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目录1552098309_WPSOffice_Level1引论 21511557355_WPSOffice_Level1一、是枝裕和与李安家庭电影视觉表达比较分析 5458263458_WPSOffice_Level2(一)封闭环境和开放式构图 51157580464_WPSOffice_Level2(二)浓烈色彩和反差光影 71400500275_WPSOffice_Level2(三)长镜头和渐进唤醒式剪辑 812921475_WPSOffice_Level1二、是枝裕和与李安家庭电影声音刻画对比分析 91787350805_WPSOffice_Level2(一)无序化音乐渲染焦虑感 91003725399_WPSOffice_Level2(二)交互化音响烘托压抑感 91128733808_WPSOffice_Level2(三)留白化语言深化无奈感 10275381978_WPSOffice_Level1三、毕业设计中家庭类型电影的主题表达 101906057105_WPSOffice_Level2(一)毕业设计中体现的家庭类型电影风格 101088201436_WPSOffice_Level2(二)毕业设计中体现的家庭类型电影内核 11517644961_WPSOffice_Level1结论 12602605530_WPSOffice_Level1主要参考文献 13引论研究背景东方家庭类型电影的起源和发展中国电影历来对家庭伦理题材有偏好,东方家庭类型电影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太太万岁》开始拉开帷幕,到1990年中国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大陆公映后的观影如潮,东方家庭类型电影逐步走入观众的视野。另外,同在1990年,电视剧《渴望》的播出更是在全国掀起大讨论,剧作塑造的婚姻失败但贤惠隐忍的刘慧芳形象,打动了无数观众,更是迎来了东方家庭类型电影的创作高潮。此后,东方家庭类型电影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是枝裕和的家庭类型电影是枝裕和的家庭类型电影中,通常向观众展示了非血缘纽带结合在一起的,残缺的家庭模式。这个现象不仅与日本的文化和历史密不可分,而且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变化,促进了民众思维变化,并带来了此结果。尽管如此,是枝裕和一直关注着社家庭——这一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讲述着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诉说着导演的思考与理解,对人类的同理心,并且也引起观众去更加关爱社会。李安的家庭类型电影李安的家庭电影,其手法如流水那样自然,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同时整个剧情非常流畅。他所拍摄的家庭伦理片主要是为展示出现代、传统的冲突,还有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这显然是对当下社会的展示,向观众传递了普世价值观,这显然更容易被观众所认可,并拓展了家庭类型电影表现领域。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李安和是枝裕和两位导演在家庭类型电影中的视听风格,发掘其中表现导演视听风格的镜头语言,拍摄手法等,利用视听手段来灵活的塑造人物形象,并使得故事具有启发性思考。在对创作来源的分析,其中有素材使用、环节对接、细节掌控等,由此充分展示出人物所具有的深层次意象部分,从而给创作者提供了新的灵感和启发,由此希望重新找回格外珍贵的情感表达,挽留渐行渐远的温情与诗意,也是为更好的研究家庭类型电影的有效回应。理论意义李安和是枝裕和的家庭类型电影尽管呈现出各自的影像风格和特点,但同时也包含着一些共性。研究在影片中这些特点和规律是如何体现的,学习李安导演视听美学风格,才能进一步从电影中汲取导演独具特色的表达,从电影镜头语言中深刻解读出在现实环境下,对家庭题材电影的思考。实践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是枝裕和相关文献综述对枝裕和导演电影开展探析的国内学者也不少,从知网关键词“是枝裕和”搜索结果来看,共有77篇。