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1页
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2页
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3页
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4页
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纪评苏诗》在句旁抹了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矣。”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四:“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曾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浮动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那可以算是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的描写。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荷塘月色》富有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灵敏的触觉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摩,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荷塘月色》运用的手法是多样的。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荷塘月色》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朱自清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也还有诗”“山水田野里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荷塘月色》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实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

材料三:

1920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已经非常惨淡,因为贫穷,家庭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母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1927年暑假中,朱自清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定,因而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语。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切近朱自清的本意,至少也是揭示了比较深刻的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也曾表示“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但是他“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当然这种逃避是不轻松的:“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妻子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自由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

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通感"观点的一项是()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者凭常有的经验质疑朱自清散文中关于“月夜蝉声”的描写,表明作家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

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因为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对《荷塘月色》所表达的“自由",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也可以从伦理的角度理解。

4.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答案】1.A

2.C

3.A

4.①艺术手法方面,《荷塘月色》采用多种手法营造了诗意的意境;②创作意识(创作精神)方面,《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③语言方面《荷塘月色》语言自然新颖④抒情方面《荷塘月色》融情入景,以景衬情,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⑵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先根据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二中“通感”的观点,再逐项分析,判断能否支撑选项。

⑶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⑷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1.A.“说明古人并不接受‘通感’这一手法”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纪昀《纪评苏诗》在句旁抹了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矣。’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并不能说明“古人”并不接受“通感"这一手法。

故答案为:A。

2.结合材料一“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可知“通感"的特点。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洞庭山在水中的倒映比作“白银盘里一青螺”。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弯弯的月亮比作弯弯的眉毛。

C.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雪花是视觉,“香"是嗅觉,由视觉转换成嗅觉,是通感手法。

D.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知春不久归”“斗芳菲",把草树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思想情态。

故答案为:C。

3.A.“表明作家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错,曲解文意,原文是“朱自清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

故答案为:A。

4.由“《荷塘月色》运用的手法是多样的”“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等信息,可归纳出是从艺术手法方面赏析的,采用多种手法营造了诗意的意境。

由“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等信息,可归纳出是从创作意识方面来赏析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

由“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实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可归纳出是从语言方面来赏析的,《荷塘月色》语言自然新颖。

由“《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可以归纳出是从抒情方面来赏析的,《荷塘月色》融情入景,以景衬情,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故答案为:①艺术手法方面,《荷塘月色》采用多种手法营造了诗意的意境;②创作意识(创作精神)方面,《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③语言方面《荷塘月色》语言自然新颖④抒情方面《荷塘月色》融情入景,以景衬情,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现代文阅读Ⅱ

旧院

付秀莹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旧院指的是我姥姥家的大院子。为什么叫旧院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想过。当然,也许有一天,我想了,可是没有想明白。甚至,也可能问了大人,一定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我歪着头,发了一会呆,很快就忘记了。是啊,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爬树,掏蚂蚁窝,粘知了,逮喇叭虫。这些,是我童年岁月里的好光阴,明亮而跳跃。我忘不了。

旧院是一座方正的院子,在村子的东头。院子里有一棵枣树,很老了。巨大的树冠几乎覆盖了半个房顶。春天,枣花开了,雪白的一树,很繁华了。到了秋天,累累的果实,在茂密的枝叶间,藏也藏不住。我们这些小孩子,简直馋得很,吮着指头,仰着脸,眼巴巴地看着表哥攀上树枝,摘了枣子,往下扔。我们锐叫着,追着满院子乱跑的枣子,笑。每年秋天,姥姥总要做醉枣,装在陶罐里,拿黄泥把口封严。过年的时候,这是我们最爱的零嘴了。

姥姥是一个很爽利的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大概也是个美人。端庄的五官,神态安详,眼睛深处,纯净,清澈,也有饱经世事的沧桑。头发向后面拢去,一丝不苟,在脑后梳成一只光滑的髻。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她一直就是这种发式。姥姥一生,共生养了九个女儿,其中,有三个夭折了。留下六个女儿。我的母亲,是老二。

