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试题(文学)-训诂学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1页
大学试题(文学)-训诂学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2页
大学试题(文学)-训诂学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3页
大学试题(文学)-训诂学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4页
大学试题(文学)-训诂学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学试题(文学)-训诂学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卷I一.参考题库(共30题)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注〕:“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殷,这里用做动词,震动。”这样注解对吗,为什么?2.简述王引之《经传释词》的缺点。3.《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注〕:“念悲其远也:惦念着她,为她远嫁而伤心。”这样的注解对吗?为什么?4.文字,音韵,训诂这三个门类如何分工?5.简述胡三省《资治通鉴注》的特点。6.训诂原则是什么?7.集解类注释8.从文献学的角度看,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所做的工作包括哪些?9.怎样利用古注?10.《释名》是一本什么样的一本书?11.简述《方言》的内容。12.注释书中有些什么训诂内容?13.清代善于由音求义表现在哪些方面?14.简述词汇和词义古今演变的几种情况。15.“义”与“训”是训诂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的关系如何?16.翻译: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大雅·常武》)17.传注18.王引之《经传释词》所使用的一些研究方法大体包括哪些?19.纂集工作20.简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注解的特点。21.简述《尔雅》的缺点。22.运用依据古训的考释方法,必须注意哪几个问题?23.翻译: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24.古书中常见的省略类型有哪些?25.解释文意有哪几种?26.训诂工作包括哪些内容?27.宋代理学家注释古书的的特点是什么?28.“训诂学”在解释文句时会涉及哪些问题?29.举例分析之言“之言”的用法。30.翻译:漆沮之从,天子之所。(《小雅,吉日》)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这样的注解不对。 依照注释,殷,这里用做动词,震动。“但”像雷鸣般的声音“不知所出,跟原文对应不上。”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也似是而非,不合常理。且下句的主语不知所云。其实,这里的”殷岩泉“只是句法上错综变化了一下,语意结构跟”熊咆“”龙吟“是一致的,当讲成”岩泉殷“,他们共同构成全句的主语部分。”岩泉“返指岩间之泉,是”殷“的主语。这样全句就结构整齐,语意顺畅了。 全句的意思是: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层巅(高山)惊动。2.参考答案: 1)过于自信,动辄破字。 2)原文可通,而辗转为训。 3)义项分得太细而缺乏联系。3.参考答案: 这样的注解不对。 按照注释,原文应该表述为“念之,悲其远也”,这并非作者原意,也不合古人行文之法。其实“念”也是“悲”,古人习惯把两个意义相近的字连在一起使用,它们表达的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意义,不能分别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含义。这里的“念悲”就是“悲伤”的意思,人还没离开,也不到“惦念”的时候。 全句的意思是:您老送燕后上车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为她的远嫁而悲伤,确实是爱怜她。4.参考答案: 文字学,传统语言学的文字之学,着重在识别汉字的字形,从字形出来辩明音、义,研究汉字形体的发展,从而达到归纳汉字造字法则的目的。 音韵学,传统语言学中的音韵学,着重在研究不同时期汉语语音的体系和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语语音的变化。切韵,等韵,古韵之学,都取得了很大成果。 训诂学,语言所含的思想内容是它的核心。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当语法学和修辞学还没有独立出来的时候,这两个门类的内容,也是包含在训诂学中的。如果简要地说,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偏重于音,而训诂的研究则偏重于义。这三个门类的研究虽有以上的分工和侧重,必须相互联系和贯通。5.参考答案: 1)校勘都能列举证据,令人信服,还常常连带校正了相关典籍的错误,还进而探讨了致误的原因。这样的校勘,不仅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很见功力。 2)胡氏注《通鉴》征引极广博。全书的注解中,除了用诸如《说文》、《释名》、《玉篇》等字书和大量史乘外,举凡先秦经书、汉代乐府、晋人法帖、六朝杂著、唐宋诗文、汉唐旧注等等,无不在征引之例。 3)胡氏《通鉴注》在字词的注音、释义上仍然下了很大功夫,颇具特色,尤其是考释词语,作者或博采众家之说,间下已意;或探讨成词之由,说明词语使用时间。 