章句·离骚序》中对“香草美人”进行了解答,但是对于“香草美人”的理解是众说纷纭。闻一多先生只用一句“男人说女人话”对“香草美人”进行了简单明了的解释,虽然这种说法不十分精确贴切,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艺术手法所具有的特点。令人疑惑的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的现象并不只是个人行为,却是极为常见的,“香草美人”作为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继屈原之后备受文人喜爱。许多文人都进入屈原香草美人的话语系统,以女性的角度来进行诗词创作。

②先秦文学中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便以盛装的女性盼望男性的欢爱来隐喻对君王恩遇的期待,其核心便是弃妇衍生的闺怨情结。在《离骚》中“借男女以喻君臣”:“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在这里屈原自比为女子,因为佩戴香草而加罪,众多女流嫉妒自己美丽的双眉,而对自己造谣中伤。这些诗句,都是以女性口吻所作,即“男人说女人话”,从女子心理角度出发,自喻为女子,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③周乐诗曾列举屈原、宋玉、曹植、辛弃疾诗词中男人说女人话的许多例子,关于辛弃疾,他说:“即以豪放风格见长的辛弃疾也有如许忸怩的词章:‘长门事,准拟佳期误,娥眉曾有人妒’(《摸鱼儿》)”。周乐诗从理论上说明:“自拟闺中少妇娇媚幽怨的诗词,频频出现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当我们进入封建等级社会秩序时可以发现,因为他们受到王权统治中心的压抑,这种压抑的处境使他们被贬入以女性作为象征的客体地位,因而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

④那么,在中国文学史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的现象呢?这是与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结构有关系的。父子、男女、君臣是维系家庭、家族和国家的基本社会关系。但父子之间是血缘关系,君臣、男女之间是非血缘关系,因而在主从关系上产生了相似性:男女是家庭的君臣,君臣是国中的男女。班昭在《女诫》中云:(女人)事夫如事天,与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这样,男性诗文中君臣之遇的关系,便与表现男女感情的各式主题形成对应意义:渴望报效相思;怀才不遇——美人迟暮;为臣王重用——宠幸;受冷落——薄情;遭排挤打击——弃妇。男性作家在君臣关系中被统治受压抑的处境,与女性在夫妻关系中被统治受压抑的处境相同,所以易于通感。男性作家作为男性,在强大的社会秩序中,能找准的位置就只能是统治压抑之下的女性的位置。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香草美人”继屈原之后备受文人喜爱,但是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不尽相同。

B.闻一多先生对“香草美人”的“男人说女人话”的解释比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中的解答更为准确。

C.屈原香草美人的话语系统对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文人都借女性的角度来进行诗词创作。

D.“男人说女人话”就是自喻为女子,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这实际就是一种弃妇闺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对“香草美人”的解释为“男人说女人话”,文章便是围绕着这一观点展开分析的。

B.文章提出“男人说女人话”的观点后,分别选用了屈原《离骚》和辛弃疾《摸鱼儿》的例子加以佐证分析。

C.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现象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结构。

D.在看来“香草美人”既是带有特殊隐喻的意象,同时又是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男人说女人话”的解读,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仅为一家之言,还值得商榷。

B.屈原在《离骚》中自喻为女子,实际是“借男女以喻君臣”,抒发不得楚怀王恩遇的苦闷与无奈。

C.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所以他们在社会秩序中只能对应女性位置,被贬入以女性作为象征的客体地位。

D.男女与君臣的主仆关系非血缘关系,相似性源自君臣、夫妻等组成的二元对立的统治与被统治的等级压迫关系。

1.A

2.C

3.C

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解析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推断的能力。此类题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知识、结论,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践进行运用,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或者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1.B.“更为准确”错,原文第一段只是说“闻一多先生只用一句‘男人说女人话’对‘香草美人’进行了简单明了的解释”,并未比较二者谁更准确,无中生有;

C.“后世文人都借女性的角度来进行诗词创作”错,原文第一段为“许多文人”,扩大范围;

D.“这实际就是一种弃妇闺怨”错,原文第二段为“其核心便是弃妇衍生的闺怨情结”,闺怨情结不等同于闺怨,偷换概念。

故解析为:A。

2.C.“原因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结构”错,以偏概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和封建伦理结构有关,也与封建等级社会秩序中王权的压抑有关,见原文第三段“当我们进入封建等级社会秩序时可以发现,因为他们受到王权统治中心的压抑,这种压抑的处境使他们被贬入以女性作为象征的客体地位,因而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

故解析为:C。

3.C.因果倒置,“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是结果的表现,见原文第三段“因而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

故解析为:C。

(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开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等八个专项行动,确保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到2030年实现中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据悉,“光明行动”聚焦近视防控的关键领域和核心要素,与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相结合,对重点环节提出要求。比如要求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等。

(节选自《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2021年05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

国际眼科科学院副主席、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家良表示,家庭对孩子的视力防控至关重要。家长要尽早开始关注孩子的眼睛,做好近视防控工作,如果发现孩子的一只眼或双眼视力不好,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包括眼屈光度的检查,以便证实是否有近视眼。对于家长来说,应当定期关注孩子的视力,防止发生近视。如果发生近视,应当到正规医院就诊,及时矫正,防止近视程度加深,避免发生高度近视眼。一旦发生高度近视,应当定期复查,防止因高度近视产生的各种并发症。

(《高度近视可致盲近视防控要趁早》,2020年09月01日《人民网-舆情频道》)

