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高一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1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高一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2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高一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3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高一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4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高一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高一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青山为证

叶仲健

“依弟,这信送岭上去!”端叔将一封信交给放牛娃。“给哪个?”放牛娃看出端叔十分急慌。

“一个叫青山的人。”端叔叮嘱,“记住,只能交给他!”

绊风岭,童安镇最高的山,上面有个村子,稀稀拉拉几户人家,眼下是游击队根据地,一般人上去得半天,对放牛娃来说,只消个把钟头。以前放牛,他常跑上面去,有条近道,得穿越一处崖洞,鲜为人知。

绊风岭村口,一个小伙子拦住放牛娃,问他找谁。放牛娃说:“青山。”“找青山啥事?”“见到青山才能说。”小伙子搜遍放牛娃全身,才领他往村里走。信,躺在放牛娃鞋窝里,没被发现。

将放牛娃带到一个汉子面前,小伙子退到屋外站岗。“找我啥事?”汉子不老,三十来岁模样。

“青山横南北?”

“绿水绕西东!”

暗号对上,放牛娃脱掉鞋,掏出信,递过去。

汉子扫了一眼,未立即打开,拍拍放牛娃的臂膀说:“好样的!”

放牛娃是我的父亲。他自小是孤儿,被寄养在堂叔家,十三岁被国民党抓走当壮丁,半路逃脱,躲进苦竹村,给林伯家放牛。父亲说端叔过去是隐藏在我们村的地下党员,他帮他送过好几回鸡毛信。“有一回撞见一伙巡山的,不懂啥来头,我只管逃,他们在我背后追,跑出几里地,我上树躲了一宿,不知道多惊险!”

父亲将他的故事对我讲了无数遍。20世纪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县政府办,工作一年多后,意识到一个问题:父亲对革命事业也算有过贡献,按理应该享受优待才对,可父亲啥都没有享受过,修了大半辈子地球,一生清贫。我向民政局朋友咨询此事。朋友说对老地下党员和老游击队员,国家确实有优待政策,前提是你得去认定身份,具备至少两名在世的且同时期、同地点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证明。

我回家向父亲提及此事,让他联络端叔和青山。“只要拿到他们出具的书面证明,每月就能享受好几百元补助。”“我看还是算了,当年我又不是奔着好处去的。”父亲将头摇成拨浪鼓,“黄土埋半截的人了,争这些做甚?”我说:“至少得让国家给你恢复名分吧?”父亲还是拒绝。我有些生气:“你要嫌害臊,我替你去办。”从父亲口中得知,端叔全名林端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童安镇政府工作,家就在镇上。只是,一番辗转,我打听到,曾任副镇长的端叔,十年前退休,两年前过世,不曾遗留与父亲有关的一鳞片爪。出师不利,也就失去寻找青山的必要,“青山”是否真名,何许人也,身在何处,也许死去的端叔才清楚。这事就此搁置,在父亲罹患胃癌过世后,不了了之。每每回想起此事,我难免遗憾。

后来,我调至市司法局,听说我来自童安镇,一位同事说他知道那地方。“有个红色革命根据地遗址吧?我父亲当年在那蹲点过。他是老共产党员,参加过当地的战役。”文献记载,游击队在绊风岭设立根据地,前后不到两年时间,倘若他父亲在那里参加过革命,保不准会知道我父亲。我让他回家问问他家老爷子是哪一年的事,记不记得当时有个放牛娃给他们送过鸡毛信。同事当即打电话,挂掉电话后说他父亲当时不负责通讯任务,不记得有这么个人,得向王副局长打听。“王副局长?”“市公安局王青山副局长,早退了,跟我父亲是老战友。”听到“青山”这名字,我无比激动,迫不及待让同事引见。同事说没问题,周末让他父亲带我去。

眼前这位老人,九十二岁高龄,谈吐清晰,据说还能每天看报。他问我有没有我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我说没有。父亲只照过一次相,晚年照的,那照片成为他的遗照。他说:“既然你爹已经过世,你找我的目的是啥?”我怔住,是呀,我的意图是让政府恢复父亲的名分,还是奢望上级照顾我的仕途,抑或只是为了印证父亲那段被埋没的历史?“不瞒你说,当时是有这么个放牛娃,至于是不是你爹,恕我不能下结论。”这是位相当睿智的老人。我尽可能表现得不卑不亢:“有您这话,不枉此行。”

我向王青山老人辞别,转身离去的那一刻,苍老的声音追过来:“我给过他一枚弹壳!”

我的心被抓了一下,回过头问:“刻着‘王’字的弹壳?”

老人目光一亮:“对对对,我还让他有困难拿弹壳来找我哩,还给过他地址。”

那枚弹壳,父亲看得很重,跟钥匙串一块儿,傍在身边几十年,只是他过世后,我忘记丢哪去了。回想起来,身份认定这件事,父亲一直是拒绝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老游击队员和老地下党员,拒绝享受国家优待,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哪怕再穷困潦倒,也不向政府伸手,他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人……”坐着的老人颤巍巍地站起,左手按住我手背,右手拍拍我的臂膀,“你爹,好样的!”

回到老厝,我翻箱倒柜,那枚弹壳却怎么也找不着。我知道它真实存在过,如同父亲那段峥嵘岁月,青山可证。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放牛娃人小却灵活,别人得走“半天”的山路,放牛娃却“只消个把钟头”便能到达目的地。

B.听说已退休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名叫王青山时,“我”的内心又燃起了能找到证人的新的希望。

C.“我怔住,是呀”后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道出了“我”找王青山老人的真实目的。

D.辞别之时,王青山老人告诉“我”弹壳的事,说明他已经认定父亲就是当年送信的放牛娃。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部分描写人物对话时,多采用短句,刻画出端叔、小伙子、汉子等人机警、果敢的人物形象。

B.小说围绕“我”为给父亲认定身份而寻找证人一事展开,两次于无希望处又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有吸引力。

C.小说善用伏笔,如要将信交给叫青山的人、交信时的暗号、得知端叔死讯时失去青山的线索等,都为后文找到“青山”设下伏笔。

D.小说结尾处,青山老人拍着“我”的臂膀说的那句话,呼应小说开头故事中他对放牛娃的称赞,同时更进一步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8.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作用。

9.小说结尾关于“弹壳”的情节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四川省川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尽管走了一天,可我一点也不累。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这一次我看到了,看到的不是旅店而是汽车。我看到汽车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车厢里高高堆着箩筐。我现在需要旅店,旅店没有就需要汽车,汽车就在眼前。

我兴致勃勃地跑了过去,向司机打招呼:“老乡,你好。”司机好像没有听到,仍在拨弄着什么。“老乡,抽烟。”这时他才使了使劲,将头从里面拔出来,并伸过来一只黑乎乎的手,夹住我递过去的烟。

于是我心安理得了,他只要接过我的烟,他就得让我坐他的车。

不一会他修好了车,就盖上车盖跳了下来。我赶紧走上去说:“老乡,我想搭车。”不料他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说:“滚开。”

我知道要是错过这次机会,将不再有机会。现在应该豁出去了。于是我跑到另一侧,也拉开车门钻了进去,我准备与他在驾驶室里大打一场。我进去时首先是冲着他吼了一声:“你嘴里还叼着我的烟。”然而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这让我大惑不解。他问:“你上哪?”我说:“随便上哪。”他又亲切地问:“想吃苹果吗?到后面去拿吧。”他把汽车开得那么快,我敢爬出驾驶室爬到后面去吗?于是我就说:“算了吧。”

汽车驰着,我舒服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现在我和他已经成为朋友了。我已经知道这汽车是他自己的,苹果也是他的。我问他:“你到什么地方去?”