4)作者还喜欢用当时的语言来印证古语,注语中常见“今人言”、“今谓之”一类的话,这种把古今语言贯通起来的做法,是历代训诂学家的一个好传统,在《通鉴注》中得到了发扬光大。6.参考答案: 1、注意词义的社会性,词的词汇意义不是任何人主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公众约定俗成并受社会制约的,这是词义的社会性; 2、注意词义的时代性,词义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的,就是词的意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变化,这就是词义的时代性; 3、释义要联系语言环境,指解释词要与上下文吻合; 4、尊重古训而不墨守古训。7.参考答案: 博采众家之长,汇集各家对同一部典籍的注释,间下己意而成。 代表:何晏《论语集解》,王先谦《荀子集解》《庄子集解》,孙诒让《墨子间诂》。8.参考答案: 1)揭示原书体例。 2)找出语句出处。 3)考察制度演变。 4)校正文字错误。9.参考答案: 参阅古注,除了掌握它的基本体例,明瞭它的解释内容,懂得它的术语用法之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批判吸收阅读古书,参阅古注是必要的。但是,对古注的内容我们应当采取分析的态度,在善于汲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因为古注都产生于漫长的封建社会,作注的人不可避免要受到他们所处历史时代的局限,注解的内容自然会有宣扬封建思想和唯心主义的地方,甚至严重歪曲原书思想内容也在所难免,所以我们不能一概相信,全盘接收。例如《七月》中的“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这一句,本是描写农奴女孩人身不自由,唯恐被奴隶主贵族之子掠走的悲懼心情,但《毛传》却解释说:“伤悲,感事苦也。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殆,始。及,與也。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这显然是美化了“豳公子”,歪曲了诗篇的本意。《诗经》古注以毛传为最清醇,尚有可批判之处(《毛传》小序尤其如此),参阅其他古注,自然更应精审辨择。 (二)正确取舍古注对于词义的解释,大多是可取的,但误解之处也往往有之,我们同样要正确取舍。如《七月》“殆及公子同归”中的“殆”字,本来是唯恐、只怕的意思,它是表现“女心伤悲”的疑惧之情的一个词语,《毛传》却把它解释为“始”,曲解了词义。又如“春日载阳”的“载”字,郑玄认为是“则”的借字,其实它是“才”的借字,是始的意思。像这种不正确的解释我们就不能取用。古代的注解家,有的取舍无方,往往把异家别说牵附在一起,如魏代王弼注《周易》,梁代皇侃注《论语》,便有这种现象。有的又固执保守,泥于师法,明明解释错了,也不敢承认和改正,如汉、唐人的经书注疏就不免这种弊病。对于这两种倾向,我们都要注意分辨,予以扬弃。此外,还有一些注解家喜欢旁徵博引,考证繁琐,或侈谈义理,流于空疏,这些我们都应当注意,不要陷入到里面。 (三)联系正文参阅古注,自始至终都要紧密联系正文。联系正文阅读注文,通过注文理解正文,相互推求,彼此印证,才能理解正确,体会深刻。(四)融会贯通一篇文章的注解虽然有不同的内容,但有时往往有互相包容的关系;虽然分散成多处,却彼此不无联系。因此,我们阅读古注,不应割裂孤立地看问题,应该把注文看成一个整体,要善于融会贯通,举一隅而反其三。10.参考答案: 训解词义的书。汉末刘熙作。《释名》这部书是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的由来的。刘熙在自序里说:“熙以为自古造化制器立象,有物以来,迄于近代,或典礼所制,或出自民庶,名号雅俗,各方多殊。„„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 今本27篇分为8卷。所释为天、地、山、水、丘、道、州国、形体、姿容、长幼、亲属、言语、饮食、采帛、首饰、衣服、宫室、床帐、书契、典艺、用器、乐器、兵、车、船、疾病、丧制。这代表刘熙对语词所表示的事物的一种分类。刘熙解释事物所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完全从声音上去探索。 如“日,实也”、“月,阙也”,这种解释已见于《说文解字》,但是刘熙要说出道理来,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日,实也,光明盛实也”;“月,阙也,满则〔复〕阙也”。全书都是这样考求语词音义之间的关系,说出缘由来。如说:“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冬,终也,物终成也”;“彗星,光梢似彗也”;“身,伸也,可屈伸也”;“皮,被也,被覆体也”;“脊,积也,积续骨节终上下也”。诸如此类都是就音以求义,在训诂学上称之为声训,也称音训。刘熙所加的声训,虽然有些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大部分都出于主观的推想,没有实际的根据,也并非经过系统的探索而得出来的,因而缺乏科学性。不过,远在1700多年以前就有这样具有语源学性质的书,还是很可贵的。其所以能流传下来而没有亡佚,与人民很想追寻语源的心理有关系。《释名》这部书对后代学者提倡因声以求义的训诂方法也有很大的影响。 《释名》书中记录了很多汉代通用的语词,可以跟《尔雅》、《说文》等书相参证。全书以声为训,或取同音字,或取同韵韵近字,或取声同声近字,由此可以考证汉末的语音,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书,不能等闲视之。11.参考答案: 1、通语,方言中的专门用语,或者称凡语,指广泛通行的一般说法,类似后来的普通话; 2、某地某地之间的通语,指通行区域比较广的方言词; 3、某地语,或者称某某之间语,指个别地区方言词,其范围比上一类狭窄; 4、书中记载有不少方言同源词,有助于研究古汉语的声转等问题; 5、拿本书与现代汉语比较,可以看出古今语的联系,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12.