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文本阅读之分析侧重点类-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试卷版)(新高考版)_第1页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分析侧重点类-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试卷版)(新高考版)_第2页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分析侧重点类-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试卷版)(新高考版)_第3页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分析侧重点类-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试卷版)(新高考版)_第4页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分析侧重点类-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试卷版)(新高考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卷

35信息类文本阅读之分析侧重点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气象”一词,在唐人笔下已经出现。王湾《江南意》结联作“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是指山川的气

象。杜甫《秋兴八首》之八“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指朝政的气象。皎然《诗式》说“气象氤

氟,由深于体势”,则是指诗歌的气象。从以上用法可以看出,“气象”之词多用于宏伟壮阔的事物。

严羽认为:“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盛唐气象这个概念便是由他奠

定下来的。把盛唐诗歌的风貌归结为“雄壮”与“浑厚”,究竟有什么根据呢?在我看来,厚实来源于作品充实

的内容,没有这种刚劲有力、明朗阔大的精神气魄,没有丰富的社会生活体脸和饱满的政治激情,就谈不

上唐诗的“厚”与“雄”;至于浑成,则跟作品的艺术表现有关。正是由于唐代诗人创造出了一种精练、含蓄、

自然、清新的诗的语言,用以概括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构成外形鲜明而又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雄厚才

能返归于浑成。照这样看来,气象浑厚并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就是唐诗诸要素的结合体,是唐诗

的最基本的质态。这种浑厚的气象在盛唐诗中表现得特别充分,所以人们常用“盛唐气象''作为唐诗风貌的典

型。

贞元、元和之际,诗风有了急遽的转变。李肇《国史补》云:“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荡”

是狂放,“怪’’是险怪,这确是当时诗风的显著特点。不过我以为,奇险与恣纵似还不能完全包括元和诗坛的

精神面貌,像元稹、白居易诗歌里的平易流畅的作风,就很难归入‘'荡''与"怪"的范畴里去。虽然如此,元和

诗人的致力于独辟蹊径、开拓诗境,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他们在题材、结构、语言、体制各方面都有大

胆的实践与创新,可以说是千汇万状,尽入笔底。借用“雄厚博大''四个字来称许这一时期的诗风,应该是比

较恰当的,"荡"与''怪''不过是它的极端表现罢了。

晚唐以后,流派歧出,风气庞杂,而作为晚唐诗的大宗,自应以李商隐、温庭筠一派为代表。温、李

的诗风,装绩层深而命意婉曲,文辞精美而音韵谐和,正是唐诗重韵味、讲声律、求“兴寄’’的结晶;而境界

狭小,笔力荏弱,情长气短,文浮于质,则是他们的致命伤。以温、李为代表的晚唐诗,自然达不到气象

浑厚的胜境,那种精深婉丽的作风,恰恰成了宋词(以婉约派为正宗)的先导,从而构成了唐诗质变的另

一种形态。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唐诗的气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以盛唐气象作为自己的典型形态,而在

其他历史阶段又会有种种变形。而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

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

(摘编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

材料二:

盛唐气象的形成,主要决定于盛唐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当时人们特定的心理状态和

审美趣味。

唐朝自建国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经济高度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大,政治也比较开明,思想禁

锢很少,思想文化领域比较自由。而且科举制度的实行,给士人提供晋身之阶。唐代国力强盛,疆域辽阔,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士人们眼界开阔,所有这些因素,便形成了盛唐文人士子情绪积极、抱负宏大、气魄

豪迈、胸襟开阔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并形成一种开朗、乐观、健康、雄壮的审美理想。

不过,文学有其独立性,文学的发展有时并非与政治盛衰的阶段完全合拍。从政治意义上来看,唐代

自唐太宗贞观年代开始就很兴盛了,史学家羡称“贞观之治”,但诗歌的发展比起政治慢了一拍,在此时尚未

呈现出“盛唐气象欧阳修说:“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

革五代之余习。“在这个时期,六朝骈俪习气仍非常浓厚并顽强地笼罩着诗坛。所以贞观这个政治意义上的

盛唐,只能列入诗史分期的初唐。真正反映出盛唐气象的诗歌,是自开元中期开始的,离贞观(政治上的

盛唐)相差几乎一百年之久!再说自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开始,唐朝已由盛极而转衰了,但传统的文学批

