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1为贯彻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技术经济政策,促进混凝土结构工程绿色高质量发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推广应用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自治区区域内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房屋和一般构筑物中配置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特种混凝土结构以及需作疲劳验算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0.3配置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自治区有关建设工程规范和标准的规定。2.1术语2.1.1混凝土结构concretestructure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2.1.2普通钢筋steelbar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各种非预应力筋的总称,包括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2.1.3钢筋混凝土结构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配置受力普通钢筋的混凝土结构。2.1.4热轧带肋钢筋hotrolledribbedbars按热轧状态交货,其金相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加珠光体,不得有回火马氏体组织等影响使用性能的其他组织存在。2.1.5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635MPahot-rolledribbedhigh-strengthbars符合本标准附录A技术条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635MPa的热轧带肋钢筋,其晶粒度为9级或更细。简称高强钢筋。2.1.6钢筋牌号designationsofbarsHG6/C—屈服强度标准值为635MPa的热轧带肋高强钢筋;HG6E/C—屈服强度标准值为635MPa且符合抗震性能指标要求的热轧带肋高强钢筋。简称抗震钢筋。2.1.7钢筋连接spliceofreinforcement通过机械连接、绑扎搭接、焊接等方法实现钢筋之间内力传递的构造形式。2.1.8套筒sleeve用于传递钢筋轴向拉力或压力的钢筋机械连接用钢套管。2.1.9锚固板anchorageheadforrebar设置于钢筋端部用于钢筋锚固的承压板。2.2符号2.2.1材料性能fyk—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即钢筋标准GB/T1499.2中的下屈服强度ReL;fstk—钢筋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即钢筋标准GB/T1499.2中的抗拉强度Rm;fy、fy′—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yv—横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gt—钢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钢筋达到抗拉强度时对应的受拉极限应变值;δ—钢筋的断后伸长率,钢筋拉断后在拼接断口两旁5倍直径的长度范围内量测所得的伸长率。2.2.2几何参数d—钢筋的公称直径(简称直径)或圆形截面的直径。3.0.1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组合,进行作用效应分析;2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工程的功能和结构性能要求;3进行抗震设计;4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5施工可行性及施工的要求;6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3.0.2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工作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及《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混凝土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重要程度适当调整。对于结构中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宜适当提高其安全等级。3.0.3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荷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及相关标准确定;地震作用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确定。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应根据有关的标准或具体情况确定。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动力系数。对现浇结构,必要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3.0.4当施工中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高强钢筋代换时,应符合5设计规定的构件承载能力、正常使用、配筋构造及耐久性能要求,并应取得设计变更文件。3.0.5除本标准有明确规定外,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抗震设计、耐久性设计、构造规定、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等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64.1高强钢筋4.1.1高强钢筋技术条件和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及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4.1.2高强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高强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fyk、极限强度标准值fstk应按表4.1.2采用。表4.1.2高强钢筋强度标准值4.1.3高强钢筋的材料分项系数取值不应小于1.15。高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抗压强度设计值fy′应按表4.1.3采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2轴心受压构件和小偏心受压构件采用高强钢筋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取值不应超过400N/mm2;3受剪、受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其强度设计值应按360N/mm2采用。表4.1.3高强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4.1.4高强钢筋超强比、抗震钢筋强屈比及断后伸长率δ和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δgt不应小于表4.1.4规定的数值。表4.1.4高强钢筋强屈比、超强比、断后伸长率和在最大力下总伸长率限值/f/fδ 4.1.5高强钢筋的弹性模量Es可按2.00×105N/mm2采用。注:弹性模量也可采用实测值。4.1.6抗连续倒塌设计的结构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钢筋强度设计值可取其极限强度标准值fstk;受剪、受扭承载力计算时钢筋强度可取其屈服强度标准值fyk。4.1.7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计算时,钢筋强度设计值可取屈服强度标准值fyk。4.1.8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设计的人防地下室结构,在动荷载与静荷载同时作用或动荷载单独作用下,高强8钢筋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可取1.05。4.1.9高强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横截面面积、理论重量取值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高强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9的规定。在混凝土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采用高强带肋钢筋时,实配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结果,考虑基圆面积率的影响,必要时可按计算结果乘1.05后实配钢筋。表4.1.9高强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允许偏差4.1.10高强钢筋的公称直径为6mm、8mm、10mm、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5mm、28mm、30mm、32mm、36mm、40mm;常用的公称直径为6mm、8mm、10mm、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5mm、28mm。4.2混凝土4.2.1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及耐久性等相关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等的相关规定。