材料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视光师李岩建议,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们走出室内,沐浴阳光,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为什么阳光下户外活动可预防近视?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的眼睛和身体接触到的太阳光可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化学物质——多巴胺,研究表明多巴胺可有效地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防止近视的发生、发展。其次,户外活动时光照强度高,使瞳孔缩小,景深加深,从而增加视物清晰度,延缓近视发展。此外,户外活动时视野开阔,理论上所观察到的物体都在远点,例如放风筝,风筝飞的位置相当于将视点放在远处,使眼睛处于与长期视近距离物体时正好相反的状态,此时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能充分放松睫状肌,有效缓解视疲劳。”李岩介绍说。

在学校层面,要按要求设置充足的体育课程,丰富体育活动内容,保证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类似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的小球运动,双眼以运动的球为目标,要求眼睛跟随球的运动轨迹不停上下、远近调节,促使睫状肌不断收缩和舒张,眼球组织的血液循环,强化眼部肌肉,会改善因长时间近距离阅读等造成的视疲劳。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乒乓球、羽毛球及网球等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快、力量大,临床中常见因羽毛球、网球等撞击造成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等的患者,请大家在此类运动过程中,尽量佩戴防护镜,避免意外造成伤害。

(《多方携手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2021年3月18日《中国体育报》)

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明行动”将开展八个专项行动,目标是确保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B.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关键在学校,学校要形成有利于视力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教育管理机制和良好学习环境。

C.家庭对孩子的视力防控至关重要,家长要尽早、定期关注孩子的视力;如果发生近视,应当到正规医院就诊,及时矫正。

D.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已患近视的孩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也能延缓近视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率较高,过半学生近视度数在300度以下,高度近视的比例较低。国家卫健委拟定2030年将6岁儿童的近视率降至3%左右。

B.随着年级升高,近视比例不断增加。与2014年相比,2018年全国小学、初高中近视比例有一定回落,已提前完成了2030年小学近视率38%以下的目标。

C.由于户外活动可预防近视,家长只要积极引导孩子们走出室内,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就可以有效缓解视疲劳,防止近视的发生、发展。

D.小球运动可以促使睫状肌不断收缩和舒张,眼球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视疲劳,但此类运动也可能因撞击造成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等眼部伤害。

6.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快速攀升,原因何在?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4.B

5.C

6.(1)学生学业负担较重,作业偏多,课外培训、辅导较多,导致睡眠时间较短,用眼时间过长;(2)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比如长时间使用手机阅读、玩游戏等;(3)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较少,体质偏弱,眼疲劳不能得到有效缓解。

新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

4.B.“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关键在学校”无中生有。材料四中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视光师李岩建议,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们走出室内,沐浴阳光,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学校层面,要按要求设置充足的体育课程,丰富体育活动内容,保证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可见家庭和学校对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都很重要。

故解析为:B。

5.C.“只要……就……”说法绝对。材料四原文只是说“研究表明多巴胺可有效地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防止近视的发生、发展”“户外活动时视野开阔……能充分放松睫状肌,有效缓解视疲劳”,可见户外活动的确可以防止近视或缓解视疲劳,但是选项说法夸大了户外活动的功效。

故解析为:C。

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攀升的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一《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提到的“开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等八个专项行动”及“光明行动”中提到的“聚焦近视防控的关键领域和核心要素,与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相结……如要求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等”可知,影响孩子近视的因素有,学生学业负担较重,作业偏多,课外培训、辅导较多,导致睡眠时间较短,用眼时间过长;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比如长时间使用手机阅读、玩游戏等;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较少,体质偏弱,眼疲劳不能得到有效缓解。

故解析为:(1)学生学业负担较重,作业偏多,课外培训、辅导较多,导致睡眠时间较短,用眼时间过长;(2)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比如长时间使用手机阅读、玩游戏等;(3)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较少,体质偏弱,眼疲劳不能得到有效缓解。

(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文学类文本阅读

水纹上的梦

赵宇

一滴自然之水的诞生与繁衍必然会经历一次复杂的机缘巧合,需要一些时间与事物的契合碰撞,一系列的起承转合。一滴水与另一滴水的相遇,乃至汇聚一身,便是水流。水是一面具有洞穿性的镜子。可以想象一滴水从云层之中降落下来,它穿透云、穿透风、穿透尘埃,穿透一切从空中随性相遇的事物,它浸润万物周身,折射出神奇的光泽,最后又复返云层之中,转换成另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它洞见光、洞见雨露、洞见自然之灵的生死复活,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它的波光掠影中变得安静透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安静流淌的河流,只要愿意从思想的脉络开始遐想,它会从心间一直流向身体的每一个器官,从身体之中彻彻底底地穿插而过,成为洞穿一个人内心的纯净之水。

水纹是水的面容褶皱,那么多的水呈现出或奔放或平缓或随性的状态,水纹是它可以显露出来的表情。它表露出河流的性情,优优雅雅,飘飘荡荡,永远不会离开土地的表层。

我想起了父亲。父亲已进入暮年,他的一生有水相伴,没有离开过那条河流的羁绊。父亲从小在故乡的河畔长大。现在,父亲日渐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望着天边云朵的渐渐消散,他的眸子放射出平静柔和的光芒,像一湾趋于平缓的河水,已经看不出任何的波折和焦躁。故乡的那条老河也如父亲般随着季节的草木荣枯安然淡定。春天时,两岸万物滋生,花草繁茂,生机盎然,河流清绿,像调皮的姑娘,唱着动听的歌谣。夏秋时节,河流因大大小小沟汊的水拥挤而来而变得充盈,像一个突然浮肿的病人,性情暴虐、蛮不讲理,居然会将河堤淹至子堤,甚至有喷涌而出的危险。冬季了,河流一下子像被掏空了一样,如已经干瘪了乳房的母亲,再也挤不出什么乳汁,狭窄的河面,撑一根长篙一跃即可到达彼岸,岁月留给它的只是下一个季节的重生。

