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抢分(新高考专用)4 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满分(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抢分(新高考专用)4 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满分(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抢分(新高考专用)4 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满分(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抢分(新高考专用)4 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满分(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抢分(新高考专用)4 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满分(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籍05古代诗歌阅读之选择题满分秘籍

(新高考1、2卷)

鸳、高考预测

2021年新高考卷I选择的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是一首寄赠诗;新高

选材考卷II选择的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子》,是一首劝诫诗。2022年1卷是宋词魏了翁

特点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2卷是唐诗李白的《送别》,选材范围广泛,无

固定模式。

在设题上,四套卷均设置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所设考题基本上涵盖了古代诗歌阅

读的主要考点:诗歌形象、诗句内容、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命题上,四套试卷古代诗歌阅读题,沿袭了近几年的命题形式与命题特点。从题材上看,

题型

涉及酬和题画、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借事抒怀等;从作品的写作时代来看,

特点

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为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从考查角度来看,

既涉及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又有对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的考查,而对鉴赏形象、

语言的考查,通常融入对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考查之中。

古代诗歌阅读题,读懂诗歌,是第一步。近三年的古代诗歌阅读题明显地体现了这点,

分析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选择题考查的基本内容就是对诗句的理解,所以读懂诗歌是鉴赏评价

预测诗歌的前提。主观题的解答往往也是基于对诗歌内容的充分理解把握而进行的,单纯地

套用答题模板很难拿到关键的得分点。

凄应试秘籍

辨析选择题的三大解题步骤

解题步骤释义比对

读懂诗歌,疏通诗意,把握、理解诗歌中的“景”和“情”,

步骤一:

是做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前提。要想做对诗歌鉴赏选择题,

读懂诗歌,

必须静下心来,反复咀嚼,品析每句诗,做到真正理解诗

泡开诗意。

歌的内容。

步骤二:

将选项与对应的诗句逐一比对,结合学过的诗歌鉴赏相关

明确角度,

知识,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错误点。

分析选项。

步骤三:

把选项与全诗进行综合比对,根据排除法,确定对的选项

文题比对,

或错的选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

细加体会。

量典例剖析

【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据^犹承误①,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黑甚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

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解题指导]

第一步:读懂诗歌,泡开诗意

《读史》这首七言律诗是王安石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的。

诗的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后

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即便是最

出色的画师,也无法描绘出人的精神。因而史书不过是故纸堆而已,并不能真正表达出历代高

贤的品格。王安石不只是替古人感慨,也是为自己担忧,他已经预感到那些守旧势力不可能轻

易放过自己,后世强加于他的污水肯定不会少。他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正史”对

他的评价,应当透过层层迷雾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步:明确角度,分析选项

正误判

选项考查角度选项分析

这首诗从大处着眼,以自古以来的高人贤

士的品格并不一定被人理解甚至被人污蔑

A项内容理解正确

的事实来抒发感慨,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

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历尽艰辛,建功

立业,但他们的事迹最终又会托付给什么

B项内容理解人呢?最终,他们高贵的品格无法在记载错误

中全部显示出来,意在强调历史记载与历

史真实之间的差异。

历史人物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因为蒙昧不明

C项内容理解而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纷扰繁杂的传言中正确

更会失去真实。

典籍中的记载并不全是精华,绘画最难表

现的是人的精神。这表明了诗人对于史书

D项理解语言正确

的态度,即文字记载难以真实地表现人物

的品格、史实的真相,具有警示意义。

第三步:文题比对,细加体会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比较选项,巧妙排除,确保选项得满分。

答案B

【典例2】

(2022•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错。此句意思是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

“苦”,形容执著地追求,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不是说词人年老体弱,感到此

行会比较困难。故选A。

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

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2)“人”的实践和追求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

要,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3)要懂得长幼之序,懂得天理人伦等做人的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词的末三句“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发的感

想,是此词的哲理所在,也正是作者的希望。

首先,作者由“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感悟到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无

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是说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词中的“南山”,大约

指的是春光优美之处。这里可以象征为幸福、美好。“苦”字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

着。可以看做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这是作者所肯定的。

其次,作者由人们在人日这一天的祈求丰收、追求幸福的实践活动,提醒人们,“人”的

实践和追求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村村”三句,以及下片“翁

前”两句,写的是农村“人日”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是作者“觅”春所见。“祈麦祈蚕”,就

是祈求农事丰收,点出“村村箫鼓家家笛”这项活动的目的。他们要用这尽情的箫鼓和笛声表

达他们心中的祈求。“商行贾坐农耕织”,这一组活动,由商、贾、农三种行当的人物组成,

而作者用“行”、“坐”、“耕织”三个词,点明了三种行当人物的特征,语言简练。在古代,

商人们分为行商和坐商两种。“耕织”则为“农”的本业。当然,这里不一定实写“人日”所

见,而是作者由人们的祈求而联想到的各种自食其力的人所从事的争取丰收、幸福的实践活动。

第三,作者由“翁前子后孙扶掖",告诉我们要懂得长幼之序。“翁前子后孙扶掖”正是

“来趁元正七”的老老少少,子子孙孙。从“翁”、“子”、“孙”的排列顺序中我们可以看

到魏/翁对长幼之序极为重视。

【典例3】

(2021年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渝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杳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

