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成都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现代文阅读I
温儒敏:读书其实是“很个人”的事
中华读书报:作为部编本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总主编,您为教师和学生编选、推荐书目,关于读书的著作也出版了很多。您怎么看待阅读?
温儒敏:读书其实是个人的事情,要读什么书,怎么读,是根据自己的愿望、功用与兴趣去决定的。真正的爱书者,他们把读书作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方式。他们也有功利性的阅读,但更乐于自由的阅读,或者说私密的阅读。周作人说,书房是不可示人的,因为一看你读些什么,就知道斤两了。这有点幽默,但读书的确是“很个人”甚至私密的事情。
不过对于学生来说,开个书单,推荐一些经典,有些引导,也有必要,只是不宜强制。孩子也有他们的“私密”,应容许有阅读的自由。中小学语文课会指定学生接触某些经典,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凡是书单指定的,孩子不一定喜欢。因为经典与学生有隔膜,本来就不容易读,若又当作任务,甚至处处指向测试,那就煞风景了。
既然“读书其实是个人的事”,即使指定阅读范围,也还是要给学生一些选择的空间,容许读一些“闲书”。
人各有各的爱好,并非所有人都爱读书的。但爱读书的人,能帮助自己独立人格的养成。真正的爱书人,不会随波逐流,不是哪些书走红就读哪些,他们选书总是有自己的喜好,有独立的眼光,阅读对他们是一种观望世界、涵养性情的方式。
中华读书报:问题是现在的孩子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书。您上中学后还能有那么多自由的阅读吗?
温儒敏:作业太多的确是个问题,所以现在要“双减”。不过可以设想,即使不布置作业,孩子就有时间读书吗?不见得。孩子嘛,精力无限,兴趣就是动力。没有兴趣,做什么都是拖延症。现在的孩子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大,但他们还是比父辈幸福多了。若要比较,那时物质匮乏,没有现在那么多机会和诱惑,比较单纯,读书也就有较多的时间和自由。
中华读书报:您是怎么喜欢上文学的?
温儒敏:大约上初中时,我开始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诗歌,像普希金、莱蒙托夫、拜伦、雪莱、聂鲁达、惠特曼等等,都找来读。我自己也模仿着写诗,给《少年时代》《红领巾》等少儿杂志投稿。正是阅读充实了我的灵魂,伴随我挺过了艰难的饥饿年代。
高中我就离开小镇上的家,到县城上学了。那时高中生不多,上大学的更少,我参加高考的1964年,全国才几十万考生,录取率非常低。我的备考不是刷题(也找不到往年的考题),而是拓宽视野,读一些比较深的书。如王力的《古代汉语》、杨伯峻的《文言语法》,都过了一遍。这些阅读的目的是为了高考,却又不限于应考,毫无疑问对于我的读写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因为读书有兴趣了,一天不读就不习惯,我高中时期的阅读面是比较广的,如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史之类都读。
高中时期,我对于书的确有种崇仰之心,还喜欢读一些自己不太懂的书,读外国的书,理论的书,甚至还读过康德,读过天文学。天文学对我影响很大,改变了我的时空观,甚至还想过要考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也不太懂,但高中生的我就有意找来读。这是什么心理?是一种“喜欢读书”的象征吧,一种上进的力。所以,阅读还可以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爱好、特长,为将来的专业选择、人生发展方向做准备。
中华读书报:几十年与书为伴,反复读的书有哪些?