谁会相信呢,姥姥这样一个人,竟然会嫁给姥爷。并且,一生为他吃苦。说起来,姥爷祖上原是有些根基的,在乡间,也算是大户人家。后来,到了姥爷的父亲这一辈,就败落了。姥爷的母亲,我不大记得了。在姥姥的描述里,是一个刁钻的婆婆,专门同儿媳妇过不去。姥爷是家里的独子,幼年丧父。寡母把独子视为命,视为自己一世艰辛的见证。儿子是她的私有物,谁都不允许分享,即便是儿媳妇。有坚硬强势的母亲,往往有软弱温绵的儿子。在姥爷身上,有一种典型的纨绔气质。当然,我不是说姥爷是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以当时的家境,也当不起这个字眼了。我是说,气质,姥爷身上有一种气质,怎么说,闲散,落拓,乐天,也懦弱,却是温良的。在他母亲面前,永远是诺诺的。而对姥姥,却有一种近乎骄横的依赖。里里外外,全凭了姥姥的独力支撑。姥爷则从旁冷眼看着,袖着手,偶尔从衣兜里摸出一把炒南瓜子,或者是花生,嘎巴嘎巴剥着,悠闲自在。老一辈的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姥姥生养了九个女儿,竟没有给姥爷家留下一点香火,真是大不孝了。只为这一条,姥姥在姥爷家就须做小伏低。作为一个女人,她欠他们。姥姥日夜辛劳,带着六个女儿,不,是五个——大女儿,也就是我的大姨,被寄养在姨姥姥家。姨姥姥是姥姥的姐姐,嫁给了一位军人,膝下荒凉,就把我大姨要了过去,做女儿。姨姥姥家境殷实,把大姨爱如掌上明珠。虽如此,后来,大姨成人之后,始终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甚至,有一回,她来看望姥姥,言语间争执起来,大姨说,我早就知道你不喜欢我,那么多姊妹,单单把我送了人。姥姥一时气结,哭了。她再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女儿会这样指责自己。当然,这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那时候,我已经在很远的城里读书了。寒假回来,少不得要到旧院,看姥姥。我和几个姨们说话,讲起城里的趣事,都笑了。姥姥很惊讶地抬起头,看着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然而很快就释然了。孩子们在笑。她张开没牙的嘴,也笑了。我心里一酸。我们都以姥姥的名义,聚到旧院,可是,我们却把姥姥忽略了。我们明知道姥姥耳背,她听不见,我们还是照常说笑。下午的阳光照过来,温暖,悠长,让人昏昏欲睡。无数的飞尘在光线里活泼泼地游动着。姥姥坐在炕上,沉默地看着我们。我们这些儿孙,冷酷,自私,竟舍不得放弃一时口舌之快,走过去,坐在姥姥身旁,摸一摸她老树般的手,她苍老的面容,她的白发,俯在她的耳朵边,说一句她能够听清的话。我们把年迈的姥姥,排除在外了。

多年以后,我从京城回到村子,回到旧院,姥姥是越发苍老了。我舅一家(“我舅"实则是上门女婿五姨夫),早已离开了旧院,他们到新房安居了。旧院,在儿时的记忆里,宽阔,轩敞,青砖瓦房,有一种说不出的气派。可是,如今,在周围楼房的映衬下,却显得那么矮小,狭仄。这是当年那个旧院么?在这里,有我迷茫的童年岁月,我的姨们,盛开的青春,我父亲和母亲,我舅和五姨,这两对年轻人,携着手,在旧院走过了他们的苦乐年华。当然,还有我的姥姥姥爷,他们一生的艰辛、困顿、微茫的喜悦,漫无边际的伤悲,都在这里了。

那棵枣树还在。据说,有好几回,我舅要刨掉它,遮了半间房子,粮食都不好晒。都被姥姥劝阻了。枣树更茂盛了。开花的时候,如雪,如霞,繁华一片。引得蜜蜂在院子里飞来飞去,一不小心,把我舅的孙子蜇哭了。姥姥茫然地看着他,这是谁家的孩子?秋天,枣子挂了一树,风一吹,熟透的枣子落下来,啪嗒一声闷响,倒把昏睡的老猫吓了一跳。醉枣,姥姥早已不做了。那个坛子,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么多年,走了这么多的路,我却再没有吃到那么好的醉枣了。香醇,甘甜,那真是旧院的醉枣。而今,都远去了,再也寻觅不到了。

(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很快就忘记了”与“我忘不了"两者不矛盾,都是不同年龄的“我”对“旧院"的真切感受。

B.因为姥姥与姨姥姥的姊妹情深,加之家庭败落,姥姥就将大姨寄养在姨姥姥家,这让大姨一直心怀不满。

C.“老树般的手”“苍老的面容",这表现了姥姥饱经沧桑的一生,又表达了“我”对她依恋难忘的深情。

D.文章不仅写了姥姥,也写了生活在“旧院"的亲人们的苦乐年华,这丰富了“旧院”所承载的意义与内涵。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叙述是从“我的回忆"展开的,叙写了“我”对“旧院"的记忆,展现了独特、细腻的人生体验。

