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薄层色谱分析法及其进展一、本文概述薄层色谱分析法(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分离和分析技术。本文将对薄层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应用领域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讨论。我们将概述薄层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吸附、溶解、扩散和比移等过程,以及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如吸附剂的种类、溶剂的选择和比移值的计算等。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薄层色谱分析法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的制备、点样、展开、显色和结果解读等,以便读者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本文还将对薄层色谱分析法的应用领域进行综述,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析、药物质量控制以及环境监测等。通过这些实例,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薄层色谱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重点关注近年来薄层色谱分析法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薄层色谱分析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例如新型吸附剂的开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现以及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等。这些进展不仅提高了薄层色谱分析法的分离效率和准确性,也进一步拓宽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薄层色谱分析法及其进展的平台,为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二、薄层色谱分析法的原理与基本步骤薄层色谱分析法(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物质的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其原理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通过吸附、溶解和扩散等过程,实现物质在薄层板上的分离。原理:薄层色谱法利用物质在固定相(通常是硅胶、氧化铝等吸附剂)和移动相(有机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移动相沿着薄层板移动时,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分配系数是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分配的基础,它决定了物质在薄层板上的迁移行为。制备薄层板:首先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等)和粘合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薄层板。将吸附剂和粘合剂混合均匀后,涂布在玻璃板上,经过干燥和活化后得到薄层板。点样:用毛细管或微量注射器将待测样品溶液点样在薄层板的起点线上,样品应点成细线,并保持一定的间距。展开:将薄层板放入展开缸中,加入适量的移动相,使移动相前沿缓慢上升,通过吸附和扩散作用,使各组分在薄层板上分离。显色:展开后的薄层板用合适的显色剂进行显色,使各组分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或斑点,便于观察和记录。结果分析:根据各组分的迁移距离(Rf值)和颜色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与标准品的对比,可以确定待测样品的成分和含量。薄层色谱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食品、环境等领域的物质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薄层色谱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如采用高效薄层板、优化展开条件、开发新型显色剂等,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三、薄层色谱分析法的特点与优势薄层色谱分析法作为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显著的优势,在化学、生物学、医药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操作简便:薄层色谱分析法采用简单的设备和技术,操作过程相对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专业技能,适合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快速分析。可视化结果:分析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色谱带的形成和分离情况,结果直观可视化,便于直接判断和分析。高分离效率:薄层色谱法通过选择适当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可以实现对不同化合物的有效分离,尤其是对于一些结构相似、性质相近的化合物,其分离效果尤为显著。样品用量少:该方法对样品的需求量较小,适合对珍贵或稀有样品的分析。高灵敏度:薄层色谱分析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可以检测到微量甚至痕量的化合物,对于痕量分析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适用于液体样品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固体和气体样品的分析,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经济实用: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相比,薄层色谱分析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成本低,更适合于日常的实验研究和工业生产。