评,却把安史之乱以至大历初年的诗歌都列为盛唐诗。的确,盛唐诗人崇高的理想、伟大的抱负、不凡的

气度和艺术上高华壮丽的审美趣向,是在盛唐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长期影响的积淀中形成的,它来自

太平盛世,然而盛唐诗人的审美理想一旦形成,就具有某种历史惯性。安史之乱后,政治上的盛唐时代结

束了,但诗歌上的盛唐气象还在延续。盛唐诗人的理想、抱负和气度,他们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并没有

立即消失。乱世残酷的现实,还刺激着许多诗人写出雄浑悲壮的作品,而杜甫的诗歌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呈

现了最夺目的光芒。

(摘编自吴承学《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有了刚劲有力、明朗阔大的精神气魄,有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和饱满的政治激情,才有了“厚”与

“雄

B.“贞元、元和之际,诗风有了急遽的转变”是李肇的观点,作者并不认同,他认为此时的诗风仍旧是“雄

厚博大”的。

C.以温、李为代表的晚唐诗境界狭小,笔力荏弱,但它精深婉丽的作风,恰恰成了以婉约派为正宗的宋词

的先导。

D.杜甫的诗歌在安史之乱后延续了盛唐气象,呈现出最夺目的光芒,列举此例是为证明“文学有其独立性”

的观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阎宽的诗句“回眺佳气象,远怀得山林''中的"气象”与王湾《江南意》中的“气象”含义相近。

B.内容空泛、骈俪对仗的“上官体”诗歌却在贞观时期风靡一时.,这表明文学发展与政治兴衰并非完全同步。

C.安史之乱带来的残酷现实,刺激着许多盛唐诗人写出了雄浑悲壮的作品,从而使盛唐气象得以延续。

D.一个时代的诗风,既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同时也受文学风格变化的内部规律的影响。

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

A.“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B.“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C.“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D.“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两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5.《蜀相》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的作品,而此时政治上的盛唐时代已经结束,《蜀相》为什么依然是盛唐

气象的代表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题材与形式上来分析,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与西方的艺术歌曲之间存在共同之处,两者都是通过

诗词的形式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与意境。而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古诗词主要是通过吟诵的方式进行演唱,本

身就具有韵律与节奏感,音乐主要是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因此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领域中具

有较大的影响力,传承的范围也比较广泛。

我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是有相应技巧的。在演唱歌曲时,要对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底蕴有深刻的了解,

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曲调的不同风格。

中西合璧风格。这一类型的古典诗词歌曲,是在近现代时诞生的,作曲家主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作

曲方式,结合优美的音乐旋律,将古诗词所描绘的人物与景色,以及作者在创作时的内心情感表现出来。

在近现代历史上,这样类型的作品有很多,比如《梅花引》《满江红》等。“中西合璧”类演唱风格的古典诗

词歌曲,不仅融合了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方式,同时还借鉴参考了传统民族音乐特色,使得歌曲既有古典

雅韵之感,又有民族的特色。

古曲风格。这一类型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主要是通过对古代留存下来的乐谱进行现代化的改编,使

其形成歌曲作品,它的诗词与音乐旋律都是古代人创作的。我国出现的第一部古曲风格艺术歌曲集就是《诗

经》,并且这些歌也是古曲风格艺术歌曲中的代表作品。这些歌曲以古代的歌词曲调和音乐旋律为主体,是

我国最早形成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作品。这些古曲,一般都是以古琴作为伴奏的乐器,并且都是一个字匹配

一个音调,来进行填词创作和演唱的。演唱的形式也是以吟诵为主。古琴的音色与古诗词的吟诵结合起来,

让听众听起来就像是在诉说作者的内心情感一般,曲调比较倾向于平稳、悠扬、娴静,带给听众一种清新、

舒缓、引人入胜的感受,比如作品《凤求凰》等。

戏曲风格。这类风格的艺术歌曲,在我国古典诗词歌曲中属于一种比较独特、别致的乐曲类型,它是

将传统曲调与戏曲的唱腔进行结合,不仅具有艺术歌曲的抒情感,也有戏曲独特的腔体共鸣与曲调韵味。

戏曲风格的古典诗词歌曲种类十分多,比如《七律•送瘟神》,这是一首昆曲风格的艺术歌曲;还有《卜算

子•咏梅》,这是一首京剧风格的艺术歌曲,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艺术歌曲作品。

现代风格。这一类型的古典诗词音乐作品,主要是在歌词上选用古诗词,而在作曲上以现代乐曲风格

为主,将这两者结合之后,就得到了现代风格的古典诗词音乐作品。

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一种特色鲜明、风格多元的音乐形式,是我国诗词文化与音乐文化融合的瑰宝。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体裁新颖,风格独特。演唱古典诗词歌曲不仅能够有效展现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也能