总体上,研究始于2012年,每一年学术界对于这个话题的关注度都在上升,2017年和2018年急剧上升。根据分析整理,对于是枝裕和的研究大致可为分为以下几个方向。第一个是对于是枝裕和的作者研究;[[]李紫嫣.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叙事艺术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20.]这类研究主要以是枝裕和的民族性格和成长经历为基础,从作品的意蕴和影像风格等方面探讨导演的风格。如郑炀在2018年的论文中,从是枝裕和电影的主题、本体以及国际影响力三个层面对他执导电影以来的作品展开了评述,客观深入的分析了是枝裕和的作者风格。第二,是关于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思考。2012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黄蕾蕾在文章中,探析了在现代日本家庭里面的传统、现代价值观的冲突。王璇(2016)另辟蹊径,从是枝裕和个人的经历层面入手来探析其影片风格的诞生,这显然是抓住了要点,更加有利于展示出其影片风格的发展情况。后来,她还就影片中的文化、语言运用,以及叙事方法开展了家庭特色环境的打造分析,最后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研究成果。[[]王浩文.是枝裕和电影中的父子关系书写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8.]第三,叙事研究,学者陈建花认为是枝裕和的电影不可磨灭地刻上了记忆的属性,这让他的作品更具有哲理性和生活的启示。二是将是枝裕和的电影同东方美学、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相联系。李楠认为是技裕和的视听风格是具有东方审美意蕴的沉静和内敛、在创作主题和叙事形式上也是以东方思维[]李紫嫣.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叙事艺术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20.[]王浩文.是枝裕和电影中的父子关系书写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8.李安相关文献综述对李安导演电影的研究,学术界在其视听风格特点,文化价值包括中西文化的冲击与融合,封面与现代的冲突这些方面较为集中。不难发现,在最近十年来有越来越多关于李安电影的学术论文正在发表。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李安电影”共获得相关硕博士论文92篇。其中,对李安电影的探析多是在这些方向。第一,对李安电影进行文化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从中西方文化的视角出发,深度剖析李安电影。学者王爽在2012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李安的“家庭三部曲”在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是家庭亲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怀使得两代人的家庭能够更长足的发展。这样独到的人文思想也足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也反映了李安导演对于新旧文化相互碰撞的深刻认识;曹琦则在2013年发表的文章中谈到,以文化认同为切入点,深刻分析其作品中的素材、文化等内容层面,由此展示出了导演想要表达的中西文化的妥协和认可。[[]陈浩然.论李安“家庭三部曲”的中西文化呈现及其意义.湖南工业大学,2016.]第二,对李安电影进行单片研究。学者杨柳欣在2010年的研究中通过对李安“家庭三部曲”中食物的展开探讨,从非语言隐喻理论出发,试图寻找其中所蕴含的食物隐喻,总结出李安的研究成果和深层次内容;所谓食色性也,美食的背后更是包含着情感的归属于寄托。侯文静(2014)通过一部电影作品来分析了中西文化的不同,并取得了研究成果——《从电影〈喜宴〉看中西文化差异》,当中就作品开展了深度剧情分析,同时还就移民对于中西文化融合所发挥出的积极作用。总体而言,关于李安的文献资料,包括对导演的单部[]陈浩然.论李安“家庭三部曲”的中西文化呈现及其意义.湖南工业大学,2016.