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胡静寅第2版 教案全套 第1-14章 绪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_第1页
国际经济学 胡静寅第2版 教案全套 第1-14章 绪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_第2页
国际经济学 胡静寅第2版 教案全套 第1-14章 绪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_第3页
国际经济学 胡静寅第2版 教案全套 第1-14章 绪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_第4页
国际经济学 胡静寅第2版 教案全套 第1-14章 绪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经济学》教 案目 录第一部分 课程概况 1授课对象 1课程简介 1教学目标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2章节内容与学时分配 2教学方式 4课程考核方式 4第二部分 教学条件 5教材 5主要参考书 5期刊 7相关的网站 7课程思政案例 8第三部分 教学安排 19第一章 导论 19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20第三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2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4第五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26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 28第七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30第八章 国际收支 31第九章 外汇与汇率 33第十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35第十一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37PAGEPAGE10第一部分 课程概况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学院(部)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学时/学分51学时/3学分授课对象课程简介国际贸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习的能力。素质目标作为普通民众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教学难点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各种理论模型;汇率决定理论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学情分析章节内容与学时分配学时授课要求重点难点理解掌握第一章 导论2一、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四、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意义五、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方法√√√√√√√第二章 国际理论的观基础4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三章 古典贸易理论5第一节第二节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第四章 新古际贸易论9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第二节 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第四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解释√第五章 现代贸易理论4第一节重叠需求理论√第二节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国际贸易理论√√第三节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第四节产业内贸易理论√第五节新新贸易理论√第六章 国际政策6第一节 贸易保护的理论依据√√第二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第三节 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第七章 区域一体化3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第二节 关税同盟理论√√√第八章 国际支2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二节 国际收支分析√√第九章外汇与汇率6第一节 外汇与外汇市场√第二节 汇率决定理论√√√第十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3第一节 弹性分析法√√√第二节 乘数分析法√第三节 吸收分析法√第四节 货币分析法√第十一章 开件下的观经策7第一节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第二节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第三节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第四节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教学方式线上自学、查找资料、讨论线下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课程考核方式第二部分 教学条件教材书名:《国际经济学》第2版书号:ISBN978-7-111-71904-5作者:胡静寅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月书名:国际经济学主编:胡静寅编写单位:兰州财经大学08书名:《国际经济学》第十一版作者:保罗·R.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月主要参考书(),2021-03-11。(,)2021-07-01。21。2021-12-22(21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4-01。2022-04-01。(2022-07-01。)(21),(),2023-07-12。)(21(·17)书)()·J.2022-01-11。(·17)()·普。期刊贸易类金融类相关网站/data//以上两个网站,可以查看某个行业在某个市场的分析报告,对企业产品出口有一定的参考意义。WTO/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议与全球贸易规则。/2205300//ftanew/taxSearch.shtml///~econlib/Science/North-Hollandwww.elsevier.nl/homepage/sae/econbase/menu.sht课程案例、课程思政第一章案例:苹果公司的全球供应链苹果公司将其原本在美国本土的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重塑,变成了设计主要在美国,部件制造在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欧洲以及其他地区,最后整机组装在中国大陆的全247“100%“10%任务:第二章思政育人:“机会成本”与择业、就业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永远逃不开“选择”二字,而“机(1)有一次和一个创业做打印店的毕业生聊过,他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毕业后开店这三年,一分钱没赚还全赔进去了,还不如当时随便找个公司挣点工资,攒不下钱也不至于往里搭钱吧。”上面这两个例子就是关于选择的:如果选择开打印店,就不可能赚到公司职员的薪水;如果选择毕业工作,就要放弃学校里系统、规机会成本蕴含着这样一种道理:你别想把好事占全。或者落实到再有一年学生们将进入毕业季、求职季,有些学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会出现患得患失、好处全拿的心态,这并不利于就业,也不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所以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应找到能帮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的知识点加以传达,帮助学生对择业、就业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任务: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析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第三章案例1: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20139102013—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19.16.4%;38002400150多个国家、30230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任务:共建“一带一路”是在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展开合作,是共赢的。让学生收集“一带一路”国家的资料,整理出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在,对应本章比较优势理论,理解开展国际贸易的意义。