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6分)

1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错误。句意是说诗人眺望宫阙,只觉天遥地远,

自己似病鹤一般孤独。一年将尽,年关将至,正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和朋友

却天各一方,甚至连寄一封信都成了奢求,怎叫人不思念?此时此刻,诗人也远离京都,

并且多病、孤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同是天涯沦落人”。可见应该是写诗人自己的

处境。故选C。

16.我同意前人的说法,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包含委婉劝告之意。该句大意是

说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结合尾联“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

前途”的意思“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可见杨巨源是希望白居易

志向还在,不要意志消沉,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

依然很远大,所以说第二句是委婉表达劝说之意。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能力。要解答此题,需要理解首

尾两联的意思: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

知你去住过否?不要受眼前境遇的拘束牵制,而一味地求佛问道。人生所追求的依然是

远大的抱负和志向。

可见“惠远东林住得无?”设问中饱含了诗人杨巨源对白居易的深切关爱。表面问的是

白居易到江州之后是否住过高僧慧远的东林寺,实际传递出来的是不希望朋友去那里,

因为去过的话便意味着白居易厌倦仕途向往归隐,因为东林寺的雨花社是佛教讲经集会

之地,所以结合尾联分析诗人暗含规劝和鼓励,在首联中,诗人连用两个问句,表现了

对朋友的关切之情:江州气候不似中原,所以诗人担心朋友的安全;遭贬斥之后内心郁

闷,所以诗人担心朋友意志消沉。杨巨源希望白居易人生所追求的依然是远大的抱负和

志向。身处困厄之中,诗人依然不忘叮嘱朋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要因

为一时的困厄就放弃初心,忘却了曾经的远大抱负。人生的路很长,在困境之中,要往

前看,要向前走。

缪、名假横刎

【模拟1】

(2023•广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三)①

苏辙

赵北燕南古战场,何年千里作方塘。

烟波坐觉胡尘远,皮币②遥知国计长。

胜处旧闻荷覆水,此行犹及蟹经霜。

使君约我南来饮,人日河桥柳正黄。

【注】①又名《赠知雄州王崇拯二首(其一)》。②皮币,指毛皮和缙帛,古代用作聘享的贵

重礼物。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奉命出使途经雄州,历史上该州曾经是战乱频发之处,现已是和平安宁之地。

B.望千里方塘烟波浩渺,诗人觉离契丹尚远,看着随行贵重的礼物,深感责任重大。

C.诗人为错过雄州荷花盛开的美景而惋惜,但庆幸赶上了经霜之蟹,可以一饱口福。

D.本诗押“江阳”韵,“嫌”“长”“霜”“黄”均字音洪亮,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情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诗人觉离契丹尚远”错,“烟波坐觉胡尘远”是描写此处美景让人留恋忘返,似乎出使一

事都离自己很远,表达的是对雄州风景的赞美。故选B。

【模拟2】

(2023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巡①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②动,雕眄③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飕飓(souIiu):风声。②拳毛:拳曲的马毛。③眄(mian):斜视,一作“盼”。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与秋风的聚散,“我”为秋风,去而复返,将无情之物化作有情之人。

B.颔联写诗人五更醒来,听闻屋外秋风劲拂,不由得起身对镜自照,感慨容颜易老。

C.颈联写黎明时分,诗人豢养的马想要外出吃草,用来狩猎的鹰也期待着展翅高飞。

D.全诗以黄菊、玄蝉、边草、青云、天地肃清等意象,与秋风一道,营造浓浓秋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C.“诗人豢养的马”说法不对,诗歌中并未说是诗人豢养的。诗人只是运用比兴的手法,用“马

思边草”“雕眄青云”来塑造壮心不已的形象。

故选Co

【模拟3】

(2023.深圳市龙岗区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易水

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泼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州即今山西太原,此地战刀以锋利著称于世,人们称为'‘并刀"。诗人一开章暗用典故:

相传楚国剑工铸成的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将要杀敌饮血时常作匣中鸣。

B.燕赵藏龙卧虎、多慷慨悲歌之士,这里曾涌现出烛之武、荆轲、高渐离、毛遂等英雄豪侠。

燕赵文化具有不畏强暴、勇于献身、侠义悲壮的阳刚之美。

C.此诗“言近旨远”。前二句托物言志,以并刀夜鸣写出报国的志向;后二句即景抒情,由

家中赴京师过易水的时候,有感于八百多年前荆轲的慷慨悲歌,情怀激荡。

D."风萧萧兮易水寒”是以哀景衬哀情,以天地悠惨之状衬托壮士赴死如归的诀别之情:“易

水潺漫云草碧”则是以乐景衬哀情,由所见易水美景引出忧时忧国之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D.“以乐景衬哀情”错,“易水潺浸云草碧”意思是易水慢慢地流着,天青草绿,并非乐景,