温儒敏:鲁迅的书读得最多,这跟我从事文学史研究有关。一百多年来,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理解的,鲁迅是第一人。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不是书斋里隔岸观火的学问,而是痛切的感受,是从生命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这和读一些学问家的概论与历史著作之类是不一样的,功能和感觉都不一样。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儒敏说读书是个人的事,是由本人愿望、功用与兴趣来决定阅读的内容和方法,真正的爱书者更乐于自由的阅读。
B.中小学语文课会指定学生接触某些经典,如果把它们当作任务,常常会事与愿违,学生不一定喜欢书单指定的书籍。
C.温儒敏先生认为,现在的孩子因为比父辈们面临的竞争更激烈,压力更大,机会和诱惑也更多,所以没有兴趣读书。
D.温儒敏先生认为鲁迅作品不同于历史著作之类,鲁迅对中国文化的观察和思考是从生命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访谈主持人聚焦中小学生阅读,结合现实与访谈对象的观点提问,将访谈引向深入。
B.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受访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思考做出了相应的回答。
C.此次访谈关注到了中小学生阅读的现实问题,受访者的回答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D.受访者举例说明自己阅读了古今中外许多名家的作品,但最伟大的还是鲁迅的书。
3.引导中小学生广泛阅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怎样的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C
2.D
3.①有助于培养独立人格。阅读是观望世界、涵养性情的方式。②能拓宽视野,提升读写能力。备考却又不限于应考,读一些比较深的书大有裨益。③有助于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发现个人的爱好、特长,为以后专业选择、人生发展方向做准备。
社会科学类;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解析,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强加因果。原文“兴趣就是动力。没有兴趣,做什么都是拖延症。现在的孩子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大,但他们还是比父辈幸福多了。若要比较,那时物质匮乏,没有现在那么多机会和诱惑,比较单纯,读书也就有较多的时间和自由”,可见,竞争更激烈,压力更大,机会和诱惑也更多,与没有兴趣读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故解析为: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最伟大的还是鲁迅的书”于文无据。原文是说“鲁迅的书读得最多,这跟我从事文学史研究有关”。
故解析为: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温儒敏回答提问时说“人各有各的爱好,并非所有人都爱读书的。而真正的爱书人,不会随波逐流,不是哪些书走红就读哪些,他们选书总是有自己的喜好,有独立的眼光,阅读对他们是一种观望世界、涵养性情、安放灵魂的方式”,可见,引导中小学生广泛阅读能促进独立人格的培养,让中小学生形成独立的眼光,不会随波逐流,以读书为涵养性情、安放灵魂的方式。
温儒敏回答提问时说“我的备考不是刷题(也找不到往年的考题),而是拓宽视野,读一些比较深的书。……这些阅读的目的是为了高考,却又不限于应考,毫无疑问对于我读写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可见,引导中小学生广泛阅读能拓宽视野,促进读写。而中小学生扩宽视野的最重要体现就是阅读不是单纯为了应考和刷题而读,而是能够去读一些思想比较深刻的书让自己获得成长。
温儒敏回答提问时说“鲁迅的书读得最多,这跟我从事文学史研究有关。……这和读一些学问家的概论和历史著作之类,是不一样的,功能和感觉都不一样”,他还提到自己高中时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显然,引导中小学生广泛阅读能有助于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从外在讲,为将来的生涯规划、专业选择做准备;从内在实质讲,则是为专业知识的拓展、加深做准备。
现代文阅读Ⅱ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尖利刺耳的嘈杂声嗡嗡声一片。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整个集市都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不久,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乡长身体肥胖,态度威严,说活浮夸。“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他看见您捡到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第二天,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
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那些爱取笑的人,为了拿他开涮,老逗他讲“绳子的故事”……
十二月底,他病倒在床。一月初,他死了。临终前,在昏迷中,他仍不停地表白:“一根细绳……一根细绳……瞧,就在这儿,乡长先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典型的环境,也为主人公命运的发展提供了行动依据,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B.小说对马具商仅写了三次,虽然着墨不多,但他是个关键人物,通过他的行为,可以看到他的恶毒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C.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和富有特征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以绳子的故事为线索,情节曲折有致。
D.小说通过农民奥士高纳因捡到一根绳子而被诬陷以致含冤而死的不幸遭遇,只是反映了下层人民中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5.奥士高纳大爷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6.请简要分析奥士高纳大爷的死因,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4.D
5.勤俭老实、诚实善良、爱面子(自尊心强)的下层劳动人民形象。
6.死因:马具商的诬告;乡长不调查,不研究,不辨真伪的审问;众人的取笑嘲弄、冷漠麻木;性格上的缺陷:太爱面子,放不下事情。(联系其他文学作品)例如:《祝福》展现了一个愚昧落后的鲁镇和一群冷漠麻木缺少同情心的看客,他们奚落嘲笑祥林嫂,成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主要力量。无论是《祝福》还是《绳子的故事》,都批判了麻木冷漠的看客们对人物的戕害。
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品的形象;小说;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台、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原文内容分析答题。只要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视为正确解析。
4.本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D项,“只是反映了下层人民中小人物的性格悲剧”错,小说还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人们的道德堕落。
故解析为:D。
5.本题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考核的重点是性格特征,答题时要先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人物的言行以及别人的评价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奥士高纳大爷具有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概括其“勤俭老实、诚实善良、爱面子”的性格特征。
