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高中协作校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3高一下·鞍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贾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顾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
材料三: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啭;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的语言魅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
B.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可以从“情”字入手理解把握小说主旨。
C.材料三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充满叙述与抒情的交融。
D.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虽可理解为“言情小说”,但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并不符合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意图。
B.《红楼梦》中“情"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像。
C.《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
D.《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
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
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和人一样,有情有理。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请结合材料一,概述《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主要特点。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2023高一下·鞍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回家
染晓声
周秉昆从郑娟手中接过楠楠的骨灰盒,紧紧抱在胸前,泪如雨下,“楠楠,楠楠,爸的好儿子,爸没去接你……"他泣不成声。周蓉朝周聪使了个眼色,周聪要从父亲手中接回骨灰盒。周秉昆不松手。
周聪小声说:“爸,妈更需要你抱抱她。”秉昆这才松开了手。
周聪将骨灰盒轻放在靠墙的长方桌上时,秉昆已将郑娟抱在怀中了。郑娟的脸贴在周秉昆胸前,呜呜哭得像个孩子。周蓉周聪互相看看,都流下眼泪。
在楠楠遇害这件事上,郑娟的表现与秉昆相反。因为秉昆当时吐血昏过去,住院了,她表现得相当坚强,大大出乎朋友们的预料,也令周聪、周蓉特别敬佩。
“作为母亲,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中国母亲,我对儿子唯一的教育,就是希望他长大后是一个好人。如果他不是一个好人,那么不管他多么出人头地,都会让我伤心。现在,他用行动证明了我的希望没有落空。我有多么悲伤,同时就有多么欣慰……"郑娟在大学里为周楠举行的追思仪式上说。
周蓉、冬梅和周聪,他们都想为郑娟写好讲话稿,让她事先背下来。
郑娟问:“需要我说很多吗?”
亲人们说不用,又不是演讲,几句就行。如果她实在不想说什么,其他亲人也可以代替讲话。
郑娟说:“我想说,话多了我说不好,就几句话我还是说得来的。"周聪说:“妈,你如果想好了说什么,最好先说给我们听听。”郑娟却说:“不用,妈又不是小孩子。"
郑娟在台上讲话时,只流泪,没有哭,甚至都没抽泣一声。周蓉为她做翻译。她刚说了前两句,周蓉便猜到她接下来会怎么说。她的样子那么镇定,那么从容不迫,亲人们完全放心了。周蓉的英语口译水平是一流的,表现也无可挑剔。
参加追思仪式的师生们为她们鼓掌,那是不同寻常的,人们情不自禁地为她们的真诚破例了。
事后,有电视台和报社记者要采访。他们对周蓉郑娟姑嫂二人很有兴趣,两人中,一个是举止优雅、学养深厚的学者,而另一个是粗服乱头、笨拙淳朴的家庭主妇。他们认为很有新闻点,值得深度报道,但都被亲人们拒绝了。于是,竞有小报怀疑,除了母亲可能是真的,其余四位所谓亲人可能都是中国有关部门的人员冒充的。
美国就是美国,美国人对周楠母亲和亲人们的敬意完全是真实的,但他们对周楠舍身保护师生的赔偿却相当苛刻。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只会提供道义上的支持。对于枪击案件中的伤亡者,另有慈善基金抻出了援手,总算给了一些救济,但需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
当周蓉手持多份表格向郑娟说明情况时,郑娟平静地说:“咱们并不是来祈求同清和怜悯的,是不是?”
周蓉说:“那是,但你作为楠楠的母亲,有权利理直气壮地接受一笔……"她一时不知该用什么词,求助地看着嫂子冬梅。
冬梅也想不出更好的词,只能这么说:“弟妹,你别立即决定今晚考虑考虑,明天早晨再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郑娟说:“那我考虑考虑。我太累了,想一个人待会儿。周蓉们便都离开了她的房间,到了冬梅的房间。
周聪说:“姑,大娘,自从我和我妈都有了工作后,我妈就再没认为钱对我们家很重要。她对钱的认识一向有限,够花就知足,你们真得从长远方面引导引导她。"
周蓉说:“你先出去,我和你大娘商量一下。”周聪走出房间后,周蓉说:“对于钱,她是像周聪说的那样。"
冬梅也是个从小就没有金钱概念的人,她提醒说:“要不你再去给地讲讲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周蓉说:“看来有必要。"
她回到郑娟的房间,郑娟已躺在床上了。
周蓉坐在床边,绕了几个话题,开始淡到美元与人民币汇率。郑娟流下泪来,她说:“姐啊,你比我这个妈还强,你还在法国见着了楠楠一次。可我……楠楠发了重誓,他爸不出狱,他就不回国,他相信他爸。我那么多年以来,日盼夜盼,终于盼到他爸出狱的一天了,也终于盼到全家团圆的年头了,可见着的却是……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楠楠小时候的样子,不闭眼睛困得头痛,一闭眼睛楠楠就在我眼前,想跟我说话似的……姐啊,你跟我说的事,现在入不了我的脑子啊!”