4.2.2配置高强钢筋的各类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30,并应符合下列规定:91现浇混凝土楼盖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40;2抗震墙不宜超过C60,其他构件,9度时不宜超过C60,8度时不宜超过C70。4.2.3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构件,其混凝土宜具有低收缩性能。超长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及处于多种劣化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4.3高强钢筋连接接头和套筒4.3.1钢筋机械连接材料性能等级及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1I级、II级接头极限抗拉强度应符合表4.3.2-1的规定;2I级、II级级接头应能经受规定的高应力和大变形反复拉压循环,在经历拉压循环后其极限抗拉强度应符合表4.3.2-1的规定;3I级、II级级钢筋连接接头变形性能应符合表4.3.2-2的规定。表4.3.2-1钢筋连接接头极限抗拉强度≥f钢筋拉断或f≥1.1f连接件破坏f≥f表4.3.2-2钢筋连接接头变形性能径d≤32u≤0.10u≤0.14d>32u≤0.14u≤0.16A≥6.0A≥6.0u≤0.3u≤0.3u≤0.3且u≤0.6u≤0.3且u≤0.6注:u--套筒试件加载至0.6fu--套筒试件经高应力反复拉压20次后的残余变形;u--套筒试件经大变形反复拉压8次后的残余变形;4.3.2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材料性能等级及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及现行自治区建设标准《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工艺标准》XJJ054的规定,套筒材料强度应符合以下规定:1套筒实测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倍;2I级连接套筒的屈服强度标准值和抗拉强度标准值分别不应小于高强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和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2倍;3II级连接套筒的屈服强度标准值和抗拉强度标准值分别不应小于高强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和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4.3.3钢筋连接用套筒的金相组织应为铁素体+珠光体,螺纹套筒的原材料应符合以下规定:1宜采用牌号为45号或40Cr的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无缝钢管,其外观及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用于机械和一般工程用途的无缝钢管》GB/T8162和《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7395的规定;2套筒原材料采用45号或40Cr钢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时,应进行退火处理,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GB/T3639的相关规定,其抗拉强度不应大于800MPa,断后伸长率δs不宜小于14%。45号或40Cr钢的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的原材料应采用牌号为45号或40Cr钢坯料,并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和锻制圆管坯》YB/T5222的规定;3采用各类冷加工工艺成型的套筒,宜进行退火处理,且套筒设计时不得利用冷加工提高的强度;4需要与型钢等钢材焊接的套筒,其原材料应满足可焊性的要求。5.0.1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抗震设计、耐久性设计、构造规定、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等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5.0.2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1在混凝土结构中宜优先选用具有较好的延性、可焊性、机械连接性能及施工适应性的HG6/C、HG6E/C热轧带肋钢筋作为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2由承载力控制截面配筋的基础、梁、柱、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斜撑构件、大开间楼板、人防构件宜优先选用HG6/C、HG6E/C高强钢筋;3箍筋用于抗剪、抗扭及抗冲切设计时,其强度设计值受到限制,不宜采用HG6/C、HG6E/C高强钢筋。当用作约束混凝土的间接配筋(如连续螺旋配箍或封闭焊接箍)时,其高强度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可以采用高强钢筋;4普通楼板、剪力墙等按构造要求的配筋不宜采用HG6/C、HG6E/C高强钢筋。5.0.3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房屋建筑框架和斜撑构件应采用HG6E/C抗震钢筋,对混凝土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等结构的墙肢、连梁、框架梁、框架柱以及框支框架等构件的潜在塑性铰区和局部应力集中部位也应采用HG6E/C抗震钢筋。5.0.4当设计混凝土柱考虑纵筋受压作用时,纵筋直径不应小于16mm且间距不应大于200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截面边长不大于600mm的柱箍筋肢距不应大于200mm。5.0.5为解决粗钢筋及配筋密集引起设计、施工的困难,构件中的钢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形式。直径28mm及以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根;直径32mm的钢筋并筋数量宜为2根;直径36mm及以上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并筋应按单根等效钢筋进行计算,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换算确定。5.0.6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框架梁,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1.8%时,箍筋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表6.3.3规定的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构造要求的最小直径增加2mm,且不小于梁端箍筋计算值。5.0.7配置高强钢筋的建筑形体特别不规则、最大高度超限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建筑抗震等级高于一级的结构设计应按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5.0.8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可采用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分析。重力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现浇梁以及双向板,经弹性分析求得内力后,可对支座或节点弯矩进行适当调幅,并确定相应的跨中弯矩;2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设计的结构和构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且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3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边缘截面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0%;弯矩调整后梁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一级抗震等级的不应超过0.25倍截面有效高度,二、三级抗震等级的不应超过0.35截面有效高度,且均不宜小于0.10倍截面有效高度。钢筋混凝土板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0%;4裂缝宽度不应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内力进行计算。5.0.9配置高强钢筋的矩形、T形、倒T形和Ⅰ形截面的混凝土受拉、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或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方法计算。6.1高强钢筋锚固6.1.1混凝土中高强钢筋锚固长度计算和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抗震设计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对于高层建筑还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规定。