6.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要求分析文中奥士高纳大爷的死因,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先根据文中的人物概括死因,谈看法主要结合学过的作品,重点分析当时的社会对人的影响。分析死因注意从主观的客观的角度分析,从主观的方面要结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上题奥士高纳本身老实、诚实、善良注定对一些事物缺少应有的周旋能力,加之好面子造成自己的悲剧;从客观方面看,周围人的麻木冷漠,加之马具商的诬告,成为重要的客观原因。谈看法注意要求结合学过的作品,注意作品中人物是悲剧的,具有主客观因素,由此可结合《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分析“麻木冷漠的看客们对人物的戕害”这一重要因素。
二、古诗文阅读(45分)
文言文阅读I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C.夫晋,何厌之有厌:讨厌D.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
8.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即解释,《左传》即给儒家经典《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臣之壮也”中的“壮”指壮年。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由于身量未足,称之“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C.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可译为“我”。除“寡人”外,一直用作帝王自称的还有“朕”“孤”“不榖”。
D.“晋侯、秦伯”中的“侯”“伯”是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封赐的爵位。周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7.C
8.C
9.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你也没有什么损害。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学常识;翻译;文化常识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
(2)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解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厌:满足。句意: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故解析为:C。
8.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译为“我,我的”。从秦始皇时专为帝王自称,因此不是“一直”都作为帝王的自称。
故解析为:C。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使者;“共”,通“供”,供给;“乏困”,缺少的东西。
文言文阅读Ⅱ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欲长都洛阳,齐人刘敬说,及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六月,大赦天下。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之卒可十万可:大约
B.驰入齐王壁,夺其军壁:军营
C.吾不敢当帝位当:相称
D.大王起微细,诛暴逆诛:讨伐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B.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C.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D.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垓下之战中,韩信率兵发动攻击,遭遇失利后退却,孔、费两位将军又出兵攻击,楚军失利,韩信这才乘胜进攻,汉军取得垓下之战的胜利。
B.刘邦取得垓下大捷后乘胜平定楚地,只有鲁县还为项羽坚守,不肯降服,最终以鲁公号将项羽安葬在鲁地。回军定陶后,剥夺了韩信的兵权。
C.取得天下后,刘邦与臣下议论取得天下的原因,大臣们认为胜负的关键在是否与天下同利,而刘邦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认为胜负关键在用人。
D.高祖打算长期定都洛阳,刘敬和张良都劝说高祖进入关中去定都,高祖当天就起驾入关建都。未央宫建成后,高祖在此大宴群臣,欢乐无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②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10.C
11.B
12.C
13.①汉王就率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
②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汉五年(前202),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在垓下与项羽决战。淮阴侯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与楚军正面对阵,他的部将孔将军在左边,费将军在右边,汉王领兵在后,绛侯周勃、柴将军跟在汉王的后面,项羽的军队大约有十万。淮阴侯首先跟楚军交锋,不利,向后退却。孔将军、费将军(从左右两边)纵兵攻上去,楚军不利,淮阴侯乘势再次攻上去,于垓下大败楚军。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于是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汉王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一直追到东城,杀了八万楚兵,终于攻占平定了楚地。只有鲁县人还为项羽坚守,不肯降服,(因为怀王当初封项羽为鲁公。)汉王就率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于是,汉王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谷城。回师定陶,驱马驰入齐王韩信的军营,夺了他的兵权。
正月,诸侯及将相们共同尊请汉王为皇帝。汉王说:“我听说皇帝的尊号,贤能的人才能据有,徒有空名,不是我所要的,我可承担不了皇帝的尊号。”大臣们都说:“大王从平民起事,诛伐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分赏土地封为王侯,如果大王不称皇帝尊号,人们对大王的封赏就都不会相信。我们这班人愿意以死相请求。”汉王辞让再三,实在推辞不过了,才说:“既然诸位认为这样合适,那我就为了国家的便利吧。”甲午日,汉王在汜水北面登临皇帝之位。
高祖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加害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能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高祖打算长期定都落阳,齐人刘敬劝说,留侯张良也劝说高祖进入关中去定都,高祖当天就乘车出发,到关中去建都。六月,大赦天下。
未央宫建成了。高祖大会诸侯、群臣,在未央宫前殿摆设酒宴。高祖捧着玉制酒杯,起身向太上皇献酒祝寿,说:“当初大人常以为我没有出息,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二哥刘仲勤苦努力。可是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谁的多呢?”殿上群臣都呼喊万岁,大笑取乐。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当:承担。句意:我可承担不了皇帝的尊号。
故解析为:C。
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高祖大会诸侯、群臣,在未央宫前殿摆设酒宴。高祖捧着玉制酒杯,起身向太上皇献酒祝寿,说:“当初大人常以为我没有出息,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二哥刘仲勤苦努力。可是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谁的多呢?”