他说:“开过去看吧。”

这话简直像是我兄弟说的,这话可多亲切。我觉得自己与他更亲近了。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这汽车这司机这座椅让我心安而理得。可是这汽车抛锚了。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了,他正在把他的恋爱说给我听。

可是这汽车抛锚了,我坐在驾驶室里,听着他修车的声音。

“修好了?”我问。

“完了,没法修了。”他说。我想完了,“那怎么办呢?”我问。

“等着瞧吧。”他漫不经心地说。

我仍在汽车里坐着,不知该怎么办。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来了。司机这时在公路中央做起了广播操,他从第一节做到最后一节,做得很认真。我在里面也坐不住,于是,打开车门也跳了下去。我在想着旅店和旅店。这个时候我看到坡上有五个人骑着自行车下来,每辆自行车后座上都用一根扁担绑着两只很大的箩筐,我想他们大概是附近的农民。那五人骑到我跟前时跳下了车,我很高兴地迎了上去,问:“附近有旅店吗?”

他们没有回答,而是问我:“车上装的是什么?”

我说:“是苹果。”

他们五人推着自行车走到汽车旁,有两个人爬到了汽车上,接着就翻下来十筐苹果,下面三个人把筐盖掀开往他们自己的筐里倒。那情景让我目瞪口呆。我明白过来就冲了上去,责问:“你们要干什么?”

他们谁也没理睬我,继续倒苹果。我上去抓住其中一个人的手喊道:“有人抢苹果啦!”这时有一只拳头朝我鼻子上狠狠地揍来了,我被打出几米远。

司机此刻正在慢慢地散步,嘴唇翻着大口喘气。他好像一点也不知道刚才的事。我跑过去对着他的耳朵大喊:“你的苹果被抢走了!”他这才转身看了我起来,我发现他的表情越来越高兴,我发现他是在看我被打得五彩缤纷的脸。

这时候,坡上又有很多人骑着自行车下来了,每辆车后都有两只大筐,骑车的人里面有一些孩子。他们都发疯般往自己筐中装苹果。才一瞬间工夫,车上的苹果全到了地下。那时的苹果已经满地滚了,所有人都像蛤蟆似的蹲着捡苹果。

我是在这个时候奋不顾身扑上去的,我大声骂着:“强盗!”扑了上去。于是有无数拳脚前来迎接,我全身每个地方几乎同时挨了揍。我跌坐在地上,我再也爬不起来了,只能看着他们乱抢苹果。我开始用眼睛去寻找那司机,这家伙此时正站在远处朝我哈哈大笑,我便知道现在自己的模样一定比刚才更精彩了。那个时候我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只能用眼睛看着这些使我愤怒极顶的一切。我最愤怒的是那个司机。

坡上又下来了一些手扶拖拉机和自行车,他们也投入到这场浩劫中去。来迟的人开始在汽车上动手,我看着他们将车窗玻璃卸了下来,将轮胎卸了下来,又将木板橇了下来。可我那时只现在四周空荡荡了,只有一辆手扶拖拉机还停在趴着的汽车旁。

这时我看到那个司机也跳到拖拉机上去了,他在车斗里坐下来后还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里抱着的是我那个红色的背包。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背包里有我的衣服和我的钱,还有食品和书。可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

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座椅没被他们撬去,这让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想起了那么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我扑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

“让我出门?”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北京

(有删节)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八岁的“我”初次出门远行,面对陌生的环境,涉世不深的“我”容易被眼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出门对“我”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B.在遭遇世界给“我”的残酷的成人礼之后,“我”坐回汽车,孤独而又痛苦,十分想念家中的温暖,觉得这是一场失去所有的、失败的旅程。

C.小说通过“我”的经历和思考,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以及成长的艰辛,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迷惘。

D.本小说相比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价值”的人文主题,与该单元的《百合花》《哦,香雪》等不同的是这篇文章表述的是“观察和批判”的人文主题。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较为新奇的语言表述方式,如用“迎风飘飘”“第一批来这里定居”来形容那几根黄色的胡须,可见余华的幽默感。

B.小说反复出现的“寻找旅店”,是“我”远行的目标,象征着人生路上对现实生活的归宿和自我精神寄托的寻找。

C.小说写到汽车满载的苹果被抢劫一空,车身也遍体鳞伤,似乎与“我”同病相怜,由此赋予“汽车”以象征意味。

D.小说把抢夺苹果的人比喻成“蛤蟆”,显现了“我”看到一群人忙着蹲在地上抢苹果的场面感到新奇、有趣的心理。

8.本文是余华受卡夫卡影响写成的作品,具有荒诞性。试找出司机三处荒诞的行为,分析其背后蕴含的不同的扭曲性格。(4分)

9.场景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作为人物思想或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平台。将小说分割为“旅途”和“家中”(画线部分)两个场景,分析其中“我”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6分)

四川省南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硝烟下的流泉

符浩勇

战火前沿阵地最大的难处是供应中断。双方都断了水,但是水就在眼皮底下。在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就有股清泉,它日夜流淌,无人敢去汲水。那里暴露在双方的火力网下,一旦有人去汲水,只会白白牺牲而不会搞到水,所以断水三天来没有人打过它的主意。

前沿阵地断水后,最为心焦的是炊事员老苏,他认为前沿的同志吃喝不上水是他的失职。战争年代没有比失职更可怕的了。他虽然是个炊事员,但他有独特的见解:“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在前沿断水三天之后,他带了一筐萝卜在敌人炮火封锁区前等待了一天一夜。第五天清晨,无名高地漫了一层浓雾,他安全地通过了敌人的封锁区,来到前沿阵地,只是萝卜太少,每人分了两个,轻伤员三个,战士们拿到萝卜后,连泥也顾不上擦,就吃了起来。老苏找到白连长,白连长正闭着眼贴在石壁上吸凉气,这个壮汉子听见响动睁开眼对他笑笑,算是对老苏送萝卜的表扬。

“白连长,我想到下边山沟里汲桶泉水来。”老苏在白连长面前蹲下说。

“什么?”白连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到下边提桶泉水来。”老苏要求着。

“不行!”白连长忽地坐起来,“不行,对面敌人的几挺重机枪不是吃素的,你看——”他拉老苏来到一个狭小的道口,在地上拾了一个废罐头盒,装上土,用力向山坡上甩去,霎时,招来了敌人轻重机枪的密集射击,连长说:“听见了吧!你就是铁人也休想取回水来。”

“让我试试吧!”老苏还是要求去。

“不行,我要对你的生命负责!”白连长恼火了。

“你对我负责,我也要对全连负责,五天了没有喝上水,谁能受得了,你知道不少人渴得喝尿吗?”老苏和白连长争论起来。

“我们没有水,敌人也没有水,他能忍受,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

“我们不是和敌人比赛谁耐渴,帝国主义要喝水,无产阶级也要喝水,两家都到了快要渴死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够去汲水?”老苏继续争辩。

“小心敌人打你的冷枪。”白连长说。

“他不让我们喝,他自己也喝不上,他让我们喝,我们也让他们喝,现在就看谁能主动采取行动,敌人既不愿意死,又不会主动去提水,现在正是我们采取主动的好机会。”老苏发表了见解。

白连长觉得老苏讲得有些道理,向他点头,意思是你去试试。

经过周密的布置,老苏开始行动了,在坑道里找了一只S国加仑桶(一种手提汽油桶),站在交通沟里,中午十二点钟,双方阵地都停止了射击,沉寂得连对面敌人的咳嗽声都能听见。他把水桶举过头顶,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石块“当当……”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S国兵没有丝毫动静,他们既没有射击,也没有投弹,好像装着没有看见一样。老苏心里有底了,他对白连长笑笑,白连长对机枪班长命令:“如果敌人开枪,你们轻重机枪一起掩护。”老苏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交通壕,他高举着水桶,弯着腰观察地下可能埋下的地雷,顺着山坡向泉水走去,他步子稳健,没有丝毫惊慌,好像经常去汲水一样。对面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常行动惊呆了,他们“咿里哇啦”地喊叫起来,一会,也从交通壕里爬出来一个黑人士兵,提着水桶向山泉走去。

从此以后,想不到在敌我接壤地带竟出现了没有经过谈判就达成的停火地段。每天中午十二时,双方各派一人去泉边汲水。据说老苏曾送给那个黑人士兵两包大前门香烟,对方也回赠了两包马蹄牌S国烟,连里怕敌人在烟里施放细菌,送到团部化验去了,老苏觉得没有抽到S国烟开开洋荤,实在是一辈子的遗憾!