1当水平锚固长度不足时,钢筋末端应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其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应符合本标准6.1.2的规定;2梁柱节点中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等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3人防地下室结构抗震等级未作规定时,其高强钢筋锚固长度可按三级抗震等级考虑,其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取6.1.2当纵向受拉高强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弯钩或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基本锚固长度的60%。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图6.1.2)、技术要求及适用钢筋应符合表6.1.2的规定。表6.1.2钢筋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和技术要求锚固形式技术要求90°弯钩末端90°弯钩,弯后直段长度12dd<28mm时弯钩内径6d,d≥28mm时弯钩内径7d135°弯钩末端135°弯钩,弯后直段长度5dd<28mm时弯钩内径6d,d≥28mm时弯钩内径7d螺纹连接锚固板末端旋入螺纹锚固板螺栓锚头末端旋入螺栓锚头注:1螺纹长度应满足承载力要求;2螺栓锚头和螺纹连接锚固板的承压净面积不应小于锚固钢筋截面面积的4倍;3螺栓锚头的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4螺栓锚头和螺纹连接锚固板的钢筋净间距不宜小于4d,否则应考虑群锚效应的不利影响;5截面角部的弯钩的布筋方向宜向截面内侧偏置。(a)90°弯钩(b)135°弯钩(c)螺栓锚头图6.1.2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和技术要求6.1.3纵向受拉高强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时,锚板与钢筋的连接宜选用直螺纹连接,螺纹长度应满足承载力要求,锚固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纵向受拉钢筋的抗拔力不应小于其抗拉设计值;应做锚固板与高强钢筋的拉力破坏试验,钢筋拉断前锚固不得失效。6.1.4高强钢筋采用锚固板锚固时,钢筋锚固板在混凝土中的锚固极限拉力不应小于钢筋达到极限强度标准值时的拉力。锚固板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直螺纹连接。锚固区的设计及锚固板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规定。6.1.5锚固长度范围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箍筋横向构造钢筋直径不应小于d/4;对梁、柱、斜撑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对板、墙等平面构件,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100mm。此处d为锚固钢筋的直径。6.2高强钢筋连接6.2.1高强钢筋的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绑扎搭接连接,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与焊接工艺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采用焊接连接。钢筋的锚固推荐采用锚固板锚固。钢筋连接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8.4节和11.1节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直径大于等于14mm的带肋钢筋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直径小于14mm的带肋钢筋宜优先采用绑扎搭接连接,工地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工厂焊接要有可靠的工艺保证,其焊接工艺应经试验确定。2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其他构件中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受拉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8mm。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3同一断面钢筋连接接头百分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6.2.2高强钢筋连接接头设计应满足强度及变形性能的要求。高强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等级宜选用I级或II级,机械连接类型及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延性要求高的部位,或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100%时,应选用I级接头;钢筋应力较高但对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II级接头。6.2.3纵向受力高强钢筋连接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纵向受力高强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d,d为连接钢筋的直径;2同一跨度内或同一层高度内纵向受力高强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同一根受力钢筋的接头不宜多于一个;3结构的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纵向受力高强钢筋不宜设置连接接头;4有抗震要求的混凝土框架柱、梁,不宜在柱、梁端部的箍筋加密区内设置纵向高强钢筋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采用I级接头,且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6.3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及钢筋和连接件保护层厚度6.3.1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高强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表6.3.1规定的数值,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高强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C6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加0.10;2除悬臂板、柱支承板之外的板类受弯构件,当纵向受拉钢筋采用高强钢筋时,其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允许采用0.15和45ft/fy中的较大值;3对于卧置于地基上的钢筋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高强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4.人防构件最小配筋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的有关要求。表6.3.1纵向受力高强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0.50一侧纵向钢筋0.20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0.20和45f/f的较大值2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6.3.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高强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性能要求;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能及防火性能要求。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不应小于15mm;4设计工作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构件,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设计工作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工作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的1.4倍。6.3.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本标准第6.3.2条的规定,且不应小于0.75倍钢筋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和15mm的较大值,必要时可对连接件采取防腐措施。7.1一般规定7.1.1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550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的规定。7.1.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高强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梁、柱和斜撑(梯段)中纵向受力高强钢筋,对混凝土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等结构的墙肢、连梁、框架梁、框架柱以及框支框架等构件的潜在塑性铰区和局部应力集中部位高强钢筋应符合抗震钢筋性能要求,应采用牌号带“E”的高强带肋钢筋。施工中不允许用普通钢筋按常规方法检验后当作牌号带“E”的抗震钢筋使用,但允许带“E”的抗震钢筋用于其它构件。7.1.3高强钢筋连接方式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钢筋连接点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在绑扎钢筋时,应将墙、柱、梁骨架中各竖向面钢筋网交叉点全部绑扎,板上部交叉点全部绑扎,底部除边缘部分的其他地方可选择交叉绑扎。