易于普及和推广:由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薄层色谱分析法易于在广大科研人员和工业生产者中普及和推广,有利于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薄层色谱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可视化结果、高分离效率等特点和优势,已成为现代分析化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薄层色谱分析法在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四、薄层色谱分析法的应用实例薄层色谱分析法(T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由于其操作简便、直观性强、分辨率高等特点,TLC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应用实例,展示TLC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在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薄层色谱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通过对药物样品进行TLC分析,可以快速地检测药物的纯度、杂质含量以及药物的稳定性等关键指标。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为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中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方面,薄层色谱分析法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中药材进行TLC分析,可以快速地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产地以及质量等级等信息。TLC还可以用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为中药材的质量保证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在环境污染监测领域,薄层色谱分析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和定性分析。通过对环境样品进行TLC分析,可以快速地检测出水体、土壤等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为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薄层色谱分析法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TLC分析,可以快速地检测出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含量,为食品的安全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薄层色谱分析法在药物质量控制、中药材鉴别、环境污染监测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TLC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五、薄层色谱分析法的进展与挑战薄层色谱分析法作为一种经典的色谱分析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从基础应用到高度专业化的演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该方法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技术优化:薄层色谱的分离效果通过不断改进涂布技术、选择更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以及优化色谱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自动化与智能化:薄层色谱仪器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包括自动涂布、自动点样、自动扫描和数据处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联用技术:薄层色谱经常与其他分析技术如质谱、光谱等联用,形成了多维度的分析方法,增强了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应用领域扩展:除了传统的有机化合物分析,薄层色谱在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重现性与稳定性:尽管薄层色谱法已经相对成熟,但在某些复杂样品的分析中,重现性和稳定性仍然是一个挑战。样品处理:对于高粘度或高极性样品,薄层色谱的分析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样品处理方法。检测灵敏度:相较于一些现代色谱技术,薄层色谱的检测灵敏度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痕量分析方面。标准化与规范化:随着薄层色谱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统一的分析标准和操作规范成为了迫切需求。薄层色谱分析法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薄层色谱分析法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六、结论与展望薄层色谱分析法(TLC)作为一种经典且实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在多个领域,特别是化学、生物和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简单、快速、低成本和直观的优点使得TLC成为许多研究者和实验室的首选分析方法。