写山河依旧却物是人非事事休,客观实写眼前所见景物,突出今非昔比之感慨。

故选D。

【模拟4】

(2023•山东济南•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霜天晚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此刻春暖之和。

B.“数枝雪”,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又用雪来借代梅,突出梅之洁白。

C.“胜绝,愁亦绝”,这两句中的“绝”字重叠、就更加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

D.景愈美而愁愈甚,致使词种主人公“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更衬出了悲愁的深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又用雪来借代梅”错,这里是以雪“喻”梅,是比喻的手法。故选B。

【模拟5】

(2023•福建•晋江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①

唐殷尧藩

遐荒迢递五羊城,归兴浓消客里情。

家近似忘山路险,土甘殊觉瘴烟轻。

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

此去定知偿隐趣,石田春雨读书耕。

①公元805年,刘禹锡因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推行政治改革失败被贬远州(今湖南常德)司

马,公元815年受征召回京,次年再次被贬同属南方的连州(今广东连州),任刺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遐荒迢递”,写出前往连州路途的遥远艰难,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山路”“瘴烟”两个典型意象凸显了沿途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的环境特点。

C.“梅花入梦”既写出梅花幽香清雅,同时也赞美了刘禹锡高尚的道德品质。

D.末句虚写刘禹锡在连州读书耕作的日常生活,语调清新明快,颇具趣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分析错误。这首诗虽然开篇写前往连州路途遥远艰难,但之后的

主要内容一反传统送别诗、贬谪诗的伤感愤懑,语调清新明快,表达诗人对刘禹锡的宽慰之情。

故选Ao

【模拟6】

(2023湖南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杜工部①蜀中离席②

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好仍是卓文君。

【注】①本诗原题为《蜀中离席》,因模仿杜甫风格,故加“杜工部”三字。②李商隐写此诗

时,正值巴南蓬州、果州的贫民爆发起义,连年来唐王朝和吐蕃、党项的关系也很紧张。此与

杜甫当年离开成都时徐知道作乱、吐蕃侵扰、安史之乱还未平息的情况相似。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起笔用反问写离别的平常,再转到“世路干戈”大背景上,落笔不凡。

B.颔联紧承上文的“世路干戈”,简笔勾勒出了边境的紧张局面。

C.颈联上句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异曲同工,其中“醉客”是诗人自指。

D.全诗气势宏大,情韵深厚,笔力雄健,结构上参差错落,富于变化。

【答案】C

【解析】“‘醉客’是诗人自指”错误。“醉客”指饯行席上的醉者,同时暗指浑浑噩噩、不

关心国事的庸碌之辈,“醒客”是诗人自指。故选C。

【模拟7】

(2023武汉4月调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题。

江夏赠韦南陵冰(节选)®

李白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②生阳春。

山公③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④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⑤。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注释】①韦南陵冰:李白的故人,时任南陵县令的韦冰。②寒灰重暖:汉代韩安国身陷

囹圄,自信死灰可以复燃。③山公:指晋人山简。④头陀:僧寺名。⑤鹦鹉洲:因东汉末年作

过《鹦鹉赋》的祢衡被黄祖杀于此地而得名。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闷”“苦辛”两句以短促的五言入诗,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因际遇坎坷而产生的愁

苦与酸辛。

B.诗中运用山简的典故,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打击时通过饮酒来消解苦闷的乐观与豁达。

C.“捶碎黄鹤楼”与“倒却鹦鹉洲”是诗人因自己与被贬友人同受命运不公而发出的愤激

之语。

D.“赤壁”句与“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梦”表达人生失意

的感悟。

【答案】B

【解析】“乐观与豁达”不正确。结合全诗来看,诗人只有借酒浇愁,希望像晋朝山简一样,

常喝得酩酊大醉,还能骑乘骏马,“别是风流贤主人”的风流倜傥之举。这种情感是借酒

浇愁的狂放不羁,带有消极逃避的色彩,不是积极向上的乐观豁达。

【模拟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沧浪亭怀贯之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惊,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人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一个人漫步在沧浪亭边,刻画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形象。

B.颔联描绘秋景,既绘声又绘色,从光影和颜色上表现了秋色的深重。

C.“风前燕”“霜后桐”喻指一同饮酒作诗的朋友,营造了悲凉的氛围。

D.本诗虽然是怀人之作,但是多写诗人自己的活动等,构思十分巧妙。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既绘声又绘色”

分析错误,此联只有绘色没有绘声。

【模拟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