需要焊接时,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7.1.4高强钢筋牌号和规格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采用。当需代换其他牌号的钢筋时,应经设计单位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文件。7.1.5高强钢筋性能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横截面面积、理论重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的规定。7.1.6高强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满足本标准第4.1节相关材料要求。7.1.7高强钢筋的储存和保护:需要将钢筋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避免因潮湿、日晒等导致钢筋锈蚀或损坏。同时还要注意保护钢筋末端,避免锈蚀。7.1.8高强钢筋进场时应按批次抽样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每捆钢筋均应有吊牌标识和质量证明文件,钢筋应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斑,外观质量不合格的不得使用。7.1.9高强钢筋进场时,应按批次抽取试件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应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或反向弯曲及单位长度重量偏差,抽样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的规定。7.1.10施工中发现高强钢筋脆断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禁止使用该批钢筋。7.1.11高强钢筋的预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清除锈蚀、涂覆防锈剂等。7.1.12高强钢筋连接套筒应刻有标识;应按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有关要求进行连接套筒的产品检验。7.1.13高强钢筋安装: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正确排列钢筋,钢筋的数量、间距和固定方式应保证钢筋位置符合标准规定。在构件交接处的钢筋,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7.2钢筋加工7.2.1高强钢筋加工宜采用专业化生产的成型钢筋,并宜集中加工、配送。7.2.2高强钢筋加工前应将表面清理干净,表面带有颗粒状、片状老锈或有损伤的钢筋不得使用。7.2.3高强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对钢筋进行加热。钢筋应一次弯折到位,不得反复弯折。7.2.4高强钢筋宜采用不具有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钢筋调直过程中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不得采用冷拉方法提高强度。7.2.5高强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当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3箍筋弯折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在钢筋搭接处应调整弯折弧度。7.2.6当纵向受拉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高强钢筋锚固端的加工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相关规定。钢筋的弯钩和机械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端部的弯钩位于构件的侧边或角部时,应偏向内侧布置锚固锚头的方向;2螺栓锚头的承压面积不应小于锚筋截面面积的4倍;当锚板和锚头为方形时,边长不应小于边长不应小于1.98锚固钢筋直径;3当机械锚头较集中时,机械锚头的钢筋净距不应小于4d,d为锚固钢筋直径;4钢筋不应采用末端一侧或两侧贴焊锚筋、焊端锚板的锚固形式,应采用螺栓锚头形式。5采用钢筋锚固板时,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有关规定。7.3钢筋连接和安装7.3.1高强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工钢筋接头的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钢筋接头的加工应经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2进行连接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检验,检查所有接头有效型式检验报告;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本标准第6.3.2条的规定,且不应小于0.75倍钢筋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和15mm的较大值,必要时可对连接件采取防腐措施;接头之间的横向净间距不宜小于25mm;4直螺纹接头的钢筋丝头宜满足6f级精度要求,精度要求可参考《普通螺纹公差》GB/T197中的相关要规定;应采用专用直螺纹量规检验,通规应能顺利旋入并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止规旋入不得超过3倍螺距。7.3.2高强钢筋各种规格连接接头的适用范围、工艺要求、套筒材料、质量要求等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及现行自治区建设标准《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工艺标准》XJJ054的相关规定。高强钢筋连接套筒应刻有标识,高强钢筋连接套筒应按相关要求进行连接套筒的产品检验。7.3.3施工现场螺纹连接锚固板钢筋丝头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工高强钢筋丝头的操作工人应经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2高强钢筋丝头加工应在现场钢筋锚固板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3高强钢筋端面应平整,端部不得弯曲;4高强钢筋丝头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丝头长度不宜小于锚固板厚度,长度公差宜为+1.0螺距;5高强钢筋丝头宜满足6f级精度要求,应采用专用螺纹量规检验;6丝头加工时应使用水性润滑液,不得使用油性润滑液。7.3.4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高强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免时,应采用I级接头,且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2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II级接头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4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5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6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7施工过程如必须采用100%钢筋接头的连接时,应采用Ⅰ级接头。7.3.5采用焊接连接,应经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合格后上岗,应进行现场工艺检验验,合格后施焊,钢筋牌号、直径应与实际使用的一致;钢筋牌号、直径发生变化,应重新工艺检验。7.3.6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7.3.7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7.3.8在高强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高强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或箍筋。7.3.9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高强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7.3.10构件交接处的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7.3.11高强钢筋机械连接施工完成后,应对接头外观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成品质量,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弯曲。8.1一般规定8.1.1当高强钢筋的牌号、规格需作变更时,应有设计变更文件。8.1.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高强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1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等;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3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直段长度;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8.2钢筋材料质量验收(I)主控项目8.2.1高强钢筋首次进场时,钢筋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应提供钢筋的检测报告和钢筋连接型式报告。