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_第1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_第2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_第3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_第4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验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这一争论冲上了微博热搜。当现实课本和古籍上都记录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时,许多认定其是“斯人”的网友除了匪夷所思、大为震惊外,或许还有“穿越”回中学翻翻语文书并亲自确认一遍的冲动。

经考证,不同版本的教材竟然也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差异。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部回应称,自该出版社1961年首次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以来,一直采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文本;而冀教版教材却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斯人”与“是人”两种说法并存于历经严格编辑和审定的教材中,是客观事实。

那么,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中华文化浸明浸昌,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可胜数,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篇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明代著作《唐诗品汇》中却作“黄砂直上白云间”;更为人所熟知的《静夜思》《悯农》也存在差别较大的“非主流”版本。在我国文化中类似的“斯人”与“是人”之争,实际上屡见不鲜。

问题的核心或许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须知,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语言文字每天都在流变与发展当中,生机勃发。两千三百年前孟子著书之际,我国文字实质上并未统一,无论“是人”或“斯人”,其实都是经历了中华语言大变革洗礼和改造之后,被“抛光打磨”的产物。试图在文化演变当中寻找绝对正确的“唯一真理”,无异于刻舟求剑。

从另一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上有不少语言沦为只能识别,不能运用的“死语”,才真正陷入了只具备考证价值,而无应用或改变可能的悲哀境界。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在两千多年后仍然被人们广泛引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这是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生机和活力的佐证。因此,“斯人”还是“是人”的“正统”争论之声,恰恰是中华文化的强健心跳。

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是人类交流使用的符号中介,其本质在于运用,而不仅是背诵。李海峰教授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以适应新的语言发音习惯。“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具备“古韵”,很可能因此获得了大众青睐,造成了异于主流教材版本的“集体错觉”。这是文化变迁的大众民意选择,并非简单的谬误。

回归问题的本质,“斯人”与“是人”之争,并非大众记忆的“错漏”,而是富有活力的中华语言在近现代社会正常变迁的结果,是语言文明流变的一次“被目击”。传统文化不是已然作古的“死文化”,而是现代中华文化的根本和“来路”,它与中国人今日的生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自然也会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日新月异。

因此,我们不能抱着“唯一真理观”,死守三坟五典中“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说辞故步自封。

《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在严谨考证、完好保留、坚持扬弃的精神指导下,悦纳文化生长中产生的分歧和枝丫,鼓励理性争论,保养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发展创新的土壤和空间。

(选自《“是人”“斯人”之争》)

材料二:

既然“斯”与“是”的意思区别不大,是否还有必要较真呢?当然有必要。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古文学习经常是“锱铢必较”,背诵默写一个字都不能错,这也是今天网友能够展开论辩的基础。对“斯”与“是”的较真,未尝不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捍卫经典原貌的本能,是对“是”的探索,是对“真”的重视。有网友为了找出“斯人”,大量翻找古籍刻本、教材教辅,甚至连汉语语料库都查了一遍。有疑惑就找证据,有问题就找解析,这种“较真”的意义,其实已经超越对“斯”“是”二字的区分。历来诗人学者都注重推敲文字,汉语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用法、丰富的含义,一字之差常常谬以千里,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

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传播中,以讹传讹的情况十分多见。比如最近某影视剧中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大为流行,但原句是“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还有不少网友对多音异形的字望文生义,张口乱读、随手乱改、误用错用,伤害了字词原本的意蕴,亵渎了汉字文化。汉字有其严肃性,咬文嚼字既要凭考据说话,还要辨其含义。字斟句酌中不仅辨了字形,也能够让人重新审视古文之美。

一场“斯”“是”之辩,恰是求“是”之辩。带着思考读文章,带着质疑看问题,论辩之中,自有真意。

(选自《“是人”“斯人”之辩,体现求“是”态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斯人”和“是人”的选用问题上存在差异,人教版自1961年以来一直采用“是人”,而冀教版教材却是“斯人”。

B.中华文化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可胜数,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

C.“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具备“古韵”,为此获得了大众青睐,所以教材中用“斯人”来表意更好。

D.人类历史上的语言如果沦为只能识别不能运用的“死语”,那么就会陷入只具备考证价值而无应用或改变可能的悲哀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提到“两千三百年前孟子著书之际,我国文字实质上并未统一”,是为了证明无论用“是人”还是“斯人”都是正确的这一观点。

B.“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有古韵,因此造成了集体错觉。

C.因为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古文学习经常是“锱铢必较”,背诵默写一个字都不能错,所以“斯”与“是”的较真就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

D.现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尤为重要,要带着思考读文章,带着质疑看问题。字斟句酌不仅能辨字形,还能让人重新审视古文之美。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其余不同的一项是()

A.李白《将进酒》中写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有些版本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材”。

B.祝枝山写的“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也可断为“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C.秦观《春日》一诗中的名句“无力蔷薇卧晓枝”,有些版本写的是“无力蔷薇卧晚枝”。

D.苏轼《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有些版本写成“乱石崩云,惊涛裂岸”。

4.上述材料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斯”与“是”之争的原因。

1.C

2.D

3.B

4.①举例论证: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明代著作《唐诗品汇》中却作“黄砂直上白云间”;更为人所熟知的《静夜思》《悯农》也存在差别较大的“非主流”版本。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了“斯人”与“是人”之争,实际上屡见不鲜。

②引用论证:引用《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表明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在严谨考证、完好保留、坚持扬弃的精神指导下,悦纳文化生长中产生的分歧和枝丫,鼓励理性争论,保养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发展创新的土壤和空间。

③因果论证:在用“斯人”和“是人”之争论证“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生机和活力”时,运用了因果论证方法。

5.①中华文化文脉悠长,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②《孟子》在后世不断地被人们广泛应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是语言流变的产物;③“斯人”获得大众青睐,是文化变迁的大众民意选择;④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

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生要回到原文,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从对比中寻找关键词,根据一些关键词来是非题的对错。错误类型要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回到文本,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句子,深入理解的观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或者关键词,再进行对比和研究,从而选出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推理能力,包括分析内容要点、依据文章内容合理推理、判断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由于信息较分散,概括性较强,观点较隐蔽,故难度较大。做题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不可妄加推断。

