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武侯)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工整美观地写在横线里。
fēngzhengfángyùpáihuái
luòtuobiànlùnqīngcuì
xīnpíngqìhéwǔhúsìhǎibùkěsīyì
2.(2023·武侯)判断下列词语用字是否正确。
明月当空杰然不同技能闲熟锲而不舍
雄状有力天马行空令人信服一视同人
3.(2023·武侯)将下列诗或文所缺词句补充出来,填写在横线上。
(1)《十五夜望月》:,冷露无声湿桂花。
(2)《马诗》:大漠,燕山。
(3)《两小儿辩日》:一儿曰:“日初出凉凉,及其日中如。
(4)《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4.(2023·武侯)判断下列文学常识的正误。
(1)“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这个场景的描写
(2)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使用了成串的感叹句,表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述的是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
(4)法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曾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2023·武侯)忆古诗《竹石》,完成要求。
咬定青山不放松,
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
____。
按要求完成:
5.给诗中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青(qīnqīng)
松(sōngshōng)
磨(mómò)
劲(jìnjìng)
6.填写诗中所缺诗句,再说说“最后两个诗句”的意思。
7.诗人郑燮的人生经历有什么特点?读此诗可感受到怎样的精神品质?
(2023·武侯)背诵《为人民服务》第2自然段,填上空并作答。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或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____,替____,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8.背诵段落,并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写选段所缺内容。
9.读懂上面的文段,根据日常学习查阅的相关资料,简介文中人物。
司马迁:
张思德:
10.文中“分号”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文中第2﹣3句,用了什么表述方法?
(2023·武侯)读《别了,语文课》,完成要求。
钟声响了,第一堂课是语文。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开语文书,别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不再胡思乱想,全神____注地听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会忽然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
放学回家,我一口气读完张先生送给我的书。这本书先浅显地介绍中文的发展,然后分述了中文的特点,最后讲述学好中文的方法。我一下子对中文了解了很多很多。我有点儿怪张先生,为什么不早点儿送这本书给我,让我早点儿知道中文的丰富和优美。
我放下书,走到爸爸跟前,问他:“爸爸,我们将来移民到中美洲,我还有机会学习中文吗?”
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那边华侨很少,没有为华侨办的学校。到了那边,你就要学习西班牙文。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了中文。”
我听后吓了一跳。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我现在念五年级,可是因为我过去不喜欢语文课,实在学得不好,实际上大约只有三四年级的程度。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____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
我一连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每次都鼓励我:最近一次默书,我居然一个字也没有错,得到一百分!语文课上,张先生拿出我的默书簿,翻开第一页给大家看,然后又翻到最后一页,高高举起让同学们看。张先生说:“陈小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们看,他学期开始默书总不合格,现在却得了一百分!”
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____着泪。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
同学们都奇怪地注视着我。张先生走到我身旁,亲切地抚着我的头,说:“小允,是为你的进步而哭吗?”
我擦拭着泪水,站起来,呜咽着说:“张先生,我下星期要离开这里了,我们全家移民到中美洲,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
泪水模糊了眼睛,我看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反应,只知道全班忽然异样地沉寂。张先生轻抚着我的头,叫我坐下。
离开这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纷纷在我的纪念册上留言,叮嘱我不要忘记中国,不要忘记中文。
这天,是我最后一次上语文课了,张先生带来一扎用鸡皮纸封好的包裹,她对全体同学说:“陈小允是最后一天和大家相叙了。我们祝福他在国外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没有什么送给他,只送他一套小学六年级到中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希望他远离祖国后还可以好好自修,不要忘记母语。”
我接过这套书,心里非常难过。下课后,同学们都围上来,有人送我一本字典,有人送我一本故事书。他们的热情,使我热泪____眶。
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
12.在文中的里,选择正确的用字。
13.文中“下划线”勾画的三句话,分别表述了老师对陈小允怎样的情感?
14.文中的“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章是怎样表述情感的,用了哪些抒情的方法?
(2023·武侯)读小说《那个星期天》节选,完成要求。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15.“答应”一词在第一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着怎样的表述效果?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这样的表述方法?
16.小说中的“我”是怎样的孩子?在他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身边伙伴的影子吗?
17.文中“我”眼里的“母亲”是怎样的?作为读者的你,如何看待这位妈妈?
