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结核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杨方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受累。但以肺结核最常见20世纪80年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流行和AIDS的出现,多药耐药性结核菌株(MDR—TB)的产生,已成为防治结核病的严重问题。许多国家结核发病率有所回升,因此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处于紧急状态(globalemergency)。2002年WHO认定全世界22个国家为结核病高发国家,我国即在其中。1995年WHO首次提出新的“WHO结核病控制战略”即“控制传染源”和“直接督导治疗+短程化疗(directlyobservedtherapyshortcourse,DOTS)”。1997年将3月24日定为世界结核病日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
要求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到100%,
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70%,
治愈率达到85%。我国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中,肺结核的报告发病率居所有传染病的首位。
结核病曾是我国小儿重要的死因之一,它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不少成人的结核病是在幼年感染结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儿时期以原发性肺结核为常见。60年来,结核病防治和儿童卫生保健事业不断发展,小儿结核病疫情随之出现下降,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小儿结核病流行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传染源1.开放性肺结核(openpulmonarytuberculosis)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正规化疗2~4周后,随着痰菌排量减少而传染性降低。小儿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接触密切的带菌成年人,如家庭成员、邻居、亲朋、教师等。传播途径1.最主要为呼吸道。小儿吸人带结核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即可引起感染,形成肺部原发病灶。2.其次是消化道。产生咽部或肠道原发病灶;3.此外在其它少数途径。经皮肤或胎盘传染者少见。易感人群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社会经济落后是人群结核病高发的原因新生儿对结核菌非常易感。儿童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及数量。机体抵抗力的强弱:患麻疹、百日咳及白血病、淋巴瘤或艾滋病等小儿免疫功能受抑制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尤其好发结核病。遗传因素: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单卵双胎儿结核病的一致性明显高于双卵双胎儿;亚洲人种(主要为菲律宾)发病率最高,白人最低;身材瘦长者较矮胖者易感。另外,经研究发现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与结核病密切相关,特别是有HLA—BW35抗原者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性比一般小儿高7倍。发病机理
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结核杆菌,并将特异性抗原传递给辅助T淋巴细胞(CD4+细胞),巨噬细胞(主要为树突状细胞)分泌儿—12,诱导CD4+细胞向THl细胞极化,分泌和释放IFN—γ。IFN—γ进一步促进单核细胞聚集、激活、增殖和分化,产生大量反应性产物、释放氧化酶和消化酶及其他杀菌素,以便吞噬和杀灭更多的结核杆菌。IFN—γ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B8+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溶解已吞噬结核杆菌和受抗原作用的巨噬细胞。上述细胞免疫反应,可最终消灭结核杆菌,但亦可导致宿主细胞和组织破坏。当细胞免疫反应不足以杀灭结核杆菌时,结核杆菌尚可通过巨噬细胞经淋巴管扩散到淋巴结。2.迟发型变态反应是宿主对结核菌及其产物的超常免疫反应,亦由T细胞介导,以巨噬细胞为效应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如局部聚集的抗原量较低时,这种反应有利于预防外源性再感染和在局部扑灭血源播散结核杆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迟发型变态反应直接和间接作用,引起细胞坏死及干酪样改变。甚至形成空洞。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可获得免疫力,90%可终生不发病;5%因免疫力低下当即发病,是为原发性肺结核。另5%仅于日后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发病,称为继发性肺结核,是成人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初染结核杆菌除潜匿于胸部淋巴结外,亦可随感染初期菌血症转到其他脏器,并长期潜伏,成为肺外结核(extrapulmonarytuberculosis)发病的来源。诊断
(一)病史
1.中毒症状有无长期低热、轻咳、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
2.结核病接触史应特别注意家庭病史,肯定的开放性结核病接触史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年龄愈小,意义愈大。
3.接种史接种卡介苗可能提高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应仔细检查患儿上臂有无卡介苗接种后疤痕。