(选自《2020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苏“带了一筐萝卜在敌人炮火封锁区前等待了一天一夜”和“战士们拿到萝卜后,连泥也顾不上擦,就吃了起来”等内容凸显战场缺水形势严峻。

B.老苏和白连长精彩的对话描写,表现了老苏对敌我双方形势的精细分析,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进一步向前发展。

C.“老苏曾送给那个黑人士兵两包大前门香烟,对方也回赠了两包马蹄牌S国烟”说明老苏通过赠送物资才达成不经谈判而停火汲水的默契。

D.“连里怕敌人在烟里施放细菌”,把两包马蹄牌S国烟送到团部去化验的举动表现了我军不信任对方,行事谨慎考虑周全的风格。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双线并进,情节围绕“老苏取水”和“S国取水”事件展开,结构严谨,文脉清晰,中心突出。

B.小说开头对前沿阵地供应中断和汲水困难的叙述,为下文人物出场和情节展开做铺垫,后面白连长拾废罐头盒试探敌人的情节与之呼应,表现汲水难度的确很大。

C.小说将主人公老苏置于与白连长的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冲突中,通过描摹他在矛盾冲突中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D.小说结尾互送香烟的情节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带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却在情理之外,有狗尾续貂之嫌。

8.小说是如何塑造老苏这一人物形象的?请联系文本进行简要分析。

9.小说标题“硝烟下的流泉”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就等拆迁

伍中正

宋玉生的房子低、矮,逢雨必漏。他对自己的房子特别不满意,一心盼望着拆迁。那年,宋玉生30岁。

有天早上,宋玉生从门前的枫树上的高音喇叭里听到了一个让他振奋的消息。在离宋村三十里开外的地方要建一个大型变电站,那地方有十多户人家要搬迁,并且,那十多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统一修建后,再分给他们。也就是那天早上,宋玉生就萌生了一个希望,将来哪一天,自己的房子也能名正言顺地拆迁。

不到一年,变电站建好。宋玉生去看变电站。除了变电站,宋玉生最关心的是那些拆迁户。他跑到统一安置的住房一看,一栋栋房屋果真整齐漂亮。回来的路上,他就想,自己的房子有那么漂亮就好了。

好不容易到来的一次拆迁机会却与他擦肩而过。宋玉生那年40岁。

那一年,从葛洲坝输往广州的高压线路经过宋村。测量线路时,宋玉生拉着一位测量员问,路线经过不经过他的房屋?他那破屋碍事不碍事?测量员说,还说不准,要等整个线路的测量数据都计算好再定。

等吧。宋玉生不再犹豫。

后来,宋村有3户人家的房屋需要拆迁。那3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出钱修建,3幢房子建好,在丽日蓝天下格外漂亮。

宋玉生开始埋怨:那条线路怎么就不经过自己的房屋?

50岁那年,宋玉生的身体再没有以前健康,时常咳嗽,还伴随头晕。可是一听到要拆迁的消息,他就会强打精神。

那一年,县里要在宋村修建一个农药厂。整个村里,再没有比宋玉生更兴奋的。宋玉生逢人便说,只要项目一开工,自己就可以拆迁,就可以享受到政府修建的好房子。他经常出现在人堆里,开口闭口就是拆迁。

这个项目让宋玉生兴奋了一年。那一年,宋玉生的咳嗽和头晕仿佛减轻了很多。

一年后,农药厂的建设没有一点儿动静。

后来他才明白,建农药厂是县长的想法,没经过科学论证。有专家提出,在宋村坚决不能修建农药厂,专家还列出了不能建厂的8条理由。

宋玉生的病情慢慢加重。他的房子越来越破败。

村主任宋家宝每次见到宋玉生就说,玉生老爹,村里愿意出钱翻修你的房子,房子拆迁,说不定等上好多年呢。

宋玉生说,不翻修,我就等拆迁,愿意等。

60岁那年,宋玉生大病了一场。宋家宝领着村医去看宋玉生。村医拿出听诊器搁在宋玉生胸口,还摸着宋玉生的手,辨别着他的脉象。

听完看完,村医给了宋玉生一些药,叮嘱他怎么吃。

临走,宋家宝说,今年,宋村将引来市里的公墓建设项目,需要宋村几座山,说不定,你的房屋将被拆迁。

真的!宋家宝肯定。

不久,宋玉生用颤抖的手在房屋拆迁协议上签了字。

签完字的那天晚上,宋玉生一阵猛咳,一口气没接上来,就走了。那年他61岁。

宋玉生走的时候,手里紧紧抓着那份拆迁协议。宋家宝说。

宋家宝在村委会上提议,一直单过的宋玉生用不着分房子了。他的钱,放在宋村的账户上,往后,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拿出一部分作为学费。

宋家宝的建议很好,村干部都答应,村民也答应。

2011年春,宋家宝讲了同族人宋玉生的故事。我一直没有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

按辈分,宋玉生,我应该叫他叔。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命运跟宋玉生紧紧地连在一起。我还知道,村里其他孩子的命运还将与他连在一起。

我就是拿着宋村,也就是宋玉生的钱念完大学的。这是一个老人等了半辈子却没有享用的房屋拆迁费用。

大学毕业,我选择留在宋村小学。每次上课,我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用心学习,考上大学,村里就会有一个人为你们提供学费。那个人是谁,我没有告诉孩子们,孩子们也没有问。

每年清明,我都领着宋村小学的孩子们在宋玉生的坟头放上一挂长长的鞭炮,撒上纸钱。

空旷的天空下,宁静山野中,那一挂鞭炮清脆激越的声音,传播得很远,很远。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2期,有删改)

6.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关注社会生活,贴近生活实际。“拆迁户”一夜之间可以变成“暴发户”的现实,是小说主人公“就等拆迁”的心理支点。

B.宋玉生等拆迁等了一辈子,最后却在签完拆迁合同后突然去世,这样的情节安排,体现了对这个人物的厌恶和鄙夷,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C.通过劝宋玉生修缮房屋、领着村医给宋玉生看病、提出用拆迁款给村里的孩子提供学费等情节可以看出,宋家宝是一个关爱百姓、重视教育的基层干部。

D.“我”用宋玉生的拆迁款念完大学后,选择留在宋村小学教书,体现了“我”懂得感恩回馈,同时也表现了“我”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奉献。

7.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语言、心理、细节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形象地表现了“拆迁”给主人公带来的精神刺激。

B.小说使用顺叙的叙述方式,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了宋玉生的一生,情节发展自然流畅,脉络分明。

C.文章结尾处的环境描写,表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暗示了乡村以后的美好未来,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D.文章以《我就等拆迁》为题,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等拆迁”是主人公宋玉生的“人生主旋律”,以之为题与文章内容较为契合。

8.宋玉生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

9.在小说结尾部分,“我”的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唠叨天使

刘建超

高层住宅楼房旁边,有一片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的钻天杨。绿树荫下,建有一排红砖蓝瓦的小平房。平房里的人大都开着居民常用的买卖,米面油盐酱醋糖,瓜果点心葱蒜姜。把边较偏僻的一间屋子,招牌上写着“鲜奶坊”。招呼生意的是一位身材丰满,短发圆脸的姑娘。圆脸姑娘的买卖每天最早开张,匆匆忙忙的学生,晨练早起的老人,络绎不绝,你来我往。姑娘一个人忙里忙外,嘴里哼着曲,手脚不闲心不慌,奶瓶发出轻盈的碰撞声,屋里弥漫着鲜奶淡淡的馨香。忙完一阵子,姑娘蘸蘸额头上的细汗,把屋子收拾停当,便拿出一瓶酸奶放在柜台上,仰起脖子朝高楼上探望。

一位老人此时就会来屋里取奶。老人步履蹒跚,手里还拄着根拐杖。老人拿了奶并不急于走开,把瓶子仔细端详,说:“就剩这一瓶啦?别人挑剩下的吧?姑娘?”

