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梳理与练习题汇编

知识梳理

一、环境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与散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在景物特点及技巧等方面绝大部分是

相同的。如果有区别的话,区别在于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更尊重小说的文本特征,更

贴切小说的文体特征来分析、作答。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渲染故事气氛。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

强故事的真实性。

3.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和背景的,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

境、复杂的性格,而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

格。

4.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

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5.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者,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社

会环境。

二、情节

“梳理概括情节”,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

概括表述。中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一般有两种:①概括小说的部分情节,如概括开端、发

展、高潮和结局中某一部分的情节。②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这种试题有时候要求考生用一

句话概括故事情节,有时候要求考生就某一角度对小说情节(情感变化)进行概括。概括

情节的角度:

1.找出线索,理清文脉。线索是贯串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一篇小说可以以物或人为

线索,也可以以时间、空间为线索。找出了小说的线索就把握了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2.明确冲突,把握矛盾。小说情节的发展是矛盾冲突。激化的体现,因此概括小说的

情节要抓住小说的矛盾冲突。

3.简明扼要,全面概括。概括情节要言简意赅。一般采用“谁干什么”“谁怎么样”的

形式概括情节。概括时不要遗漏要点,一定要概括全面。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概括时要避免

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三、鉴赏小说的结构艺术

(-)叙述技巧

1.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1页共33页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

比较灵活自由。

2.顺序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

更加严密,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形成对比相互照应。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

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二)结构技巧

L悬念: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

段。通俗地说,即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

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关注、引人人胜•

2.抑扬: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

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3.照应: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4.伏笔: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

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5.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

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6.衬托: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

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7.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

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8.突转(欧•亨利式结尾):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

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

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人物

1.肖像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的包括容貌、身材、表情、

衣着、姿态等描写。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因为人

物的外部特征总是同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相联系的。

2.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的手法。典型的动作描写,不

仅要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行动,还要写出人物以何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通过对

第2页共33页

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

3.语言描写。具体包括对话、独白、旁白以及对语气情态的描写。对人物语言的描写

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

的特定场合吻合。

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可以

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有时可直接由作者进行

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可以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肖像、动作、语

言、所处环境及遭遇等来进行折射。

5.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

写式描写。它是叙事性文章的最小的描写单位。它把事物细微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逼真地

呈现出来。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

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

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6.白描和工笔。白描指使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工

笔指用细腻入微、工整细密的笔触,对人物和环境进行精雕细琢的描写方法。表达的文字细

腻、色彩浓郁,往往借助对比、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客观事物复杂斑斓的状

貌,具体而细致地表现出来。在小说中常用来写景和展示人物心理。

7.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等作正面、

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人和媒介物的烘托。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作

直接的刻画,而是借助于对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这种笔法比较含蓄、

委婉,给读者留下较大的自由想象空间,增加描写对象的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练习划重点

题型一:古代白话小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

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

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髡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

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

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

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

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

“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

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

第3页共33页

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

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

“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

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

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

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正没开交处,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一句话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

“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

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

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

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

贾母一面说话,一面又记挂宝玉,忙进来看时,只见今日这顿打不比往日,又是心疼,又是

生气,也抱着哭个不了。

贾政也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先劝贾母,贾母含泪说道:“你不出去,还在这

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去不成!”贾政听说,方退了出来。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

地?”两人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

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

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些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

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

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

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

说了事情原委,因又拉上薛蟠,宝钗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

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

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

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袭人

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已疑心,

更觉比先畅快了。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方才

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保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又回头对袭人说道:“你只

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要想什么吃的、玩的,你悄悄的往我那里取去,不必

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

的。”说着,一回身去了。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泣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

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

第4页共33页

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

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喷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

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馀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

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

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

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

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

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

院子去罢,回头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

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

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选编自《红楼梦》第三十三、三十四回)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的探访,话语简短却意味深长。宝玉的回答,表现了两人的推心相与。他们能相

互理解,真心交流,是志同道合的知音。

B.小说中王夫人赶来后看到儿子遭痛打,心疼不已,大哭起来。贾政看到此景,最后也“向

椅上坐了,泪如雨下这一场冲突终因王夫人对儿子的袒护归于平息。

C.宝钗“托着一丸药走进来“,毫不避讳别人在场,并且交代调剂之法。显示了她的稳重安

详,也暗含着她急切地表现自己对宝玉感情的成分。

D.在宝玉挨打的过程中,宝玉一句讨饶的话都没有,表现了他不想改变自己的志趣,不愿

意屈服于封建势力的决心。

2.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挨打引起了大家的关切,众人态度不一。小说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展现了这

