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民主宪政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导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专题四-民主宪政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导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专题四-民主宪政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导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专题四-民主宪政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导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专题四-民主宪政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导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民主宪政——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一、一个概念(一)宪政定义宪政是这样一种思想,正如它希望通过法治来约束个人并向个人授予权利一样,它也希望通过法治来约束政府并向政府授权。——(美)斯蒂·M.格里芬《美国宪政:从理论到政治生活》宪政包含两层含义:1.限制政府的权力——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2.保护公民的权利——自由保障的制度化努力。(二)宪政三元:自由、民主、法治1.雅典宪政的根本缺陷在于结构失衡;雅典的自由是一种片面、不完整的自由。2.法治的含义法治就是“法的统治”(ruleoflaw)而且是“良法之治”,宪政赖以限制权力、保障自由的主要手段是法治。回顾中西方宪政和法治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法有“良法”“恶法”之别。(2)没有无宪政的法治,也没有无法治的宪政。(3)无法治则无长治,有宪政斯有善政。(4)“宪法至上”是宪政的最重要的标志。3.关于罗马法的四对概念(1)从法律的表现形式上,罗马法可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2)从法律的适应范围上,罗马法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3)从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和社会关系角度,罗马法可分为公法和私法。前者是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后者是有关罗马公民个人利益的法。罗马私法的内容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民法,现代民法的基本的制度都是从罗马法发展而来的。4.罗马法的发展趋势(1)形式: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标志:前449年《十二铜表法》的颁布)。(2)适应范围: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标志:公元212年《卡拉卡拉敕令》的颁布)。(3)体系:从零散发展到法典化、体系化(标志: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颁布)。(4)特点:从形式主义发展到灵活实用(伴随着对外扩张和帝国的形成)。【几点认识】(1)古代雅典的司法呈现出民主化的特点,而古代罗马的司法则体现出专业化的特点。(2)一个国家实行宪政必须有一部好的宪法。(3)一个国家有好的宪法未必有一个好的宪政。5.民主的含义古希腊语中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人民管理国家事务”。今天的民主通常是指与专制相对立,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或公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民主是宪政赖以限制权力、保障自由的另一种手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直接民主:指公民直接参与、讨论、决定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民主形式。(2)间接民主:指公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一定数量的代表,由他们代表人民来讨论、决定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民主形式。间接民主通常又被称为代议制民主。二、两种形态:古典宪政、现代宪政(一)古典宪政希腊城邦民主宪政、罗马共和宪政。(二)现代宪政1.消极宪政:17—19世纪,西方宪政特别强调政府权力的有限性,消极性是主要特征。2.积极宪政: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之后,过去片面强调政府有限的消极宪政开始转向兼顾政府有为的积极宪政。【几点认识】(1)消极宪政更强调权力之间的相互牵制与政府无为,更注重个人自由价值的实现——包括人身自由、财产自由、思想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等。(2)积极宪政更强调权力间的协力合作与政府积极作为,更注重平等价值的实现——核心是平等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权。(3)宪政也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3.从消极宪政到积极宪政——新四大自由我们得感激罗斯福,因为他找着一个最温和而且代价最小的来解决现代社会秩序中矛盾的方案。当然每个国家都有他特殊的传统、特殊的问题,在答复共同的时代课题时,也必然有他特殊的方式。可是若是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不虞威胁,不虞匮乏,信仰和言论有充分的自由,我们不能不承认,不论各国解决这共同的课题的方式怎样不同,最终的目标是一样的。——费孝通《20世纪的危机与罗斯福》旧四大自由——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新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三、三个阶段人类历史上的宪政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古代的萌发、中世纪曲折到现代的成熟,逐渐臻于完善和成熟。我们要重点关注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制、罗马的贵族共和制以及近现代英、法、美、德四国各具特色的阶级资产代议制。当然,中世纪也不是西方宪政的历史断层期,更非文艺复兴学者所说的“黑暗时代”,而是一个蓄势待发、翘首以望现代宪政高潮到来的准备期,一个横亘在历史双峰之间的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碎片化发展时期。例如,英国在中世纪后期逐渐形成的王在法下、王在议会的传统,如法国的三级会议,威尼斯的贵族共和宪政以及佛罗伦萨的民主共和宪政。中世纪后期,随着封建主义的瓦解和贵族分裂势力的消灭,西欧各国王权不断强化,绝对君主制大行其道,民族主权国家纷纷建立。