听她那么一说,周蓉默默地退出了房间。
第二天早饭时,郑娟低垂着目光说:“姐,嫂子,我认真考虑过了……我是来接儿子回家的……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再者呢,人家处处对咱们恭敬,拿咱们当高贵的人物一般接待,咱们五个人的来回机票吃住,已经花了人家不少钱,所以你们替我谢谢就是了。"
周蓉和冬梅互相看看,都没说什么,默默点头而已。于是,周蓉按郑娟的意见,在报上发了一则简短声明,结果引起了更多记者的采访请求。当记者们赶到周家人的住地时,他们已乘上了回国的班机……
(节选自《人世间》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
文本二:
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个平民区为背景,以周志刚一家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21世纪初,小说刻画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奋斗历程,将其嵌入到中国社会50年来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等历史事件和发展进程中,既写他们生活的磨难与困苦,更写他们怀揣梦想而艰苦奋斗的尊严与荣光。
2019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中说:“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
【注释】文本一的标题为编者所加。周楠,公费留美学生,学成即将归国,却因为见义勇为而被人射杀;郑娟,周楠母亲;周秉坤,周楠养父;周聪,周楠弟弟;周蓉,周楠姑姑;郝冬梅,周楠伯母。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郑娟舍弃补偿金是因为她感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热情和心敬,觉得来回机票和吃住已经花费人家很多钱,不好意思再要了。
B.儿子能成为一个见义勇为的好人带给母亲的欣慰,让作为生母的娟表现得比作为养父的周秉坤更坚强,赢得亲人敬佩。
C.周蓉和郝冬梅之所以劝说郑娟接受补偿款既出于他们以往对郑娟为人处世的了解,也是出于对郑娟一家未来生活的关心。
D.周楠舍身救人,郑娟等周家人拒绝接受美国慈善机构补偿款,这些做法体现出中华民族无私助人、不求回报的传统美国德。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郑娟发言结束后,记者们的反应表明美国记者对郑娟和周蓉的极大兴趣,也为后文记者们见到郑娟在报纸上的简短声明后蜂拥而至做了铺垫。
B.郑娟在见到周秉坤后哭得像个孩子和她在美国坚强的表现不一致,这种亲人面前的真情宣泄使得郑娟这个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立体丰满。
C.选文中对主人公郑娟的刻画采用了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直接描写和环境渲染,并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突了郑娟的善良和坚强。
D.选文采用了大量的对话描写,每个人的语言都符合自己的身份特点,这种写作手法更适合中国大众的阅读习惯,更容易为阅读者接受并容易产生共情。
8.郑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情节是凭借其内在矛盾发生和发展的,有时作者却“有必要"在其中插入说明性的语句或段落。请结合全文,对文中画波浪线段落的“必要性”做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2023高一下·鞍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与语而说之,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陈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因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遂入关,收散兵复东。
孝文帝立。居顷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
B.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
C.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
D.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味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仆,周代为传王命之官,秦汉后为掌管车马及牧畜之官。
B.骨鲠,比喻正直。骨鲠之臣指犯颜谏诤,敢进忠言的臣子。
C.太牢,古代祭祀之时,以牛、羊具备为太牢,以示尊崇。
D.四夷,古代对四方各少数民族的统称,泛指外族、外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少有大志,父老们称赞他任社宰主持分祭肉很公平,他感慨自己若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做得很好。
B.陈平审时度势,年轻时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后来因为发现魏王无知无能,就马上离开他到修武,归降了汉王。
C.陈平深受汉王的赏识,汉王初次召见并和他交谈,就很高兴,任命他为都尉,让他做参乘,主管护军的工作。
D.陈平才能出众,对于丞相职责内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清楚明了,回答孝文帝询问时条理清晰,非常得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②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
14.陈平用反间计帮助汉王从荥阳城突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2023高一下·鞍山期末)阅读下面这两首曲,完成下面小题。
滚绣球
关汉卿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游园
汤显祖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5.下列对这两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滚绣球》将悲愤和反抗精神推向高潮,直接指责天地,体现了“字句皆无忌惮”的特点。
B.“天地也!"一声浩叹,蕴蓄无限感慨:有愤激和委屈,有埋怨和抗争,更有指责和期待。
C.杜丽娘因良辰美景空流逝而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的礼赞、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D.《游园》以词的手法写曲,抒情、写景及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细腻生动,真切感人。
16.这两首曲表达情感的手法有何不同?