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深入了解了TLC的原理、操作、应用以及其与其他分析方法的比较,进一步确认了其在现代分析化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尽管TLC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分辨率和灵敏度相对较低,以及定性分析的局限性等。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改进TLC技术,以提高其分析性能和适用范围。展望未来,薄层色谱分析法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通过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入,提高TLC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以满足更高精度的分析需求;二是将TLC与其他分析技术相结合,形成复合分析方法,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三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等,对TLC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科学研究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信息。薄层色谱分析法作为一种经典的色谱分析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TLC将会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参考资料:金银花和山银花是两种常见的中药材,它们在中药配方中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它们的化学成分复杂,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鉴别和比较它们的成分。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复杂混合物的组成和相对含量。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对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采集了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样品,并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了它们的化学成分。然后,将提取物进行硅胶薄层板分离,采用不同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并记录色谱图。通过比较金银花和山银花的色谱图,发现它们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进一步分析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化学成分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它们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和山银花的主要成分均为黄酮类化合物,但它们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还发现了一些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能是金银花和山银花之间的差异成分。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对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为它们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黄芪,又名黄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的重要药材。其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改善人体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等均有显著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薄层色谱法(TLC)作为一种有效的化学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本文旨在探讨黄芪的薄层色谱法,以期为黄芪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所用的黄芪药材购自于本地药材市场,经过专业鉴定为正品黄芪。硅胶G薄层板购自于SIGMA公司。(1)硅胶G薄层板的制备:按照文献方法制备硅胶G薄层板,用前活化。(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即得。(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即得。(4)点样与展开: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6: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5)结果观察:在薄层板上观察斑点的位置和颜色,测量各斑点的直径,计算Rf值。在薄层色谱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斑点,这些斑点代表了黄芪中的各种成分。通过与对照品溶液的比较,我们可以确定这些斑点的成分。通过观察和测量斑点的位置和颜色,我们可以确定黄芪中各成分的Rf值。这些值可以用于鉴别黄芪的真伪和质量。例如,正品黄芪的Rf值应该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如果测得的Rf值超出这个范围,则说明该黄芪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本研究通过薄层色谱法对黄芪进行了鉴别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黄芪的真伪和质量。正品黄芪在薄层色谱法中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斑点,这些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可以用来确定黄芪的成分和Rf值。