(2023·武侯)读世界名著《骑鹅旅行记》节选,完成要求。
他爬到了长满荆棘和黑莓藤蔓攀缘的厚石头围墙上,坐在那里环顾着自己的家。那是一座用石头砌墙、木头作支架的白色小房子。其他附属的房屋也很小,耕地窄得几乎连马都无法在上面打滚。可是这地方无论怎么小怎么穷,对他来说已经够好的了。他现在除了在牛棚的地上找个洞以外,再也不能要求更好的住所了。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
他从来没有见过天空像这样蓝。候鸟都回来了。他们从海外飞来,越过了波罗的海直奔斯密格虎克,正向北飞行。鸟的种类很多,但是别的鸟他都不认识,只认识那些排成“人”字形的大雁。
有几群大雁已经飞了过去。他们飞得很高,但是仍然能够听见他们的叫声:“现在飞向高山,现在飞向高山。”//
当大雁们看到在院子里漫游的家鹅时,就一边朝大地低飞,一边喊着:“跟我们来吧!跟我们来吧!现在飞向高山。”
家鹅不由得抬起头,听着大雁的叫声。他们回答说:“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如前所说,这天天气格外晴朗,空气清新,春风拂面,这时飞行真是一种享受。随着一群一群的大雁飞过,家鹅越来越动心了。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跃跃欲试,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饿的。”
大雁的呼叫却使一只年轻的雄鹅真的动了心。“再过来一群我就跟着他们飞走。”他说。真的又过来一群大雁,他们照样呼唤。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等一等!我就来。”
他张开翅膀朝天空飞去。但是他没有飞行的习惯,于是又落到了地上。
大雁们还是听到了他的叫声。他们掉过头来慢慢地朝回飞,看他是不是真要跟着去。
“等一等!等一等!”他一面叫着一面进行新的尝试。//
男孩坐在围墙上,这一切都听得一清二楚。
“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他喊道。
恰恰就在这一瞬间,雄鹅学会了怎样腾空而起。他来不及抖掉男孩就飞向了天空。
雄鹅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头晕目眩了。等他想到应该放开雄鹅的脖子时,已经到了高空。如果他现在一松手,肯定会掉到地上摔死。
要想舒服一点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爬到鹅背上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了上去。然而要在翅膀中间光滑的脊背上坐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翅膀还在不停地扇动。为了不滑下去,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18.选择关于本书的正确信息。
丹尼尔笛福
马克吐温
塞尔玛拉格洛芙
19.本书上述节选的故事情节已用“//”进行划分,请用小标题概述如下。
——————
20.这本书上述故事情节中,初读时哪些情节让你觉得十分离奇,可用心细读后你发现这些情节背后,却也蕴含着符合情理的生活逻辑?
21.《骑鹅旅行记》这本书你读完了吗?说说你对“外出旅行”的看法。
22.(2023·武侯)综合性学习:根据主题,策划活动。
如果你所在的班级将开展“童年趣事”的阅读分享会活动。你能策划并组织这次主题活动吗?你能撰写活动策划书吗?请认真想一想:针对这次主题活动,你可以怎么做?并按要求简述如下。
活动名称:
活动目的: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分工:(按需分工,职责明确)
活动流程:(按序开展,条理清晰)
二、写作题
23.(2023·武侯)习作表述。
题目:▲让我▲如果人类▲
从以上习作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作文。选前一个题目可写记实文,选后一个题目可写想象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正文。
要求: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要通顺,叙述要有条理;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把内容写具体,表述出真情实感。
解析解答部分
1.风筝;防御;徘徊;骆驼;辩论;清脆;心平气和;五湖四海;不可思议
看拼音写汉字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要注意“防御”的“御”不要写成形近字“卸”,“辩论”的“辩”不要写成形近字“辨”,“清脆”的“脆”不要写成形近字“桅”,“不可思议”的“议”不要写成同音字“意”。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解析为:风筝、防御、徘徊、骆驼、辩论、清脆、心平气和、五湖四海、不可思议
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
2.正确;错误;错误;正确;错误;正确;正确;错误
词形辨析
截然不同:完全不一样。故"杰"错误,应为“截”。技能闲熟:技术熟练。故“闲”错误,应为“娴”。雄壮有力:代表着坚定不移、排山倒海的力量,以及勇者无畏的冒险精神。故"状"错误,应为“壮”。一视同仁:指对人不分亲疏厚薄,都同等对待。故“人”错误,应为“仁”。
故解析为:正确、错误、错误、正确、错误、正确、正确、错误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3.(1)中庭地白树栖鸦
(2)沙如雪;月似钩
(3)沧沧;探汤
(4)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诗词填上空
(1)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结合题干中的“冷露无声湿桂花”,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中庭地白树栖鸦”。
(2)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结合题干中的“大漠”“燕山”,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沙如雪,月似钩”。
(3)出自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结合题干中的“日初出”“凉凉,及其日中如”,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沧沧,探汤”。
(4)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结合题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明月何时照我还”。
故解析为:(1)中庭地白树栖鸦;(2)沙如雪;月似钩;(3)沧沧,探汤;(4)明月何时照我还。
本题考查的归纳点是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4.(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格言、名言;描写手法辨析;文章大意理解
(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有误,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故解析为:(1)正确;(2)正确;(3)正确;(4)错误
考查作家及其作品、名言警句,课文理解、诗文词句理解。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5.qīng;sōng;mó;jìng
6.立根原在破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7.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看透了世态炎凉、刚正不阿,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诗
(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2)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3)考查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及生活实践完成。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干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5.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青"读作“qīng",有黑色之意。“松"读作"sōng”,有放开;解开之意。磨:mó摩擦。物体间紧密接触并来回移动。mò把粮食碾碎的工具。结合语境和词义,应选"mó"。劲:jin力气。jìng强健;有力。结合语境和词义,应选"jìng"。
故解析为:qīng、sōng、mó、jìng