4.有无急性传染病史,特别是麻疹、百日咳等可使机体免疫功能暂时降低,致使体内隐伏的结核病灶活动、恶化,或成为感染结核病的诱因。无结核过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等。二、结核菌素试验:旧结核菌素(OT)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2.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是一种更特异的产物,也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结核菌素试验的溶液。3.试验方法:用0.1ml含5UPPD液左前臂掌面中下1/3交界处皮内注射形成6-10mm大小的皮丘72小时观察结果注射后48-72小时看结果,以局部硬结的直径来判断其反应强度。直径:取纵横直径的平均值以72小时为准。4.结核素试验结果的判定:(ReadingTuberculinskintest)48–72hourspostinjectionreadtransversemarginsandaveragediameterofinduration(notredness)<5mm=-5–9mm=+ 10–19mm=++20mm=+++ 20mm+blisters=++++ *ForWHOguidelineusing10i.u./0.1ml,10mm=significant临床意义(1)阳性反应①接种卡介苗后;②年长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③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愈小,活动性结核可能性愈大;④强阳性反应者,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⑤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由原来小于10mm增至大于10mm,且增幅超过6mm时,示新近有感染。(2)阴性反应:未感染过结核;结核迟发性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假阴性反应,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所致,如部分危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风疹、百日咳等;体质极度衰弱者如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脱水,重度水肿等,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表10—6接种卡介苗与自然感染阳性反应的主要区别
接种卡介苗后自然感染硬结直径多为5~9mm多为10-15mm硬结颜色浅红深红硬结质地较软较硬边缘不整边缘清、阳性反应持续时间较短,较长2—3天即消失,可达7~10天以上阳性反应的变化有较明显的逐年减弱倾向,短时间内反应无减弱倾向一般于3~5年内逐渐消失可持续若干年,甚至终身三、辅助检查
1.根据不同病情可自痰液、脑脊液、腹水、胸水等寻找结核杆菌。
2.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
3.血沉
4.X线胸部摄片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6.免疫学诊断及生物学基因诊断PulmonaryTuberculosis
Rt.hilarlymphadenopathy
Rt.upperlobepneumonia结核感染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和(或)血清PPD-IgM抗体或IgG抗体阳性,而全身找不到结核病灶者,称结核感染。它可以有或无结核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消瘦、饮食不振、疲倦。根据国内统计小儿结核感染占44.8%。小儿活动性肺结核指征
①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②未接种卡介苗且<3岁,尤其是<1岁婴儿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③有发热及其它结核中毒症状者;④排出物中找到结核菌;⑤胸部X线检查示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改变者;⑥血沉加快而无其它原因解释者;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明显支气管结核病变者。治疗一、一般治疗:必须充分强调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抗结核菌的药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无症状的小儿结核可在门诊治疗。若有结核中毒症状,则需短期卧床休息,并应注意加强护理,避免感染病毒性疾病及避免接触各种传染病,给予富有蛋白质及维生素食物。适当地进行户外活动。必须避免继续与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接触,以防重复感染。二、抗结核药物治疗:目的:杀灭病灶中结核菌,防止血行传播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①早期;②联合;③适量;④规律;⑤全程;⑥分段。其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化疗甚为重要。联合用药以保证疗效和延缓或防止产生耐药性。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可分为两类:
(1)杀菌药物:全杀菌:INHRFP半杀菌SMPZA(2)抑菌药物:EMBETH化疗方案
(1)标准疗法一般用于原发性肺结核。在12—18个月中,每日采用INH、RFP和(或)EMB。
(2)两阶段疗法对严重小儿结核病如急性粟粒性结核病及结核性脑膜炎,应采用两阶段疗法。
1)强化治疗阶段
2)巩固治疗阶段
(3)短程疗法:为结核病现代疗法的重大进展。