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出现长足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在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打碎了神权主义的精神枷锁,人文主义日益深入人心,在接踵而至的启蒙运动中,系统成熟的宪政理论宣告诞生。在此背景下,历经中世纪千余年积淀而成的宪政力量跃步登上西方历史的前台。于是,一个个专制堡垒轰然坍塌,一座座现代宪政大厦拔地而起,人类政治文明从此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程汉大《西方宪政史论》四、四大特征(一)逻辑起点:人性有恶如果人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历史上主要有三种人性观:人性本恶论;人性本善论;人性二元结构论。一般认为西方宪政的人性基础和逻辑起点为“人性有恶”。(二)立宪之道:正和博弈宪政的建立既是斗争的结果,又是妥协的产物,亦即正和博弈的结晶。1.案例一: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国王的妥协。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2.案例二:美国——国权主义者与州权主义者、大州与小州、北方与南方的妥协。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55名代表都是闻名遐迩的种植园主、商人、银行家和律师,会议过程中充满了唇枪舌剑,每天都在争吵中度过,代表们丰富的政治经验防止了会议的破裂,而精明的政治技巧又使妥协成为可能。他们从洛克那里借鉴了“有限政府”的观念,从孟德斯鸠那里搬来“三权分立”的武器,并且将这些理论创造性地与北美殖民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根本出发点就是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平衡。——据《美国宪政历程》等3.案例三:法国——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妥协。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它既没有绪言或总纲,也没有对国家政体作明确阐述。从其内容来看,各派妥协精神是非常明显的。君主派最为讨厌的“共和国”一词最终被塞进了宪法。共和派(特别是激进共和派)原本希望建立更能体现“民主”色彩的一院制议会,但最后还是确立了参、众两院制议会体制。在政治结构上就形成了总统和议会两大权力中心。对于这样一部不伦不类的宪法,极端君主派与激进共和派当然都不满意。(三)权力结构:分权制衡无论是古典宪政,还是近现代宪政,其权力结构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1.古代案例:雅典。古代雅典模糊而笼统的分权制衡。2.近代案例:英、美、法、德。英国:中心是责任内阁制,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美国:联邦制(中央与地方),两院制(参议院和众议院),两党制(执政党和在野党)和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制。美国宪政成功这一奇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英国的政治法律文化传统,殖民地时期的历史经验,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指导,立宪先贤们的个人才智与贡献,以及北美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但是,最值得后人总结的是经验理性与建构理性的有机结合,因为这是美国立宪一举成功的根本所在,一如默顿怀特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18世纪的哲学词汇中,没有哪一对概念比理性和经验在联邦党人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高中学科资料整编法国: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德国:民主是虚,专制是实。但皇帝、议会和首相之间分权制衡。(四)运行模式:程序民主西方宪政具有强程序性的特征,是一种典型的程序民主。总体而言,程序规范、公开、透明,客观中立,稳定可靠。当然,从古典宪政到现代宪政,程序民主也经历了发展完善的历程。这是我们要辩证认识程序公正与结果正义的关系:1.结果公正的前提是程序公正。2.程序公正不一定结果正义。【总结】1.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2.宪政是现代国家最理想的政治制度。3.宪政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1)宪政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以艰难曲折的法兰西共和宪政之路为例法国立宪进程的突出特点是跌宕起伏,历尽坎坷。从18世纪末大革命启动立宪,到1875年共和宪政确立,历时近百年。此间,宪法制定了十几部,政体瞬息万变,两次共和,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轮番上演。完整审视法国立宪过程将会发现,由理想与现实的不断冲撞构成的悖论贯穿其中。——程汉大《理想与现实的悖论:法国立宪坎坷路》(2)宪政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以中国为例·昙花一现的维新运动:中国宪政的初次尝试。·逼上梁山的清末预备立宪:君主立宪的再次尝试。·转瞬即逝的民主共和:南京临时政府共和宪政的起步。·军阀混战:北洋政府共和宪政的闹剧。·一党独裁下的“训政”:南京国民政府党国政治的宪法体制。·革命根据地时期:民主宪政的探索(三三制原则等)。·新中国及其之后:民主宪政的曲折发展(良好开端、遭遇挫折、重建完善发展)(2)中国历史上宪政缺失的原因(学者观点)经济基础经济上的农耕模式政治制度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君主制的权力专断;民主观的历史欠缺;政党制的发育不良等文化背景现实中的救亡图存;法律观的工具主义;潜意识的圣人理想等关键能力测试量化一、单项选择题。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向元老院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方为合法;未经批准的自杀被视为背叛城邦的犯罪行为,要处以“阿迪米亚刑”——不能享受荣誉和葬礼,尸体要被切下一只手异处埋葬。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B.私法体系达到更加成熟完备的程度C.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D.民主、法治、自由三者关系的失衡【解析】材料表明雅典公民自杀必须先申请,说明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在肯定雅典民主正面价值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由于时代的局限,那是的民主是极其原始、粗糙的,其一大明显缺陷是过分强调城邦集体利益,忽视了个人自由的保护。个人利益服从城邦需要是基本的法律要求,个人自由的空间极其狭小,可以说“有民主无自由”,个人无权擅自自杀就是这种状况的一个表现,体现了民主、法治、自由三者关系的失衡。故D项正确。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2.