“诸侯群臣”分别为“诸侯”和“群臣”做“朝”的并列宾语,应在“群臣”之后分开,排除A;
“曰”是以前文“高祖”为主语,应独立成句;且“为太上皇”修饰“寿”中间不断开,排除CD。
故解析为: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刘邦不同意他们的意见”错误。原文“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知,刘邦并非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而是认为他们知其一,不知其二。
故解析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引”,率领;“北”,北上;“示”,把……给……看。
(2)“略”,夺取;“下”,降服;“同利”,同享利益。
古代诗歌阅读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②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作此词时,苏轼56岁,由杭州知州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将离杭州赴京。参寥子,著名诗僧。②谢公,即东晋名士谢安,终生怀有退隐会稽东山的愿望,晚年病危还京,过西州门时,“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他死后,其外甥羊昙路过西州门,回忆往事,恸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气势雄放,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之风以人格和情感,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变化,也蕴含词人对世事的感慨。
B.词人自觉年华老去,回望人生发现自己曾错失了很多机遇,心中遗憾之情一时无法消除排解,故称“白首忘机”。
C.下片写了西湖之景,在春日的山峦间,山色青翠空明,云霏如烟,诗人特意叮咛“记取”,可见这些都是昔日之景。
D.本词通过长短句、平仄变换呈现出一气舒卷、格调高远的韵律美、意境美,于达观中充满豪气,与婉约词风格不同。
15.下片主要蕴含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14.B
15.①对昔日春景的喜爱。词人回忆曾在西湖游赏,难忘美丽的春景。②对友情的珍惜。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稀微珍贵。③归隐的渴望。词人希望自己不违背退隐的“雅志”。④对友人的宽慰。词人安慰友人,不会让朋友为他没实现归隐之志而痛哭。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词内容,鉴赏诗词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解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表述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词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词内容,鉴赏诗词艺术特色的能力。B.“回望人生发现自己曾错失了很多机遇,心中遗憾之情一时无法消除排解,故称‘白首忘机’”理解错误,这里的“忘机”指消除机巧之心,无意功名利禄,达到淡泊宁静的心境。
故解析为:B。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词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下阕写词人与参寥的友情。“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是词人回想起在西湖与参寥子和诗饮酒、饱览春山美景、谈禅说理、流连忘返的日日夜夜,使他难忘美丽的春景,表述了对昔日春景的喜爱之情。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以“诗人”称参寥,正反映出二人志趣的投合,在诗歌创作上的共同兴趣,是二人友谊的一个重要基础。这句话的意思是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稀微珍贵。表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惜。
“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借东晋名士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死于西州门,未能实现其归隐的“雅志”的典故,表明词人希望自己不违背退隐的“雅志”,说明自己对归隐的渴望。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借羊昙对谢安的典故宽慰友人。羊昙素为谢安所重,谢安死后,他有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回忆往事大哭而去。词人当时被召还,且被委以显官,但他“白首忘机”,志在归隐,因此,安慰友人,说“我一定不会像谢安一样雅志相违,使老朋友恸哭于西州门下”,词人安慰友人,不会让朋友为他没实现归隐之志而痛哭。
16.名篇名句默写
(1)杜甫《登岳阳楼》中的“,”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春服既成”,冠者、童子众人“,,”。
(3)韩愈《师说》第一段用“,”两句,以反问的语气强调择师不论出生先后。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名句;名篇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坼”“日夜”“沂”“雩”“庸”。
故解析为:(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令人①_______,这首先表现在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上。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塑造了王熙凤、贾母、探春以及一大批丫环的艺术形象,②_______,十分传神。以王熙凤为例,对她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协理宁国府”时,王熙凤不负众望,事无巨细,将繁杂的事务都处理得③_______,妥贴得体。