B.文章用较多篇幅写姥爷的家世和性情,衬托出姥姥一生的坚强与能干,饱含着“我”对姥姥的同情和敬佩。

C.全文没有用一个完整故事贯串始终,而是以散点轻描的方式,写了“旧院"中人物的遭际及时光的流变。

D.文中通过“旧院”抒发“我"的情感,如今“旧院”矮小,狭仄,表达了“我"淡淡的哀愁和新的希望。

7.付秀莹在一次采访中谈道:“乡村,是我们的故园,它有着自带的诗性。”本文突出体现了付秀莹作品的“诗性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5.B

6.D

7.语言的诗性美。文中的语言清新优美,如对旧院枣树的描写、对姥姥等亲人的情感抒发,文笔细腻,语言优美,是诗化的语言。意境的诗性美。文章写旧院的各种风物,如描写枣树、阳光等环境,叙写琐碎的日常,构造出宁静又美好的诗的意境。情感的诗性美。作者在回忆中有快乐与伤感,有对时光流变与世事沧桑的感叹,表达了丰厚深沉的情感,表现了留恋家乡,热爱家乡的美好情索,极富感染力。题材的诗性美,乡村、故乡都是诗歌的传统取材,本文取材于乡村生活,有着自带的诗性美。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独特的风格特点的能力。题干中提示作品特点是“诗性美”,作为散文,可以从选材、意境、情感、语言等方面分析鉴赏。

5.B.被寄养的原因是家庭败落,而不是姊妹情深,而且大姨对被寄养也是成人以后才不满,而不是“一直很不满"。

故答案为:B。

6.D.“新的希望”有误,不管是旧院由“气派"而至“矮小,狭仄”,还是姥姥的年迈衰老,以及旧院所承载的乡村回忆的“远去了,再也寻觅不到了",都难以体现“新的希望”。文章更多的是表达了“我"淡淡的哀愁。

故答案为:D。

7.文中的语言优美、细腻,有着诗化的特点。比如描写枣树“春天,枣花开了,雪白的一树,很繁华了”,描写我们摘枣的欢乐“我们锐叫着,追着满院子乱跑的枣子,笑",描写姥姥的外貌“端庄的五官,神态安详,眼睛深处,纯净,清澈”,描写对“旧院"童年生活的留恋“在这里,有我迷茫的童年岁月,我的姨们,盛开的青春”。这些语言都有诗化的特点,使得文章带着一种诗意的美。

文章营造的“旧院"的意境,带有宁静又美好的诗的意境。比如描写枣树“院子里有一棵枣树,很老了。巨大的树冠几乎覆盖了半个房顶。春天,枣花开了,雪白的一树,很繁华了。到了秋天,累累的果实,在茂密的枝叶间,藏也藏不住”,描写我们在秋天等枣吃“我们这些小孩子,简直馋得很,吮着指头,仰着脸,眼巴巴地看着表哥攀上树枝,摘了枣子,往下扔。我们锐叫着,追着满院子乱跑的枣子,笑",描写姥姥做醉枣“装在陶罐里,拿黄泥把口封严。过年的时候,这是我们最爱的零嘴了”,“旧院"中的这些风物,曾经的美好生活,琐碎的日常,在多年后的回忆中带着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美好诗意。

“旧院”承载着诸多情感,有美好的,“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爬树,掏蚂蚁窝,粘知了,逮喇叭虫。这些,是我童年岁月里的好光阴,明亮而跳跃。我忘不了";有伤感的,“在这里,有我迷茫的童年岁月,我的姨们,盛开的青春,我父亲和母亲,我舅和五姨,这两对年轻人,携着手,在旧院走过了他们的苦乐年华。当然,还有我的姥姥姥爷,他们一生的艰辛,困顿,微茫的喜悦,漫无边际的伤悲,都在这里了”;有懊悔和反思“我们这些儿孙,冷酷,自私,竟舍不得放弃一时口舌之快,走过去,坐在姥姥身旁,摸一摸她老树般的手,她苍老的面容,她的白发,俯在她的耳朵边,说一句她能够听清的话。我们把年迈的姥姥,排除在外了"等等。这些情感丰富而深沉,有对家乡、童年的眷恋,有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这些情愫有着诗一般的感染力。