项目施工过程中更换钢筋品牌、钢筋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应重新提供更换后钢筋的检测报告和钢筋连接型式报告。钢筋进场检验应按本标准附录A抽取试件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8.2.2成型高强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并提供原材料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仅进行重量偏差检验。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60t为一批,每批中各种钢筋名牌、规格均应至少抽取1个钢筋试件,总数量不应少于3个。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8.2.3HG6E/C抗震钢筋的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应符合本标准第4.1节的相关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报告。8.2.4高强钢筋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第A.1.1条的规定。检查数量:试件数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第A.4.3条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II)一般项目8.2.5高强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8.2.6成型高强钢筋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成型钢筋试件。检验方法:观察,尺量。8.2.7高强钢筋机械连接套筒、钢筋锚固板以及预埋件等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国家或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按国家或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8.3钢筋加工质量验收(I)主控项目8.3.1高强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本标准第7.2.5条的规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尺量。8.3.2纵向受力高强钢筋的弯折后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尺量。8.3.3盘卷高强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单位长度质量偏差检验,高强钢筋其强度、断后伸长率,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第A.1.2的规定;HG6E/C钢筋最大力下总伸长率,应符合本标准第4.1.4条的规定。盘卷钢筋调直后重量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4.1.8条的规定,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对3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2重量允许偏差应按附录A中A.3.4条计算;3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并与长度方向垂直,其长度不应小于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1mm4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查。检查数量:同一加工设备、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批,每批抽取3个试件。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查报告。8.3.4高强钢筋锚固端的加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高强钢筋锚固板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有关规定;高强钢筋锚固板加工和安装前,应对不同钢筋生产厂家的进场钢筋进行钢筋锚固板工艺检验;施工过程中,更换高强钢筋厂家、变更高强钢筋锚固板形式时,应补充进行工艺检验。检查数量:按《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相关规定确定。检验方法:按《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相关规定进行工艺检验、抗拉强度检验、螺纹连接锚固板的钢筋丝头加工质量检验及拧紧扭矩检验。(II)一般项目8.3.5高强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5的要求。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加工设备、同一类型钢筋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尺量。表8.3.5钢筋加工允许偏差8.4钢筋连接质量验收(I)主控项目8.4.1高强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8.4.2高强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接头试件应从工程实体中截取。检查数量: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相关规定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8.4.3高强钢筋螺纹接头应检验拧紧扭矩值,挤压接头应量测压痕直径。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相关规定。检查数量: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相关规定确定。检验方法:采用专用扭力扳手或专用量规检查。(II)一般项目8.4.4高强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不应进行搭接。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检查数量:全数。检验方法:观察,尺量。8.4.5高强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检查数量: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观察,尺量。8.4.6连接套筒进场时套筒材料供应商应出具相应规格的连接件型式检验报告,应有防锈措施和质量证明文件,检查外表面标识,并按《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进行外观尺寸和抗拉强度的检验。高强钢筋连接接头的型式检验、接头的现场加工与安装和接头的现场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有关规定。8.4.7当纵向受力高强钢筋采用搭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时,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1受拉接头,不宜大于50%;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2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应超过5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面。检验方法:观察,尺量。8.5钢筋安装质量验收(I)主控项目8.5.1高强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代换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设计图纸及技术核定单的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设计图纸、钢筋代换技术核定单。8.5.2受力高强钢筋的安装位置、锚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II)一般项目8.5.3高强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5.3的规定。梁板类构件上部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8.5.3中数值的1.5倍的尺寸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面。检验方法:见表8.5.3。表8.5.3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值架长筋纵向受力钢筋、箍筋的混凝土保护51.本附录A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用HG6/C、HG6E/C热轧带肋高强钢筋,不适用于由成品钢材再次轧制成的再生钢筋;2.未作规定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的规定。A.1钢筋的主要技术要求A.1.1钢筋的牌号和化学成分应满足下列要求:1钢筋牌号、化学成分和碳当量(熔炼分析)应符合表A.1.1的规定。根据需要,钢中还可加入V、Nb、Ti等元素;2碳当量Ceq(%)值可按公式(A.1.1)计算:Ceq=C+Mn/6+(Cr+V+Mo)/5+(Cu+Ni)/15(A.1.1)3钢中铜的各残余含量不应大干0.30%,且总量不应大于0.6%。经需方同意,铜的残余量可不大于0.35%;4钢的氮含量不应大于0.012%,供方如能保证可不作分析。钢中如有足够数量的氮结合元素,含氮量的限制可适当放宽;5钢筋成品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2的规定。