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吉山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8/3B/wKhkGWX1BouAUFP1AAH2fsObECE536.jpg)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吉山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8/3B/wKhkGWX1BouAUFP1AAH2fsObECE5362.jpg)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吉山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8/3B/wKhkGWX1BouAUFP1AAH2fsObECE5363.jpg)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吉山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8/3B/wKhkGWX1BouAUFP1AAH2fsObECE5364.jpg)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吉山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8/3B/wKhkGWX1BouAUFP1AAH2fsObECE53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大吉山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
试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隐瞒
石磊
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
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
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
“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我回答海英说。
“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
海英对我说。
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
“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
天她就……”
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
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
“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海
英说完就走了。
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
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好的牙多少钱?最差
的又多少钱?”
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
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林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
差的有一百来元。”
“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帮
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
镶。”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
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林老师,你妈不都七
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
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
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她要是
知道了,她是不会来的。”
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妈妈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妈妈来了。尚海英的
妈妈叫她尚妈妈,夏玉莹的妈妈叫她夏妈妈。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妈妈问夏
妈妈:“大姐,你镶多少钱的牙?”
“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可玉莹就是不
肯。”夏妈妈回答说。
“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尚妈妈又问了她一句。
“一……一百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夏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不
是钱少不好意思,是怕媳妇在他们的面前没有面子。
“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的儿媳妇就给我镶五千多
的!”尚妈妈颇为得意地说。
海英有点用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夏老师,你怎么给夏妈妈镶这种牙,你要是没
钱,跟我说一声。老王,你说是不是?”
海英的话,我装着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刘海,有点尴尬地说:“将、将就一下
吧。”
我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真作假时假作真。”
海英婆媳走了,夏妈妈却安慰儿媳说:“莹,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
钱,咱们一百元要相当她们的五十万元。”
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
然,我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
一个星期后的中午,天下着雨,我在房里休息。尚妈妈和夏妈妈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
聊天。聊来聊去,她们聊起了牙。尚妈妈问夏妈妈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
“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的牙齿一样。”夏妈妈喜形于色地说。
“这就怪了,你一百多块的牙那么好,我五千多元的牙却差得很。会不会给小王搞
错了?”尚妈妈有点怀疑地说。
“让我给你看一看就知道了。”妈妈对尚妈妈说。
妈妈一看到尚妈妈那口牙,就肯定地说:“错了,这牙是便宜的牙。”妈妈说完又对
夏妈妈说:“你的牙,我也看一下吧。"妈妈一看到夏妈妈的牙又说:“你这口牙可是好
牙,搞错了,搞错了。”
妈妈走进我的房里,把我叫了出来,当着她们的面质问我:“她们的牙是怎么回事,
会不会搞错了?”
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
们。
三位老人听后,都十分吃惊……
(选自《北京文学》)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两个儿媳妇各为自己的婆婆镶牙的故事,表现了儿媳妇对婆
婆的孝心,反映了当前的一些社会风尚。
B.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虽然海英和玉莹的言语有些地方是相似
的,但表达的内心情感却完全不同。
C.说“真作假时假作真”这句话,是因为“我”实在看不惯海英和玉莹的做法。
D.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印证了“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句话,文中的几次巧合,增加了
小说情节的真实性,使故事情节顺理成章。
E.“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但妈妈当着两位老人的面质问“我”原
因,"我”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
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都是从“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而展开的。小说中的“我”是小说的叙述者
与情节的连接者,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B.海英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骗婆婆高兴,是自私的表现;而玉莹让“我”帮忙隐
瞒真相是想让婆婆愿意镶牙,是孝心的表现。
C.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海英和玉莹出场和做法的对比。海英是开着宝马来的,玉
莹是骑着单车来的;海英有钱而给婆婆镶便宜的牙,玉莹没钱却给婆婆镶贵的牙。
D.小说中“我”对海英有强烈不满,对玉莹的有无限同情。
9.本文标题为“E急瞒”,有人认为也能以“真相大白”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
理由。
参考答案:
7.BD8.D
9.观点一:以“隐瞒”为题好。①小说主要通过海英和玉莹的言行,展示二人对待老人
的不同内心世界,借以表现要真诚对待老人的主题。②设置悬念,能吸引读者去追问“隐
瞒”什么,从而引起阅读的兴趣。③“隐瞒”是贯穿小说的大部分情节,以“隐瞒”为标
题,可与内容更吻合。如果改为“真相大白”就显得太直白,也没有上述优点了。
观点二:以“真相大白”为题好。①“真相大白”这个标题能激起读者的兴趣,从而引起
阅读的欲望。②小说的情节都是为“真相大白”做铺垫的,用“真相大白”做标题,更切