在或长或短、或急或缓的河面上,我曾经幻化出一个奇怪的梦境:霞光初照,一个人驾着一叶扁舟,从家乡的河流出发,一路颠沛流离来到繁华的城市,像一个战士一样穿梭在纷繁复杂的世事变化之中,而后,垂老的时候,他又重新驾着那叶扁舟,沿着熟悉的河道,落叶归根,返璞归真。河流是他终生流淌的血液,河水是他回归心灵的甘露。父亲一辈子试困挣脱乡村的束缚,离开依靠河水灌溉的农家生活,直到年过花甲之后,才离开村庄走进小县城,但他内心中最亲切的地方,永远是几十年来生活的老家。曾几何时,我们多么期盼离开家乡,而真正离开之后,内心中又无时无刻不对家乡牵肠挂肚,那里的一草一木,那一条不知从何处而来又向何处而去的河流,曾经的过往浮云,显得是那样柔软妥帖。随着年岁的逐渐更替,我那颗浮躁不安的心也渐渐安顿下来,水纹上的梦境只是一个幻象,虚幻、迷离、朦胧,我不再想去逃向远方,我愿意临近父亲和河流,日常生活像流水般自然而然地发生着。

与河流是一种相遇,和水纹是一种相遇。

傍晚时,陪父亲沿着河边散步,父亲难免又会感叹过去时光的韶华流逝,唏嘘过去艰难生活的不易。河流成为承载父亲回忆的床,在这载满沧桑困苦的沉痛史中,父亲的身体在过去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呈现出像枯枝一样的手臂,褶皱一样的皮肤,然而父亲又将他生命中的另一面鲜明地展露出来,钢筋水泥般坚定的意志,像河流一样勇往直前的决心,战胜苦难,并在苦难中战胜自己。虽然他没有建立显赫的家业,但是他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乡人口中的能干人。父亲是一个如此清澈的人,不吃荤、不饮酒、不打牌,我很少见到一个像河流一样纯净的人,父亲却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们的一生都在与河流相遇,与水纹相遇,像一个萦绕不开的梦境,从来没有过断流,只会流向更远的远方。

(选自《散文选刊》,2020年4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文题照应,“水纹上的梦”指文中具体梦境,又包含对自己及父亲的人生记忆。

B.文中描写“我”在河面上曾经幻化出的一个奇怪的梦境,折射人的一生,充满了虚无感。

C.文章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融描写、记叙、抒情等为一体,文笔流畅而优美。

D.河水虽是自然事物,但在的笔下,它与生命、时光等产生了联系,有了人的灵性。

8.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划线句子——“水是一面具有洞穿性的镜子”的含义。

9.文章在写水的时候,又写到自己的父亲,二者有何联系?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B

8.①水可以洞见自然中的万事万物;②水可以洞见人的内心。

9.①父亲的一生和水相伴,没有离开过家乡的河畔;②水的褶皱和父亲老去时皮肤的褶皱非常相似;③河流承载着父亲的回忆;④父亲的人生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作品的内涵;散文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概括,思想情感赏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述艺术的基本能力。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7.B.“充满了虚无感”错,原文表述“在或长或短、或急或缓的河面上,我曾经幻化出一个奇怪的梦境”“水纹上的梦境只是一个幻象,虚幻、迷离、朦胧,我不再想去逃向远方,我愿意临近父亲和河流,日常生活像流水般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可见文章虽然说梦境“是一个幻想,虚幻、迷离、朦胧”,但是所写的内容重在回忆父亲,并不虚幻。故解析为:B。

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述艺术的基本能力。

从文中相关的表述“它洞见光、洞见雨露、洞见自然之灵的生死复活,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它的波光掠影中变得安静透彻”“它会从心间一直流向身体的每一个器官,从身体之中彻彻底底地穿插而过,成为洞穿一个人内心的纯净之水”可以看出,水不仅洞穿自然万事万物,也可以洞穿人的内心。

故解析为:①水可以洞见自然中的万事万物;②水可以洞见人的内心。

9.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从文中的表述“父亲已进入暮年,他的一生有水相伴,没有离开过那条河流的羁绊”可以看出父亲的一生与水相伴,与家乡的河流相伴。“河流成为承载父亲回忆的床,在这载满沧桑困苦的沉痛史”,可以看出河流承载着父亲的回忆。

“像河流一样勇往直前的决心,战胜苦难,并在苦难中战胜自己”,可以看出父亲有河流一样的勇往直前的精神。

“我很少见到一个像河流一样纯净的人,父亲却是这样的一个人”,可以看出父亲有着和水、河流一样的品质,清澈、纯净、透明,没有不良嗜好。

故解析为:①父亲的一生和水相伴,没有离开过家乡的河畔;②水的褶皱和父亲老去时皮肤的褶皱非常相似;③河流承载着父亲的回忆;④父亲的人生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二、古诗文阅读

(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文言文阅读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随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安石议论高奇,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以韩、吕二族为巨室,欲借以取重。乃深与韩绛、绛弟维及吕公著交,三人更称扬之,名始盛。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维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由是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七年春,天下久早。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安石之再相也,屡谢病求去,及子雱死,尤悲伤不堪,力请解几务。上益厌之,罢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B.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C.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D.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有名有字,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测试者称为“进士”,明清时,“进士”专指参加殿试及第者。

C.入对,指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而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问题称“召对”。

D.元祐,指宋神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按旧制一帝一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关注民生。他任鄞县知县时修筑堤坝、疏浚池塘,借贷官仓粮食给百姓,并且自己出利息替百姓还债。

