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16.0分)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节选自《归园田居•其三》)•诗中描写的豆苗和杂草种

间关系为()

A.原始合作B.互利共生C.种间竞争D.体表寄生

2.某同学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菠菜叶的叶肉细胞,下列结构

在三种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是()

A.细胞核B.细胞壁C.叶绿体D.中心体

3.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K+浓度大于细胞外,而Na+浓度小于细胞外。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

形成动作电位时,主要相关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和胞吐

4.下列探究实践中有关试剂的使用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试剂作用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双缩胭试剂检测脂肪

B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卡诺氏液分离细胞

C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甲紫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50%乙醇提取色素

A.AB.BC.CD.D

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lV)是一种RNA病毒,主要侵入和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使免

疫系统瘫痪。如图表示HlV进入宿主细胞发生的某一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NA)

b(单链DNA)

原料”

A.RNA和DNA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B.图中所示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昔酸

C.该过程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D.ATP为图示信息流动过程提供能量

6.奠基者效应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某种群少数个体由甲处迁移至乙处,经

过一段时间的繁衍,虽然个体数增加,但乙地区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却没有提高。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乙地区所有生物的全部基因构成种群基因库

B.一段时间内迁移至乙处的种群可能没有进化

C.迁至乙处的种群与原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迁至乙处的种群繁衍过程中个体间协同进化

7.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了社会对慢粒白血病的关注,研究发现患者第9号染色体的ABL

基因片段,插入到第22号染色体上BCR基因区域形成1个新的BCR-ABL3融合基因,导致

使细胞过度增殖。慢粒白血病病理涉及的变异类型是()

A.基因中碱基的替换B.染色体易位

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染色体部分缺失

8.某同学学习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后构建了如图所示

的概念模型,其中甲、乙、丙代表三种植物激素。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对种子休眠的作用效果相反

B.甲和丙对植株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C.甲可代表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D.乙可能是乙烯能促进果实发育成熟

9.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损毁后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调控体温,为探究药物M是否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

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分组处理方式结果

甲发热家兔模型+生理盐水发热

乙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退热

丙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退热

T?发热

A.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脏等器官活动提供热量

B.甲组家兔体温升高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丁组处理应为“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D.甲、乙、丙三组结果说明药物M的靶器官是下丘脑

10.2023年春季我国北方沙尘天气频发,警示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

茂密、禽兽繁集,后来由于过度砍伐变为荒原。自1962年起,建设者们摸索适合该地区的树

种,进行合理搭配和混交,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塞罕坝由荒原变为林海是次生演替的结果

B.种植合适树种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恢复为林海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1.如图是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②⑤D.细胞分裂顺序为①③②⑤④

12.安全、有效的疫苗和实现功能性治愈是艾滋病治疗尚待攻克的两大难题。广谱抗HIV单

克隆抗体CbNAbs)可攻击HIV表面蛋白质来阻止HlV感染宿主细胞,人们从HIV感染治愈

者体内采取相应免疫细胞,使之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细胞M,生产bNAbs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回+

HIV⅛愈者

免疫细胞

A.图中HIV治愈者的免疫细胞是指B细胞B.过程①可用胰蛋白酶处理诱导细胞融

C.M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定的抗体D.可将M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增殖

13.如图是某海参养殖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海参以底栖藻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M、

N表示营养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史玲呼吸作用

217

2►呼啜作用

A.海参属于M营养级,N是第二营养级

B.输入M营养级的能量为3281kJ∕(m2∙a)

C.M和N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6.3%

D.N用于生长、发育、繁殖能量为386kJ∕(m2∙a)

14.神经元利用多巴胺传递愉悦感,其作用原理如图1所示。可卡因是一种毒品,能够使人

持续产生愉悦的感觉,但可卡因药效失去之后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会受到影响,服药者必须

服用可卡因来维持,毒瘾难戒。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①可使多巴胺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以高效完成信息的传递

B.结构③为受体蛋白能够与多巴胺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C.可卡因阻碍突触前膜回收多巴胺能够使人持续产生愉悦的感觉