6.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翻译。《竹石》全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翻译诗句时,先要抓住关键词,把握诗句的原意,然后用通顺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最后两个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故解析为:立根原在破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7.考查了诗歌情感主旨。结合积累可知,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敢于把这一切都糅进他的作品中。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通过写竹子那种顽强不屈,不畏环境艰难,坚强生长的精神来鼓励人们学习竹子的这种精神,含蓄地表述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故解析为: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看透了世态炎凉、刚正不阿,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8.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法西斯卖力;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9.字子长,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史记》等历史著作,自幼好学,历任郎中、河南尹等职务,分为纪传、表、书、礼、乐、仪、器,记述了从黄帝到秦朝的历史、文学价值。;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1933年12月参加红军。1937年10月。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历尽千辛万苦,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牺牲时年仅29岁。
10.用来分开并列分句。这样写的好处是运用对比论证,进一步论证死的意义和价值不同。
11.运用了引用的表述方法。运用对比论证,进一步论证死的意义和价值不同。
课内现代文阅读
(1)考查了课文默写。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2)考查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及生活实践完成。
(3)考查了分号的运用。分号是一种在层次上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作用是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
(4)此题考查了表述方式,结合具体语境来回答。
8.考查了现代诗文默写。结合题干中的提示“人固有一死,或”“或”“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替”“就比鸿毛还轻”,可知对应的诗句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由此补充填上空即可。
故解析为: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法西斯卖力;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9.考查了知识积累。结合日常积累的知识作答,如果不会,可以查阅资料。
故解析为:字子长,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史记》等历史著作,自幼好学,历任郎中、河南尹等职务,分为纪传、表、书、礼、乐、仪、器,记述了从黄帝到秦朝的历史、文学价值。;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1933年12月参加红军。1937年10月。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历尽千辛万苦,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牺牲时年仅29岁。
10.考查了分号的用法。“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和“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分隔存在并列关系。故用分号,用在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为而死""和“替去死",其形式区别不大,但感情有天壤之别,前面极力颂扬,后面极为憎恶,运用对比论证,结合司马迁的话,进一步论证死的意义和价值不同。
故解析为:用来分开并列分句。这样写的好处是运用对比论证,进一步论证死的意义和价值不同。
11.考查了表述方式。第2、3句是: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两句引用了司马迁的话语,是引用古人言论,运用了引用的手法,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号召全党同志要为人民而贡献—切,增强表现力和说服力。
故解析为:运用了引用的表述方法。运用对比论证,进一步论证死的意义和价值不同。
12.贯;饶;噙;盈
13.分别表述了老师对陈小允爱恋、祝福和希望的情感
14.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从知道自己要移民到中美洲去,忽然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直接抒情、缘事抒情、托物言志的抒情方法。
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1)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结合语境填上空。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12.考查对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全神贯注:形容全部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故选“贯"。饶有兴趣:指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故选“饶”。噙着泪:指眼眶中含有眼泪。故选"噙"。热泪盈眶:指泪水充满了眼眶。形容非常激动。故选“盈”。
故解析为:贯;饶;噙;盈
13.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中的“陈小允是最后一天和大家相叙了。我们祝福他在国外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没有什么送给他,只送他—套小学六年级到中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希望他远离祖国后还可以好好自修,不要忘记母语。"这三句话分别表述了老师对陈小允爱恋、祝福和希望的情感。
故解析为:分别表述了老师对陈小允爱恋、祝福和希望的情感
14.考察队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通读短文可知,文中的“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从知道自己要移民到中美洲去,忽然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文章表述情感,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法,如直接抒情的句子:奇怪,今天我翻开语文书,别有—番滋味,我的脑子也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听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会忽然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间接抒情,如“我擦拭着泪水,站起来,呜咽着说:‘张先生,我下星期要离开这里了,我们全家移民到中美洲,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这段话属于缘事抒情。短文最后一段话“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属于托物言志抒情。
故解析为: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从知道自己要移民到中美洲去,忽然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直接抒情、缘事抒情、托物言志的抒情方法。