五、情景默写
17.(2023高一下·鞍山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批判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无耻剥削和掠夺,并且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___,___。"
(3)《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概括出洞庭湖明净光洁、广阔无涯的特点,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六、选择题组
(2023高一下·鞍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沉积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虽然烟火在天空____,却以其华丽盛大给人留下恒久的记忆。()。它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宗教行为。竹子在燃烧时,因受热会猛然炸裂,声音巨大,____,最能达到爆的效果,“爆竹”也随之流行开来。但随着都市文明的崛起,烟火与其在实践层面的矛盾,远大于两者在文化上的依存。烟花爆竹四处燃放,让都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近年来,由艺术家、工艺师、城市管理者等合作的,以烟火为媒介的大型公共艺术,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案。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震撼,从而使烟火起到了教化作用。这一点与传统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可谓是____。
从爆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让我们____,触摸到了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燃烧于夜空的璀璨景象,震荡于寰宇的爆炸之声,不仅唤醒我们古老的记忆,也让我们明天的道路熠熠生辉。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稍纵即逝响遏行云不谋而合管中窥豹
B.转瞬即逝响彻云霄不谋而合见微知著
C.稍纵即逝响彻云霄不约而同管中窥豹
D.转瞬即逝响遏行云不约而同见微知著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的烟火,被认为源自当时的“爆祭”
B.作为烟花起源的“爆祭",被认为始于先秦时期
C.作为起源于“爆祭”的烟火,出现在先秦时期
D.先秦时期的“爆祭",被认为是烟火的起源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凭借现代科技,让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震撼,从而起到了教化作用。
B.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震撼,从而使之起到了教化作用。
C.现代科技的支持,使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震撼,从而起到了教化作用。
D.凭借现代科技,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震撼,从而起到了教化作用。
七、简答题组
(2023高一下·鞍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干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类细胞,存在于人体发育过程中以及成体之后,干细胞可以自我复制,多向分化,常用于生长发育、疾病发生、药物筛选等科学研究,此外,干细胞还可以用于疾病治疗,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干细胞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被应用于重症以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中。
然而,①。获取干细胞必须进行体外扩增,但随着扩增代数的增加,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会逐渐减弱,这使得能够应用的干细胞可用代次有限,导致干细胞资源难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
为此,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二十余年持续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可以模拟体内微环境的干细胞仿生赋能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干细胞体外培养问题,研究人员介绍说,目前的干细胞培养系统存在四大痛点:增殖能力不足,②;功能丢失,治疗效果差;干细胞纯度低,③;细胞资源稀缺,生产成本高,简言之,现有的培养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够用、不好用、不敢用和用不起等四个问题,目前还需要从干细胞仿生培养材料入手,全面优化配套培养体系。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结合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给干细胞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有时需要在“直道”上以实力硬拼,全力冲刺;有时需要在“弯道"上抓住机遇,巧妙超越;有时则需要另辟新径,"换道"前行。
以上这三种途径,哪一种更具有启示意义?复兴中学组织了“复兴路上”主题征文大赛,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参赛,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D
4.①论证方式多样。文章采用了例证、喻证、引证、对比论证等。引用了鲁迅、刘鹗的语句,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事例,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让论证更有说服力。②论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分析了从“情”字理解小说主题的四个层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③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喻、对比、举例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自己的观点一一展示,化难为易,通俗易懂。
