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_第1页
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_第2页
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_第3页
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_第4页
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分析二者在刑事司法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以及它们对于实现刑罚目的、促进罪犯改造和预防犯罪再发生的意义。文章首先将对教育刑和刑罚的教育功能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教育刑的内涵与特点,以及刑罚教育功能的具体表现。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探讨教育刑与刑罚教育功能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与效果。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探讨教育刑与刑罚教育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它们在促进罪犯改造、预防犯罪再发生方面的协同作用。文章将提出完善教育刑与刑罚教育功能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我国刑事司法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二、教育刑的概述教育刑,作为一种刑罚理念与刑罚方式,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教育改造罪犯,而非单纯的惩罚。它认为,犯罪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选择,更是社会、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犯罪者,单纯的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其反社会情绪,增加再犯的可能性。教育刑强调刑罚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教育、引导、帮助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从而达到预防再犯的目的。在教育刑的理念下,刑罚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报复或惩罚手段,而是一种改造罪犯、促进其再社会化的过程。在教育刑的实践中,刑罚的执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单纯依赖于剥夺罪犯的自由、财产等传统的惩罚手段,而是更多地采用教育、培训、心理矫治等方式,帮助罪犯重新适应社会,成为有用之才。这种刑罚方式不仅有利于罪犯的改造,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教育刑并非万能的。在实践中,如何平衡刑罚的教育功能与惩罚功能,如何确保教育刑的有效实施,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但无论如何,教育刑作为一种关注罪犯个体、注重刑罚教育功能的刑罚理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三、刑罚的教育功能刑罚,作为社会法律秩序的最后防线,其在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的也扮演着教育的重要角色。刑罚的教育功能,是指通过刑罚的实施,对社会公众特别是犯罪者本人产生深刻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从而达到预防犯罪、改造罪犯、提升社会道德风尚的目的。刑罚对犯罪者本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刑罚的实施,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更是对犯罪者心灵的洗礼和震撼。通过服刑过程中的反思和悔过,犯罪者能够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和危害,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内在动力。刑罚的威慑力也能促使犯罪者在未来的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避免再次犯罪。刑罚对社会公众具有警示和教育作用。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刑罚向社会公众传递了法律的威严和公正,使人们认识到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不可接受性。这种警示作用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刑罚还具有提升社会道德风尚的功能。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刑罚能够弘扬社会正气,彰显道德力量。刑罚的实施不仅能够使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更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崇尚正义、尊重法律的良好风尚,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然而,刑罚的教育功能并非自然而然就能实现,它需要与刑罚的公正性、合理性和适度性相结合。只有当刑罚的实施能够真正做到公正无私、合情合理、适度有节时,其教育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刑罚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公正、合理、适度的原则,确保刑罚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实现。刑罚的教育功能是刑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发挥刑罚的教育功能,我们不仅能够实现对犯罪者的有效改造和警示,更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法律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四、教育刑与刑罚教育功能的比较分析教育刑与刑罚教育功能在目的、手段和实施效果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也存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可能性。从目的上来看,教育刑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改造罪犯,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而刑罚的教育功能则更侧重于通过惩罚来引导社会大众遵守法律。这两者虽然目的不同,但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从手段上来说,教育刑主要依赖于教育、培训、心理疏导等手段,而刑罚的教育功能则主要通过法律的威严和惩罚的力度来体现。虽然手段不同,但两者在实际运用中却有可能相互结合,如在对罪犯进行刑罚的同时,辅以教育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行为。从实施效果上来看,教育刑的效果往往在于长期的改造和预防,而刑罚的教育功能则更多地体现在即时的惩罚和威慑上。然而,这两者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在实际效果上可能产生交互影响,刑罚的威慑力可以强化教育刑的效果,而教育刑的深入改造也可以降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刑罚的需要。因此,教育刑与刑罚教育功能虽然各有侧重,但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两者应当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罪犯改造和社会稳定的。在教育刑的实施中,应充分利用刑罚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以实现更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五、教育刑与刑罚教育功能的优化与整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制建设的深入,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在实践中优化和整合这两种功能,实现刑罚的惩罚与教育双重目的,是当前刑事司法领域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们要明确教育刑与刑罚教育功能的内在联系。