本文选材也富有诗性美。选取乡村、故乡、童年这些诗歌常用的题材,本身就带着诗性美。

故答案为:语言的诗性美。文中的语言清新优美,如对旧院枣树的描写、对姥姥等亲人的情感抒发,文笔细腻,语言优美,是诗化的语言。意境的诗性美。文章写旧院的各种风物,如描写枣树、阳光等环境,叙写琐碎的日常,构造出宁静又美好的诗的意境。情感的诗性美。作者在回忆中有快乐与伤感,有对时光流变与世事沧桑的感叹,表达了丰厚深沉的情感,表现了留恋家乡,热爱家乡的美好情索,极富感染力。题材的诗性美,乡村、故乡都是诗歌的传统取材,本文取材于乡村生活,有着自带的诗性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文言文阅读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

时瑞应沓至,曾尝入对,帝语及之。曾奏曰:“此诚国家承平所致,然愿推而弗居,异日或有灾诊,则免舆议。"及帝既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下莫敢言者,曾陈五害以谏。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真宗不豫,皇后居中预政,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真宗崩,内外汹汹,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重。仁宗立,迁礼部尚书。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垂帘奏事。丁谓欲帝朔望见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令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曾曰:“两宫异处,而柄归宦官,祸端兆矣。”谓不听。既而允恭坐诛,谓亦得罪。自是两宫垂帘,辅臣奏事如曾议。

曾方严持重,每进见,言利害事,审而中理,多所荐拔,尤恶侥幸。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张便殿。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多所裁抑,太后滋不悦。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宝元元年冬,大星晨坠其寝,左右惊告。曾曰:“后一月当知之。"如期而薨,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

(节选自《宋史·王曾传》,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B.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C.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D.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对,科举时代皇帝举行的殿试。后也称皇帝在朝廷上召问臣下,使奏对政事。

B.符命,帝王受天命的象征。古人认为天降祥瑞于国君,使其有凭证治理国家。

C.朔望,农历每月初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而“晦”表示每月三十。

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叫“薨",此外,“崩”在古代专指帝王或王后的死。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曾精于学问,得到诸人夸赞。王曾虽然少年失亲,但在叔父和乡人的培育下,在文辞方面钻研较深,在后来的乡贡试中都名列第一。

B.王曾关心国事,敢于直谏陈事。皇帝接受符命,大兴土木以建宫室,其他臣子都不敢劝谏,只有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用以劝谏。

C.王曾严肃庄重,处事遵照法度。真宗因身体不适让太子听事,但政事都由皇后决定。王曾上奏请求遵循东汉的礼仪,太后垂帘奏事。

D.王曾端厚持重,且勇于担当。王曾身居相位时举荐贤能而不声张,范仲淹对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十分钦佩,但也委婉地提出批评。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

②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

【答案】8.C

9.C

10.D

11.①曹利用憎恨王曾排位在自己之上,曾经因不满而不高兴。到曹利用因事获罪时,太后大怒,王曾(反而)替他辩解

②正好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王曾于是被逐出京城担任青州知州。当地百姓安乐于他的治理措施,替王曾画画像并为他修建祠堂。

【知识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官职;称谓;表示时间用语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⑵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⑶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⑷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附参考译文】

