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
必修教案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
2、学习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俗话有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个美丽的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建
筑,更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今天我们虽然不能亲自到苏州园林一睹她的丰采,
但我们可以在一位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一-叶圣陶老先生的笔下去了解苏州园林的特
点。
二、检查预习(正音和解词):
轩榭xudnxie败笔丘壑he嶙峋
linxiin镂空liu蔷薇qidng别具匠
心因地制宜重峦叠嶂
三、整体感知
1、了解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明确:①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
幅完美的图画。
②课文是从四个主要方面、三个次要方面说明了以上特点:
A、四个主要方面:a、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b、讲究假山池沼的配
合
C、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d、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
B、三个次要方面:a、注意图画美b、注意图案美c、注意色彩美
3、作者是怎样评价苏州园林的?
明确: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
园林的影响。
4、分析课文的说明结构和说明顺序:
①说明结构:总分式
②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主体部分:主次顺序)
四、课堂小结
通过叶圣陶先生细致而条理的介绍,同学们对苏州园林的特点应该有了基本了
解。下面请用以下句式写出你对苏州园林的印象。
苏州园林美,美
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如:叶圣陶简介,苏州园林的特点,课文说明结构和说明顺序
等)
二、赏析探究
1、提名学生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
2、品味课文语言特点:(结合课后练习二)
①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提示:“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提示:“艺”术强调独创性,无法复制;“技术”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可以
模仿和复制。
③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
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深度。
(“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提示:“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在这里是指虽然有墙壁、廊子隔开,但并没有
完全隔离,只是缓冲了视线,景致被逐步展开,显得有层次感。
④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
究远景近景的层次。
(“布局”、“配合"、“映衬"、“层次”这四个词语能否调换,为什
么?)
提示:不能调换,这些词语与前面的词语搭配合理。
明确:以上例句,都体现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科学性)的特点。
3、作者把苏州园林介绍得清楚明白,是因为恰当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接下
来分小组找一找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①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
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通过比较,更能突出苏州园林建筑的独特特点。)
②打比方: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此句
子也兼属举例子)
(可以使读者具体形象地感知到苏州园林树木修剪后的美丽特点。)
③引用: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
“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这里引用古诗句,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色,又富有情
趣。)
三、知识迁移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领会到了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提示:正如文中所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所以从文中获得
的有关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可以得到迁移运用。学生能够领会到的方法,概括地
说,是要注意园林内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
等。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也可以介绍村庄、街区等,要抓住特点来写,并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二」
13、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本课新词,并能掌握和运用。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
艺术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4、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说园林的条理和顺
序,培养学生按照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
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艺术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苏州园
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
美。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请您欣赏苏州园林,简介苏州园林。
[展示课件(一)1、2][展示课件(一)3—8]
2、作者及相关资料简介。
(1)简介叶圣陶;[展示课件(二)][展示课件(三)]
(2)导语设计:
叶圣陶是苏州人,青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苏州。当年课余时间他常和同窗好友
游园林,赏美景,他与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让我们跟随叶老的笔迹,一起去
领略苏州园林的风采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播放录音。
2、多媒体显示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3、用文中的词语写一段话。
4、朗读课文,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三、课文内容研讨
1、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这四个方
面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用文中相应的语句加以说明。
(1)生互相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3)多媒体课件展示。
3、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
些细节?
4、文章采用了那种说明顺序?
四、难点探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用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
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文中找出几例加以简要说明。
五、研讨探究
1、本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即“寄托深切的怀念”,你从文中亦没
有体会到这种感情,请找出来作简单的评议。
2、根据本文所学的知识,请你对本校的建筑布局等做些评价或提出建议。
六、欣赏音乐图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三」
苏州园林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教学重点】
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难点: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
【学法指导】
1、从文体特点人手,理解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说明的对象;结合课文内
容,在阅读勺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也可以准备一些对比图片,如我国
“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象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北京
的园林中的彩绘等。以增加感性认识,尽量把文字的描述转化成形象。
【解决办法】
1.复习说明文有关的文体知识。
2.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
3.结合课文放映苏州园林的照片,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
壮丽,激发爱国之情。
【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
2.苏州园林的图片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
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著名教
育家叶圣陶写的说明文一《苏州园林》。“(板书课题)
苏州园林现存近一百多处,它们有悠久的历史,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
五百年。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把根据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将大自然
的景物概括、提炼,创造了一个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其中沧浪亭、狮子
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先生从
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二、明确目标
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明确说明文的阅读要点。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3、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三、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2、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3、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4、你认为阅读说明文体应从哪些方面人手?