15.“答应”一词在第一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样写强调了母亲的答应对“我”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我”对这承诺的期待。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表述方法,比如“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16.“我”是一个有着纯真的思想和懂事的孩子。在他身上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就是一个懂事、体贴妈妈的好孩子。
17.“我”眼里的“母亲”是忙碌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在生活中承受着许多繁重的责任和压力,她在尽力平衡照顾孩子和处理家务之间的矛盾。
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1)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结合具体事例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要整体感知,结合人物的事例及言行分析。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15.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据“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可知,“答应"一词在第一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样写强调了母亲的答应对“我"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我"对这承诺的期待。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表述方法,比如“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怎么还不走啊走吧"等等。
故解析为:“答应”一词在第一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样写强调了母亲的答应对“我”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我”对这承诺的期待。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表述方法,比如“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16.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文中的“我"盼望着去外面玩耍,对妈妈的答应充满期待和信任。“我""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看画报,表现了“我"在等待中的无聊与无奈,展现了“我"焦急的心情。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有着纯真的思想和懂事的孩子。在他身上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就是一个懂事、体贴妈妈的好孩子。
故解析为:“我”是一个有着纯真的思想和懂事的孩子。在他身上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就是一个懂事、体贴妈妈的好孩子。
17.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紧跟着劳作的母亲,提醒她赶紧兑现承诺的一系列动作。“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表现了“我"在上午即将结束而自己盼望的出行还没有实现时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暗示了母亲迫于生活无暇顾及“我"的现实状况。“我""眼里的“"母亲"是忙碌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在生活中承受着许多繁重的责任和压力,她在尽力平衡照顾孩子和处理家务之间的矛盾。
故解析为:“我”眼里的“母亲”是忙碌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在生活中承受着许多繁重的责任和压力,她在尽力平衡照顾孩子和处理家务之间的矛盾。
18.塞尔玛拉格洛芙
19.望家心情低落;大雁的叫声;大雁和家鹅对话;骑鹅离家
20.初读时可能会觉得男孩能够骑在雄鹅背上飞行非常离奇,但是通过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整个故事其实有一定的逻辑,比如鸟类归巢的季节,家鹅对大雁的反应,雄鹅对航行的向往等,这些情节也符合动物的本能和生活习性。
21.我任务外出旅行对于人们的心情和视野都有很大的帮助。旅行不仅可以让人放松身心,还可以通过接触不同地域、文化与人群,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童话故事阅读
(1)文化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
(2)考查拟定小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看看每部分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概括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8.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这段文字节选自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童话《骑鹅旅行记的》。
故解析为:塞尔玛拉格洛芙
19.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写了尼尔斯坐在围墙上环顾自己的家,他像蚂蚁般弱小,显得无助而孤独。可以起小标题为:望家心情低落。第二部分写了尼尔斯听到大雁的叫声,可以概括为:大雁的叫声。第三部分写了大雁和家鹅的对话,故可以拟写小标题为:大雁和家鹅对话。第四部分主要写了最终尼尔斯骑着雄鹅飞到空中,开启旅行。可以起小标题为:骑鹅离家。
故解析为:望家心情低落、大雁的叫声、大雁和家鹅对话、骑鹅离家
20.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从文中找到描写神奇之处,再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分析。如:初读时可能会觉得男孩能够骑在雄鹅背上飞行非常离奇,但是通过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整个故事其实有一定的逻辑,比如鸟类归巢的季节,家鹅对大雁的反应,雄鹅对航行的向往等,这些情节也符合动物的本能和生活习性。
故解析为:初读时可能会觉得男孩能够骑在雄鹅背上飞行非常离奇,但是通过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整个故事其实有一定的逻辑,比如鸟类归巢的季节,家鹅对大雁的反应,雄鹅对航行的向往等,这些情节也符合动物的本能和生活习性。
21.考查了开放探究能力。联系自身实际作答即可。解析不唯一。可以从“外出旅行"带来的好处这个角度进行阐述。
故解析为:我任务外出旅行对于人们的心情和视野都有很大的帮助。旅行不仅可以让人放松身心,还可以通过接触不同地域、文化与人群,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22.“童年趣事”的阅读分享会;提高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开学第一周周五四点;学校礼堂;前期策划、现场布置、结束清场;中场:有奖问答。
其他语言表述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作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故解析为:“童年趣事”的阅读分享会;提高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开学第一周周五四点;学校礼堂;前期策划、现场布置、结束清场;中场:有奖问答。
考查了实践作业。所谓实践作业就是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表现出来。
23.那件事让我愧疚
我们大楼住有一位退休工人王爷爷。他今年六十多岁了,瘦瘦的身体,背有点驼,两鬓斑白。平常,他发现谁随地扔果皮、纸屑,总要上门唠唠叨叨地说几句。左邻右舍既怕他又敬他,都亲热地叫他“环保主任”。
一提这个“环保主任”,我总忘不了那件事。
那是前几天,妈妈叫我去倒垃圾。我提着一袋垃圾,慢吞吞地朝楼下走去。忽然,我在底层楼梯走廊角落边,发现了一个空纸箱。我眼珠骨碌一转,四下一瞧,没人,便将垃圾倒了进去,然后匆匆上楼。不巧,在二楼楼梯口碰到了王爷爷。我心里一惊,脸上直冒汗……不好,这下子准挨骂。我硬着头皮,想与王爷爷擦肩而过。不料,王爷爷拉住我说:“李婧,今天又帮妈妈做事,真乖。”我脸上直发热,慌慌张张地跑上楼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生怕纸箱里的秘密被王爷爷发现。
一连几天,那个纸箱竟安然无恙。以后,它自然就成了我家垃圾的“收藏箱”。
