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高考语文二轮知识点训练(全国卷版)(原卷版)_第1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高考语文二轮知识点训练(全国卷版)(原卷版)_第2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高考语文二轮知识点训练(全国卷版)(原卷版)_第3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高考语文二轮知识点训练(全国卷版)(原卷版)_第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高考语文二轮知识点训练(全国卷版)(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

考点13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

【三年真题】

一、【2020年课标卷3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

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完全平坦,

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

拉向杯壁。

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

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

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

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但老

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弓I,

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

地黏附在一起。

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

滴。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

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

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

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

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

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

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

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

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下次当你路过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注意观察一下岸边

的泥,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但是注意,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

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上吸入这些气孔中,

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

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

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时候,土壤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

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

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种——气压。低

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30厘米左右,设想你正

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城,这时你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任何时候看到的都要高,这或许会让

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

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因为在第一滴雨尚未降落时,所

有溪流和河流中因毛细作用而被吸附在岸上的水将会被释放出来。

(摘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许丹译)

I.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排斥

力。

B.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

黏性。

C.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

力这一特性。

D.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

的高度会更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

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

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

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落到地面。

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

D.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

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专门研究蚂蚁习性的生物学家弗兰克斯写道,“单只行军蚁是已知的行为最简单的生物”“如果将IOO

只行军蚁放在一个平面上,它们会不断往外绕圈直到体力耗尽死去”。然而,如果将上百万只放到一起,

就会组成一个整体,形成具有所谓“集体智能”的“超生物”。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虽然科学家们已经很熟悉蚁群的习性,但集体智能的产生机制依然是个谜。

行军蚁是我们认为“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的许多系统的缩影。单只蚂蚁都相对简单,受遗传天性驱使

寻找食物,对群中其他蚂蚁释放的化学信号做出简单反应,本能抵抗入侵者,等等。但整个蚁群构造出的

结构却复杂得惊人,目前还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其背后的机理。类似的还有,免疫系统如何抵抗疾病,细胞

如何自组织成眼睛和大脑,经济系统中自利的个体如何形成结构复杂的全球市场。

这些正是复杂系统所关注的问题。这是一个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复杂”一词源自拉丁词根PIeCt-ere,

意为编织、缠绕。在复杂系统中,大量简单成分相互缠绕纠结,而复杂性研究本身也是由许多研究领域交

织而成。各种复杂系统,比如昆虫群落、免疫系统、大脑和经济,它们之间具有许多共性。

同蚁群一样,免疫系统的行为是通过大量简单参与者的简单行动产生,并没有谁在进行掌控。免疫系

统中的主角是白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白细胞能通过其细胞体上的受体识别与某种可能入侵者

(比如细菌)相对应的分子。大量白细胞哨兵在血液中不停巡逻,如果被激活——特定受体偶然遇到了与

其匹配的入侵者——就发出警报,淋巴细胞就会分泌出大量能够识别类似入侵者的分子——抗体。这些抗

体会到处去搜寻和摧毁入侵者。这时,淋巴细胞的分裂速度也会加快,产生出更多后代淋巴细胞,帮助搜

寻入侵者和释放抗体。后代淋巴细胞会不断繁衍,从而让身体能记住入侵者特征,再次遇到这种入侵者时

就能具有免疫力。

简单参与者(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等)的行动可以看做某种化学信号处理网络,一旦有一个细

胞识别出入侵者就会触发细胞之间产生信号雪崩,从而产生精巧而复杂的反应。不过目前这个信号处理系

统的许多关键细节还没有研究清楚。比如,目前仍然没有完全弄清楚相关的信号是什么,它们具体的功能

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相互协作,从而使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能够''知道”环境中存在何种威胁,并产生

出应对这种威胁的长期免疫力。

经济也是复杂系统,在其中由人(或公司)组成的“简单、微观的”个体购买和出售商品,没有中央

控制者,而整个市场体系则复杂且无法预测,比如不同地区的住宅价格或股价的波动。在微观层面上,个

人、公司和市场都试图通过研究其他人和公司的行为来增加自己的收益。微观上的简单自利行为会使得市

场在总体上——宏观层面上——趋于均衡,在均衡状态下商品价格无论怎样变化都无法让所有人受益。能

达到均衡状态就认为市场是有效的。18世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将市场这种没有领导的自组织行为称为

“看不见的手”:它产生自无数买卖双方的微观行为。

万维网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此后呈爆炸性增长。与前面描述的系统类似,万维网可以视为自行组

织的社会系统:每个人都看不到网络的全貌,只是单纯地发布网页并将其链接到其他网页,没有组织者。

然而,复杂系统专家发现这个网络在整体上具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宏观特性,包括其结构、增长方式、信息

的传播以及搜索引擎和万维网链接结构的协同演化。万维网从简单规则中涌现出的复杂行为是目前复杂系

统研究的热点。

(摘编自梅拉妮•米歇尔著,唐璐译《复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复杂系统研究由许多研究领域交织而成,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众多方面,以至复杂系统所关注的问

题大多并未得到解决。

B.文章引用生物学家弗兰克斯评述行军蚁的话,意在指出蚂蚁这种行为简单的生物如何形成具有“集体超

智能”的“超生物”。

C.为了介绍复杂系统的共性、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文章列举了行军蚁、免疫系统、经济、万维网等内容,