5.①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②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③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④对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的描写,通过特定的人物去实现;⑤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据支撑;论证特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生要回到原文,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从对比中寻找关键词,根据一些关键词来判断题的对错。错误类型要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回到文本,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句子,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或者关键词,再进行对比和研究,从而选出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推理能力,包括分析内容要点、依据文章内容合理推理、判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由于信息较分散,概括性较强,观点较隐蔽,故难度较大。做题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不可妄加推断。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作答时,往往考虑两点:文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文章使用了什么论证结构。其中论证方法常见的有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假设论证法等;文章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1.C项,“而且从始至终都充满叙述与抒情的交融"错误。作者只是说在前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不是说从始至终。
故答案为:C
2.B项,“《红楼梦》中‘情’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错误,原文材料二最后“……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可知是“或许",而不是肯定。
故答案为:B
3.A项,“《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B项,“《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
C项,“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错误,这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
故答案为:D
4.首先,从论证方法上看,引用刘鶚《老残游记》中的话,“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使用了引证法;列举“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使用了例证法;“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使用了喻证法;“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薔,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使用了对比论证法。其次从论证结构上讲,文章采取的是总分的论证方式,首先,提出总的论点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接下来从四个层面理解,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女儿正名;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可以说条理非常清晰。再者,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比如“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就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在第二个境界中大量列举实例,通俗易懂,使深刻的道理浅显化。
5.材料一第一自然段中“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比如文章列举林黛玉和刘姥姥王熙凤的例子,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即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也是作者叙事的特点之一;“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所以对主要人物都有特定的描写手段;“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这也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可以说在叙事上《红楼梦》使用了多种手段,所以才深得读者的喜爱。
【答案】6.A
7.C
8.①坚韧。得知楠楠遇害,与周秉坤吐血昏倒住院相比,郑娟回到国内才在周坤怀里哭泣,表现得相当坚韧;且周蓉等想要为她写发言稿或者代替她发言时,她仍坚强决定自己发言来表达对儿子的赞美和怀念。
②善良、明理、深明大义。郑娟并没有因为周楠在美国死亡而对美国有任何怨恨,反而对学校的贴心接待心存感恩,这些体现出郑娟理解体恤他人、明理。
③自尊自强。在周楠的补偿问题上,郑娟没有在意金钱的数额问题,她最后拒绝接受金钱上的补偿,认为用儿子的命换钱是令人鄙夷的做法。
④对儿子纯洁高尚的爱(爱子的慈母形象)。郑娟在教育儿子时,唯一的希望是他长大能成为一个好人,由此看出郑娟教育理念的高尚以及对儿子纯洁的爱。
9.①交代故事背景。画线句交代了美国社会的情况,因为美国社会和中国社会在观念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存在差异,所以这一说明性文字可以让读者对故事的背景更加清楚。
②补充故事内容。如“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就交代了周楠死亡赔偿的情况,让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合理。
③为情节发展做了铺垫。画线句子的交代,为后文中周蓉和郝冬梅劝说郑娟的行为以及郑娟拒绝救助金的行为做了铺垫。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欣赏文本的形象;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结构、主题理解、结构思路等角度分析判断。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重点,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分析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应从语句理解、修辞运用、结构手法、抒情技巧等方面分析艺术特色及作用,准确解题。
(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要分析小说中各类人物之间的联系,作者常常会刻画一些次要人物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并且要严格按照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进行解答。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6.A.“觉得来回机票和吃住已经花费人家很多钱,不好意思再要了"错误。从小说中“姐,嫂子,我认真考虑过了……我是来接儿子回家的……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可知,郑娟放弃补偿金除了这些原因外,最主要的是认为儿子的性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故答案为:A