教育刑强调的是通过刑罚的执行,使犯罪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实现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的目的。而刑罚的教育功能则是指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通过教育、引导等手段,帮助犯罪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这两种功能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现代刑罚制度的核心理念。我们要关注教育刑与刑罚教育功能的实施效果。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犯罪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育刑和刑罚教育功能,确保刑罚的惩罚与教育双重目的得到实现。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教育刑和刑罚教育功能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我们要加强教育刑与刑罚教育功能的整合。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将教育刑与刑罚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刑罚体系。通过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确保教育刑与刑罚教育功能的顺利实施。我们还需要加大对犯罪者的心理疏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帮助犯罪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优化和整合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是提升刑罚制度效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六、结论在深入探讨了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后,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这两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教育刑作为一种特殊的刑罚形式,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改造罪犯,使其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而刑罚的教育功能则体现在对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潜在犯罪者的警示和预防作用,通过法律的威严和惩罚的必然性来强化社会的法治观念。教育刑的实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教育改造体系作为支撑,这包括对罪犯的心理矫治、职业技能培训、道德法律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刑罚的教育功能也要求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既要注重惩罚的公正性和及时性,也要考虑到法律的预防和教育作用。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犯罪的性质、罪犯的个人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灵活地运用教育刑和刑罚的教育功能。对于轻微犯罪和初犯,可以更多地采用教育刑的方式,给予罪犯改过自新的机会;而对于严重犯罪和累犯,则需要在保证惩罚力度的注重刑罚的教育效果,使罪犯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增强法律意识。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是刑事司法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未来的法治建设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教育改造体系,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参考资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承载国家历史、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教育功能。这些基地通过展示国家的辉煌历史、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直观、生动的教育平台,有助于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首要功能是传承历史文化。通过展示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这些基地让公众能够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民族的辉煌历史。这种历史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国民的历史文化素养,还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众多英雄人物的事迹被生动展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英勇奋斗、舍生忘死。这些英雄事迹是对公众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通过对这些事迹的学习,人们能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激发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承载着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任。通过展示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些基地让公众能够深刻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激发人们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教育有助于培养国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除了传统的展示和讲解方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注重实践教育和情感体验。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等,让公众亲身参与、亲身体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这种实践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还能够培养人们的爱国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英雄事迹、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实践教育与情感体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这些基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是培育新一代爱国者的摇篮。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全民族的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所谓教育功能,是指司法制度所规范和调整的司法机关活动对公民所具有的教育、感化作用,它是司法制度所具有的不可忽略的显著功能。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功能”在日常用语中,常常是“作用”的同义词,但“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它是根据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来判断的。“功能”则指事物或方法内含的、可能实现的有效作用。功能是指一事物或方法对于其它事物的作用。某一事物或方法的功能是它的自身所内含的。功能在具有功能的事物或方法未与其作用对象发生关系时处于潜在状态。潜在状态的功能是否能变为现实还受对象的状态及环境条件影响。教育看作是一个人为的事物,其功能是在“期望”的、“潜在”的和“现实”的三个不同的功能存在形态上开展的。“期望”的功能存在于人的意识和愿望之中;“潜在”的功能存在于教育的实际结构之中;“现实”的功能存在各地方教育的实践之中。智育功能具有必然性、知行统一性。德育没有知行统一性,因为利益驱使,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可能知行不一,知错而行知对不为。