D.可卡因成瘾的原因是多巴胺释放减少导致突触后神经元难以兴奋

15.2023年春季汕头市各中小学迎来了甲型HlNl流感高峰,使用甲型流感试剂盒对甲流的

检测确诊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检测原理如图所示:在金垫中含有可以移动的

红色胶体金标记的抗HINl病毒抗体;T线处固定的抗体用于检测是否存在HINl病毒,存在

时会出现红色条带;C线处固定的抗体用于检测层析过程是否正常,正常时出现红色条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VC底板层析方向检测线硝酸纤维素膜

(T线)

A.试剂盒的C线处应固定有抗HNl抗体的抗体

B.T线处固定的抗体能与多种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

C.T线和C线都未出现红色条带说明未感染HlNi

D.检测时最少会出现三处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16.醋是我国具有历史传承特色的发酵制品,某同学筛选发酵能力强的自然菌种制作果醋。

他从醋表面吸取菌膜获得IOml样液,随后加入到含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见下图),按

图示进一步稀释后涂布在添加有碳酸钙的培养基上,统计平板上菌落数平均为110,其中外

围有透明圈的菌落数为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无菌水无菌水无菌水无菌水

A.果酒制作完成后进一步发酵成果醋时需要提高发酵的温度

B.该同学应该选择透明圈较大的菌落作为发酵菌种制作果醋

C.推测从醋表面吸取的样液每毫升含醋酸菌活菌数为2x106

D.稀释过程未振荡从试管上层菌液取样会使醋酸菌统计数偏小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

17.谷饶狮头油甘是广东汕头特产,是一种药食两用水果。明《本草纲目》曾记载:“余甘

果子,主补益气,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科研人员设置0〜20000OLX系列梯度的光照强度,

测定和计算出油甘叶片光合特征参数如下表,其中AQY反映了叶片利用弱光的能力,其值

越大表明植物利用弱光能力越强。(LX表示光照强度的单位)

光合特征参数冬季夏季

表观量子效率AQY(mol∙mol1)0.050.02

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mmol∙m-2∙s1)9.598.73

呼吸速率Rd(mmol∙m_2∙s^l)0.101.00

光补偿点LCP(Lx)86.002470.00

光饱和点LSP(Lx)8770.00138000.00

(1)油甘叶片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在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成储存在

中的化学能。

(2)当夏季光照为3500LX时,油甘叶片的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光合速率。生产实践中,油甘冬季仍能维持较高产量,据表推测可能原因是O

(3)某研究小组开展“茶皂素(TS)和壳聚糖(CT)复合保鲜剂对油甘保鲜效果”的相关

研究,测定油甘果实抗坏血酸(VC)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a80ι

L

a

y

*

^

>

061116212631K瞰网町d

茶皂素复合保鲜剂的油甘,含量的影响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应增加一组的实验作为对照。

(4)果实褐化是酚类物质被多酚氧化酶(PPO)氧化成褐色醍类物质所致,果实褐化程度是

油甘保鲜测量标准之一。科研人员发现复合保鲜剂正是通过维持较高的VC含量来减缓果实

褐化的,为了解VC减缓果实褐化的作用机理,你认为可以从什么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究?

18.我国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校园作为相对独立完整的人工生态系统,在合

理的管控与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提高绿色清洁能源的应用比例,降低碳排放,改善局部

小型气候群。因此校园生态建设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重要一环。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小叶榕枝叶茂盛、四季常青,绿化效果好,是汕头常见的校园景观植物,对调节校园气

温、降低噪音有良好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碳的过程,碳汇是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国政府向

世界承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碳汇量等于碳源量。下表为某学生兴趣小组对本

校年度碳排放量的统计,从统计项目来看,他们忽略了,这是校园的主要碳源。校

园碳汇的主要途径是O

项目内容碳排放量(吨)所占比例

日常生活食物、垃圾、衣服等20448.9680.1%

用水646.232.5%

交通4432.5017.4%

(3)碳足迹是指吸收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面积。乘坐私家车上下学与公共交通、步行相比碳

足迹更(填大/小),原因是。

(4)近日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落户汕头濠江,“风从海上来、风能变绿电”正成为汕

头推动广东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生动写照。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试

