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事件与过失之界分试析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_第1页
意外事件与过失之界分试析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_第2页
意外事件与过失之界分试析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_第3页
意外事件与过失之界分试析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_第4页
意外事件与过失之界分试析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外事件与过失之界分试析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和探讨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的法律层面,特别是意外事件与过失之间的界定问题。此案涉及复杂的法律概念和实际应用,对于理解刑法中的过失责任和意外事件的区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将通过详细梳理案件事实、分析相关法律条文、比较不同学说观点,以期对穆志祥的行为性质作出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探讨如何合理划定意外事件与过失的界限,为类似案件的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二、意外事件与过失致人死亡的法律定义在法律上,意外事件与过失致人死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具有明确的法律定义和界分。意外事件,通常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种行为时,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或者不能抗拒的力量,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既没有故意,也没有过失,因此不负刑事责任。例如,一个人在山林中行走,突然被掉落的树木砸中身亡,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意外事件。而过失致人死亡,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种行为时,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未能预见或者轻信能够避免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他人死亡结果,最终导致了他人死亡。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因此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例如,一个人驾驶汽车时因为疏忽大意没有注意到前方的行人,导致行人被撞身亡,这就是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在区分意外事件与过失致人死亡时,关键是要判断行为人在行为时是否能够预见或者避免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如果能够预见或者避免,但因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没有做到,那么就是过失致人死亡;如果行为人根本无法预见或者避免,那么就是意外事件。在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中,我们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仔细分析穆志祥在行为时是否能够预见或者避免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从而判断其行为是属于意外事件还是过失致人死亡。这将直接影响到穆志祥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的轻重。三、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的分析在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一案中,对于意外事件与过失的界分显得尤为关键。此案的审理过程,不仅是对穆志祥个人行为的法律评判,更是对法律界关于意外事件与过失认定标准的一次深入探讨。从案件事实来看,穆志祥在事发时是否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是判断其是否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的关键。据案件资料显示,穆志祥在进行某项操作时,确实未能充分预见到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法律责任,因为过失犯罪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应当预见而未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危害结果。关于意外事件与过失的界分,法律上通常认为,意外事件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而行为人对此并无过错。而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虽然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或者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在穆志祥案中,关键在于判断其行为时是否能够预见到可能导致的死亡结果,以及其对这一结果的态度如何。从法律后果来看,如果穆志祥的行为被认定为意外事件,那么他将不承担刑事责任。而如果其行为被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那么他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因此,对于此案的分析,不仅关乎穆志祥个人的命运,也关乎法律对于意外事件与过失认定的标准和尺度。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一案的分析,需要综合考虑案件事实、行为人的主观态度以及法律后果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界定其行为性质,并作出公正的法律判决。四、意外事件与过失致人死亡界分的难点及解决方案意外事件与过失致人死亡之间的界分,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案例中,两者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和模糊地带,使得判断变得复杂。以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为例,其争议焦点就在于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过失。难点一:主观心态的认定。在意外事件中,行为人通常没有预见或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而在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则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但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未能避免。因此,如何准确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是区分两者的关键。难点二:因果关系的判断。在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然而,在实际案例中,这种因果关系往往并不是那么明显和直接,可能涉及到多个因素或多个行为人的参与。这就使得判断变得更加困难。加强证据收集和分析。对于涉及意外事件和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加强对相关证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通过收集更多的证据,包括现场勘查报告、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来还原案件的真实情况,从而更准确地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和因果关系。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养。意外事件与过失致人死亡的界分需要司法人员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和审判经验。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司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审判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和处理这类案件。引入专家辅助人制度。在处理涉及意外事件和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时,可以引入专家辅助人制度。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案件的审理和讨论,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帮助司法机关更准确地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和因果关系。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意外事件与过失致人死亡界分的难点,确保司法公正和效率。