典型而有代表性。

D.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简明准确,却不乏生动形象的表述,如“大量的白细胞在血液中巡逻”“信号雪

崩”“看不见的手”等。

3.不同的复杂系统具有哪些共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来自火星的岩石样品

2020年7月到达火星表面的“毅力号”火星车有一个重要的科学任务:采集一些火星岩石样品。这需

要它在着陆点耶泽罗撞击坑附近寻找合适的采集对象,利用机械臂上的钻头进行钻探、取样、封装等一系列

工作。取得火星的岩石样品对于人类理解火星历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可能发现火星生命曾经存在的痕

迹。但事实证明,这个工作并不简单。

2021年8月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毅力号”通过钻探得到了第一份圆锥形的火星岩

石样品。科学家们事先花了几天时间在“毅力号”所处的耶泽罗撞击坑寻找一个合适的钻探对象,然后再

从这块岩石上钻取了大约粉笔头大小的一个样品,随后进行了保存。

虽然看起来这块岩石没有什么有关火星生命的信息,但它包含着很多细小的、由各种颜色组成的岩石

颗粒,这可能是源自小行星的撞击或火山喷发。把它带回地球之后,科学家们就可以通过测量其中某种元

素同位素的比例来判断它形成的时间。

科学家们计划让“毅力号”在耶泽罗撞击坑区域采集至少30个岩石样品,还为此准备了43个由金属

钦制成的专门存放样品的管状容器。“毅力号”在距离着陆点1公里的范围之内寻觅,最终选择了第一个取

样目标。

在宣布取样成功仅仅一天之后,NASA又宣布这次对样品进行储存的尝试失败。8月12日,NASA宣布第

一次提取火星岩石样品任务失败,失败的原因在于“毅力号”无法通过机械臂把采集到的样品放入管状容

器之中。从传回的照片来看,“毅力号”的机械臂在它的表面钻了一个直径2.7厘米、深约7厘米的圆孔,

并从中取得了样品,但这个钻探过程也使取得的样品变成了一堆粉末。

按照自动流程,“毅力号”对盛放样品的容器进行了封装保存,但里面空空如也——这些岩石粉末并

没有进入为它们准备好的容器中,而是掉落在了地面上。“毅力号”还剩下42个盛放岩石样品的容器。之

前为了测试“毅力号”机器臂上的钻头,科学家们在地球的各种岩石上对其进行试脸,但是第一次采集样

品的失败证明了火星表面的环境还是超出了科学家此前的经验。

火星表面的岩石比科学家此前想象的更易碎,或许在这层脆弱的岩石表面之下还有一层更坚硬的岩石

层。科学家们目前无从判断。“毅力号”也不打算在同一个区域继续尝试,而是换个地方寻找全新的目标。

它转而南下,在旅行了455米之后到达了''S6itah”区域一个名为“Citadelle”的山脊上。这次的采样

目标是一块手提箱大小的岩石,科学家甚至为这块火星岩石取了一个绰号“Rochette”,它可能类似于

地球的沉积岩。

时至9月,“毅力号”终于成功地从“Rochette”采到了样品。为了确保这一次采样成功,人们设定让

“毅力号”在钻探之后先暂停,直到确认已经取得了完整的岩石样品再进行存储和封装。为了确保任务成

功,它还用摄像头对着储存岩石样品的容器拍了几张照片,里边的样品清晰可见。

其实这并不是人类第一次对火星环境误判。早在2012年就到达火星的“好奇号”火星车也曾经对火星

表面的岩石进行过钻探,岩石样品同样出现了碎裂的情况。在2018年到达火星的“洞察号”探测器曾经试

图把一个外号叫做“^鼠”的温度传感装置插入到火星表面5米之下的土壤中。在尝试了将近两年时间之

后,只能宣布任务失败。

采集的这些样品将会被“毅力号”放置在火星表面,或许再过10年,将至少有一位人类宇航员,跨越

数千万公里的茫茫宇宙到达火星,而后带着几十块来自火星的岩石样品返回地球。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集火星的岩石样品对于人类理解火星历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发现火星生命曾经存在的痕迹.

B.科学家们事先选取的第一个采样岩石样品被成功钻取,它可能源自小行星的撞击或火山喷发物。

C.火星表面的岩石比科学家想象的更易碎裂,“毅力号”第一次提取火星岩石样品任务以失败告终。

D.鉴于第一次采集样品失败,“毅力号”开始重新寻找,并在取样环节中新增设了一些确保成功措施。

5.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毅力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采取岩石样品,这标志着人类对于火星环境进入实质性探测阶段。

B.科学家们目前无从判断火星表面更深一层的岩石坚硬程度,表明火星表面环境超出了他们此前的经验。

C.人类于2012年和2018年两次对火星环境的误判,根源在于火星表面的岩石易破碎,表面温度变化大。

D.文末关于未来宇航员活动的想象推测富有鲜明的画面感,可见作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必将登上火

星。

6.文章第一段划横线句中“不简单”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没过脚踝的积雪抚平森林崎岖的地面,使之变得凹凸有致。太阳出来了,雪地从一片柔和的白,变作

成千上万个明亮刺眼的光点。如果你用指尖挑了一小块闪亮的雪花,放在太阳光下,会捕捉到每片雪花上

细微的装饰物,揭示出那些完美对称的臂形、针状,还有六边形的结构。

如此美景,是如何诞生的呢?