B.王安石立志变革。他对变革充满激情,在万言书中,力主通过效法先王之政来疗救顽疾,熙宁执政多源于此。

C.王安石借重望族。在朝中并不知名的他,借重世家大族博取声名,并通过韩维的称誉与举荐而受到朝廷重用。

D.王安石遭疑罢相。他受神宗赏识主持变法却受到守旧派的反对,终因两宫泣下和皇帝怀疑而被罢除宰相职务。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0.B

11.D

12.A

13.①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②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以讹传讹)它流传的文字却没有人能说明白真相的事,哪里(怎么)能说得完呢?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述流畅与优美。

王安石字介甫,是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而且一次过目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选拔进士,(王安石)名列上等,任签书淮南判官。再调任鄞县知县,(他)修筑堤堰,浚治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生产出粮食后加些利息偿还,使(官仓中的)陈谷能够换新粮,县里的百姓也感到方便。王安石的议论高深新奇,满怀激情地立下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风俗的志向。于是他向仁宗皇帝上万言书,认为:“如今天下的财力一天天地困难穷乏,风俗一天天地衰落败坏,症结在于不知道规律,不效法先王政令的缘故。”后来王安石执政时,他所施行的政策措施,大多是根据这份万言书而来的。王安石本是楚人,在朝中并不知名,因为韩、吕二族是世家大族,想借助韩、吕来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于是就和韩绛、韩绛弟韩维以及吕公著深交,这三人更加对人称道赞扬王安石,王安石的声望才开始显著。神宗在颍王府时,韩维任记室,每当他的谈话得到神宗称赞时,就说:“这不是我的说法,是我朋友王安石说的。”当他升任太子庶子时,又推荐王安石代替自己任记室之职。神宗因此很想见到王安石,刚一即位当皇帝,就委任他为江宁府知府。几个月后,召入朝廷任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王安石才到朝廷。他进宫答对神宗询问时,神宗问治理国家应当首先做什么事?他回答说:“首先要选择推行政策的方法。”神宗问道:“唐太宗怎么样?”他答道:“陛下应当效法尧、舜,何必要效法唐太宗呢?尧、舜之道,极其简明而不烦杂,扼要而不迂阔,容易而不繁难。但是后世学者不能晓,才以为高不可及。”神宗说:“你可以尽心尽意地辅助我,希望共同成就这一目标。”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法相继问世,称为新法。由此赋敛更加重了,天下骚动。御史中丞吕诲谈论王安石十大过失。熙宁七年春天,天下大旱很长时间。慈圣、宣仁两个太后流泪对皇帝说:“是王安石让天下动荡。”皇帝也怀疑他,于是把王安石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江宁知府。王安石第二次担任宰相时,多次以有病为由要推脱职务,等到儿子王雱死了,更加悲伤难过精力不能支撑工作,坚决要圣上解除自己职位。皇帝越来越反感这种行为,把他罢免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江宁判府。元祐元年,去世,年龄六十六,追赠太傅。

10.B.文句翻译:陛下应当效法尧、舜,何必要效法唐太宗呢?尧、舜之道,极其简明而不烦杂,扼要而不迂阔,容易而不繁难。但是后世学者不能完全了解,才以为高不可及啊。”本题共有三个分析点,第一个分析点“陛下当法尧舜”句中“法”为动词,效法、学习之意,“尧舜”为“法”的宾语,所以两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D项,第二个分析点“通知”是古今异义词,“完全了解”“通晓”之意,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项。第三个分析点“何以……哉”为特殊句式,“哉”为句末语气助词,其后应断开,排除A、C项。故解析为:B。

11.D.“按旧制一帝一号”错误,汉武帝首创年号以后,就没有限定数量,他本人就有11个年号,到明太祖(朱元璋)以后才限定一帝一号。故解析为:D。

12.A.“并且自己出利息替百姓还债”理解有错;对应原文“贷谷与民,出息以偿”应理解为“(秋后)(百姓)加些利息偿还官府粮食”。故解析为:A。

13.①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于江渚之上(渔樵)”;侣、友:均为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伴侣”“以……为朋友”;属:劝,邀,意思是劝酒。②于:对于;仆:倒下;谬:把……弄错,以讹传讹;名:说出;何:怎么;胜:尽,全。

故解析为:①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②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以讹传讹)它流传的文字却没有人能说明白真相的事,哪里(怎么)能说得完呢?

(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古代诗歌阅读

饮酒(其七)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②得此生。

①裛(yì):通“浥”,沾湿。②聊复:姑且,如此而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写出诗人爱菊、采菊,通篇之高远寓意,也都是由“秋菊”引发。

B.“泛此忘忧物”,诗人纵情饮酒,既见兴致之高,也透出了郁愤之情。

C.“壶自倾”,运用拟人手法写酒壶也似颇解人意,为诗人的酒杯勤添注。

D.“啸”是古人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生动刻画出一位豪迈奔放的隐者形象。

15.王国维《人间词话》:“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据此,请简要赏析“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妙处。

14.D

15.①“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一句写日落之后各类生物都已歇息,归鸟飞向林中欢快鸣叫,此句用以动写静、以声写寂的表现手法,表现环境的宁静优美,又衬托出归隐的闲适心情。②陶渊明“以我观物”,使得这句诗歌所绘之景带有“我之色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陶渊明将隐士的志趣寄寓在归鸟趋林的景象中,夕阳西下倦鸟归林,正如他厌弃官场归隐田园一般,获得了自由和归依。陶渊明以隐士的悠然闲适的情志来观物,使得常见的倦鸟归林的景象也拥有了悠远淳真、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

表述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14.D.“生动刻画出一位豪迈奔放的隐者形象”错误,其中“豪迈奔放”的描述属于过度解读。“啸”是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是古人抒发感情的一种常见方式。“啸傲”谓歌咏自得,无拘无束,主要表现陶渊明隐者的悠然自得,并非“豪迈奔放”的体现。