这也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清晰和明确的法律指引,增强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五、结论通过对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的深入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意外事件与过失的界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在此案中,穆志祥的行为虽然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其在主观上并无预见可能性,也未采取任何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因此应认定为意外事件而非过失致人死亡。对于司法实践而言,正确处理类似案件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意外事件与过失的界限。这要求我们在审理案件时,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深入分析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和客观行为,以判断其是否存在过失。我们还应关注社会一般人的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以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一般人的注意义务。对于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我们应认定其为意外事件而非过失致人死亡。这一结论不仅符合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的要求,也体现了法律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本案的处理也为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参考资料:在刑法理论中,区分意外事件和过失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不仅因为两者在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责任承担上有着显著的区别,而且因为它们对于受害者的权益保护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为例,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意外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事件。换句话说,意外事件是一种无法预见和避免的意外情况,行为人对此无能为力。过失: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有预见并有能力防止其发生,但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未能防止其发生的情况。过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行为人应当预见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在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中,穆志祥的行为被控为过失。根据检方的指控,穆志祥在驾驶一辆重型卡车时,由于疏忽大意,没有注意到前方行人,导致一名行人被撞身亡。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和讨论。在此案中,辩方律师提出了意外的抗辩理由,认为穆志祥的行为是一个意外事件。他们指出,穆志祥当时并不知道前方的行人,这是无法预见的。然而,法院最终认定穆志祥的行为为过失,并判处了他相应的刑罚。区分意外事件和过失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并有能力防止其发生。在穆志祥案中,尽管他无法预见前方的行人,但作为一位驾驶员,他有义务在驾驶过程中保持高度警惕,以防止任何可能的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此,他的行为被认定为过失。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区分意外事件和过失可能较为复杂。例如,在不可抗力的事件中,行为人可能已经尽最大努力,但由于不可预测的外部因素,仍然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行为应被视为意外事件。区分意外事件与过失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能力,以及事件的性质和可预见性。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案例,我们应该仔细审查和分析行为的动机、手段、后果以及相关的事实和证据,以做出准确的判断。通过对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对未来的启示:我们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刑法教育,让人们了解意外事件和过失的区别和影响。这样可以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有助于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完善刑法制度,对于意外事件和过失的区分更加明确细致。这样可以避免司法实践中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保证司法公正和权威。我们需要加强对于意外事件的预防和管理。对于可能引发意外事件的风险因素,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机制,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备注:刑法另有规定是指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主文中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的内容第八条第二款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过失致人死亡的构成要件内容为行为人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主观责任形式为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造成他人的死亡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他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的,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任何刑事责任。实践中,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比较多样,比如交通事故、一般殴打、特殊体育项目教学训练等都有可能造成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发生。刑法分则某些条文规定的过失犯罪,如失火罪、过失爆炸罪、交通肇事罪等,也往往发生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但它们都是因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是业务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保护法益不同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保护法益,应当认为二者属于想象竞合,而不宜认定为法条竞合。实施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时,过失致人死亡的,成立相应犯罪的结果加重犯,此时属于抢劫、强奸的结果加重犯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按抢劫、强奸的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处罚。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也就是说,过失致人死亡,除第二百三十三条的一般规定外,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根据特殊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对于本法另有特殊规定的,一律适用特殊规定,而不按第二百三十三条定罪处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关于失火、过失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以其他危害方法致人死亡的规定,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规定,第一百三十四条关于重大责任事故致人死亡的规定等。