是枝裕和与李安家庭电影视觉表达比较分析封闭环境和开放式构图1.特殊的物质封闭空间对于电影里面的封闭环境,也就是电影利用视听声光等手段营造出的思维时空感知环境。对于此空间,其是希望展示出现实空间。[[]赵海旭.温子仁电影视听风格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05)]李安导演在知名的“家庭三部曲”中对于封闭环境的描写运用的可谓是炉火纯青。在电影《推手》中,他塑造了一个晚年孤苦无依,去美国投奔儿子的太极老父亲形象。其中,因父亲的走丢,引发了儿子的家庭矛盾,父亲心里有点愧疚,夜晚在自己的房间内,打造了一个封闭、幽暗、狭小的环境。父亲抱着母亲的照片暗自哭泣,这种手法借用小黑屋充分展现出老人的孤独之感。给观众以压抑的情感升华,其实父亲只是想享受天伦之乐,可却成为儿子的麻烦,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又如在电影《喜宴》中,薇薇是从上海非法移民到美国的女艺术家,因为挣不到钱只能被迫租下小高那间又热噪音又大的房子,她对于生活的无奈尽数倾注到了这间狭小的屋子内,以至于后来小高在父母的大操大办下举办的豪华婚礼充满向往。正是这种由于特殊的封闭空间为后来的大房子埋下了伏笔,更是展现出强烈的反差。是枝裕合由于其创作的多为家庭类型风格电影,对于封闭空间的阐释更为深刻。[]赵海旭.温子仁电影视听风格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05)《无人知晓》开场后的第一场戏就坦白了一个谎言:搬家后,阿明和妈妈一起在拜访房东时说,房子只有母子俩住,但实际上还有3个孩子也跟着妈妈。后来他们偷偷住在里面。,所以这三个孩子自然而然地被限制在小小的出租屋里,无法出门。但三个性格各异的孩子在妈妈出走后,孩子生活陷入到了困境当中,此时却无人发现这一点,这也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摄影机与被摄主体的距离,同时暗含着导演基于剧中人物的心理距离,封闭空间阻断的不仅是与观众的距离感,更是剧中人物的生命。《比海更深》空间的限定表现在台风来临时的那晚,良多带着儿子赶往家中。前妻响子也打着伞来到这个小公寓,与真悟、婆婆、良多在这个小小空间里,感受到了时间的缓缓流逝。婆婆取出冰箱里急冻的咖喱,用微波炉加热,响子自如地把土豆切成丁,真悟用小刀划开猪排,良多则躺在地上絮絮叨叨,一家人一边做着晚餐,一边聊着家长里短。这小小的家将外面呼啸的台风和屋内一茶一饭隔绝开了。这个温馨的房间让大家重新聚在一起,如同催化剂一般,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推动了故事的情感达到高潮。2、画内画外时空的交错导演对于画面感的摹写并不仅仅只存在于画面的塑造,更多是的通过留白等方式制造弦外之音。开放式的结局更是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想象力。从李安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导演通过讲究的构图,在局限的画框内充分调动演员,让构图画面的视觉效果看起来具有两种风味,即区别于乏味单一的家庭录像也不完全刻意的封闭构图,能够使得观众从构图中观察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可以不断地跟进情节的发展。李安导演的最为经典的家庭类型电影就是《饮食男女》,在结尾一直失去味觉的父亲在吃过二女儿家倩亲手做的菜后激动地说自己恢复味觉了。在这里不禁给观众留下疑问,父亲是真的恢复味觉了还是感受到了家倩对其浓浓的亲情,所以谎称自己恢复味觉好让女儿放心,这种温情在画内和画外的交错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父亲和女儿彼此间的爱意流淌在每个观众的心中,更是让人感慨万千。在电影的框架内,是枝裕和的作品中,有些成员主要是为叙事背景、线索来帮助剧情的展示,一般运用于角色对话当中,利用角色互动来展示角色形象,并将其传递给观众,由此填补剧情里面的空白之处。例如,在《下一站,天国》中,中转站的死者向管理员回忆了他们曾经的记忆,但导演并没有用倒叙、闪回的方式来表现,而是在不同角色的每一次叙述中一步一步解决这个难题。在《小偷家族》中,信代和尤里在洗澡时发现了尤里手上的伤疤。信代给她看他自己手上的同款伤疤,观众综合之前的剧情对比,可以想象,信代也可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这也不知不觉增强了观众与影片的互动。