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田家炳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田家炳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田家炳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田家炳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田家炳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田家炳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五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常规稻作指田间仅种植水稻,稻蟹共作指利用稻田养蟹。水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栖息场所,河蟹通过取食稻田虫子,减轻稻田虫害,河蟹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利于水稻生长。与常规稻作相比,从生态学角度对稻蟹共作模式的分析,错误的是A.使水稻和河蟹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B.使水稻和河蟹之间的能量循环流动C.改变了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 D.改变了稻田中食物网的结构2.韭菜植株的体细胞含有32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韭菜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黄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低温处理植株X可获得多倍体抗病韭菜植株B.获得抗黄叶病植株X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C.该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64条染色体D.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淅升高3.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促进芽生长B.幼苗甲、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雄株丁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D.雄株甲和雄株丁的培育过程中均发生了基因重组4.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A、a与B、b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aaB的植株开黄花。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F1红花植株白交得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F2中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致死B.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C.亲本蓝花植株和F1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D.F1产生的配子中Ab雌配子或Ab雄配子致死5.下列有关教材中应用的素材事实和结论不匹配的是()A.变形虫切割实验中无核部分不能摄取食物,说明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B.人的细胞和小鼠的细胞融合,一段时间后红色、绿色荧光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加拉帕格斯群岛上地雀的形成,说明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以形成新物种D.食虫鸟数量增多抑制害虫数量增多,说明生物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6.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雄1”和“雌1”信封内的卡片数可以不同B.从“雄1”、“雌1”中各取取1张卡片,模拟F1雌雄个体产生配子C.将从“雄1”和“雌1”取出的卡片组合在一起,共有3种组合方式D.每次记录后需将卡片放回原信封内,以保持信封内两种卡片的比例不变7.如图是细胞将物质向细胞外运输的一种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消耗细胞产生的能量B.神经递质通过该方式运输C.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D.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8.(10分)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下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有关上述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B.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D.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二、非选择题9.(10分)2019年6月17日,新华社发布《屠呦呦团队放“大招”:“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获新突破》,屠呦呦团队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方面取得新进展。某课题组为得到青蒿素产量高的新品系,让青蒿素合成过程的某一关键酶基因fps在野生青蒿素中过量表达,其过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酶1是____________,酶2分别是______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加热至90-95℃,目的是破坏了DNA分子中的______键。在构建重组Ti质粒的过程中,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____________中。(2)检验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青蒿素基因组,可以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______________做成分子探针与青蒿素基因组DNA杂交。理论上,与野生型相比,该探针与转基因青蒿素DNA形成的杂交带的量_________(填较多或较少)。(3)据图分析,农杆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该课题组的研究目的是否达到,必须检测转基因青蒿素植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下丘脑通过分泌______和______等信息分子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来调节机体的稳态。(2)当血糖浓度偏高时,下丘脑某区域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组织细胞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为______。(3)分别向正常小鼠和甲亢小鼠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于注射前和注射后分别连续取血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发现甲亢小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与正常小鼠相比无明显变化,原因是______。(4)研究表明,老年人皮肤毛细血管弹性降低,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减少。由此推测寒冷条件下老年人体温较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11.(14分)阿尔茨海默(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导致形成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两种情形均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凋亡,使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科研人员为了进一步探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进行了如下研究。(1)研究发现,患者脑部的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之间的_________(结构)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证实这是由于神经元________(填“胞体”、“树突”或“轴突”)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积累而引发细胞损伤导致。科研人员推断这种异常积累可能与_______Aβ的酶C表达量下降有关。(2)科研人员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的神经元DNA,对酶C基因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完全一致,说明酶C基因表达量的改变不是____________导致。