故解析为:D。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意思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事物,所以外物都带有我自己的主观色彩。这是一种主客观的融合,是一种情与景的融合。因此,据此来分析诗句,一定要抓住“情景”两端。“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一句中抓住“息”和“鸣”二字,就可以感受到静与动,看出此句使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表现宁静优美的山林之乐,蕴含了隐者闲适悠然的心境。这正是情景交融的体现。

“归鸟”还有深层的喻义,陶渊明的诗歌中常有“归鸟”这一意象出现,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归鸟倦飞归林,这犹如陶渊明由仕到隐,由官场世俗到田园山林的人生轨迹。因此,在这常见的景象下也蕴含着陶渊明隐者的志趣,带有“我之色彩”,令人读来感到意蕴深远。

故解析为:①“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一句写日落之后各类生物都已歇息,归鸟飞向林中欢快鸣叫,此句用以动写静、以声写寂的表现手法,表现环境的宁静优美,又衬托出归隐的闲适心情。②陶渊明“以我观物”,使得这句诗歌所绘之景带有“我之色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陶渊明将隐士的志趣寄寓在归鸟趋林的景象中,夕阳西下倦鸟归林,正如他厌弃官场归隐田园一般,获得了自由和归依。陶渊明以隐士的悠然闲适的情志来观物,使得常见的倦鸟归林的景象也拥有了悠远淳真、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

16.(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名篇名句默写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2)《前赤壁赋》中侧面描写洞箫声悲戚哀婉,使听到的蛟龙起舞、寡妇哭泣的两句是:“,。”

(3)《归园田居》中,两句表露了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名句;名篇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诞、彭殇、潜蛟、嫠。

故解析为:(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德国有一句谚语: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这句谚语把一个人生与人生虚无划了等号。古往今来,诗哲们关于人生虚无的喟叹______________。悲观主义的集大成当然要数佛教,他们把人生归结为一个空字。虽然人悲观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并不容易,只有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槃便足可证明。事实上,()我们在世上最觉稀少、最嫌不够的东西便是这迟早要结束的生命。这唯一的一个人生是我们的全部所有,失去它我们便失去了一切,我们岂能不爱它、不执着于它呢?雪莱说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______________!同人生相比,日月星辰的运转与归宿又算得了什么!面对无边无际的人生之爱,那把人生对照得极其渺小的无限时空,反倒不足为虑了。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疆界,最要紧的是负起自己的责任,管好这个疆界,而不是越过它无谓地悲叹天地之悠悠。悲观主义是一条绝路,______________人生的虚无,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决不会有______________的一天,反而窒息了生命的乐趣。不如把这个虚无放到括号里,集中精力做好人生的正面文章。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绝如缕何足挂齿朝思夕想柳暗花明

B.不绝于耳不足为训朝思夕想枯木逢春

C.不绝于耳何足挂齿冥思苦想柳暗花明

D.不绝如缕不足为训冥思苦想枯木逢春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人悲观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并不容易,只要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槃便足可证明。

B.虽然人悲观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并不容易,只有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槃才足可证明。

C.人要悲观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并不容易:只有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槃才足可证明。

D.人要悲观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并不容易:只要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槃便足可证明。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只有一个人生的前提,既可推论出人生了无,也可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

B.即使只有一个人生,也不仅可推论出人生了无,更可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

C.从只有一个人生的前提,不该推论出人生了无,而该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

D.即使只有一个人生,与其推论出人生了无,倒还不如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

17.C

18.D

19.A

语言表述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3)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17.第一空处,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绝于耳:意思是声音在耳边鸣响不断。此处描写诗哲们关于人生虚无的喟叹一直存在于耳边,应用“不绝于耳”。第二空处,何足挂齿:哪里值得挂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不足为训:指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此处描写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不值一提,应用“何足挂齿”。第三空处,朝思夕想: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多用于男女恋情。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深入地思索。此处形容思索人生的虚无,与“男女恋情”没有关系,应用“冥思苦想”。第四空处,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枯木逢春:意思是指枯干的树木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此处形容悲观主义者不会有转机,应用“柳暗花明”。

故解析为:C。

18.原句语序不当,“虽然……,但是……”共用一个主语“人”,主语“人”应放在关联词语“虽然”之前,排除AB两项;原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只有……便……”表述太过绝对,应用“只要……便……”替代,排除C项。

故解析为:D。

19.从后文“这唯一的一个人生是我们的全部所有,失去它我们便失去了一切”或是通过常识,我们可以推知,“只有一个人生”是前提,不能假设,排除BD两项;从前文“德国有一句谚语: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虽然人悲观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并不容易,只有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槃便足可证明”等句子可知,文段对于“人生了无”的论断并未全盘否定,故而不应说“不该推论出人生了无”,排除C项。

故解析为:A。

20.(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后,十多天都没有新消息,不少人认为它行动太慢。其实,“祝融号”火星车刚着陆时我们便了解到,它的速度只能达到每小时40米。那么,?原来,虽然火星车是车,但它的任务是进行火星地质探测,然后向地球传送数据,而不是在火星表面高速行驶。况且,,我们虽然能够探测出合适的着陆位置是乌托邦平原,但只能保证降落地点的地面平坦,地面上的障碍物还是未知数。另外,火星车比我们想象中的轻。在砂石遍地的荒漠地貌中工作,火星车在前进过程中难免压到砂石,,就可能侧翻。这样看来,火星车行动慢也是可以理解的。