一天放学后,我一踏进大楼走廊就愣住了。那个纸箱不知被谁的自行车给撞倒了,整个垃圾全部翻倒在地上,臭气熏天。糟了,这下闯祸了。我忐忑不安地往楼上走。真是无巧不成书,又撞见了王爷爷。只见他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簸箕,边走边唠叨:“是哪个缺德鬼,将垃圾倒在这里,污染环境。这又不是垃圾箱……”我心里发虚,装着没听见,连忙跑回家。
回到家,我不安地站在阳台上想着王爷爷弓着背,吃力地扫垃圾的样子,我的眼睛湿润了……
如果人类可以冬眠
北风呼呼的吹着,雪花纷纷飘落。啊,冬天来了!家里养的乌龟悄悄地进入了冬眠。这时,我突然有了一个奇妙的想法——假如人类可以冬眠,世界将是什么样子。
假如人类可以冬眠,说不定恐龙就在这个时候复活了呢!没有了人类的破坏,城市里的.植物欣喜欲狂,疯狂生长,占据了整个城市。
假如人类可以冬眠,小鸡可能已经学会了飞,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着!书本也会说话了。
假如人类可以冬眠,整个世界都静悄悄的,这时候大自然便放声歌唱。
假如人类可以冬眠,玩具有了生命,会说话,会跳舞。小鸟生活在水里,鱼儿在天空飞翔。
假如人类可以冬眠,所有人都会打呼噜,你想想一个人打呼噜已经很响了,如果全世界都在打呼噜,地球可能会被呼噜声震出太阳系。
“起床啦,上学要迟到了!”门外传来妈妈的喊声。一下子把我从想像的世界拉回了现实。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人类才能冬眠呢!
叙事类作文;想象作文
(1)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__让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生活中,有许多事让我们难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述的去写。写时要注意感情真实,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将自己心事表述清楚,能进行生动而细致地描述。做到段落层次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想内涵。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2)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如果人类”为题,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作文。写想象作文要注意进行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想象要合理,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要符合生活实际。想象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结合现实生活,配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内心的童话世界或梦想。写童话作文或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世55中证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述。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字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这篇文章通过对“那件事”的细致描述,引发内心的“愧疚”,从而悟出人生的真谛。文章对“我倒垃圾”的描写细腻生动,“我眼珠骨碌一转,四下一瞧,没人,便将垃圾倒了进去”,很有感染力。
(2)小写了人类冬眠后的种种情形,想象丰富,语句通顺,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武侯)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工整美观地写在横线里。
fēngzhengfángyùpáihuái
luòtuobiànlùnqīngcuì
xīnpíngqìhéwǔhúsìhǎibùkěsīyì
风筝;防御;徘徊;骆驼;辩论;清脆;心平气和;五湖四海;不可思议
看拼音写汉字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要注意“防御”的“御”不要写成形近字“卸”,“辩论”的“辩”不要写成形近字“辨”,“清脆”的“脆”不要写成形近字“桅”,“不可思议”的“议”不要写成同音字“意”。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解析为:风筝、防御、徘徊、骆驼、辩论、清脆、心平气和、五湖四海、不可思议
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
2.(2023·武侯)判断下列词语用字是否正确。
明月当空杰然不同技能闲熟锲而不舍
雄状有力天马行空令人信服一视同人
正确;错误;错误;正确;错误;正确;正确;错误
词形辨析
截然不同:完全不一样。故"杰"错误,应为“截”。技能闲熟:技术熟练。故“闲”错误,应为“娴”。雄壮有力:代表着坚定不移、排山倒海的力量,以及勇者无畏的冒险精神。故"状"错误,应为“壮”。一视同仁:指对人不分亲疏厚薄,都同等对待。故“人”错误,应为“仁”。
故解析为:正确、错误、错误、正确、错误、正确、正确、错误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3.(2023·武侯)将下列诗或文所缺词句补充出来,填写在横线上。
(1)《十五夜望月》:,冷露无声湿桂花。
(2)《马诗》:大漠,燕山。
(3)《两小儿辩日》:一儿曰:“日初出凉凉,及其日中如。
(4)《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1)中庭地白树栖鸦
(2)沙如雪;月似钩
(3)沧沧;探汤
(4)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诗词填上空
(1)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结合题干中的“冷露无声湿桂花”,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中庭地白树栖鸦”。
(2)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结合题干中的“大漠”“燕山”,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沙如雪,月似钩”。
(3)出自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结合题干中的“日初出”“凉凉,及其日中如”,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沧沧,探汤”。
(4)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结合题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明月何时照我还”。
故解析为:(1)中庭地白树栖鸦;(2)沙如雪;月似钩;(3)沧沧,探汤;(4)明月何时照我还。
本题考查的归纳点是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4.(2023·武侯)判断下列文学常识的正误。
(1)“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这个场景的描写
(2)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使用了成串的感叹句,表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述的是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
(4)法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曾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格言、名言;描写手法辨析;文章大意理解
(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有误,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故解析为:(1)正确;(2)正确;(3)正确;(4)错误
考查作家及其作品、名言警句,课文理解、诗文词句理解。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2023·武侯)忆古诗《竹石》,完成要求。
咬定青山不放松,
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
____。
按要求完成:
5.给诗中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青(qīnqīng)
松(sōngshōng)
磨(mómò)
劲(jìnjìng)
6.填写诗中所缺诗句,再说说“最后两个诗句”的意思。
7.诗人郑燮的人生经历有什么特点?读此诗可感受到怎样的精神品质?