姑娘笑了:“大伯,质量都一样,都是今天的,上面有出厂日期,保质保量。”老人脾气倔儿:“有出厂日期也不见得就保险,报上不是经常说有过期奶。日期还不是随便就可以打上的。”老人把手中的瓶子用力地摇晃,好像要从中看出点明堂。

“放心吧,大伯。要是有问题啊,我负责。”

“小小年纪就说大话,你能负责了吗?你又不是厂长。”

“我可以反映啊,我是经销商。”

“等你反映,那还不黄花菜都凉了。电视上报道的假奶粉事件,等反映出来,把好好的孩子都吃成大头婴儿了。你说,这事怎么赔偿?谁能赔偿?”

姑娘笑了:“大伯,我可管不了那么大的事。我只保证您老的这瓶酸奶没有问题,保您健康。”

“有没有问题啊喝了才知道,没喝,谁也不敢保证。现在坑害咱老百姓的奸商一抓一箩筐。”

“大伯,您要是对我卖的酸奶不放心啊,可以换一家。往南一百米,还有一家鲜奶行,您去那里看看怎么样?”

老人不高兴了:“怎么?提点意见就想把我打发走了?我偏不去,我就在你这订奶。咋样?”

姑娘说:“大伯,我逗您老哪,你要是走啊,我还不乐意呢。我还得您老来给我上上政治课,指指依法经营的大方向。”

老人走了,身子颤巍巍,嘴里还嘟嘟囔囔。

几乎每次老人来都会和姑娘打一会儿嘴仗,姑娘已经习以为常。有时还故意找茬,惹得老人声调高昂。

秋风如针,几周过去,树叶就像被抽干了血的身躯变得干巴枯黄。肆虐的秋风还没有来得及将杨树上的枯叶扫净,第一场雪就迫不及待地覆盖着城市,像蒙上了一道白色的帷帐。

老人又来取奶,步履艰难。

“姑娘,你的店门口这么厚的雪也不扫扫?顾客如果滑倒了,摔伤了,还不得找你算账?不能光顾着赚钱了,就不知道为顾客着想着想?”

姑娘连忙拿起扫把:“对不起了大伯,刚才忙,没顾上。”姑娘抡起扫把左右开弓,雪花在她身边翻舞飞扬。

姑娘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哈出的热气在她嘴边眉尖结成细细的冰霜。

“好了,大伯。您可以放心的走了。”

老人说:“我可不会表扬你,这是你应该做的。咱们市里就应该立个扫雪法,不及时扫雪的人罚他没商量。”

老人走了,身子颤巍巍的,嘴里还嘟嘟囔囔。

姑娘在老人身后扮了个鬼脸,笑容雕在漂亮的脸庞。

老人几个星期没再来订奶了,来找姑娘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婆婆。

婆婆告诉姑娘,老头子走了。老头子走的很安详。老头子常说,你是个好孩子,像天使一样。老头子大病后,就爱唠唠叨叨,连我都觉得烦。他说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到你这里来唠叨唠叨。老头子还说,你屋里升着炉子,让我提醒你要常通通风,常开开窗。

高层住宅楼房旁边,有一片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的钻天杨。树绿荫,建有一排红专蓝瓦的小平房。每天早上,“鲜奶坊”就有两个身影聚在一起“唠叨”,一个是白发苍苍的婆婆,一个是短发圆脸的姑娘。

5.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用“唠叨天使”做题目,一方面透露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唠叨;一方面也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B.老人取奶时“步履蹒跚”,说话语无伦次,去时“身子颤巍巍”,表明老人已经风烛残年,为后文写老人去世作好铺垫。

C.小说写“第一场雪覆盖着城市”,是为后面写姑娘因受老人唠叨而扫雪作了铺垫,同时也推动了“扫雪”的情节的产生。

D.小说在语言上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以朴实无华的语句讲述了生活中的一件包含着真善美的小事,言简意丰,发人深思。

6.小说中姑娘这个形象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7.小说设置老人“故意找茬”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青山为证

叶仲健

“依弟,这信送岭上去!”端叔将一封信交给放牛娃。“给哪个?”放牛娃看出端叔十分急慌。

“一个叫青山的人。”端叔叮嘱,“记住,只能交给他!”

绊风岭,童安镇最高的山,上面有个村子,稀稀拉拉几户人家,眼下是游击队根据地,一般人上去得半天,对放牛娃来说,只消个把钟头。以前放牛,他常跑上面去,有条近道,得穿越一处崖洞,鲜为人知。

绊风岭村口,一个小伙子拦住放牛娃,问他找谁。放牛娃说:“青山。”“找青山啥事?”“见到青山才能说。”小伙子搜遍放牛娃全身,才领他往村里走。信,躺在放牛娃鞋窝里,没被发现。

将放牛娃带到一个汉子面前,小伙子退到屋外站岗。“找我啥事?”汉子不老,三十来岁模样。

“青山横南北?”

“绿水绕西东!”

暗号对上,放牛娃脱掉鞋,掏出信,递过去。

汉子扫了一眼,未立即打开,拍拍放牛娃的臂膀说:“好样的!”

放牛娃是我的父亲。他自小是孤儿,被寄养在堂叔家,十三岁被国民党抓走当壮丁,半路逃脱,躲进苦竹村,给林伯家放牛。父亲说端叔过去是隐藏在我们村的地下党员,他帮他送过好几回鸡毛信。“有一回撞见一伙巡山的,不懂啥来头,我只管逃,他们在我背后追,跑出几里地,我上树躲了一宿,不知道多惊险!”

父亲将他的故事对我讲了无数遍。20世纪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县政府办,工作一年多后,意识到一个问题:父亲对革命事业也算有过贡献,按理应该享受优待才对,可父亲啥都没有享受过,修了大半辈子地球,一生清贫。我向民政局朋友咨询此事。朋友说对老地下党员和老游击队员,国家确实有优待政策,前提是你得去认定身份,具备至少两名在世的且同时期、同地点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证明。

我回家向父亲提及此事,让他联络端叔和青山。“只要拿到他们出具的书面证明,每月就能享受好几百元补助。”“我看还是算了,当年我又不是奔着好处去的。”父亲将头摇成拨浪鼓,“黄土埋半截的人了,争这些做甚?”我说:“至少得让国家给你恢复名分吧?”父亲还是拒绝。我有些生气:“你要嫌害臊,我替你去办。”从父亲口中得知,端叔全名林端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童安镇政府工作,家就在镇上。只是,一番辗转,我打听到,曾任副镇长的端叔,十年前退休,两年前过世,不曾遗留与父亲有关的一鳞片爪。出师不利,也就失去寻找青山的必要,“青山”是否真名,何许人也,身在何处,也许死去的端叔才清楚。这事就此搁置,在父亲罹患胃癌过世后,不了了之。每每回想起此事,我难免遗憾。

后来,我调至市司法局,听说我来自童安镇,一位同事说他知道那地方。“有个红色革命根据地遗址吧?我父亲当年在那蹲点过。他是老共产党员,参加过当地的战役。”文献记载,游击队在绊风岭设立根据地,前后不到两年时间,倘若他父亲在那里参加过革命,保不准会知道我父亲。我让他回家问问他家老爷子是哪一年的事,记不记得当时有个放牛娃给他们送过鸡毛信。同事当即打电话,挂掉电话后说他父亲当时不负责通讯任务,不记得有这么个人,得向王副局长打听。“王副局长?”“市公安局王青山副局长,早退了,跟我父亲是老战友。”听到“青山”这名字,我无比激动,迫不及待让同事引见。同事说没问题,周末让他父亲带我去。

眼前这位老人,九十二岁高龄,谈吐清晰,据说还能每天看报。他问我有没有我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我说没有。父亲只照过一次相,晚年照的,那照片成为他的遗照。他说:“既然你爹已经过世,你找我的目的是啥?”我怔住,是呀,我的意图是让政府恢复父亲的名分,还是奢望上级照顾我的仕途,抑或只是为了印证父亲那段被埋没的历史?“不瞒你说,当时是有这么个放牛娃,至于是不是你爹,恕我不能下结论。”这是位相当睿智的老人。我尽可能表现得不卑不亢:“有您这话,不枉此行。”

我向王青山老人辞别,转身离去的那一刻,苍老的声音追过来:“我给过他一枚弹壳!”