根据实际为学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源提供可行的建议:。

19.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赛中,英国队因兴奋剂检测为阳性被取消成绩,亚

洲飞人苏炳添领衔的中国队递补获得铜牌,创造历史。运动员违反奥林匹克反兴奋剂条例,

使用雄激素衍生物加速肌肉增长来提高比赛成绩的现象屡见不鲜。

(I)雄激素是一类(填化学本质)物质,除能够促进肌肉增长外,还具有(答

一点即可)作用。

(2)研究发现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的发育以及性激素的分泌,而下丘脑分泌的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在如图中完善雄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

要求:在口中填结构名称,在()中填激素名称。

L睾丸•雄激素

(3)长期使用雄激素衍生物的男性运动员会出现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减少的现象,猜测原因

可能与雄激素的分泌存在调节机制。这一猜测可通过检测运动员血液中的促性腺激

素等含量验证,这是因为激素的作用具有的特点。

20.趋化因子能吸引免疫细胞,并刺激它们做出特定免疫反应,称为趋化性反应。近日,科

学家人工改造大肠杆菌使其能够识别癌细胞表面CD47蛋白,然后利用基因工程将表达趋化

因子CXCL16的基因导入具有靶向功能的大肠杆菌中,使其能够定向转移至肿瘤细胞并裂解

释放CXCLI6招募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该大肠杆菌菌群被科学界称为“细菌自杀

小队”。目前该方案己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如卵巢癌、肠癌等)中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抗牛素义"夕”"HI・表小眉动「

抗性树衫■灰示终止广

Smal-Jl质粒If-ZfcoR1—∣

转求方向

小组大肠杆菌肿栩模型

//∕7>dl∏SmaIBamllI

(1)图中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一般先用处理大肠杆菌细胞。重组质粒中启动

子的作用是O

(2)为防止DNA片段反向拼接和自身环化,需用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

因的外源DNA,并用进行连接。

(3)PCR扩增CXCLI6基因(5,-CGAGCTCAAGC∙∙∙GGTCGCCACCA-3,),需在PCR

反应体系中添加一对序列为5'-CGAGCTCAAGC-3'和的引物(请从下列选项中选

择)。

A.5,-GGTCGCCACCA-3,

B.5,-TGGTGGCGACC-3,

C.5'-GCTTGAGCTCG-3,

(4)为确定是否成功培育“细菌自杀小队”,研究人员将重组大肠杆菌通过静脉注射至卵巢

癌模型小鼠中,一段时间后若卵巢中,而其他健康器官中几乎未检测到重组大肠杆

菌的存在,则基本能确定培育成功。

21.某种兔子的毛色与毛囊中黑色素细胞合成的色素种类有关。色素合成机制如图1所示,

a基因无法表达酪氨酸激酶,使兔子呈白色;b基因无法表达黑色素合成酶,多巴醍会转化成

棕黄色素。此外,基因A和基因B还与胚胎发育有关,兔子胚胎必须有酪氨酸激酶或者黑色

素合成酶才能成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A基因B基因

酪氨酸1激脾黑色素1合成睥

酪级酸——-_►多巴解——!一∙►黑色素

图2

(1)由题意可知,基因A不表达而B基因表达时兔子毛色为(填“黑色”、“棕

黄色”或“白色”),由此可见基因可通过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与性状之

间并非总是呈线性关系。

(2)如图2的I〜III表示兔子细胞内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的位置关系。为了确定BZb基因在染

色体上的位置,选用两只纯种的棕黄色雌兔和白色雄兔杂交,产生出足够多的子代(不考虑

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并统计子代的性状及比例。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若B中,则能判断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HI所示;

②若F1中雌雄兔都是黑色,则需进一步将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

F2中小鼠的性状及比例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若F2中黑兔;棕黄色兔:白兔=______则B/b基因位置如图I所示

若F2中黑兔:棕黄色兔:白兔=______则B/b基因位置如图∏所示

(3)若实验结果与①预测结果相符,将B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理论上F2中出现棕黄色

雄兔的概率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种间竞争是不同物种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

抑制对方的现象。在种间竞争中常常是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受抑制甚至被消灭,草盛豆苗稀是

指杂草取得优势,而豆苗受抑制,所以豆苗和杂草属于种间竞争。

故选:Co

常见的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

生体。

(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

(5)原始合作:如寄居蟹和海葵。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儿种常见的种间关系及实例,能根据题干信息做出

