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探析》10000字(论文)】_第1页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探析》10000字(论文)】_第2页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探析》10000字(论文)】_第3页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探析》10000字(论文)】_第4页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探析》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分析TOC\o"1-2"\h\u一、引言 4二、利率市场化概述 4(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4(二)利率市场化理论研究 4(三)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 5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 6(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 6(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7(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8四、结论与建议 11(一)树立服务理念,以服务创新促发展 11(二)立足自身优势,以技术创新促发展 11(三)加强内控管理,强化风险防范 12参考文献 13一、引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利率市场化正在成为国际市场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已然不可阻挡。爱德华·肖(EdwardShaw)的“金融深化理论”和罗纳德·麦金农(RonaldI.mckinnon)的“金融抑制理论”是我国实施信贷改革以来的市场化确定外国信贷利率的主要理论基础。世界银行的这一项研究发现,在率先实施资本市场主义利率改革的44个发达国家中,最终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例如,美国于1986年3月成功实施了货币利率制度改革;1994年10月,日本彻底完成了银行利率核算市场化制度改革。但大多数拉丁美洲发达国家由于在采取加息政策的过程中过于激进,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和改革的反复失败。我国基于市场利率基准体系的改革起步较晚。1996年6月1日,我国城市银行放开同业小额贷款利率,标志着我国贷款利率基准市场化改革正式开始实施。通过借鉴国外金融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了解到利率差的市场体系将加剧不同国家金融机构之间的价格竞争。而通过控制利率,商业银行将获得资产所有者和专业人士的更多权利,并且也可以根据其实际资产运营业务状况自行确定其利率水平。因此,商业银行正计划逐渐增加定期存款的成本和利率,以便继续增加定期存款,并逐步通过降低定期贷款成本利率以继续维持优质的银行客户资源,从而逐渐大大降低我国商业存贷款利差。而如今的现实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仍将存款和贷款收入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使得利率差的急剧收窄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如果一家商业银行不实现改革、不推动业务发展和创新,那么其将在未来失去竞争力,并被市场淘汰。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亟需借鉴外国银行的管理改革经验和发展经验,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探索调整金融业务管理结构,适应我国现实市场条件,扩大金融业务范围,加快金融业务模式创新发展步伐,实现金融多元化业务经营。二、利率市场化概述(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利率市场化是指行政机构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控制,主要靠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水平。管理机构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基准存款和贷款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及时调整利率。在短期内,控制贷款利率将对该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金融稳定产生积极影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全球市场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利率宽松控制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国际利率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二)利率市场化理论研究熊彼特第一次相对系统地介绍了创新理论,后来,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继续改进,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理论——金融创新理论。事件的目的是改善事件的运行方式或事件的结果。构成事件的元素或条件需要重新组合或重组。为了达到这个结果,必须通过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来实现创新。对于特定的创新形式,熊彼特在书中总结了五种特定形式:一种是创造性地生产新产品或显着提高产品质量,另一种是极大地改进了生产方法。重大改进:第三是为产品销售开拓新市场。第四是有新的来源来采购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第五,要有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或管理来组织产品方法。为了使这些创新成为现实,熊彼特认为人是关键,尤其是组织资源的企业家。正是由于企业家不断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才可以创新地促进社会进步。(三)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我国的货币利率自由市场制度改革启动始于1996年6月。截止2015年10月,存贷款基准利率长期浮动基准限制已基本放开。我国绿色利率改革正逐步采取"渐进式"的利率改革方法。不再放开银行外币存款和房贷利率,不再放开银行人民币定期存款和房贷利率;不再发布中国银行存款同业间存贷款本息利率,,不再发布外币存款和同业贷款本息利率;在银行改革存贷款本息利率时,第一个要求要求是放宽对银行同业贷款本金和利率的控制,然后才是放开存款房贷利率上的控制;在所有类型的银行利率改革中,将首先对商业银行进行改革,然后对政策性银行进行改革。此外,国家支持完善有关商业银行的利率体系,包括:创新存款外汇准备金管理制度,重新利率计算,公开市场利率操作和其他间接的中央银行等等控制风险手段,改革和不断改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基本结构,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机制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等。