(4)直接监督下短程治疗(DOTS)原发型肺结核原发型肺结核(primarypulmonarytuberculosis)是原发性结核病中最常见者,为结核杆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占儿童各型肺结核总数的85.3%。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primarycomplex)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tuberculosisoftrachebronchiallymphnodes)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组成;支气管淋巴结结核以胸腔内肿大淋巴结为主。肺部原发病灶或因其范围较小,或被纵隔影掩盖,X线片无法查出,或原发病灶已经吸收,仅遗留局部肿大的淋巴结,故在临床上诊断为支气管淋巴结核。此两者并为一型,即原发型肺结核。病理及病理生理肺部原发病灶多位于右侧下,肺上叶底部和下叶的上部,近胸膜处。基本病变为渗出、增殖、坏死。渗出性病变以炎症细胞、单核细胞及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增殖性改变以结核结节及结核性肉芽肿为主;坏死的特征性改变为干酪样改变,常出现于渗出性病变中。结核性炎症的主要特征是上皮样细胞结节及郎格汉斯细胞。典型的原发综合征呈“双极”病变,即一端为原发病灶,一端为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由于小儿机体处于高度过敏状态,使病灶周围炎症甚广泛,原发病灶范围扩大到一个肺段甚至一叶。小儿年龄愈小,此种大片性病变愈明显。引流淋巴结肿大多为单侧,但亦有对侧淋巴结受累者。PrimaryPulmonaryTB
PrimaryComplex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是小儿原发型肺结核X线胸片最为常见者。分三种类型:①炎症型:淋巴结周围肺组织的渗出性炎性浸润,呈现从肺门向外扩展的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此为肺门部肿大淋巴结阴影;②结节型:表现为肺门区域圆形或卵圆形致密阴影,边缘清楚,突向肺野;③型微小:是近年来逐渐被重视的一型,其特点是肺纹理紊乱,肺门形态异常,肺门周围呈小结节状及小点片状模糊阴影,此型应紧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它有关检查等分析,以免漏诊。原发型肺结核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一般起病缓慢,可有低热、纳差、疲乏、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多见于年龄较大儿童。婴幼儿及症状较重者可急性起病,高热可达39℃~40℃,但一般情况尚好,与发热不相称,持续2~3周后转为低热,并伴结核中毒症状,干咳和轻度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婴儿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生长发育障碍。部分高度过敏状态小儿可出现眼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及(或)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当胸内淋巴结高度肿大时,可产生一系列压迫症状:压迫气管分叉处可出现类似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压迫支气管使其部分阻塞时可引起喘鸣;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嘶;压迫静脉可致胸部一侧或双侧静脉怒张。
原发型肺结核体征:体查可见周围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肺部体征可不明显,与肺内病变不一致。胸片呈中到重度肺结核病变者,50%以上可无体征。如原发病灶较大,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有少许干湿哕音。婴儿可伴肝脏肿大。原发型肺结核实验室检查1.结素试验多为阳性。2.痰液或胃液中可找到或培养出结核杆菌:3.胸部X线摄片:原发综合征支气管淋巴结结核4.CT扫描:可显示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对疑诊肺结核但胸部平片正常病例有助于诊断。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胸部X线摄片————原发综合征胸部X线摄片——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是小儿原发型肺结核X线胸片最为常见者。分三种类型:①炎症型:淋巴结周围肺组织的渗出性炎性浸润,呈现从肺门向外扩展的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此为肺门部肿大淋巴结阴影;②结节型:表现为肺门区域圆形或卵圆形致密阴影,边缘清楚,突向肺野;③型微小:是近年来逐渐被重视的一型,其特点是肺纹理紊乱,肺门形态异常,肺门周围呈小结节状及小点片状模糊阴影,此型应紧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它有关检查等分析,以免漏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核病变蔓延至支气管内造成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到以下病变:①肿大淋巴结压迫支气管致管腔狭窄,或与支气管壁粘连固定,以致活动受限;②粘膜充血、水肿、炎性浸润、溃疡或肉芽肿;③在淋巴结穿孔前期,可见突人支气管腔的肿块;④淋巴结穿孔形成淋巴结支气管瘘,穿孔口呈火山样突起,色泽红而有干酪样物质排出。诊断
早期诊断很重要。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有关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病史应详细询问临床症状和卡介苗接种史,结核接触史及有关麻疹或百日咳等传染病既往史。体格检查应注意检查双上臂有无卡介苗接种后疤痕;若发现眼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者,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较大。结核菌素试验为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或由阴性转为阳性者,应作进一步检查。