够让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历史与文明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对我们的品德以及审美

观念进行熏陶与提升,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染力。

(摘编自王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技巧与特征》)

材料二:

中国艺术歌曲与其他歌曲的最明显差别便是以高水准中文诗词为歌词。中国诗词与歌词的最本质差异

主要在于前者有完整的意象结构和意境美分类,而后者则没有具体的意象、意境的概念和要求。比如在七

言绝句《枫桥夜泊》中,诗人明明要表现的是一缕乡愁,但却并不会直白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而是将乡

愁寄托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姑苏城、寒山寺、客船等一连串并列排列的景物意象结构之

中,从而营造出一种冲淡、无我的意境之美。反观抒情歌曲(如《我的祖国妈妈》),其中既没有寓情于景

的意象单位,也没有典型的意象结构,这样的歌词也不包含和隶属于任何一种意境之美,有的只是直白的

情感宣泄和表现。

中国艺术歌曲中的伴奏具有与人声旋律同等的音乐表现力,其与人声旋律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

系,这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最核心审美规定之一,而抒情歌曲和其他类型歌曲则没有这种硬性的要求。如

艺术歌曲《大江东去》中的钢琴伴奏在和声、音型、强弱以及色彩上,都十分丰富,富于对比和变化性,

同时也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及表现力;而抒情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钢琴伴奏的和声、音型、变化和对

比都相对单一、浅白,在音乐表现上也基本属于从属地位。

中国艺术歌曲与抒情歌曲及其他类型歌曲之间,在演唱表现方式上的差别就在于前者为含蓄、内敛,

后者为直白、外向,这是中国诗词的审美特质所决定的。在中国诗词中,最忌“浅、白、直、露”,而以含蓄

内敛为核心审美准则。这也自然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表现方式和风格。即使是《大江东去》

这样的属于典型雄浑意境美的歌曲,演唱者也不能将情绪表现得过于夸张,而像明显属于冲淡意境美范畴

的《花非花》《枫桥夜泊》等歌曲,在演唱情绪表现上就要更加内敛、含蓄、深沉。抒情歌曲则不受中国古

诗词意境美审美原则的束缚,大多在情感表现上十分直接、大开大合。

(摘编自胡东冶《溯源与省思——中国艺术歌曲念之厘清与界定》)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与西方的艺术歌曲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于它的独特之处。

B.我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讲究一定技巧,需要对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底蕴有深刻了解。

C.我国艺术歌曲与抒情歌曲的最明显差别便是有高水准的歌词,而抒情歌曲不具备。

D.我国艺术歌曲在演唱上讲究含蓄、内敛,而其他类型的歌曲却表现为直白、外露。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论证方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梅花引》《卜算子》等为例,是为了阐述部分古典诗词歌曲具有中西合璧风格。

B.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又呈递进形式,并通过一些生动的歌曲例子进行说理。

C.材料二以《我的祖国妈妈》为例,批评了部分抒情歌曲只是直白地进行情感宣泄和表现。

D.两则材料都采用比较方式,分别将古诗词艺术歌曲与西方歌曲和抒情歌曲比较,凸出前者的特点。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为其演唱本身就具有韵律与节奏感,加之音

乐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

B.要演唱好我国古典诗词曲,既要掌握相应的技巧,又要对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底蕴有深刻的了解,更主要

是了解曲调的不同风格。

C.现代人演唱我国古典诗词歌曲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能熏陶和提升我们的品德以及审美观念,还能理解

和传承我国优秀历史文化。

D.肖战和那英合唱唐代王维的《少年行》,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原因之一是歌曲伴奏与人声旋律相

辅相成,具有音乐表现力。

9.材料一和材料二围绕“中国艺术歌曲”谈了各自的艺术见解,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