火星车为什么运行这么慢;火星表面的地理情况很复杂;如果速度太快或压到比较大的砂石

语言表述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连贯的能力。

语段主要介绍“祝融号”火星车行动慢的三方面原因。第一空,此处是一个疑问句,前面有“它行动太慢”“它的速度只能达到每小时40米”,后面“原来……”解释原因,此处应该是一个有关火星车运行速度慢的疑问,应填“火星车为什么运行这么慢”;第二空,前面介绍了火星车运行慢的一方面原因,此处有“况且”,说明这里说的是另外一层原因,根据下句“只能保证降落地点的地面平坦,地面上的障碍物还是未知数”说的是火星表面的复杂性,据此应填“火星表面的地理情况很复杂”;第三空,介绍的是火星车行动慢的第三个原因,即容易侧翻,后面是结果“就可能侧翻”,那么前面说的是出现侧翻可能的情况,根据“难免压到砂石”“行动慢也是可以理解的”可知,应填“如果速度太快或压到比较大的砂石”。

故解析为:火星车为什么运行这么慢;火星表面的地理情况很复杂;如果速度太快或压到比较大的砂石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21.(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到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压缩语段

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

这是一段新闻报道材料,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主要介绍新闻的时间“2021年6月17日”,主要事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第二句介绍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的情况,属于次要信息,可以删除;

第三句主要介绍新闻的主要事件和意义,关键信息有“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根据以上分析,在字数范围内概括表述即可。

故解析为: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要把握文段语意,抓住关键词,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

四、写作

22.(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莎士比亚说:“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作为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高一学生,你的“青春”有些什么故事?请结合上述名言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材料作文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题目要求同学们站在时代的特点前,思考自己的青春的内涵、价值以及努力的方向。在题目的要求当中明确了言说的身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同学,题目也就是要求同学们思考自己的青春的内涵、价值以及努力的方向。另外材料对于文体也有要求,要求写作记叙类文章,所以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要凸显记叙文的特色。

参考立意:

(1)青春是挫折痛苦的历练;

(2)青春易逝,珍惜青春;

(3)青春对于自身、家庭、国家、民族、人类的意义。

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论述类文本阅读

香草美人中国文人的妾妇心理

张秀敏

①虽说王逸在其《楚辞章句·离骚序》中对“香草美人”进行了解答,但是对于“香草美人”的理解是众说纷纭。闻一多先生只用一句“男人说女人话”对“香草美人”进行了简单明了的解释,虽然这种说法不十分精确贴切,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艺术手法所具有的特点。令人疑惑的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的现象并不只是个人行为,却是极为常见的,“香草美人”作为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继屈原之后备受文人喜爱。许多文人都进入屈原香草美人的话语系统,以女性的角度来进行诗词创作。

②先秦文学中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便以盛装的女性盼望男性的欢爱来隐喻对君王恩遇的期待,其核心便是弃妇衍生的闺怨情结。在《离骚》中“借男女以喻君臣”:“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在这里屈原自比为女子,因为佩戴香草而加罪,众多女流嫉妒自己美丽的双眉,而对自己造谣中伤。这些诗句,都是以女性口吻所作,即“男人说女人话”,从女子心理角度出发,自喻为女子,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③周乐诗曾列举屈原、宋玉、曹植、辛弃疾诗词中男人说女人话的许多例子,关于辛弃疾,他说:“即以豪放风格见长的辛弃疾也有如许忸怩的词章:‘长门事,准拟佳期误,娥眉曾有人妒’(《摸鱼儿》)”。周乐诗从理论上说明:“自拟闺中少妇娇媚幽怨的诗词,频频出现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当我们进入封建等级社会秩序时可以发现,因为他们受到王权统治中心的压抑,这种压抑的处境使他们被贬入以女性作为象征的客体地位,因而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

④那么,在中国文学史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的现象呢?这是与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结构有关系的。父子、男女、君臣是维系家庭、家族和国家的基本社会关系。但父子之间是血缘关系,君臣、男女之间是非血缘关系,因而在主从关系上产生了相似性:男女是家庭的君臣,君臣是国中的男女。班昭在《女诫》中云:(女人)事夫如事天,与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这样,男性诗文中君臣之遇的关系,便与表现男女感情的各式主题形成对应意义:渴望报效相思;怀才不遇——美人迟暮;为臣王重用——宠幸;受冷落——薄情;遭排挤打击——弃妇。男性作家在君臣关系中被统治受压抑的处境,与女性在夫妻关系中被统治受压抑的处境相同,所以易于通感。男性作家作为男性,在强大的社会秩序中,能找准的位置就只能是统治压抑之下的女性的位置。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香草美人”继屈原之后备受文人喜爱,但是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不尽相同。

B.闻一多先生对“香草美人”的“男人说女人话”的解释比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中的解答更为准确。

C.屈原香草美人的话语系统对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文人都借女性的角度来进行诗词创作。

D.“男人说女人话”就是自喻为女子,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这实际就是一种弃妇闺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对“香草美人”的解释为“男人说女人话”,文章便是围绕着这一观点展开分析的。

B.文章提出“男人说女人话”的观点后,分别选用了屈原《离骚》和辛弃疾《摸鱼儿》的例子加以佐证分析。

C.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现象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结构。

D.在看来“香草美人”既是带有特殊隐喻的意象,同时又是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男人说女人话”的解读,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仅为一家之言,还值得商榷。

B.屈原在《离骚》中自喻为女子,实际是“借男女以喻君臣”,抒发不得楚怀王恩遇的苦闷与无奈。

C.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所以他们在社会秩序中只能对应女性位置,被贬入以女性作为象征的客体地位。

D.男女与君臣的主仆关系非血缘关系,相似性源自君臣、夫妻等组成的二元对立的统治与被统治的等级压迫关系。

(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开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等八个专项行动,确保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到2030年实现中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据悉,“光明行动”聚焦近视防控的关键领域和核心要素,与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相结合,对重点环节提出要求。比如要求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等。

(节选自《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2021年05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