案例2:甘肃省的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甘肃省依托“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双循环新格局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为目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机电产品、金属及制品等。2022年,甘肃省外贸进出口展现较强韧性,呈现五个特点:与前五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部正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2(金、134.458.844.9%84.6%116.3%63%和15.1%278.323.8%47.6%RCEP137.849.3%。国有企业进出口占比逾六成。2022年,甘肃国有企业进出口值393.831.3%,67.4%;民营企业进186.30.1%,31.9%;外4承接加工贸易转移步伐持续加快。2022389.316.5%66.6%;加工贸易171.757.9%29.4%21.4202262.323%;24.629.7%;劳动6.151.3%。金属矿及矿砂、镍钴新材料进口持续增长。2022236.815.4%;67.2102.7%。任务:总结甘肃省的比较优势。思考:甘肃如何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第四章案例1:奔跑,向着“一带一路”美好未来—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记/xinwen/2021-03/19/content_5594032.htm1220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分析中欧班列对甘肃省对外经济的意义。课程思政:国际经济学揭示了经济资源在国际上的分配是按照比较优势展开的,但是一个国家是否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包含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国家利益色彩。通过课堂讲授结合“一带一路”、甘肃省历史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客观的国际经济关系认知方法和理念,升华爱国主义情怀。第五章1:60案例2:对外开放:发展中国造福世界/xinwen/2018-11/23/content_5342644.htm案例3:十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同世界共创发展机遇/wsdwhfz/202209/t20220928_1337419_ext.html案例4:发挥高铁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xinwen/2016-07/23/content_5093955.htm思考:中国西部地区如何在现代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课程思政:强调后发国家通过“干中学”实现产业发展赶超,通过战略性进口和出口政策实现发展中国家逐步占领本国市场,挤出外国企业,进而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通过案例讲授和小组讨论将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尤其是中国经验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的兴趣,在理论学习中起到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讲好“中国故事”。第六章案例:中美贸易争端2019911税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单。1010313000121312192020115202163502022323易代表办公室发表声明,宣布重新豁免对352项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20211012202212311:思考1:为什么我国态度“不想打,不怕打”?我国的贸易观是什么?课程思政:通过学习获得理论依据,透过现象看清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本质。用“救民拯弊,莫过减赋”明确指出自由贸易能为各国带来共赢,体现中国的价值观和贸易观,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第七章案例:自贸向西看∙典型案例1.积极推进RCEP政策红利,助力企业“走出去”/article_3907723823_e8eb222f020016wvc.html2.聚焦RCEP企业服务,助力外贸提质增量/article_3907723823_e8eb222f020016wvk.html3.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联动发展模式/articles/view/3907723823/e8eb222f020016wte任务: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分析静态和动态效应,让学生分析中国加入RCEP的效果。RCEP第八章案例:中国式金融发展2023年以来,全球产需逐步向疫情前常态水平回归,我国经常账户运行更1463GDP1.7%。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我国国际收支经受住了多轮外部冲击考验,始终保持基本平衡的总体格局,体现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外汇市场成熟度显著提升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近五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增强。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相比,人民币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另外,近年来国家外汇局持续推进企业汇率避险工作,优化汇率避险服务,扩充汇率避险产品和工具,企业等主体汇率风险意识和运用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下,为国际收支在中长期保持基本平衡和稳健运行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任务: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具体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总体状况及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课程思政: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在金融领域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在国际收支平衡方面做出的努力,激发学生自豪感和使命感。第九章案例1: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是一国政治经济实力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货币的需求衍生于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汇率的波动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一国经济实力、货币地位的高低。202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23面增强,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了稳定地位。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持续推动金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产物,是我国应对百年变局、把握发展主动20231111任务: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人民币成长为核心货币的发展趋势。课程思政:以“中国模式”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启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并鼓励学生努力奋斗。案例2:1998中国香港金融保卫战/dy/article/DUNH8IG405414FO3.html1997课程思政:中国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成功,不仅使自己化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能力,而且香港敢对国际大鳄说不,要求金融正义,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自立自强、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树立了可贵的经验和范例。第十章案例1:我国国际贸易收支双顺差的调节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制定和实行了出口导向的国家发展战略,由于出口导向的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的增加,导致顺差的扩大。为了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我国通过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实现。巨额的外汇储备使得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发挥汇率的调节机制,可以一定程度上调节国际收支状况。