1611年,约翰尼斯•开普勒在解释行星运行之余,抽出时间来思考雪花的奥秘。令他尤为不解的是雪

花六条边的规整性。他说:“必定有某个确定无疑的原因,要不然,为什么无论何时雪花降落,其初始结

构都无不呈现为六边形小星体形态。”开普勒试图寻找一个既遵循数学规则又符合博物学模式的答案。他

注意到,蜜蜂的蜂巢与石榴种子的排列方式,都是六边形。这或许反映出几何效率。然而,水汽既不是像

石榴籽那样被挤成一圈,也不是像昆虫巢穴那样被搭建而成。因此开普勒认为,这些生物界的例子无法揭

开雪花构成的成因。花朵和很多矿物并不符合六边形规则,这进一步冲击了开普勒的研究。三角形、四边

形和五边形也能组合成精妙的几何图形,如此一来就排除了纯粹几何的可能性。开普勒沮丧地结束了他那

篇论文,未能瞥见知识冰宫大门外面的景象。

如果他认真考虑原子的观念,或许就能从沮丧中摆脱出来。原子观念源自古代希腊的哲学家。在开普

勒那个时代,17世纪早期的科学家大多已经对这种观念失去了兴趣。到17世纪末,原子论重新流行起来,

教科书和黑板上四处舞动着小球与小棍的美妙组合。现在,我们用X射线轰击冰块来寻找原子,从中发散

出的射线类型,揭示出一个比人类日常生活尺度微小一千万亿倍的世界。我们发现,氧原子呈锯齿状分布,

每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拴在一起。氢原子一刻不停地运动,同时放射出电子。当我们深入分子层面,从

各个角度观摩分子的规整性,我们发现,原子的排列方式正如开普勒的石榴籽一样!雪花的对称结构,正

是从这里开始。水分子的六边环一个叠一个,始终呈现为六边形结构。氧原子的排列不断扩展,达到人眼

可见的尺度。

冰晶形成过程中,又会给雪花基本的六边形结构增添各种不同的装饰。温度和空气湿度决定着最终的

形态。极寒冷干燥的空气下,将会形成六棱柱形雪花。南极覆盖的雪花就是这类简单的形态。随着温度上

升,冰晶笔直的六边形大厦开始动摇。我们现在依然没有完全弄清这种不稳定性的肇因。看起来,冰晶边

缘某些地方的水汽似乎比其他地方凝结得更快。空气状况的细微变化,对冰晶的增长速度带来极大的影响。

在极其潮湿的空气中,雪花的六个角将会延伸出宽臂,这些宽臂随即转变为新的六边形平面。若是空气足

够暖和,则会长出更多的附属物——星体上又多出几条臂。其他温度与湿度的组合,会促使形成中空柱状

雪花、针状雪花,或是表面凹凸不平的片状雪花。随着雪花的降落,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这时空气中温

度与湿度会发生无数细微的变化。没有任何两片雪花经历的是完全一样的过程。对于这些各不一样的历史

事件,独特性就体现在每片雪花独一无二的结晶形式上。由此,历史事件的偶然性叠加于冰晶形成规律之

上,构成秩序与变化之间的张力。正是这种多样性令我们赏心悦目。

(摘编自乔治•哈斯凯尔《看不见的森林》,熊姣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普勒用生物界实例对雪花呈六边形原因进行解释最终失败,但不掩他遵循数学规则又重视博物学模式

研究的科学精神。

B.用X射线观察冰块的水分子结构,会发现原子的整体排列方式呈六边形,这可以用来解释雪花呈现六边

形结构的原因。

C.水分子始终呈现出对称的六边形结构,通过氧原子的排列不断扩展,渐渐就可以生成肉眼可见的雪花结

晶的形状。

D.水分子内在结构的秩序和历史事件的变化之间的张力让每一片雪花结晶的形状各不相同,呈现出令人陶

醉的冰晶之美。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描述了一幅充满魅力的雪景,引出开普勒探究雪花形成原因的话题,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激

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水汽不像石榴籽那样被挤成一圈,它并不遵循数学规则的排列,这让开普勒否定了用纯粹几何学揭开雪

花构成原因的推断。

C.作者列举不同温度条件下雪花呈现的不同形态,如六棱柱形雪花、中空柱状雪花等,是为了证明雪花最

终形态与温度和空气湿度有关。

D.科研可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思索,本文对雪花多样性成因的探讨,呈现出现实世界与科学视野下

原子世界的辩证关系。

9.请结合原文,简要梳理影响雪花冰晶形态形成的关键因素。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脑袋大一定智慧多吗?坊间普遍接受的观念如下:所有哺乳动物的大脑都由同样的成分构成,但随着

大脑越变越大,其功能越来越复杂,由此带来了我们在学校学到的进化阶梯图;人位于进化阶梯的最顶端,

而不是单列在进化树之外。然而,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拉尔夫•霍洛韦不同意这一看法。他提出:认