《红楼梦》塑造人物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在众多精华灵秀的女儿中,林黛玉独具其魅力。曹雪芹赋予黛玉“绛珠仙子”的神话,使她融古往今来之秀美,集仙界凡间之灵慧。黛玉之貌,有“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灵动之美,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超凡之美。黛玉之美,还表现为④_______的诗人气质。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凭借一颗太过敏感的诗心去应对、感受自己的生存世界,以诗的方式对抗生存的紧张、肃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首《葬花吟》,便是这样一个多病多情多才的女子对生命的最强烈、最执着的追问。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分别填入一个恰当的成语。
18.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9.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的作用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祝福》)
B.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喜看稻菽千重浪》)
C.“当、当、当……”不久前关闭了近百日的黄鹤楼重新开门迎客,来自各行各业的战“役”代表一起敲钟祈福。(《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D.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百合花》)
17.叹为观止;栩栩如生;井井有条;才华横溢
18.B
19.D
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成语的使用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验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需仔细阅读文本,找到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其表述效果。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标点符号的意义和用法,二要结合语句进行判断。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有表示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及冒号等,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语段是说《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很高,可用“叹为观止”。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第二处,语段是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可用“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第三处,语段说王熙凤把繁杂的事务处理得有条理,可用“井井有条”。井井有条:形容有条理,丝毫不乱。
第四处,语段是说林黛玉有诗人气质,在诗词方面有才华,可用“才华横溢”。才华横溢:指才华充分显露出来。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划线句子“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是比喻句。将“林黛玉”比作“娇花”和“弱柳”。
A.拟人。赋予“花”和“鸟”人的动作。
B.比喻。把琵琶声比作银瓶乍然破裂水浆迸出的声音和铁骑冲出时刀枪碰撞的声音。
C.夸张。将天姥山的高峻险拔说成“向天横”,是夸张的手法。
D.对比。把梅与雪作对比,白的更白,红的更红。
故解析为:B。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原文中引号表示引文的省略。
A.话语的断断续续。
B.列举的省略。
C.声音的延长。
D.引文的省略。
故解析为: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俗话说春困秋乏,又到了随时能感受到疲乏困倦的时候了。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打哈欠呢?①,主要存在进化说、大脑缺氧说、唤醒假说、温度调节说等几种理论。打哈欠会“传染”。当你看到周围的人打哈欠时,你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打个哈欠;更有趣的是,当听到打哈欠的声音,看到打哈欠的字眼,甚至联想到打哈欠的情景,你都可能不知不觉地打起哈欠来。②:研究表明,人打一个哈欠,平均只需要6秒钟;但就在这短短的6秒里,你的大脑、眼睛、肾脏、肝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处。③,临床发现,大约有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打哈欠。
关于打哈欠的起因众说纷纭;打个哈欠,益处良多;哈欠多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语句连贯(排序);语言表述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上文“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打哈欠呢?”和下文“主要存在进化说、大脑缺氧说、唤醒假说、温度调节说等几种理论”,很容易得出解析:“关于打哈欠的起因众说纷纭”或“存在多种理论”。
第二空,结合横线后的冒号和冒号后的信息“研究表明,人打一个哈欠,平均只需要6秒钟;但就在这短短的6秒里,你的大脑、眼睛、肾脏、肝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处”确定解析为“打个哈欠,益处良多”或者“打哈欠对人体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空,主要根据后文“临床发现,大约有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打哈欠”确定解析为“哈欠多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或“哈欠具有身体预警作用”。