碳当量Ceq的允许偏差为+0.03%。表A.1.1钢筋牌号、化学成分和碳当量(熔炼分析)要求碳当量CCPSA.1.2钢筋的力学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1交货状态的力学性能特性值应符合表A.1.2的规定。2有抗震要求的结构适用牌号为HG6E/C钢筋。该类钢筋除应满足表A.1.2中的要求之外,尚应满足以下要求:1)钢筋实测抗拉强度R0m与实测屈服强度R0eL之比不小于1.25;2)钢筋实测屈服强度R0eL与表A.1.2中规定的屈服强度Rel之比不大于1.30;3)钢筋的最大力下总延伸率Agt不小于9%;4)对于无明显屈服强度的钢筋,下屈服强度特征值ReL应采用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3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伸长率类型可从A或Agt中选定。如伸长率类型未经协议确定,则伸长率采用A,仲裁试验时采用Agt。表A.1.2钢筋力学性能特性值R,MPa度R,MPaA,%R/RR/R A.1.3钢筋的工艺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1弯曲性能1)钢筋应进行弯曲试验;2)按表A.1.3规定的弯曲压头直径弯曲180°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2反向弯曲性能:1)对抗震钢筋应进行反向弯曲试验。经反向弯曲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2)根据需方要求,其他牌号钢筋可进行反向弯曲试验;3)可用反向弯曲试验代替弯曲试验;4)反向弯曲试验的弯曲压头直径比弯曲试验相应增加一个钢筋公称直径;5)反向弯曲试验:先正向弯曲90°后再反向弯曲20°,经反向弯曲试验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表A.1.3钢筋弯曲性能A.1.4疲劳性能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1根据需方要求,可进行疲劳性能试验,具体试验参数供需双方协商解决;2疲劳性能试验可在公称直径不大于28mm和公称直径大于28mm的钢筋中分别选一个公称直径;3疲劳性能试验方法应执行GB/T28900的规定。A.1.5钢筋的金相组织应主要是铁素体加珠光体,基圆上不应出现回火马氏体组织。钢筋宏观金相、截面维氏硬度、微观组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的规定。A.1.6钢筋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及表面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的规定。A.1.7公称直径不小于14mm的钢筋推荐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钢筋的机械连接工艺及接头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等标准的规定。A.2钢筋检验项目A.2.1钢筋出厂时应按批进行检验。每批钢筋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A.2.1的规定。表A.2.1钢筋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1(熔炼分122324252678952疲劳性能、金相组织、连接性能仅在原料、生产工艺、设备有重大A.3试验方法A.3.1试样的一般规定1除非另有协议,试样应从符合交货状态的钢筋产品上截2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试样不允许车削加工;3人工时效:测定室温拉伸、反向弯曲和疲劳试验性能指标时,采用系列工艺条件:加热试样到100℃,在100℃±10℃温度下保温不少于60min~75min,然后在静止的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A.3.2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1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试样不允许车削加工;2计算钢筋强度用截面积采用公称截面面积;3反向弯曲试验时,经正向弯曲后的试样,应在100℃±10℃温度下保温不少于30min,然后在静止的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再反向弯曲。当供方能保证钢筋人工时效后的反向弯曲性能时,正向弯曲后的试样亦可在室温下直接进行反向弯曲。A.3.3尺寸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带肋钢筋内径的测量应精确到0.1mm;2带肋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纵肋、横肋中心高度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该数值除以10即为横肋间距,应精确到0.1mm;A.3.4重量偏差的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随机截取,试样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长度应逐支测量,应精确到1mm。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2钢筋实际重量与公称重量的偏差(%)应按下式计算:重量偏差=[(试样实际总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100%/(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A.3.5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YB/T081的规定。A.4检验规则A.4.1钢筋的检验分为特征值检验和交货检验。A.4.2钢筋的特征值检验应满足下列要求:1特征值检验适用于下列情况:1)供方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检验;2)需方提出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一致的检验:3)第三方产品认证及仲裁检验。2特征值检验应按《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中附录C的规则进行。A.4.3钢筋交货检验应满足下列要求:1交货检验适用于钢筋验收批的检验;2组批规则应满足下列要求:1)钢筋应按批进行生产、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2)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3钢筋检验项目和取样数量应符合表A.2.1和A.4.3条第2款第1项的规定;4各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1节的有关规5钢筋的复检与判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GB/T17505的规定;钢筋的重量偏差项目不允许复验。A.5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A.5.1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在生产过程中应在其表面轧制牌号标志。A.5.2钢筋的表面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1钢筋牌号标志和公称直径毫米数字,还可轧上经注册的厂名或商标;2钢筋牌号以阿拉伯数字或阿拉伯数字加英文字母表示,HG6/C、HG6E/C分别以、E表示。公称直径毫米数以阿拉伯数字表示;3标志应清晰明了,标志的尺寸由供方按钢筋直径大小作适当规定,与标志相交的横肋可以取消。A.5.3HG6/C、HG6E/C热轧带肋高强钢筋标志见图A.5.3。图A.5.3钢筋标志图例A.5.4钢筋的包装、质量证明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101的有关规定。A.6钢筋连接取样及检验A.6.1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接头,应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应作为一个验收批。A.6.2螺纹接头安装后应按上述规定的验收批,抽取其中10%接头应重新拧紧全部接头,直到合格为止。A.6.3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如果其中1个试件不合格,则再取6个试件进行检验,再有1个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次接头不合格。A.6.4钢筋焊接连接,以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式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式接头作为一批。每批次在成品中随机抽取试件一组,每组3个试件,再有1个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次接头不合格。A.6.5钢筋连接套筒表面应刻印清晰、持久的标识,套筒的标识应由名称代号、型式代号、钢筋强度级别代号、钢筋公称直径代号、厂家代号及生产批号组成。