场风波中的众生相。

B.宝玉挨打是一个急风暴雨的场面,贾政不审不查,火气上来就打,没有程序,但整个过

程又写得很有层次,很有区分,使挨打的种种都真实立体。

C.薛宝钗对被打的伤痕累累的贾宝玉感到“心疼”,作者通过宝钗的言行来衬托黛玉对宝玉

的纯真的爱情。

D.黛玉见宝玉,作者着力写了宝玉的心态、动作和体贴对方的话。采用反客为主的写法从

侧面表现黛玉对宝玉的爱情。

3.“宝玉挨打”这一事件表面是父亲教训儿子的一件小事,实质却体现了父子俩尖锐的冲突。

请联系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父子俩的冲突表现在哪里,并结合原著,谈谈贾政毒打宝玉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1.B

第5页共33页

2.C

3.(1)父子俩的冲突:①宝玉在外与优伶结交,表赠私物,不读圣贤书。在遭到父亲痛打

后,也不改初衷。②贾政认为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是

不孝的孽障,不能光宗耀祖,将来可能酿到“弑君杀父'’的地步,这是为封建家长所不能容忍

的。

(2)贾政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宝玉不愿走仕途经济的老路,就会损害家族利益,宝玉的

叛逆意识与宗法社会对立。(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I.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B.“这•场冲突终因王夫人对儿子的

袒护归于平息”错误,结合原文“正没开交处,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一句话未了,

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可见冲突平息的终

极原因并不是王夫人对儿子的袒护,而是贾母的到来•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C.“衬托”的说法不恰当。薛宝钗对宝玉的感

情虽不强烈,但仍然有感情,宝黛二人的不同言行体现了她们的不同性格,通过宝钗的言行

来衬托黛玉对宝玉的纯真的爱情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的答案包括两个方面:

父子俩的冲突表现在哪里+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结合“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

疏学业,淫辱母婢等”“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可知,“宝玉挨

打”原因是他交结贾家敌对势力忠顺亲王的戏子,犯了政治大忌;导火索是贾环在政老爹面

前诬告宝玉”强奸(母婢)未遂,(金钏)赌气投井贾政闻而暴怒,贾政认为宝玉在外流

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是不孝的孽障,不能光宗耀祖,将来可能酿

到“弑君杀父’’的地步,这是为封建家长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回书房关门将宝玉一顿毒打。而

在宝玉挨打的过程中,宝玉一句讨饶的话都没有,表现了他不想改变自己的志趣,不愿意屈

服于封建势力的决心。考生可据此分析父子的冲突。分析政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要结合原著。

贾政是封建文化的代言人,热衷于道德文章、仕途经济,希望宝玉成才,光宗耀祖;宝玉是

新的社会观念的代表,热衷于情场、知己,拒绝走父亲为他设定的道路。宝玉的叛逆思想与

贾政所代表的封建正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温酒斩华雄

罗贯中

孙坚军缺食,军中自乱,细作报上关来。李肃为华雄谋曰:“今夜我引一军从小路下关,

袭孙坚寨后,将军击其前寨,坚可擒矣。”雄从之,传令军士饱餐,乘夜下关。是夜月白风

清。到坚寨时,已是半夜,鼓噪直进。坚慌忙披挂上马,正遇华雄。两马相交,斗不数合,

后面李肃军到,竟天价放起火来。坚军乱窜。众将各自混战,止有祖茂跟定孙坚,突围而走。

背后华雄追来。坚取箭,连放两箭,皆被华雄躲过。再放第三箭时,因用力太猛,拽折了鹊

第6页共33页

画弓,只得弃弓纵马而奔。祖茂日:“主公头上赤幢射目,为贼所识认。可脱情与某戴之。”

坚就脱精换茂盔,分两路而走。雄军只望赤幢者追赶,坚乃从小路得脱。祖茂被华雄追急,

将赤情挂于人家烧不尽的庭柱上,却入树林潜躲。华雄军于月下遥见赤帽,四面围定,不敢

近前。用箭射之,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了赤幢。祖茂于林后杀出,挥双刀欲劈华雄;雄大喝