我的心被抓了一下,回过头问:“刻着‘王’字的弹壳?”

老人目光一亮:“对对对,我还让他有困难拿弹壳来找我哩,还给过他地址。”

那枚弹壳,父亲看得很重,跟钥匙串一块儿,傍在身边几十年,只是他过世后,我忘记丢哪去了。回想起来,身份认定这件事,父亲一直是拒绝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老游击队员和老地下党员,拒绝享受国家优待,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哪怕再穷困潦倒,也不向政府伸手,他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人……”坐着的老人颤巍巍地站起,左手按住我手背,右手拍拍我的臂膀,“你爹,好样的!”

回到老厝,我翻箱倒柜,那枚弹壳却怎么也找不着。我知道它真实存在过,如同父亲那段峥嵘岁月,青山可证。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放牛娃人小却灵活,别人得走“半天”的山路,放牛娃却“只消个把钟头”便能到达目的地。

B.听说已退休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名叫王青山时,“我”的内心又燃起了能找到证人的新的希望。

C.“我怔住,是呀”后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道出了“我”找王青山老人的真实目的。

D.辞别之时,王青山老人告诉“我”弹壳的事,说明他已经认定父亲就是当年送信的放牛娃。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部分描写人物对话时,多采用短句,刻画出端叔、小伙子、汉子等人机警、果敢的人物形象。

B.小说围绕“我”为给父亲认定身份而寻找证人一事展开,两次于无希望处又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有吸引力。

C.小说善用伏笔,如要将信交给叫青山的人、交信时的暗号、得知端叔死讯时失去青山的线索等,都为后文找到“青山”设下伏笔。

D.小说结尾处,青山老人拍着“我”的臂膀说的那句话,呼应小说开头故事中他对放牛娃的称赞,同时更进一步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8.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作用。

9.小说结尾关于“弹壳”的情节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6.B7.C

8.①推动情节发展。小说围绕着“我”要为父亲认定身份而寻找证人这一事件展开,叙述了寻找端叔未果、让同事询问父亲、找到青山老人、证实父亲身份等情节。②衬托父亲的形象。“我”为父亲认定身份的出发点是较为功利的,这更加衬托出父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③就效果而言,“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参与者,小说以“我”为叙述视角,使得故事更加真实。

9.①在“我”已经打消了再去为父亲认定身份的时刻,弹壳这一线索的出现,使故事柳暗花明,使故事于结尾处再起波澜,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使故事更加完整。②父亲手握弹壳这个有力的证物却不去找组织要待遇,突出了父亲大公无私的人物形象。③通过弹壳,青山老人联想到众多的老游击队员和老地下党员的高尚情怀,由“个体”到“群像”,进一步升华了小说的主题。④“我”虽找不到弹壳,但知道它真实存在过,表明经历了这次事件,“我”真正理解了父亲的为人,精神上受到洗礼。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根据原文语句“以前放牛,他常跑上面去,有条近道,得穿越一处崖洞,鲜为人知”可知,放牛娃能快速到达目的地,是因为他知道少有人知的近道。

C.“道出了‘我’找王青山老人的真实目的”错,“我怔住,是呀”后的三个问句,表现的是“我”对自己寻找证人目的的反思。

D.“辞别之时……说明他已经认定父亲就是当年送信的放牛娃”错,青山老人是在“我”回复弹壳上刻着“王”字的时候才确定父亲就是当年的放牛娃的。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都为后文找到‘青山’设下伏笔”错,交信时的暗号“‘青山横南北?’‘绿水绕西东!’”在后文并未再次出现;“我”得知端叔死讯时失去青山的线索,而后文中“我”再次找到青山是因为调岗后的一个同事引见,与此事并无关联,故这些事件并不都是为后文找到青山老人设下的伏笔。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作用的能力。

从文章中间“父亲将他的故事对我讲了无数遍”开始,“我”这个叙述者的形象就出现了,此后文章中“我”想要让父亲恢复名分,寻找端叔和青山,与青山对话等情节发展,都是因为“我”的行动才得以进行下去,因此,“我”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此外,根据原文中“我”的观点“只要拿到他们出具的书面证明,每月就能享受好几百元补助”和后文青山质疑后“我”的思考“是呀,我的意图是让政府恢复父亲的名分,还是奢望上级照顾我的仕途,抑或只是为了印证父亲那段被埋没的历史?”与父亲的态度“我看还是算了。当年我又不是奔着好处去的”进行对比,可知也是想借“我”来衬托父亲高大无私形象。

由“我大学毕业……”“我回家向父亲提及此事”“我调至市司法局”“我向王青山老人辞别”可知,“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参与者,小说以“我”为叙述视角,使得故事更加真实。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弹壳出现前,“我向王青山老人辞别,转身离去”说明“我”原本已经打消了再去确认父亲名分的心思,但它的出现却让父亲的身份得以证实,这使行文产生了转折,使文章更波澜起伏。

父亲一直拥有这枚特殊弹壳这一物品,但直到此刻,“我”,甚至是我们读者才知这枚弹壳就是一个最好的证物。但父亲却一直没有说明,这进一步说明父亲没有确认名分要待遇的心思,他的形象得以进一步彰显;而“我”也在这一转折中更清楚了父亲的为人。

因为弹壳的出现,“我”和青山老人得以进一步交流,由此青山才能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不少老游击队员和老地下党员,拒绝享受国家优待,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哪怕再穷困潦倒,也不向政府伸手,他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人……”这一句话。它使拒绝优待从父亲个人扩散到了诸多类似的人身上,使小说主题得到了升华。

回家后“我”也找了弹壳,“翻箱倒柜,那枚弹壳,怎么也找不着”,但“我”知道“它真实存在过,如同父亲那段峥嵘岁月,青山可证”,经历了这次事件,“我”真正理解了父亲的为人,精神上受到洗礼。

四川省川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尽管走了一天,可我一点也不累。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这一次我看到了,看到的不是旅店而是汽车。我看到汽车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车厢里高高堆着箩筐。我现在需要旅店,旅店没有就需要汽车,汽车就在眼前。

我兴致勃勃地跑了过去,向司机打招呼:“老乡,你好。”司机好像没有听到,仍在拨弄着什么。“老乡,抽烟。”这时他才使了使劲,将头从里面拔出来,并伸过来一只黑乎乎的手,夹住我递过去的烟。

于是我心安理得了,他只要接过我的烟,他就得让我坐他的车。

不一会他修好了车,就盖上车盖跳了下来。我赶紧走上去说:“老乡,我想搭车。”不料他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说:“滚开。”

我知道要是错过这次机会,将不再有机会。现在应该豁出去了。于是我跑到另一侧,也拉开车门钻了进去,我准备与他在驾驶室里大打一场。我进去时首先是冲着他吼了一声:“你嘴里还叼着我的烟。”然而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这让我大惑不解。他问:“你上哪?”我说:“随便上哪。”他又亲切地问:“想吃苹果吗?到后面去拿吧。”他把汽车开得那么快,我敢爬出驾驶室爬到后面去吗?于是我就说:“算了吧。”

汽车驰着,我舒服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现在我和他已经成为朋友了。我已经知道这汽车是他自己的,苹果也是他的。我问他:“你到什么地方去?”

他说:“开过去看吧。”

这话简直像是我兄弟说的,这话可多亲切。我觉得自己与他更亲近了。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这汽车这司机这座椅让我心安而理得。可是这汽车抛锚了。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了,他正在把他的恋爱说给我听。

可是这汽车抛锚了,我坐在驾驶室里,听着他修车的声音。

“修好了?”我问。

“完了,没法修了。”他说。我想完了,“那怎么办呢?”我问。

“等着瞧吧。”他漫不经心地说。

我仍在汽车里坐着,不知该怎么办。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来了。司机这时在公路中央做起了广播操,他从第一节做到最后一节,做得很认真。我在里面也坐不住,于是,打开车门也跳了下去。我在想着旅店和旅店。这个时候我看到坡上有五个人骑着自行车下来,每辆自行车后座上都用一根扁担绑着两只很大的箩筐,我想他们大概是附近的农民。那五人骑到我跟前时跳下了车,我很高兴地迎了上去,问:“附近有旅店吗?”