(4)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1.C.“为此获得了大众青睐”错。材料一第6段讲:“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具备“古韵”,很可能因此获得了大众青睐”,可见“为此获得了大众青睐”,说法绝对,且整个文段并没有在“斯人”和“是人”哪个表意更好这个问题上做选择。

故解析为:C

2.A.“是为了证明无论用‘是人’还是‘斯人’都是正确的这一观点”错,材料一第4段的主要观点不是要大家争论出“是人”和“斯人”哪个正确,而是论证“问题的核心或许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B.“‘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有古韵,因此造成了集体错觉”错误。由材料一第6段“很可能因此获得了大众青睐,造成了异于主流教材的‘集体错觉’”可知原文意在推测。

C.“背诵默写一个字都不能错,所以‘斯’与‘是’的较真就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错误。材料二第1段可看出不仅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更是考据传统和求是精神的传承。

故解析为:D

3.B.祝枝山句所说的是句子因断句的不同,造成大的理解差异。其它三项是内容不同造成理解差异。

故解析为:B

4.根据“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明代著作《唐诗品汇》中却作‘黄砂直上白云间’;更为人所熟知的《静夜思》《悯农》也存在差别较大的‘非主流’版本。在我国文化中类似的‘斯人’与‘是人’之争,实际上屡见不鲜”可知,此处运用举例论证。根据“《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在严谨考证、完好保留、坚持扬弃的精神指导下,悦纳文化生长中产生的分歧和枝丫,鼓励理性争论,保养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发展创新的土壤和空间”可知,此处运用引用论证。

根据“人类历史上有不少语言沦为只能识别,不能运用的‘死语’,才真正陷入了只具备考证价值,而无应用或改变可能的悲哀境界。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在两千多年后仍然被人们广泛引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这是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生机和活力的佐证。因此,‘斯人’还是‘是人’的‘正统’争论之声,恰恰是中华文化的强健心跳”可知,此处运用因果论证,在用“斯人”和“是人”之争论证“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生机和活力”时,运用了因果论证方法。

5.根据“中华文化浸明浸昌,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可胜数,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篇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可知:中华文化文脉悠长,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根据“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在两千多年后仍然被人们广泛引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这是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生机和活力的佐证。因此,‘斯人’还是‘是人’的‘正统’争论之声,恰恰是中华文化的强健心跳”“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以适应新的语言发音习惯”可知:《孟子》在后世不断地被人们广泛应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是语言流变的产物;

根据“‘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具备‘古韵’,很可能因此获得了大众青睐,造成了异于主流教材版本的‘集体错觉’。这是文化变迁的大众民意选择,并非简单的谬误”可知:“斯人”获得大众青睐,是文化变迁的大众民意选择;

根据“历来诗人学者都注重推敲文字,汉语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用法、丰富的含义,一字之差常常谬以千里,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可知: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白鹰

蒋冬梅

①他想起四十年前的那只白鹰了。那时村庄里的男人,人人胳膊上架着一只鹰,可哪只也比不上他的白鹰俊,他逢人就说:“看,一只海东青①!”

②他们的先祖从前住在黑龙江两岸,男人们很多都是“老鹰达②”。每到冬天,他们千里迢迢到北海去捕鹰,登上峰顶的峭壁,直捣鹰巢,掳走幼鹰。大鹰和他们在险峻的山尖上争战,巨大的鹰翅掠起疾风,铺天盖地袭来。有的捕鹰人难以招架,从崖上摔下,挂在半山腰的巨石上,任凭风把他们的尸骨吹干冻透,像一幅岩画贴在崖壁上。

③鹰来的那天,他摘下蒙在鹰头上的皮鹰嘴子,亮光刺激了鹰眼,鹰暴怒地抖动毛羽,眼中射出一道利剑,凌厉之气直向他杀来。那鹰一身青白带黑的毛,像一只勾了墨的白瓷瓶。“得好好熬一熬它,人还能赢不了一只鹰?”他对父亲发着誓愿。父亲驯了一辈子鹰,却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这不是谁赢谁输的事儿!”

④他不懂这话的意思,只知道驯鹰都得按老办法来。他把自己和鹰关进一间小屋,小屋框起的方寸之地,遮挡了白鹰往日的天空。白鹰被一段铁链拴在木杆上,边上摆着羊肉和清水。他试探着挑起一块肉凑近鹰嘴,拿出老驯鹰人的架势,像念咒语般呼唤着:“这这、这这。”可白鹰像一个被困的王者,头连动都不动一下,目光凛冽不可侵犯。他有些心急,又探,再探,动作多少带些赌气的成分。白鹰暴怒地飞腾起来,一双带钩的铁爪狠狠抓向他,可刚一凑近他,又被铁链狠狠地拽了回去,一些毛羽在空中翻飞。他捡起那些毛羽,捧在手心里,像捧着从佛像上掉下的金漆,心疼极了。

⑤看来,驯鹰不能心急,硬熬不如巧熬。他把白鹰带到屋外让它透透气。天色渐暗,白鹰眼中射出的光折断在黑暗之中,他假装不再理会鹰,升了篝火烤起来。天上一轮月,地上一堆火,映出白鹰扑棱起的巨大翅膀,夜色把它们勾勒成一对出鞘的长刀。

⑥熬鹰也是熬人,人和鹰两军对峙,都已精疲力竭。当他把鹰带回小屋时,他困得张不开眼皮,白鹰也趁机眯起了眼。人还能赢不了一只鹰?他跑到外屋,浸了一脑袋凉水,转头钻进屋,声嘶力竭地吼了一曲祖辈传下来的熬鹰调:“你是哪山生来哪山长?哪座高山去捕食?哪个大洼来背风?今天上山把你请,把你请啊把你请,来我家中敬一敬,你不喝来我不吃,你不睡来我不歇。”

⑦轻易屈服的绝不是一只好鹰。他粗野的嗓音像一只小棒槌敲打鹰的耳膜,鹰暴怒起来,冷不防报复性地给了他一爪。他也不擦手上的血,还是不停地唱,声音里满是真诚,直到嗓子哑得完全发不出一丝声音。

⑧第三天天亮的时候,他饿得眼冒金星,手上鲜血淋淋,鹰也铩了羽,低着头喘息。当他把一块羊肉放在掌心伸了过去,鹰一口叨起狼吞虎咽起来。他试着抚摸鹰胸口的羽毛,白鹰的目光软了下来,低头承接着他的善意。他会心一笑说:“嘿,你看,打了个平手!”冷不防眼前一黑,他一头栽倒在地。醒来后,他对父亲说:“鹰熬成了!”父亲不紧不慢地说:“可没那么容易!”