在通常意义上,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它往往指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教育功能不仅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而且还具有方向性和多方面性。教育功能(EducationalFunctions),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教育的功能究竟有哪些?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教育的功能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概而言之,教育的功能不外乎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两大方面。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五种不同的生产关系,就有五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一个国家通过它制订的教育方针政策来控制教育,教育又反过来为巩固其统治服务,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发挥重要的作用。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教育又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经济、政治对教育的影响,往往又是通过文化的发展反映出来。教育还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发挥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汉代教育家董仲舒在其《对贤良策》中,总结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向汉武帝提出建议:“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基础;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等等。因此,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人类个体的发展,既表现为一个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身心发展方面自然生长、发育、成熟的过程,又是个体逐步承担社会角色,不断增强自我意识,丰富人生世界的过程。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增强个体享用意识和能力的功能。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一员,不存在脱离人类社会的所谓“纯粹”个人。“个体从自然生物体到社会活动主体的变化,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来实现的。”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凡是体现个体发展的社会性要求及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等,都是个体社会化的内容。一是学习生活技能,主要包括个体所处时代和社会所要求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三是完善自我观念,即对自身的生理、心理状况,对自我和他人以及社会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四是学会承担社会角色,就是通过角色学习和角色实践,能够自觉按照社会结构中为他规定的规范办事,这是社会化的本质和最终体现。人的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统一。社会教化就是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与各种非正规的教育形式,如社会风俗、群体舆论、传播媒介等;个体内化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个体的内化是在个体的活动中进行的,它是个体的内部心理结构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对后者进行选择和适应的过程。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相辅相成。对青少年来说,教育既是社会教化的主体,又是促进个体内化的有效手段,因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青少年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使个体社会化有了充分的保障。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青少年传授一定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知识技能的活动,它由专职的教师通过特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评价制度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系统和科学的影响,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提供充分的保障。这种保证作用是其他任何社会活动都难以做到的。二是学校教育为个体社会化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有利环境。学校作为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专门机构,是一种非常正式的社会组织,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它的一切活动都体现着社会的要求,处处传递着社会的价值准则。课程作为法定的知识,体现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充当着所处时代社会规范的解释者、执行者、仲裁者等特定社会角色。学校教育这种社会化环境是其他社会组织难以替代的,个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相对平稳、有效地实现其社会化的任务。人的发展,不仅是个体逐步融入社会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个体不断发展自我,凸显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选择成为他自己,过自己的生活,形成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一系列个性特征。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尽管在具体层面上有时矛盾的,如个性化强调个性、自主选择性,社会化更注重共性、社会强制性,但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的多样性也以统一性为基础。个性化的过程与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同时完成的,两者不能分开。个性的形成实际上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完成的,因为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社会化的过程使得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个民族、同一个阶层中的人的个性有着共同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己独特的遗传素质、特殊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化的教化。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实际上以不同的方式在适应社会,在适应社会过程中也在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第一,提出个性发展目标,明确个体个性化的方向。许多学校都在各自的办学目标中列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个性”等内容,这是个体个性化发展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教育目标的个性化要求无疑为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牵引作用。第二,充分挖掘个体潜能,为个体个性化创造条件。个体潜能的充分挖掘是个体个性化的重要标志和根本体现。通过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等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异,能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充分施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个体的个性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第三,提高个体基本素质,为个体个性化打下基础。