这些信息对于评价黄芪的质量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尽管薄层色谱法在黄芪的鉴别和分析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薄层色谱法的实验条件,如展开剂的选择和温度的控制;发展新的化学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如基于多指标的化学指纹图谱等。加强中药材的标准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期待通过这些努力,能够更好地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临床应用效果。薄层色谱法(TLC),系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根据比移值(Rf)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的比移值(Rf)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薄层色谱法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也用于跟踪反应进程。薄层色谱,或称薄层层析(thin—layerchromatography),是以涂布于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为固定相,以合适的溶剂为流动相,对混合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的一种层析分离技术。这是一种快速分离诸如脂肪酸、类固醇、氨基酸、核苷酸、生物碱及其他多种物质的特别有效的层析方法,从50年代发展起来至今,仍被广泛采用。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它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流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薄层层析可根据作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为薄层吸附层析(吸附剂)、薄层分配层析(纤维素)、薄层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剂)、薄层凝胶层析(分子筛凝胶)等。一般实验中应用较多的是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薄层吸附层析。吸附是表面的一个重要性质。任何两个相都可以形成表面,吸附就是其中一个相的物质或溶解于其中的溶质在此表面上的密集现象。在固体与气体之间、固体与液体之间、吸附液体与气体之间的表面上,都可能发生吸附现象。物质分子之所以能在固体表面停留,这是因为固体表面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和固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吸引力不相等。在固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是对称的,其力场互相抵消。而处于固体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是不对称的,向内的一面受到固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力大,而表面层所受的作用力小,因而气体或溶质分子在运动中遇到固体表面时受到这种剩余力的影响,就会被吸引而停留下来。吸附过程是可逆的,被吸附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吸出来。在单位时间内被吸附于吸附剂的某一表面积上的分子和同一单位时间内离开此表面的分子之间可以建立动态平衡,称为吸附平衡。吸附层析过程就是不断地产生平衡与不平衡、吸附与解吸的动态平衡过程。例如用硅胶和氧化铝作支持剂,其主要原理是吸附力与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当溶剂沿着吸附剂移动时,带着样品中的各组分一起移动,同时发生连续吸附与解吸作用以及反复分配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以及吸附剂对它们的吸附能力的差异,最终将混合物分离成一系列斑点。如作为标准的化合物在层析薄板上一起展开,则可以根据这些已知化合物的Rf值(后面介绍Rf值)对各斑点的组分进行鉴定,同时也可以进一步采用某些方法加以定量。各种物质的Rf随要分离化合物的结构,滤纸或薄层板的种类、溶剂、温度等不同而不同,但在条件固定的情况下,Rf对每一种化合物来说是一个特定数值。用以涂布薄层用的载板有玻璃板、铝箔及塑料板,对薄层板的要求是:需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及化学惰性,且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因此玻璃板是最常用的。载板可以有不同规格,但最大不得超过20×20,玻璃板在使用前必须洗净、干燥备用。玻板除另有规定外,用5cm×20cm,10cm×20cm或20cm×20cm的规格,要求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晾干。薄层层析硅胶薄层层析硅胶最常用的有硅胶G、硅胶GF〈〉、硅胶H、硅胶HF〈〉,其次有硅藻土、硅藻土G、氧化铝、氧化铝G、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F〈〉等。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直径为10~40μm。薄层涂布,一般可分无粘合剂和含粘合剂两种;前者系将固定相直接涂布于玻璃板上,后者系在固定相中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一般常用10~15%煅石膏(CaSO2H2O在140℃烘4小时),混匀后加水适量使用,或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5~7%)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璃板上。也有含一定固定相或缓冲液的薄层。应使用适合载板大小的玻璃制薄层色谱展开缸,并有严密的盖子,除另有规定外,底部应平整光滑,应便于观察。