任务:国际收支的调节能力最能反应出一国的大国责任感和应对短期流动性危机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比经济大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历史数据,感受到大国经济地位之间格局的转换。课程思政:引导学生体会我国的大国制度自信。案例2:“一带一路”国家国际收支调整外汇管理政策分析。经过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由于合作共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外汇调整政策也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1.合作覆盖面广,汇率安排多元化。2.部分发展中国家签署了支付协定。3.经常项目下的管理限制程度相对较少。4.资本项目保留的管制措施更多。任务:搜集资料,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国际收支调整方面的政策措施,与中国进行对比。课程思政:感受大国责任与担当,体会大国制度自信。第十一章案例1:2023年我国经济政策取向分析/jcck/202302/t20230222_3970843.html2023课程思政:2023案例2:财政部、央行解读2023年财政、货币政策/s?id=1752528000902090137&wfr=spider&for=pc2023课程思政:通过结合内外均衡理论和全球外部环境的现状,加强学生对中国的经济政策稳定性和独立性的理解等。结合中国开放下的案例3:2023年的中国货币政策2022390.51202515(LPR)20102023第三部分 教学安排第一章 导论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掌握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激发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兴趣,为后续章节打下坚实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3)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发展2.难点: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理论演变构建逻辑框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导入课程二、讲解一、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①PPT为主进行讲解②板书西经中学生已经忘记的内容④讲授过程中随机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三、结束布置思考题,以及下节课线上学习的内容。三、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四、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五、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理论与政策相结合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导入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于教学难点,是否讲解得够清晰?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哪些地方可以在下次教学中进一步改进?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教学目标和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国际贸易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的概念(2)封闭、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3)贸易利益(4)国际贸易的起因2.难点封闭、开放条件下一般均衡的比较与贸易利益的衡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导入课程课前对线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通过展示国际贸易的相关数据和图表,引导学生思考国际贸易背后的原因和机制,进而引入本次授课的内容。二、讲解①PPT为主进行讲解②板书《西方经济学》中学生已经忘记的内容③讲解过程中引入个人面临选择时的情况,引导学生在情感上对机会成本的第一节 国际理论的究方分析工具2.机会成本3.商品市场均衡4.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二)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三)封闭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概念进行理解。课程思政:机会成本与就业。④讲授过程中随机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三、结束布置思考题,以及下节课线上学习的内容。(二)国际均衡价格五、贸易利益(一)贸易利益的衡量(二)贸易利益的分解第二节 国际的起因一、一没有的假想界二、国际贸易的起因教学反思是否达到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否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教学资源的应用和创新如何,能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三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绝对优势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3)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古典国际贸易模型2.难点古典国际贸易模型的计算及推导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导入课程每次课前对线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一方面检查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线上学习的回顾引入本次课的内容。二、课程讲解①PPT为主进行讲解12④讲授过程中随机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三、课程结束布置思考题,以及下节课线上学习的内容。第一节 绝对优理论一、重主义二、绝对优势理论三、简评第二节 比较理论一、比优势三、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1.比较成本论的假设条件2.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3.基本分析教学反思现行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应该引入实际案例和模拟演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古典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PPT()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营造互助合作的学习气氛。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目标和要求H-OH-0S-S析。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H-O模型(2)要素价格与国际贸易(3)罗布津斯基定理(4)S-S定理(5)H-O-S定理(6)特定要素模型2.难点(1)罗布津斯基定理的作图分析(2)S-S定理、H-O-S定理的推导(3)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导入课程二、讲解①PPT为主进行讲解②板书《西方经济学》中学生已经忘记的内容③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各国比较优势是不是一成不变。④引入思政案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欧班列开行,引导学生分析中欧班列的开行是否利用了沿线国家的分工优势展开的,进而讨论重点国各自的比较优势。⑤讲授过程中随机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三、结束布置思考题,以及下节课线上学习的内容。第一节 要素理论一、相概念二、模型的基本假定三、基本分析四、H-O定理第二节 要素与国际易一、罗津斯理二、贫困化增长第三节 国际与收入配一、斯尔珀-萨尔森定理二、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三、特定要素模型第四节 要素理论的证与解释一、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教学反思第四节涉及定理较多,需要辨析定理间的区别与联系,例如H-O定理和S-S定理之间的紧密联系是教材中没有的,但是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S-S定理要假设某一商品相对价格上升。第五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不同,理解需求、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掌握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重叠需求(2)产品生命周期(3)规模经济(4)产业内贸易2.难点规模经济假设下PPF曲线的形状及一般均衡的求解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导入课程每次课前对线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一方面检查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线上学习的回顾引入本次课的内容。