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杀至天明,雄方引兵上关。

程普、黄盖、韩当都来寻见孙坚,再收拾军马屯驻。坚为折了祖茂,伤感不已,星夜遣

人报知袁绍。绍大惊曰:“不想孙文台败于华雄之手!”便聚众诸侯商议。众人都到,只有公

孙瓒后至,绍请入帐列坐。绍日:“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

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诸侯并皆不语。绍举目遍视,

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绍问日:“公孙太守背后何人?"瓒呼

玄德出口:“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刘备是也。"曹操口:“莫非破黄巾刘玄德乎?”瓒

日:“然。”即令刘玄德拜见。瓒将玄德功劳,并其出身,细说一遍。绍目:“既是汉室宗派,

取坐来。”命坐。备逊谢。绍日:“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玄德乃坐于末位,

关、张叉手侍立于后。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情,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日:“谁

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日:“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

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目:“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

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

日:“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日:

“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揖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

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

何职。瓒口:“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

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日:“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

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日:“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目:“此人仪表不

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酬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

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

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

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日: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

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

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日:“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木曰:“既然公等只重

一县令,我当告退。”操目:“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

众官皆散。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

第7页共33页

(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羽的出场运用了先闻其声、再见其人的表现手法,其声惊天动地,其人威风凛凛,可

以说关羽一出场就显得雄姿英发。

B.面对关羽这一小马弓手的请战,袁术竟要将其打出帐去,袁绍怕为华雄所笑,唯有曹操

不顾二袁的轻视和怀疑,积极支持关羽出战。

C.战斗开始了,“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作者用非常精练的笔墨具体描写了

关羽与华雄交战的过程,表现了关羽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

D.正当众诸侯想要探听消息的时候,“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这一戏剧性的细节,凸显了关羽的英雄形象。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Λ.选文部分着重塑造关羽的形象,其中肖像描写非常突出,从身、髯、眼、眉、面、声等

方面着笔,寥寥儿笔,体现了关羽鲜明的英勇无敌的形象。

B.选文部分塑造关羽的形象时,善于运用衬托的手法,俞涉、潘凤出战旋即被斩,即与关

公温酒斩华雄形成鲜明的对比,又衬托出关羽的英勇无敌。

C.当关羽请缨出战时,被袁术阻拦,又为袁绍所顾虑,这一情节既衬托了关羽的武艺高强,

又衬托出曹操的明智与慧眼识英才,一石二鸟。

D.本文擅长用语造势,例如关公出战时,用“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

岳撼山崩”等句进行渲染,即节省笔墨,又激人想象。

【答案】1.C

2.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作者用非常精练的笔墨具体描写了关羽

与华雄交战的过程''说法错误,本文中描写关羽与华雄的交战过程只有“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

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几句,那精彩的对决,关羽斩将时的

神威却都是虚写,作者在这里把这些具体交战的过程一概省去,为的是抓住传神之处,突出

精彩的侧面,收取以虚写实、以实补虚的效果。所以,并没有“具体描写''交战过程。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体现了关羽鲜明的英勇无敌的形象”

错误,此时关羽还没有作战,还看不出其英勇无敌,再说,仅从肖象描写方面,也无法体现

关羽的英勇无敌。故选A。

题型二:中国当代小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司马迁发愤

郭沫若

那是汉武帝天汉四年的正月。有一天司马迁正在书房里席地而坐,埋着头写着他的《史

第8页共33页

记》的最后一篇《自叙传》的时候,他的外孙杨,阵,一个十三四岁的童子,进来匐着向他报

告:

“任少卿先生来了。”

司马迁把头抬了起来,脸色寡白而微胖,很像中年妇人,他回答了一句:“你把他引进

来罢。”连声音也和妇人的相仿佛。

在司马迂把书案上的稿件略加整理着的时候,杨悻引了一位中等身材的胖子来,有几根

稀疏的胡须在嘴边画成八字,肚子挺得很高。这胖子便是做着益州刺史的任少卿了。当时的

地方官每年正月要进京朝见一次,他是才从四川来到长安的。

司马迁立起身来迎接着他,两人拱手对揖。

“少卿你几时进京的?”

“刚到,还没息脚就跑来看你。你的胡子呢,子长?”

“胡子吗?唉……”司马迁含糊着没有回答出下文来。

“我记得你要长我两岁的,我今年三十七,你不是三十九岁吗?”