题。③“真相大白”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通过“我”的揭示,小说的疑团
才得以揭开,小说的主题才得以彰显。而用“隐瞒”做标题就没有上述优点了。
7.试题分析:C项说“实在看不惯海英和玉莹的做法”“对海英的强烈不满和对玉莹的无
限同情”错,从文中看,“我”对玉莹的做法不是看不惯,而是赞赏的;“我”对玉莹也
没有无限同情。E项说“‘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是无中生有,说
“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错,从文章看,说出真相并没有“违背着自己的良
心”。A项说法不准确,因为海英的做法有一定的孝心,但她真实心理又是令人厌恶的,
算不上一种社会风尚。
8.试题分析:线索人物就是这个人贯穿整个故事始终,可以引出故事或者主要人物。有
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分析“我”的作用,可以从情节入手,看看这一人物对情节、主人
公的作用。
点睛: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的是“我”作为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事
件的见证人,使文章真实可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表达情感。然后从结构和内
容的角度分析作用,一般情况下在结构上“我”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内容是“我”
作为主要人物之外的人物,其具有性格特征,和文章的主人公形成对比,突出主人公的某
种性格特
9.试题分析:小说全篇都是围绕着海英和玉莹的言行而展开对比的,分析时要抓住她们
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来分析,再进行概括。
2.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22题。
在西域读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一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
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
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
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一一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
这仅是我的猜想。
②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
遇。
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
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没有那
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
许多光辉。
④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
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
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
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
白《春夜宴楼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一一天地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
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
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人的。
⑤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
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所有读
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
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
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
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
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
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
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
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
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
了朝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
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
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
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
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
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
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
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
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
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
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
来。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19、“诗人拒绝根的存在”,“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两个句子中的“此”分别指代什么?
(1)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此”指
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分)
(2)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
“此”指
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分)
21、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5自然段,
分条表述。每条均不能超过8个字。(3分)
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在第6自然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其作用是什
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9、“根”指故乡。(1分)因为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1分)把生命看作一
场纯粹的漂泊。(1分)
20、(1)在地广人稀的西域中漂泊的李白家族。(2分)
(2)具有开朗雍容气势的大唐。(2分)
21、(1)重侠轻儒(1分)(2)轻财重义(或“重友情”)(1分)(3)藐视权贵(1
分)
22、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特征,(1分)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的诗歌中“剽悍与
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3分)
略
3.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①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哥本哈根时将面对所有与会方的疑问:美国是否将进一步提高
减排目标,美国目标是否写入国际协议,美国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多少资金。归结为一
点,美国是否愿意在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显著作用,奥巴马“绿色新政”的诚意
到底有多大。
②美国正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十字路口”,若干问题在谈判桌上迟迟没有给出答
案,也正反映了美国在选择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上的踌躇。2001年,布什总统宣布退出《京
都议定书》是由于国会的否决,更是由于美国利益集团的反对。美国强大的石油财团不希
望背负减排的责任,不希望看到可再生能源抢夺现有市场。
③如今,美国新能源行业面临窘境,奥巴马的“绿色新政”充满挑战。奥巴马将面临
一个选择,即是否将本国经济引入一个不占优势的国际竞赛场。
④以太阳能行业为例,美国太阳能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中
国、印度。新能源企业还需要与传统能源企业进行激烈的博弈,美国政府如果不在新能源
发展上迈出积极的步伐,很难提出“有雄心”的减排目标。
⑤相比之下,欧盟承诺减排的额度远高于美国。为了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