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固定相和3份水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厚度为2~3mm),取下涂好薄层的玻板,置水平台上于室温下晾干,后在110℃烘30分钟,即置有干燥剂的干燥箱中备用。使用前检查其均匀度(可通过透射光和反射光检视)。常用吸附剂的基本情况:颗粒的大小,太大洗脱剂流速快分离效果不好,太细溶液流速太慢。一般说来吸附性强的颗粒稍大,吸附性弱的颗粒稍小。氧化铝一般在100-150目。氧化铝分为碱性氧化铝,适用于碳氢化合物、生物碱及碱性化合物的分离,一般适用于PH为9-10的环境。中性氧化铝适用于醛、酮、醌、酯等PH约为5的中性物质的分离。酸性氧化铝适用于PH4~5的酸性有机酸类的分离。氧化铝、硅胶根据活性分为五个级,一级活性最高,五级最低。黏合剂及添加剂:为了使固定相(吸附剂)牢固地附着在载板上以增加薄层的机械强度,有利于操作,需要时在吸附剂中加入合适的黏合剂:有时为了特殊的分离或检出需要,要在固定相中加入某些添加剂。薄层板的活化:硅胶板于105-110℃烘30分钟,氧化铝板于150-160℃烘4小时,可得活性的薄层板。点样方式:分为手动点样和自动点样。手动点样主要器具为微量毛细管、微量注射器等。自动点样采用半自动点样仪或全自动点样仪,按预设程序自动点样。手动点样灵活方便,常用于各种TLC鉴别中,器具以微量毛细管最常用。仪器的自动点样准确性好,常用于薄层扫描法的含量测定。点样方法:分为接触式点样和喷雾点样。喷雾点样为仪器控制,在此不展开描述。接触式手工点样时,应注意小心用点样器垂直接触薄层板表面以防止损伤板面。若薄层吸附剂表面被损坏或点成洼孔,则展开后斑点成不规则形状;靠近溶剂前沿的化合物形成三角形,靠近原点的化合物形成新月形,影响测定结果。原点损失带来误差,也将使展开后的定量和判断不准确。(1)点样量:原点位置对样品容积的负荷量有限,体积不宜太大,一般为5~10μl,样品的浓度通常为5~2mg,太浓时展开剂从原点外围绕行而不是通过整个原点把它带动向前,使斑点拖尾或重叠,降低分离效率。点样量太小,不能检出清晰的斑点影响判断。点样量太多,展开剂不能全部负载,容易产生拖尾现象。当点样量适合时,可采用点状点样;当点样量过大,原点无法负荷时,可采用条带状点样,得到更好的分离效果,提高分辨率。(2)样品的溶剂:样品在溶剂中溶解度很大,原点将变成空心圆,影响随后的线性展开,所以原则上应选择对被测成分可以溶解但溶解度不是很大的溶剂。供试液的溶剂在原点残留会改变展开的选择性,亲水性溶剂残留在原点吸收大气中的水分(特别在高湿度环境)对色谱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因此除去原点残存溶剂是必要的,但对遇热不稳定和易挥发的成分,应避免高温加热,以免成分被破坏或损失。展开剂也称溶剂系统,流动性或洗脱剂,是在平面色谱中用作流动相的液体。展开剂的主要任务是溶解被分离的物质,在吸附剂薄层上转移被分离物质,使各组分的Rf值在2~8之间并对被分离物质要有适当的选择性。作为展开剂的溶剂应满足以下要求:适当的纯度、适当的稳定性、低黏度、线性分配等温线、很低或很高的蒸气压以及尽可能低的毒性。展开剂的配制:配制展开剂时,应严格控制其比例准确度,如遇到比例很小的溶剂时,应尽量满足其精确度要求,而不是为图方便省事直接用滴管加入。展开剂配好后如果浑浊不清,不能立即使用。应转移入分液漏斗中,待其静置分层澄清后再取其上层(或下层)液进行展开。展开剂的用量:展开剂的用量以薄层板放入的深度为距原点5mm为宜,切勿倒入过多,将原点浸入展开剂,成分将被展开剂溶解而不随展开剂在板上分离。溶剂蒸气的作用:溶剂蒸气在薄层色谱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和液相(展开剂)、固定相(吸附剂)一起构成了一个作用机制复杂的三维层析过程。溶剂的质量:展开剂中溶剂的质量直接影响薄层色谱分离能力。如果含有杂质超标、水分超标以及吸收空气中干扰气体等,均可影响分离结果。如甲酸乙酯遇水容易水解,如用多次开瓶的残存溶剂,因逐渐吸收大气中的水分而不同程度地分解,所得的色谱与用新鲜溶剂所得色谱有明显差别。展开剂展开后,溶剂比例发生变化,勿重复使用。A单次展开用同一种展开剂一个方向展开一次,这种方式在平面色谱中应用最为广泛。(垂直上行展开,垂直下行展开,一向水平展开,对向水平展开)B多次展开单向对此展开,用相同的展开剂沿同一方向进行相同距离的重复展开,直至分离满意,广泛应用于薄层色谱法薄层展开室需预先用展开剂饱和,可在室中加入足够量的展开剂,并在壁上贴二条与室一样高、宽的滤纸条,一端浸入展开剂中,密封室顶的盖,使系统平衡或按正文规定操作。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展开室的展开剂中,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薄层板底边5~0cm(切勿将样点浸入展开剂中),密封室盖,待展开至规定距离(一般为10~15cm),取出薄层板,晾干,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检测。c荧光一些化合物吸收了较短波长的光,在瞬间发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而在纸或薄层上显出不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灵敏度高、专属性高)多数有机化合物吸附碘蒸气后显示不同程度的黄褐色斑点,这种反应有可逆及不可逆两种情况,前者在离开碘蒸气后,黄褐色斑点逐渐消退,并且不会改变化合物的性质,且灵敏度也很高,故是定位时常用的方法;后者是由于化合物被碘蒸气氧化、脱氢增强了共轭体系,因此在紫外光下可以发出强烈而稳定的荧光,对定性及定量都非常有利,但是制备薄层时要注意被分离的化合物是否改变了原来的性质。用紫外照射分离后的纸或薄层后,使化合物产生光加成,光分解、光氧化还原及光异构等光化学反应,导致物质结构发生某些变化,如形成荧光发射功能团。发生荧光增强或淬灭及荧光物质的激发或发射波长发生移动等现象,从而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广泛应用的定位方法。用于纸色谱的显色剂一般都适用于薄层色谱,还有防腐剂的显色剂不适合用于纸色谱及含有有机黏合剂薄层的显色,又时喷显色剂后续加热,这也不是用于纸色谱。显色方法a喷雾显色:显色剂溶液以气溶胶的形式均匀的喷洒在纸和薄层。b浸渍显色:挥去展开剂的薄层板,垂直的插入盛有展开剂的浸渍槽中,设定浸板及抽出速度和规定在显色剂中浸渍的时间。a通用显色剂硫酸溶液(硫酸:水1:1,硫酸:乙醇1:1)、5%碘的氯仿溶液、中性05%高锰酸钾溶液、碱性高锰酸钾溶液(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f值是一个常数,因此有可能根据化合物的Rf值鉴定化合物。薄层扫描法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经薄层层析后的层析板上,对具有吸收或能产生荧光的层析斑点进行扫描,用反射法或透射法测定吸收的强度,以检测层析谱。