⑨当他和鹰同吃同睡三个月之后,他走到哪,鹰跟到哪,白鹰稳稳地站在他的肩膀上,像他背着的一支剑。就算他解开鹰脚上的铁链,鹰在天空追逐一朵云,最后还是像归巢的鸟,落回他的手臂。父亲看见了,说:“出去逮一只山鸡试试吧。”

⑩他架着鹰一头扎进屋外的北风,等日头快沉落草莽之时,不远处的草窠中飞出一只山鸡,展着五彩的长尾划过天空。鹰头上的顶毛突然开了一朵花,只一瞬间,就如一道白光和山鸡卷在了一起。当山鸡的哀鸣响起,他踉跄赶过去的时候,鹰正落在一株大树上,看见他过去也没有飞下来。

如果一只鹰起了走的心,那只能试试“摆床子”③的绝技了。他掏出切好的鲜肉,按着老辈传授的秘诀,不断变换着抛肉的花样,柔声叫着:“这这、这这!”这是他和鹰之间的秘语,他知道鹰听得懂。可是鹰既不飞走也不落下,静静地和他对望着,站成两座雕塑。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鹰不在树上了,一阵伤感涌上心头,数月间投入的感情把他的心揪疼了。他失魂落魄地往回走,突然一声鹰唳划过,白鹰驮着旭日而来,周身金光,一对羽剑自由挥斩着苍穹,转瞬又昂头冲击高空,似一只镖射向太阳。

他伸出手臂,白鹰还是落了下来。他不舍地抚摸着鹰的身体,解开了它脚上残留的绳绊。一瞬间他就决定了,突然向上扬起手臂,把鹰抛向空中,大喊着:“你去吧!”白鹰振翅而起,却在空中来回盘旋着不肯飞走,像在完成一场告别仪式。

他的脸上淌满了泪,耳畔仿佛又响起那首熟悉的儿歌:“阿玛去北方,额娘守家门。高山悬崖上,请只海东青。交给大人们,换来粗布衣。身披白玉衫④,不是捕鹰人。”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①海东青:最名贵的猎鹰品种,被称为“万鹰之神”。②老鹰达:鹰的首领。③摆床子:又叫出床子,是指鹰一旦受到惊吓,便独自待在树上,猎人必须用自带的肉摆在地上,吸引它下来。④白玉衫:满族人用猎鹰追捕天鹅,以天鹅胸脯上的绒毛制作白玉衫作为贡品。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一个满族人40年前熬鹰的故事,展现了一幅现代时髦的少数民族风俗画,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B.文中第③段,父亲“这不是谁赢谁输的事儿”一句话,表现出父亲这一老熬鹰人对“他”的轻视与不屑。

C.文章第⑤段、第⑦段通过描写白鹰的凌厉、桀骜,以及难以驯服,反衬出熬鹰人的坚定与执着。

D.文章构思巧妙,捕鹰、熬鹰、放鹰一气呵成,最后写“他脸上淌满了泪”,表现了“他”的伤感与不舍等复杂的情感。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于运用拟人手法写鹰,如“鹰暴怒地抖动毛羽”“静静地和他对望着”,鹰似乎有了人的情感与智慧。

B.文章塑造了父亲这一形象,通过父亲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对“他”进行提醒,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C.文章插入了熬鹰人吟唱“熬鹰调”的描写,表现了熬鹰这一传统的历史久远,增加了文章的抒情性。

D.文章有多处环境描写,如第⑤段“天上一轮月,地上一堆火”,这为白鹰勾勒了原始背景,烘托了白鹰的野性。

8.文章以“白鹰”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谈谈本文哪些内容体现了费孝通的下列观点。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6.D

7.B

8.①情节上:“白鹰”是本文的核心物象,文章围绕白鹰安排主要情节———熬鹰、放鹰,由熬鹰到放鹰,故事陡转,给人意想不到的感染力;②人物上:以鹰的形象衬托熬鹰人的形象。熬鹰的过程也是强者交锋的过程,以鹰的形象衬托熬鹰人的坚韧和智慧;③主旨上:以小见大,以鹰和熬鹰人的形象,展现了满族的坚韧品格,歌颂了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界应该和谐共生的主题思想,丰富了小说内涵。

9.①“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小说中他用来熬鹰的方法就是承袭自前人,在熬鹰的过程中,父亲一直在提醒他,父亲是个经验丰富的熬鹰人,他在指点着儿子,这是传统经验的传承;②“采取有效技术”,文章写熬鹰是个技术活儿,更考验人的意志和耐力;③“向环境获取资源”,小说描写人们到峰顶去找幼鹰,与大鹰搏斗,为了生存向环境获取资源,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作品的内涵;欣赏作品的形象;小说

(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答题时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先答出含义,然后从文章的和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表现出的价值判断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题干,要从题干提到的“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三个角度结合对文本的理解简要分析。

6.A.“现代时髦的少数民族风俗画”错,应为古朴生动的少数民族风俗画;B.“轻视与不屑”错,父亲的言语是对熬鹰人的好心提醒;

C.“反衬”错,应是正衬,强者交锋,鹰桀骜不驯的形象正面衬托熬鹰人的坚韧和智慧。

故解析为:D。

7.B.“动作和心理描写”错,文中对父亲的描写有:“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这不是谁赢谁输的事儿!’”“父亲不紧不慢地说:‘可没那么容易!’”“父亲看见了,说:‘出去逮一只山鸡试试吧’”,全是语言描写。故解析为:B。