“是啦J

“但你看来却只有三十岁的光景啦。你从前是一位有长胡子的瘦子,如今你长得这样白

皙而肥胖起来了,你大约是应着“心广体胖”的那句古话啦。你们过着宫廷生活的人真好。

你的声音也变了。子长,宫里的姑娘们一定是很欢迎的罢?吓吓。”

一见面便一味唠叨着的这位任少卿,全没有想到他说的话,句句都打中了司马迁的伤痕,

司马迁对于这位本来不大喜欢的官气十足的朋友,增加了新的厌恨。

“你请坐罢,坐下之后再慢慢讲啦。”

原来司马迁在天汉二年的夏天,他在三十七岁的时候,因为李陵的老母为李陵的兵败失

援投降了匈奴要遭诛戮,他不免在汉武帝面前多说了几句话,说李陵的投降怕是策略的投降,

因此便触犯了皇帝的怒气,连把他也投在了天牢里。在牢里关了半年,在第二年的正月,终

于受了宫刑。

但在那年的三月,汉武帝要到泰山去封禅,需要有长于文笔的人做自己的宣传工具,受

了宫刑的司马迁却特别被皇帝看中了,便被超拔了起来,拜为“中书令”,就是皇帝御用的

秘书长。这在当时是“领赞尚书,出入奏事,秩千石”的很荣耀的职分。汉武帝对于刑余之

人的这样重视,不用说是看上了司马迁的文才,然而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是——司马迁已经

受宫刑了。皇帝的周围是有很多妃嫔的,假如要选用有文才而又完整的人,那岂不是自寻烦

恼吗?

司马迂就这样因受了宫刑而得到了大官。在他下了狱而受刑的当时深怕受了连累,就像

忌避瘟病一样把他一家人也忌避了起来的一些亲戚故旧,等他一得了大官,都跑来加倍地巴

结起来。他们都说司马迁是“塞翁之马”;甚至于有好几个中年的朋友想自己也有这“塞翁

之马”的福分,要司马迁向皇帝介绍,用他们做部下。

第9页共33页

司马迁的感触却和寻常不同。得官的重大原因是由于受宫刑已使他感觉着双重的侮辱。

那些反掌炎凉的亲戚故旧的态度又使他愤慨着不可救药的人性的卑鄙。这些侮辱,这些愤慨,

他是很想努力把它们忘记的,然而总有些东西要时常向他把它们提起来。

任少卿一和司马迁对坐着,又好像突然想起了一样,向司马迁叩了一个头。

“我还忘记了啦,我们的中书令大人,我们的天官冢宰,我诚心诚意地向你恭贺。”

这又是射中了伤痕的一箭。

“老兄的荣升,真是我们交游辈的光宠啦。去年正月我进京的时候,老兄还受着委屈,

我们无从见面。仅仅相隔一年,老兄竟成了天上人了。”

司马迁的愤慨这时候又被任少卿激发了起来。去年少卿进京的时候自己在狱里,诚然没

有缘分见面,然而家中的儿女是没有得到他的照顾的。

“少卿,”司马迁说着,“你假如和我还有点友谊,希望你莫提起那以往的事情。我受了

宫刑便做了中书令,你以为我是受着皇上的知遇吗?哼,真是自古以来所未曾有的知遇啦!

我受了皇上的知遇,是因为我受了宫刑,你明白吗?”

少卿听着司马迁的这般愤愤的语句,他惊愕了起来。连忙摇着头说:“老兄,老兄,我

看,你,你这样的话……唉,’君子无易犹言,耳属于垣'S)啦!"

,,哼哼,”司马迁笑着说,“少卿,你用不着那样害怕。我这两年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

了。我随时都可以死,只是我有一件挂心的事,便是我所写的这一部《史记》。这部书我费

了十年的功夫来写,但在未下狱之前的几年间我是写得很懒散的,在下狱之后我在一年半的

期间便把全部整理了出来,我如今连最后一篇的《自叙传》都已写了一半了。”

“我这部书寓《春秋》的褒贬之意,而比《春秋》详明。我这是永远不朽的书。有权势

的人能够在我的肉体上施以腐刑,他不能够腐化我的精神上的产品。我要和有权势的人对抗,

看我们的生命哪个更长,我们的权威哪个更大,我们对于天下后世的人哪个更有功德。有些

趋炎附势的糊涂蛋在藐视我们做文学的人,我要把我们做文学者的权威提示出来给他们看。

我的全部的生命,全部的心血,都凝集在了这儿。这儿是自有中国以来的政教礼乐,学术道

义的结晶。我的肉体随时可以死,随时可以被人寸断,但我敢相信我的生命是永远不死的。

地上的权势,我笑杀它。哼哼,我笑杀它。”