对于中成药复方制剂,亦可用相应的原药材按需要组合作阴、阳对照,然后比较其薄层扫描图谱加以鉴别。使用仪器为薄层扫描仪。如需用薄层扫描仪对色谱斑点作扫描检出,或直接在薄层上对色谱斑点作扫描定量,则可用薄层扫描法。薄层扫描的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可根据各种薄层扫描仪的结构特点及使用说明,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吸收法或荧光法,用双波长或单波长扫描。由于影响薄层扫描结果的因素很多,故应在保证供试品的斑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的情况下,将供试品与对照品在同一块薄层上展开后扫描,进行比较并计算定量,以减少误差。各种供试品,只有得到分离度和重现性好的薄层色谱,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氨基酸、糖类、油和脂肪、维生素、食用色素等。与食品和营养有害的物质则有残留农药、致癌的黄曲霉素等。这些成分都可用薄层色谱法定性和定量。蛋白质和多肽水解为氨基酸,对不同来源的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水解后产生不同的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有助于解决蛋白质的结构和食品营养问题。二十多种氨基酸用硅胶G薄层板双向展开,一次即能分开,然后定性和定量,方法快速而简便。多糖和寡糖可水解为单糖,可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单糖和双糖的定性和定量。文献上有每一个糖的Rf值和相应的展开剂。油和脂肪解为脂肪酸,脂肪酸的种类和结构中的不饱和键数,与营养和卫生有关,关于油和脂肪的薄层(硅胶、硅藻土、纤维素)分析,文献和综述很多。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在薄层上可方便地定性和定量,例如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B2,B6,B12,酶酸,泛酸,叶酸,C,促生素在硅胶G薄层上可用苯:甲醇:丙酮:冰醋酸(7:2:5:5)分开。用硅胶G薄层和丙酮:氯仿(1:1)以及激发波长365nm和波长450nm,可用荧光法测定ng量的曲黄素B1,B2,G1,G2,法灵敏快速。薄层色谱法在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中的应用很广。有些文献和内容偏重于合成药物、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有文献为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每一类药物,例如磺胺、巴比妥、苯骈噻嗪、甾体激素、抗菌素、生物碱、强心甙、黄酮、挥发油和萜等,都包括几种或十几种化学结构和性质非常相似的化合物,可以在上述文献中找出二种全盘的展开剂,一次即能把每一类的多种化合物很好地分开。药物代谢产物的样品一般先经预处理后用薄层分析,应用也很广,但有时因含量甚微,不用采用气相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化工和化学方面的有机原料和产品都可用薄层色谱法分析。例如含各种功能基的有机物,石油产品,塑料单体,橡胶裂解产物,油漆原料,合成洗涤剂等,内容非常广泛。薄层色谱法的应用还渗透到医学和临床中去,例如它是一种快速的诊断方法可用于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是基于在孕妇的尿中能检出比未媳妇妇女的尿中含更多的孕二醇,把两者的尿提取后点在薄层上比较,即可作出判断。这一方法可不用动物而在2~3小时内化验出结果。如前所述,经典的毒物分析有许多缺点,毒物分析和法医化学采用薄层色谱法等新的手段,对麻醉药、巴比妥、印度大麻、鸦片生物碱等均可分析。十多种有机磷农药和六种有机氯农药都可在硅胶G薄层上分开并测定含量,可用于农药分析及其残留量分析。薄层层析有许多优点:它保持了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显色容易等特点,同时展开速率快,一般仅需15~20分钟;混合物易分离,分辨力一般比以往的纸层析高10~100倍,它既适用于只有0.01μg的样品分离,又能分离大于500mg的样品作制备用,而且还可以使用如浓硫酸、浓盐酸之类的腐蚀性显色剂。薄层层析的缺点是对生物高分子的分离效果不甚理想。薄层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分离和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尤其在中药有效成分分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详细介绍薄层色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碎石场环保设备购置合同2篇
- 2024年中国球磨机配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展台搭建与展览策划一体化服务合同3篇
- 公益岗位用工协议(2025年度)执行责任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副产品品牌推广与广告投放合同3篇
- 2024年沁阳市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5年度消防控制系统设计与安装合同2篇
- 2024年喷涂塑钢钢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基于单目视觉移动机器人的避障研究》
- 2024年单相感应马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 建立信息共享和预警机制
- 美容外外科管理制度
- 苯-甲苯分离精馏塔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国企人力资源岗位笔试题目多篇
- 病毒 课件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
- JGT129-2017 建筑门窗五金件 滑轮
- 三年级科学上册水和空气复习课教案
-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2023版)
- 助产学导论学习通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宁波大学“一页开卷”考试专用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