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1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2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3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卷I一.参考题库(共30题)1.杜预对律、令所下的定义是:“律以正(),令以存事制”。2.废除肉刑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大改革,历史上首次下诏令废除肉刑的是()。A、周公B、汉文帝C、汉景帝D、刘邦3.先秦时期最早起来反对孔子,与儒家相抗衡的学派是()。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4.黄宗羲对封建君主及其"()"提出了批判。5.在董仲舒的理论中,“三纲”的内容主要包括()。A、夫为妻纲B、父为子纲C、君为臣纲D、礼为刑纲6.康有为在其重要著作()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改造方案。7.简述章太炎的"专门法律为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8.西周礼治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9.唐律中体现“父为子纲”的代表性条款有()。A、七出B、子孙别籍、异财C、谋大逆D、子孙违犯教令10.《大同书》的作者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章太炎11.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12.宋太宗赵光义、金世宗等对刑讯进行了批判。13.隆礼重法14.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地主阶级继续利用(),使之又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A、法治思想B、宗法思想C、统一思想D、儒家思想15.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论。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亲亲”、“尊尊”C、三纲五常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16.维新派的()认为:“不变今之法,虽周孔复起,必不能以今之法治今之天下。”A、康有为B、谭嗣同C、梁启超D、严复17.董仲舒新儒家的法律思想,主要有“君权神授”理论,()等内容。A、“三纲五常”的立法、司法原则B、“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C、阴阳五行说D、天人合一”18.子产的法律思想有哪些?19.首先提出德刑并用,以刑辅德思想的是孔丘。20.管仲立法思想的特征是()。A、重农主义B、重商主义C、重工主义D、工商并重21.周公"慎罚"说的内容是什么?22.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的思想家是()。A、申不害B、商鞅C、管仲D、沈家本23.秦统一六国,以秦始皇为首的秦王朝统治集团接受了()的主张。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24.《唐律疏议》中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A、等级特权思想B、宗法伦理思想C、德主刑辅的思想D、维护皇权的思想25.在秦朝,法律成为了君主维护其统治的一种()。A、能力B、暴力C、措施D、策略26.在"三纲"当中,最重要的是()。27.下列各项说法,符合王安石法律思想的有()。A、整饬吏治,慎用刑罚B、大明法度,众建贤才C、"审刑名"的司法原则D、"三不足"的变法理论28.()是中国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29.明初统治者法律思想的特点是宽刑。30.先秦后期的儒学泰斗是()。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罪名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一家之法5.参考答案:A,B,C6.参考答案:《大同书》7.参考答案:章太炎设计的总统制共和国是"专以法律为治"的法治国。他热烈颂扬管仲、商鞅、韩非、秦始皇"以法治国"的学说与实践。反对封建专制法制,章太炎向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的思想是积极的,也是其"专以法律为治"的精髓所在。章太炎"专以法律为治"的主张十分坚定,渗透于法律思想的各个方面。其总的精神仍然是"抑官吏,伸齐民"。8.参考答案:尊尊9.参考答案:B,D10.参考答案:A11.参考答案: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认为仁义礼乐只不过是大盗"窃国"的工具。在这种制度下,盗窃钩者被杀死了,而盗窃国家的人却成了诸侯。法律、道德对"窃国者"不但起不了制裁作用,反而被其利用。这是庄子对儒家所讲仁义的深刻批判。12.参考答案:正确13.参考答案:隆礼重法,出自于荀子治国理念: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在国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礼”。荀子认为礼从区分与调节不同人的利欲关系中产生结果;在治礼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及人的欲望,而要让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在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之间保持平衡。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由此,礼转为法。因此,荀子常有“礼法之枢要”“礼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礼法并称。14.参考答案:B15.参考答案:C16.参考答案:B17.参考答案:A,B18.参考答案: 子产的法律思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子产对礼治的继承与改造。子产将礼与仪区别开来,把礼视为自然的总秩序和总规律,推动了礼的自然化和社会化。同时又将礼下放到民间,沟通了礼与法的界限,开创了后来从礼治过渡到法治的先河。 二、改革内政、创立新制。提出五项”国之大节“。 三、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四、宽猛并用的刑法思想。以宽服民和以猛服民。罪刑相当与以情断狱。19.参考答案:正确20.参考答案:B21.