准确的判断。

2.【答案】A

【解析】解:酵母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和各种复杂的细胞器,但不含叶绿体、中

心体等;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含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细胞结构,但不含细胞壁和叶绿体等结构;菠

菜叶的叶肉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和各种复杂的细胞器,但不含中心体,因此在三种

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是细胞核,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

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要求考生识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意

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解:动作电位的形成与钠离子内流有关,神经细胞内Na+浓度小于细胞外,因此钠离子

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钠离子通道蛋白参与,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

表现为内正外负。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识记和理解动作电位的形成机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4.【答案】C

【解析】解:A、双缩胭试剂检测蛋白质,脂肪可用苏丹HI染液鉴定,A错误;

B、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染色体形态,分离细胞时应用解

离液,B错误;

C、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甲紫溶液是碱性染料,可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D错误。

故选:Co

1、蛋白质可与双缩(S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

漂洗(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染色(用甲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

(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

后高倍镜观察)。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

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T固定T解离T漂洗T染色T制片。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

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4、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

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检测、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叶绿体中色素

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

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5.【答案】C

【解析】解:A、组成RNA的碱基为A、U、C、G,组成DNA的碱基为A、T、C、G,两者的

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A正确;

B、图中是以RNA为模板形成DNA的逆转录过程,原料是脱氧核糖核甘酸,B正确;

C、该过程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C错误;

D、ATP是生物体内直接的能源物质,能为图示信息流动过程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Co

分析题图:图示生理过程中以RNA为模板形成DNA,为逆转录过程,图中酶表示逆转录酶。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

充和完善,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答案】B

【解析】解:A、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乙地区所有

生物形成多个种群,所有生物的全部基因不是种群基因库,A错误;

B、种群中少数个体由甲处迁移至乙处,遗传多样性没有提高,说明迁移的这些个体所含基因在

乙处的种群中也存在,迁移到乙处后,种群基因频率可能没有改变,种群可能没有进化,B正确;

C、迁移至乙处的种群与甲处的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为协同进化,迁移至乙处

的种群个体之间为同一物种,不能协同进化,D错误。

故选:Bo

1、协同进化指生物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一个种

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

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

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

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7.【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第9号染色体的一部分(ABL基因

片段)移接到第22号染色体(BCR基因区域)上造成的,说明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

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

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

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

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8.【答案】D

【解析】解:A、根据植物激素的功能可知,甲是赤霉素,能解除休眠,乙是脱落酸,促进种子

休眠,对种子休眠的作用效果相反,A正确;

B、甲是赤霉素,能促进生长;丙是生长素,也能促进植株生长,对植株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B

正确;

C、甲是赤霉素,具有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C正确;

D、乙的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故乙是脱落酸,D错误。

故选:D0

据图可知:甲是赤霉素,除了在图中能解除休眠外,还能促进生长:乙的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

抑制生长,故乙是脱落酸;丙能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表示生长素。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赤霉素等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答案】D

【解析】解:A、人体主要通过肝脏、骨骼肌等器官活动产热,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脏

产热,A正确;

B、甲组家兔体温升高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使热量积累升高体温,B正确;

C、题目“为探究药物M是否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下丘脑

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损毁后体温不能维持稳定”,所以丁组处理应为损毁下丘脑,为与甲、乙、

丙组对照,探究药物M是否具有解热作用,所以是“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C

正确;

D、由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能得出M具有解热作用,这三组中下丘脑不是自变量,所以得

不到与下丘脑有关的结论,D错误。

故选:D。

1、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

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而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皮肤散热主要通过辐射

(如以红外线等形式将热量传到外界)、传导(机体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物体)。对流(通

过气体来交换热量)以及蒸发(如汗液的蒸发)的方式进行。

2、在寒冷环境中,散热加快,当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兴

奋传递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

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散热量也相应减少。寒冷的刺激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

该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控制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使产热增加。在炎热的环境中时,皮肤中的热觉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兴奋传递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的血管舒张,

皮肤血流量增多,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等,从而增加散热。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0.【答案】B

【解析】解:A、塞罕坝人通过植树造林将”昔日的茫茫荒原变为林的海洋”,该过程中因为具

有一定的土壤条件,故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种植合适树种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B错误;

C、塞罕坝的奇迹是将北方沙漠演变为林场的过程,此过程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

和方向,C正确;