任,欧盟在本轮谈判中承诺未来三年拿出72亿欧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用于减排。欧盟展现
尚不为发展中国家认可的“积极”姿态,除了想要争取“道德模范”的声望外,更是看到
了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巨大商机。
⑥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欧盟一直在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大部分可
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拥有一批跨国新能源企业。从欧盟的利益考虑,全球高标准
的排放额度将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欧盟之所以极力要求一些“先进发展中国家”如中
国、印度、巴西、南非等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就是希望欧盟能够有“用武之地”。
⑦而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随着减排额度的提高,减排成本不断上
升,因此不愿承担更多减排义务,同时又鼓吹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
⑧当前世界各国已经达成共识,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尤其是金融
危机之后,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经济新模式正在
逐渐形成。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碳排放”问题“牵一发动全身",将影响不同产业和行
业的竞争格局。
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所有国家共同的责任。妥协与博弈同样重要。在激烈交锋的同
时,各国的共识也在不断增多,这是达成协议的基础。正如大会主席、丹麦气候与能源大
臣赫泽高所言,在当前的谈判中,“妥协”应当成为一个关键词。
1.下列各项中关于“减排额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减排额度”提高标准,减排成本就会上升,对于还没有拥有新能源的国家是个挑
战。
B.“减排额度”的大小也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将影响不同产业和行业的竞争格局。
C.美国的“绿色新政”客观上也是有关降低“减排额度”的政策。
D.各国制定“减排额度”的高低反映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是否积极。
2.下列对“从欧盟的利益考虑,全球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将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盟在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拥
有一批跨国新能源企业,说明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对它有利,会使它有更多的商机。
B.欧盟极力要求“先进发展中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就是希望欧盟能够有“用武
之地”,以便占领市场,获得利润。
C.欧盟倡导提高减排标准,意在以气候大会为契机,在美国犹豫不决之际,与美国在经
济上争高下,取代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
D.欧盟展现的“积极”姿态实质上就是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巨大商机,这也是不
为发展中国家认可的原因之一。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金融危机前后,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经济新
模式逐渐形成了。
B.由于美国朝野上下特别是利益集团不希望背负减排的责任,不希望看到可再生能源抢
夺现有市场,2001年美国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C.美国新能源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中国、印度,美国政府想要
在新能源发展上迈出积极步伐,就得提出“有雄心”的减排目标。
D.欧盟在本轮谈判中承诺未来三年拿出72亿欧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用于减排,目的是让发
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参考答案:
1、C2、C3、D
略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下列对课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就没有
过错了
C.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把水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排列坐在水边
D.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因此要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地享受视听的乐趣,相信这(才)是快乐的
参考答案:
D所以:用来;信,实在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聂政者,软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
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
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
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
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
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
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
日:“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
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
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
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
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
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
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
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8、下列各项两个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B.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C.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D.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会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刺客聂政“侠肝义胆”的一组是
①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②遂谢车骑人
徒,聂政乃辞独行
③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④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⑤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⑥多人不能无
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
去,是因为他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
B.聂政被严仲子看中,是因为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能向韩相侠累报仇的人时,有人
向他介绍了有勇气、有胆量的聂政这个人。
C.聂政之所以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酒
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的举动打动了他。
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
老母亲还健在的现实,毅然去刺杀了侠累。
参考答案:
8、D9、A10、D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一)游灵岩记①
高
启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
间,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
力
‘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
池
;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
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虚。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
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