10.《大江东去》到了高潮“橘橹灰飞烟灭”时,先以伴奏力度的增强达到情绪爆发的音乐效果,而后在最后

一个字上,又采用声音延长的方式达到“留白”效果。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钱穆先生曾经说:“孔子所开示者,乃属一种通义,不受时限,通于古今,而义无不然。故为可贵。

读《论语》者不可不知。”(《论语新解》)我们今天读《论语》,当然可以把它当作古典来研究,但最主要

的是为了思考今天的问题。长期以来,对孔子的学说,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即《论语》主要是关于个人修

养和行为的论说。但《论语》的主旨,不仅是关于个人的完善,更是关于文明的完善。人的完善为的是文

明的完善。孔子要学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分在

于,“君子儒”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的完善,更有对人类的责任。庄子曾提出“内圣外王”四个字,后来被

人们用来概括儒家学派的特色。但是我们要注意,“内圣”和“外王”其实并不能分开讲。在儒家那里,

“内圣"是''外王”的准备,“外王"是''内圣”的目标。虽然孔子自己当时面临的问题有其特殊性,但

是孔子的思考却能超越时代的限制而具有久远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也是为什么今

天很多人在读《论语》的时候,感受到的并不只是古代的智慧,而更多的是对于今天的指导和启示。

当然了,我们不能太实用主义,不能说读了《论语》以后,做任何事情都无往而不利。《论语》主要给

我们指出了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事的方向。《论语》被很多人看作是中国的第一书。有一位江户时代的日本哲

学家甚至说,《论语》是“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在前现代的中国,《论语》更是几乎每一个识字的中国

人都要读的书。它不仅影响了读书人的思想,更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和中国社会。当然,到了近现代,孔

子和《论语》的命运并不太好,经常被人当作替罪羊。在最近一百多年时间里,《论语》不是被批判,就是

被忽视。但是不管怎么说,孔子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读《论语》和孔子,实际上也

在思考我们自己的生命,思考人类文明的生命和前途。孔子是我们思考的老师,也是我们思考的伙伴。

孔子和西方哲学家不一样。西方哲学家往往会从抽象到具体,用概念和定义来解释问题。但孔子会针

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不管有多少种解释,“爱人”两个字是他对仁的最高本质

的概括。对于普通人来说,爱人是基本道德,对于统治者来说,爱人爱百姓是基本义务。但“爱人”这两

个字说起来容易,做到却不易。所以,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是最后的底线。同时,

孔子又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他强调不能够无原则地爱,爱人以德,以天生的善性成人之美。孔子说: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所以读《论语》,如果会读的话,是会成瘾

的,进而会思考自己在生活当中该怎么做。“仁”在孔子那里就属于心之全德,包含了其他一切的德,反

之则不然。比方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也就是说仁的容量要比勇大得多。

另外,我们再去用这个句式,把它和智一起说,怎么样呢?也可以。《论语》里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仁者做事情不考虑对自己有利没利,只要是正义的事情,刀山火海都会去做;智者则有

利就做,对自己不利,暂时不做,或者根本不做,是有条件的。所以,仁者和智者,境界上还是有高低之

分的。知而能仁,方为天下之道,这是孔子希望大家能够去做的。

(节选自张汝伦《孔子和〈论语〉》)

材料二

总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两千年以前的东西了。这么问的,实际他已经预设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读《论语》有用吗?《论语》作为基础教育教材的价值,在于有三个体系。

《论语》是知识体系。《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

举例说,一本《论语》五百则,一万六千字,有一百多个成语,成语是最原始的出处,最原始的本意,不

是成语字典里的教条。《论语》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这种知识体系,跟

今天的教材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论语》是价值体系。《论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样的政治是理想的政

治?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概括起来,一句话: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第二个体系,教会孩子做

价值的判断,比第一个知识体系更重要。

《论语》,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是一部帮助我们建立信仰的书。信,就是相信一个不确定的东西;但

是这个不确定的东西,必须是让你想向上走的。不是什么不确定的东西都能信。让人堕落的东西不能信。

信一个不确定的但引领你往上走的,才叫信仰。《论语》,就是给我们提供一个信仰。人活在现实世界里,

但是现实的世界只是“实然的”世界,人追求的是“应然的”世界。

《论语》是文化体系。一个民族的教育,一定要让这个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然后才有民

族的凝聚力。教育不是还有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民族的凝聚力吗?为什么

今天孩子那么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我们的教育有没有让孩子们从小就从文化经典里获得文化认同感?