D、恢复为林海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更加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

正确。

故选:Bo

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

次生演替。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抵抗力

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

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

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

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1.【答案】D

【解析】解:A、细胞分裂前的间期发生DNA复制和有关DNA的合成,即染色体复制,①细胞

处于减数分裂前间期,因此染色体复制发生在①,A错误;

B、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处于减数分裂I,B错

误;

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②细胞中,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①细胞处于减数分裂前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

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

此细胞分裂顺序为①③②⑤④,D正确。

故选:D0

分析题图:图示是在相差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其中

①细胞处于减数分裂前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分析

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答案】B

【解析】解: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将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结合,因此图中HIV治愈者

的免疫细胞是指B细胞,A正确;

B、由于该细胞(浆细胞)没有增殖能力,所以需要与能无限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动物细胞

融合常用到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胰蛋白酶不能诱导细胞融合,B错误;

C、M是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定的抗体,C正确;

D、可将M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增殖,也可以体外培养,D正确。

故选:Bo

分析题图,①表示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②表示筛选杂交瘤细胞。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其制备过程和制备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意

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3.【答案】C

【解析】解:A、由题干可知,海参以底栖藻类(生产者)、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故海参属于

M营养级,由图可知,N是第三营养级,A错误;

B、输入M营养级的能量为3281+2826=6107kJ/(m2∙a),B错误;

C、由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86÷(3281+2826)×100%≈6.3%,C正确;

D、N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等于N的同化量减去N的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即为

386-217=169kJ/(m2∙a),D错误。

故选:C0

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以有机物形式储存起来)。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4.【答案】D

【解析】解:A、结构①是突触小泡,含有大量的神经递质多巴胺,通过与突触前膜融合结合以

胞吐的方式释放,可使多巴胺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以高效完成信息的传递,A正确;

B、结构③为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受体蛋白,能够与多巴胺结合引起钠离子通道打开,进而引起突

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

C、据图可知,可卡因能阻碍多巴胺转运载体的作用,阻碍突触前膜回收多巴胺能够使人持续产

生愉悦的感觉,C正确;

D、可卡因成瘾的原因是阻碍突触前膜回收多巴胺,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含量较多,使人持续产

生愉悦的感觉,但可卡因药效失去之后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会受到影响,服药者必须服用可卡因

来维持,毒瘾难戒,D错误。

故选:D。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

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本题考查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A

【解析】解:A、C线处固定的抗体用于检测层析过程是否正常,故试剂盒的C线处应固定有抗

HlNl抗体的抗体,A正确;

B、T线处固定的抗体用于检测是否存在HINl病毒,故T线处固定的抗体只能与HNl病毒特异性

结合,B错误;

C、若被检测者尚未感染HNl病毒,应该是T线不显色,而C线显色,若C线也不显色,说明该

试纸无效,C错误;

D、检测时,若没有被HINl病毒感染,这不存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D错误。

故选:Ao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自检试剂盒原理(胶体金法)将样本滴加到样品垫处,样本中如果有新型冠状

病毒抗原,就会和结合垫上带有胶体金标记的新冠抗体1结合,继续向前扩散,到达T线时,结

合了胶体金标记的新冠抗体1的抗原又与T线处固定的新冠抗体2结合,胶体金在此处沉积,T

线显红色。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C

【解析】解:A、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3(ΓC,而果醋的菌种是醋酸菌,适宜温度是30~35oC,

因此果酒制作完成后进一步发酵成果醋时需要提高发酵的温度,A正确;

B、在碳酸钙的培养基上醋酸菌的菌落会产生醋酸溶解碳酸钙因而出现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

产生的醋酸量越多,因此选择产生醋酸量多的菌落作为菌种有利于产生更多的醋酸,B正确;

C、根据平板上的菌落数为IlO个,可根据CM÷V(C为菌落数,M是稀释倍数,V是接种体积)

计算得知,样液中的活菌数为(20个X105)÷0.1mL=2×107φ∕mL,C错误;

D、稀释过程中未振荡试管从上层菌液中取样,由于菌体多数沉淀在菌液的下层,因此得到的结

果会少于正常值,D正确。

故选:C0

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

原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本题主要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

层次的考查。

17•【答案】类囊体薄膜ATP、NADPH小于呼吸作用速率较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净光