8.情节上,全文围绕“白鹰”这一核心物象展开记叙,第①段倒叙,引出对鹰的回忆,第②段写捕鹰,第③~⑨段写熬鹰,第⑩~段写放鹰;其中留鹰到决定放鹰一段情节突转,波澜起伏。人物上,鹰和人形成正衬,人熬鹰,“人还能赢不了一只鹰?”,鹰抵抗,“白鹰暴怒地飞腾起来,一双带钩的铁爪狠狠抓向他,可刚一凑近他,又被铁链狠狠地拽了回去,一些毛羽在空中翻飞”;人驯鹰,“他粗野的嗓音像一只小棒槌敲打鹰的耳膜”,鹰报复,“鹰暴怒起来,冷不防报复性地给了他一爪”。“熬鹰也是熬人,人和鹰两军对峙”,强者交锋,以鹰的形象衬托熬鹰人的坚韧和智慧。

主旨上,根据第②段记叙的满族男人与鹰对战的历史,可知满族精神的坚韧刚强;根据结尾熬鹰人放飞老鹰,歌唱“身披白玉衫,不是捕鹰人”,不愿用鹰换取物质回报,可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9.先提炼费孝通的观点,再从原文找依据。一是“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文中熬鹰人按老办法驯鹰,父亲“驯了一辈子鹰”,不时提点他,“这不是谁赢谁输的事儿!”“可没那么容易!”“出去逮一只山鸡试试吧”,可知这是一项子承父业的传统活动;

二是“采取有效技术”,由“驯鹰不能心急,硬熬不如巧熬”,从关小黑屋转到放出去透气,用真诚和耐力感动鹰,使其从不吃不喝、抵抗报复,到接受吃食、形影不离,可知驯鹰要讲方法;

三是“向环境获取资源”,由先祖“千里迢迢到北海去捕鹰,登上峰顶的峭壁,直捣鹰巢,掳走幼鹰……有的捕鹰人难以招架,从崖上摔下,挂在半山腰的巨石上,任凭风把他们的尸骨吹干冻透”,以及儿歌传唱“高山悬崖上,请只海东青。交给大人们,换来粗布衣”,可知族人为了生存向环境求取资源,有的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文本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节选)

文本二: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节选)

文本三:

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吕氏春秋·尊师》节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

B.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

C.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

D.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者”指做学问的人,求学的人。《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中“学者”与此义相同。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与诸葛亮《出师表》中“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中“所以”一词含义不同。

C.“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中“亲”指父母,比如常说的“双亲”指的就是父亲母亲。段玉裁曾说“父母者,情之最至也,故谓之亲”。

D.“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中“师”与《师说》中“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师”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一段第三、四句阐述了从师的必要。从正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B.文本一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C.文本二中提到国君、父母都希望臣下、子女做到“忠孝”,臣下、子女都希望求得“显荣”,而要实现这些,只有通过学习。

D.文本三将古今进行对比,并列举孔子好学好教以及天子敬学尊师的例子,阐述了尊师、重学、善学的重要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14.用两个恰当的熟语(包括成语)描述文本三中孔子给你的印象。

10.C

11.D

12.A

13.①因此,无论(没有)地位高低贵贱,无论(没有)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因此,凡是学习,不是能增加(什么),而是(使人)通达天性。能够保全上天赋予人的(天性)而不使它受到伤害,这叫作善于学习。

14.谦谦君子、好学不厌、诲人不倦等

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关键点: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语气词、动宾搭配、句式整齐等。要根据语意做题,可用排除法。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解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删、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⑸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文本一: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文本二:

在先王的教化中,没有什么比孝更荣耀,没有什么比忠更显达的。忠和孝,是做君主和做父母十分希望得到的东西;显达和荣耀,是做子女和做臣下十分愿意获得的东西。然而,做君主与父母的,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忠孝;做子女和臣下的,也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显荣,这是由于不懂得理义造成的。不懂得理义,是由于不学习的缘故。

文本三:

神农以悉诸为师,黄帝以大挠为师,吴王阖闾以伍子胥、文之仪为师,越王勾践以范蠡、大夫文种为师。圣人贤者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如今,(人们)地位的尊贵没有达到帝王,才智没有达到圣人,却想不尊奉老师,(那)通过什么能达到(帝王圣人的境界)呢?这就是五帝废绝、三代灭绝的原因。

况且上天造就人,使人的耳朵可以听见,(如果)不学习,人耳朵能听见还不如耳聋(听不见);使人的眼睛可以看见,(如果)不学习,人眼睛能看见还不如眼瞎(看不见);使人的嘴可以说话,(如果)不学习,人嘴能说话还不如口里有病说不出话;使人的心可以认知事物,(如果)不学习,人心能认知还不如狂乱(无知)。因此凡是学习,不是能增加(什么),而是(使人)通达天性。能够保全上天赋予人的(天性)而不使它受到伤害,这叫作善于学习。子贡问孔子说:“后代将用什么称赞您呢?”孔子说:“我哪里值得称赞呢?(如果)不停止(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喜好学习而不满足,喜好教诲(他人)而不知疲倦,大概只是这些吧!”天子进入太学祭祀先代圣人,与曾经当过(自己)老师的人并排站立,不把(他们)当作臣子看待,这是用来表示敬重学习和尊重老师(的做法)啊。

10.句意:“后代将用什么称赞您呢?”孔子说:“我哪里值得称赞呢?(如果)不停止(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喜好学习而不满足,喜好教诲(他人)而不知疲倦,大概只是这些吧!”“何以”是固定搭配,“以何”的倒装,“用什么”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勿已者”句中“……者,……”为判断句式,“者”后应断开,排除A;

故解析为:C。

11.A.正确。“古之学者必有师”句意: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句意:古人学习是为了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今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

B.正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所以”,用来;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所以”,……的原因;句意: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