王曾字孝先,是青州益都人。年少失去父母,由其二叔父王宗元抚养,跟随乡里人张震学习,善于写作文辞。宋代咸平年间,由乡贡试入礼部,廷对都是第一。杨亿见到了王曾所作之赋,赞叹说:“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当时各种吉祥的应兆纷纷出现,王曾曾入朝应对,真宗向他说及了此事。王曾上奏说:“这确实是国家太平的结果,但希望陛下推恩而不要居功自骄,如果有一天发生灾荒,则可以免除世人的议论。”到真宗接受符命后,大建玉清昭应宫,大臣们都不敢劝谏,只有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用以劝谏。真宗曾经晚上坐在承明殿,召见王曾入对很长时间,王曾退下后,寒宗派内侍告诉他说二“刚才十分想见你,因此不到朝会就召见你,请你不要认为是我怠慢了你。"真宗身体不适,皇后在朝中参与政事,太子虽然在资善堂听事,但事情都由皇后决定,朝廷内外都为此而担忧。真宗驾崩后,朝廷内外一片争辩喧闹,纷乱不已,王曾面容严肃,神态庄重,与众不同,朝廷将王曾作为重要大臣加以依靠。仁宗即位,王曾升任礼部尚书。大臣们讨论太后上朝的仪式,王曾请求像东汉过去的礼仪一样,太后坐在皇帝的右边,垂帘上奏政事。丁谓却想皇帝只在每月初一和十五召见大臣,大事则由太后召见辅臣决定,不是大事就让入内的押班雷允恭传奏达上禁中,批画可以这样下达。王曾说:“两宫不在一处,且大权归宦官执掌,这是祸害开始的征兆。”丁谓不听。不久雷允恭犯罪被杀,丁谓也由此而获罪。从此以后两宫垂帘,辅臣上奏议事都依照王曾的建议。王曾方正严整稳重,每次进朝觐见皇帝,陈述事情的利害得失,都详细切中事理;许多人受他推荐而被朝廷提拔,他特别厌恶侥幸受宠之人。曹利用憎恨王曾排位在自己之上,曾经因不满而不高兴。到曹利用因事获罪时,太后大怒,王曾(反而)替他辩解。太后说:“爱卿曾经说曹利用强悍蛮横,如今为什么要替他辩解呢?"王曾说:“曹利用一直依仗皇恩,臣下因此曾经以理驳斥他,现在曹利用被加以大恶之名,臣下并不知道。”太后稍稍息怒,最后对曹利用从轻发落。开始,太后受册封,将驾临大安殿,王曾坚持认为不可以,等到长宁节给太后祝寿,只在便殿供应设置。太后的左右姻亲之家稍稍通言请求见太后,王曾往往加以裁减和抑制,太后便更不高兴了。正好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王曾于是被逐出京城担任青州知州。当地百姓安乐于他的治理措施,替王曾画画像并为他修建祠堂。王曾进用斥退士人,没有人知道。范仲淹曾问王曾说:“公开选拔士人,是宰相的职责。您的大德,唯独缺少这一点。"王曾说:“执政的人,如果将恩德归于自己,那怨恨又归于谁呢?”范仲淹深深佩服他所说的话。宝元元年冬天,大星清晨坠落在王曾的寝处方向,左右都惊恐地告诉他这件事。王曾说:“一个月后就应当知道有什么事了。"依照这个时间王曾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被追赠侍中的官职,谥号“文正”。

8.“承明殿"是“坐”的补语,补充“坐"的地方,动补后断开,而且“久之”做动词“召对"的补语,“召对久之”的意思是“召见王曾入对很长时间",动补之间不宜断开,由此可排除A、B两项。

“甚”表示“思卿"的程度,做补语,“故”意思是“所以",表结果,引出后文,所以“故”字后边不应断开,一般放在句首,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9.C.“农历每月三十日叫‘朔’"和“而以‘晦’表示每月初一”错误,在古代,“朔"是指农历每月初一,“晦”是指农历每月的末一天。

故答案为:C。

10.D.“王曾身居相位时举荐贤能而不声张"和“但也委婉地提出批评”错误,从文中的“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可以看出,是王曾推荐和贬斥士人都没有人知道,而不仅仅是“举荐贤能”;此外,范仲淹说“公之盛德,独少此耳",王曾却说“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闻此范仲淹服其言",可见,范仲淹理解了王曾的良苦用心,心底深深地佩服他。故“委婉地提出批评”表述不准确。

故答案为:D。

11.得分点:

(1)恶,憎恨,讨厌。班,排列。怏怏,因不满或不平而心中不快。坐:因……获罪。

(2)会,恰巧,适逄。出,被逐出。知,担任……的知州。生祠:为活人建筑祠堂,此处可译为“修建祠堂"。

故答案为:①曹利用憎恨王曾排位在自己之上,曾经因不满而不高兴。到曹利用因事获罪时,太后大怒,王曾(反而)替他辩解

②正好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王曾于是被逐出京城担任青州知州。当地百姓安乐于他的治理措施,替王曾画画像并为他修建祠堂。

(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古代诗歌阅读

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②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③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①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③蛩,蟋蟀。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全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景物和传情达意,如反语,用典,以动衬静,渲染,比喻等。

B.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等意象,交待了诗人生活的山林田园环境。

C.诗歌符合律诗对对仗的要求,颈联中“草间"对“山里”,“蛋响"对“蝉声”。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

D.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照应题目,写出了早秋山中的安静空寂,给人一种萧索落寞的感受。

1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2.A

13.①对自己不被知遇的抱怨。首句说自己“无才不敢累明时",是谦词反语,埋怨自己满腹才华,却不被知遇重用。②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仕途世事的厌倦。领联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目归隐之心非常迫切。③独守山林生活的些许落寞。颈联的环境染悲凉的氛围,烘托悲戚的心境,尾联的“寂寞”“空"独”更是直接点出了这种情感。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进行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12.A.“如反语,用典,以动衬静,渲染,比喻等"说法错误,本诗首句说自己“无才不敢累明时”,是谦词反语,埋怨自己满腹才华,却不被知遇重用。

颔联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颈联以动衬静,环境描写渲染悲凉的氛围,烘托悲戚的心境,尾联的“寂寞"“空”“独"更是直接点出了这种情感。