7.C.“选文中对主人公郑娟的刻画采用了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直接描写"分析错误,对郑娟的刻画没有心理描写。故答案为:C
8.坚韧。结合“在楠楠遇害这件事上,郑娟的表现与秉昆相反。因为秉昆当时吐血昏过去,住院了,她表现得相当坚强,大大出乎朋友们的预料,也令周聪、周蓉特别敬佩”“郑娟说:‘我想说,话多了我说不好,就几句话我还是说得来的’"“郑娟在台上讲话时,只流泪,没有哭,甚至都没抽泣一声”“她的样子那么镇定,那么从容不迫"可知,得知楠楠遇害,与周秉坤吐血昏倒住院相比,郑娟回到国内才在周坤怀里哭泣,表现得相当坚韧;且周蓉等想要为她写发言稿或者代替她发言时,她仍坚强决定自己发言来表达对儿子的赞美和怀念。善良、明理、深明大义。结合“人家处处对咱们恭敬,拿咱们当高贵的人物一般接待,咱们五个人的来回机票吃住,已经花了人家不少钱,所以你们替我谢谢就是了”可知,郑娟并没有因为周楠在美国死亡而对美国有任何怨恨,反而对学校的贴心接待心存感恩,这些体现出郑娟理解体恤他人、明理。自尊自强。结合“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可知,在周楠的补偿问题上,郑娟没有在意金钱的数额问题,她最后拒绝接受金钱上的补偿,认为用儿子的命换钱是令人鄙夷的做法。对儿子纯洁高尚的爱(爱子的慈母形象)。结合“作为母亲,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中国母亲,我对儿子唯一的教育,就是希望他长大后是一个好人。如果他不是一个好人,那么不管他多么出人头地,都会让我伤心”可知,郑娟在教育儿子时,唯一的希望是他长大能成为一个好人,由此看出郑娟教育理念的高尚以及对儿子纯洁的爱。
9.交代故事背景。画线句“美国就是美国,美国人对周楠母亲和亲人们的敬意完全是真实的,但他们对周楠舍身保护师生的赔偿却相当苛刻。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只会提供道义上的支持"交代了美国社会的情况,因为美国社会和中国社会在观念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存在差异,所以这一说明性文字可以让读者对故事的背景更加清楚。补充故事内容。结合“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只会提供道义上的支持。对于枪击案件中的伤亡者,另有慈善基金抻出了援手,总算给了一些救济,但需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可知,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交代了周楠死亡赔偿的情况,让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合理。为情节发展做了铺垫。结合后文“周蓉说:‘那是,但你作为楠楠的母亲,有权利理直气壮地接受一笔……’她一时不知该用什么词,求助地看着嫂子冬梅。冬梅也想不出更好的词,只能这么说:‘弟妹,你别立即决定今晚考虑考虑,明天早晨再告诉我们你的想法’"“第二天早饭时,郑娟低垂着目光说:‘姐,嫂子,我认真考虑过了…我是来接儿子回家的……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可知,画线句子的交代,为后文中周蓉和郝冬梅劝说郑娟的行为以及郑娟拒绝救助金的行为做了铺垫。
【答案】10.B
11.C
12.B
13.①又端了离开,换成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详细地(全都)上报项王。
②右丞相非常惭愧,出来后责备陈平说:“你平常怎么不教我如何回答皇帝的话呢!"
14.①利用项王的性格弱点(容易猜忌别人/吝于分封爵位和食邑);②项王身边刚直忠实的臣子很少;③汉王对他充分信赖(将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④陈平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官职;官署机构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第一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第二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第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第四找出动词,明确句意。第五借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每次考试中都要对文学常识进行积累,然后课下不断复习从而对此题进行把握。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回到文本,将试题提供的要求去原文中寻找相关句子并结合上下文逐句进行分析,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是阳武县户牖乡人。他年轻时家里贫穷,但喜欢读书。乡里举行社祭,陈平任社宰,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做社宰做得好!”陈平感慨地说:“唉,假使我能够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
陈涉起兵在陈县称王以后,立魏咎为魏王,陈平随一些年轻人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魏王任命他做太仆。陈平向魏王提出建议而魏王没有采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离开了魏王。他到修武归降了汉王,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见了他。和他交谈,听了他说的话很高兴,当天就任命他为都尉,让他担任参乘,主管护军一职的工作。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截断了汉军的甬道,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过了很久,汉王为此忧虑起来,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清廉守节讲究礼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劳应该封给爵位和食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不愿归附他。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之类,仅仅几个人而已。如果大王真的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间计去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为人猜忌信谗,这样他们内部会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之后,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钟离昧等人身为项王的将领,功劳很多,然而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对这些人产生了怀疑以后,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准备了丰盛的酒席,端给使者。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端了离开,换成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详细地(全都)上报项王。项王果然更加怀疑亚父。亚父打算加紧进攻荥阳城,项王不相信他的话,也不按照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您自己干吧!请让我告老回乡吧!"范增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陈平于是在夜间派二千名妇女出荥阳城东门,楚军便发动攻击,他就和汉王连夜从城西门逃走。于是进入关中,收集败散的士兵再向东进。