(3)科研人员分别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神经元的酶C基因启动子的DNA片段,再分别用具有相同识别序列(CCGG)的HpaⅡ和MspⅠ酶切(但HpaⅡ不能切割甲基化的胞嘧啶)。结果显示正常人该DNA片段用Msp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与用HpaⅡ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的差值___________(大于/小于)患者的相应差值,说明患者细胞中酶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更高。(4)依据上述结果,研究人员推测,患者神经元内的RNA聚合酶与酶C基因启动子结合受影响,进而影响了酶C基因的转录。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心肌细胞不能增殖,基因ARC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抑制其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RNA经过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非编码RNA,如miR﹣223(链状),HRCR(环状)。请结合下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启动过程①时,__________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子结合。过程②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该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前体RNA“加工”时将核糖和磷酸之间的__________断开,产生非编码RNA。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基因miR﹣223过度表达,所产生的miR﹣223可与ARC的mRNA特定序列通过_________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使过程②被抑制,ARC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3)HRCR可以吸附miR﹣223等链状的miRNA,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使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链状的miRNA越短越容易与HRCR结合,这是因为__________。(4)根据所学的知识及题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RNA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a.有的RNA可作为遗传物质b.有的RNA是构成某些细胞器的成分c.有的RNA具有催化功能d.有的RNA可调控基因表达e.有的RNA可运输氨基酸f.有的RNA可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1、生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A、水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栖息场所,河蟹通过取食稻田虫子,减轻稻田虫害,说明水稻和河蟹之间有合作关系,A正确;B、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流动,B错误;C、与常规稻作相比,稻蟹共作模式中生物种类增加,改变了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C正确;D、稻蟹共作模式中物种组成改变,从而使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2、C【解析】用放射性60Co处理韭菜种子,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取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若干单倍体植株,抗病植株占50%,说明细胞发生了显性突变,抗病基因为显性基因,用低温诱导处理X(含抗病基因)可以得到多倍体抗病韭菜植株,A正确;获得抗黄叶病植株X的育种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B正确;该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只有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即16条,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变成32条,C错误;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大,纯合抗病植株比例逐渐升高,D正确。考点: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点睛: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及植物细胞工程育种的几个易错点(1)单倍体育种一般应用于二倍体植物,因为若为四倍体植物,通过单倍体育种形成的个体不一定是纯合子。(2)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操作对象是单倍体植株,属于单倍体育种;若操作对象为正常植株,叫多倍体育种,不能看到“染色体数目加倍”就认为是多倍体育种。(3)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需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单倍体育种在幼苗期处理,多倍体育种在种子萌发期或幼苗期处理。(4)单倍体育种和植物细胞工程育种,都运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伴性遗传与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植物组织培养所遵循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其流程是: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也叫外植体)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长出丛芽,最终形成植物体。【详解】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当二者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例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A错误;幼苗甲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幼苗乙与幼苗丙的形成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这些过程所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因此需要经过脱分化与再分化的过程,B正确;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其配子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乙与丙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因此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X、YY,C错误;雄株甲是通过无性繁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不会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雄株丁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了减数分裂,因此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点睛】本题容易错选C,因为易受雌雄异体的生物的性染色体组成是分别是XX、XY的思维定势影响。4、D【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自交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详解】A、由于子二代A_B_:aaB_:A_bb:aabb=7:3:1:1,与9:3:3:1相比,A_B_少了2,A_bb少了2,如果是Aa__的杂合子致死,则A_B_致死的个体应该是2AaBB、4AaBb,A_B_应该少6,A错误;B、如果子一代产生的某种基因型的雌配子、雄配子都致死,则后代的杂交组合是9种,而实际上子二代的杂交组合是12种,B错误;CD、由于子二代A_B_:aaB_:A_bb:aabb=7:3:1:1,与9:3:3:1相比,A_B_少了2,A_bb少了2,最可能的原因是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因此不存在AAbb的纯合体,亲本蓝花植株和F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错误,D正确。故选D。5、A【解析】