故解析为:关于打哈欠的起因众说纷纭;打个哈欠,益处良多;哈欠多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述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小说,是记忆的嫁接与生长。”《蓝鸟》的扉页上赫然印着这句话,如一道闪电,让我们在主人公毕壮志由远及近拼命奔跑的身影中,回望自己的记忆深处,找寻青春的味道。毕壮志的身影和俞胜以及我们自己部分重叠,又和我们所熟知的孙少平、高加林等小说人物遥相呼应,从这个意义上说,《蓝鸟》是一部致敬往事的“记忆之书”,同时它激励青年,让他们奋斗,让他们追求理想爱情与幸福生活,可以说是一部“奋斗之书”“寻找之书”。
请重新组织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之与前文形成一组排比句。
是一部激励青年的“奋斗之书”,也是一部追求理想爱情与幸福生活的“寻找之书”。
选用、变换句式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题目要求是和《蓝鸟》“是一部致敬往事的‘记忆之书’”构成排比句,可采用“是一部……的……书”的句式表述,满足至少三句的要求。
分析划线句子,由“同时它激励青年,让他们奋斗”可整合为:是一部激励青年的“奋斗之书”;由“让他们追求理想爱情与幸福生活”可以整合为:是一部追求理想爱情与幸福生活的“寻找之书”。
最后得出解析:是一部激励青年的“奋斗之书”,也是一部追求理想爱情与幸福生活的“寻找之书”。
故解析为:是一部激励青年的“奋斗之书”,也是一部追求理想爱情与幸福生活的“寻找之书”。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变换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主干分析法:先抽出句子主干独立成句,再将附加成分抽出来单独成句,而后添加各自的主语,这样整个长句就变成由几个单句构成的句群,最后将几个句子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排列即可。整理句子时要注意连贯,用好代词和关联词。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中华历史上辩才众多,诸如烛之武、孟子、蔺相如、诸葛亮等,他们凭三寸不烂之舌,或退百万之师,或护国家尊严,或藏中华智慧,或怀爱国情怀……虽无刀光剑影,言辞之间却尽显英雄本色。现实生活中难免遭遇战争、斗争、矛盾和尴尬,我们要善于运用语言化解冲突,显示言语的力量。
请结合自己的言语经历谈谈自己的体验与感受。
要求:综合材料大意,选好角度,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抒发真情实感,表述真知灼见,不得抄袭和套作;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800字。
略
材料作文;结构严谨
作文材料从中国古代的“辩才”说起,谈到言语力量的巨大:或能抵得上千军万马,或能维护国家尊严,或蕴含着中华智慧,或体现了怀爱国情怀。接着联系当下形势,引导考生思考如何运用语言来化解冲突,显示言语的力量。
考生可以从如下方面打开思路:首先是语言的价值,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是如何体现语言的力量,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还可以从反面着手,思考轻视语言的弊端,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
从写作要求来看,写作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言语经历”来谈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述真知灼见”,要有现实意识。
行文构思上,开篇可借助材料事件引出观点,如烛之武退秦师、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提出观点“语言能引发冲突,也能化解冲突”。论证时可从生活经验出发,论说语言的巨大力量,如运用得体的语言,可以让一个消极颓废的人重新燃起斗志,可以让一个狂妄自负的人回归理性,可以让一个麻木不仁的群体感受内心深处的良知,从而积极进取,奋发图强。最后再次呼应观点:用好语言,可以抚慰人心,安邦定国。
立意:
1.不要让言语变成一种伤害。
2.善用语言,化干戈为玉帛。
3.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作文的写作,我们要先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如果是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第二步选择恰当角度立意构思,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第三具体作文时,要恰当巧妙使用材料。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现代文阅读I
温儒敏:读书其实是“很个人”的事
中华读书报:作为部编本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总主编,您为教师和学生编选、推荐书目,关于读书的著作也出版了很多。您怎么看待阅读?
温儒敏:读书其实是个人的事情,要读什么书,怎么读,是根据自己的愿望、功用与兴趣去决定的。真正的爱书者,他们把读书作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方式。他们也有功利性的阅读,但更乐于自由的阅读,或者说私密的阅读。周作人说,书房是不可示人的,因为一看你读些什么,就知道斤两了。这有点幽默,但读书的确是“很个人”甚至私密的事情。
不过对于学生来说,开个书单,推荐一些经典,有些引导,也有必要,只是不宜强制。孩子也有他们的“私密”,应容许有阅读的自由。中小学语文课会指定学生接触某些经典,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凡是书单指定的,孩子不一定喜欢。因为经典与学生有隔膜,本来就不容易读,若又当作任务,甚至处处指向测试,那就煞风景了。
既然“读书其实是个人的事”,即使指定阅读范围,也还是要给学生一些选择的空间,容许读一些“闲书”。
人各有各的爱好,并非所有人都爱读书的。但爱读书的人,能帮助自己独立人格的养成。真正的爱书人,不会随波逐流,不是哪些书走红就读哪些,他们选书总是有自己的喜好,有独立的眼光,阅读对他们是一种观望世界、涵养性情的方式。
中华读书报:问题是现在的孩子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书。您上中学后还能有那么多自由的阅读吗?