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雅典没有最高行政首脑B.雅典民主政治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C.雅典没有最高权力机构D.雅典用此办法实现权力制衡【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表明雅典通过权限的相互交叉实现了权力的彼此制衡,故选D。雅典有最高行政首脑,是执政官;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不可能体现资产阶级的愿望。3.古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544条中,备受国际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这表明()A.罗马法因适用性强被有效继承B.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C.罗马法拥有普遍合理性的特征D.法律制定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解析】根据材料可见其适用性强,并且被广泛继承,故选A。无法判断援引国法律的性质,可能包含公有制国家;这些法律与罗马法不是继承关系,它们代表的是新时代的阶级。4.古罗马时期,皇帝的敕令、元老院的法令、执政官的律令等,都可以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到君士坦丁大帝和查士丁尼大帝时期,皇帝敕令逐渐成为法律的主要来源。这一变化反映出()A.罗马开始由共和制变为帝制B.集权统治日益加强C.罗马法的适用范围日益缩小D.努力维护帝国统一【解析】这一变化说明皇帝权力不断增大,反映出集权统治日益加强,故选B。罗马开始由共和制变为帝制是在公元前1世纪,而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是4世纪初,查士丁尼大帝统治时期是6世纪;3世纪以后,万民法取代公民法,罗马法的适用范围扩大而非缩小;“皇帝敕令逐渐成为法律的主要来源”体现的是努力维护专制而非帝国统一。5.英国议会策划了推翻詹姆士二世统治的政变,1689年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政权,创造出近乎完美的政治设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初步规定了三权分立原则C.从法律上否定了个人专制 D.国王仍是政治权力的中心【解析】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政权。这从法律上否定了个人专制,故C正确;20世纪初,英国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议会已经成为政治权力的中心。6.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首相,用封官许愿、收买等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A.议会高于王权原则尚未确立B.“责任内阁制”政府重新建立C.立宪政体未能阻止王权滥用D.国王试图平息政党政治危机【解析】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利用自己国王的地位培植亲信,干预政治,反映了君主立宪政体尚不完善情况下的王权滥用,C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即已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原则。7.下面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表,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时间被修正总数年平均数1867—1869年17项5.7项1880—1885年11项1.8项1896—1900年1项0.2项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B.政府决策水平显著提高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D.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解析】结合英国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可知,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A正确。政府议案受议会修正次数减少反映的是政府与议会之间关系的转变;英国虽有分权但没有体现典型的权力制衡原则。8.有人指出,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邦联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年轻的合众国巩固与发展的需要。这主要在于邦联制下的美国()A.赋予各州一定的自治权B.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C.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D.各州分裂致使社会动荡【解析】美国建国之初确立的邦联制由于中央政府松散无力,无法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越来越难以适应年轻的合众国巩固与发展的需要,B正确。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法律对议会倒阁权的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这表明当时法国 ()A.君主派与共和派利益趋同B.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C.责任内阁制不断发展健全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解析】法国总统的权力受到限制、实际上议会的倒阁极为频繁,这说明法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并不完善,B正确。君主派和共和派分别代表不同的阶层;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维护了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并非名存实亡。10.到1848年,法国仅有少数地区实现了工业化,总的来看它基本上是个农业国……法国民众对拿破仑(皇帝)充满怀念和迷信。该社会现象()A.制约法国近代政治体制的探索 B.体现法国工业革命的艰难C.反映法国大革命后的政局动荡 D.凸显法国农民阶级的淳朴【解析】材料主旨是讲经济对政治的影响,法国工业化的滞后,制约着新兴力量的发展壮大,而数量庞大的法国农民皇权思想浓厚,影响到法国近代政治体制的探索(对共和体制形成制约),A正确;题干描述的是法国民众的意识而非农民的品性。11.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宣告了德国“臣民”的灭亡和“公民”的诞生,为资产阶级和各种政治势力提供了合法活动的讲坛,因而它的选举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表明该宪法 ()A.使君主权力受到实质制约B.具有突出军国主义特点C.对德国具有重要进步意义D.