个体个性的发展是在个体积极的活动中进行的,活动的效果取决于个体的知识储备和认识、情感、态度等基本素质水平。一个基本素质良好的个体更能在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用于社会环境,在社会化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良好个性。第四,营造整体文化环境,为个体个性化提供保障。个体的个性化发展是个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只有在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整体文化环境中,这种个性化发展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都是指个体的发展。教育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还能使受教育者进一步获得一些特殊的享受:个体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求知欲得到实现,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并进而获得幸福感。这是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接受教育与获得幸福的关系上,主要体现在:教育提升人的认知水准,丰富人的情感世界,给人以体验和感受幸福的功能;学校生活本身是一种幸福生活,求真、向善、臻美是校园生活的主体价值,学校生活为人们创设了一种体验幸福、感知幸福的良好氛围。社会发展一般表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现代社会,由于人类社会自身面临着众多的发展问题,社会的人口增长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当代教育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从上述侧面来实现的。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现代社会任何领域的问题,很快都会从自己狭窄的地段中出来,上升成为政治问题。教育更是被人们赋予了深刻的政治含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育也是一种有效的政治资源,在影响社会政治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第一,教育培养社会治理人才。长期以来,培养社会的各级治理人才,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柏拉图曾主张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看见善”并且达到了善德高度的“哲学王”,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当然,教育并不只是培养帝王或君主,政府的一般组成人员也大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我国古代提倡“学而优则仕”,隋唐以至晚清的各级官员队伍,基本是学校教育经由科举途径而选拔出来的。西方国家的政治人物多出身于名牌的中学或大学。如英国的几大公学,虽为私立却都承担着为未来社会培养公职人人员的使命,英国的历任首相绝大多数毕业于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现代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结构和政治活动日趋复杂,要求社会的各级治理人才都要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较高的政治、法律素养,由教育来培养、培训治理人才的作用尤其突出,任务尤其艰巨。培养、培训社会治理人才虽然不是现代教育的唯一目的,但也是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二,教育培养合格公民。伴随着西方“民族——国家”政治形态的出现和工业革命的不断进展,现代教育开始发展到普及阶段。国家和民族认同、普选制、生产需求等社会变革,都对教育提出了培养合格公民的任务。黑格尔针对卢梭提出的“自然人”教育,指出:“教育人而不是教育公民的做法是一定要失败的,因为这种人对法律是个陌生人。”这种人可能会超越法律的限制而为所欲为,其一言一行都不会遵循“事物的普遍特性”,这种人也就是没有教养的人。而有教养的人则首先是指“能做别人做的事而不表示自己特异性的人”。教育要培养的即是这种“有教养的”公民。詹姆斯·布莱斯(JamesBryce)就南美的情况曾经写道:“教育,如果说它不能使人成为好的公民,它至少使人成为好的公民变得比较容易。”第三,教育传播政治意识,倡导主流政治价值观。学校是一个宣传和传播文化的场所。一定社会文化体现着社会的政治要求和思想,所以,学校通过文化的宣讲和传播,使社会正统思想由少数人掌握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知晓。而且教育者的宣讲具有一定的说服性,其不仅使受教育者了解这一思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相信这一思想。现代社会,民主、平等的观念成为主流思想,教育在传播民主、平等思想意识方面的作用尤其受到了重视。在推进社会政治民主化,培养公民的民主、平等意识和习惯的过程中,教育的作用虽然不是根本性的,但也是极其重要且显而易见的。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随着社会生产技术、手段和方式的飞速发展,教育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在不断增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稳步提高。教育将可能的劳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劳动力,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历史来看,并非任何教育对生产力都具有推动作用,因而不同的生产力对教育的需求不同。传统社会,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相对落后,各项生产经验和技能基本上都靠简单的口耳相传进行传递,社会上对教育提出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政治统治领域。现代社会,人才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教育在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国民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教育创造、保存并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各级各类人才的提供上门,而且教育在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和更新方面对经济建设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现代科学和技术存在着一个越来越迅速的发展和更新的趋势,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利用早期学校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来适应以后的工作,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这种状况使教育自身也面临着既要保存和传递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加快教育内容的更新和转换,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雄厚的经济资本,而且科技知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了“知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教育成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把已有知识传授给劳动者,并相应地传授知识创新的方式、手段,促进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和知识的经济价值形成。再次,教育通过自身的运营,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前些年,“教育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提法屡屡见诸报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逐步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形成了一大批以大学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也逐步纳入到经济运行的轨道。一方面人们看到了众多家长为了子女的未来前途而纷纷投资于教育,投资于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大受教育人口的比例,而且可以带动建筑、仪器设备、文教用品、办公家具、通讯、交通、报刊出版、旅游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带动经济增长的目的。