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
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
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
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
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
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
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本文有删改)
(二)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
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
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
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
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
也。(本文有删节)
注释:①《游灵岩记》,作于1364年一一1366年(元代至正二十四至二十六
年)张士诚据苏州自称吴王期间,记叙了作者奉陪张士诚所任命的淮南行省参知政
事饶介游苏州灵岩山及赋诗之事。灵岩:山名,又称砚石山,在江苏苏州西南,春
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有古迹多处。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窈然:深远曲折。
B.如鄙予之陋者。鄙:谦词,称自己。
C.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得:收获
D.而属启为之记属:通“嘱”,嘱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盖专此郡之美者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
常之观
B.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②然力足以至焉
C.①有其地而非其人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也
D.①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②而亦与其有得焉
7.下列四句中句子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B.皆吴王去差宴游之遗处也
C.此余之所得也D.入于奥,则石之奇
者突然出
8.下列对两个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一)作者先说灵岩山于“峰联岭属”之中一山独秀,像是不肯和众峰排
列在一起独具匠心地突出灵岩山之“异”,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B.选文二说明了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
C.选文一说山与人两相对应,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
见不到这样的山,“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揭示的游观之理和选文二一样。
D.两选文都是山水游记,两者全文均将记叙、写景与说理紧密结合。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
区之波曰涵虚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3分)
译文: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5.B此处亟读qi:屡次,多次。读音为时,是快速急迫之意。
6.AA都是结构助词,“的"。B项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目的。C项
①表转折的连词,②表递进的连词,“而且"。D①兼词,相当于“于此”。②语
气助词
7.DD是定语后置句,其余都是判断句式。
8.C揭示的游观之理和选文二不一样。
9.(1)断句(4分)
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
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虚。(每错两处扣1分)
(2)翻译(6分)
①山的景致不同与寻常,尚且能等待人来看(自己),更何况人不同与常人呢?
(众1分,见1分,句意1分)
②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至,1分,其,1分,句意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下面是一段介绍微信的文字,请概括其四个方面的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4
分)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新型手机聊天软件。它可以通过网络传送语
音、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并且支持iPhone、AndroiD.S60
等不同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用户可以同时与最多10个好友进行更加丰富的类
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聊天。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
微信交流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1M流量可发约1000条文字信息、1000
秒语音信息以及约1分钟的视频信息。
参考答案:
①传送多样信息;②跨平台沟通(或“跨平台”);③支持群聊(或“可群聊”);④节
省资费(或:节省流量)。(每点1分;学生若将①答成“多形式传送”或“形式丰
富”,该点不得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概括文段重要信息的能力。这是一段介绍微信的文字,介绍
了作者、功能、资费优势等方面特点。应该按照本题角度进行概括。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下面是某杂志社征订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敝刊设有探索与争鸣、书刊评介、动态信息等独步天下的栏目,内容新颖,报道及
时,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现征订在即,希望读者慷慨解囊。订单上务必写明手机号码,
以便我们随时垂询。
参考答案:
(1)“敝刊”改为“本刊(2)“独步天下”改为“特色鲜明”。(3)“慷慨解囊”改为“踊跃订阅”。
(4)“务必”改为“敬请”。(5)“垂询”改为“咨询”或“回访”。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不得体处主要是谦敬语使用不
当,解答时逐词分析,仔细考虑不得体的常见设误点,如不合语境、对象使用错误、谦敬
误用等。本语段中,“敝刊”是谦词,征订启事中称自己的刊物为“敝刊”不合适;“独
步天下”过于夸张,给读者以浮夸之感;“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务必”语气过于强硬;“垂询”是敬辞。
【点睛】语言得体类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某区域供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开题报告:在线教育提升边远地区中学教育水平的运营模式、效果评估和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开题报告:以教育新基建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 开题报告:新时期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跨境高等教育合作框架与实施路径研究
- 开题报告:新时代大学生学业获得感测评、生成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
-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1高三下学期模拟试题(二)数学试题
- 2024年度个人物业综合服务承包协议版B版
- 2024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简版)
- 【课件】市场调查方案设计
- 2024年下半年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考任务1-国开(NMG)-参考资料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个人与团队管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10)试题及答案
- 农业经济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
- DZ∕T 020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硅质原料类(正式版)
- 实验室仪器设备等采购项目项目实施方案
- 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研究:国内外大单元教学发展与演进综述
- 电网建设项目施工项目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标准化管理手册(变电工程分册)
- 追觅入职测评题库
-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答案
- 《烧(创)伤的急救复苏与麻醉管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