“是,是,是。”少卿被司马迁的气焰压倒了,连连地点着头,但在那头的上下动中分

明有些左右动。

1936年4月26日(有删改)

注:①君子不能轻发言,有人耳朵贴墙边。

I.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少卿嘴上说司马迁是“交游辈的光宠”,但他一再揭司马迁的伤疤,可见并不是真心诚

意来恭贺,只是为了巴结他。

B.司马迁认为《史记》是“永远不朽的书”“自有中国以来的政教礼乐,学术道义的结晶”,

第10页共33页

表现了他的自大与狂妄。

C.司马迁说自己被任命为中书令是“自古以来所未曾有的知遇”,看似对皇上充满感激,其

实满怀愤慨不平之情。

D.小说称赞司马迁受屈辱而发愤著述《史记》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古人身上铸人了自己的

思想情感和人格追求。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语言、动作等手法刻画任少卿,将一个自私自利、见风使舵、小心谨慎的形象

刻画得栩栩如生。

B.全文采用对话的叙事方式推动情节发展,在张弛有度的叙述中展现了司马迁和任少卿两

个不同的人物。

C.任少卿“连连地点着头,但在那头的上下动中分明有些左右动“,通过细节描写,暗示了

他的不赞同。

D.小说开头由司马迁写《史记》的最后--篇《自叙传》开始,以介绍《史记》收束,首尾

照应,结构严谨。

3.小说对司马迁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4.小说插叙了司马迁受宫刑和被超拔为“中书令”的原因,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答案】1.B

2.A

3.①通过外貌描写塑造人物。小说通过对司马迁的脸色、声音、体质的描写,写出了司马

迁受刑前后的变化,表现了刑罚对司马迁身体和心灵双重的伤害。②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人物。

小说通过司马迁与任少卿的对话,尤其是最后对《史记》的介绍,塑造了司马迁坚强隐忍、

坚贞不屈、不畏权势的形象。③通过对比(答衬托、侧面描写也可得分)手法塑造人物。小

说通过描写任少卿和其他亲戚故旧的阴暗、卑鄙与丑陋,突出了司马迁的高尚、隐忍与坚贞。

4.①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插入的情节照应了前文司马迁外貌的变化,解释了

司马迁坚持写《史记》的原因,使情节更加完整。②更好的突出J'司马迁正直、隐忍与不屈

的性格,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③使情节有波澜,避免平铺直叙。在司马迁与任少卿的交谈

中对往事的插入回忆,避免了平铺直叙。④暗示主题。作者通过皇上对司马迁的处罚以及破

格提拔来讽喻现实,表达作者对当权者和丑陋人性的讽刺。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B.“自大与狂妄”错,更多的

是自信和对写成《史记》价值的确信。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小心谨慎”错,应该是胆小怯懦。

故选Ao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2)根据“脸色寡白而微胖,很像中年妇

人,他回答J‘一句:’你把他引进来罢。’连声音也和妇人的相仿佛”“你长得这样白皙而肥胖

第11页共33页

起来了”“你的声音也变了''分析,小说通过对司马迁的脸色、声音、体质的外貌描写,写出

了司马迁受刑前后的变化,表现了刑罚对司马迁身体和心灵双重的伤害。(2)根据“你假如

和我还有点友谊,希望你莫提起那以往的事情。我受了宫刑便做了中书令,你以为我是受着

皇上的知遇吗?哼,真是自古以来所未曾有的知遇啦!我受了皇上的知遇,是因为我受了宫

刑,你明白吗”“少卿,你用不着那样害怕。我这两年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我随时都可