他们没有回答,而是问我:“车上装的是什么?”

我说:“是苹果。”

他们五人推着自行车走到汽车旁,有两个人爬到了汽车上,接着就翻下来十筐苹果,下面三个人把筐盖掀开往他们自己的筐里倒。那情景让我目瞪口呆。我明白过来就冲了上去,责问:“你们要干什么?”

他们谁也没理睬我,继续倒苹果。我上去抓住其中一个人的手喊道:“有人抢苹果啦!”这时有一只拳头朝我鼻子上狠狠地揍来了,我被打出几米远。

司机此刻正在慢慢地散步,嘴唇翻着大口喘气。他好像一点也不知道刚才的事。我跑过去对着他的耳朵大喊:“你的苹果被抢走了!”他这才转身看了我起来,我发现他的表情越来越高兴,我发现他是在看我被打得五彩缤纷的脸。

这时候,坡上又有很多人骑着自行车下来了,每辆车后都有两只大筐,骑车的人里面有一些孩子。他们都发疯般往自己筐中装苹果。才一瞬间工夫,车上的苹果全到了地下。那时的苹果已经满地滚了,所有人都像蛤蟆似的蹲着捡苹果。

我是在这个时候奋不顾身扑上去的,我大声骂着:“强盗!”扑了上去。于是有无数拳脚前来迎接,我全身每个地方几乎同时挨了揍。我跌坐在地上,我再也爬不起来了,只能看着他们乱抢苹果。我开始用眼睛去寻找那司机,这家伙此时正站在远处朝我哈哈大笑,我便知道现在自己的模样一定比刚才更精彩了。那个时候我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只能用眼睛看着这些使我愤怒极顶的一切。我最愤怒的是那个司机。

坡上又下来了一些手扶拖拉机和自行车,他们也投入到这场浩劫中去。来迟的人开始在汽车上动手,我看着他们将车窗玻璃卸了下来,将轮胎卸了下来,又将木板橇了下来。可我那时只现在四周空荡荡了,只有一辆手扶拖拉机还停在趴着的汽车旁。

这时我看到那个司机也跳到拖拉机上去了,他在车斗里坐下来后还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里抱着的是我那个红色的背包。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背包里有我的衣服和我的钱,还有食品和书。可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

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座椅没被他们撬去,这让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想起了那么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我扑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

“让我出门?”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北京

(有删节)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八岁的“我”初次出门远行,面对陌生的环境,涉世不深的“我”容易被眼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出门对“我”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B.在遭遇世界给“我”的残酷的成人礼之后,“我”坐回汽车,孤独而又痛苦,十分想念家中的温暖,觉得这是一场失去所有的、失败的旅程。

C.小说通过“我”的经历和思考,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以及成长的艰辛,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迷惘。

D.本小说相比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价值”的人文主题,与该单元的《百合花》《哦,香雪》等不同的是这篇文章表述的是“观察和批判”的人文主题。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较为新奇的语言表述方式,如用“迎风飘飘”“第一批来这里定居”来形容那几根黄色的胡须,可见余华的幽默感。

B.小说反复出现的“寻找旅店”,是“我”远行的目标,象征着人生路上对现实生活的归宿和自我精神寄托的寻找。

C.小说写到汽车满载的苹果被抢劫一空,车身也遍体鳞伤,似乎与“我”同病相怜,由此赋予“汽车”以象征意味。

D.小说把抢夺苹果的人比喻成“蛤蟆”,显现了“我”看到一群人忙着蹲在地上抢苹果的场面感到新奇、有趣的心理。

8.本文是余华受卡夫卡影响写成的作品,具有荒诞性。试找出司机三处荒诞的行为,分析其背后蕴含的不同的扭曲性格。(4分)

9.场景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作为人物思想或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平台。将小说分割为“旅途”和“家中”(画线部分)两个场景,分析其中“我”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6分)

6.B7.D8.①司机接受了“我”给的香烟却拒绝“我”搭车,当“我”冲上车对他大吼时他又友好起来:表现他的欺软怕硬。

②半路汽车抛锚,司机却漫不经心,在旁边做起广播体操来:表现他的听天由命。

③有人抢劫司机的苹果和车,他无动于衷,不加抗争:表现他畏惧暴力群体,只求保全自己。

④“我”奋力相助,被打得遍体鳞伤,他在一旁嘲笑“我”:表现他变为看客,享受围观的愉悦。

⑤最后司机抢了“我”的背包,与抢劫者一同离开:司机从受害者变成施害者,获得强者欺侮弱者的满足感。9.旅途场景:人物众多,有“我”、司机、村民等;环境为开阔的道路和旷野;事件,“我”反抗哄抢苹果的村民而被打得遍体鳞伤。

家中场景:人物为父子两人;环境,狭小而温暖的家中;事件,“我”被父亲打发,离开家进入到外面的世界。

旅途中:“我”对他人一开始充满热情,相信友谊,与司机成为朋友,高兴地迎接村民。最后被村民殴打,被司机嘲笑抛弃,充满愤怒和痛苦。

家中:开始“我”无忧无虑地承受着父爱,没有外出的思想准备。最后带着父亲的鼓励,怀着美好期待离家。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B.“觉得这是一场失去所有的、失败的旅程”说法错误。结合“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可知,这不是一次失去所有的、失败的旅程,“我”在这次经历中是有认识和收获的,它教会了“我”成长,“我”并没有失去梦想和热爱。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D.“看到一群人忙着蹲在地上抢苹果的场面感到新奇、有趣的心理”说法错误,小说把抢夺苹果的人比喻成“蛤蟆”,显现了“我”对抢夺者的厌恶态度,对一群人蹲在地上抢苹果的场面进行讽刺。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第一处:“‘老乡,抽烟。’时他才使了使劲,将头从里面拔出来,并伸过来一只黑乎乎的手,夹住我递过去的烟”“我赶紧走上去说:‘老乡我想搭车。’不料他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说:‘滚开’”,司机接受了“我”给的香烟却拒绝“我”搭车。“于是我跑到另一侧,也拉开车门钻了进去,我准备与他在驾驶室里大打一场。我进去时首先是冲着他吼了一声:‘你嘴里还叼着我的烟。’然而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这让我大惑不解。他问:‘你上哪’”,“我”冲上车对他大吼时他又友好起来,让“我”搭车。可见他欺软怕硬。

第二处:“‘完了,没法修了。’他说。我想完了,‘那怎么办呢’我问。‘等着瞧吧。’他漫不经心地说。我仍在汽车里坐着,不知该怎么办。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来了。司机这时在公路中央做起了广播操”,半路汽车抛锚,司机却漫不经心,在旁边做起广播体操来,可见他听天由命。

第三处:“他们五人推着自行车走到汽车旁,有两个人爬到了汽车上,接着就翻下来十筐苹果,下面三个人把筐盖掀开往他们自己的筐里倒……司机此刻正在慢慢地散步,嘴唇翻着大口喘气。他好像一点也不知道刚才的事”,有人抢劫司机的苹果和车,他无动于衷,不加抗争,可见他畏惧暴力群体,只求保全自己。

第四处:“他这才转身看了我起来,我发现他的表情越来越高兴,我发现他是在看我被打得五彩缤纷的脸”,“我”奋力相助,被打得遍体鳞伤,他在一旁嘲笑“我”,可见他变为看客,享受围观的愉悦。

第五处:“这时我看到那个司机也跳到拖拉机上去了,他在车斗里坐下来后还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里抱着的是我那个红色的背包。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司机抢了“我”的背包,与抢劫者一同离开:司机从受害者变成施害者,获得强者欺侮弱者的满足感。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

旅途中:

事件中的人物有“我”、司机、村民等。环境,“柏油马路起伏不止”“这个时候我看到坡上”,环境是开阔的道路和旷野。事件,故事刻画“我”十八岁出远门的情况,“我”见到汽车满载的苹果被村民抢劫,所以挺身而出,奋起反抗,最后遭到村民的殴打,被被打得遍体鳞伤,背包竟也被司机抢夺。

由“我兴致勃勃地跑了过去,向司机打招呼”这话简直像是我兄弟说的,这话可多亲切。我觉得自己与他更亲近了”“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了,他正在把他的恋爱说给我听”“这个时候我看到坡上有五个人骑着自行车下来,每辆自行车后座上都用一根扁担绑着两只很大的箩筐,我想他们大概是附近的农民。那五人骑到我跟前时跳下了车,我很高兴地迎了上去”可见,“我”对他人一开始充满热情,相信友谊,与司机成为朋友,高兴地迎接村民。

由“于是有无数拳脚前来迎接,我全身每个地方几乎同时挨了揍。我跌坐在地上,我再也爬不起来了,……那个时候我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只能用眼睛看着这些使我愤怒极顶的一切。我最愤怒的是那个司机”可知,最后“我”被村民殴打,被司机嘲笑抛弃,充满愤怒和痛苦。

家中:

人物,父子;环境,家中;事件,“‘让我出门?’‘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我”被父亲打发外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由“想起了那么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可知,开始“我”无忧无虑地承受着父爱,没有外出的思想准备。最后带着父亲的鼓励,怀着美好期待离家。

四川省南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硝烟下的流泉

符浩勇

战火前沿阵地最大的难处是供应中断。双方都断了水,但是水就在眼皮底下。在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就有股清泉,它日夜流淌,无人敢去汲水。那里暴露在双方的火力网下,一旦有人去汲水,只会白白牺牲而不会搞到水,所以断水三天来没有人打过它的主意。

前沿阵地断水后,最为心焦的是炊事员老苏,他认为前沿的同志吃喝不上水是他的失职。战争年代没有比失职更可怕的了。他虽然是个炊事员,但他有独特的见解:“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在前沿断水三天之后,他带了一筐萝卜在敌人炮火封锁区前等待了一天一夜。第五天清晨,无名高地漫了一层浓雾,他安全地通过了敌人的封锁区,来到前沿阵地,只是萝卜太少,每人分了两个,轻伤员三个,战士们拿到萝卜后,连泥也顾不上擦,就吃了起来。老苏找到白连长,白连长正闭着眼贴在石壁上吸凉气,这个壮汉子听见响动睁开眼对他笑笑,算是对老苏送萝卜的表扬。

“白连长,我想到下边山沟里汲桶泉水来。”老苏在白连长面前蹲下说。

“什么?”白连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到下边提桶泉水来。”老苏要求着。

“不行!”白连长忽地坐起来,“不行,对面敌人的几挺重机枪不是吃素的,你看——”他拉老苏来到一个狭小的道口,在地上拾了一个废罐头盒,装上土,用力向山坡上甩去,霎时,招来了敌人轻重机枪的密集射击,连长说:“听见了吧!你就是铁人也休想取回水来。”

“让我试试吧!”老苏还是要求去。

“不行,我要对你的生命负责!”白连长恼火了。

“你对我负责,我也要对全连负责,五天了没有喝上水,谁能受得了,你知道不少人渴得喝尿吗?”老苏和白连长争论起来。

“我们没有水,敌人也没有水,他能忍受,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

“我们不是和敌人比赛谁耐渴,帝国主义要喝水,无产阶级也要喝水,两家都到了快要渴死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够去汲水?”老苏继续争辩。

“小心敌人打你的冷枪。”白连长说。

“他不让我们喝,他自己也喝不上,他让我们喝,我们也让他们喝,现在就看谁能主动采取行动,敌人既不愿意死,又不会主动去提水,现在正是我们采取主动的好机会。”老苏发表了见解。

白连长觉得老苏讲得有些道理,向他点头,意思是你去试试。

经过周密的布置,老苏开始行动了,在坑道里找了一只S国加仑桶(一种手提汽油桶),站在交通沟里,中午十二点钟,双方阵地都停止了射击,沉寂得连对面敌人的咳嗽声都能听见。他把水桶举过头顶,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石块“当当……”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S国兵没有丝毫动静,他们既没有射击,也没有投弹,好像装着没有看见一样。老苏心里有底了,他对白连长笑笑,白连长对机枪班长命令:“如果敌人开枪,你们轻重机枪一起掩护。”老苏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交通壕,他高举着水桶,弯着腰观察地下可能埋下的地雷,顺着山坡向泉水走去,他步子稳健,没有丝毫惊慌,好像经常去汲水一样。对面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常行动惊呆了,他们“咿里哇啦”地喊叫起来,一会,也从交通壕里爬出来一个黑人士兵,提着水桶向山泉走去。

从此以后,想不到在敌我接壤地带竟出现了没有经过谈判就达成的停火地段。每天中午十二时,双方各派一人去泉边汲水。据说老苏曾送给那个黑人士兵两包大前门香烟,对方也回赠了两包马蹄牌S国烟,连里怕敌人在烟里施放细菌,送到团部化验去了,老苏觉得没有抽到S国烟开开洋荤,实在是一辈子的遗憾!

(选自《2020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苏“带了一筐萝卜在敌人炮火封锁区前等待了一天一夜”和“战士们拿到萝卜后,连泥也顾不上擦,就吃了起来”等内容凸显战场缺水形势严峻。

B.老苏和白连长精彩的对话描写,表现了老苏对敌我双方形势的精细分析,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进一步向前发展。

C.“老苏曾送给那个黑人士兵两包大前门香烟,对方也回赠了两包马蹄牌S国烟”说明老苏通过赠送物资才达成不经谈判而停火汲水的默契。

D.“连里怕敌人在烟里施放细菌”,把两包马蹄牌S国烟送到团部去化验的举动表现了我军不信任对方,行事谨慎考虑周全的风格。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双线并进,情节围绕“老苏取水”和“S国取水”事件展开,结构严谨,文脉清晰,中心突出。

B.小说开头对前沿阵地供应中断和汲水困难的叙述,为下文人物出场和情节展开做铺垫,后面白连长拾废罐头盒试探敌人的情节与之呼应,表现汲水难度的确很大。

C.小说将主人公老苏置于与白连长的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冲突中,通过描摹他在矛盾冲突中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D.小说结尾互送香烟的情节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带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却在情理之外,有狗尾续貂之嫌。

8.小说是如何塑造老苏这一人物形象的?请联系文本进行简要分析。

9.小说标题“硝烟下的流泉”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C7.B

8.①正面描写。通过对老苏动作和语言的精准刻画,表现出他不怕危险乐于奉献的形象及高度的责任感;

②侧面描写。通过对面敌人惊呆的神态侧面表现出老苏勇敢智慧的形象;

③细节描写。用特征鲜明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苏去汲水的“举”“敲”的细节凸显其沉稳;

9.①“硝烟”指战场上的战火(答代指战争亦可),“流泉”指敌我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的一股清泉;

②“硝烟”和“流泉”形成对比,战场缺水严重,战士取水迫切,战场紧张死寂,流泉自由奔流;

③暗示老苏的重要性,敌我双方生死之际,老苏以他的灵活、智慧打破僵局,给死寂的战场带来转机;

④战争毁灭生命摧毁人性,硝烟下的流泉却在关键时刻唤醒了敌我双方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引起人们对战争深层次的反思。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C.“老苏通过赠送物资才达成不经谈判而停火汲水的默契”错误,应当是基于老苏的勇敢和对战场人性的洞察,以及他的大胆细致和冒险精神,才达成了这种默契,互送香烟只是对老苏预判的睿智的证明。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A.“小说双线并进,情节围绕‘老苏取水’和‘S国取水’事件展开”错误,本文一线串珠,情节紧紧围绕“硝烟下的流泉”这个线索展开,不蔓不枝,结构严谨,文脉清晰,中心突出。并非“双线结构”。

C.“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冲突”错误,白连长反对老苏汲水是担心老苏的安全,老苏与白连长的争辩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白连长觉得老苏说得有道理,同意他去试一试。