知能力的进化改变是大脑重新组织的结果,而不光是由大小变化带来的。各类动物大脑之间的区别,到底

是数量上的还是质量上的?这一争论还将持续下去。

美国神经科学家托德•普罗伊斯解释了这一争议的原因,即有关皮层组织的诸多概念是以“数量”假

设为基础的。它令科学家们相信,使用其他哺乳动物(如老鼠和猴子)大脑模型所发现的结果,可以外推

到人类身上。如果说这不正确,必定会在其他很多领域引发震荡,比如人类学、心理学、古生物学、社会

学等。普罗伊斯主张,要比较研究哺乳动物的大脑,而不是以其他较低等动物(比如老鼠)的大脑为模型

解释人类大脑如何运作。他和很多人都发现,在微观层面。不同哺乳动物的大脑差别可大了。

还记得尼安德特人吗?他们的颅骨容量比智人稍大,大约是1520立方厘米,而现代人一般为1340立

方厘米——也就是说,他们的相对大脑容量比现代人类还大。尼安德特人从遥远的地方运输原材料,他们

发明了标准化技术,制造长矛和工具。这些活动似乎暗示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而且开始了象征

性思考,但是尼安德特人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结构不如同一时期的智人复杂。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对大

脑体积说从来不“感冒”。人类在漫长进化中发展出来的大脑分工,左半球是聪明的那一半,它说话,思

考,做出猜测。右脑则不然,用象征性的说法,它是左脑不争气的堂兄弟。然而,就我们目前所讨论的内

容,最重要的一点是,就算左脑跟右脑分开,只剩下670克,它的认知能力也跟之前一样。聪明的大脑不

光是靠大小。

还有一些来自遗传学领域的激动人心的新信息。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两种负责规范大脑体积的基因:小

脑症基因和ASPM基因。倘若它们中的任何一种有缺陷,都会带来先天性小头畸形,其特点一是头部明显小

于正常值,二是非进行性智力迟滞。芝加哥大学遗传学教授布鲁斯•拉恩所在的实脸室最近进行了一项研

究表明,在智人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搽的压力驱使这两种基因发生了重大变化:(无缺陷的)小脑症基因

顺着整个灵长类世系加速进化,而(同样无缺陷的)ASPM基因则是在人类和黑猩猩分开之后进化得最为迅

速,这就暗示这些基因是我们祖先大脑体积迅速增大的原因。

在这些基因的作用下,携带者产生了一种极具竞争优势的特点。拥有它们的人会繁衍出更多的后代,

于是这些基因占据了优势。研究人员并未满足于上述结果,他们还想知道,这些基因能否解答这个问题:

人类大脑还在继续进化吗?事实证明,人们通过这些基因找到了答案:人类大脑的确在继续进化。遗传学

家的推论是,如果一种基因是在人类物种的形成过程中为了增强适应性而进化出来的——就跟增加大脑体

积的这些基因一样,那么它们可能仍然在继续进化。听起来颇有答案见分晓的希望。我们有了大型的大脑,

一些大脑袋的聪明人发现,至少部分基因跟大脑个头大有关系,在我们进化的关键时刻,这些基因似乎出

现了变化。这难道不意味着是它们造成了这一切,是它们令我们独一无二吗?如果你觉得答案就此能揭晓,

那你简直没利用好你的大脑袋。我们并不清楚,是这些基因变化引起了文化变化,还是基因变化与文化变

化相互作用。就算确实是这些基因变化引起了我们的文化变化,我们也不知道大脑里具体发生了些什么,

它是怎么发生的,它是否也发生在我们的亲戚黑猩猩身上,只是程度稍有不及。

(摘编自迈克尔•加扎尼加《人类的荣耀》,彭雅伦译)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脑袋大一定智慧多吗?一些人觉得,哺乳动物大脑越变越大,其功能越发复杂,由此带来“人位于进化

阶梯的最顶端”这一进化阶梯图。

B.有科学家认为,关于“各类动物大脑之间的区别”的一些问题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有关皮层组织的

诸多概念以“数量”假设为基础。

C.尼安德特人的颅骨容量比智人稍大,他们能运输原材料,还制造了长矛和工具。这些证据表明尼安德特

人已经完成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D.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如果负责规范大脑体积的小脑症基因和ASPM基因中任意一种基因存在缺陷,均会

导致先天性小头畸形问题的发生。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拉尔夫•霍洛韦认为,认知能力的进化不是由大脑的大小变化带来的,而是其

重组的结果。

B.“来自遗传领域的激动人心的新消息”“听起来颇有答案见分晓的希望”,这些语句可以帮助提升读者

的阅读兴趣。

C.小脑症基因和ASPM基因发生重大变化促使自然选择压力增大,相比之下,无缺陷的小脑症基因进化得

最为迅速。

D.本文汇集不同领域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但直至结尾也没能告诉读者明确的答案,可见科学界的很多讨论

并无意义。

12.作者支持文中画横线句子“聪明的大脑不光是靠大小”的依据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T5题。

脊髓灰质炎通过受污染的水传播,这种会致人瘫痪,有时还会致人死亡的疾病,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

让人们惊恐不已。每年夏天,脊髓灰质炎发病人数都会激增,所以母亲都不让孩子去公共游泳池。就连最

有特权的人也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病毒学家科普罗夫斯基决心要首先发明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活疫苗含有经过减毒的野生病毒,它会在

接种者体内造成轻度感染,进而产生抗体,但不会让接种者患病。相反,灭活疫苗中用于引起免疫应答的

病毒经过化学或物理过程已经被杀死了。

然而,生于纽约的索尔克,他将胜过科普罗夫斯基,赢得率先发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荣誉。索尔克的