以死,只是我有件挂心的事,便是我所写的这一部《史记》。这部书我费了十年的功夫来

写,但在未下狱之前的几年间我是写得很懒散的,在下狱之后我在一年半的期间便把全部整

理了出来,我如今连最后一篇的《自叙传》都已写了一半了”“我这部书寓《春秋》的褒贬之

意,而比《春秋》详明。我这是永远不朽的书。有权势的人能够在我的肉体上施以腐刑,他

不能够腐化我的精神上的产品。我要和有权势的人对抗,看我们的生命哪个更长,我们的权

威哪个更大,我们对于天下后世的人哪个更有功德。有些趋炎附势的糊涂蛋在藐视我们做文

学的人,我要把我们做文学者的权威提示出来给他们看。我的全部的生命,全部的心血,都

凝集在了这儿。这儿是自有中国以来的政教礼乐,学术道义的结晶。我的肉体随时可以死,

随时可以被人寸断,但我敢相信我的生命是永远不死的。地上的权势,我笑杀它。哼哼,我

笑杀它”分析,小说通过司马迁与任少卿的对话,尤其是最后对《史记》的介绍,塑造了司

马迁坚强隐忍、坚贞不屈、不畏权势的形象。(3)根据“司马迁就这样因受/宫刑而得到了

大官。在他下了狱而受刑的当时深怕受了连累,就像忌避瘟病一样把他一家人也忌避了起来

的一些亲戚故旧,等他一得了大官,都跑来加倍地巴结起来。他们都说司马迁是‘塞翁之马’;

甚至于有好几个中年的朋友想自己也有这“塞翁之马’'的福分,要司马迁向皇帝介绍,用他们

做部下”“那些反掌炎凉的亲戚故旧的态度又使他愤慨着不可救药的人性的卑鄙''”去年少卿

进京的时候自己在狱里,诚然没有缘分见面,然而家中的儿女是没有得到他的照顾的“分析,

小说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了任少卿和其他亲戚故旧的阴暗、卑鄙与丑陋突出了司马迁的高尚、

隐忍与坚贞的形象。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段落或情节作用的能力。(1)结合“司马迁把头抬了起来,脸色寡

白而微胖,很像中年妇人,他回答了一句:‘你把他引进来罢。’连声音也和妇人的相仿佛''"你

从前是一位有长胡子的瘦子,如今你长得这样白皙而肥胖起来了,你大约是应着“心广体胖”

的那句古话啦。你们过着宫廷生活的人真好。你的声音也变了”“我这两年来早就把生死置之

度外了。我随时都可以死,只是我有一件挂心的事,便是我所写的这一部《史记》。这部书

我费了卜年的功夫来写,但在未下狱之前的几年间我是写得很懒散的,在下狱之后我在一年

半的期间便把全部整理了出来,我如今连最后一篇的《自叙传》都已写了一半了“分析,文

中插入司马迁受宫刑这情节,照应了前文司马迁外貌的变化,解释了司马迁坚持写《史记》

的原因,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使情节更加完整。(2)结合“我这两年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

了。我随时都可以死,只是我有一件挂心的事,便是我所写的这一部《史记》。这部书我费

了十年的功夫来写,但在未下狱之前的几年间我是写得很懒散的,在下狱之后我在一年半的

第12页共33页

期间便把全部整理了出来,我如今连最后一篇的《自叙传》都已写了一半了”“我这部书寓《春

秋》的褒贬之意,而比《春秋》详明。我这是永远不朽的书。有权势的人能够在我的肉体上

施以腐刑,他不能够腐化我的精神上的产品。我要和有权势的人对抗,看我们的生命哪个更

长,我们的权威哪个更大,我们对于天下后世的人哪个更有功德。有些趋炎附势的糊涂蛋在

藐视我们做文学的人,我要把我们做文学者的权威提示出来给他们看•我的全部的生命,全

部的心血,都凝集在了这儿。这儿是自有中国以来的政教礼乐,学术道义的结晶。我的肉体

随时可以死,随时可以被人寸断,但我敢相信我的生命是永远不死的。地上的权势,我笑杀

它。哼哼,我笑杀它''分析,文中插入司马迁受宫刑这一情节,更好地突出了司马迁正直、

隐忍与不屈的性格,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3)结合“一见面便一味唠叨着的这位任少卿,

全没有想到他说的话,句句都打中了司马迁的伤痕,司马迁对于这位本来不大喜欢的官气十

足的朋友,增加了新的厌恨。’你请坐罢,坐下之后再慢慢讲啦"我还忘记了啦,我们的中

书令大人,我们的天官冢宰,我诚心诚意地向你恭贺。’这又是射中了伤痕的一箭。’老兄的

荣升,真是我们交游辈的光宠啦。去年正月我进京的时候,老兄还受着委屈,我们无从见面。

仅仅相隔一年,老兄竟成了天上人J''……”分析,在司马迁与任少卿的交谈中对往事的插入

回忆,使情节有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

(4)结合“李陵的老母为李陵的兵败失援投降了匈奴要遭诛戮,他不免在汉武帝面前多说J'