C.正确。“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句意:是君王和父母十分想得到的。

“父母者,情之最至也,故谓之亲”句意:父母,是情感上距离最近的,所以较他们亲人。

D.“含义不同”错,两句中“师”字的意思都是:以……为师。

“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句意:神农以悉诸为师,黄帝以大挠为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句意: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故解析为:D。

12.A.“正面指出”错,“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意思是: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该句假设负面情况,应是“反面指出”。故解析为:A。

13.得分点:

(1)“无”,无论(没有);“所存”,“所”字结构,“所+动词”表名词性成分,存在的地方;“……,……也”表判断,……是……。(2)“益”,增加;“全”保全;“是”,这。

14.由“吾何足以称哉”可得谦谦君子,由“好学而不厌”可得好学不厌,由“好教而不倦”可得诲人不倦。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卢纶①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③夜语觉潮生。

三湘④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①卢纶:中唐诗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前期。②估客:商人。③舟人:船夫。④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虽然离目的地只有一天的路程,但浓云散开,江天晴明,举目远眺,汉阳城已依稀可见,表述了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

B.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笔墨中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C.颈联借景抒情。时值寒秋,令人感到悲凉,无限的惆怅已使诗人两鬓如霜,人虽往三湘去,心却驰故乡。一个“逢”字,将诗人的愁情与秋色的凄凉联系起来。

D.尾联点明有家难归,颠沛奔波的原因。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而今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

16.比较本诗与杜甫《登高》所表述的思想情感的相同之处。

15.A

16.①对自然萧瑟凄凉景象的哀伤之情;②漂泊异乡、穷困潦倒的孤苦之情;③对人生迟暮、年老体衰的悲愁之情;④对个人前途、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

表述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述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看解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解析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15.A.“虽然离目的地只有一天的路程,但浓云散开,江天晴明,举目远眺,汉阳城已依稀可见,表述了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错误,选项转折关系及情感表述有误。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远见’表述了诗人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犹是”则突显出对仍有“一日程”的惆怅之情。故解析为:A。

16.对自然萧瑟凄凉景象的哀伤之情:《晚次鄂州》颈联借眼前之景抒心中之情,一个“逢”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移愁情于秋色,妙合无垠。《登高》首联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凄清的秋意。漂泊异乡、穷困潦倒的孤苦之情:《晚次鄂州》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写诗人有家不可归,只得在异域他乡颠沛奔波的原因。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登高》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

对人生迟暮、年老体衰的悲愁之情:《晚次鄂州》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三湘”,是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而诗人的家乡则在万里之遥的蒲州,诗人无赏异地的秋色之心,却有思久别的故乡之念,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悲戚戚,亦有音书久滞萦怀妻儿的凄凄苦苦。《登高》颈联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此句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写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

对个人前途、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晚次鄂州》尾联诗人虽然远离了沦为战场的家乡,可是他所到之处又无不是战云密布,这就难怪他愁上加愁了。诗的最后两句,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登高》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

17.(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两句是“,”。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3)在《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名句;名篇

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舫”“唯”“尝”“须臾”“寄”“蜉蝣”“沧”“粟”。

故解析为:(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央党校濯莲池内种植的莲花,有着自己小池碧玉的卓特之处。每年的夏天,满池荷叶像一把又一把撑开的翡翠雨伞,有的铺散在水面上,托举着晶莹透亮、滚来滚去的水珠;有的高高伫立枝头,像一把扇子,随风摇曳。荷花仪态万方:有的__________;有的刚好开出两三片花瓣,似在蓄势待发;有的已全部盛开,如少女般亭亭玉立。荷花__________:有的白如凝脂,纯洁温润;有的红如朝霞,鲜美艳丽;有的粉如笑脸,温柔透明。站在池边细细闻去,一缕缕清幽淡雅的荷香缓缓飘来,沁人心脾。那些早早开放过的荷花,伴随花瓣的片片飘落,从娇小嫩黄的花心深处长出一头碧绿碧绿的莲蓬,仔细端详,它们既像是倒立的喷水花洒,又像是翻转的伞状吊灯。诗人把由莲花到莲蓬的转换过程比喻为“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可谓生动形象,__________。

不仅濯莲池是党校教职工和学员赏荷摄影的上好去处,而且还是夏日里诸多动物高唱奏鸣曲。池塘里的青蛙经常把圆圆的荷叶当作演奏场地,端坐其上,鼓起硕大的声囊,挺胸吸气,“呱、呱、呱”响亮地叫个不停,当有人趋前近视时,它又迅疾跳入水中,了无踪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述效果?

18.①含苞欲放;五彩斑斓(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栩栩如生或惟妙惟肖。

19.濯莲池不仅是党校教职工和学员赏荷摄影的上好去处,而且还是夏日里诸多动物高唱奏鸣曲的绝佳舞台。

20.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把荷花比作纯洁温润的凝脂、鲜美艳丽的朝霞、温柔透明的笑脸,形象又贴切。三个句子,句式整齐一致,描写细腻,极尽铺陈,节奏感强。排比和比喻的使用,生动描绘出了荷花色彩斑斓的特点,以及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表现出对濯莲池莲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文本,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成语。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和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表述效果的能力。准确解答此类题目,分为三个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及效果;②结合句子,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怎样的感情。

18.第①处与后文“有的刚好开出两三片花瓣”“有的已全部盛开”并举,描写不同的仪态,①后面是刚刚绽放,①处应是还未开花阶段,可用“含苞待放”。第②处冒号后列举“有的白……,有的红……,有的粉……”,可知形容颜色多样,用“五彩斑斓”或“五彩缤纷”。

第③处前面诗人将莲比作美人,③与“生动形象”并举形容艺术效果,用“栩栩如生”或“惟妙惟肖”。

19.语序不当,主语相同,应将关联词“不仅”放在主语“濯莲池”后面。成分残缺,“而且”句缺少宾语,末尾应对称添加“……的绝佳舞台”。

20.横线处“有的白如凝脂,纯洁温润;有的红如朝霞,鲜美艳丽;有的粉如笑脸”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白如凝脂”“红如朝霞”“粉如笑脸”是比喻句,分别将不同颜色的荷花比作凝脂、朝霞、笑脸,比喻词统一用“如”,表述效果是生动形象。三个“有的……”分句并举,句式一致,字数相等,形成排比,表述效果是极尽铺陈,节奏感强。