5.qīng;sōng;mó;jìng
6.立根原在破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7.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看透了世态炎凉、刚正不阿,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诗
(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2)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3)考查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及生活实践完成。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干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5.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青"读作“qīng",有黑色之意。“松"读作"sōng”,有放开;解开之意。磨:mó摩擦。物体间紧密接触并来回移动。mò把粮食碾碎的工具。结合语境和词义,应选"mó"。劲:jin力气。jìng强健;有力。结合语境和词义,应选"jìng"。
故解析为:qīng、sōng、mó、jìng
6.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翻译。《竹石》全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翻译诗句时,先要抓住关键词,把握诗句的原意,然后用通顺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最后两个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故解析为:立根原在破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7.考查了诗歌情感主旨。结合积累可知,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敢于把这一切都糅进他的作品中。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通过写竹子那种顽强不屈,不畏环境艰难,坚强生长的精神来鼓励人们学习竹子的这种精神,含蓄地表述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故解析为: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看透了世态炎凉、刚正不阿,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2023·武侯)背诵《为人民服务》第2自然段,填上空并作答。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或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____,替____,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8.背诵段落,并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写选段所缺内容。
9.读懂上面的文段,根据日常学习查阅的相关资料,简介文中人物。
司马迁:
张思德:
10.文中“分号”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文中第2﹣3句,用了什么表述方法?
8.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法西斯卖力;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9.字子长,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史记》等历史著作,自幼好学,历任郎中、河南尹等职务,分为纪传、表、书、礼、乐、仪、器,记述了从黄帝到秦朝的历史、文学价值。;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1933年12月参加红军。1937年10月。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历尽千辛万苦,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牺牲时年仅29岁。
10.用来分开并列分句。这样写的好处是运用对比论证,进一步论证死的意义和价值不同。
11.运用了引用的表述方法。运用对比论证,进一步论证死的意义和价值不同。
课内现代文阅读
(1)考查了课文默写。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2)考查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及生活实践完成。
(3)考查了分号的运用。分号是一种在层次上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作用是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
(4)此题考查了表述方式,结合具体语境来回答。
8.考查了现代诗文默写。结合题干中的提示“人固有一死,或”“或”“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替”“就比鸿毛还轻”,可知对应的诗句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由此补充填上空即可。
故解析为: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法西斯卖力;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9.考查了知识积累。结合日常积累的知识作答,如果不会,可以查阅资料。
故解析为:字子长,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史记》等历史著作,自幼好学,历任郎中、河南尹等职务,分为纪传、表、书、礼、乐、仪、器,记述了从黄帝到秦朝的历史、文学价值。;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1933年12月参加红军。1937年10月。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历尽千辛万苦,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牺牲时年仅29岁。
10.考查了分号的用法。“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和“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分隔存在并列关系。故用分号,用在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为而死""和“替去死",其形式区别不大,但感情有天壤之别,前面极力颂扬,后面极为憎恶,运用对比论证,结合司马迁的话,进一步论证死的意义和价值不同。
故解析为:用来分开并列分句。这样写的好处是运用对比论证,进一步论证死的意义和价值不同。
11.考查了表述方式。第2、3句是: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两句引用了司马迁的话语,是引用古人言论,运用了引用的手法,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号召全党同志要为人民而贡献—切,增强表现力和说服力。
故解析为:运用了引用的表述方法。运用对比论证,进一步论证死的意义和价值不同。
(2023·武侯)读《别了,语文课》,完成要求。
钟声响了,第一堂课是语文。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开语文书,别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不再胡思乱想,全神____注地听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会忽然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
放学回家,我一口气读完张先生送给我的书。这本书先浅显地介绍中文的发展,然后分述了中文的特点,最后讲述学好中文的方法。我一下子对中文了解了很多很多。我有点儿怪张先生,为什么不早点儿送这本书给我,让我早点儿知道中文的丰富和优美。
我放下书,走到爸爸跟前,问他:“爸爸,我们将来移民到中美洲,我还有机会学习中文吗?”