D.“却在情理之外,有狗尾续貂之嫌”错误,小说结尾互送香烟的情节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同时也带给读者思考的空间,体现小说体裁独特的艺术魅力。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由“他把水桶举过头顶,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石块‘当当……’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白连长,我想到下边山沟里汲桶泉水来”“让我试试吧!”“你对我负责,我也要对全连负责,五天了没有喝上水,谁能受得了,你知道不少人渴得喝尿吗?”等可知,运用动作和语言等正面描写,表现出他不怕危险乐于奉献的形象及高度的责任感;

由“对面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常行动惊呆了”可知,运用侧面描写,用敌人惊呆的神态衬托出老苏勇敢智慧的形象;

由“他把水桶举过头顶,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石块‘当当……’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老苏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交通壕,他高举着水桶,弯着腰观察地下可能埋下的地雷,顺着山坡向泉水走去,他步子稳健,没有丝毫惊慌,好像经常去汲水一样”可知,运用细节描写,老苏去汲水的“举”“敲”的细节凸显其沉稳。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这篇小说以物象“流泉”作为标题,且将“流泉”置于“硝烟”的背景下,所以这里的“流泉”不仅指敌我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的一股清泉;

且在残酷激烈的战争背景下,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和深层的主旨义:流泉自由地奔流与战场的胶着死寂构成鲜明对比,敌我双方困守战场,他们向往活力与自由,所以流泉象征着活力与自由;

老苏这个典型人物是通过流泉这一物象得以突显的,在敌我双方生死之际,老苏用他的灵活、智慧打破僵局,表现出老苏的灵动智慧勇敢的品质,所以流泉又是灵动智慧勇敢的象征;

流泉在关键时刻滋养生命救护生命,因汲泉水互送香烟的情节还体现了对对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与战争毁灭生命摧毁人性又构成鲜明对比,从而主题就凸显出来了。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就等拆迁

伍中正

宋玉生的房子低、矮,逢雨必漏。他对自己的房子特别不满意,一心盼望着拆迁。那年,宋玉生30岁。

有天早上,宋玉生从门前的枫树上的高音喇叭里听到了一个让他振奋的消息。在离宋村三十里开外的地方要建一个大型变电站,那地方有十多户人家要搬迁,并且,那十多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统一修建后,再分给他们。也就是那天早上,宋玉生就萌生了一个希望,将来哪一天,自己的房子也能名正言顺地拆迁。

不到一年,变电站建好。宋玉生去看变电站。除了变电站,宋玉生最关心的是那些拆迁户。他跑到统一安置的住房一看,一栋栋房屋果真整齐漂亮。回来的路上,他就想,自己的房子有那么漂亮就好了。

好不容易到来的一次拆迁机会却与他擦肩而过。宋玉生那年40岁。

那一年,从葛洲坝输往广州的高压线路经过宋村。测量线路时,宋玉生拉着一位测量员问,路线经过不经过他的房屋?他那破屋碍事不碍事?测量员说,还说不准,要等整个线路的测量数据都计算好再定。

等吧。宋玉生不再犹豫。

后来,宋村有3户人家的房屋需要拆迁。那3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出钱修建,3幢房子建好,在丽日蓝天下格外漂亮。

宋玉生开始埋怨:那条线路怎么就不经过自己的房屋?

50岁那年,宋玉生的身体再没有以前健康,时常咳嗽,还伴随头晕。可是一听到要拆迁的消息,他就会强打精神。

那一年,县里要在宋村修建一个农药厂。整个村里,再没有比宋玉生更兴奋的。宋玉生逢人便说,只要项目一开工,自己就可以拆迁,就可以享受到政府修建的好房子。他经常出现在人堆里,开口闭口就是拆迁。

这个项目让宋玉生兴奋了一年。那一年,宋玉生的咳嗽和头晕仿佛减轻了很多。

一年后,农药厂的建设没有一点儿动静。

后来他才明白,建农药厂是县长的想法,没经过科学论证。有专家提出,在宋村坚决不能修建农药厂,专家还列出了不能建厂的8条理由。

宋玉生的病情慢慢加重。他的房子越来越破败。

村主任宋家宝每次见到宋玉生就说,玉生老爹,村里愿意出钱翻修你的房子,房子拆迁,说不定等上好多年呢。

宋玉生说,不翻修,我就等拆迁,愿意等。

60岁那年,宋玉生大病了一场。宋家宝领着村医去看宋玉生。村医拿出听诊器搁在宋玉生胸口,还摸着宋玉生的手,辨别着他的脉象。

听完看完,村医给了宋玉生一些药,叮嘱他怎么吃。

临走,宋家宝说,今年,宋村将引来市里的公墓建设项目,需要宋村几座山,说不定,你的房屋将被拆迁。

真的!宋家宝肯定。

不久,宋玉生用颤抖的手在房屋拆迁协议上签了字。

签完字的那天晚上,宋玉生一阵猛咳,一口气没接上来,就走了。那年他61岁。

宋玉生走的时候,手里紧紧抓着那份拆迁协议。宋家宝说。

宋家宝在村委会上提议,一直单过的宋玉生用不着分房子了。他的钱,放在宋村的账户上,往后,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拿出一部分作为学费。

宋家宝的建议很好,村干部都答应,村民也答应。

2011年春,宋家宝讲了同族人宋玉生的故事。我一直没有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

按辈分,宋玉生,我应该叫他叔。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命运跟宋玉生紧紧地连在一起。我还知道,村里其他孩子的命运还将与他连在一起。

我就是拿着宋村,也就是宋玉生的钱念完大学的。这是一个老人等了半辈子却没有享用的房屋拆迁费用。

大学毕业,我选择留在宋村小学。每次上课,我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用心学习,考上大学,村里就会有一个人为你们提供学费。那个人是谁,我没有告诉孩子们,孩子们也没有问。

每年清明,我都领着宋村小学的孩子们在宋玉生的坟头放上一挂长长的鞭炮,撒上纸钱。

空旷的天空下,宁静山野中,那一挂鞭炮清脆激越的声音,传播得很远,很远。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2期,有删改)

6.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关注社会生活,贴近生活实际。“拆迁户”一夜之间可以变成“暴发户”的现实,是小说主人公“就等拆迁”的心理支点。

B.宋玉生等拆迁等了一辈子,最后却在签完拆迁合同后突然去世,这样的情节安排,体现了对这个人物的厌恶和鄙夷,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C.通过劝宋玉生修缮房屋、领着村医给宋玉生看病、提出用拆迁款给村里的孩子提供学费等情节可以看出,宋家宝是一个关爱百姓、重视教育的基层干部。

D.“我”用宋玉生的拆迁款念完大学后,选择留在宋村小学教书,体现了“我”懂得感恩回馈,同时也表现了“我”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奉献。

7.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语言、心理、细节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形象地表现了“拆迁”给主人公带来的精神刺激。

B.小说使用顺叙的叙述方式,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了宋玉生的一生,情节发展自然流畅,脉络分明。

C.文章结尾处的环境描写,表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暗示了乡村以后的美好未来,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D.文章以《我就等拆迁》为题,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等拆迁”是主人公宋玉生的“人生主旋律”,以之为题与文章内容较为契合。

8.宋玉生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

9.在小说结尾部分,“我”的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B7.C

8.①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他对自己的房子特别不满意,却只是一心盼望着拆迁;

②爱炫耀。当他得知自己的房子有可能被拆迁时,经常出现在人群里谈论此事,兴奋无比;

③固执、执拗,不懂变通。当等了很多年房子依然没有拆迁时,村主任提出帮助他修缮房屋,但他坚决不同意。

9.①叙述人称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②运用补叙,通过“我”交代了宋玉生死后的故事,使文章情节完整;

③“我”的成长经历及我对孩子们的教育,真实地表现了我及后代人生活的变化,有助于凸显文章的主旨。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体现了对这个人物厌恶和鄙夷,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错误,结合原文“宋家宝在村委会上提议,一直单过的宋玉生用不着分房子了。他的钱,放在宋村的账户上,往后,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拿出一部分作为学费”“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命运跟宋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