从内容和情感角度,排比和比喻的使用,描绘出荷花色彩斑斓的特点,表现出对濯莲池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的人倾向于早上活动,往往早饭、午饭和晚饭都吃得很早。他们的生物钟属于“早晨型”,此类人被称为“百灵鸟”。相反,__________。他们的生物钟属于“夜晚型”,此类人被通俗地称为“猫头鹰”。

研究发现,“猫头鹰”们饮食习惯往往不如“百灵鸟”们健康。__________,生物钟属于“夜晚型”的人一般吃饭较晚,更容易发胖,因为这种生活习惯不利于减肥,还可能增加发生炎症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猫头鹰”们纤维素的摄入量较低,而脂肪的摄入量较高,拥有“夜晚型”生物钟的人出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更高。代谢综合征的特点是腰围变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种对健康有益的胆固醇)含量降低,甘油三酯密度增加,血压和血糖升高等。

该研究组之前的一项研究表明,拥有“早晨型”还是“夜晚型”生物钟是受人类基因限制的,也就是说,我们生下来就注定了自己是“百灵鸟”或“猫头鹰”。然而,相关代谢风险的高低却__________,即取决于我们的生活习惯———“猫头鹰”的生活习惯通常不如“百灵鸟”。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请根据上文,给当今的年轻人提出三条生活建议。

21.有的人则倾向于晚上活动;与“早晨型”的人相比;由我们自己决定

22.①把一天的工作学习活动尽量安排在早上;②吃晚饭的时间不宜太晚;②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压缩语段;语言表述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解析就呼之欲出,而且解析几乎是唯一的。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能概括其主要内容,再按照题干的句式和字数的要求,组织语言作答。

21.第一空,前句说“有的人倾向于早上活动……他们的生物钟属于“‘早晨型’”,由①前连接词“相反”和后句“他们的生物钟属于‘夜晚型’”,可知前后句式一致、内容相对,空格处应填“有的人则倾向于晚上活动”;第二空,前句说“‘猫头鹰’们饮食习惯往往不如‘百灵鸟’们健康”,后面具体说“生物钟属于‘夜晚型’的人一般吃饭较晚,更容易发胖”,可知是将“夜晚型”和“早晨型”的人的饮食习惯进行比较,空格处可填“与‘早晨型’的人相比”;

第三空,前句说生物钟由基因决定,“然而”句转折,③所在句应是说“相关代谢风险的高低却由……决定”,根据后面的解释“即取决于我们的生活习惯”,而生活习惯由个人自主选择和养成,因此空格处可填“由我们自己决定”。

22.根据划线句“‘猫头鹰’们饮食习惯往往不如‘百灵鸟’们健康”,可知应当建议青年人当“百灵鸟”,养成“早晨型”的生物钟。第一段描述该类型特征为“倾向于早上活动,往往早饭、午饭和晚饭都吃得很早”,可以建议年轻人把一天的工作学习活动尽量安排在早上,吃晚饭的时间不宜太晚。

第二段集中谈“猫头鹰”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疾病发生,除“吃饭较晚”,还有“纤维素的摄入量较低”,据此可以建议年轻人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四、写作(60分)

23.(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某个画面或人们的某种状态也许会成为你眼中最美的姿态,从而引发你的感悟。

请以“最美的姿态”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有真情实感;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材料作文

本题是一道带有材料的命题作文。关键句——“某个画面或人们的某种状态”,所谓的最美的姿态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个画面,或者是人们的某种状态,或者是其他的方方面面,只要是引发自己的感悟就可以,要写清楚为什么是“最美”,“美”在哪里。同时题目要求要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这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但同时还应注意要有细节描写,正是这细节描写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在行文过程中要有扣题和点题的部分,指明什么才是最美的姿态。

1、你的微笑是最美的姿态

2、善良永远是最美的姿态

3、认真的样子是最美的姿态

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验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这一争论冲上了微博热搜。当现实课本和古籍上都记录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时,许多认定其是“斯人”的网友除了匪夷所思、大为震惊外,或许还有“穿越”回中学翻翻语文书并亲自确认一遍的冲动。

经考证,不同版本的教材竟然也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差异。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部回应称,自该出版社1961年首次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以来,一直采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文本;而冀教版教材却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斯人”与“是人”两种说法并存于历经严格编辑和审定的教材中,是客观事实。

那么,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中华文化浸明浸昌,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可胜数,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篇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明代著作《唐诗品汇》中却作“黄砂直上白云间”;更为人所熟知的《静夜思》《悯农》也存在差别较大的“非主流”版本。在我国文化中类似的“斯人”与“是人”之争,实际上屡见不鲜。

问题的核心或许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须知,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语言文字每天都在流变与发展当中,生机勃发。两千三百年前孟子著书之际,我国文字实质上并未统一,无论“是人”或“斯人”,其实都是经历了中华语言大变革洗礼和改造之后,被“抛光打磨”的产物。试图在文化演变当中寻找绝对正确的“唯一真理”,无异于刻舟求剑。

从另一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上有不少语言沦为只能识别,不能运用的“死语”,才真正陷入了只具备考证价值,而无应用或改变可能的悲哀境界。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在两千多年后仍然被人们广泛引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这是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生机和活力的佐证。因此,“斯人”还是“是人”的“正统”争论之声,恰恰是中华文化的强健心跳。

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是人类交流使用的符号中介,其本质在于运用,而不仅是背诵。李海峰教授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以适应新的语言发音习惯。“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具备“古韵”,很可能因此获得了大众青睐,造成了异于主流教材版本的“集体错觉”。这是文化变迁的大众民意选择,并非简单的谬误。

回归问题的本质,“斯人”与“是人”之争,并非大众记忆的“错漏”,而是富有活力的中华语言在近现代社会正常变迁的结果,是语言文明流变的一次“被目击”。传统文化不是已然作古的“死文化”,而是现代中华文化的根本和“来路”,它与中国人今日的生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自然也会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日新月异。