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那边华侨很少,没有为华侨办的学校。到了那边,你就要学习西班牙文。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了中文。”
我听后吓了一跳。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我现在念五年级,可是因为我过去不喜欢语文课,实在学得不好,实际上大约只有三四年级的程度。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____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
我一连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每次都鼓励我:最近一次默书,我居然一个字也没有错,得到一百分!语文课上,张先生拿出我的默书簿,翻开第一页给大家看,然后又翻到最后一页,高高举起让同学们看。张先生说:“陈小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们看,他学期开始默书总不合格,现在却得了一百分!”
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____着泪。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
同学们都奇怪地注视着我。张先生走到我身旁,亲切地抚着我的头,说:“小允,是为你的进步而哭吗?”
我擦拭着泪水,站起来,呜咽着说:“张先生,我下星期要离开这里了,我们全家移民到中美洲,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
泪水模糊了眼睛,我看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反应,只知道全班忽然异样地沉寂。张先生轻抚着我的头,叫我坐下。
离开这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纷纷在我的纪念册上留言,叮嘱我不要忘记中国,不要忘记中文。
这天,是我最后一次上语文课了,张先生带来一扎用鸡皮纸封好的包裹,她对全体同学说:“陈小允是最后一天和大家相叙了。我们祝福他在国外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没有什么送给他,只送他一套小学六年级到中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希望他远离祖国后还可以好好自修,不要忘记母语。”
我接过这套书,心里非常难过。下课后,同学们都围上来,有人送我一本字典,有人送我一本故事书。他们的热情,使我热泪____眶。
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
12.在文中的里,选择正确的用字。
13.文中“下划线”勾画的三句话,分别表述了老师对陈小允怎样的情感?
14.文中的“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章是怎样表述情感的,用了哪些抒情的方法?
12.贯;饶;噙;盈
13.分别表述了老师对陈小允爱恋、祝福和希望的情感
14.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从知道自己要移民到中美洲去,忽然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直接抒情、缘事抒情、托物言志的抒情方法。
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1)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结合语境填上空。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12.考查对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全神贯注:形容全部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故选“贯"。饶有兴趣:指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故选“饶”。噙着泪:指眼眶中含有眼泪。故选"噙"。热泪盈眶:指泪水充满了眼眶。形容非常激动。故选“盈”。
故解析为:贯;饶;噙;盈
13.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中的“陈小允是最后一天和大家相叙了。我们祝福他在国外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没有什么送给他,只送他—套小学六年级到中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希望他远离祖国后还可以好好自修,不要忘记母语。"这三句话分别表述了老师对陈小允爱恋、祝福和希望的情感。
故解析为:分别表述了老师对陈小允爱恋、祝福和希望的情感
14.考察队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通读短文可知,文中的“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从知道自己要移民到中美洲去,忽然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文章表述情感,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法,如直接抒情的句子:奇怪,今天我翻开语文书,别有—番滋味,我的脑子也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听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会忽然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间接抒情,如“我擦拭着泪水,站起来,呜咽着说:‘张先生,我下星期要离开这里了,我们全家移民到中美洲,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这段话属于缘事抒情。短文最后一段话“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属于托物言志抒情。
故解析为: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从知道自己要移民到中美洲去,忽然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直接抒情、缘事抒情、托物言志的抒情方法。
(2023·武侯)读小说《那个星期天》节选,完成要求。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15.“答应”一词在第一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着怎样的表述效果?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这样的表述方法?
16.小说中的“我”是怎样的孩子?在他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身边伙伴的影子吗?
17.文中“我”眼里的“母亲”是怎样的?作为读者的你,如何看待这位妈妈?