疫苗中含有野生的、被甲醛杀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注射到人体内的疫苗,会像活病毒那样诱使免疫系统

识别并作出反应,在血液中产生抗体。

但是,科普罗夫斯基等许多其他病毒学家从一开始就坚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优越。

索尔克的疫苗需要多次注射,后面还需要加强注射,即使这样,似乎也不能阻止免疫力随时间推移而减弱。

此外,索尔克的疫苗是肌内注射的,不能在咽喉或消化道壁——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入口——

产生足够强的抗体。

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借由受到污染的水或食物,通过口进入人体,随后在消化道内增殖,又通过粪便

排出体外。在没有疫苗的时代,这种感染在大多数人身上的表现都很温和,许多人感染了都不知道。只有

在脊髓灰质炎病毒从消化道侵入血液,移动到脊髓和脑时,感染者才会瘫痪,甚至死亡。许多病毒学家相

信,用饮料或糖丸接种的活疫苗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在消化道壁和血液里产生足够强的抗体,从

而带来终身免疫。口服疫苗还更便宜。同时,也更容易接种,它不需要请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来注射。

而且,它还会存在于已接种者的粪便里,可以在卫生条件较差、水质不洁净的环境中传递给未接种者,在

其中一些人体内也激起保护性的免疫应答,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免疫。相应的危险在于,粪便中的活疫苗病

毒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突变,重新变成感染性病毒,从而传播脊髓灰质炎,而非保护人们。

制备活疫苗要实现微妙的平衡。科学家需要充分弱化病毒,阻止其致病,但是又不能过于弱化,让它

无法造成轻微的感染来激起保护性免疫应答。科普罗夫斯基不遗余力地要赢得这场竞赛,率先研发出最好

的活疫苗。他从一位患脊髓灰质炎的29岁男性身上提取了血清和脑脊髓液,直接注射到小鼠脑中。在一只

小鼠患上脊髓灰质炎后,他将它的脑和脊髓磨碎,注射给另外一组小鼠,以此类推注射了数组小鼠。接着,

他从这些小鼠身上提取出病毒,依序注射到几组棉鼠脑中——同样是将受感染的脑和脊髓注射给每组新的

棉鼠。以几代啮齿动物对病毒进行继代移种法培养,这种做法背后的观念是,随着病毒在不同物种间致病

且适应,它在人体内致病的能力就会减弱,对于研制活疫苗而言,这个减毒过程至关重要。

1948年的一个冬夜,科普罗夫斯基吞服下自己研制的实验性脊髓灰质炎疫苗------种含有脂肪的、黏

稠的灰色糊状物,用他在组织捣碎机中粉碎的棉鼠的脑和脊髓制成。这种疫苗里含有野生的,但是已经减

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摘编自梅雷迪丝•瓦德曼《疫苗竞赛》,罗爽译)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索尔克的疫苗含有被杀死的病毒,它们产生抗体的原理与减活病毒疫苗进入人体产生抗体的原理不同。

B.索尔克的灭活疫苗通过肌内注射进入人体,而活疫苗则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进入人体,更加安全。

C.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受污染的水传播,这为减毒活疫苗经污水传给未接种者,实现被动免疫创造了可能。

D.科学家既要保证接种者产生抗体,又不能让接种者患病,因此他们选用小鼠进行病毒继代移种法培养。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介绍疫苗研发知识时讲述了两位病毒学家竞争研发疫苗的故事,这使文章通俗易懂,增强吸引力。

B.为帮助读者清晰地了解减毒疫苗弊大于利的特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科普罗夫斯基研制活疫苗的减毒过程。

C.文章使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疫苗的原理与区别,其中活疫苗含有活的病毒,只有实现微妙平衡才会有

效。

D.文章讲述科普罗夫斯基吞服实验性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细节,意在让读者了解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可贵精神。

15.为什么“科普罗夫斯基等许多其他病毒学家从一开始就坚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优

越”?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T8题。

在人们的印象中,沼泽是一种熟悉的湿地类型。其实,有定义指出,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

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

可以称为湿地。

气温升高,海平面抬升,极端气候与自然灾害显著增加,生物多样性丧失……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

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科学家们发现,湿地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独特生态功能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

关: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的物质能量循环、湿地生产力,湿地动植物等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

湿地是已知的各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源”与“汇”。植物死亡后一部分被封存在土壤中,另一部分则成为

温室气体源的物质基础,转化成二氧化碳、甲烷等回到大气中。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

碳固定为有机质。因此,湿地的消长会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势与

速度。

研究显示,尽管湿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8%,却储存有约525Gt(碳储量的单位,G是10的

九次方,t是10的12次方)的碳,约占全球陆地碳库的35%。其中,占全球地表面积仅3%的泥炭地,其碳

库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2倍。泥炭地大多在寒冷的地区发育形成,如西西伯利亚,西北欧、北美五

大湖以北到加拿大哈德逊湾`青藏高原等地,低温导致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缓慢而被积累下来,是良

好的“储碳库”。红树林则是另一种具有高碳储能力的湿地,其碳储量约4Gt,70%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

的海岸线上。红树林突出的碳储能力并非体现在绝对储存量上,而在于它的固碳速率是热带森林的50倍。

湿地作为介于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生态系统,除了能够固碳,还能像海绵一样具有吸纳洪