下表2-1显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表2-1我国利率市场发展进程时间发展进程1996.6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1997.6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正式放开1998.9银行间市场政策性金融债、国债发行利率正式放开2002.3将境内外金融机构对境内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统纳入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2003.8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2003.11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下限2004.1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基准利率浮动上限1.7倍2004.10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2004.11放开1年期以上小额外币存款利率2005.3中国人民银行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优惠利率返还给正常的贷款利率上限管理,同业存款利率开始由双方协商确定2006.8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至基准利率0.85倍2008.10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至基准利率0.7倍2012.6金融机构--2012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范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2013.7自2013年7月20日起,金融机构将全面放开贷款利率控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2014.11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范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2015.3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2015.5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2015.8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活期存款以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1.5倍)不变2015.10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资料来源:百度整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尽管中国的银行业起步较晚,但银行业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中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发展迅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于1996年开始大力进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决定性突破,存贷款利率监督体制的改革和放开正好像是一把双刃剑,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有两个方面,下面我将从资产、负债及其他业务和中间业务的角度深入仔细地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1.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有利影响(1)利率市场化将有助于加强商业银行资产定价的独立性,增强资产业务独立经营的能力。在长期的利率控制下,人民银行设置利率,大大扭曲了资本价值和市场流动性,无法直接反映其货币真实的供需关系。在房地产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手中获得了贷款定价授权,并根据市场环境、运营成本、客户条件和定价策略等因素独立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增加贷款定价的自主性,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更有效的管理其资产,优化其资产结,并增强其业务盈利能力。(2)利率市场化推动资产业务创新,优化资产结构。在利率管制阶段,贷款业务为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运作。因为利率管制,商业银行无法对贷款利率进行自主定价,此时,银行主要通过存贷款和利差产生收入,业务创新意愿与能力都很低。随着利率市场改革的推进,存贷款利差空间逐渐消失,商业银行必须创新资产业务,拓宽盈利渠道。(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优化贷款客户的结构,并有望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过去由于利率管制,虽然贷款利率相同,商业银行倾向于选择具有大量抵押资产的大公司,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这导致了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者的融资困难。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制不同的利率标准,对于风险较大的客户,可以提高利率作为风险补偿,相反地对于高质量的客户,银行就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保持长期合作,以实现贷款业务结构优化。2.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不利影响(1)利率市场化加剧了商业银行之间对资产业务的竞争。在利率控制阶段,贷款价格不能有效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银行资产业务同质化严重,导致银行竞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价格工具,最明显体现在营销技巧和服务上。利率市场体制改革以来,商业银行的独立定价能力和交易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深入,从非市场价格竞争向市场价格竞争的转变,价格竞争的实质是为客户提供不同市场价格的产品,并为不同市场和层次的客户提供歧视性服务,将严重损害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2)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为扩大资产业务规模,在面对部分资质较差的贷款客群时可能会发放贷款,但考虑到该类客户的风险水平相对较高,银行将通过“风险溢价”方法提高贷款利率,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还款压力,导致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如同2008年美国银行为盈利为次级贷款客户发放贷款,最终因次级还款人无法偿债导致“泡沫”破裂。(3)利率市场化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在利率控制期内,商业银行受到利率政策的保护,并获得了稳定的存贷款利差。在降低利率监管后,尽管商业银行可以设定自己的贷款利率定价,但考虑到市场的竞争情况加剧,商业银行只能选择降低利率以吸引客户以发展其业务,这导致商业银行的利率下降。(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1.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有利影响(1)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商业银行创新债务产品并增强其竞争力。利率管理控制期,商业银行仍然缺乏对存款业务的创新能力,银行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存贷款利差。在利率市场化推进之后,银行为吸引客群,创新多种存款品种。