二、讲解①PPT为主进行讲解;②板书回顾西经中涉及的内容;③讲解过程中联系实际,结合二战后三次国际产业转移,讨论发展中国家应该怎么办。④引入思政案例: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后发国家通过“干中学”实现产业发展赶超,通过战略性进口和出口政策实现发展中国家逐步占领本国市场,挤出外国企业,进而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⑤讲授过程中随机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三、结束布置思考题,以及下节课线上学习的内容。第一节 重叠理论一、消者行设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第二节 基于技术差的国际贸易理论一、技术差距论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第三节 规模、不完竞争与国际贸易一、规模经济的含义二、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第四节产业内贸易理论一、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二、产业内贸易的分类三、产业内贸易的测定四、产业内贸易的解释第五节新新贸易理论一、新新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二、出口贸易与企业异质性(*)三、企业内生边界模型(*)教学反思1PPFPPFPPFPPF2.思政案例在介绍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时,着重介绍中国通过战略性进口和出口政策实现发展中国家逐步占领本国市场,挤出外国企业,进而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干预贸易活动的相关措施,理解贸易保护的依据,掌握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政策措施的经济影响效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保护幼稚产业论(2)关税的经济效应(4)有效保护率2.难点(1)贸易政策的大国效应(2)长期倾销的原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导入课程每次课前对线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一方面检查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线上学习的回顾引入本次课的内容。二、讲解①PPT为主进行讲解②板书西经中已经忘记的内容。③讲解过程中联系实际,使学生理解贸易政策的根本目标是本国利益最大化。引入案例:中美贸易争端。④讲授过程中随机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三、结束布置思考题,以及下节课线上学习的内容。第一节 贸易的理论据一、幼产业论二、超保护贸易理论三、战略性贸易理论四、中心-外围论五、其保护理论第二节 关税济效应一、关税经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二、最优关税三、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第二节 非关垒的经效应一、配的经应二、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三、倾销与反倾销教学反思在分析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时,注意给学生提供实际案例资料,让学生从案例中提炼贸易政策的效应,不要直接展示给学生现成的结论,对一些需要讲解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同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解答。不仅简单的梳第七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一体化的含义,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掌握关税同盟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各种形式的含义、特点及其相互关系(2)关税同盟理论的静态效应2.难点关税同盟贸易创造、贸易转移与福利效应的经济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导入课每次课前对线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一方面检查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线上学习的回顾引入本次课的内容。二、讲解①PPT为主进行讲解②板书《西方经济学》中学生已经忘记的内容。③讲解过程中介绍中国及主要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况及比较。引入案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1.自由贸易区2.关税同盟3.共同市场4.经济联盟5.完全经济一体化第二节关税同盟理论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例:自贸向西看∙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贸易利益观,进一步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④讲授过程中随机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三、结束布置思考题,下节课线上学习的内容。1.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2教学反思通过了解中国参与一体化的实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将学与思相结合。只有让学生充分思考、主动表达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小组合作研究的模式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如何融入到学生的探究之中,如何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精准的点评,如何对学生们的探究成果进行整合梳理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考验来一个教师的素养和能力。第八章 国际收支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收支的相关概念,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记账原则,掌握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含义。教学重点和1.重点(1)国际收支的概念(2)国际收支平衡表构成难点2.难点(1)居民与非居民的区分(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导入课程提问:国际收支平衡表永远都是平衡的是否正确目的:通过提问思考引出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并做区分二、讲解①PPT为主进行讲解②板书关于国际收支分析的思维导图(),④讲授过程中随机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衡表2.有关国际收支概念的几点说明二、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第二节 国际分析一、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国际支的平衡2.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三、结束布置思考题,以及下节课线上学习的内容。二、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教学反思概念的区分更具体更形象,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学生参与的设计来完成学生对概念更深入的了解。第九章 外汇与汇率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外汇与汇率的基本知识、以及汇率决定理论的演变与发展,理解外汇的概念、汇率和汇率的标价方法、基本的外汇业务,掌握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汇率的不同标价方法(2)购买力平价理论(3)利率平价理论2.难点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推导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导入课程每次课前对线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一方面检查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线上学习的回顾引入本次课的内容。第一节外汇与外汇市场一、外汇与汇率1.外汇2.汇率导入案例:不同时期货币制度的发展目的:通过案例引出不同时期汇率的决定二、讲解①PPT为主进行讲解②板书理论发展思维导图1:2:1998中国香④讲授过程中随机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三、结束布置思考题,以及下节课线上学习的内容。二、外汇市场概述1.定义及分类2.外汇市场的参与者3.外汇市场的功能4.外汇市场的交易5.汇率制度第二节 汇率理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