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3年新初三语文暑期学习第十二讲:古诗词赏析-情感、内容、手法 学案_第1页
上海市2023年新初三语文暑期学习第十二讲:古诗词赏析-情感、内容、手法 学案_第2页
上海市2023年新初三语文暑期学习第十二讲:古诗词赏析-情感、内容、手法 学案_第3页
上海市2023年新初三语文暑期学习第十二讲:古诗词赏析-情感、内容、手法 学案_第4页
上海市2023年新初三语文暑期学习第十二讲:古诗词赏析-情感、内容、手法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古诗词赏析-情感

适用学科语文适用年级初三

适用区域全国通用版课时时长(分钟)120

知识点情感分析、诗歌语言风格、人物形象分析、手法分析、炼字、炼句

1.学会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联系时

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学习目标

2.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和意象。

3.掌握出题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重点熟悉常考题型并初步掌握答题技巧。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

学习过程

—.复习预习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题干】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

的?

【答案】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或局部景致与概

括描写结合等多种写作手法。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林逋(967〜1028),钱塘人。北宋诗人。他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

子”。正是他对梅花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才能写出这首流传久远的咏梅绝调来。

【题干】诗的颈联手法多样,请赏析其作用。

【答案】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并用拟人化的修辞,赋予“霜禽”和“粉蝶”以人格

化的特征,从侧面写出梅花的独特得美丽风姿。(虚实结合、拟人、侧面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分析情感

【题目形式】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心情.

对诗词情感的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

的方面。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

【诗歌常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

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

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答题格式】

第一步:概括诗句内容;

第二步:分析评价景致的特点;

第三步: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注意: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知人论世”。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考点/易错点2人物形象分析

【题目形式】请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请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题格式】

第一步:点出所属形象的内容;

第二步:分析评价所属形象的性格;

第三步:归纳小结整体的形象特点。

注意: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把握人物形象。

如: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敲”就写出了作者就等友人不至的烦躁的心情。(通过动

作)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

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结合诗题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

考点/易错点3炼字

【题目形式】请分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

第一步:解释词语本意;

第二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第三步:点出词语的效果(手法或由词性产生的效果);

第四步:分析词语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第五步:由词语效果所体现出的意图。

注意:

L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还原内容。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考点/易错点4炼句

【题目形式】请赏析诗词中某句的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

第一步:画面场景的再现;

第二步:点出艺术手法;

第三步:写出情感主旨。

考点/易错点5手法鉴赏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赏析格式】

第一步:点明诗词中的主要艺术手法;

第二步:分析艺术手法是如何产生的;

第三步:写出情感主旨。

注意:中考古诗词中,考查表达技巧,大多不会直接提问,而是多借助于对名句进行赏析。

考点/易错点6诗歌的语言风格

(D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

刻,平易近人。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

知处”,全篇四句毫无难解之处。

(2)含蓄隽永。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写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

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3)清新雅致。如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语新颖别

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的愉悦。

(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赤壁怀古》“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

势雄伟,境界开阔。

(5)绚丽飘逸。李白的诗大多都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粗犷豪放。其特点是气势恢宏,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

高远,襟怀旷达,情感激荡,格调昂扬。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

流到海不复回”,气势浩荡,一泻千里。

(7)缠绵哀怨。其特点是通过写景着意渲染忧伤的情感,如泣如诉,如歌如怨,委婉哀

绝,缠绵俳恻,迂回跌宕,顿挫舒卷。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表现了词

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和内心的无聊愁苦,营造了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

百无聊赖的闲愁,堪称哀怨词中的经典。

(8)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或感

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

慨之作。

(9)沉郁顿挫。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

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

韵律变化等。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是此风格的力作。

【题目形式】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第一步:写出诗歌语言风格;

第二步:写出能表现诗歌语言风格的语句,并结合语言特点进行分析;

第三步:写出作者情感。

注意:答题术语(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

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三.例题精析

【例题1】情感分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题干】“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全词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绘出:官兵同甘共苦,一起分食烤熟的牛

肉,军乐队奏响雄壮的战歌,以鼓舞斗志。威武如山的军营里,斧戟从立,直指苍穹;旌旗

翻飞,哗哗作响;将士们铠甲发亮,一个个雄姿英发。全词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

愤和报国无门的苦闷。

【解析】

第一步:描写了(或刻画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

第二步:分析评价景致的特点;

第三步: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的意境描绘要抓住景物(人物)的主要特征,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而不要

只是简单地翻译,同时要结合诗歌的主旨情感。

【例题2]人物形象分析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题干】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诗人通过记述诗中人物

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的遭遇。

(形象的特征)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的意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词形象的鉴赏能力。