全诗没有比喻修辞。

故答案为:A。

13.此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反语出之,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此句笔法微婉,旨趣却很明白。是对自己不被知遇的抱怨。

颔联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出句用的是东汉尚长之典,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汉建武中,尚长子女婚嫁已毕,遂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后不知所终。对句是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的故事。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当县令,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有次有个督邮来督查,他觉得这个督查粗俗而又傲慢,但是又不得不去,一旁的县吏建议他穿得整整齐齐去拜见督邮,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小人折腰",于是挂印归去。此二句这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颈联是从山野间的昆虫的声音,也就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早秋寒凉萧瑟的特点。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预示着一个寥落季节的来临,予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受。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出作者的迟暮感,理想落空、独守山林生活的些许落寞。

故答案为:①对自己不被知遇的抱怨。首句说自己“无才不敢累明时”,是谦词反语,埋怨自己满腹才华,却不被知遇重用。②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仕途世事的厌倦。领联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目归隐之心非常迫切。③独守山林生活的些许落寞。颈联的环境染悲凉的氛围,烘托悲戚的心境,尾联的“寂寞"“空”独"更是直接点出了这种情感。

14.(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的语句是“,。”

(2)姚鼐《登泰山记》中,“日上,,___"几句用来描写太阳跃出东海时的壮观情景。

(3)荀子《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刻画出曹操在攻破荆州后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答案】(1)哀吾身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鲡酒临江;横槊赋诗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臾、羡、砺、鲡、槊。

故答案为:(1)哀吾身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鲡酒临江;横槊赋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及课内知识考察(27分)

15.(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装腔作势的东西,不能反映真理,而是____真理的。

不论是历年来形成的陈规旧俗,还是人人都习以为常的惯例,只要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碍于文明进步,我们就一定要坚决地予以____。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____不敢走进门,是孱头。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____,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A.妨害摒弃徘徊辨别B.妨碍摒弃徜徉辨别

C.妨害抛弃徘徊鉴别D.妨碍抛弃徜徉鉴别

【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1)“妨害”指阻碍及损害。“妨碍"指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根据语意,是说会对导致真理被蒙蔽,应选“妨害”。

(2)“摒弃"指舍弃,语义较重。对象以抽象的事物居多,如思想、观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等。一般用于书面语体。“抛弃”指扔掉不要。语义较“摒弃"轻。对象除抽象的事物外,还常是具体事物和人。语意是说有碍于文明进步的陈规旧习这种抽象的东西,应选“摒弃”。

(3)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徜徉"指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句中是说“不敢走进门”,有犹豫,应选“徘徊"。

(4)“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鉴别"指辨别(真假好坏)。语句是形容人的能力,并没有褒贬之意,应选用“辨别”。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6.(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自京师乘风雪乘:冒

B.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居:居住

C.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逆流而上稍见云中白若樗辅数十立者稍:稍微

D.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端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烛:照

【答案】D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A.“惑":糊涂啊。“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意思是“(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B.“居”,停留。“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意思是“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C.“稍",渐渐,逐渐。“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意思是“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17.(2023高一上·双鸭山月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七月既望西望夏口

B.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纵一苇之所如

D.当其南北分者崖限当道者

【答案】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

A项,前者为“农历每月十五日",后者为“看”。A错误

B项,均解释为“劝人喝酒"。B正确

C项,前者为“像”,后者为“往"。C错误

D项,前者为“在”,后者为“遮拦"。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18.(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赋”最早出现于汉代,它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形式铺张扬厉、夸饰,有大量的描述。

B.“斗"“牛”是“二十八宿"中的两个。古人把地上州国的位置与天上星宿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

C.“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阴"则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故“淮阴”指淮河以南地区,“华阴"指在华山的北面。

D.“京师”指国都。因各朝代国都大多不同,京师就指代不同的城市。《登泰山记》中的“京师"指清朝国都“北京”。

【答案】A

【知识点】古代日常用语;文学典籍

【解析】【分析】A.“最早出现于汉代"错误。“赋”最早出现在春秋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和文化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清人张岱有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这话也适用于山水之乐。细读古人山水游记,不难发现,一些颇为怪异的____反而为旅行增加了不少乐趣。()除了腊前早雪雅致珍贵之故,雪水也是烹茶的绝妙水源。