参考答案: 1.解释词义。 解释词义的训释用语:谓之、曰、为,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叫作”,通常在属中求别,兼含同义词的辨析;谓,可能指特定语言环境中词语的特殊义、灵活义。犹,相当于“等于说”;之言(或之为言),以音义相通的词,沟通两词的同源关系;貌,相当于“…的样子”。 2.解释句意。 3.讲解语法现象。 4.说明特殊的修辞表达方法。 互文:并列的两个词组或对偶句中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或词组互为补充、互相发明的修辞方法。 连文:连用相关词语的方法。 变文:行文中运用同实异名关系改变用词的一种方法。 5.说明古代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13.参考答案: 清以前的训诂学家对音义关系认识是模糊的,对声训从未作过理论说明,有些人还拘于文字的形体,更是隔绝了音义的联系。清代训诂学家提示音义关系的原理。 段玉载说:“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 王念孙说:“训诂之旨,本于声音”。14.参考答案: (一)语汇的消长; (二)词的结构古今不同; (三)词义演变之后,古今意义不同。15.参考答案: “义”与“训”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①义指词义即词所负载的客观内容;训指训释,即对词义这一客观内容的人为表述。人为表述的训释应该符合词义的客观内容,因而理论上它们可以统一。 ②但实际上,由于对词义的认识不足,训释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词义;又由于各人的条件不同,对同一词义可能得出不同的认识,从而作出不同的训释。因此实际训释通常不等于客观词义。 ③在实际的训诂材料中同训者未必同义,同义者未必同训,可见“义”跟“训”是两个东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④训的范围不限于义,许多训释根本不是对词义的表述,如声训意在探源,文意训释有的是临时所指,有的是言外之意,有的是语用说明,有的是背景知识。这些注释可以叫“训”,但不是对词义客观内容的表述,因而不是“义”。16.参考答案: 周王在太庙任命南仲为元帅。17.参考答案: 对原文进行解释,同时把作者的意思传达给读者,以字为基本*单位进行训释。 代表:毛亨《毛诗诂训传》、郑玄《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合成《三礼注》)、颜师古《汉书注》。18.参考答案: 1)排比结构相同的用例,概括出词语的含义。如要解释《诗经。终风》的“终风且暴”的“终”,王念孙把句式相同的文句“终温且惠”、“终且贫”等都收集排列一起,从而得出“终”与“既”同义的结论。 2)利用文例来推敲含义。比如利用互文,解释“用”有“由”义,就是利用了《礼记。礼连》“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的材料。 3)借助注释家的训诂。如解释“用”有“由”义,引用了《诗经》毛传的训释。 4)因声求义。如王引之读《诗。鄘风。载驰》“众稺且狂”的“众”为“终”,也即“既”义,就是使用了这一方法。19.参考答案: 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 一是为了集中使用某些材料而编纂; 二是集中某些材料之外,还要通过编纂来证实某种理论。20.参考答案: 1)注释不主一家,常引不同解释。唐人作疏,惯于宗奉一家之说,未免拘泥,朱注则不同:于前代学者中征引马融、郑玄、赵岐、陆德明等人解释,于当代学者中征引二程、程门弟子及他人解释,征引十分广泛。 2)注释时释词、串讲、评点相结合,错落有致。释词加串讲,是东汉经师已有的传统,朱注中很常见。同时评点之风盛行于宋。 3)汉末以来,为注解注音的很少,但《集注》注明音读,为读者提供了方便。21.参考答案: 1)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解释词义笼统、含混,不够精确。 2)有些词义辨析也失之勉强。 3)有些词归属不当,有些词前后重出。22.参考答案: 一是对古训、旧注要认真研究,注意分清是与非。 二是在古训的基础之上,还应该搜集其他证据,特别是和所释词相同的例证。单文孤证,终究是缺乏说服力的。 三是从字典辞书查到古训后,应尽可能地查核原文。使用《康熙字典》、《经籍馔诂》一类的书不必说,就是使用当今出版的工具书,这个环节也是不能省的。23.参考答案: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东西可去争抢,如果一定说有的话,那就是比赛射箭的时候吧。但也会相互作揖礼让后登台,下场后还要互相敬酒。这种”争“也显示出君子的风度。”24.参考答案: 1、蒙上省《左传•定公四年》:“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 2、因下省《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3、因疏略而省《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应为“沽酒不饮”《左传•襄公二年》:“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齐师乃还。”应为“马百匹,牛百头。”25.参考答案: (1)串讲大意; (2)分析句读; (3)阐述语法; (4)显示修辞; (5)申述章旨; (6)考证名物、典章制度; (7)引证史实、故事。26.参考答案: (1)注音。即给古籍中的生僻字词注音。古籍上的注音方法概括起来有四种: A.描写法。直接描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B.“读若”法。“读若”法是以某字的读音为标准,指示人们照这个字的音去读即可知其音的方法。 C.直音法。以同音字来注音的方法。 D.