明确: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打比方、列图表等。
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练、平实、生动等。
4、阅读说明文应从下列几个方面人手: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
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
点。
提问: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说明文?(略)
四、作者介绍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曾在
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20年代
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
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
集》。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
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
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
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五、读准字音。
轩榭(xuinxie)池沼(zhao)邱壑(he)模(mu)样
重峦叠嶂(zhdng)相间(Jian)嶙峋(Hnxun)庸俗(yong)
镂(16u)空蔷薇(qiangwei)
六、理解词语。
标本:文中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仪表的实物样本,即可以作为学习、仿
效标准的典范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阅历:文中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斟酌:考虑事情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七、新课讲授
(一)欣赏领略
1、通过用多媒体显示“苏州园林”的美景来激起学生学习这一课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2、看完图片说说个人的感受。
欣赏完图片后,如果让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
你觉得一苏州园林就像
一幅幅完美的图画
(二)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抓住了苏州园林建筑上的什么特征(共同特征)来写的?
3、这些特征从整体上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局部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
行说明的?
明确:
⑴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
州园林的影响。
⑵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⑶整体:四个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局部: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
彩美。
(分别通过图片对比,突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一幅完美的图画。加深学生
对苏州园林的认识。)
提问:从上述看,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明确: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概括一具体、整体一局部、主要一次要)
提问: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
顺序?
明确:
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
色。因此它不像一般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的路线来进行叙述,而
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
项地进行叙述。进而采用了逻辑顺序。
根据以上问题请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第二部分(3〜9)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或者)本文的结构层次也可以如下: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对苏州园林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这部分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二层(第3-9自然段),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
味。
提问: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总一分一总
八、小结:
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通过周密的观察,从个别中概
括出一般,抓住了苏州园林不同中的共同点,进而围绕这个中心,把各种景物综合
分成几个类型和方面,分别加以介绍和说明,做到了以一统百。这种由总到分总的
结构、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值得我们学习。
九、延伸扩展
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的房间或所在的班级室内布置情况,要求用一定的说明顺
序进行介绍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四」
A、《新课标》解读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归属在第三单元。本单元所选课文
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课程标准》7〜9年
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
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
楚明白”。
本单元教学目标与设想
1、在比较中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
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了避免概念化倾向,将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的
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力求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
2、把阅读说明文应该注意的各方面分别落实到各篇课文的教学中。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都是比较典范的介绍事物的说
明文。本套教材中,此前虽然曾选编过一些说明类文章,如《看云识天气》《绿色
蛔蛔》《马》等,但并没有把它们当作说明文来教学,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对阅
读说明文的有关要求作一些介绍。在教学各篇课文时,要求可各有侧重。如教学
《中国石拱桥》时,可以强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让学生注意体会说明文准
确、周密的语言;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以一方面再次强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
征,一方面介绍说明方法;教学《故宫博物院》时,则侧重于介绍说明顺序。这样
根据各篇课文的特色所做出的任务分工,能够使教学任务化整为零,便于学生把
握。
①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在《苏州园林》一文中有充分的体现。文章首先指
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此后就分别从各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
②说明顺序。
与记叙文有记叙的顺序类似,说明文也有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
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都采用的是逻辑顺
序,它们都是先指出事物的特点,接着或是以具体实例或是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
明。
③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阐释)、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
表、列数字、引用等。教师不必解释这些说明方法的名称,只要就每个类别举一两
个典型例子,学生也就能心领神会了。随后可以让学生也分别就这些说明方法举实
际应用的例子(有的说明方法在所学的课文里不见使用,则可以从课外的文章里
找),在课堂上就一些比较精彩的实例讨论、交流,总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苏州园林》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三题就是针对说明方法设题的。