X线检查对确定肺结核病灶的性质、部位、范围及其发展情况和决定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作用,是诊断小儿肺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最好同时作正、侧位胸片检查,对发现肿大淋巴结或靠近肺门部位的原发病灶,侧位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鉴别诊断本病在X线检查前,应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风湿热、伤寒等相鉴别;在X线检查后应与各种肺炎、支气管扩张相鉴别;胸内淋巴结肿大明显时,应与纵隔良性及恶性肿瘤相鉴别。X线表现为肺不张——肺实变或肺段性结核病者需与异物吸人鉴别。鉴别方法为寻找结核菌,结核菌素试验、实验室检查、X线摄片动态观察及淋巴结活检等。治疗一、一般治疗及治疗原则见总论。二、抗结核治疗:
1.无明显症状的原发型肺结核选用标准疗法,每日服用INH、RFP和(或)EMB,疗程9—12个月。
2.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宜采用直接督导下短程化疗(DOTS)。强化治疗阶段宜用3—4种杀菌药:INH、RFP、PZA或SM,
2~3个月后以INH,RFP或EMB巩固维持治疗。常用方案为2HRZ/4HR。三、外科治疗原发型肺结核的病理转归1,吸收好转病变完全吸收,钙化或硬结(隐伏或痊愈)。此种转归最常见,出现钙化表示病变至少已有6—12个月。
2,进展①原发病灶扩大,产生空洞;②支气管淋巴结周围炎,形成淋巴结支气管瘘,导致支气管内膜结核或干酪性肺炎;③支气管淋巴结肿大,造成肺不张或阻塞性肺气肿;④结核性胸膜炎。
3.恶化血行播散,导致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或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急性粟粒性肺结核(acutemiliarytuberculosisofthelungs)或称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而引起的肺结核,常是原发综合征发展的后果,主要见于小儿时期,尤其是婴幼儿。年龄幼小,患麻疹、百日咳或营养不良时,机体免疫力低下,特别是HIV感染,易诱发本病。婴幼儿和儿童常并发结核性脑膜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病理及病理生理多在原发感染后3~6个月以内发生。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处于高度敏感状态,感染结核后,易形成结核杆菌血症。当原发病灶或淋巴结干酪样坏死发生溃破时,则大量细菌由此侵入血液而引起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可累及肺、脑膜、脑、肝、脾、肾、心、肾上腺、肠、腹膜、肠系膜淋巴结等。播散到上述脏器中的结核菌,在间质组织中形成细小结节。在肺脏中的结核结节分布于上肺部者多于下肺部,为灰白色半透明或淡黄色不透明的结节,如针尖或粟粒一般,约1~2mm大小。镜检示结核结节由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朗格罕细胞加上中心干酪坏死性病灶组成。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临床表现起病多急骤,婴幼儿多突然高热(39~40C),呈稽留热或弛张热,部分病例体温可不太高,呈规则或不规则发热,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多伴有寒战,盗汗,食欲不振,咳嗽,面色苍白,气促和发绀等。肺部可听到细湿哕音而被误诊为肺炎。约50%以上的病儿在起病时就出现脑膜炎征象。部分患儿伴有肝脾大,以及浅表淋巴结大等,临床上易与伤寒、败血症等混淆,少数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一般中毒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消瘦和倦意等而被误诊为营养不良。
6个月以下婴儿粟粒性结核的特点为发病急,症状重而不典型,累及器官多,特别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者居多,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全身性粟粒性结核患者的眼底检查可发现脉络膜结核结节,后者分布于视网膜中心动脉分支周围。胸部X线摄片及CT扫描胸部X线摄片常对诊断起决定性作用,早期因粟粒阴影细小而不易查出。至少在起病后2~3周后胸部摄片方可发现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粟粒状阴影,密布于两侧肺野。肺部CT扫描可见肺影显示大小(1~3mm)、密度(中度)、分布(全肺)一致阴影,部分病灶有融合。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主要根据结核接触史、临床表现、肝脾大及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可疑者应进行细菌学检查、血清抗结核菌抗体检测与胸部X线摄片。鉴别诊断临床上应注意与肺炎、伤寒、败血症、组织细胞增生症X及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相鉴别。治疗
1.应选含有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居室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病情严重要卧床休息。预防其它感染性疾病。2.抗结核治疗(1)标准化方案:(2)短程化疗2..抗结核药物目前主张将化疗的全疗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强化治疗阶段及维持治疗阶段,此方案可提高疗效。前者于治疗开始时即给予强有力的四联杀菌药物如INH、RFP、PgA及SM。不仅能迅速杀灭生长繁殖时期的结核菌,而且RFP对代谢低下的细菌亦能杀灭,并可防止或减少续发耐药菌株的产生。SM能杀灭在碱性环境中生长、分裂、繁殖活跃的细胞外的结核菌,PZA能杀灭在酸性环境中细胞内结核菌及干酪病灶内代谢缓慢的结核菌。3.糖皮质激素有严重中毒症状及呼吸困难者,在应用足量抗结核药物的同时,可用泼尼松1-2mg/(kg·d),疗程1~2个月。预后及转归若能早期诊断及彻底、及时治疗、预后尚佳,否则可于4-12周内死亡。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常见在原发感染3个月一1年内发生,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国内多见1-3岁的小儿。发病机理结脑常为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通过血行播散而来。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脑亦可由脑实质或脑膜的结核病灶破溃,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及脑脊液中所致。偶见脊椎、颅骨或中耳与乳突的结核灶直接蔓延侵犯脑膜。结核性脑膜炎--病理