浓烈色彩和反差光影1、浓烈色彩增强视觉冲击力色彩,其是电影当中的关键部分,并是重要的艺术表达元素。行业资深专家曾表示,电影需具备美的特征,由此来帮助人们感知到乐趣,并得到深刻感知。[[]赵海旭.温子仁电影视听风格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05)]李安导演对于色彩的应用可谓是得心应手。在电影《推手》中,他运用蓝色、白色、红色以及黑色交织,将儿媳的不理解、父亲的孤独与无助在明暗交错的光影间完成了一次次华丽的蜕变。但其中的一大特色就是与父亲同病相怜的另一个女性,这抹亮色又为父亲黑暗的生活带来了光明与相伴。又如在电影《喜宴》中,红色、蓝色和白色分别代表着薇薇、小高以及二人的婚礼,薇薇穿着白色的婚纱步入婚礼的殿堂,但新郎却是个同性恋让结局变得唏嘘,色彩对比中融合着承接,复杂中又有种简约的美。再如在电影《饮食男女》中,各种各样的美食色彩交织贯穿了全剧,既凸显出电影主题,又响应了亲情在不同时期的色彩多变性。是枝裕和家庭类型电影中最浓烈的色彩反而是白色,象征着死亡的白色,这也是枝裕和切入并记录现实生活的独特视角。在《步履不停》中,横山一家长期无法忘记长子的离世,无法自拔。长子的死,这是电影所设立的暗线,并对幸存者生活造成了长期性影响。在父母去世后,良多再次去[]赵海旭.温子仁电影视听风格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05)2、反差光影构建场景戏剧性光影造型是随着导演的视听风格而千变万化,是随着导演的心境来进行明暗交织以推动情节的发展。李安导演的家庭类型电影最擅长使用对比来进行前后的反差交替,有些故事的展现方式倾向于欲抑先扬。在电影《推手》中,父亲初到美国时的兴奋让他沐浴在明光之下,后来受到儿媳的不理解又让他感到痛苦与无助,这种明暗交织的反差让观众也意识到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又如在电影《喜宴》中,前期小高与赛文的感情有多好,他们生活得有多甜蜜,后期赛文在面对小高与薇薇的背叛之后就有多绝望,这种反差通过光影的明暗进行对比,再运用顺光、侧光、逆光以及顶光的组合对比,将最后三个人选择一起生活又变得充满戏剧性,结局似乎出乎观众意料。是枝裕和基于冲突这一核心,并用强烈反差来介绍生活,介绍所发生的事情,来凸显故事情节的出乎意料与戏剧性。作为一位亡者,《步履不停》中的纯一却经常被家人们谈及。关于他的各种线索都在家人们之间的对话和回忆中展开,并用照片、蝴蝶等物件来填补一些细节。这种现实与记忆的关系,光影的朦胧反差对比,让纯一的形象逐渐变得丰富饱满。虽然导演并没有让纯一出现在画面内,但他充当了一条暗线推动了剧情的走向。尽管是枝裕和的电影初衷在于追求去戏剧化的真实,但它削弱了情节中的冲突,而并非反戏剧。(三)长镜头和渐进唤醒式剪辑1、营造真实感的长镜头长镜头展示出的时空关系保持了连贯性,并未运用蒙太奇手法来进行加工,因此,此时的时空是真实的,而对于长镜头此时想到的是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分析来看,长镜头可给人以一种真实性的感知,是一种纪实美,所以,在创造非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时,此时长镜头的灵活运用可以提升画面的真实感。[[]赵海旭.温子仁电影视听风格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05)]李安在电影《推手》中,父亲觉得自己再家中多余,于是跑到餐馆去打工遭到老板歧视并想赶走他,这里导演运用一个长镜头的特写将父亲的太极底子展现的淋漓尽致,父亲在与三拨人的斗争之下完胜,极大地展现出中国功夫的厉害之处,为后文儿媳对于中国功夫的认同埋下伏笔。再如在电影《饮食男女》中,家珍终于抛开内心的桎梏,与心怡的爱人共赴云雨,床上镜头的放大特写更是对家珍压抑内心的释放,她憧憬爱情,甚至幻想自己被人抛弃而心灰意冷,后来的她却勇敢追求爱情观众从被动接受演员表达的自我放弃演变成切身感受对画面场景的情感释放。是枝裕和的影片中的哀悼,大都由真实感联动的长镜头展示,通常是因为失去爱人而产生剧烈的沮丧和悲痛感。而这种反应在影片《幻之光》中表现的最为鲜明。女主角由美子先后失去了两位至亲——[]赵海旭.温子仁电影视听风格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05)2、欲扬先抑的渐进唤醒式剪辑大卫·格里菲斯在电影创作方面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她创造出的“无缝剪辑”被后续许多电影所运用,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知,让整个电影流程更加顺畅。