前者的行为人并不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后者的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持放任态度,发生死亡结果并不违背其意志;前者的行为人在预见到死亡结果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仍然实施其行为,是因为他认为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后者的行为人,在明知死亡结果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仍然实施其行为,是为了实现其他目的,行为人没有考虑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当然,由于二者并非对立关系,所以,在行为人对死亡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的情况下,不能证明行为人放任死亡结果发生的,就只能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别在于行为人能否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应当根据行为人的知能水平、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及客观环境,判断行为人对死亡结果能否预见,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四)对过失重伤进而起被害人死亡的,只要对死亡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就应直接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套用故意伤害致死的模式,认定为“过失伤害致人死亡”。倘若在特殊情形下,行为人仅对重伤具有预见可能性,而对死亡没有预见可能性,根据责任主义原理,只能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罪。二者在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对死亡结果均出于过失。区分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故意”殴打致人死亡的案件,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殴打不等于伤害,一般生活上的“故意”不等于刑法上的故意。如果行为人只具有一般殴打的意图,并无伤害的故意,由于某种原因或条件引起死亡结果,就不能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死亡结果具有过失,就应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所以,要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就必须弄清“伤害”与“故意”在刑法上的意义。(六)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如果是在业务过失的情况下导致他人死亡的,则构成其他犯罪,不能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如果是在业务过失的情况下导致他人死亡的,则构成其他犯罪,不能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普通过失,即日常生活过程中的过失;业务过失,即在履行职务、职责过程中的过失,如在交通运输、医疗过程中的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不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而是以交通肇事罪、医疗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等论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刑法》第233条属于一般性规定,是普通法条,而刑法分则某些条文所规定的过失犯罪,尤其是事故犯罪常常也会导致他人伤亡,相对第233条而言,可以认为是特殊条款、特别法条。规定这些犯罪的法条与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法条形成特别法条与普通法条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特别法条论处,而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理论上一般认为,区分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关键是看行为是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在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场合,行为一经实施,在客观上就具有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损害的性质。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性质的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不可能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与交通肇事罪的界限。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133条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134~135条、第233条等规定定罪处罚。由此可见,只有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之内发生交通事故,如在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才可能危及交通运输安全,才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而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之外发生交通事故,如在机关、厂矿、学校、封闭的住宅小区等发生交通事故,则不可能危及到交通运输安全,当然也就不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不同。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侵犯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而过失致人重伤、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侵犯的对象是特定的。客观方面表现不同。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表现为行为人过失投放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而过失致人重伤、过失致人死亡罪则表现为过失引起特定的人的重伤或者死亡结果的发生。1979年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将过失致人死亡表述为“过失杀人”,而且对“过失杀人罪”规定了两个档次的量刑幅度:“过失杀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对此做重大修改,法条不仅将“过失杀人”修改表述为“过失致人死亡”,而且在量刑幅度上作了调整,仍然设立两个档次的量刑幅度:一般情况下,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样,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最高法定刑由原来的有期徒刑十五年降为有期徒刑七年。这一修改使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量刑幅度同其他过失犯罪致人死亡的情形在量刑上保持了一致与平衡,因而是科学、合理的。司法实践中,认定过失致人死亡“情节较轻”,一般应当综合分析犯罪的主客观诸方面的情况,进行整体认定。这些情况主要包括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如是否属于未成年人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等、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及人身危险程度、犯罪客观方面的情况如犯罪造成的具体损害情况、犯罪的时间、地点及犯罪侵害的对象等等。被告人:李某,男,1977年6月15日出生,新疆昌吉市人,农民。1998年2月19日被逮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向昌吉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李某持砖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为保护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犯,特提起公诉,请依法惩处。被告人李某辩称:我本来不想帮我哥去打架,是我哥说他在酒桌上为我要债,温某不仅不给钱,反而还打了他,让我去给他争面子,我才去的。去了以后知道,是我哥喝酒时耍赖引起打架,我很生气,叫我哥回家。他不仅不回家,还继续和人家争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制止他,我将手中的砖头向他扔去。这时他的头一动,正好打在头上。我将他扶回家后,他身体发软,与平时喝醉酒一样,所以我没在意,第二天早晨才发现他死了。如果早知道他会因此死亡,我早就送他到医院去了。我的行为虽然造成了我哥的死亡,但确实不是故意的,请从轻判处。昌吉市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1998年2月1日晚10时许,被告人李某的胞兄李某军在本组村民郭建文家中喝酒时,因故与村民温某发生口角,被温打了一拳。李某军便回家叫来李某帮其打架。李某随李某军来到郭家后,在门口捡了两块砖头,进入房间看到温某手握一空酒瓶时,便将自己手中的一块砖向温扔去,砸在温的脸上,致温轻微伤。此时,郭建文将李某拦住,并向其说明先前是因李某军的过错,温某才打了李某军。李某听后,便斥责李某军:“都是你的错,你还不赶快回家。”此时李某军已醉酒,不听劝说,仍与人争吵。李某便将手中的另一块砖向李某军扔去,打在李某军头上。之后,李某等人即搀扶着李某军回家休息。次日晨7时许,发现李某军已经死于家中。法医鉴定:李某军因受钝器作用,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上述事实,有物证、证人证言、法医鉴定结论及被告人李某的供述与辩解证实。