水,提供水源的功能,能显著提高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消极影响的能力,如抵御风暴潮,洪灾,旱灾和

保护海岸带等。

海岸带湿地,尤其是红树林,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计的同时,也是保护滨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重

要生命线。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凡是红树林保护较好的海岸带地区,人民生命财产

的损失都非常小,这让全世界对红树林的作用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我国长江中游湿地曾

遭遇大规模围垦,严重削弱了该流域湿地调蓄洪水的功能,成为1998年洪灾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

原因之一,这再次证明了湿地的重要功能。近20年来,我国在长江流域实施的“退田还湖”等政策有效提

升了长江中游的防灾抗旱能力。

湿地还具有重要的供给服务功能。自古以来,人们依水而居,逐渐发展成了不同规模、不同风格的城

市。城市形成的初期,皆依赖湿地的区位和资源环境优势。湿地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贸易条件:同

时,湿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肥力和养分充足,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能够持续提供人类所需的各种动

植物产品,饮用水及工业用水。因此,湿地周边既是人类择居的理想场所,又具备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

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湿地美景的欣赏曾产生了历史上重要的诗歌、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神话

传说和其他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智

者的象征,催生了许多重要的哲思精神,例如以屈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和高洁品格,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以

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格追求。

(摘编自雷光春《湿地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解决方案》)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湿地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生态功能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

关。

B.泥炭地都是在寒冷的地区发育形成的,占全球地表面积3%的泥炭地,其碳库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

2倍。

C.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时,海岸带湿地的红树林曾经为保护滨海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起到过重要作

用。

D.城市形成初期,需要依赖湿地的区位和资源环境优势,持续提供人类所需的生活生产用水和各种动植物

产品。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湿地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有永久性的,也有暂时性的,凡是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可以称为湿

地。

B.湿地的消长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势与速度,进而影响大气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因此,必须保护湿

地。

C.湿地能够提供便利的交通、贸易条件,湿地周边具备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

展。

D.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湿地美景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催生了许多重要的哲思精

神。

18.湿地有哪些防灾减灾功能?请根据材料简要回答。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在人类发射的近200个深空探测器中,绝大部分都是探测月球和火星的。月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也是最容易到达的天体。然而,因为月球的活动在数十亿年前已经终止,从其科学内容的丰富性来讲,并

不十分吸引人。人类发现距离地球稍远的火星更接近地球的地质条件,甚至在某些低海拔的山谷中,在其

正午时分,表面温度会上升到零度以上。从此,火星就成为了近40年来深空探测最主要的天体目标。迄今

为止,人类发射到火星的探测器已经超过30个,有7次成功的着陆以及3次成功的表面巡视。然而,人类

并没有忘记走向更远的深空。特别是最近10年来,人类对太阳系小天体的兴趣逐渐增加,试图发现地球上

难以获得的稀有资源,并将其带回地球。

在太阳系所有的岩体类天体中,地球的引力场最大。因此,要达到离开地球所需的加速度也是最大的。

100多年前,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经过计算,提出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的概念。进入深空

的第一个技术挑战是脱离地球引力,即将探测器的速度从起飞时的Okm∕s,加速到的第二宇宙速度,这与火

箭发动机及燃料有很大关系。

深空探测器在太阳系飞行的轨道,是受行星位置和其引力场影响的。因此,需要事先优化设计发射窗

口和轨道。设计的目的一般有两个:一是做到燃料最省,二是做到尽快到达。为达到这两个目的,需要利

用行星际中两个特殊的引力效应。一个是可以利用各天体之间的引力平衡点,探测器在该点受到的引力作

用最小。在此处做变轨,可以做到最节省燃料。另一个可以利用的是特殊的引力效应,即借助天体的引力

来加速。具体的做法是令探测器飞向需要借力的行星,并使其贴近行星飞过。在飞向行星的时候,行星引

力将对探测器加速,在其达到与行星距离最近时速度达到最大。探测器会以这个速度飞离行星,尽管行星

的引力会使其速度再减下来,但是剩余的速度仍然会高于其在进入行星引力场被加速前的速度。

探测器到达地外天体,比较容易的是进入其引力场,进行环绕探测和遥感成像探测。但是,如果需要

着陆探测,甚至在其表面起飞并将样品带回地球,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技术并不成熟。

由于地外天体各不相同,分为无大气、有稀薄大气和有稠密大气3种。人类在地球上着陆和返回的经

验,几乎无法在其他天体上直接应用,在地外天体上着陆和起飞都非常困难,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技术并不

成熟。在没有大气的天体上着陆,无法使用降落伞减速,必须使用反推火箭,这将消耗较多的燃料。而从

地外天体起飞,将样品返回地球,将耗费更多的燃料。

但在小天体上着陆与起飞是完全不同的技术。首先,由于小天体引力场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与其

说在其上着陆还不如说是与其轨道交汇。因为无法借助其自身引力的力量,所以需要拥有非常精准的轨道

设计和自动控制能力。其次,着陆时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碰撞,如果无法将探测器在相互接触的一刹那相

互锚定,探测器将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很快弹跳起来。

第四个技术挑战是远距离通信。通讯距离越远,无线电波经过长距离传输,能量将会依据球面的面积

与其半径的关系,也即与通信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犷散和衰减。因此,激光星际通信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次,远距离通信会带来时间延迟,使得探测器必须具备自主判断和运行的能力,即高度智能化。