温儒敏:作业太多的确是个问题,所以现在要“双减”。不过可以设想,即使不布置作业,孩子就有时间读书吗?不见得。孩子嘛,精力无限,兴趣就是动力。没有兴趣,做什么都是拖延症。现在的孩子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大,但他们还是比父辈幸福多了。若要比较,那时物质匮乏,没有现在那么多机会和诱惑,比较单纯,读书也就有较多的时间和自由。
中华读书报:您是怎么喜欢上文学的?
温儒敏:大约上初中时,我开始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诗歌,像普希金、莱蒙托夫、拜伦、雪莱、聂鲁达、惠特曼等等,都找来读。我自己也模仿着写诗,给《少年时代》《红领巾》等少儿杂志投稿。正是阅读充实了我的灵魂,伴随我挺过了艰难的饥饿年代。
高中我就离开小镇上的家,到县城上学了。那时高中生不多,上大学的更少,我参加高考的1964年,全国才几十万考生,录取率非常低。我的备考不是刷题(也找不到往年的考题),而是拓宽视野,读一些比较深的书。如王力的《古代汉语》、杨伯峻的《文言语法》,都过了一遍。这些阅读的目的是为了高考,却又不限于应考,毫无疑问对于我的读写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因为读书有兴趣了,一天不读就不习惯,我高中时期的阅读面是比较广的,如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史之类都读。
高中时期,我对于书的确有种崇仰之心,还喜欢读一些自己不太懂的书,读外国的书,理论的书,甚至还读过康德,读过天文学。天文学对我影响很大,改变了我的时空观,甚至还想过要考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也不太懂,但高中生的我就有意找来读。这是什么心理?是一种“喜欢读书”的象征吧,一种上进的力。所以,阅读还可以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爱好、特长,为将来的专业选择、人生发展方向做准备。
中华读书报:几十年与书为伴,反复读的书有哪些?
温儒敏:鲁迅的书读得最多,这跟我从事文学史研究有关。一百多年来,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理解的,鲁迅是第一人。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不是书斋里隔岸观火的学问,而是痛切的感受,是从生命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这和读一些学问家的概论与历史著作之类是不一样的,功能和感觉都不一样。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儒敏说读书是个人的事,是由本人愿望、功用与兴趣来决定阅读的内容和方法,真正的爱书者更乐于自由的阅读。
B.中小学语文课会指定学生接触某些经典,如果把它们当作任务,常常会事与愿违,学生不一定喜欢书单指定的书籍。
C.温儒敏先生认为,现在的孩子因为比父辈们面临的竞争更激烈,压力更大,机会和诱惑也更多,所以没有兴趣读书。
D.温儒敏先生认为鲁迅作品不同于历史著作之类,鲁迅对中国文化的观察和思考是从生命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访谈主持人聚焦中小学生阅读,结合现实与访谈对象的观点提问,将访谈引向深入。
B.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受访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思考做出了相应的回答。
C.此次访谈关注到了中小学生阅读的现实问题,受访者的回答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D.受访者举例说明自己阅读了古今中外许多名家的作品,但最伟大的还是鲁迅的书。
3.引导中小学生广泛阅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怎样的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Ⅱ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尖利刺耳的嘈杂声嗡嗡声一片。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整个集市都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不久,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乡长身体肥胖,态度威严,说活浮夸。“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他看见您捡到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第二天,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
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那些爱取笑的人,为了拿他开涮,老逗他讲“绳子的故事”……
十二月底,他病倒在床。一月初,他死了。临终前,在昏迷中,他仍不停地表白:“一根细绳……一根细绳……瞧,就在这儿,乡长先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典型的环境,也为主人公命运的发展提供了行动依据,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B.小说对马具商仅写了三次,虽然着墨不多,但他是个关键人物,通过他的行为,可以看到他的恶毒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C.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和富有特征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以绳子的故事为线索,情节曲折有致。
D.小说通过农民奥士高纳因捡到一根绳子而被诬陷以致含冤而死的不幸遭遇,只是反映了下层人民中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5.奥士高纳大爷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6.请简要分析奥士高纳大爷的死因,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诗文阅读(45分)
文言文阅读I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C.夫晋,何厌之有厌:讨厌D.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
8.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即解释,《左传》即给儒家经典《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臣之壮也”中的“壮”指壮年。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由于身量未足,称之“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C.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可译为“我”。除“寡人”外,一直用作帝王自称的还有“朕”“孤”“不榖”。