参考答案: 其内容为:1、对罪犯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2、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 3、刑罚适中; 4、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22.参考答案:B23.参考答案:B24.参考答案:A,B,C,D25.参考答案:B26.参考答案:君为臣纲27.参考答案:B,D28.参考答案:《大清新刑律》29.参考答案:错误30.参考答案:荀子卷II一.参考题库(共30题)1.范仲淹变法图强法律主张的中心内容是()。A、限制君权B、审刑名C、高度集权D、改革官制2.清末修律中“法理派”的主要观点有()。A、因伦制礼,因礼制刑B、法须统一、平等C、“平恕”为审断之本D、法学盛衰与政治无关E、法学盛衰与政治相关3.简述王安石"有司议罪,惟当守法"的主张。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A、《论语》B、《孟子》C、《荀子》D、《老子》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法律学说的思想家是周公。6.玄学基本上是法家思想的新发展。7.董仲舒提出了“()”的理论体系,使()思想上升为官方的指导思想。8.法家的“法治”和儒家的“礼治”的关系是()。A、二者都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B、法治”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礼治”代表封建贵族利益C、法治”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礼治”维护家族宗法制度D、法治”与“礼治”是两种制度的对立9.简述"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10.韩非认为实行"法治"的理论依据是()。A、"人主挟大利"的利害观B、"人民众而货财寡"的人口论C、"欲利自为"的人性论D、"法与时转"的历史进化观11.“法者,国之权衡”的说法,体现了法的()。A、规范性B、自然性C、变化性D、公开性12.简述神权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13.要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的是()。A、张居正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14.集中体现太平天国社会平等制度的是“男女平等”。15.玄学家从“()”的政治思想出发,反对(),主张法贵简贵无。16.与强调"简直"的立法观相应,杜预提出了()的主张。17.丘濬从理论上充分论证了反对株连或主张限制株连。18.“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是()的著名论断。19.中国古代法律观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与()、()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20.在法家兴起之前,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A、道家B、兵家C、阴阳家D、墨家21.韩非的变法观点是()。A、祖宗不足法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C、法与时转则治D、礼、刑、道迭相为用22.汉朝初年,统治者奉行的是()的法律思想。A、儒法合一B、道家C、黄老学派D、法家23.近代中国没能产生最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4."审刑名"的司法原则包含的内容有()。A、克服"独断","偏听"B、行纠察、加强司法监督C、谨慎适用罪名D、习法律,提高业务素质25.耶律楚材为建立封建法制所采取的措施有()。A、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B、统一司法,禁止滥杀C、开文治,任用汉族儒臣D、定朝仪,明君臣上下之分26.“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的思想。A、邓析B、老子C、子产D、孔子27.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是资产阶级()。A、革命派B、改良派C、维新派D、开明派28.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周公B、董仲舒C、孟子D、孔子29.耶律楚材认为,"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因此他主张开文治,任用汉族()。30.清末修律的指导方针是()。A、中外通行,有裨治理B、禁绝鸦片,宜用重典C、广收人才,治法在人D、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B,C,E3.参考答案:王安石认为,要实现天下大治,主要靠两个办法:一是“大明法度”;二是“重建贤才”。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法治、人治统一说。他认为国家是否富强、天下是否安宁,关键在于有没有法度和法度是否合理。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人的作用,认为立法和执法都离不开贤人。王安石将法度和贤才的作用统一起来,认为法治和人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因素,这就形成了法治人治统一论。在实践中具体表现就运用法制手段选拔和任使人才,主要表现在:①久其任而待之以考绩之法。②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正确6.参考答案:错误7.参考答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8.参考答案:A,B,C,D9.参考答案: 墨家否认国家和法律的先天存在,认为人类历史上有过"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的时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从而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和争夺。国家和法律的产生实现了"一同天下之义",消灭了混乱。这种起源论目的在于使"兼爱"、"交利"上升为法律和政策,统一人们的思想,建立对劳动者有利的社会秩序,具有进步性。10.参考答案:A,B,C,D11.参考答案:A12.参考答案: 神权法是由宗教迷信思想发展而来的。在原始社会中,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也相应较低。他们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类的力量支配着人们的生活。进入奴隶社会后,统治阶级就利用人们这种认识,将自己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