收纳山中白雪赠人,听起来至少也不算____。但是你听过赠送云朵的吗?清代《秋灯丛话》里有一个故事。黄山云海翻腾,尤以天都峰上____,传为天下第一。游客慕名而来,常常随身携带一只____精美的木盒,跑到峰上,打开盒子,收纳云气,紧固盒口。等到下山返乡,这个负离子满满的木盒便成为赠送亲朋好友的地道“旅游纪念品"。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幕:亲友们好奇而郑重地掀开盒盖,“云气”瞬间“结成峰朵,直冲霄汉",引来啧啧赞叹。这奇观恐怕十之八九是作者的想象,不过时人千里送云,想必本来也就在于一份情怀吧。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爱好费尽心机蔚为大观装饰

B.癖好枉费心思蔚为壮观装饰

C.癖好费尽心机蔚为壮观装潢

D.爱好枉费心思蔚为大观装潢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宋代每岁腊前,见雪独早,杭州五云山地势高寒,僧人必将收集起来的洁净白雪,呈给官家。

B.杭州五云山地势高寒,宋代每岁腊前,见雪独早,僧人必将洁净的白雪收集起来,呈给官家。

C.杭州五云山地势高寒,见雪独早,宋代每岁腊前,僧人必将收集起来的洁净白雪,呈给官家。

D.宋代每岁腊前,杭州五云山地势高寒,见雪独早,僧人必将洁净的白雪收集起来,呈给官家。阅读

【答案】19.B

20.C

【知识点】语句连贯;成语的使用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⑵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的能力,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

19.第一空,“癖好”词意较之“爱好"重,意思是指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语境中有“一些颇为怪异的”来修饰限制,应该是强调爱好的特别性,用“癖好"。

第二空,“费尽心机”,意思是挖空心思,想尽办法,中性词;“枉费心机",指白白的浪费心思,意谓徒劳无功,贬义词。语境中“收纳山中白雪赠人”算是挖空心思,用尽计谋,应该填中性词“费尽心机"。

第三空,“蔚为壮观”,意思是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强调“壮观";“蔚为大观”,形容丰富多彩的景色,雄伟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多指文物、盛大的景象等,强调盛大。语境中“黄山云海翻腾,尤以天都峰上",强调壮观,应该用“蔚为壮观”

第四空,“装饰",是后期的配饰;“装潢”,是前期的硬装。语境中用来形容木盒的精美外表(配饰),应该用“装饰"。

故答案为:B。

20.根据后语境“除了腊前早雪雅致珍贵之故,雪水也是烹茶的绝妙水源”分析,话题为“早雪"和“雪水”。可见空处应该落到名词意象“白雪",以便更好地与下文衔接,排除强调动作行为“收集”的BD;

A.句子逻辑混乱,而且“见"缺少主语,主语应为“杭州五云山”,“杭州五云山地势高寒"是“见雪独早”的原因,“宋代每岁腊前"是后边句子中“收集”“呈给"的状语。

故答案为:C。

(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十月,一场秋雨过后,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桂林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尘世的浮华、喧嚣静静扬弃。山舒缓,();水清冽,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如儿时记忆中的手绢。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水,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心灵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灵渠,一带碧水,怎么看都像一部____的素书。她婉约,曼妙,____,不愠不喜,用____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____的境界。静立水畔,听任心灵被潺潺流水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B.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C.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D.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手不释卷不卑不亢波澜起伏百折千回

B.百读不厌不骄不躁柳暗花明百转千回

C.手不释卷不骄不躁波澜起伏百折千回

D.百读不厌不卑不亢柳暗花明百转千回

2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仿佛水墨画卷中清淡的留白B.仿佛水墨画卷的清淡

C.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D.似清淡的水墨画卷

【答案】21.D

22.B

23.C

【知识点】语句连贯;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⑵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⑶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的能力,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

21.本题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语序不当,应改为“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删去“使"。

A.“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语序不当,此句缺少主语。

B.“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缺少主语。

C.“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语序不当;“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缺少主语。

故答案为:D。

22.百读不厌:形容文章写得好,百看不烦,耐人寻味。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修饰“素书”,应选用“百读不厌"。

不骄不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态度稳实。不卑不亢:形容处事待人态度得体,不傲慢、不卑屈,恰到好处。根据“婉约”“不愠不喜"等分析,应选用“不骄不躁”。

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后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波澜起伏:形容水面上的水波泛起时的样子。原指波浪四起,常用比喻义,指文艺作品情节曲折。根据语境,应选用“柳暗花明"。

百转千回:形容反复曲折,回旋不断。百折千回: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修饰“境界”,应选用“百转千回"。

故答案为:B。

23.结合后文“像秋日醉人的醇酒”“如儿时记忆中的手绢"分析,“似”与“像"“如”的对应性更好。“秋日醉人的醇酒"“儿时记忆中的手绢”都是“多重定语+中心语"的结构。

A.“仿佛”与后文的“像"“如”结构不一致。

B.“仿佛"与后文的“像”“如"结构不一致,“水墨画卷的清淡”与后文“秋日醉人的醇酒"“儿时记忆中的手绢”结构不一致。

D.“清淡的水墨画卷"与后文“秋日醉人的醇酒”“儿时记忆中的手绢"结构不一致。

故答案为:C。

四、写作(60分)

24.(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有人问古希腊智者阿那哈斯:“你说,什么样的船最安全?”