D.“晋侯、秦伯”中的“侯”“伯”是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封赐的爵位。周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文言文阅读Ⅱ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欲长都洛阳,齐人刘敬说,及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六月,大赦天下。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之卒可十万可:大约
B.驰入齐王壁,夺其军壁:军营
C.吾不敢当帝位当:相称
D.大王起微细,诛暴逆诛:讨伐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B.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C.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D.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垓下之战中,韩信率兵发动攻击,遭遇失利后退却,孔、费两位将军又出兵攻击,楚军失利,韩信这才乘胜进攻,汉军取得垓下之战的胜利。
B.刘邦取得垓下大捷后乘胜平定楚地,只有鲁县还为项羽坚守,不肯降服,最终以鲁公号将项羽安葬在鲁地。回军定陶后,剥夺了韩信的兵权。
C.取得天下后,刘邦与臣下议论取得天下的原因,大臣们认为胜负的关键在是否与天下同利,而刘邦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认为胜负关键在用人。
D.高祖打算长期定都洛阳,刘敬和张良都劝说高祖进入关中去定都,高祖当天就起驾入关建都。未央宫建成后,高祖在此大宴群臣,欢乐无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②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古代诗歌阅读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②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作此词时,苏轼56岁,由杭州知州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将离杭州赴京。参寥子,著名诗僧。②谢公,即东晋名士谢安,终生怀有退隐会稽东山的愿望,晚年病危还京,过西州门时,“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他死后,其外甥羊昙路过西州门,回忆往事,恸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气势雄放,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之风以人格和情感,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变化,也蕴含词人对世事的感慨。
B.词人自觉年华老去,回望人生发现自己曾错失了很多机遇,心中遗憾之情一时无法消除排解,故称“白首忘机”。
C.下片写了西湖之景,在春日的山峦间,山色青翠空明,云霏如烟,诗人特意叮咛“记取”,可见这些都是昔日之景。
D.本词通过长短句、平仄变换呈现出一气舒卷、格调高远的韵律美、意境美,于达观中充满豪气,与婉约词风格不同。
15.下片主要蕴含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16.名篇名句默写
(1)杜甫《登岳阳楼》中的“,”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春服既成”,冠者、童子众人“,,”。
(3)韩愈《师说》第一段用“,”两句,以反问的语气强调择师不论出生先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令人①_______,这首先表现在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上。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塑造了王熙凤、贾母、探春以及一大批丫环的艺术形象,②_______,十分传神。以王熙凤为例,对她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协理宁国府”时,王熙凤不负众望,事无巨细,将繁杂的事务都处理得③_______,妥贴得体。
《红楼梦》塑造人物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在众多精华灵秀的女儿中,林黛玉独具其魅力。曹雪芹赋予黛玉“绛珠仙子”的神话,使她融古往今来之秀美,集仙界凡间之灵慧。黛玉之貌,有“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灵动之美,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院老人生命体征监测制度
- 养老院老人健康饮食制度
- 《右腹股沟斜疝》课件
- 2024年度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协议3篇
- 2024年环保型坯布生产与加工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山西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 2025年乐山大车货运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贵阳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乌鲁木齐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答案
- 2024年清工建设承包协议典范版版B版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辽宁A卷)及答案解析
- 专题 与角度有关的计算问题(35题提分练)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课堂(北师大版2024)
- 小丑电影课件教学课件
- 浙江省绍兴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地理试题 含解析
- 广发银行广告合同
- 安全与急救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电动车棚消防应急预案
- 金属冶炼知识培训
- 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春季高考英语模拟试卷(解析版) - 副本
- 商会内部管理制度
- 2024年物业转让协议书范本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