另外,被告人李某所在村的村民委员会致函司法机关,反映李某过去一直表现良好。李某被逮捕后,其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亡,家中只剩下一个弱智的母亲和一个正在读书的未成年弟弟,生活确有困难,建议对李某从宽处罚。昌吉市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得知其兄李某军酒后滋事,便斥责李某军并让其回家。由于李某军不回,李某在气愤之下将手中砖块向李某军掷去,致李某军头部受伤,回家后死亡。虽然致李某军死亡的结果不是李某希望发生的,但是这种有目标的伤害行为,显然是故意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李某的行为已触犯该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依法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其辩解不是故意犯罪的理由,不能成立。鉴于李某犯罪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认罪态度好,根据本案的特殊情况,依照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可对李某减轻处罚。根据李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还可依照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其适用缓刑。据此,该院于1998年5月26日判决:被告人李某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第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李某不上诉,检察机关也未提起抗诉。昌吉市人民法院遂将此案逐级报请核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复核时,曾有一种意见认为,本案被告人李某在掷砖时,应当预见可能会发生将李某军致死的危害结果,由于其在气愤之中而对此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依照刑法第十五条第一款关于“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的规定,对李某应当以过失致人死亡定罪。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规定,建议对李某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宣告缓刑。但是该院多数人仍然认为昌吉市人民法院的意见是正确的,遂决定依法报请核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复核认为,本案发生的危害社会结果--即李某军因受伤害死亡,肯定不在被告人李某的意料之中。根据李某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本案的具体情节,发生这样的危害后果,也不是李某事先应当预见的。因此本案不属过失犯罪。但是李某在持砖掷向李某军之前,对这种行为会发生伤害李某军的后果,应当是明知的。由于其在气愤之中,便对伤害后果的发生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一审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对李某定罪并且适用刑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判刑,是正确的。被告人李某用砖头掷击李某军致其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定罪准确,适用法律适当。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本院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于2000年8月15日裁定:核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李某以故意伤害罪,在法定刑以下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的刑事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使用暴力手段阻止亲人酒后滋事,导致亲人死亡。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不在行为人的意料之中,发生这样的危害后果,也不是行为人事先应当预见的,因此不属于过失犯罪。但是行为人使用暴力之前,对这种行为会发生伤害的后果,应当是明知的。由于其在气愤之中,便对伤害后果的发生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但由于行为人故意伤害的手段、情节一般,主观上对伤害结果所持的放任态度情节轻微,且犯罪后真诚悔罪,纵观其犯罪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符合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特殊情况”,并且适用缓刑,符合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本案被害人在案件起因上有一定过错,李某是在劝阻被害人停止酒后滋事而遭被害人拒绝的情况下作案,故意伤害的手段、情节一般,主观上对伤害结果所持的放任态度情节轻微,且犯罪后真诚悔罪,纵观其犯罪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符合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特殊情况”。李某虽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对其适用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刑并且适用缓刑,符合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一审判决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过失责任是“严格责任”或“绝对责任”的对称,责任保险所承保的法律责任之一。凡被保险人由于过失或疏忽或违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造成的他人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都构成法律上的“侵权行为”,由此产生的依法应对受害人所负的经济赔偿责任即过失责任。例如违章驾驶汽车而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驾驶者的行为即构成“过失责任”,应承担法律赔偿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格驾驶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因与非机动车辆、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对方人员伤亡,保险车辆一方无过失时,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10%的经济赔偿外,对于10%以上的经济赔偿部分,在事故责任认定前已由被保险人垫付的医药费用、抢救费用及丧葬费用,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人民法院裁定由被保险人承担时,保险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按本保险合同的有关规定在保险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投保人在投保时与保险人按第三者责任险规定的赔偿限额档次协商确定。(二)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与免赔额之和,最高不超过本保险的赔偿限额。刑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据此,过失犯罪是指过失实施的犯罪。犯罪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刑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据此,过失犯罪是指过失实施的犯罪。犯罪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我国刑法根据行为人是否已经遇见危害结果,将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依照刑法第15条的规定,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责任形式。这种典型的过失被称为无认识的过失。如前所述,“没有预见”只是表面的责任要素,而不是真正的责任要素。刑法第15条的规定只是为了使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故意相区分;在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存在疑问的场合,只要认定行为人“没有预见”,就表明行为人没有故意;在已经排除故意的场合,“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就不是疏忽大意过失的真正要素。“应当预见”意味着行为人有预见义务,这种义务不仅包括法律、法令、职务与业务方面的规章制度所确定的义务,而且包括日常生活准则所提出的义务。但是,刑法只是要求有能力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义务规范为一般人所设,无须具体确定;而能否预见则因人而异,需要具体判断;如果法律法令、规章制度、生活准则赋予一般人预见义务,属于一般人之列的行为人能够预见,那么便是应当预见的。因此,认定疏忽大意的过失时,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结果的预见可能性。