几句话,说李陵的投降怕是策略的投降,因此便触犯了皇帝的怒气,连把他也投在了天牢里。

在牢里关了半年,在第二年的正月,终于受了宫刑”“但在那年的三月,汉武帝要到泰山去封

禅,需要有长于文笔的人做自己的宣传工具,受了宫刑的司马迁却特别被皇帝看中了,便被

超拔了起来,拜为‘中书令',就是皇帝御用的秘书长。这在当时是‘领赞尚书,出入奏事,秩

千石’的很荣耀的职分。汉武帝对于刑余之人的这样重视,不用说是看上了司马迁的文才,

然而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是——司马迁已经受宫刑了。皇帝的周围是有很多妃嫔的,假如要

选用有文才而又完整的人,那岂不是自寻烦恼吗”“那些反掌炎凉的亲戚故旧的态度又使他愤

慨着不可救药的人性的卑鄙”“司马迁就这样因受了宫刑而得到了大官。在他下了狱而受刑的

当时深怕受了连累,就像忌避瘟病一样把他一家人也忌避了起来的一些亲戚故旧,等他一得

了大官,都跑来加倍地巴结起来。他们都说司马迁是“塞翁之马”;甚至于有好几个中年的朋

友想自己也有这“塞翁之马’’的福分,要司马迁向皇帝介绍,用他们做部下”分析,作者通过

皇上对司马迁的处罚以及破格提拔来讽喻现实,表达作者对当权者和丑陋人性的讽刺,起到

了暗示主题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豫让行刺

叶敬之

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脸上发

第13页共33页

出红扑扑的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

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被垂柳挡住了平边。

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喳”一下停往了。马头

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

赵襄子疑虑重重。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

而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

疑心。

他拍了拍参乘青并的肩膀,指着桥下说道:“你去看看什么情况J

青算下了马,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间的佩剑,往桥下走去。

赵襄子等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青并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

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眼见得那个随从下了桥,忽然听得一声尖

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并死了!”

赵襄子脑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马,扶着腰间的佩剑,三步并两步走近桥头,拐弯

下桥。

不用他吩咐,他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拔出佩剑,跟着赵襄子下桥。

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笄,却看见了他的仇

家——豫让!豫让垂着头,握着佩剑,脸上的疤痕绷得紧紧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

而豫让的脚下,就躺着青若。鲜血浸进了青并的衣服,往河边汩汩流满。

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怒斥豫让道:“我原先以为,你不惜牺牲性命

替主子报仇,是个义士,所以放了你。谁料,青并与你是好友,你连他也杀掉,看来你不是

义士!且吃我一剑!”

獴让并不举剑,抬起头来,脸上竟有晶莹的泪珠。赵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剑锋低了下去。

他催促豫让道:“你有什么话赶快说,说了好受死!”

獴让因为吞了炭火,噪音嘶哑。他艰难地发出声音来:“青芹发现我,欲放我走,则对

不起主子;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

豫让说完,扔了佩剑,往地上一跪,抚着青井尸体,大哭起来。声音微弱如蚊虫之鸣,

粗粉似老树之皮,似凄风掠过。在场的人,无不低头垂泪。赵襄子提剑的手,也扑地垂了下

去。

豫让忽然爬起来,抹了一把眼泪,浑浊的眼光投向赵襄子:“我有一事有劳于君。”

赵襄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失,就允诺道:“你说。”

豫让道:“从今以后,再想刺君,已无可能。何况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

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

赵襄子听了,没有言语,把剑交给一个随从,脱下外衣。两个随从上来,接过外衣,各

拉一条袖子,来到豫让面前。豫让举剑,跳跃呼喊,连刺三剑,三个洞口,边缘皆染血,赫

第14页共33页

然出现在衣上。赵襄子见了,不免心惊。

豫让停下剑来,拱手施礼,大呼道:“我已报答主公!”