因此,我们不能抱着“唯一真理观”,死守三坟五典中“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说辞故步自封。

《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在严谨考证、完好保留、坚持扬弃的精神指导下,悦纳文化生长中产生的分歧和枝丫,鼓励理性争论,保养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发展创新的土壤和空间。

(选自《“是人”“斯人”之争》)

材料二:

既然“斯”与“是”的意思区别不大,是否还有必要较真呢?当然有必要。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古文学习经常是“锱铢必较”,背诵默写一个字都不能错,这也是今天网友能够展开论辩的基础。对“斯”与“是”的较真,未尝不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捍卫经典原貌的本能,是对“是”的探索,是对“真”的重视。有网友为了找出“斯人”,大量翻找古籍刻本、教材教辅,甚至连汉语语料库都查了一遍。有疑惑就找证据,有问题就找解析,这种“较真”的意义,其实已经超越对“斯”“是”二字的区分。历来诗人学者都注重推敲文字,汉语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用法、丰富的含义,一字之差常常谬以千里,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

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传播中,以讹传讹的情况十分多见。比如最近某影视剧中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大为流行,但原句是“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还有不少网友对多音异形的字望文生义,张口乱读、随手乱改、误用错用,伤害了字词原本的意蕴,亵渎了汉字文化。汉字有其严肃性,咬文嚼字既要凭考据说话,还要辨其含义。字斟句酌中不仅辨了字形,也能够让人重新审视古文之美。

一场“斯”“是”之辩,恰是求“是”之辩。带着思考读文章,带着质疑看问题,论辩之中,自有真意。

(选自《“是人”“斯人”之辩,体现求“是”态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斯人”和“是人”的选用问题上存在差异,人教版自1961年以来一直采用“是人”,而冀教版教材却是“斯人”。

B.中华文化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可胜数,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

C.“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具备“古韵”,为此获得了大众青睐,所以教材中用“斯人”来表意更好。

D.人类历史上的语言如果沦为只能识别不能运用的“死语”,那么就会陷入只具备考证价值而无应用或改变可能的悲哀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提到“两千三百年前孟子著书之际,我国文字实质上并未统一”,是为了证明无论用“是人”还是“斯人”都是正确的这一观点。

B.“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有古韵,因此造成了集体错觉。

C.因为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古文学习经常是“锱铢必较”,背诵默写一个字都不能错,所以“斯”与“是”的较真就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

D.现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尤为重要,要带着思考读文章,带着质疑看问题。字斟句酌不仅能辨字形,还能让人重新审视古文之美。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其余不同的一项是()

A.李白《将进酒》中写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有些版本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材”。

B.祝枝山写的“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也可断为“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C.秦观《春日》一诗中的名句“无力蔷薇卧晓枝”,有些版本写的是“无力蔷薇卧晚枝”。

D.苏轼《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有些版本写成“乱石崩云,惊涛裂岸”。

4.上述材料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斯”与“是”之争的原因。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白鹰

蒋冬梅

①他想起四十年前的那只白鹰了。那时村庄里的男人,人人胳膊上架着一只鹰,可哪只也比不上他的白鹰俊,他逢人就说:“看,一只海东青①!”

②他们的先祖从前住在黑龙江两岸,男人们很多都是“老鹰达②”。每到冬天,他们千里迢迢到北海去捕鹰,登上峰顶的峭壁,直捣鹰巢,掳走幼鹰。大鹰和他们在险峻的山尖上争战,巨大的鹰翅掠起疾风,铺天盖地袭来。有的捕鹰人难以招架,从崖上摔下,挂在半山腰的巨石上,任凭风把他们的尸骨吹干冻透,像一幅岩画贴在崖壁上。

③鹰来的那天,他摘下蒙在鹰头上的皮鹰嘴子,亮光刺激了鹰眼,鹰暴怒地抖动毛羽,眼中射出一道利剑,凌厉之气直向他杀来。那鹰一身青白带黑的毛,像一只勾了墨的白瓷瓶。“得好好熬一熬它,人还能赢不了一只鹰?”他对父亲发着誓愿。父亲驯了一辈子鹰,却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这不是谁赢谁输的事儿!”

④他不懂这话的意思,只知道驯鹰都得按老办法来。他把自己和鹰关进一间小屋,小屋框起的方寸之地,遮挡了白鹰往日的天空。白鹰被一段铁链拴在木杆上,边上摆着羊肉和清水。他试探着挑起一块肉凑近鹰嘴,拿出老驯鹰人的架势,像念咒语般呼唤着:“这这、这这。”可白鹰像一个被困的王者,头连动都不动一下,目光凛冽不可侵犯。他有些心急,又探,再探,动作多少带些赌气的成分。白鹰暴怒地飞腾起来,一双带钩的铁爪狠狠抓向他,可刚一凑近他,又被铁链狠狠地拽了回去,一些毛羽在空中翻飞。他捡起那些毛羽,捧在手心里,像捧着从佛像上掉下的金漆,心疼极了。

⑤看来,驯鹰不能心急,硬熬不如巧熬。他把白鹰带到屋外让它透透气。天色渐暗,白鹰眼中射出的光折断在黑暗之中,他假装不再理会鹰,升了篝火烤起来。天上一轮月,地上一堆火,映出白鹰扑棱起的巨大翅膀,夜色把它们勾勒成一对出鞘的长刀。

⑥熬鹰也是熬人,人和鹰两军对峙,都已精疲力竭。当他把鹰带回小屋时,他困得张不开眼皮,白鹰也趁机眯起了眼。人还能赢不了一只鹰?他跑到外屋,浸了一脑袋凉水,转头钻进屋,声嘶力竭地吼了一曲祖辈传下来的熬鹰调:“你是哪山生来哪山长?哪座高山去捕食?哪个大洼来背风?今天上山把你请,把你请啊把你请,来我家中敬一敬,你不喝来我不吃,你不睡来我不歇。”

⑦轻易屈服的绝不是一只好鹰。他粗野的嗓音像一只小棒槌敲打鹰的耳膜,鹰暴怒起来,冷不防报复性地给了他一爪。他也不擦手上的血,还是不停地唱,声音里满是真诚,直到嗓子哑得完全发不出一丝声音。

⑧第三天天亮的时候,他饿得眼冒金星,手上鲜血淋淋,鹰也铩了羽,低着头喘息。当他把一块羊肉放在掌心伸了过去,鹰一口叨起狼吞虎咽起来。他试着抚摸鹰胸口的羽毛,白鹰的目光软了下来,低头承接着他的善意。他会心一笑说:“嘿,你看,打了个平手!”冷不防眼前一黑,他一头栽倒在地。醒来后,他对父亲说:“鹰熬成了!”父亲不紧不慢地说:“可没那么容易!”