15.“答应”一词在第一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样写强调了母亲的答应对“我”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我”对这承诺的期待。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表述方法,比如“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16.“我”是一个有着纯真的思想和懂事的孩子。在他身上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就是一个懂事、体贴妈妈的好孩子。
17.“我”眼里的“母亲”是忙碌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在生活中承受着许多繁重的责任和压力,她在尽力平衡照顾孩子和处理家务之间的矛盾。
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1)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结合具体事例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要整体感知,结合人物的事例及言行分析。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15.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据“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可知,“答应"一词在第一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样写强调了母亲的答应对“我"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我"对这承诺的期待。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表述方法,比如“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怎么还不走啊走吧"等等。
故解析为:“答应”一词在第一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样写强调了母亲的答应对“我”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我”对这承诺的期待。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表述方法,比如“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16.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文中的“我"盼望着去外面玩耍,对妈妈的答应充满期待和信任。“我""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看画报,表现了“我"在等待中的无聊与无奈,展现了“我"焦急的心情。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有着纯真的思想和懂事的孩子。在他身上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就是一个懂事、体贴妈妈的好孩子。
故解析为:“我”是一个有着纯真的思想和懂事的孩子。在他身上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就是一个懂事、体贴妈妈的好孩子。
17.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紧跟着劳作的母亲,提醒她赶紧兑现承诺的一系列动作。“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表现了“我"在上午即将结束而自己盼望的出行还没有实现时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暗示了母亲迫于生活无暇顾及“我"的现实状况。“我""眼里的“"母亲"是忙碌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在生活中承受着许多繁重的责任和压力,她在尽力平衡照顾孩子和处理家务之间的矛盾。
故解析为:“我”眼里的“母亲”是忙碌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在生活中承受着许多繁重的责任和压力,她在尽力平衡照顾孩子和处理家务之间的矛盾。
(2023·武侯)读世界名著《骑鹅旅行记》节选,完成要求。
他爬到了长满荆棘和黑莓藤蔓攀缘的厚石头围墙上,坐在那里环顾着自己的家。那是一座用石头砌墙、木头作支架的白色小房子。其他附属的房屋也很小,耕地窄得几乎连马都无法在上面打滚。可是这地方无论怎么小怎么穷,对他来说已经够好的了。他现在除了在牛棚的地上找个洞以外,再也不能要求更好的住所了。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
他从来没有见过天空像这样蓝。候鸟都回来了。他们从海外飞来,越过了波罗的海直奔斯密格虎克,正向北飞行。鸟的种类很多,但是别的鸟他都不认识,只认识那些排成“人”字形的大雁。
有几群大雁已经飞了过去。他们飞得很高,但是仍然能够听见他们的叫声:“现在飞向高山,现在飞向高山。”//
当大雁们看到在院子里漫游的家鹅时,就一边朝大地低飞,一边喊着:“跟我们来吧!跟我们来吧!现在飞向高山。”
家鹅不由得抬起头,听着大雁的叫声。他们回答说:“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如前所说,这天天气格外晴朗,空气清新,春风拂面,这时飞行真是一种享受。随着一群一群的大雁飞过,家鹅越来越动心了。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跃跃欲试,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饿的。”
大雁的呼叫却使一只年轻的雄鹅真的动了心。“再过来一群我就跟着他们飞走。”他说。真的又过来一群大雁,他们照样呼唤。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等一等!我就来。”
他张开翅膀朝天空飞去。但是他没有飞行的习惯,于是又落到了地上。
大雁们还是听到了他的叫声。他们掉过头来慢慢地朝回飞,看他是不是真要跟着去。
“等一等!等一等!”他一面叫着一面进行新的尝试。//
男孩坐在围墙上,这一切都听得一清二楚。
“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他喊道。
恰恰就在这一瞬间,雄鹅学会了怎样腾空而起。他来不及抖掉男孩就飞向了天空。
雄鹅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头晕目眩了。等他想到应该放开雄鹅的脖子时,已经到了高空。如果他现在一松手,肯定会掉到地上摔死。
要想舒服一点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爬到鹅背上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了上去。然而要在翅膀中间光滑的脊背上坐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翅膀还在不停地扇动。为了不滑下去,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18.选择关于本书的正确信息。
丹尼尔笛福
马克吐温
塞尔玛拉格洛芙
19.本书上述节选的故事情节已用“//”进行划分,请用小标题概述如下。
——————
20.这本书上述故事情节中,初读时哪些情节让你觉得十分离奇,可用心细读后你发现这些情节背后,却也蕴含着符合情理的生活逻辑?
21.《骑鹅旅行记》这本书你读完了吗?说说你对“外出旅行”的看法。
18.塞尔玛拉格洛芙
19.望家心情低落;大雁的叫声;大雁和家鹅对话;骑鹅离家
20.初读时可能会觉得男孩能够骑在雄鹅背上飞行非常离奇,但是通过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整个故事其实有一定的逻辑,比如鸟类归巢的季节,家鹅对大雁的反应,雄鹅对航行的向往等,这些情节也符合动物的本能和生活习性。
21.我任务外出旅行对于人们的心情和视野都有很大的帮助。旅行不仅可以让人放松身心,还可以通过接触不同地域、文化与人群,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童话故事阅读
(1)文化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
(2)考查拟定小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看看每部分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概括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8.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这段文字节选自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童话《骑鹅旅行记的》。
故解析为:塞尔玛拉格洛芙
19.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第一部分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市职业大学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网络安全题库及答案(1000题)
- JT-T-1045-2016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规范
- 酒驾案件办理培训课件
- DB33T 1192-202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统一标准
- 减重代谢手术护理---副本课件
- 电镀与化学镀
- VBA命令大全汇集
- 标准起草编制说明
- (高清版)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2015
- 冲压词汇中英文
- 压力容器安装施工方案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