④说明文在准确、周密的基础上力求生动的语言。
说明文讲求科学、如实地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给读者以正确的知识,没有根
据的随意推测或断定都是不允许的。当然,说明文里内容失实的情况有时是因为作
者掌握的知识不正确,有时则因为行文问题,这里我们主要谈行文问题。
《中国石拱桥》语言的准确、周密体现得较为突出。而《苏州园林》则体现了
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3、学习本单元,要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艺术审美能
力等。《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都力图将有关事物的各方面
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读者若能发挥想像力,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具体形象,
那么再接受作者介绍的知识时就容易多了。而在总结课文中所介绍事物的特点、理
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学习《桥之美》
《苏州园林》《说“屏”》,又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出了要求。
4、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建造者们往往不为人所知,它们以实物的形式记载
着集体的智慧和汗水,令后人面对它们时肃然起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发
达,中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独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学习本单元,
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之一隅,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
5、关子写作和口语交际
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写作简单的说明文。和课文学习相结合的写作与口语交际
活动见于《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的课后“研讨与练习”里。《苏州园林》
的''研讨与练习”第四题设了两个小题供选择:1.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
国园林的方法?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第1小题
要求在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自己的看法,从而使
学习完本文后留存到大脑中的信息更具有价值。此题最好采用口头表述的形式,属
于口语交际的训练,要求学生表述得清楚、有条理。第2小题是写作训练。除了园
林外,也可以介绍城镇、村庄乃至街道、小区等。对于学生来说,按照空间顺序来
安排写作顺序较为合适,而《苏州园林》一文并不是按照空间顺序来介绍某一座园
林的,所以教师需要向学生事先介绍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并强调写作说明文的有
关要求。
6、两条教学设想:
①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不难理解。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说明类文
章时常容易产生的枯燥感,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花费太多时间讲解课文内容,可以结
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及说明文的一些应该注意的方面,再另外补充
一些语段或文章来和课文作比较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说明文。
②说明文的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解说词、序言、条例、规章、规
则、剧情简介、商品介绍、声明、实验报告、广告等,可以让学生搜集几例,在课
堂上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既可了解到说明文资源的丰富性,又对说明文的重要性
产生了新的认识。
B、设计理念
1、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
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2、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图画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3、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4、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C、学情分析
《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有“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
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没有提出对写作的要求。可知,《课程标准》把阅读
说明性文章的要求主要放在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年级阶段,把写作说明性文章的要求
放在高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
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本册教材两个说明文单元,以期完成《课程
标准》的有关要求为目标。
D、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
意并用词语造句
②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
方法
③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会写说明文
2、能力目标:
①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
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②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③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简洁
生动的特点
3、情感目标:
①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
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E、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①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②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2、教学难点:
①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
②理解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F、教学媒体:PowerPoint演示文稿
G、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
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叶
圣陶先生为我们写的《苏州园林》这篇课文。
二、出示投影,简介作者。
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
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所以对苏
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
轩榭(xudnxie)池沼(zhio)丘壑(h©)
嶙峋(Unxun)镂(Ibu)空蔷薇(qiingwei)
重峦叠嶂(zhGng)斟酌(zh@nzhuo)
2、读了课文后,苏州园林给留下印象最深是什么?请试用简短的文字概括。
(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四、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
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为什么?
3、某公园聘请你为园林设计师,你将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如何设计,
让游客有“如在画图中”的感受?
4、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
些细节?
5、为什么只有四个讲究而不是七个讲究?
6、文章是如何有层次地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7、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8、本文除说明外还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说说其表达效果。
9、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值得你学习?试举例说明。
明确:(略)
五、探究学习,拓展思维
讨论:假如要你来介绍苏州园林,还有别的思路吗?