1.脑膜病变。
2.颅神经损害
3.脑部血管病变
4.脑实质病变
5.脑积水及室管炎
6.脊髓病变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1)早期:(前驱期)约1—2周,主要症状为小儿性格改变,如少言、懒动、易倦、烦躁、易怒等。可有发热、纳差、盗汗、消瘦、呕吐、便秘(婴儿可为腹泻)等。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多轻微或非持续性,婴儿则表现为蹙眉皱额,或凝视、嗜睡,或发育迟滞等。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2)中期:(脑膜刺激期)约1~2周,因颅内压增高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惊厥等。出现明显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Kem进征)、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征)阳性。幼婴则表现为前囟膨隆、颅缝裂开。此期可出现颅神经障碍,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瘫痪,其次为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瘫痪。部分患儿出现脑炎体征,如定向障碍、运动障碍或语言障碍。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视神经炎或脉络膜粟粒状结核结节。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3)晚期:(昏迷期)约1—3周,以上症状逐渐加重,由意识朦胧,半昏迷继而昏迷。阵挛性或强直性惊厥频繁发作。患儿极度消瘦,呈舟状腹。常出现水、盐代谢紊乱。最终因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脑疝致使呼吸及心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不典型结脑表现①婴幼儿起病急,进展较快,有时仅以惊厥为主诉;②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者,可表现为舞蹈症或精神障碍;③早期出现脑血管损害者,可表现为肢体瘫痪;④合并脑结核瘤者可似颅内肿瘤表现;⑤当颅外结核病变极端严重时,可将脑膜炎表现掩盖而不易识别;⑥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膜炎时,常表现为顿挫型三、脑脊液改变:常规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呈毛玻璃样,蛛网膜下腔阻塞时,可呈黄色,静置12~24小时后,脑脊液中可有蜘蛛网状薄膜形成,取之涂片作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检出率较高。白细胞数多为50×106/L一500×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但急性进展期,脑膜新病灶或结核瘤破溃时,白细胞数可>1000×106/L,其中1/3病例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均降低为结脑的典型改变。蛋白量增高,一般多为1.0~3.0g/L,椎管阻塞时可高达40~50g/L。对脑脊液改变不典型者,需重复化验,动态观察变化。脑脊液(5—10m1)沉淀物涂片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率可达30%。(1)结核菌抗原检测:以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脑脊液结核菌抗原,是敏感、快速诊断结脑的辅助方法。(2)抗结核抗体测定:以ELISA法检测结脑患儿脑脊液PPD—IgM抗体和PPD—IgG抗体,其水平常高于血清中的水平。PPD—IgM抗体于病后2—4天开始出现,2周达高峰,至8周时基本降至正常,为早期诊断依据之一;而PPD—IgG抗体于病后2周起逐渐上升,至6周达高峰,约在12周时降至正常。(3)腺苷脱氨酶(adenosinedeaminase,ADA)活性测定:ADA主要存在于T细胞中,有63%一100%结脑患者脑脊液ADA增高(>9rt/L),ADA在结脑发病1个月内明显增高,治疗3个月后明显降低,为一简单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
(4)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诊断有帮助,但高达50%的患儿可呈阴性反应。
(5)脑脊液结核菌培养:是诊断结脑可靠的依据。
(6)聚合酶链反应(PCR):应用PCR技术在结脑患儿脑脊液中扩增出结核菌所特有的DNA片段,能使脑脊液中极微量结核菌体DNA被准确地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超过目前使用的各种实验手段。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协议样本
- 2024年专业吊装作业协议格式
- 2024年套房精装修协议模板
- 2024年规范租车操作详细协议模板
- 办公厂房租赁协议模板(2024年度)
- 2024专用学校物资采购协议模板
- DB11∕T 1693-2019 餐厨垃圾收集运输节能规范
- DB11∕T 1682-2019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测试规范
- 不动产项目出售协议(2024年度)
- 2024年赛事执行协议样本
- 三年级数学上册 加号、减号的来源课外拓素材 冀教版 素材
- 《狼和小羊》PPT课件.ppt
- 神明—EZflame火焰检测系统
- 新《固废法》解读(专业版)
- 个人简历求职简历课件.ppt
- 副神经节瘤图文.ppt
- 业务流程绘制方法IDEF和IDEFPPT课件
- (完整版)垃圾自动分拣机构PLC控制毕业设计.doc
-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标准
- 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 工业厂房中英文对照施工组织设计(土建、水电安装)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