说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滚了几滚。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

“谢,谢……”

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

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基。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

桥。河水流淌两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着墓和桥。

河水不枯,墓桥永恒。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5期)

文本二:

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们会如何选择呢?从豫让刺杀赵襄子的事迹中可以

看出。豫让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赵襄子感动其贤,释放了他。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

命之恩。但豫让与智伯的君臣之义让他不可能“怀二心”而事赵霆子,更不可能放弃为智伯

复仇。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与二人之间的君臣之义大于赵襄子的救命之思,“臣闻明

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因此,豫让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由此可

以看出,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

自杀。

(摘编自高婕《〈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恩义”关系》)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赵襄子的拔剑相向,豫让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泪,说明他对青芹之死深感愧

疚,也因失去老友黯然神伤。

B.豫让的复仇之路坎坷,充满艰辛;他三击赵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既是对智伯之灵的告

慰,也是对自我心灵的宽慰。

C.豫让自杀后,其直立的尸体过了许久才轰然倒地,这一超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豫让不甘

失败、生命顽强的精神品质。

D.小说的最后一段“河水不枯,墓桥水恒”具有象征意义,它意味着豫让的可贵精神千百年

以来世代流传,永不磨灭。

2.关于青舞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笄许久未归且桥下静悄悄的,反常的现象增添了现场的紧张氛围。

B.青舞在杀死与放走豫让的两难之中选择自杀,体现了他的忠义精神。

C.青舞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豫让的交代来完成,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

D.青萍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

3.豫让为智伯复仇,最终不得不以剑三击赵襄子衣服而后自杀,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

对豫让价值追求的理解。

第15页共33页

4.“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间之,果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中的寥寥数语,却在文本一中浓墨重彩,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

【答案】1.C

2.D

3.①秉持为人之道,豫让一诺千金,践行诺言,坦然赴死;②坚守君臣之义,豫让完成了

为智伯复仇的职责,以死报君;③报答知遇之恩,面对智伯的礼遇、赵襄子的赏识,豫让以

死回报;④重视朋友之谊,豫让与青笄惺惺相惜,青舞为成全豫让而自杀,豫让便以命相报。

4.①丰富了内容,渲染了气氛,有利于刻画豫让、赵襄子等人物,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②

使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增强了小说可读性;③为后文豫让自杀铺垫蓄势,使结局更为合理;

④强化矛盾冲突,有利于凸显小说主旨。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不甘失败、

生命顽强”错。这一超现实的手法,是对豫让忠义精神的赞美。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D.“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错。青舞是赵襄

子的参乘,为赵襄子探查情况,遇到豫让而自杀,只出现在文章前面,没有贯穿全文,所以

不是线索人物。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结合“在主

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说丢举剑,剑光•闪,头颅落地”可知,豫让秉持为人之道,

践行刺杀赵襄子的诺言,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结合“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

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说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可

知,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坚守君臣之义,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

刺杀赵襄子,豫让完成了为智伯复仇的职责,以死报君;结合文本一“我已报答主公!”“目

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谢,谢……'”文本二”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

恩”“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可知,赵襄子对他赏识,有救命之恩,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

为了报答知遇之恩,面对赵襄子的赏识,像让以死回报:结合“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头颅

落地”可知,重视朋友之谊,豫让与青萍惺惺相惜,青萍为成全豫让而自杀,豫让最后自杀,

以命相报。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从塑造人物看,结合“看到马匹徘徊不前,

他又起了疑心”“青萍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

察看”可知,小说描写赵襄子一行人过桥时,写马的变化、赵襄子的心理变化以及随从察看

未归等内容,丰富了文章内容,渲染了气氛,从侧面衬托豫让的出场,有利于刻画豫让、赵

襄子等人物,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从情节和效果看,结合“马却‘咯噎'一下停往了。马头乱

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青

萍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可知,小说

在豫让出场前,先是写过桥时马的变化,又描写赵襄子的心理,再写派随从去桥下察看,使

第16页共33页

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增强了小说可读性;从结构看,此处浓墨重彩的描写豫让出场前的情

势,为豫让出场蓄势,也为后文豫让自杀做铺垫,使结局更为合理;从主题看,结合“智伯

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

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笄,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

舞着”可知,疑虑重重的赵襄子看到豫让后拔剑刺杀豫让,强化了矛盾冲突,制造紧张气氛,

这种剑拔弩张的形势有利于凸显小说主旨。

题型三:外国小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小时的故事

【美】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

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

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

项中,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来了第二封电报,把情况弄确实了,

然后才匆匆赶来报告噩耗。

②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

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

己的房里。她不要人跟着她。

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

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④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

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

的麻雀在喊喊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口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

片、那儿一片的篮天。

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尔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

沉着的面孔上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

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

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

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

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

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张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

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

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⑥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

第17页共33页

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

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

生活。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