核能源的利用可以优化行星际飞行,核能源的火箭发动机可以在行星际飞行中对探测器持续加速,大

大缩短飞行时间。其次,探测器在向外行星际飞行时,将逐渐远离太阳,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将逐渐增大。

因此,研发小型核能发电机是必备技术。

最后,变轨、着陆、起飞都需要很多能源,即燃料的支持。最好的办法不是从地球上携带这些能源,

而是在行星际中就地获取能源。这项技术将是未来人类能否更有效和大范围开发利用太阳系深空的必备技

术。到目前为止,除了太阳能以外,人类还没有实现对任何太空资源的就地利用。

(摘编自吴季《深空探测的现状、展望与建议》)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近40年来火星成为深空探测最主要的天体目标,但人类也试图从其它天体获得稀有资源。

B.为了脱离地球引力,需要将探测器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这受火箭发动机及燃料影响。

C.探测器在行星际飞行时一般借助某一天体的引力加速来变更轨道,这样可以最节约燃料。

D.远距离通信会造成延时。在深空探测中,探测器如果无法自主判断和运行,可能会遇到危险。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人类已经向月球和火星发射了近200个深空探测器,但前者收获小,后者成功少。

B.从人类对火星的探索情况可以看出,探测器对目标天体进行表面巡航比着陆探测更困难。

C.探测器的变轨、着陆、起飞等都需要燃料,在行星际中就地取材有助于解决燃料问题。

D.地外天体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探测器在上面着陆就不能使用降落伞,而必须借助反推火箭。

21.文中探讨了人类深空探测所面临的多项技术挑战,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梦在科学世界被视作是一个模糊、有争议、难以探究甚至无法探究的话题。幸运的是,近年来取得的

一些技术进步提高了我们研究睡眠的可能性。

高密度脑电图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脑电图有了明显的改善,科学家能在一顶脑电帽上装配多达256个电

拉—除了能够达到出色的时间分辨率,该技术还能通过“信源模型”,即利用数学算法计算出产生大脑活

动的源头,实现大脑不同区域的电活动的高精度可视化。在任何给定时刻,研究人员都能够通过高密度脑

电图了解到大脑皮层的哪些区城正处于活动状态。

近年来,科学家利用诸如高密度脑电图和颅内记录等技术来近距离观察神经元之后发现,通常用于表

征睡眠的慢波并不会在大脑的所有区域同时产生,而是局限于部分区域,而其余区域则观察不到。换句话

说,在某些时刻,大脑的部分区域可以被认作是''清醒的",而与此同时,其他区域却在“睡觉”。梦游

就是一个“半睡半醒”状态的极端例子,它发生在深睡阶段,梦游者虽然能够活动,但大脑并不完全清醒。

人类自身的生理条件也能让唾眠和清醒两种状态混合在一起。比如,当一夜的睡眠即将结束时,大脑

的某些区域已经醒了,而其他区域仍表现为睡眠状态才有的慢波。

科学家招募了一批健康的志愿者,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梦境,并同意睡在实验室里。研究的第一阶段,

志愿者在家睡觉,并被要求记录下每次睡醒前脑海里的最后片段。研究的第二阶段,志愿者在实验室里过

夜。到了晚上,志愿者戴上高密度脑电图的专用脑电帽,进入一间没有窗户的隔音房间睡觉。研究人员在

另一个房间里,观察计算机屏幕上志愿者大脑活动的波形变化。每隔15至30分钟,一名研究人员就会利

用计算机发出声音来唤醒志愿者,并通过对讲机询问他们最近一次做梦的内容。

在长达五年的实险中,这些科学家重复了近一千次唤醒过程,并记录下了数百条与梦有关的信息。志

愿者描述的梦境五花八门,令人惊叹。但有时,志愿者报告他们没有做任何梦,就好像从完全无意识的状

态中醒来。并且,这种情况不单单发生在深睡阶段,也会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这些观察为我们研究与意识相关的大脑活动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梦可以被视作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

式,会在我们与外界失去联系时出现。做梦时,大脑可以在不受环境刺激的情况下创造一系列画面。尽管

梦境是虚构的,但梦中的经历与我们白天清醒时的经历有诸多相似之处——梦中我们也会看见图像、听见

声音,也会思考和感受情绪。在睡眠过程中,有时大脑会陷入无意识状态,因此我们可以参照意识活动进

一步了解大脑是如何在睡眠中运作的。换句话说,我们能够研究与意识相关的大脑神经元。

(摘编自《我们为什么会做梦》,“光明网”)

2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密度脑电图技术可以通过“信源模型”实现大脑不同区域的电活动的高精度可视化。

B.当一夜的睡眠即将结束时,大脑的某些区域已经醒了,但某些区域却还是睡眠状态。

C.长达五年的有关睡眠的研究实验为研究与意识相关的大脑活动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D.梦境是意识的一种形式,虽是虚构的,但梦中的经历与我们白天清醒时的经历一致。

2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梦游者在大脑并不清醒的状态下还能够活动,是因为它发生在深睡阶段。

B.人们从睡梦中醒来时,没有做任何梦,表明此时他们的大脑完全无意识。

C.如果一个人在做梦时梦见了骑马,那么我们可以肯定这个人白天一定骑过马•

D.对睡眠中的大脑的意识活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大脑在睡眠中的运作情况。

2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高密度脑电图技术”的应用具体体现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7题。

没过脚踝的积雪抚平森林崎岖的地面,使之变得凹凸有致。太阳出来了,雪地从一片柔和的白,变作

成千上万个明亮刺眼的光点。如果你用指尖挑了一小块闪亮的雪花,放在太阳光下,会捕捉到每片雪花上

细微的装饰物,揭示出那些完美对称的臂形、针状,还有六边形的结构。

如此美景,是如何诞生的呢?

