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二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创新_第1页
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二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创新_第2页
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二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创新_第3页
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二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创新_第4页
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二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创新

热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党中央提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

1、古今中外的重要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中国改革开放、俄日改革、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国家的

改革)。

2、改革带来了政治制度创新(如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明

治维新等;)改革实现了经济体制创新(如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

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等)

一、历史上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戊戌变法、十一

届三中全会、明治维新、1861年改革、罗斯福新政)。

1、商鞅变法:(地主阶级改革运动)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孝公支持商

鞅变法。

内容:①奖励耕战;②奖励军功(旧贵族最反对、平民欢迎);③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最能体现商鞅变法的封建性质,

以及新兴地主阶级拥护);④建立县制(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大)

影响(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

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北魏孝文帝改革:(地主阶级改革运动)迁都洛阳学习接受汉族

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3、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或军事技

术)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目的: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4)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

局、福州船政局(军事领域)

B.开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

厂、湖北织布局(经济领域)

(5)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动(或改变)封建制度。

(6)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

运动)

(7)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性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局限性)。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

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

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

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最大作用)。

4、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

(1)背景: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

民地化程度。

(2)思想主张:救亡图存(变法图强)。

(3)性质: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最能体现性质的内容:鼓励私人

兴办工矿企业)

(4)戊戌变法的意义: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在社会上起

了思想启蒙作用。

5、中国的改革开放:起点:H"一届三中全会1978.12北京(无产

阶级改革)

①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结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

②主要内容:a、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事的思想

路线;b、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领导集体。(体

现了民主集中制)

③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

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

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时期。

对内改革:A、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根本目的: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特点: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3)首先开始地

区:安徽凤阳小岗村。(4)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

村经济的发展。

B、城市:重点改革国有企业。前期在三个方面进行:发展以公有

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

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后期(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以后):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迈进;小型企业改组、联合等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

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2)实质:社会主义

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过程:①设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福建);②

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③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对外开放区向内

地发展。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的启示:①改革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是我国的

基本国策。②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改革要符合国情,符

合历史发展潮流。

5、俄国1861年改革(资产阶级改革):

(1)原因: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危机)。

(2)时间和实施者: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内容: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①农奴在法律

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最能

体现改革的性质)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一,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

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

展的道路。是俄国近代史上重大转折点。

不足之处:这次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

6、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幕府的黑暗统治和严重的民族危机,随后倒幕运动推

翻了幕府统治。(1853年美国首先入侵日本;倒幕运动的主力:虫

下层武士)

(2)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

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最能体

现改革性质)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

努力发展教育。(对中国借鉴作用最大)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①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

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

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积极影响)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

的军国主义道路。(消极影响)

7、罗斯福新政:

A目的: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B中心措施:调整工业,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oC影响:经济

缓慢恢复,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宏观

控制加强。D特点(新的体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8、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开始:1921年,在列宁领导下开始实施。

(3)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8、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匈牙利改革;中国1978年H■•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二、改革创新

1、改革带来政治制度的创新: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确立其封建统治,过渡到封建制度的国家。

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国家转变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俄国经过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改革带来经济体制的创新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

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归纳拓展:

1、20世纪1978中国改革开放与1933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

A、背景相同:都是在国家面临经济困难/危机、政局不稳情况下的

改革;B、前提相同:都不改变原来的社会制度,局部调整了生产关

系。C、影响相同:都使国家经济恢复发展、政局稳定,对社会发展

产生重大的影响。改革体现出罗斯福、邓小平两位历史伟人从国情出

发、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2、改革的启示:改革推动社会发展;我们应该大胆的借鉴和吸收

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国家要从实际出发,

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等。

3、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异同:

相同点:性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目的上,都要求摆

脱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不同点:领导力量上,日本是依靠中下级武士;中国依靠毫无实权

的光绪帝,资产阶级软弱。结果:日本获得成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的戊戌变法被封建顽固派镇压而失败。

4、比较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

到守旧势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