中国为什么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民族?因为有文化认同感。历史是否中断,看文化

的认同有没有中断。国家幅员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地理环境、物产资源差距极大,为什么能够保持

长久的统一?这就是文化凝聚的力量。《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元典。元者何?始者也,经典中的

“源代码”。

(摘编自鲍鹤山《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今天读《论语》,要读出《论语》对于今天的指导和启示,而不能把它当作古典来研究。

B.《论语》虽曾受到批判,但在古代曾影响了中国读书人的思想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和中国社会。

C.孔子没有像西方哲学家那样用概念和定义来解释问题,他始终用“爱人”来概括仁的最高本质。

D.《论语》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能帮助人们建立信仰,引领人们向上走,追求“应然的”世界。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学派的特色可以表述为“内圣外王”,“外王”是“内圣”的目标,“内圣”是“外王”的准备。

B.《论语》明确了做人做事的方法,因此被人们看作中国第一书,甚至被誉为“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

C.《论语》包含丰富而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其中包括一百多个成语以及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

D.《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元典,它构建的文化体系有利于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的凝聚力。

13.下列选项,最适合用来阐述孔子的“仁''的本质的一项是()

A.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B.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C.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D.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14.为什么说“孔子是我们思考的老师,也是我们思考的伙伴”?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15.对于《论语》,材料一与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论证结构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它们分别发展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技

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

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降,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科学

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

满解决。

但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

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用池田大作的语言来说,“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

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

的补充与矫正。

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诚然,科技是“价

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噢本海默

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

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

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

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频频袭来之际。中国古代

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有若干超越性的意义,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

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

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

人文文化的不可或缺,还在于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心向往之的审美情趣,这便是中国人将其与“礼''并称的

“乐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

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

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展人类

学实地调查和研究,便是人文学者借鉴科学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

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

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

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

(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

材料二:

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

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

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究。与此同时,人文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学、史

学各个角度,仔细审察科学在人类世界的角色。库恩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指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经

常受当时一些主题的约束。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达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

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

相对地说,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樊篱必须拆除。将来的世界,文化既是多元,而文化体系与社会

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又会有更多的互依与纠缠。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学

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在《美与

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在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他认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就像是在茎处重叠的两片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者之源。

人文与科学之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心智中分离而又叠合的两个园地呢?

我们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

的若干观念。我们的目的,只在提示同学们,学科的界限其实是暂设的,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

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

(摘编自许倬云《人文与科学之间》)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因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而容易让人们产生崇拜心理,并被许多人当作解决所有难题的有效途径。

B.相比科学技术,仁爱、诚信等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能够为解决现代人类的“意义危机”提供更多帮

助。

C.科学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科学研究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和制约,都导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距离

逐渐缩小。

D.人文学者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而科学家也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明科学的

内容。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细密的社会分工造成科学与人文对立,但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各体系的频繁互动,要求人们设法减

少这种对立。

B.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

域上来。

C.应倡导人们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以便跨越人文与科

学之间的鸿沟。

D.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必须研究跨越学科的观念,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

术的术语。

18.对材料中所引用的论据,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池田大作“科学之眼'’的论述-为了说明科学无助于解决精神领域的问题。

B.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反对使用原子弹-为了说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

C.斯诺《两种文化》的相关论述-为了引出后文人文与科学距离变近的观点。

D.杨振宁借用布莱克的诗句-为了说明数学与物理两学科在心智上同根同源。

19.同是讨论两种文化的关系,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却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科学崇拜”的态度主要体现在:相信科学的完美,视科学为万能,只关注科学自身的发展。为什么说这

种态度是十分错误而且有害的?请结合材料合理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来人工智能(AI)续写经典小说,情节曲折却又颇有创意,在一些文化社区和视频网站引发热议。

一时间,人类作家能否保住饭碗再次成为讨论话题。

这种担忧并非文学创作领域所独有。在新闻业中,新闻算法程序或所谓的新闻写作机器人早已实现广

泛应用。这些程序除了能撰写和发布新闻资讯外,还能基于用户的新闻信息消费行为特征,对后续新闻主

题进行智能化筛选和推送,让新闻信息分发更加准确有效。自动新闻写作软件"叙事科学"(NarrativeScience)