⑨当他和鹰同吃同睡三个月之后,他走到哪,鹰跟到哪,白鹰稳稳地站在他的肩膀上,像他背着的一支剑。就算他解开鹰脚上的铁链,鹰在天空追逐一朵云,最后还是像归巢的鸟,落回他的手臂。父亲看见了,说:“出去逮一只山鸡试试吧。”

⑩他架着鹰一头扎进屋外的北风,等日头快沉落草莽之时,不远处的草窠中飞出一只山鸡,展着五彩的长尾划过天空。鹰头上的顶毛突然开了一朵花,只一瞬间,就如一道白光和山鸡卷在了一起。当山鸡的哀鸣响起,他踉跄赶过去的时候,鹰正落在一株大树上,看见他过去也没有飞下来。

如果一只鹰起了走的心,那只能试试“摆床子”③的绝技了。他掏出切好的鲜肉,按着老辈传授的秘诀,不断变换着抛肉的花样,柔声叫着:“这这、这这!”这是他和鹰之间的秘语,他知道鹰听得懂。可是鹰既不飞走也不落下,静静地和他对望着,站成两座雕塑。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鹰不在树上了,一阵伤感涌上心头,数月间投入的感情把他的心揪疼了。他失魂落魄地往回走,突然一声鹰唳划过,白鹰驮着旭日而来,周身金光,一对羽剑自由挥斩着苍穹,转瞬又昂头冲击高空,似一只镖射向太阳。

他伸出手臂,白鹰还是落了下来。他不舍地抚摸着鹰的身体,解开了它脚上残留的绳绊。一瞬间他就决定了,突然向上扬起手臂,把鹰抛向空中,大喊着:“你去吧!”白鹰振翅而起,却在空中来回盘旋着不肯飞走,像在完成一场告别仪式。

他的脸上淌满了泪,耳畔仿佛又响起那首熟悉的儿歌:“阿玛去北方,额娘守家门。高山悬崖上,请只海东青。交给大人们,换来粗布衣。身披白玉衫④,不是捕鹰人。”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①海东青:最名贵的猎鹰品种,被称为“万鹰之神”。②老鹰达:鹰的首领。③摆床子:又叫出床子,是指鹰一旦受到惊吓,便独自待在树上,猎人必须用自带的肉摆在地上,吸引它下来。④白玉衫:满族人用猎鹰追捕天鹅,以天鹅胸脯上的绒毛制作白玉衫作为贡品。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一个满族人40年前熬鹰的故事,展现了一幅现代时髦的少数民族风俗画,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B.文中第③段,父亲“这不是谁赢谁输的事儿”一句话,表现出父亲这一老熬鹰人对“他”的轻视与不屑。

C.文章第⑤段、第⑦段通过描写白鹰的凌厉、桀骜,以及难以驯服,反衬出熬鹰人的坚定与执着。

D.文章构思巧妙,捕鹰、熬鹰、放鹰一气呵成,最后写“他脸上淌满了泪”,表现了“他”的伤感与不舍等复杂的情感。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于运用拟人手法写鹰,如“鹰暴怒地抖动毛羽”“静静地和他对望着”,鹰似乎有了人的情感与智慧。

B.文章塑造了父亲这一形象,通过父亲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对“他”进行提醒,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C.文章插入了熬鹰人吟唱“熬鹰调”的描写,表现了熬鹰这一传统的历史久远,增加了文章的抒情性。

D.文章有多处环境描写,如第⑤段“天上一轮月,地上一堆火”,这为白鹰勾勒了原始背景,烘托了白鹰的野性。

8.文章以“白鹰”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谈谈本文哪些内容体现了费孝通的下列观点。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文本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节选)

文本二: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节选)

文本三:

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吕氏春秋·尊师》节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

B.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

C.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

D.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者”指做学问的人,求学的人。《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中“学者”与此义相同。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与诸葛亮《出师表》中“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中“所以”一词含义不同。

C.“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中“亲”指父母,比如常说的“双亲”指的就是父亲母亲。段玉裁曾说“父母者,情之最至也,故谓之亲”。

D.“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中“师”与《师说》中“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师”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一段第三、四句阐述了从师的必要。从正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B.文本一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C.文本二中提到国君、父母都希望臣下、子女做到“忠孝”,臣下、子女都希望求得“显荣”,而要实现这些,只有通过学习。

D.文本三将古今进行对比,并列举孔子好学好教以及天子敬学尊师的例子,阐述了尊师、重学、善学的重要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14.用两个恰当的熟语(包括成语)描述文本三中孔子给你的印象。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卢纶①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③夜语觉潮生。

三湘④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①卢纶:中唐诗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前期。②估客:商人。③舟人:船夫。④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虽然离目的地只有一天的路程,但浓云散开,江天晴明,举目远眺,汉阳城已依稀可见,表述了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

B.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笔墨中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C.颈联借景抒情。时值寒秋,令人感到悲凉,无限的惆怅已使诗人两鬓如霜,人虽往三湘去,心却驰故乡。一个“逢”字,将诗人的愁情与秋色的凄凉联系起来。

D.尾联点明有家难归,颠沛奔波的原因。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而今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

16.比较本诗与杜甫《登高》所表述的思想情感的相同之处。

17.(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两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