(要求:学生自由发挥)
要点:可按照时间顺序;可介绍苏州园林的发展史;可分类介绍苏州园林等
等。
六、布置作业:小作文一我们的校园(150字)
先抓住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和食堂的共同点,先概述,后分说。
H、板书设计
J、教学反思
用了两个课时上完了《苏州园林》,走出教室,心里感到特别轻松和愉快。一
直以来自己所思索的任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教说明文,在教学中得意实践。
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中,我打破传统的“串讲”,先创设情景导入,再指导
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然后仔细
阅读课文,从2-9段中找出含有“图画”的句子。我想:学生如果能够找出这些句
子,肯定就能理解说明的特征和说明的顺序,但这有一定的难度,对刚接触说明文
的学生来说是否会完成,我心里没有底,但总想试试,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有部
分学生很聪颖,一下子就找出来了,真让我为之一振。再指导学生为这10个句子
标上序号,分组讨论,找出说明整体、局部、细部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本文
的说明顺序。又由“局部”的句子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各自的说明对象,从而解决每
段的中心句。第二课时学生配乐选段朗诵,赏佳音、品美文,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
感受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句子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课堂结束之前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讨论“课文的结尾是否画蛇添足”,想象
“如果作者继续写下去会写什么?”;想象并设计“21世纪我神往的校园美”,
学生纷纷动手,擅长画画的用彩笔勾勒,长于写作的用语言描绘。学生笔下的校园
美五彩缤纷,虽然稚嫩,但从一个侧面表明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已得到培养,
学生的思维空间需要我们去开拓,学生身上闪耀出的智慧的火花,也令我倍受鼓
舞。
如果说还有不足的话,就是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待于培养。爱因斯坦曾经说
过,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
膀,使学生终身受益,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五」
一、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堂教学
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
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
感受,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使小组合作、讨论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
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阅读理解、感受、体悟园林建筑的自然美,让每个学生从心
底热爱自然。
二、教学方式的构建
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苏州园林画面,使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更形象,激发学
生阅读兴趣及其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园林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利用课件展示教
学内容,面与文字叠放,能让学生在图文并茂中理解、领悟教材内容,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这篇说明文适合培养学生自我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构成“整体把握”一“具体感受”一“审美探究”的学习过程。
三、教材分析
1、地位:本文是五四制九年义务教育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一篇说明
文:本册教材着重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
征
其次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其准确的说明语言。因此,作为说明文的起
始
课,本文有着重要的地位,学好本文,对学习其他说明文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2、教材内容分析:《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作者叶
老先生以其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做了
全面、深刻的介绍。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在建筑上的成就,称其为“我国各地
园林的标本”,即典范之作。然后,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布局,写得情文并茂,趣
味盎然。我觉得本文与其他说明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像导游词一样的平面介
绍,也不是呆板严肃的结构剖析,而是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展示在读者面前,所以
作者在文中处处提到“画”字,使读者无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
的”感觉,不见其景却如临其境!学习这样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
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获
得美的享受。
四、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课文总说和分说的说明顺序
2、通过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让学生体会说明语言生动形象
的特点
方法与过程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讨论、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
3、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探究的习惯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领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
初步鉴赏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设计方法、手段
我没有去过苏州园林,读了叶老的《苏州园林》之后,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
了。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园林建筑更是富有诗情画意。虽然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
真的不想让这种诗情画意在传统的教学中流逝,于是我让学生抓住“以读为本”的
宗旨学习课文一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说话、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鉴赏、在读中感
受。具体来说,我是让学生在读中思考、领悟最能表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整体
把握全篇关键所在,然后通过朗读具体感受苏州园林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文
章的语言,感受苏州园林独有的艺术魅力。同时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自主解
决问题,用电化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理解、鉴赏能力。
六、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
州园林,因其独特的园林艺术而名闻天下。
(放多媒体,展示并欣赏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部分图景,让学生看图扩写一句
话:这是一处的园林。)
如果我们能去游览一番,定会终身难忘,可惜条件有限。我们就通过学习叶老
的这篇《苏州园林》,来领略苏州园林的风采。(出示课题、作者的镜头)
(二)学习新课
第一步:现在,让我们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书时.,可以把课文的重要内容、重
要信息、关键语句划出来。读完后我们交流。读的过程如有疑问、请举手。
同学一起交流(指导读书的方法)
通过学生交流明确“标本、鉴赏”两个关键词
(放镜头2):出示“标本”“鉴赏”
(由“标本”“鉴赏”总领全文,选好教学切入口,有创意)
<1>解释“标本:
让学生说。
〈2>为什么苏州园林可以称它是“标本”呢?