值得警惕的是,由于人们过于关注教育的这一功能,直接催生了“教育产业”概念及其实践,加重了社会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产业以及随之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改善。“文化”与“教育”具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教育与文化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互为目的和手段。离开了文化,教育如同机器生产缺少原料,缺少育人的凭借而无法进行;离开了教育,文化也无法有效地传承与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具有文化的传递的功能。文化是人类在活动中创造的,对个体来说是后天习得的,它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延续,而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发展下去。文化的传承方式有很多,比如说借助于实体文化,如文物、名胜古迹、媒介符号等;也可以通过物质实体的方式保存下来,代代相传;也可以以法律、制度的方式将文化保存;可以通过战争、贸易、旅游、移民来实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一方面以物质实体和制度方式保存在的文化还需要人的理解,另一方面,作为人类文化核心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是不可能通过这些形式体现出来的,它只能通过人的培养,体现在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认识中得以保存。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传递和保存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传递着文化,使得新生一代能够经济高效地占有社会文化。文化传递有两种情况: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二是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客观上起着文化的传播、传承的作用。而且相比其他文化传递的方式,教育传播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最精华的部分,文化通过人的掌握而得以保存,保存的是深层的精神文化。因此,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递方式。正因为有了教育,文化才从一部分人传递给另一部分人,从一代人传递给另一代人,人类的文化才得以积累,才得以普及。第二,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文化选择是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的起始环节,它表现为某种文化的自动选择或排斥。教育虽是文化传递的手段,但教育又不等同于文化传递,因为教育不是对所有文化的传播。教育对文化的传播是有选择的。没有选择的文化传播,就不称其为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选择适合教育过程的文化。教育的文化选择形式,总体上有吸收和排斥两种。吸收是对与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的肯定性选择;排斥是对与教育异向的文化因子的否定选择。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递形式,它必须对浩瀚的文化做出选择,没有选择,就无法决定传递什么。所以,选择文化是传递文化的前提。当然,我们还不能只在传递文化的意义上认识文化选择的重要性,文化选择的更重要的目的,是以优秀的人类经典文化,促进人的发展。第三,教育具有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教育不仅负有对既有文化的传递功能,还具有更新、创造文化发展的功能。教育总是基于对既定的社会文化的一种批判和选择,根据人的发展需要而组织起一种特定的文化,这样一个选择、组织、生成、传播的过程,就是文化的重组和更新的过程,教育因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可以通过科学研究,从事文化创造,生产新的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成果,这是文化创造的一个直接途径。特别地,高等学校正在成为文化创造的主力军。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输送具有创新精神的各方面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再去创造新的文化,从而使学校间接成为文化的创造地。第四,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还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是一定时期特定地域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共同方式,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的文化都具有地域性和封闭型。然而,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形成,使政治、经济、文化已经打破了封闭的格局,从而走向开放和交流,文化在交流过程中渐趋融合。现代教育也开始走出封闭,在教育的交流和文化的相互学习中,促进了文化的融合。这一促进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互相进行学术访问、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吸收,使异域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另一个是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学习,如引入国外的教材、介绍国外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成果、利用国际互联网等,对异域文化进行选择、判断,对已有的文化进行反思、变革和整合,融合成新的文化。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不是以一方对另一方的取代,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改造原有文化的过程。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不仅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当代社会,人口问题日益显著,“人口爆炸”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紧要问题。尽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近些年都有所下降,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仍在不断攀升。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有很多,教育在其中发挥着独特而长远的作用:第二,教育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教育基本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三,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的是人口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社会结构是指人口的阶层、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教育无论是对人口的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结构,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主要变革:这是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划分的,教育的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教育的隐性功能是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如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学校照管儿童的功能等,都是隐性功能的表现。显性与隐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这是从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的,亦称为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正向功能是针对教育作用产生的积极的良好的效果而言,负向功能是针对教育作用产生的消极的不良的后果而言。