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本标准指明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1《钢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2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4《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1015《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GB/T17505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10《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1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1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16《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17《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18《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19《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5503221《钢筋机械连接件试验方法》GB/T4290122《钢筋机械连接件》GB/T427962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6《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JGJ/T15227《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8《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9《混凝土结构成型钢筋应用技术规程》JGJ36630《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31《建筑工程高强钢筋应用技术导则》XJJ05732《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工艺标准》XJJ05433《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和锻制圆管坯》YB/T522234《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YB/T08135《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27《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应用技术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先进技术,广泛的资料收集,并参照参考国家、行业标准、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及其他省的有关技术标准。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条文说明 1 12术语与符号 33基本规定 3 54.1高强钢筋 54.2混凝土 74.3高强钢筋连接接头和套筒 85结构构件设计 126构造规定 166.1高强钢筋锚固 166.2高强钢筋连接 186.3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及钢筋和连接件保护层厚度19 217.1一般规定 217.2钢筋加工 237.3钢筋连接和安装 238质量验收 258.1一般规定 258.2钢筋材料质量验收 258.3钢筋加工质量验收 268.4钢筋连接质量验收 268.5钢筋安装质量验收 2711.0.1为贯彻执行国家绿色发展、节能环保的技术经济政策,保证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以及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是最基本要求。1.0.2经试验和研究表明635MPa级高强钢筋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应用与一般热轧带肋钢筋基本相同,且可与其他类型的钢筋搭配使用,推荐优先用于由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控制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对于由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控制配筋的抗爆设计人防结构、抗倒塌设计结构、地下室结构、基础、基坑围护、边坡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非预应力受力钢筋,推荐采用强度等级635MPa的高强钢筋,以达到节省钢材用量的目的,应用于建筑体型特别不规则建筑、抗震等级高于一级、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表3.3.1-1A级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时,应结合高强钢筋的特性按规定进行相关论证。由于缺乏相关试验研究,高强钢筋目前还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特种混凝土结构以及需做疲劳验算的混凝土构件。1.0.3本标准是对钢筋牌号HG6/C、HG6E/C的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在混凝土结构应用的基本要求。应用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时,除需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全本强制规定的现行国家通用规范系列相关要求及现行国家和行业2规范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1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钢筋机械连接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GB50204-2015、《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工程高强钢筋应用技术导则》XJJ057-2013等标准的规定。33.0.1本条结合《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第2.1.5条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条编写,强调了要进行抗震设计。为满足建筑方案并从根本上保证结构安全,设计的内容应在以构件设计为主的基础上扩展到考虑整个结构体系的设计,包括结构内力分析、截面设计、连接构造、耐久性、施工可行性及特殊工程的性能设计等。3.0.2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由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及《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确定。本条引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第3.1.5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构件的安全等级。对破坏引起严重后果的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宜适当提高安全等级、加大构件重要性系数;对一般结构中的次要构件及可更换构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其重要性系数。3.0.3本条规定了确定结构上作用的原则;对于预制构件、现浇结构等,应按不同工况确定相应的动力系数或施工荷载。间接作用包括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与徐变、强迫位移、环境引起材料性能劣化等造成的影响,设计时应根据有关标准、工程4特点及具体情况确定,通常仍采用经验性的构造措施进行设计。对于罕遇自然灾害以及爆炸、撞击、火灾等偶然作用以及非常规的特殊作用,应根据有关标准或由具体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3.0.4本条引用《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第2.0.11强制性条文。规定了施工中进行普通钢筋代换的技术规定,比现行标准的强制性条文更加全面和严格。普通钢筋代换应满足等强代换的原则;除此之外,尚应综合考虑不同钢筋牌号、直径差异对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性能、普通钢筋搭接性能、钢筋间距以及最小配筋率、裂缝验算、抗震性能等的影响。同时,明确提出了钢筋代换应当取得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文件。3.0.5采用高强钢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施工和验收必须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特别是全文强制的通用规范的规定。结构构件应根据使用功能、环境类别和重要程度,选用合适的裂缝控制等级。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的规定进行划分。结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的规定选用。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大挠度应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并应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计算值不应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规定的挠度限值。54.1高强钢筋4.1.1对高强钢筋技术条件和检验方法做具体要求。4.1.2高强钢筋的标准强度取值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的规定给出,其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4.1.3钢筋的强度设计值由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γs得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规定,延性较好的热轧钢筋HRB400γs取1.10,HRB500γs取1.15,对于HRB600及以上虽然没有具体规定,但从企业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产品检测结果看,实测屈服强度均大于650MPa,不小于635MPa是最低要求,留有安全性储备,故本标准对高强钢筋的材料分项系数取值同HRB500钢筋,不应小于1.15是偏于安全的。