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详解】A、变形虫切割实验中无核部分不能摄取食物,说明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A错误;B、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融合后红绿荧光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C、加拉帕格斯群岛上地雀的形成,首先经过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之后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说明通过地理隔离可以形成新物种,C正确;D、食虫鸟数量增多抑制害虫增多,说明生物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二者数量相互抑制,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A。6、C【解析】

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由于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数量不等,因此理论上,雌1信封中的卡片数和雄1信封中的卡片数可以不相等,A正确;B、从“雄1”、“雄2”信封内各随机取出1张卡片,分别模拟F1雌雄个体产生配子,B正确;C、将从“雄1”和“雌1”取出的卡片组合在一起,共有4种组合方式,C错误;D、实验时,要确保信封中代表显、隐性基因的卡片数相等,抽出的卡片记录后放回原信封内,以使代表显、隐性基因的卡片再次被抽到的机会相等,D正确。故选C。7、B【解析】

由图可知,该物质通过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借助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来实现,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胞吐需要消耗细胞产生的能量,A错误;B、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B正确;C、胞吐依赖于膜的流动性,C错误;D、胞吐运输过程中不需要载体,D错误。故选B。8、D【解析】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详解】A、光刺激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所以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A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在眼中有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会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B正确;C、大脑皮层产生视觉,说明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C正确;D、图示的视觉产生过程中只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和高级中枢,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完整的反射弧,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逆转录酶限制酶氢T-DNAfps基因、fps基因的mRNA较多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青蒿素产量【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据图示可知,酶1促进逆转录的过程,故为逆转录酶,酶2用于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故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加热至90-95℃,目的是破坏了DNA分子中的氢键,构建重组Ti质粒的过程中,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中。(2)检验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青蒿基因组,可用DNA分子杂交法,即将fps基因、fps基因的mRNA做成分子探针与青蒿基因组DNA杂交。由于产量增高,故与野生型相比,该探针与转基因青蒿DNA形成的杂交带的量较多。(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由图可知,农杆菌的作用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判断该课题组的研究目的是否达到,必须检测转基因青蒿植株中的青蒿素产量,若产量增高,则说明达到了目的。【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等,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10、神经递质激素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所有细胞甲亢小鼠体内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产生反馈抑制皮肤血管收缩能力下降,散热量较大;骨骼肌氧化分解葡萄糖的量减少,导致产热量减少【解析】

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具有感受刺激、传递兴奋、作为神经中枢、分泌激素等功能。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是: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后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二者的分泌减少。【详解】(1)下丘脑为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分泌神经递质和激素等信息分子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来调节机体的稳态。(2)胰岛素具有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功能,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全身所有细胞。(3)甲亢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高于正常小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升高时,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即便是给甲亢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量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4)寒冷条件下,机体为了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据题干信息,老年人皮肤毛细血管弹性降低,皮肤血管收缩能力下降,因此散热量较大;寒冷的时候,细胞代谢增强。但老年人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减少,氧化分解葡萄糖的量减少,导致产热减少,故寒冷条件下老年人体温较低。【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11、突触胞体降解基因突变小于抑制酶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增高;增加酶C(或“分解Aβ的酶”)基因的表达量【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阿尔茨海默是由非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破坏神经细胞所致,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等,而神经元细胞是神经调节的基本单位,记忆、认知都与人的大脑皮层有关。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信号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详解】(1)由题干信息“阿尔茨海默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导致形成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两种情形均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凋亡”,使患者脑部的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明显减少。这可能是由于神经元胞体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积累而引发细胞损伤导致。科研人员推断这种异常积累可能与降解Aβ的酶C表达量下降有关。(2)科研人员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的神经元DNA,对酶C基因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完全一致,说明正常人和患者的酶C基因一样,故酶C基因表达量的改变不是基因突变所致。(3)科研人员分别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神经元的酶C基因启动子的DNA片段,再分别用具有相同识别序列(CCGG)的HpaⅡ和MspⅠ酶切(但HpaⅡ不能切割甲基化的胞嘧啶)。正常人该DNA片段用Msp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与用HpaⅡ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的差值应为0,若患者的相应差值大于0,说明患者细胞中酶C基因启动子较多的序列不能被HpaII识别、切割,甲基化程度更高。(4)研究人员推测,患者神经元内的RNA聚合酶与酶C基因启动子结合受影响,进而影响了酶C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