反切注音法。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2)释义。包括: A.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 B.释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 (1)翻译。这又分为两类: A.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 B.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 (2)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意”。(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 (4)、释成语典故。 A.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训诂学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 B.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 (3)说明语法修辞和分析句读。为了准确解释词义和文义,训诂工作还常解释相关的内容,包括一解释语法a、解释词语的顺序 B.解释介词与宾语的位置 C.解释否定句宾语的位置 D.解释押韵倒语 二、讲解修辞 A.指明比喻 B.指明替代 C.指明避忌 D.指出双关 三、分析句读,分析句读,就是给古书断句标点。27.参考答案: ①善于阐明义理; ②敢于创发新义; ③对音义关系有一定认识,如王子韶的“右文说”,对语法现象有进一步了解; ④能利用金石学的成就进行训诂; ⑤缺乏求实精神,主观想象多。28.参考答案: 解释古籍中文句的意义是训诂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古代典籍都没有标点符号,所以解释文句意义首先就要分析古文的句读.弄清古文何处该断。句子断开了,才谈得上去理解它的意义。其次,解释文句还要涉及对句意的疏通。因为古文的意义之所以不容易理解,除了字词的意义之外,还有一些不属于解释字词的范围;或者说,有时各个字词的意义弄清了,并不等于整句的意思就清楚了。还要结合句子的结构、语气、表达方式等,才能把句子的意思解释准确。有时候,解释文句的意义还会涉及到对语法现象的阐释。因为有些句子只有把字词之间的语法关系确定以后,句意才能解释明白。29.参考答案: “之言”主要作用是以音义相通词作为训释词,从而沟通两词的同源关系。 例(1)《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肆献祼享先王郑玄注:祼之言灌,灌以欎鬯,谓始献尸求神时也。“祼”和“灌”同源词,音义相通。 例(2)《周礼·春官·大宗伯》:蔽芾甘裳,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裳,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裳,勿翦勿拜,召伯所说。郑玄笺:拜之言拔也。 “之言”在这里是指出“拜”为“拔”的假借字,不过也没有超出通过语音线索寻求语义的功能。30.参考答案: 从漆沮那里驱赶禽兽,把禽兽赶到天子的猎场去。卷II一.参考题库(共30题)1.变文2.互文见义在所表达的意义上和修辞手法应怎样理解?3.简述声训的弊病。4.连类并称5.“貌”、“之貌”这种训诂术语的主要功用是什么?6.训诂学今后的任务是什么?7.简述训诂学、语义学和词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8.黄侃专从训诂角度依段玉裁说举“现在完全切用十种根柢书”,是什么?它们又可分类哪四类?9.什么是误文、形讹、坏字?10.简述宋代训诂的特点。11.简述本义与余义的关系。12.举例说明训诂学对其他学科的帮助作用。13.浑言14.简述“浑言”、“析言”等术语的用法。15.古书的注释对我们今天阅读古籍有什么意义?16.古书注释中释句的方法有几种?17.《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注〕:“〔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院子周围砌上墙,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垣墙,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垣,矮墙,也泛指墙。”这样的注解对吗?为什么?18.孙诒让《墨子闲诂》校字条例,包括哪些?19.翻译: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20.简述钱绎《方言笺疏》的特点。21.简述连绵词的特征。22.为什么说训诂的范围必须扩大?23.说明浑方(散文)与析言(对文)在训诂中的具体运用情况。24.以清代为例,简述传统训诂学的成就和特色。25.“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示尝。”句中“肯”和“綮”是什么意思?26.为什么说解释词义是训诂的核心工作?27.怎样看清词义的历史范畴?28.杨伯峻是如何证明《列子》是魏晋人伪作的?29.举例说明训诂学对字典辞书鳊纂工作的指导作用。30.简述洪诚《训诂学》的优点。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行文中运用同实异名关系改变用词的一种方法,变文的使用出于不同的表达需要。2.参考答案: 一是上下两句的词语要相互补充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意义。如:公入而赋,姜出而赋,是指二人在入洞和出洞时都是吟赋。 二是上下两句交替使用不同的词语以避免行文的单调枯燥。如:贽币不通,言语不达。通和达就是互文见义。3.参考答案: 首先,声训作为一种方法,是有严重缺陷的。