国际眼科科学院副主席、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家良表示,家庭对孩子的视力防控至关重要。家长要尽早开始关注孩子的眼睛,做好近视防控工作,如果发现孩子的一只眼或双眼视力不好,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包括眼屈光度的检查,以便证实是否有近视眼。对于家长来说,应当定期关注孩子的视力,防止发生近视。如果发生近视,应当到正规医院就诊,及时矫正,防止近视程度加深,避免发生高度近视眼。一旦发生高度近视,应当定期复查,防止因高度近视产生的各种并发症。

(《高度近视可致盲近视防控要趁早》,2020年09月01日《人民网-舆情频道》)

材料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视光师李岩建议,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们走出室内,沐浴阳光,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为什么阳光下户外活动可预防近视?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的眼睛和身体接触到的太阳光可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化学物质——多巴胺,研究表明多巴胺可有效地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防止近视的发生、发展。其次,户外活动时光照强度高,使瞳孔缩小,景深加深,从而增加视物清晰度,延缓近视发展。此外,户外活动时视野开阔,理论上所观察到的物体都在远点,例如放风筝,风筝飞的位置相当于将视点放在远处,使眼睛处于与长期视近距离物体时正好相反的状态,此时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能充分放松睫状肌,有效缓解视疲劳。”李岩介绍说。

在学校层面,要按要求设置充足的体育课程,丰富体育活动内容,保证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类似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的小球运动,双眼以运动的球为目标,要求眼睛跟随球的运动轨迹不停上下、远近调节,促使睫状肌不断收缩和舒张,眼球组织的血液循环,强化眼部肌肉,会改善因长时间近距离阅读等造成的视疲劳。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乒乓球、羽毛球及网球等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快、力量大,临床中常见因羽毛球、网球等撞击造成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等的患者,请大家在此类运动过程中,尽量佩戴防护镜,避免意外造成伤害。

(《多方携手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2021年3月18日《中国体育报》)

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明行动”将开展八个专项行动,目标是确保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B.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关键在学校,学校要形成有利于视力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教育管理机制和良好学习环境。

C.家庭对孩子的视力防控至关重要,家长要尽早、定期关注孩子的视力;如果发生近视,应当到正规医院就诊,及时矫正。

D.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已患近视的孩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也能延缓近视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率较高,过半学生近视度数在300度以下,高度近视的比例较低。国家卫健委拟定2030年将6岁儿童的近视率降至3%左右。

B.随着年级升高,近视比例不断增加。与2014年相比,2018年全国小学、初高中近视比例有一定回落,已提前完成了2030年小学近视率38%以下的目标。

C.由于户外活动可预防近视,家长只要积极引导孩子们走出室内,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就可以有效缓解视疲劳,防止近视的发生、发展。

D.小球运动可以促使睫状肌不断收缩和舒张,眼球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视疲劳,但此类运动也可能因撞击造成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等眼部伤害。

6.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快速攀升,原因何在?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文学类文本阅读

水纹上的梦

赵宇

一滴自然之水的诞生与繁衍必然会经历一次复杂的机缘巧合,需要一些时间与事物的契合碰撞,一系列的起承转合。一滴水与另一滴水的相遇,乃至汇聚一身,便是水流。水是一面具有洞穿性的镜子。可以想象一滴水从云层之中降落下来,它穿透云、穿透风、穿透尘埃,穿透一切从空中随性相遇的事物,它浸润万物周身,折射出神奇的光泽,最后又复返云层之中,转换成另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它洞见光、洞见雨露、洞见自然之灵的生死复活,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它的波光掠影中变得安静透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安静流淌的河流,只要愿意从思想的脉络开始遐想,它会从心间一直流向身体的每一个器官,从身体之中彻彻底底地穿插而过,成为洞穿一个人内心的纯净之水。

水纹是水的面容褶皱,那么多的水呈现出或奔放或平缓或随性的状态,水纹是它可以显露出来的表情。它表露出河流的性情,优优雅雅,飘飘荡荡,永远不会离开土地的表层。

我想起了父亲。父亲已进入暮年,他的一生有水相伴,没有离开过那条河流的羁绊。父亲从小在故乡的河畔长大。现在,父亲日渐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望着天边云朵的渐渐消散,他的眸子放射出平静柔和的光芒,像一湾趋于平缓的河水,已经看不出任何的波折和焦躁。故乡的那条老河也如父亲般随着季节的草木荣枯安然淡定。春天时,两岸万物滋生,花草繁茂,生机盎然,河流清绿,像调皮的姑娘,唱着动听的歌谣。夏秋时节,河流因大大小小沟汊的水拥挤而来而变得充盈,像一个突然浮肿的病人,性情暴虐、蛮不讲理,居然会将河堤淹至子堤,甚至有喷涌而出的危险。冬季了,河流一下子像被掏空了一样,如已经干瘪了乳房的母亲,再也挤不出什么乳汁,狭窄的河面,撑一根长篙一跃即可到达彼岸,岁月留给它的只是下一个季节的重生。

在或长或短、或急或缓的河面上,我曾经幻化出一个奇怪的梦境:霞光初照,一个人驾着一叶扁舟,从家乡的河流出发,一路颠沛流离来到繁华的城市,像一个战士一样穿梭在纷繁复杂的世事变化之中,而后,垂老的时候,他又重新驾着那叶扁舟,沿着熟悉的河道,落叶归根,返璞归真。河流是他终生流淌的血液,河水是他回归心灵的甘露。父亲一辈子试困挣脱乡村的束缚,离开依靠河水灌溉的农家生活,直到年过花甲之后,才离开村庄走进小县城,但他内心中最亲切的地方,永远是几十年来生活的老家。曾几何时,我们多么期盼离开家乡,而真正离开之后,内心中又无时无刻不对家乡牵肠挂肚,那里的一草一木,那一条不知从何处而来又向何处而去的河流,曾经的过往浮云,显得是那样柔软妥帖。随着年岁的逐渐更替,我那颗浮躁不安的心也渐渐安顿下来,水纹上的梦境只是一个幻象,虚幻、迷离、朦胧,我不再想去逃向远方,我愿意临近父亲和河流,日常生活像流水般自然而然地发生着。