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解析】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宣告了“臣民”的灭亡和“公民”的诞生,说明宪法对于德国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C正确。1871年宪法体现出德国的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12.有学者认为,妥协制宪是英国给世界立宪政治提供的基本原则。《权利法案》使得英国议会愿意保留君主制,威廉和玛丽也愿意接受立宪君主制,这为英国的虚位君主制铺平了道路。之后英国的内阁制形成、多次议会改革,都是不同政治势力妥协的结果。在下列政治事件中与此原则不一致的是()A.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 B.《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C.1875年法国宪法的颁布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解析】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普鲁士王国领导德国完成统一后,由宰相俾斯麦在《北德意志邦联宪法》基础上修改而成,不是妥协制宪的结果,B项符合题意;美国1787年宪法是大州和小州、南方和北方、中央和地方等多种力量妥协的结果;1875年法国宪法是共和派经历了长期斗争,最终和君主派达成妥协,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派与立宪派、旧官僚斗争妥协的结果。1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利;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解析】“赋予总统很大权力”符合民国建立之初的政治需要,“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符合孙中山等革命派要求对即将上台的袁世凯的权力进行限制的政治需要。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14.1954年,全国人大首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后因各种原因数次中断。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通过,成为民法典出台的重要基础。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通过。这反映出中国()A.民法典立法工作不断推进 B.新时期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C.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 D.建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解析】材料反映出2017年以后民法典立法工作迅速推进并最终完成,且与2000年以前的立法工作形成鲜明对比,故B项正确。民法典立法工作数次中断。15.观察图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理解正确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1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A.社会发展助推法制建设 B.法制建设服务于政治需要C.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D.法律制度建设已臻于完善【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由于改革开放后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改革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入,而且中国经济与国际不断接轨,使得我国的民法典在制定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说明社会发展助推法制建设,故选A。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仅在五六十年代因为政治运动被迫中断,改革开放后没有体现政治需要对法制建设的影响;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在1997年才提出确立。二、材料题。1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摘编自张晋藩著《中国宪法史》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叉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等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8分)【参考】特点:①受西方和苏联宪法理论和实践的影响;②始终以实现国家富强为目标;③宪法的制定和实践受到重视;④宪政的过程充满曲折;⑤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⑥是不同阶级、集团斗争的结果。(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曲折的历史原因。(8分)【参考】原因:①缺少妥协精神(或专制主义的浓厚影响);②缺乏足够社会力量的支持(或民族资本主义的不发达);③统治者在社会危机面前缺乏改革的主动,从而一再丧失行宪的良机(或既得利益阶层的阻碍);④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或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破坏);⑤人权意识的淡薄(或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17.(10分)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展开,讲述的是“我”竞选州长整个历程的遭遇。“我”代表独立党与斯坦华脱·勒·伍福特先生和约输·特·靠夫曼先生(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代表人物一起参加组约州州长的竞选。“我”是一个“声望还好”的正派人,因为“我”的良好的名声在政敌的眼中成了一种阻碍他们走向成功的障碍,他们就利用所掌握的报刊疯狂话毁“我”。他们蛤“我”加上了各种各样的罪名,诸如:伪证犯、蒙大那的小偷、挖坟盗尸犯、酗酒狂、肮脏的贿赔犯、可愚的行贿者进行中伤,最终使“我”不堪这样的骚扰而自动退出这场无聊的游戏,放弃了竞选。——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1835—1910)的小说《竞选州长》内容梗概根据材料信息指出其反映的美国政治体制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10分)【参考】(一)内容∶选举制度、政党政治。(2分)(二)评价:选举制度和政党政治,是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它反映了美国政治文明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也为近代其它国家和地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