换言之,“应当预见”实际上是指“能够预见”(刑法第16条的规定,也表明了这一点)。预见可能性的判断,包括对能够预见的对象以及能否预见结果的判断。简单地说,如果判断行为人知否具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只要判断其是否违反了基本的生活规则、业务规则、行业规则等即可。例如,司机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驾驶汽车时,因合理信赖行人不会横穿公路而正常行驶,如果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横穿公路而被汽车撞死的,司机不承担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这是合理信赖原则的体现,“合理信赖”的实质在于:相信所有人,司机、行人都会遵守规则。又如,从事科学试验的人总是预见了试验失败的可能性,但只要他们遵循了科学试验规则,即使试验失败造成了损失,也不能认为是犯罪。科学试验是为了人类的进步发展的,行为人即使预料到有可能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从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只要遵守了规则,人类应当容许这种风险。依照刑法第15条的规定,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责任形式。过于自信的过失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已经预见”并不是真正的有认识,只是行为人曾经预见过结果的发生。由于行为人后来(或同时)否认了结果的发生,因而从结局或者整体上说,仍然是有认识结果的发生。但是,行为人也能够预见结果可能发生。从一般意义上说,“轻信能够避免”是导致行为人实施该行为的主观原因。详言之,行为人在预见到结果可能发生的同时,又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否认结果的发生(相信自己能够避免结果的发生),只是所凭借的主客观条件并非真实可靠。轻信能够避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过高估计了相关人员(如共同作业人员、被监督者等)避免结果的能力;误以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可以避免结果发生。但是,如前所述,“轻信能够避免”只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与故意的分界要素或者表面要素,而不是真正的责任要素。例如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甲驾车逃离。——本案中,作为专业的卡车司机,完全可能预料到猛打方向盘会有危险,之所以这样做,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驾驶技术),应属过于自信的过失。成立过失犯以行为发生法益侵害结果为条件,除此之外,与故意犯罪一样,还要求有实行行为与结果回避可能性。过失犯的构成要件除结果外,还有实行行为;而实行行为是具有导致结果发生的紧迫危险的行为。在结果发生的情况下,首先要判断是否具有过失犯的实行行为。不可否认的是,过失犯的实行行为定型比故意犯的实行行为定型要缓和得多,这是因为刑法往往并没有严格规定过失犯的实行行为。但不能据此否认实行行为也是过失犯的构成要件要素。例如,村长甲号召农民冒雨抢救粮食,农民乙在抢救粮食过程中遭雷击身亡。即使甲对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但因为缺乏过失犯的实行行为,并不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虽然对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甚至已经预见,但不可能采取措施避免结果发生,或者虽然采取了避免结果发生的措施,但结果仍然不可避免。由于结果的回避可能性是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共通前提,所以,对于这种不可抗力,既不能认定为过失犯罪,也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区别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主要看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违反了相关的规则。意外事件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由于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不可避免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意外事件中,行为人已经遵守了特定的规则,尽了必要的注意义务。例如,住在高层的甲朝楼下扔下一个酒瓶,砸死了一个人。应该说,日常生活常识就告诉我们,不能随便扔东西。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又如,A开车正常行驶,车轮压起石子,该石子碰巧砸中路旁骑车人B的脑袋,导致其摔倒后脑溢血死亡。A已经遵守了必要的规定仍然造成了他人死亡结果,对死亡结果没有具体预见可能性,不成立过失犯罪。又如,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的水杯当作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本案中,对于丙的重伤,甲主观上存在过失,因为甲不谨慎处置危险物质的行为违反了危险品的存放规则。再如,甲、乙是马戏团演员,甲表演飞刀精准,从未出错。某日甲表演时,乙突然移动身体位置,飞刀掷进乙胸部致其死亡。甲并没有违反规则,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相似之处,但二者的成立条件明显不同。从本质上说,间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对法益的积极蔑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所反映的是对法益消极不保护的态度。这种本质上的差别,又是通过各自的要素体现出来的。成立间接故意要求行为人放任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但成立过于自信的过失不要求行为人放任结果发生。一般来说,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行为,主观上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结果的发生;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在行为时“明知”结果发生的能性;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是暂时地“预见”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在行为时又否认了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如果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就不会再否认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在认定和处理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时,应当注意区分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以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前者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即行为人由于主观上疏忽大意,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而后者是由于客观上不可抗拒,主观上不能预见的原因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对危害社会的结果主观上没有过失,不负刑事责任。在认定和处理过失犯罪时,应当注意区分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以划清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界限。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前者行为人虽然对其行为的危害结果已有预见,但其主观上并不具有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危害结果的发生,是由于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过于相信自己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前,行为人主观上一直认为这种危害结果不会发生;而后者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对这种危害结果是否发生持漠不关心、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管危害结果是否发生,仍然去实施这一行为。可见间接故意的犯罪,其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要远远大于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不同,其社会危害程度也不同,对犯罪人改造的难度也不同,对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适用的罪名和刑罚也有重大区别。划清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界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