在二战后,以Jean-LucGodard为代表创的突破了上面的无缝剪辑规则,此时剪辑原则更加突出于缩减那些繁冗部分,有着更快的视觉节奏,由此开启了非线性剪辑思维的新发展。[[]赵海旭.温子仁电影视听风格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05)]李安最为经典的欲扬先抑式剪辑最为经典的就是在电影《推手》中,儿媳对于父亲是百般不认可,甚至是厌恶的,因为父亲的到来打破了儿子儿媳原有的平静的生活,二人中西生活方式的差异也是迥然不同,儿媳在创作时需要绝对的安静,而父亲却要外放声音看电视,甚至后面还唱出了声音,让家庭矛盾彻底激化,但后来逐渐深入了解父亲,以及周围人对于父亲的认可,又最终让儿媳敞开心扉接纳父亲,这一系列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将中西文化的冲突极为鲜明的展现了出来。《步履不停》中二儿子良多不理解母亲反复折磨芳熊的行为,并经常因为这件事与母亲发生争执,但这种争执没有影响到母子间情[]赵海旭.温子仁电影视听风格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05)二、是枝裕和与李安家庭电影声音刻画对比分析(一)无序化音乐渲染焦虑感音乐被广泛运用于影片当中,是重要的艺术展示形式,它结合了画面视觉造型形象、音响等元素,对电影的主题,情感表达起到推动作用,同时,还可以渲染场景的气氛,增强戏剧性,对联系影片前后逻辑结构和推动影片整体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中,儿子在得知父亲走失后,与儿媳产生巨大矛盾,甚至动手将家里锅碗瓢盆砸得乱七八糟,并匆匆出门寻找父亲,这时的无序化音乐将儿子对父亲的担忧尽数的展现出来,也让儿子意识到媳妇与父亲之间的矛盾,更是让儿子由内心产生对父亲的愧疚,将紧张的气氛烘托到了极致。是枝裕合对于无序化音乐的使用更倾向于反复、长时间击垮人物内心的防线,让其在逐步焦虑中走向灭亡。电影《幻之光》中的整体音乐设定,都展示出了亲人离世后,那些存活的人心理的伤痕,还有活着的人害怕死亡。由美子在小时候,她祖母离世,为此她十分自责,觉得自己要为祖母的死亡负责。尽管长大了,她也会梦见祖母的离去。后来,由美子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她将丈夫和祖母的死联系在一起。她一直在心里反复追问原因,也试图为别人的自杀承担责任。即使远嫁到一个偏僻的乡村,她也无法摆脱亲人离世后笼罩在心中的阴影,陷入了无限的自责之中,就是这种一次次的通过杂乱无序的音乐产生的自我焦虑,最终导致精神世界的崩溃。(二)交互化音响烘托压抑感在影片当中,音响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如,画面中物体变化、展示剧情的变化,由此帮助了艺术创作的发展。李安在电影《喜宴》中,婚礼上的众人各怀心思,喜宴的举办更是大家心中的照妖镜,在交互化音响既婚礼音乐的进行中反而没有表现出喜庆,更多展示出当事人的无奈与妥协。是枝裕和电影当中,其纪实风格非常强,并用其来塑造出鲜明的人物性格,还有压制的氛围。从影片《步履不停》来看,在开始部分,母亲、女儿在厨房准备饭菜,此时导演有意将其中的一些准备细节进行音响放大,如洗菜、拌菜[[]李龙莲.[]李龙莲.是枝裕和电影艺术特征研究.重庆大学,2014(04)(三)留白化语言深化无奈感在电影当中,其语言具备少而精的特征,在时间的限制下,此时语言无法像电视剧所用语言那样全面的展示各个细节,这是电影的不同之处,其具有视听艺术性,而那些偏离了少而精语言的影片,必然无法被观众所接受和认可。[2]李安在电影《喜宴》中,在结尾处将父亲在过安检时高举的双手做了一个镜头的特写,这里不禁引起观众的遐想父亲这个手势的意思是最终向儿子的性取向妥协,也是对薇薇的感激,这个手势蕴含了太多的意义。再如在电影《饮食男女》中,面对父亲最终选择与锦荣生活在一起,家倩感到无奈又震惊,父亲究竟是为了打消家倩的顾虑还是真的恢复了味觉,就又通过这种留白化的语言展示出作者的无奈,父亲最大的心愿是为了儿女能够幸福,而不是牺牲儿女的幸福来照顾自己,就像影片中期父亲最大的担忧就是大女儿家珍嫁不出去,会孤独终老。是枝裕和在电影创作当中,时常运用画外音来拓展影片空间,突破画面的局限性,实现整个时空的连接,充分展示出人物在生活中的无奈。