(因为苏州园林“可以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
<3>那么这幅画中,都有些什么内容呢?(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亭台轩榭、假山池诏、花草树木、花墙廊子、还有角落、门窗、色彩等等)
<4>把这些都有机布置在一起就成画了吗?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吗?
(放镜头3)关于亭台轩榭自然之趣
假山池诏艺术
花草树木画意
花墙廊子画意
(出示画册)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特点,每一张画片都是一幅完美
的画。可见,苏州园林的特点确实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
美的图画”。我想:这就是标本,因为它代表了中国园林的特征。我们读说明文,
首先就要抓住特征。
接下来再释义“鉴赏”,和“欣赏”“观赏”比较释意
(同学发言后,师归纳,同义词比较,体现语言课特色)
(板书:欣赏、玩赏、鉴赏)
可见,作者写苏州园林,是从鉴赏的角度写的,所以他会看到一幅幅画。
2、第二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鉴赏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写得最好。(请同
学们交流)
(这是指导学生精读课文,这一问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课文,让学生独立阅
读,自由发表意见)
下面老师来谈谈看法,好吗?老师读了这篇课文,觉得第4段挺好。
(放镜头4)结构美总论一分说
从多角度说
的字样,并板书
因为:第一,层次清楚:第一句话是总说,“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然后分两个层次来对第一句话进行说明,先说假山,后说池沼。这样,文中总说分
说清清楚楚。再看写假山时也是按总分顺序写的。
第二,多角度来说,如写假山部分:先正画写假山“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
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然后呢,从设计者和匠师的角度来写,就是“设计者、匠
师”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画,所以他们堆叠出来的假山就是一幅幅画。最后从游
客角度写。游客攀登假山时:能欣赏到、领略到这些画意,因此即使这些在城里的
假山,也会让游客觉得“身在山间”。
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课文在写假山时,为什么要从设计者,匠师和游览者的
角度来写呢?
我们再回头看这些文字中第三句话:“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
着竹子花木。”这些句子能涵盖苏州园林所有的假山吗?不能。因为从正面写,是
写不尽假山的美的,只有写设计者、匠师,写了游览者后才可把假山的美都表现出
来了。
我还喜欢这段文字的语言,请看:
(放镜头5)鱼戏莲叶间镜头
板书语言美概括性强
精练而形象
一、概括性强。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
这个句子将苏州园林的假山艺术都概括出来了,它强调的是艺术,假山的堆叠充满
了画意,这就是艺术。
二、精练而形象。如结尾句“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
句。这中间“鱼戏莲叶间”就是一幅画:红色的鲤鱼,翠绿的莲叶,清澈的池水,
它把鱼、莲叶和水的美都表现出来了。“戏”字用得非常形象,将鱼儿那种调皮、
玩耍、游戏的神韵、灵气都写出来了,而画恐怕就达不到这种境界了,这就是语言
文字的魅力。
“又是入画的一景”,句中的“又”字,它强调这是许许多多画中的一幅,一
个“又”字,涵盖了多少内容啊。大家看,仅这么一个句子,就让我们感觉到了这
篇文章语言的精练而形象,似乎也充满了画意。
3、下面,让我们在鉴赏、品味的基础上来集体朗第4段。
师小结:
同学们:鉴赏课文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今天,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来鉴赏的:一
个是结构,一个是语言。读书也可从两方面读:初读了解,再读精读、鉴赏品味。
下边,请同学们也像老师那样,从这两个角度来鉴赏。小组合作完成,然后交
流。(引学生举一反三,教会学生阅读,鉴赏方法)。
(三)知识探究、延伸
同学们,我们刚才跟着作者领略了苏州园林的实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苏州园
林还有很多美地方。
老师提示,如园林里的楹联是可以研究的课题。什么是楹联?(就是在堂屋或
亭子前柱子上的对联。)现在大家看这幅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
山。”
(镜头6)演示楹联
大家看看:这幅楹联挂在哪里最合适?有荷花或水的地方即可,它与亭前池中
的荷花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荷花图。楹联与景物是相互映衬的,这就是苏州园林
的另一个方面。这个课题值得我们研究。
(这个课题的设计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提出探究性课题,体现学习方式的转
变,符合新课程理念)
(四)最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苏州园林》带给我们的
精彩和美丽(齐读)
这是我设计的《苏州园林》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我将采取分组合作、研讨,
让学生梳理归纳全文脉络,并展示给大家。明确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进一步
体会说明文语言及其特点(即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板书设计我采取
框式结构形式,按文章结构特点来设计的,直观清晰。
七、设计特点:
(-)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安排了三次阅读活动,每次的目的不同,这样安
排强调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有创意的读,而不是老师的讲
代替学生的读。这样设计符合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
(二)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安排三次比较集中的合作交流活
动。
(三)教师的指导作用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合
作者和指导者。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以
自己的行动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述起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同时教师又注重教学过程的
创新设计,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六」
一.说内容
1.教材简析:《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说明
了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