与河流是一种相遇,和水纹是一种相遇。

傍晚时,陪父亲沿着河边散步,父亲难免又会感叹过去时光的韶华流逝,唏嘘过去艰难生活的不易。河流成为承载父亲回忆的床,在这载满沧桑困苦的沉痛史中,父亲的身体在过去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呈现出像枯枝一样的手臂,褶皱一样的皮肤,然而父亲又将他生命中的另一面鲜明地展露出来,钢筋水泥般坚定的意志,像河流一样勇往直前的决心,战胜苦难,并在苦难中战胜自己。虽然他没有建立显赫的家业,但是他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乡人口中的能干人。父亲是一个如此清澈的人,不吃荤、不饮酒、不打牌,我很少见到一个像河流一样纯净的人,父亲却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们的一生都在与河流相遇,与水纹相遇,像一个萦绕不开的梦境,从来没有过断流,只会流向更远的远方。

(选自《散文选刊》,2020年4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文题照应,“水纹上的梦”指文中具体梦境,又包含对自己及父亲的人生记忆。

B.文中描写“我”在河面上曾经幻化出的一个奇怪的梦境,折射人的一生,充满了虚无感。

C.文章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融描写、记叙、抒情等为一体,文笔流畅而优美。

D.河水虽是自然事物,但在的笔下,它与生命、时光等产生了联系,有了人的灵性。

8.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划线句子——“水是一面具有洞穿性的镜子”的含义。

9.文章在写水的时候,又写到自己的父亲,二者有何联系?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

(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文言文阅读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随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安石议论高奇,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以韩、吕二族为巨室,欲借以取重。乃深与韩绛、绛弟维及吕公著交,三人更称扬之,名始盛。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维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由是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七年春,天下久早。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安石之再相也,屡谢病求去,及子雱死,尤悲伤不堪,力请解几务。上益厌之,罢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B.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C.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D.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有名有字,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测试者称为“进士”,明清时,“进士”专指参加殿试及第者。

C.入对,指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而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问题称“召对”。

D.元祐,指宋神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按旧制一帝一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关注民生。他任鄞县知县时修筑堤坝、疏浚池塘,借贷官仓粮食给百姓,并且自己出利息替百姓还债。

B.王安石立志变革。他对变革充满激情,在万言书中,力主通过效法先王之政来疗救顽疾,熙宁执政多源于此。

C.王安石借重望族。在朝中并不知名的他,借重世家大族博取声名,并通过韩维的称誉与举荐而受到朝廷重用。

D.王安石遭疑罢相。他受神宗赏识主持变法却受到守旧派的反对,终因两宫泣下和皇帝怀疑而被罢除宰相职务。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古代诗歌阅读

饮酒(其七)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②得此生。

①裛(yì):通“浥”,沾湿。②聊复:姑且,如此而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写出诗人爱菊、采菊,通篇之高远寓意,也都是由“秋菊”引发。

B.“泛此忘忧物”,诗人纵情饮酒,既见兴致之高,也透出了郁愤之情。

C.“壶自倾”,运用拟人手法写酒壶也似颇解人意,为诗人的酒杯勤添注。

D.“啸”是古人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生动刻画出一位豪迈奔放的隐者形象。

15.王国维《人间词话》:“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据此,请简要赏析“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妙处。

16.(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名篇名句默写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2)《前赤壁赋》中侧面描写洞箫声悲戚哀婉,使听到的蛟龙起舞、寡妇哭泣的两句是:“,。”

(3)《归园田居》中,两句表露了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22高一下·射洪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德国有一句谚语: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这句谚语把一个人生与人生虚无划了等号。古往今来,诗哲们关于人生虚无的喟叹______________。悲观主义的集大成当然要数佛教,他们把人生归结为一个空字。虽然人悲观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并不容易,只有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槃便足可证明。事实上,()我们在世上最觉稀少、最嫌不够的东西便是这迟早要结束的生命。这唯一的一个人生是我们的全部所有,失去它我们便失去了一切,我们岂能不爱它、不执着于它呢?雪莱说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______________!同人生相比,日月星辰的运转与归宿又算得了什么!面对无边无际的人生之爱,那把人生对照得极其渺小的无限时空,反倒不足为虑了。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疆界,最要紧的是负起自己的责任,管好这个疆界,而不是越过它无谓地悲叹天地之悠悠。悲观主义是一条绝路,______________人生的虚无,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决不会有______________的一天,反而窒息了生命的乐趣。不如把这个虚无放到括号里,集中精力做好人生的正面文章。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绝如缕何足挂齿朝思夕想柳暗花明

B.不绝于耳不足为训朝思夕想枯木逢春

C.不绝于耳何足挂齿冥思苦想柳暗花明

D.不绝如缕不足为训冥思苦想枯木逢春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人悲观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并不容易,只要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槃便足可证明。

B.虽然人悲观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并不容易,只有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槃才足可证明。

C.人要悲观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并不容易:只有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槃才足可证明。

D.人要悲观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并不容易:只要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槃便足可证明。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只有一个人生的前提,既可推论出人生了无,也可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

B.即使只有一个人生,也不仅可推论出人生了无,更可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

C.从只有一个人生的前提,不该推论出人生了无,而该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

D.即使只有一个人生,与其推论出人生了无,倒还不如推论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