1611年,约翰尼斯•开普勒在解释行星运行之余,抽出时间来思考雪花的奥秘。令他尤为不解的是雪

花六条边的规整性。他说:“必定有某个确定无疑的原因,要不然,为什么无论何时雪花降落,其初始结

构都无不呈现为六边形小星体形态。”开普勒试图寻找一个既遵循教学规则又符合博物学模式的答案。他

注意到,蜜蜂的蜂巢与石榴种子的排列方式,都是六边形。这或许反映出几何效率。然而,水汽既不是像

石榴籽那样被挤成一圈,也不是像昆虫巢穴那样被搭建而成。因此开普勒认为,这些生物界的例子无法揭

开雪花构成的成因。花朵和很多矿物并不符合六边形规则,这进一步冲击了开普勒的研究。三角形、四边

形和五边彩也能组合成精妙的几何图形,如此一来就排除了纯粹几何的可能性。开普勒沮丧地结束了他那

篇论文,未能瞥见知识冰宫大门外面的景象。

如果他认真考虑原子的观念,或许就能从沮丧中摆脱出来。原子观念源自古代希腊的哲学家。在开普

勒那个时代,17世纪早期的科学家大多已经对这种观念失去了兴趣。到17世纪末,原子论重新流行起来,

教科书和黑板上四处舞动着小球与小棍的美妙组合。现在,我们用X射线轰击冰块来寻找原子,从中发散

出的射线类型,揭示出一个比人类日常生活尺度微小一千万亿倍的世界。我们发现,氧原子呈锯齿状分布,

每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拴在一起。氢原子一刻不停地运动,同时放射出电子。当我们深入分子层面,从

各个角度观摩分子的规整性,我们发现,原子的排列方式正如开普勒的石榴籽一样!雪花的对称结构,正

是从这里开始。水分子的六边环一个叠一个,始终呈现为六边形结构。氧原子的排列不断扩展,达到人眼

可见的尺度。

冰晶形成过程中,又会给雪花基本的六边形结构增添各种不同的装饰。温度和空气温度决定着最终的

形态。极寒冷干燥的空气下,将会形成六棱柱形雪花。南极覆盖的雪花就是这类简单的形态。随着温度上

升,冰晶笔直的六边形大厦开始动摇。我们现在依然没有完全弄清这种不稳定性的肇因。看起来,冰晶边

缘某些地方的水汽似乎比其他地方凝结得更快。空气状况的细微变化,对冰晶的增长速度带来极大的影响。

在极其潮湿的空气中,雪花的六个角将会延伸出宽臂,这些宽臂随即转变为新的六边形平面。若是空气足

够暖和,则会长出更多的附属物——星体上又多出几条臂。其他温度与温度的组合,会促使形成中空柱状

雪花、针状雪花,或是表面凹凸不平的片状雪花。随着雪花的降落,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这时空气中温

度与湿度会发生无数细微的变化。没有任何两片雪花经历的是完全一样的过程。对于这些各不一样的历史

事件,独特性就体现在每片雪花独一无二的结晶形式上。由此,历史事件的偶然性叠加于冰晶形成规律之

上,构成秩序与变化之间的张力。正是这种多样性令我们赏心悦目。

(摘编自乔治•哈斯凯尔《看不见的森林》,熊姣译)

2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普勒用生物界实例对雪花呈六边形原因进行解释最终失败,但不掩他遵循数学规则又重视博物学模式

研究的科学精神。

B.用X射线观察冰块的水分子结构,会发现原子的整体排列方式呈六边形,这可以用来解释雪花呈现六边

形结构的原因。

C.水分子始终呈现出对称的六边形结构,通过氧原子的排列不断扩展,渐渐就可以生成肉眼可见的雪花结

晶的形状。

D.水分子内在结构的秩序和历史事件的变化之间的张力让每一片雪花结晶的形状各不相同,呈现出令人陶

醉的冰晶之美。

26.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展现出一幅充满魅力的雪景,进而引入开普勒探究雪花六条边规整性的形成原因的话题,引发

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水汽不像石榴籽那样被挤成一圈,它并不遵循数学规则的排列,这让开普勒否定了用纯粹几何学揭开雪

花构成原因的推断。

C.作者列举不同温度条件下雪花呈现的不同形态,如六棱柱形雪花、中空柱状雪花等,是为了证明雪花最

终形态的独特多样。

D.科研可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思索,本文对雪花多样性成因的探讨,呈现出现实世界与科学视野下

原子世界的辩证关系。

27.请结合原文,简要梳理影响雪花冰晶形态形成的关键因素。

十、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8-30题。

来自火星的岩石样品

2020年7月到达火星表面的“毅力号”火星车有一个重要的科学任务:采集一些火星岩石样品。这需

要它在着陆点耶泽罗撞击坑附近寻找合适的采集对象,利用机械臂上的钻头进行钻探、取样、封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