孝文帝即位。过了一段时间,上朝时他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周勃道歉说:“不知道。"孝文帝又问:“全国一年的钱粮收支有多少?”周勃又谢罪说不知道,说罢汗流浃背,自愧没能回答皇帝的问题。于是孝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有专门主管的人。"孝文帝说:“主管的人是谁?”陈平说:“您如果要问判决案件的事,可以问廷尉;您要了解钱粮收支情况,可以问治粟内史。"孝文帝说:“如果每件事都有负责人,那么你负责什么事呢?”陈平回答说:“宰相一职,对上要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变化;对下要养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要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要使百姓亲附,使公卿大夫各尽其职。"孝文帝听后称赞他答得好。右丞相(周勃)非常惭愧,出来后责备陈平说:“你平常怎么不教我如何回答皇帝的话呢!”陈平笑着说:“您身居相位,不知道丞相的职责吗?况且陛下如果问起长安城中盗贼的数目,您也要勉强来对答吗?"这时绛侯(周勃)知道自己的才能比陈平差远了。过了不久,绛侯(周勃)便托病请求免去右丞相的职务,陈平一人独任丞相。
10.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之后,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钟离昧等人身为项王的将领,功劳很多,然而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中,“于楚军”状语后置,之后断开,排除CD;
“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中,“项王将”是“钟离昧"等人的身份,之间不断开,排除A。
故答案为:B
11.C项,“太牢,古代祭祀之时,以牛、羊具备为太牢”错误,以牛、羊、猪具备为太牢。太牢指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少牢指古代祭祀用羊、豕两牲。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故答案为:C
12.B项,“陈平审时度势,年轻时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错误,“从少年”应为“跟随年轻人",不是指“年轻时”。
故答案为:B
13.①“恶草具",粗劣的食物;第二个“具”,详细地;“报",上报。译文:又端了离开,换成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详细地(全都)上报项王。
②“让”,责备;“素",平常。译文:右丞相非常惭愧,出来后责备陈平说:“你平常怎么不教我如何回答皇帝的话呢!”
14.“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意思是“如果大王真的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间计去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为人猜忌信谗,这样他们内部会互相残杀”,即利用项王的性格弱点(容易猜忌别人/吝于分封爵位和食邑);“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意思是“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之类,仅仅几个人而已”,即项王身边刚直忠实的臣子很少;“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意思是“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即汉王对他充分信赖(将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意思是“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之后,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钟离昧等人身为项王的将领,功劳很多……”,即陈平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
【答案】15.C
16.①《滚绣球》用对比手法,直接抒情。窦娥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体现了对封建秩序的怀疑和控诉,富有反抗精神。②《游园》融情于景,间接抒情。盛开的白花,绚烂的色彩,开启了她的心扉,诧异春景如画,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对诗歌的表达技技巧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思考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
15.C.“抒发了对美好青春的礼赞"错,杜丽娘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并非“对美好青春的礼赞”。
故答案为:C
16.《滚绣球》:“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运用对比,铿锵直指现实的不公,坏人得志,好人受欺,这与应有的公理形成鲜明对比。
“天地也!”一声浩叹,蕴蓄无限感慨:有愤激和委屈,有埋怨和抗争,更有指责和期待。下一句“只合"“可怎生”是对天地强烈的质问:主宰万物、维持秩序的统治者——本应公正无私地廓清世界,却为何是非不分、曲直不明?
“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这句指责,对天地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做了深刻颠覆。接下来,悲愤之极的窦娥,便直接指责和痛斥代替上天来行使统治权的“天子”:“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末句“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是愤怒致极后的转折,是悲愤到底的叹息。
这段曲词直抒胸臆,自然流畅,气势充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游园》此曲描写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己家的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这段【皂罗袍】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句句写景,又句句融情,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映衬了杜丽娘的对景自怜的伤感,其内心深处顾影自怜的哀愁在美好春光的感召下喷薄而出。