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准确、简
洁。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
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知识,主要是明白什么是说明的
对象;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本文层次分明、语言简
洁、准确的特点。
二.说教学法
本次语文课的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认识能力,但
欣赏能力有限。鉴于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阅读教学,情境教学,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的教学法,通过教师有机的教,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来、培养学生阅读
说明文的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阅读教学法
1.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
在导入之后,立即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读完全文,并思
考,这篇课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注意:这篇课文所要说明的,不是苏州某个园林的特色,而是苏州近二百处
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
2.定向阅读,提取文章信息
通过定向阅读,把握课文的说明结构,即总分结构。文章总体说明苏州园林的
重要地位和总的特征。从文中提取说明特征的一个句子一“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
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总的方面。
这个特征又体现在多个方面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等。这是分说的方面。
这里既要有教师的教,更要突出学生的学,由学生有目的的读,找出文中最有
价值的信息,进一步熟悉课文。
(二)情境教学法: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具备审美条件的园林艺术,又是文笔优
美的典范之作,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达成教学目标。并且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兴
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
的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种方法主要是在欣赏、品味苏州园林的
美的时候所采用。先让学生找到表现美的句子,然后共同探讨苏州园林的美,使学
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说教学理念:
1、摒弃传统的“串讲”教学模式。设计“课前积累一创设情景导入一快速自
由式阅读一定向合作式解读一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感、
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
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初次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
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
四、说教学程序
本文采用分课时,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教学。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用多媒体导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含英咀华,夯实基础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解决生字词,夯实字词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重
要的和常用的生字词。
如:1、注音:轩榭()嶙峋()丘壑
()
重峦叠嶂()
2、结合课文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三)心系园林身感其美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多形式的阅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完成对课文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本课教学的高潮。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好阅读提纲,使文章层次分
明。
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分项特征:
A、(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
B、(假山池沼的配合讲求自然美)
C、(花草树木的映衬给人图画美)
D、(近景远景的层次给人景致美)
E、(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与技术课程设计
- 2010年纪念特种邮票首日封(fdc)
- 2017年肝硬化腹水治疗指南解读
-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4
- 大型净化厂房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 幼儿园假期安全培训
- 餐饮行业IPv6点餐系统方案
- 高三物理开学二调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公共场所消防设备购买合同
- 热力管网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方案
- 苏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全国数据应用大赛“数字安全赛”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DB11T 2250-2024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接入技术规范
- (必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电力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4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化装备制造技术赛项理论题库(备赛500题)
- 《中外历史纲要》(下)
- 正畸提前结束协议书
- 2024年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工业机器人技术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