正如王力所指出的那样,“声训作为一个学术体系,是必须批判的,因为声音和意义的自然联系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从总体上看,也确实如此,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并不存在着本质上的必然联系。 其次,使用声训来训释词义,必须依据古音,切忌以今度古,根据今音想当然地侈谈音转、通假,这是不严肃、不科学的。 再次,对形声字声旁表意作用要作具体分析,无限夸大声旁表意的作用或者简单地加以否定,都走向了极端。4.参考答案: 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5.参考答案: 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如《诗•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熹注:“沃若,润泽貌。”《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王注:“冉冉,行貌。6.参考答案: 一是实现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指导训诂工作,提高训诂工作水平。7.参考答案: 1)训诂学和语义学、词汇学不能合而为一,这是因为,这三者在研究的范围还是各有侧重,三者的研究方法也不必完全划一,这三者可以成为相互交叉的、关系密切的、然而又是各自独立的学科,三者在它们的发展中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2)在语言学领域里,训诂学应当与汉语词汇学和语义学衔接,训诂学理论建设应当大量借鉴词汇学和语义学的已有成果,而从训诂学中开掘、概括出的理论原理,也必然是对汉语词汇学和语义学的充实,甚至使这两门学科现有的体系发生重要的变化。 3)训诂学就其时代特点及其既定任务来说,与汉语历史词汇学和历史语义学又是不能等同的。8.参考答案: ①即《尔雅》《小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玉篇》《广韵》《集韵》《类篇》。 ②(1)《尔雅》解释群经之义,是训诂的根本,能明一切训诂。 (2)《说文》解释文字之原,掌握文字之由来。 (3)《方言》解释问题不同之语言。 (4)《释名》解释文字得音之原,掌握声义贯通之理。9.参考答案: 误文,就是误字。 形讹,也叫字误、形误、形近而误,指两个字因形体相近而误。 坏字,也是指形近之误。或称“字坏”。10.参考答案: 1、敢于创发新义,以朱熹《诗集传》、《楚辞集注》最有代表性; 2、产生了“右文说”,为研究语音语义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3、开始利用金石学的成就,使训诂学与金石学结合起来,开创了训诂学的新局面。11.参考答案: ①凡是每一个字都有本义,又有引申义和假借义,构成了词义系统。 ②只知道本义抛开引申义和假借义,这是一种片面性。 ③只知道引申义和假借义,抛开本义,这又是一种片面性。 ④这两种版面性都不能研究好古代文献。如道路的“道”,形声字,它的本义即道路,引申义有道理、方法、假借义有和尚、老道。12.参考答案: 训诂学除了对古代作品的阅:读与教学、对吉籍的整理、对工具书的编纂等工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之外,它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也有很大的用处。 首先,它对历史攀的研究有用一如}《》史记》,“号为张楚”究为何意一是不是像有人一所说的“国号为张楚”呢?如有一些训诂学知识,可知古代“张”有。施”、“开”、“陈设”等意,这些意思均可引申出“建立”的意义,再据《史记》他篇和《汉书·高帝纪》“自立为楚王”、“大楚兴,陈胜王”、“袒右,称大楚”等记载,可知陈胜当时的国号是“楚”,“张”是“建立”的意思,“号为张楚”意即“宣称为建立楚国”。 其次,训诂学对医学、校勘学、考古学、词汇学、文字学、修辞学等学科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13.参考答案: 浑言即笼统地说它强调同义词相同的方面,是异中求同。14.参考答案: 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言、散文,与析言相对,训诂学中分析同义词的术语,浑统称说之意,用以说明同义词共同的意义,而不计较其细微差别。 如:《说文解字•疒部》:“病,疾加也。”“疾,病也。”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包咸注《论语》曰:“疾甚曰病。”浑言则“疾”、“病”意义相同。 《说文解字•行部》:“行,人之步趋也。”段注:“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谓之析言,也叫“对文”、“对言”。 同“浑言”相对。训诂学中分析同义词的术语。分析称说之意,用以辨析、说明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如《说文•走部》:“走,趋也。”段注:“《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日趋,疾趋曰走。’此析言也。许浑言不别也。”15.参考答案: 古书的注释对我们今天阅读古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时代的远隔,语言的变迁,文字的异形,行文的变化,许多古籍,我们如果不依靠古注,就不能看懂。 古注可帮助我们: (1)了解字词句意。如《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何晏集解:“马(融)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王(肃)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通过古注,我们就懂得了“学”、“时”、“说”的含义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全句含义。 (2)了解全章大意。如《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疏云:“此章言王者任德,霸者兼力,力服心服,优劣不同也。” (3)了解读音。如《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释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4)了解典故。如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李善注:“《左氏传》曰:‘齐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脱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公从之。’《墨子》曰:‘傅说被褐带索,庸筑傅岩。武丁得之,举以为三公’。”李善注说明了原文典故的出处。 (5)了解古籍版本及校勘情况。如阮元为《十三经注疏》所作的《校勘记》,比较各种版本,除校正正文的错误外,还校正了许多注疏中的错误。此外,古注还有阐明哲理、划断诠意、说明语法、介绍修辞等等情况,对今人阅读皆有启发。16.参考答案: (一)翻译 1、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如:《诗•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毛传:“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 2、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诗•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毛传:“石虽坚,尚可转;席虽平,尚可卷。” (二)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如:《诗•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言后妃有关睢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三)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意。”《诗•小雅•小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郑笺:“衰乱之世,贤人君子虽无罪犹恐惧。”17.参考答案: 这样的注解不对。 依注释,“垣墙”是动词砌上垣墙,“周”是名词周围,“庭”是名词院子,那么对应原句连起来就是“砌上垣墙周围院子”,虽可意会,但不成辞例,不合语法。其实,“垣墙”仍然是名词,句中作状语,“周”为动词,围绕之义。 全句的意思是: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18.参考答案: 1)据字体演变之例校。 2)据音讹之例校。 3)据上下文意校。 4)据对应文例校。 5)据古书用词例校。 6)据文字通假例校。19.参考答案: 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高山惊动。20.参考答案: 1)是博引众说,择善而从。钱铎在注疏、校勘过程中,常征引戴震、卢文弨、王念孙、段玉裁、王引之、郝懿行等人的著述,《方言笺疏》可谓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 2)是常以《方言》与《说文》、《尔雅》、《广雅》等互证。21.参考答案: ①一个语素两个音节,是单纯词。 ②形体不固定。如“望洋”又写作“望羊、望阳”等。 ③连绵词只能两个字结合起来求解,不能拆开来求解。22.参考答案: 传统训诂学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一开始就是以经书为中心,直接为读经服务的。训诂家们在解释字义时,固然也追求字义的来源及其演变,但他们往往只重视汉代以前,汉代以后就很少道及。同时,他们对一些所谓的俗字也往往重视不够。而事实上,语言发展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新的词语出现,方言俗词意义的研究有时也是很有意义的。所以现代训诘学如果仍只以经书为中心进行研究.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应扩大训诂的范围,要把语言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看作有同等的价值,要研究每一个词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死亡,只有这样,训诂学才能真正成为语言学的一个部门,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于它的任务。23.参考答案: 浑言、析言;散文,对文:辨析同义词,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浑言又称为统言、通言、散文、散言;析言又称为对文,对言。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散文。对言就是相对地说,散言就是不相对地说。浑言、散文是异中求同;析言、对文是同中求异。二者旨在辨别外延相同而内涵有别的概念之间的差异。如说文走部,走,趋也。24.参考答案: 1)对音义关系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从早期的“声训”,到晋人首创至宋代成熟的“右文说”,再到“声近义通”,再到清代乾嘉大师的“因声求义”理论,就是正确认识的体现。 2)学风、态度严谨求实。特别是清代的学者,一些名家的著作,都是采用了“十年磨一剑”的方式,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经历十年乃至数十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