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形象或画面识别其特征,在理解涛歌思想情感基础

上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这首词中塑造的形象显然就是诗人自己,前两句回忆当年驰骋疆场的战斗生活;下两句

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自己已经身离战场。

下片描绘了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形象;“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幽愤。不难看出,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歌通过这一形

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例题3】炼字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题干】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秋,秋天。用双关的手法,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表现

了辛弃疾那种胸怀大义势必战无不胜的坚定信念,突出肃杀和悲壮的气氛以及悲凉的心境。

【解析】

第一步:解释词语本意。秋,秋天;

第二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点明了季节:

第三步:点出词语的效果(手法或由词性产生的效果)用双关的手法;

第四步:分析词语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烘托出了那种天地始肃、杀戮之气漫于四野的氛围;

第五步:由词语效果所体现出的意图:表现了辛弃疾那种胸怀大义势必战无不胜的坚定信念

突出肃杀和悲壮的气氛以及悲凉的心境。

【例题4】炼句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题干】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山泉平缓流淌时,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这两句

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山泉的情态。“映地为天色”可看出山泉的清澈。作者采用侧面描写

的手法,通过山泉可见天的颜色展示其清澈的特点。“飞空作雨声”写山泉由静到动的过程,

飞流而下的山泉发出风雨之声,可见其活泼。这两句通过多角度描绘展示了山泉的特点。表

达了作者对山泉清澈特点的喜爱。

【解析】

第一步:画面场景的再现(山泉平缓流淌时,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水石相激,作

风雨之声);

第二步:点出艺术手法(调动感官);

第三步:写出情感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山泉清澈特点的喜爱)。

【例题5】手法鉴赏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题干】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解析】

第一步:点明诗词中的主要艺术手法(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第二步:分析艺术手法是如何产生的(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

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第三步:写出情感主旨(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例题6】语言风格鉴赏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题干】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

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解析】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一一清新自然,口语化。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一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

梦。

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一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

念之情。

四.课堂运用

【基础】L情感分析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橘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题干】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心情。

【答案】

2.人物形象分析

舟行

[明]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①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②。

[注]①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②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

上突起作峰状和塔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题干】“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

【巩固】L炼字

长相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题干】结合诗句,分析诗中“空”字的妙处。

【答案】

2.语言鉴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题干】请分析该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

【拔高】1.手法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

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题干】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案】

2.炼句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题干】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答案】

课程小结

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所不同

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

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分析诗中作者的

观点或态度,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诗的内容作细致、全

面的分析。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杜甫居成都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

春暖花开时节,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生,一气写下了七首诗,此为其六。

要正确地把握杜甫在这首诗中所表露的对生活的态度,即思想感情,我们只要读一读

诗的注释,就不难把握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思想感情是欣喜的。因为诗的注释给我

们提供了杜甫写这首诗时的特定背景一一诗人“历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联

系这一背景,再结合诗人在诗中给我们创设的意境,答案也就不难得出了。

2.分析诗句的含蓄义或理趣义

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观点,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来

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这样的诗词,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

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义,由此入手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如赵翼的《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己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作者用简略的文字“万口传”来描述了李杜诗作的魅力及影响,然后又通过后面的两句诗表

达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愿望与主张;文学创作应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是两个理趣句,它隐含的意义是深刻的。理解了这一层,那么对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愿

望与主张也就明确了,即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创作应超越前人的愿望,表现出文学创作要创新

发展的主张。

3.从诗的意境着手

诗的主旨是通过一组组的意境来构成的,因此,体味涵泳诗的意境,有助于我们把握诗

作的观点与态度。诗作的意境可以从诗的意象组合、色彩组合等来表现,如:

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天涯。游人不管春将老,

来往亭前踏落花。”这首诗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景。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中写景,鲜艳斑斓,多姿多彩,抒情明朗活泼而又含意深厚。

“红树”、“青山”、“绿草”、“落花”构成暮春既缠绵又酣畅的意境。通过这样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眷恋春景的情感,从这组意境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

4.借助诗歌中典故,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增强作

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

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与态度。古典诗词的用典是多样的,有引用点化前人诗句的,有引

用神话传说的,有引用历史故事的等等。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就提到

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借以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

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

5.准确概括,全面归纳,不挂一漏万

对诗词作品中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归纳要全面。

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

诗词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

6.恰当评价,因事论诗,不机械套用

评价观点态度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诗的评价内容,

尤其是要防止“想当然”式地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的现

象。

如有的同学一提到辛弃疾,马上就想到抗金报国、收复失地、怀才不遇,如果在分析他

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时,也用这个观点去套,就会张冠李戴,驴唇不对马嘴。

课后作业

【基础】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题干】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