17.【答案】(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3)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1)根据语境《阿房宫赋》中批判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无耻剥削和掠夺,并且挥霍无度的语句是可得出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根据语境《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可得出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3)根据语境形象地概括出洞庭湖明净光洁、广阔无涯的特点,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可得出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案】18.B
19.D
20.D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不合逻辑;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1.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句子主要内容,弄清补写句子在句中的位置,弄清它和前后文句的联系,这样可以让补写的句子不偏离语境。这是准确补写句子的基础。2.分析语段的特征。有得语段是记叙语段,有的语段是议论段落,有的语段是说明语段,有的是描写语段,有的是抒情语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语段特点,抓住相应的相应要素。然后我们要抓住语段内部的结构特征,看语段内部是什么关系。看语段内部的结构是总分、并列、对照……,找出语句在语段内部的位置。最后我们要分析文中的关联词、代词、体现层次的语句、修辞句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句子前后的照应补写出句子大体。3.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要读懂句子,弄清它要表达什么意思;在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后,再回到原句上去看哪个词影响了原意,并根据划分的句子成分和特征等区分是哪种语病。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利用修改方法,改正错误但不要改变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18.第一空:“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强调主观或抽象因素。“转瞬即逝”,形容很快就会失去或消失,突出客观。语境中用来形容、陈述烟花,突出客观,不能搭配“稍纵即逝",适合用“转瞬即逝”。第二空:“响遏行云"的意思是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响彻云霄”指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此处是说竹子炸裂的声音,应选“响彻云霄"。
第三空:“不谋而合”指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不约而同"指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不谋而合”可作谓语,“不约而同"多作状语,后面加具体做法。这里强调的是见解一致,故用“不谋而合”。
第四空:“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语境中烟花让我们“触摸到了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应该用“见微知著”。
故答案为:B
19.括号后一句的主语“它"指的应是“爆祭”,由此推断前一句主语为“爆祭",所以排除AC两项。B项将谈论的重点放在了“爆祭”上,与前文“虽然烟火在天空……"衔接不畅,排除。
故答案为:D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多处语病:“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凭借"的宾语是“现代科技”,删掉“的支持"或删掉“凭借”;
“将……转化为"不合逻辑,“视觉盛宴”指的是“烟火"自身,把“将”改为“由";
“使烟火起到了教化作用”中途易辙,删掉“使烟火"。
综合分析四个选项,只有D项的修改最恰当。
故答案为:D
【答案】21.干细胞获取是比较困难的(或:干细胞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细胞产量低;安全风险大
22.干细胞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自我复制、多向分化特点的常用于生长发育、疾病发生、药物筛选及疾病治疗的一类细胞。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1.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句子主要内容,弄清补写句子在句中的位置,弄清它和前后文句的联系,这样可以让补写的句子不偏离语境。这是准确补写句子的基础。2.分析语段的特征。有得语段是记叙语段,有的语段是议论段落,有的语段是说明语段,有的是描写语段,有的是抒情语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语段特点,抓住相应的相应要素。然后我们要抓住语段内部的结构特征,看语段内部是什么关系。看语段内部的结构是总分、并列、对照……,找出语句在语段内部的位置。最后我们要分析文中的关联词、代词、体现层次的语句、修辞句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句子前后的照应补写出句子大体。3.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
(2)本题考查给文段下定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分析语段,删除无用信息,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其次要明确需要剔除的信息,主要包括材料中的重复信息、比较信息、原因背景信息、描写信息、影响作用意义信息、举例信息等。再次要按照格式“被定义概念=种差(即事物本质特征)+属概念”,将重要信息连词成句,被定义词语和其内涵之间要用“是"来连接。“下定义”题型的解题步骤如下:一、分析材料,确定属概念。筛选出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确定比文段中的定义对象大一级的关键词为属概念。二、筛选信息,确定种差。在材料中找出或概括出体现被定义对象本质特点的一些关键词,确定为种差。三整合信息,合理表达。按照下定义的格式,将提取出的关键词连结成词,确定答案。
21.第①空,上文强调干细胞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作用,句前的“然而"表明此处的内容与上文构成转折,结合下文“获取干细胞必须进行体外扩增,但随着扩增代数的增加,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会逐渐减弱,这使得能够应用的干细胞可用代次有限,导致干细胞资源难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可知,干细胞虽然重要,但是获取有困难,故可填写“干细胞获取是比较困难的(或:干细胞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之类的句子。第②③空,此处介绍干细胞培养系统存在的四大痛点,且先介绍“痛点”,然后说明后果;后文的“不够用、不好用、不敢用和用不起"分别与四大痛点的后果对应;即“增殖能力不足”的后果对应“不够用",“干细胞纯度低”的后果对应“不敢用"。故②可填写“细胞产量低”之类的句子;③可填写“安全风险大"之类的句子。