合作用速率较高贮藏时间和加入药物的种类及含量没有加入CT和TS,加入等量的蒸储水VC

是否抑制褐色醍的合成提高保鲜效果

【解析】解:(1)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过程中,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

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

(2)夏季,油甘叶片的光补偿点在2470Lx,当夏季光照为3500LX时•,油甘叶片的呼吸速率小于

光合速率。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油甘叶片在冬季呼吸作用速率较低,同时AQY较高,即利用弱

光的能力较强,净光合作用速率较高,所以能够维持较高产量。

(3)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实验的自变量是贮藏时间和加入药物的种类及含量;为了使实验更加严

谨,需要设置一组,没有加入CT和TS,加入等量的蒸储水作为空白对照。

(4)根据题干信息“果实褐化是酚类物质被多酚氧化醉(PPO)氧化成褐色醛类物质所致,复合

保鲜剂正是通过维持较高的VC含量来减缓果实褐化的",因此可以研究VC是否抑制褐色醍的合

成提高保鲜效果。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薄膜ATP、NADPH

(2)小于呼吸作用速率较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净光合作用速率较高

(3)贮藏时间和加入药物的种类及含量没有加入CT和TS,加入等量的蒸储水

(4)VC是否抑制褐色酿的合成提高保鲜效果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捕获光能的色素就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绿叶中,类囊体的

总面积巨大,有利于分布更多的光合色素和相关酶,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以便吸收更多光能。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

适中。

18.【答案】间接价值、直接校园内所有生物的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校园内绿色植物的光

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大坐私家车上下学比公共交通、步行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建立太阳能发

电系统

【解析】解:(I)小叶榕枝叶茂盛、四季常青,绿化效果好,降低噪音有良好的作用,是对人类

有用的直接价值,调节校园气温属于生态功能,是间接价值。

(2)校园的主要碳源应为校园所有生物的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校园碳汇的主要途径是绿色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

(3)“碳足迹是指吸收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面积”,即排放二氧化碳越多,那么吸收二氧化碳所

需的森林面积越大,碳足迹就越大,所以乘坐私家车上下学与公共交通、步行相比碳足迹更大,

原因是乘坐私家车上下学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

(4)学校可以建立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

故答案为:

(1)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2)校园内所有生物的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校园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大坐私家车上下学比公共交通、步行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

(4)建立太阳能发电系统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科学家一般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

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

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需要指出的是,直到近几

十年来,人类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

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9.【答案】脂质在男性青春期时促进第二性征发育和促进性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负)反馈通

过体液运输

【解析】解:(1)雄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化学本质是脂质,由性腺分泌,其作用有促进肌肉增

长、在男性青春期时促进第二性征发育和促进性器官的形成和发育。

(2)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能促进

睾丸分泌雄激素,则雄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为:

(隹性魁索

下由>蝌素2_J垂体------------睾丸------>≡f

(3)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雄激素衍生物会使血液中雄激素含量过高,从而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

动,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进而引起自身雄激素分泌异常,严重

时甚至会出现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减少的现象,猜测原因可能与雄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机

制。这一猜测可通过检测运动员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等含量验证,这是因为激素的作用具有通过

体液运输的特点。

故答案为:

(1)脂质

在男性青春期时促进第二性征发育和促进性器官的形成和发育

侑性就索

②I下由d放版LJf⅛-------------睾丸——^油素

(3)(负)反馈通过体液运输

激素的作用的特点: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和微量、高效。

本题综合考查动物激素调节与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图形和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Ca?+供RNA聚合酶识别、结合,以驱动目的基因的转录HindnI、EcoR1DNA连

接酶B检测到重组大肠杆菌,且卵巢癌细胞死亡

【解析】解:(1)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一般先用Ca?+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

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成分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

启动子、终止子等,其中启动子的本质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姝,其作用是供RNA聚合酶

的识别、结合以驱动目的基因的转录。

(2)BamHl将质粒上终止子破坏,Smal将抗生素抗性基因破坏,均不能用于切割质粒,所以

只能用Hind山、ECoR[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然后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

(3)DNA聚合酶只能在3'端加上脱氧核糖核甘酸,所以引物与DNA的模板链的3'端能够配

对,CXCU6基因的序歹为(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