最早提出这一对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20世纪50年代。默顿将社会功能按性质、形态加以划分,得出正向—负向功能这对概念,与此同时还得出另一对重要概念即显性——隐性功能。日本教育社会学家柴野昌山则把这两对概念引入教育领域,构想出关于学校教育功能得理论分析框架。教育功能是教育满足主体需要的呈现形式;教育本质是教育功能的客观基础。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从教育、人、社会三者关系中理解教育传递文化培养人的本质。教育、人、社会三者关系可以简约地概括如下:教育受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制约,又通过社会文化传递积极影响作用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由此,我们对教育本质也可表述为: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传递人类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促使其社会化,进而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本质的这一表述,概括了教育与人、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了教育两方面功能:对人的发展功能,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两方面功能是内在的统一的。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传递人类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因而呈现出人的发展功能或育人功能:促使人先天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把人类文化转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按一定社会要求造就一定式样的社会成员。教育具有多种社会属性,也呈现出多种社会功能。在阶级社会里产教育具有阶级性,其特有的功能体现在教育适应并维护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政权统治及其政治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使受教育者逐步实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的过程。因此,不同的社会形态就有不同性质的教育。教育的生产性表明教育具有经济功能,教育既产生于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入大机器生产以后,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更突出。教育的文化性表现在教育具有保存、活化、选择、整理、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是教育的基本社会功能。其他如科学技术功能、人口和生态功能等是这些基本功能派生或演化出来的,多种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教育的文化性是教育的更为重要的属性,教育与社会生产、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关系,通过文化的中转发生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其他方面功能得以形成、释放的基础。教育对人的发展功能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制约。这些社会因素制约着教育培养人的方向、性质,也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功能的释放提供社会条件。因此不能离开社会关系、社会实践谈人的发展,也不能离开社会关系、社会实践去认识教育对人的发展功能。教育对人的发展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形成与释放的基础,就是说教育的社会功能,其形成与发挥必须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来实现。教育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但教育并非等同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活动主体是人,教育的社会功能必须通过培养作为这些主体活动的人来实现。即按一定社会要求,造就具有一定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的社会成员,参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由此而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例如通过教育传递科学文化、技术文化,使劳动者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而使教育的经济功能得到发挥。通过教育传授一定的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使受教育者认同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规范,以维护一定社会政治稳定和政权的巩固,从而使教育的政治功能得到体现。通过教育传递人类文化知识,把人类文化财富转化成以人为载体,使人类文化得以继承、发展,则发挥了教育的文化功能。所有这些关系进一步说明传递人类文化,培养社会人是教育的本质规定。从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初步原理(比如《资本论》第1卷,第13章;《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第1部分;《哥达纲领批判》第4部分;《共产主义基本原理》)。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理论。十月革命及其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的需要,大大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发展(列宁、克鲁普斯卡娅、勃朗斯基、马卡连柯)。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基本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对此作出贡献的一些重要人物有倍倍尔、饶勒斯、蔡特金、李卜克内西、葛兰西、郎之万、瓦伦、塞夫。许多研究者当前正致力于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几点:(1)对所有儿童一律实行义务免费公共教育,以确保消灭文化或知识的垄断,消灭教育的种种特权。在最初的表述中,这只能是一种由各种公共机构所办的教育。当时所以这样提,是防止工人阶级恶劣的生活条件阻碍儿童的全面发展。后来,明确地提出了其它目标,比如必须削弱家庭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必须根据平等的条件来培养儿童,必须利用社会化的群体力量。无疑,最成功的革命教育实验,从马卡连柯学校到古巴的学校,都是按照社会的方案来进行的。(2)教育与物质生产相结合(或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把智育、体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这里所包括的目标,既不是进行较好的职业训练,也不是反复灌输职业道德,而是通过确保人人充分了解生产过程来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观念与实践之间的历史形成的差距。这一原则在理论上的正确性虽然为人们所广泛承认,但其实际运用却提出了许多问题(许多半途夭折的或只是部分获得成功的试验就证明了这一点),这在科学技术迅速变革的条件下,尤其如此。(3)教育必须确保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科学与生产的重新结合,人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生产者。在这一基础之上,所有的人无论男女,其潜力都能得到施展。这样将出现一个能够满足普遍需求的世界,使个人在消费、娱乐、文化的创造和享受、社会生活的参与、人际交往以及自我实现(自身创造)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施展才能。这一目标的实现,特别需要改变社会分工,而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迄今仅处于开创阶段。(4)社会在教育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巨大作用。学校的内部集团关系的这种改变(从竞争转向合作和支持)意味着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