的开发者甚至认为,未来此类人工智能软件还将逐渐转移到“新闻产业链的上端''——解释性新闻。同样,在

剧本写作、电影剪辑、音乐创作、艺术设计等超越纯粹重复劳动,以人类独特的创造性为存在基础的领域,

人工智能的介入程度也越来越深。所有这一切,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终将取代人类,成为文化生产的主角?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在不少方面确实比人类要高效得多,但若仅据此就得出人类必将被其取代的结论,

显然为时过早。无论人工智能多么接近人脑,其内在的局限性决定了两者之间的差别始终是一条无法逾越

的鸿沟。而这绝不只是量的差别,更是质的差别。人工智能获得和人一样的自我意识,成为和人平起平坐

的意识主体,甚至反过来控制人类,这样的场景基本上只存在于科幻电影的虚构剧情中。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以及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完成诗歌创作或小说续写,但这并不意味着机器的

“思考”过程就等同于人类的思维过程,更不意味着人工智能算法机制生产出来的诗歌或新闻等文本产品,与

人类生产出来的类似作品具有同等的创造性或文化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技术始终无法突破符

号操控的层次,也就无法出现具有心灵和主体观念的机器。它无法像人类那样具有自我意识,从而可以制

造出复杂的概念、价值和意义体系。

尽管人工智能算法能对特定的结构化信息进行识别,甚至随着技术的进步,它可以对情绪、情感以及

态度等相对复杂和模糊的信息进行甄别和定位,但人工智能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自身并不会产

生相应的复杂情绪和情感反应。它始终不会产生"自我念,对“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进行解

释,从而赋予自身的存在一种意义和价值。而人类意识的独特之处则在于,人类不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样做的意义为何,而且对自身行为的意义进行阐释,将其与复杂的情感和社会语境相结合,从而产生无

穷的意义阐释的可能性,并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对此前的意义体系进行修正,从而产生特定的观念谱系和

文化史。而这些都是只能对信息的符号形式特征进行学习和分析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程序无法做到的。

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即使在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具备分析情绪和软性事实,并识别不规则或异常数

据信息的能力,依然无法理解人类表达中的细微之处,也无法形成价值判断和道德使命感。而正是这些无

法被量化的意义内涵,影响到人类进行文化创作时独特的表现方式,同时也凸显了人类文化实践丰富的社

会和政治意义。

(摘编自黄典林《AI续写名著成爆款,我们该为此忧虑吗》,有删改)

材料二:

Al续写最近火了。Al续写的故事情节让网友们直呼匪夷所思、脑洞大开。Al续写故事,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它写不了的。如蒲松龄的故事《狼》被Al赋予不一样的现实意义,改变了画风。故事中的屠夫最终还

是被狼吃掉了,而这两只狼到处兴风作浪,官府出动了三百官兵围剿,却被狼击败,全军覆没。直到后来

猎人在森林里发现,这两只狼已经寿终正寝,人们才彻底放下心来。看完故事有网友认为,这篇续写具有

一定的现实意义,比原作多了几分悬疑感。

其实,这已经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创作能力前几年一度流行的“AI写诗”,便曾赚

足舆论的目光。

Al写作能够代替人类创作吗?对此,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M⅛有自己的看法:经典作品一定是

做到连贯性的情感呈现。当文学阅读已经变成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普及的情况之下,人工智能写作有可

能成为文化商品或文化产品,但是不能超越人类。因为作为经典,“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真正的经典需要深度挖掘人性,并在不同的情节中展示其细微变化。

主持人侯贞认为,未来Al写作大有可能会取代网络“写手”,但真正有思想、有情感共鸣的文学创作必

然还是出自人类之手。这就好比服装加工流水线上的操作员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而手工创作工匠却不会

被机器超越一样。

(选自“新浪网'’《新闻评谈》,有删改)

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被Al赋予不一样的现实意义,但Al还是不能像人类那样具有自我意识,可以制造出复杂的概念、

价值和意义体系。

B.人工智能内在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和人脑之间的差别是无法逾越的,这不只是量的差别,更是质的差别。

C.人工智能续写经典小说,引发了人类作家能否保住饭碗的担忧,这种担忧不仅仅是出现在文学创作领域,

也存在于其他领域。

D.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和人脑的差别,Al获得和人一样的自我意识,这种状况只存在于科幻电影