从《距离》这部影片来看,在开始部分,是枝裕和就灵活运用了画外音手法,利用广播、新闻等来充分展示出四名真理教成员犯案的大环境,还有此案件对于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利用同一新闻的重复播放来将犯罪者家属生活也同步展示在观众的面前,凸显出犯罪者家属对于家中罪犯的压抑无奈的影响。三、毕业设计中家庭类型电影的主题表达(一)毕业设计中体现的家庭类型电影风格在毕设《朝花夕拾》中,讲述了画家李仁因为年轻时痴迷于绘画,而忽略了与家庭的亲情,尤其是妻子秀兰,到了晚年时也仍旧坚持画画。而他的孙子小轩在绘画上颇具天赋,拿到了名校录取通知书,也想走画画的道路。但小轩的母亲李晓静却担心儿子会像自己父亲那样,疏远了和家人之间的联系和感情,迟迟犹豫要不要送孩子去美术专业院校读书。在影片中,许多镜头都采用了固定机位进行拍摄,晓静提着买好的菜来看望父亲,摄影机被摆放在李仁的房间,远远的注视着晓静来到家后把菜放到冰箱,并询问父亲情况的一系列举动。固定长镜头将整个过程都记录下来,像一位沉默冷静的旁观者,细细观察这个家庭中的变化,父亲李仁和女儿晓静之间仿佛有种克制的欲言又止,难以言说。傍晚的客厅,一位孤独的老人坐在桌前,翻看着一本本老相册,时间在缓缓流逝,当意外地翻到一封妻子秀兰写的信,电影时间被拉长了,如同画卷一般徐徐展开。影片也用内敛含蓄的固定镜头,向观众娓娓道来一个温情的故事,对妻子沉甸甸的感情却欲说还休,还被周围人所误解,或许只有小轩才能明白外公坚持画画是为了什么。散落一地的画笔,还没合上盖的颜料瓶,这些琐碎又繁杂绘画工具,其实都只为最后妻子秀兰的遗像画作准备,当小轩推开门,镜头定格在外公为外婆画的遗像画时,好像一切都有了答案,彼此之间厚重的感情在宁静的镜头下显得格外有力量,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二)毕业设计中体现的家庭类型电影内核在中华文化当中,家具有特殊的意义,而西方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性很大。家在中国儒家思想千年传承发展下,在中国、东方世界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被我们每个人所关注。[[]陈紫薇.跨文化身份的影像表述——李安电影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5.][]陈紫薇.跨文化身份的影像表述——李安电影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5.这些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实际上也是社会的缩影。创作者深度挖掘生活细节,展示出个体的情感、体验,这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关注,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在故事当中的人,其展示的细节、反思,这些都向观众传递了普世价值观,由此容易被大多数观众所认同。其次,特色镜头可将现实进行充分的展示,其中既有克制方面的情感,也有乐观的形态。尊重现实,利用纪实来展示每个现实当中的人,而远镜头的运用带来了距离感,阻挡观者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这样的间离效果很好地启迪了观众的独立思考。在不规避现实边缘人物的同时,在影片中展示出了对现实的乐观态度,这显然与大众需求是相关的,是他们所需要的。基于对生命的关怀,其中有着人道主义理念,在展示现实过程中,思考当下的现实生活,并剖析这个时代,由此使得家庭电影意义充分表达。结论李安与是枝裕和作为家庭类型电影的灵魂人物,二者对展现家庭及其成员的特征上都有其过人之处。对于李安来说,家庭三部曲中的父亲形象是压力,责任感,自责和荣誉的来源。这三部作品中的父亲,或是从大陆离居台湾,或是居住在美国的一位异乡人,在大洋彼岸,文化也在慢慢发酵,产生质变。《推手》中的父亲会打太极,一身好功夫,而儿子晓生,面对父亲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媳妇所代表的西方文化碰撞的冲突不知所措;《喜宴》中父亲是一位退休将军,象征着父权,而儿子伟同有一个恋爱五年的同性爱人,这再一次冲淡了传承的意味,在《饮食男女》影片当中,父亲和三个女儿一起生活,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承的意味,李安用一种错位的情感搁置去解构传统的父女关系,暗示最后结局。