22.这类题首先要找到种差和属差,然后根据被定义对象辨别主次,突出被定义项的性质和特征,最后按照“……是……”的句式整合作答。首先筛选出有效信息:“是人体内的一类细胞"“存在于人体发育过程中以及成体之后”“可以自我复制,多向分化"“常用于生长发育、疾病发生、药物筛选等科学研究”“用于疾病治疗"。
然后找到主谓宾,即干细胞是细胞。
再将有效信息整合,用“干细胞……是……细胞”的句式作答。
23.【答案】直道弯道换道行,勇攀复兴高峰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使命。这一道路漫长而曲折,但只要我们紧紧跟随“直道"“弯道”和“换道"的策略,勇敢攀登,必将在复兴路上取得更为辉煌的成果。
首先,我们要靠实力在“直道”上超越。正如华为在全球通信市场上与爱立信、诺基亚、高通、三星等厂商同台竞技,凭借卓越的科技实力,在5G领域的正面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正所谓“实力者,直道竞技也",我们国家在高铁、航空航天、基础设施等领域也在直道竞争中一路领先,正是依靠国人如马化腾、任正非等先驱人物的勇敢创新和精湛技艺。在直道上,我们要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立足本职,发挥所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其次,“弯道”上我们需抓住机遇。如同赛车比赛中,在弯道超车常常意味着风险与机遇并存。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以创新为引擎,敢于涉足别人不敢涉足的领域,抓住机遇一飞冲天。正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曾一度成为领导者,但随着中国企业拜腾、蔚来等的不断发展,逐渐改变了这一格局。我们要学习柳传志、杨元庆这样的企业家,在弯道超车中保持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决策智慧,勇敢地攀登科技创新的高峰。
再次,“换道"中我们要发挥特长。避开竞争对手的强项,找准自己的特长,才能实现另一领域的超越。我们可以借鉴农业发展的经验,如养殖业大户李国强,他摒弃传统养殖方法,转而采用新型环保、生态养殖技术,从而走在了行业前列。敌强我弱,则援外之道。我们要学会在不同领域调整策略,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直道、弯道、换道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我们在扶贫攻坚战中,既要通过直道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活水平;又要在弯道中探索新的扶贫模式,如扶贫产业、扶贫旅游等;同时还要换道发挥各地的特色优势,助力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战略选择,既能够有效提高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又能够让国家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在复兴路上,我们要紧密结合直道、弯道、换道三种策略,充分发挥青年一代的创新精神和担当作为。勿以青春来日易,勿以白发留年迟。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把国家复兴的伟大事业视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我们必将在复兴路上书写新的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让我们铭记“直道”靠实力,“弯道"抓机遇,“换道”拼眼光的道路策略,凝心聚力,勇攀复兴高峰,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关键词——复兴路上,“直道"“弯道”和“换道"。“直道”是指正面竞争,正面迎战,需要拼实力;如华为与爱立信、诺基亚、高通、三星等全球主流通信厂商同台竞技,在标准制定和产品研发中凭借强劲的实力,在5G市场的正面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实现“直道超车"。“弯道”是指大家都不太擅长的地方,这个地方充满了危险和变数,但也充满了机遇和希望,如果做的好,很容易超越对手;但“弯道超车"有风险,需要很多储备工作,如要勇气、智慧、技术、之前的蓄势……“换道”也就是避开对方的实力,发挥我们的特长,实现另一个领域的超越。也就是不能只盯着别人有的东西,要做别人没有做的东西。
不管是“直道"“弯道”还是“换道",目的都是超越对手。“直道”超越以“实力"为基础,还要全力冲刺;“弯道”是暗中蛰伏,抓准时机,巧妙超越;“换道"则是另辟蹊径,迂回出击,发挥自身优势。
写作中我们不仅要分析这三个“道”的含义,更要分析论证在这三种超越形式下凭借什么能实现超越,我们“人"应当做些什么;还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利弊,论述清楚什么时候走“直道”,什么时候“弯道"超越,什么时候需要“换道”。鉴于写作主题和写作背景,考生使用的论证材料应当与国家建设有关,可以从我们的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高铁技术、农业发展、扶贫攻坚等领域选取相应的素材进行论证。
【立意选取】
1.“直道"靠实力,“弯道”抓机遇,“换道"拼眼光。
2.利用“三道”,助力复兴。
3.复兴路上走“三道",中华梦想定成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1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3高一下·鞍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贾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威海节日习俗》课件
- 《室内设计课件》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人力资源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选集【员工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汇编员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全人员管理篇十篇
- 《审计与管理》课件
- 《客房优化方案》课件
- 《诊断思路》课件
- (高频选择题50题)第2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解析版)
- 劳务派遣协议书(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
- 水库移民安置档案分类大纲与编号方案
- 医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
- GA 1802.2-2022生物安全领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
- 企业EHS风险管理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东理工大学
- 健身俱乐部入场须知
- 《古兰》中文译文版
- 井下机电安装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 TZJXDC 002-2022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 GB/T 337.1-2002工业硝酸浓硝酸
- 《解放战争》(共48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