阿那哈斯说:“那些离开大海的船最安全。"

人活在世上,就像船行于海中。遭遇风浪,饱尝奔波,乃是人生的常态,谁都无法拒绝。离开了大海的船最安全,然而船一旦离开了大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哲理类材料作文。细读材料,重点把握材料关键句:人活在世上,就像船行于海中。遭遇风浪,饱尝奔波,乃是人生的常态,谁都无法拒绝。离开了大海的船最安全,然而船一旦离开了大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据以上分析,可知本次写作的核心是“如何面对逆境、苦难”。乐观者认为苦难是上苍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而在悲观者看来它是折磨与煎熬。悲观者与乐观者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最终的结果也就不同。前者一生碌碌无为,后者完成华丽的蜕变,拥抱成功。

具体写作时,可以联系现实,许多伟人都是在时间的冲刷下,磨难的考验下才成就自己。没有经历过苦难与挫折的人,定然不会知道它迷人的魔力如何而来,也不会懂得成功背后的汗水与泪水。李白一生追求仕途,却频频受阻,仕途毫无色彩。他决然的握住笔,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豪情壮志,留下千古名篇。倘若他当初因投官无果而自暴自弃,何来干古绝唱司马迁被武帝打入大牢,施以宫刑,机遇也悄然降临。他开始专心的在囚牢里写着历史,因此有了《史记》的诞生。试问,在此种情形下,你会同他一样坚忍,并完成这部世人叹嘘的旷世明篇吗或许有,却也只是小部分,多数人热挨不过牢里酷开。面对苦难这座大山,选择迎坡而上的人拥有魄力、毅力与不服输的冲力;选择绕道而行的人只乘胆怯、懦弱。勇敢的蚕虫破茧成蝶,完成华丽蜕变,反之,只能在自制的牢笼里孤独终老。

参考立意:

①无畏起航,扬帆青春;

②拥抱风浪,奔赴山海;

③勇抗风浪,重得新生。

【点评】本题考查哲理类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哲理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我们思想素质和思维品质的考查的过程。注意先需要找关键词和关键句,探究关键词的比喻义或象征意义,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再把握材料全局,确立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必然联系,联系现实,准确立意。从这三步骤入手,才能拨得云开见月明,通过作文审题立意,探讨人生、生命、自然、社会。

1/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纪评苏诗》在句旁抹了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矣。”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四:“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曾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浮动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那可以算是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的描写。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荷塘月色》富有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灵敏的触觉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摩,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荷塘月色》运用的手法是多样的。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荷塘月色》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朱自清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也还有诗”“山水田野里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荷塘月色》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实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

材料三:

1920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已经非常惨淡,因为贫穷,家庭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母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1927年暑假中,朱自清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定,因而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语。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切近朱自清的本意,至少也是揭示了比较深刻的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也曾表示“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但是他“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当然这种逃避是不轻松的:“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妻子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自由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

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通感"观点的一项是()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者凭常有的经验质疑朱自清散文中关于“月夜蝉声”的描写,表明作家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

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因为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对《荷塘月色》所表达的“自由",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也可以从伦理的角度理解。

4.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现代文阅读Ⅱ

旧院

付秀莹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旧院指的是我姥姥家的大院子。为什么叫旧院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想过。当然,也许有一天,我想了,可是没有想明白。甚至,也可能问了大人,一定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我歪着头,发了一会呆,很快就忘记了。是啊,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爬树,掏蚂蚁窝,粘知了,逮喇叭虫。这些,是我童年岁月里的好光阴,明亮而跳跃。我忘不了。

旧院是一座方正的院子,在村子的东头。院子里有一棵枣树,很老了。巨大的树冠几乎覆盖了半个房顶。春天,枣花开了,雪白的一树,很繁华了。到了秋天,累累的果实,在茂密的枝叶间,藏也藏不住。我们这些小孩子,简直馋得很,吮着指头,仰着脸,眼巴巴地看着表哥攀上树枝,摘了枣子,往下扔。我们锐叫着,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