而是枝裕和的影片中总是绕不开时间,生命和亲情这几类话题。《如父如子》中,给予人思考血缘和时间陪伴何者更为重要的反思,反映在《小偷家族》中则是尤里被原生家庭虐待,嚎啕大哭逃离了爸妈,跟小偷家族一起生活。葬礼,海边,驶向远方的列车,绽放一刹那的烟花,都体现了导演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也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本文从是枝裕和与李安导演作品中家庭类型电影为切入点,运用对比的方式,在视听语言这一层面上,分析两位导演在电影中所体现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得出两位导演对于家庭的关注、人性的关怀深沉而厚重。毕业设计《朝花夕拾》的内核实际上也在探寻家庭内部的关系,李仁和妻子之间难以言说的情感,李仁和女儿微妙的父女关系以及渴望被也爱画画的孙子理解的心结。家庭在东方文化中总有一种爱的羁绊的意味,追寻梦想的路上,每个人都难以逃开。主要参考文献[1]郑炀.艺术影像的作者风格、底层视角与越境表达——日本电影导演是枝裕和创作评述[J].当代电影,2018(07).[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1979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马娇娇.浅析中日家庭电影的情感表达[J].戏剧之家,2020(09).[4]肖路.华语电影——中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J].当代电影,2005(03).[5]程樯,窦淼.家庭题材影视剧的真实感:表征与构建[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05.[6]暴凤明.《小偷家族》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重构[J].电影文学,2019(23).[7]白娟娟.“家”的维系与重构——对比李安与小津安二郎的家庭题材电影[J].电影文学,2008(18).[8]郑冬晓.家庭电影:新主流电影的一种形态[J].电影文学,2008(04).[9]周斌.在中西文化冲撞中开掘人性——评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系列影片[J].华文文学,2005(05).[10]王爽.从李安的“三部曲”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中南大学,2012.[11]曹琦.民族故事的好莱坞叙事模式以“家庭三部曲”为例看李安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巨灾指数保险调节下政府应急物资采储策略优化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教育强国与新质生产力研究
- 2025年度个人屋顶光伏安装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塔城b2考货运资格证要多久
- 2025个人虾池承包养殖资源整合与开发合同3篇
- 十佳书香家庭事迹
- 二零二五版智能农业监测系统采购合同提升农业效率4篇
- 二零二五学校与家长联合实施家校共育行动计划3篇
- 2025年度北京商品房买卖合同(含智能家居系统升级承诺)3篇
- 2025年个人间信息保密与责任承担协议书3篇
- 2024版个人私有房屋购买合同
- 2024爆炸物运输安全保障协议版B版
- 2025年度军人军事秘密保护保密协议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食品与食品》课件
- 读书分享会《白夜行》
- 光伏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B4101-T 121-2024 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 化学纤维的鉴别与测试方法考核试卷
-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自动驾驶汽车道路交通安全性探讨研究论文
- 术后谵妄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