的虚构剧情中。

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创作的话题,有些专家认为Al不能超越人类,因为Al不可能具备人类的思维和

能力。

B.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软件程序完成文学创作,这虽然只是Al深度学习的结果,却得到了一些网友的肯定

与认同。

C.主持人侯贞认为正如手工创作工匠不会被机器超越一样,Al写作不可能取代人类创作。

D.因为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人类更为高效,所以有人认为人类可能会被其取代。

23.下列事实能够作为“人类作家能否保住饭碗'’这一忧虑的依据的一项是()

A.Al续写的《孔乙己》,孔乙己学会了七种偷书的方法,最后被黑吃黑,情节悚人,内容令人担忧。

B.Al续写《寂静的春天》,主角不忍风暴吞噬生灵,最终促成上帝与人类的和解。

C.Al续写的《桃花源记》,硬生生地续写成了恐怖故事,这不仅颠覆了经典,而且还会误导读者。

D.Al续写的《孔融让梨》,孔融和兄弟们互相让的东西也不断增多,从梨到核武器,直至局面失控。

24.两则材料都是在讨论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创作的问题,二者在论证方法和论证侧重点上有何不同?

25.根据材料阐述的观点,结合人工智能和人类创作的双重特点,简要续写易卜生《玩偶之家》“娜拉出走

后会怎样要求:字数在60-100之间。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勤政

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德治思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

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其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

礼乐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

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且成为历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之深远。随着东亚儒家文化

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

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儒家礼乐

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

在理论层面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孔子最早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的命题,七十子接着展开

深入讨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是有没有语言能力,而是能否按照礼的要求在生活。《礼记•冠义》说: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

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圣人"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懂得"自别于禽兽“,就是有了

文化自觉。

为了唤醒人的文化自觉,儒家把礼作为文明与野蛮相区别的标志。相传孔子作《春秋》,以为万世龟鉴。

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儒家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道相贯通,礼就是自然

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故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而上的根据。《礼

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左传》说:“礼以顺天,天之道也。”

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也是中国人高雅的生活方式。古代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在称谓、站位、迎

送、宴饮等环节上精心设计的各种仪节,体现尊老敬长、孝亲睦邻、自谦敬人、和谐为上的理念。即使是

由于空间阻隔,双方只能用书信交流时,也有特殊的礼貌用语。人们在行礼过程中体味崇高、庄重、肃穆、

威武、豪迈、仁爱、和乐等多种情感。

(摘编自彭林《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材料二

一提起礼乐文化,一些人可能会想到封建礼教,如“克己复礼''"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这些都是传统礼

乐文化中的消极内容。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考订梳理、去芜存菁,

既要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也要警惕其中消极、落后的文化糟粕,并予以扬弃。

比如,古代的礼制,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具有服从、统一、强制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总之,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

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宏观层面,我们应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

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

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古代,礼乐文化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普通老百姓只能对其“敬而远之现代社会,礼乐文化要

想在和谐社会关系、增强价值认同等方面发挥实际作用,需要在微观层面,引导普通人将礼乐文化内化于

心、外化于行。

在推广普及礼乐文化方面,学校和媒体应该发挥更大作用。近些年,一些大学围绕培育和弘扬礼仪文

化,开发出大量现代礼仪课程,受到学生和社会人士的热烈欢迎。比如,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的《现代礼

仪》视频公开课,开课7个学期,就有近70万人次选修。很多中小学把礼仪文化教育融入“立德树人'’的全

过程,持续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确立符合礼仪文化规范的行为方式。这些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也在

持续开展,提升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了学生们的道德情操。

无论是传统礼乐文化,还是新推出的现代礼仪,要想在现代社会扎下根、传下去,都要与现代人的生

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中国礼中国乐》中的《成人礼》篇,从花木兰从军出征保家卫

国,讲到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从古至今其实

一直是贯通的。

(摘编自殷慧《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

2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乐是周公在吸取历史教训基础上创制的,经过孔子、孟子等人弘扬与完善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B.作为一种社会生活规范,礼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其范围广泛,甚至包括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C.儒家认为,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因此设计时依仿自然,重视形而上的天道而轻视人道。

D.封建礼教中的“克己复礼”“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消极落后的观念,在当今时代要予以扬弃。

2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儒家看来,礼是人类与禽兽、文明与野蛮相区别的标志,人应该按照礼的要求生活。

