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讲练课件:人民解放战争(含答案)_第1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讲练课件:人民解放战争(含答案)_第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讲练课件:人民解放战争(含答案)_第3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讲练课件:人民解放战争(含答案)_第4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讲练课件:人民解放战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课程标准考点1重庆谈判时间地点目的概况结果时间名称内容意义代表:周恩来、王若飞未解决: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化旧-政治协商会议(1946.1.10重庆)内容:再次确定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内容: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共同纲领》1945年8月重庆蒋介石: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②欺骗人民,赢得政治主动(实质:假和平,真内战)中国共产党: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②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签署“双十协定”1945年10月10日《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①双方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②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表明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项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重庆谈判不同点背景结果作用相同点

考点1-1重庆谈判-比较:西安事变(1)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2)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抗日主张(3)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1)抗日战争后,人民渴望和平(2)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3)蒋介石为发动内战准备时间蒋介石被迫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使中共赢得人民支持,取得政治上的主动(1)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2)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发展的结果考点2国民党发动内战内战爆发标志认识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战略反攻时间人物军队影响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和建立专制独裁政府的本质1946.6开始→→1946.10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最高峰)→→1947.3全面进攻被粉碎(自卫反击战)

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①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②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孟良崮战役

千里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考点2国民党发动内战考点3-1解放区土地改革时间背景法律依据总路线结果影响区分土地改革(1950-195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47年抗战胜利后,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考点3-2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李自成起义均田免粮太平天国运动平均分配土地孙中山平均地权国共十年内战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减租减息解放战争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三大改造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78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土地公有制考点3-3三大战役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背景时间重要城市领导人作战军队战略战术歼敌人数结果意义影响经过连续作战,国共两党力量发生显著变化,国民党军队被动防御作战,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1948.9-1948.111948.11-1949.11948.11-1949.1锦州、黑山、沈阳、营口(东北地区)徐州、陈官庄、碾庄、双堆集(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北平、天津、张家口(华北地区)林彪、罗荣桓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聂荣臻等东北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人民解放军、华北人民解放军“关门打狗”“猛虎掏心”“瓮中捉鳖”47万余人55万余人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解放东北全境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考点3-3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考点3-4南京解放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南京解放时间概况影响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发动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宣告了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亡,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区分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三国-吴国元朝1662年1684年1885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州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设台湾省考点3-5历史上的台湾荷兰侵占台湾明末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收复台湾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第一次分离第三次分离回归第二次分离回归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东南海防,维护国家统一单元小结解放战争土地改革人力物力保障政治较量军事较量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陕北解放区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重庆谈判自卫反击战青化砭、沙家店战役孟良崮战役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南京解放1.(2019·江苏南京·10)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里的“渝”指的是()A.广州B.瑞金C.西安D.重庆2.(2019·山东泰安·9)关于中国近代史上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B.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都达成了有利于中华民族利益的共识C.重庆谈判的成果最终被撕毁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D.毛泽东和周恩来都直接参与了谈判3.(2019·四川南充·8)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威。双十协定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沉浮”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C.淮海战役

D.解放南京直击中考4.(2019·江苏宿迁·9)右图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合影,经过谈判,国共两党签订了(

)A.“八一宣言”B.《双十协定》C.《共同纲领》

D.“九二共识”5.(2019·四川遂宁·4)为了“民族的独立、统一、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地抗争与奋斗。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剧—→中国同盟会建立—→辛亥革命兴起C.抗战胜利,人民渴望和平—→重庆谈判—→国共合作实现D.新中国成立初,内忧外患—→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巩固了政权6.(2019·山东滨州·10)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A.西安B.重庆C.上海D.北平7.(2019·山东济宁·16)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关于右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是1946年7月B.地点在陕西西安C.此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D.土地改革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8.(2019·山东潍坊·13)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C.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D.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9.(2019·四川凉山·3)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了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国土地法大纲》10.(2019·云南昆明·10)为适应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从1946年到194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