在偏心受压状态下,混凝土所能达到的压应变可以保证500MPa级钢筋的抗压强度达到与抗拉强度相同的值,因此本标准将635MPa级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值同500MPa级钢筋的435N/mm2;对轴心受压构件,由于混凝土压应力达到fc时混凝土压应变为0.002,当采用635MPa级钢筋时,其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为400N/mm2。根据国家试验研究结果,限定受剪、受扭、受冲切箍筋的强度设计值fyv不大于360N/mm2。当构件中配有不同牌号和强度等级的钢筋时,可采用各自6的强度设计值进行计算。因为尽管强度不同,但极限状态下各种钢筋先后均已达到屈服。4.1.4条文给出了HG6/C、HG6E/C高强钢筋延性(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特征值,HG6E/C高强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钢筋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0%,对钢筋抗震性能指标提出的要求,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对抗震钢筋相关要求一致。GB50010-2010(2015年版),与HRB500钢筋取值一致,为2.00×105N/mm2。4.1.6~4.1.8条文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3.6.3条,提出当进行偶然作用下结构防连续倒塌的验算时,在抗力函数的计算中,混凝土强度取强度标准值,普通钢筋强度取极限强度标准值,宜考虑偶然作用下结构倒塌对结构几何参数的影响。必要时尚应考虑材料性能在动力作用下的强化和脆性,并取相应的强度特征值。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设计的人防地下室结构,根据总参工程兵国防工程设计研究院出具的报告,HRB500钢筋材料综合调整系数是1.10,目前对635MPa高强钢筋缺乏试验数据支撑,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木建筑学会标7准《630MPa热处理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有关总参工程兵国防工程设计研究所出具的报告,T63高强钢筋材料综合调整系数取1.1,本标准为了安全性暂取1.05,目前已经准备委托大学做相关试验,待取得试验结果后做修订处理。由于高强钢筋的疲劳应力幅限值未进行系统研究,疲劳应力幅限值应根据专门试验确定,本标准未作规定,暂未列入应用范围。4.2混凝土4.2.1明确混凝土材料性能要求。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及耐久性等相关技术指标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等规定相同,本标准不再做具体要求。4.2.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40时,高强钢筋在节点处的直锚固长度要求较难满足,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至C50及以上时可有效地解决直锚固长度不足的问题,从弯锚试验看C30混凝土能满足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锚固要求,当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40时钢筋的锚固应采用弯锚形式。4.2.3采用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构件,其混凝土宜具有低收缩性能。根据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质量问题,针对混凝结构构件8开裂,编制组经过现场调研,查勘分析,可知由混凝土自身收缩引起的开裂问题占绝大多数。采用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后,构件的常用配筋率会有所下降,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在满足泵送工艺要求的条件下,选用中粗砂、控制含泥量以及坍落度、选择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对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保证混凝土质量尤为重要。4.3高强钢筋连接接头和套筒4.3.1新颁布的《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55008-2021规定了钢筋连接接头的极限抗拉强度值,本条文将此作为钢筋连接接头的极限抗拉强度值最低标准,实际应用时只能更严不能放松。高强钢筋接头单向拉伸时的强度和变形是钢筋连接接头的基本性能。高应力反复拉压性能反映连接接头在风荷载及多遇地震情况下承受高应力反复拉压的能力。接头在经受高应力反复拉压和大变形反复拉压后仍应满足最基本的抗拉强度要求,这是结构延性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大变形反复拉压性能反映结构在强烈地震情况下钢筋进人塑性变形阶段接头的受力性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在拉伸和反复拉压后仍应满足塑性变形;卸载后形成不可恢复的残余变形(国外也称滑移),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有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控制接头的变形性9能。上述三项性能是进行接头型式检验的基本检验项目。现场工艺检验则要求检验单向拉伸残余变形和极限抗拉强度。4.3.2考虑施工的实际情况,设计连接套筒强度时应留有余量,钢筋连接接头等级为I级、II级的屈服承载力标准值及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分别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相应值的1.2倍、1.1倍,以确保传力性能。4.3.3连接套筒设计、加工和检验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的有关规定。直螺纹机械连接是高强钢筋连接采用的主要方式,按照钢筋直螺纹加工成型方式分为镦粗直螺纹、剥肋滚轧直螺纹和直接滚轧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对相关材料力学性能、外观、尺寸及螺纹等做了具体规定。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接头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和《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的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接头设计应满足强度及变形性能的要求;2接头性能应包括单向拉伸、高应力反复拉压、大变形反复拉压和疲劳性能;应根据接头的性能等级和应用场合选择相应的检验项目;3接头应根据极限抗拉强度、残余变形、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其性能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的规定;4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结构构件,设计应根据钢筋应力幅提出接头的抗疲劳性能要求。当设计无专门要求时,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和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的疲劳应力幅限值不应小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中普通钢筋疲劳应力幅限值的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期而遇的温暖作文600字(5篇)
- 《燕子》说课稿15篇
- 2024年度汽车机电产品批量定制与销售合同3篇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 内战爆发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左耳观后感作文800字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秋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3.12 我们小点儿声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人力资源的实习报告(集锦15篇)
- 感恩教师主题演讲稿(15篇)
- 幼儿园外出学习总结10篇
- 居家养老单项服务及收费
- 长输管道项目管道封堵施工技术方案
-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云南大学
- 预防医学教案与讲义(修订版)
- 敦煌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北师范大学
- 湘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12. 盘泥条-瓶子变装秀》教学设计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国际贸易代收款协议书
- NY∕T 2537-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
- 数量关系100题含答案(能力提升)
- SYT 7305-2021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规程-PDF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