B.礼是社会活动的准则,古人在人际交往中很注重礼仪,如姚鼐称朱孝纯为“子颍

C.我们要全面分析研究传统礼乐文化,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D.传统礼乐文化只要适应现代生活,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在现代社会复兴。

28.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古人见面、告别时要“三请三辞”,这些繁文缗节在现代社会容易让人望而生畏。

B.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的《现代礼仪》视频公开课,开课7个学期,就有近70万人次选修。

C.史学大师钱穆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中国文化之心。中国文化之心就是‘礼"

D.宋代的成人礼源于《仪礼•士冠礼》,但象征成人的三加之冠,由周代的缁布冠、皮弁、雀弁改为冠巾、

帽子、蟆头。

29.关于礼乐文化,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30.如何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方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有界限的,不能模糊,这种格局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如果有朋

友写信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英美,家庭包括他

和他的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

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

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

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

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则好

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

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

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

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

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

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

势力厚薄而定。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

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湖棚,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

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节选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样不分差序的爱的观念,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

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方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

这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有时把“忠”字招出来放在这位置上,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忠君并不

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王私人间的关系。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

“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

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写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

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

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节选自《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有删改)

材料三: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

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礼是合式的意思。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

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

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

动的。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

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

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

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

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

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

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节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方社会相比,乡土中国“家”的界限模糊,作者认为这正是中西方社会结构不同的表现。

B.在中国传统中,没有个人对团体履行义务的行为规范,也就不容易找到个人对团体的道德要素。

C.礼和法都是行为规范,“礼”靠教化养成,"法”靠国家权力推行,二者皆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

D.维持礼的是传统,而乡土社会可靠礼来维持,正是因为它满足了传统可以有效应付生活的前提。

3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乡土社会,亲属关系呈现水波似的同心圆,自己是圆心,根据血缘关系,逐步向外推展开。

B.传统道德的“忠”,有对朋友的“忠”,有对君王的“忠”,包含私人关系,最接近公共道德观念。

C.从行为规范看,礼和法律并无本质差异,它们都是约束人行为的规范,合乎礼的行为就是对的。

D.因为缺乏变化,礼只能在传统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它的效力无从发挥.

33.下列《红楼梦》中的情节,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袭人是贾母拨过来侍奉宝玉的,因此宝玉不能直呼她的名字而称“姐姐”。

B.凤姐弄权铁槛寺,干预张姓财主女儿金哥的婚事,导致金哥殉情而亡。

C.柳湘莲因贞操名节的禁锢,拒绝了和尤三姐的婚约,尤三姐以死明志。

D.有一回晴雯不在,三等丫鬟小红给宝玉倒了一杯茶,招来一顿责骂。

34.材料一与材料三都在谈乡土中国的特点,论证方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5.下面的文字是小说《白鹿原》的结尾,请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分析白嘉轩对鹿子霖忏悔的原因。

他一路思索,既然神灵把白鹿的吉兆显示给我白嘉轩,而不是显示给那块土地的主家鹿子霖,那么就

可以按照神灵救助白家的旨意办事了。如何把鹿子霖的那块慢坡地买到手,倒是得花一点心计。要做到万

无一失而且不露蛛丝马迹,就得把前后左右的一切都谋算得十分精当……一旦把万全之策谋划出来,白嘉

轩实施起来是迅猛而又果敢的。

这个村庄后来出了一位很有思想的族长,商定族长老大那一条蔓的人统归白姓,老二这一系列的子子

孙孙统归鹿姓;白鹿两姓合祭一个祠堂的规矩,一直把同根同种的血缘维系到现在……白嘉轩看着鹿子霖

(注:此时鹿子霖已经发疯,家业败落),忽然想起以卖地形式作掩饰巧取鹿子霖慢坡地做坟园的事来,儿

子孝文的县长,也许正是这块风水宝地荫育的结果。他俯下身去,顶着鹿子霖的眼睛说:“子霖,我对不

住你。我一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心。”

----摘编自陈忠实《白鹿原》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尽管儒家和经学在汉代盛行,“厚人伦,美教化”“惩恶扬善”被规定为从文学到绘画的广大艺术领

城的现实功利职责,但汉代艺术的特点却恰恰是,它并没有受这种儒家狭隘的功利信条的束缚。刚好相反,

它通过神话跟历史、现实和神、人与兽同台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