如智能通知存款可以满足客户对资金短期灵活性的要求,给与客户更多收益;结构性存款能够满足客户对收益更高的要求等。(2)利率市场化将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数额和总量的稳步提升。我们在加入WTO后,经济快速发展,大众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对通过银行进行融资的要求不断提高,银行自身在激烈的竞争和经济发展中对于资金的投向和需求也日益旺盛。唯有企业的负债和规模不断扩大,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处于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其进行融资的能力持续地提升,确保商业银行的各项流动性和资产运营业务的实有着一种稳固、可靠的资金来源。利率市场化赋予商业银行主动承担债务的能力,更有利于商业银行做大负债规模。2.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不利影响(1)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债务成本。由于负债资金市场竞争的激烈,商业银行为吸引更多客户资源,不得不提高其负债利率,如活期存款利率等。结果,商业银行的负债和资产成本上升,并进一步挤压了其他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2)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率水平的波动性将增大,增加了银行系统的脆弱性。作为基准利率的制订者——中国人民银行,也难以把握利率的走势,而商业银行只能成为利率价格的接受者,不能对利率做出准确的预判。因此,利率风险将对商业银行的收入和市场价值产生重大影响,更有可能促使其破产。(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1)中间业务品种少。外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种类丰富,相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种类较少的弊端比较明显。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市场中间业务进行了监督,一共列举出260多种具有开展资格的中间业务供商业银行操作。尽管国内商业银行也已经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但是由于开发的晚,与西方商业银行的20000多家中间业务相比,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就非常明显了。此外,国内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即同质化——各个银行之间没有进行自身品牌的树立和打造,只是一味地模仿和复制,使得自身的竞争力不强。最关键的是目前客户的多元化产品需求日益提高,而国内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不足,直接导致它们的产品落后,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和客户需求变化的速度,使得部分优质的客户资源逐渐流失,更无法和外资商业银行抗衡。(2)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受到许多限制,其中创新意识和能力差、金融机构分业经营、信息系统落后,综合人才匮乏这些问题出现了。结果,中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经严重同质化,业务种类仅仅局限于中央银行规定的九种,就以A商业银行来说,中间业务也只是局限于传统的结算、支付类中间业务,投资和金融衍生产品偏少,特别是信托业务、咨询类业务、代理类业务几乎没有产品推出。原因是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的独立运作,商业银行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不够,各个营业网点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听从总行的指示。更主要的是商业银行之间信息不共享,受到行业知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他们难以进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混业经营水平较低,中间业务发展的总体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显得十分落后。(3)观念落后。我国仍有许多商业银行尚未意识到中间业务对银行发展的积极影响,仍然坚持依靠传统存贷款业务提供主要收益,思想陈旧,没有把中间业务与传统的业务放在同等地位。大多数商业银行使用中介服务作为辅助工具来吸引客户进行存款和贷款。简而言之,即使这些商业银行引入了一些中间业务,但只是作为提高存贷款业务的一种手段。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控制经营风险、拓宽收益渠道、优化收益结构过程中的作用被忽视。这一做法直接导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无法顺利发展,政府部门尚未发布有关中间业务的相关政策。(4)收费混乱。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很少,在收费上却很混乱。近年来,由于对我国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个别产业的产能过剩,同时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入,外资商业银行和非金融机构的不断进入,使得原有的商业银行压力不断增加,为了保住优质的客户资源,就在中间业务的收费上采取了压低价格或是直接免费赠送的措施,例如一些简单的代收费业务,商业银行通过降价或赠送的方式,吸引客户到银行存款,以获取存贷款业务的收益,结果,商业银行无法收回中间业务的发展成本,甚至在业务的过程中还会产生额外的损耗,这加剧了国内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的信心不足。(5)专业人才缺乏。国内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中非常缺乏综合人才,这些综合素质的人才除了解银行业外,还要对信息技术、法律法规、投资业、基金、黄金、期货等等领域也有涉略。而我国的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使得这些综合性人才更加缺乏,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一直在加速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创新能力低下是其中最重要的,因为创新能力弱,于是只能模仿国外或是国内中间业务开展较好的商业银行,结果,国内商业银行存在中间业务同质化的严重趋势。在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中,我国商业银行很难开发具有个性特征的创新性中间业务产品。再有现今的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服务都很落后,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2.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动因(1)提升竞争力。由于外资银行逐渐进入,我国的金融市场规则趋于公平,市场更加的开放,竞争也更激烈。于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滞后情况相比,外资银行得益于国外中间业务发展较为成熟。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重心是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而外资银行在经营模式上就是以中间业务为中心,积极地进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不断创新和开发适合国内银行业市场的新金融产品。外资银行虽然受经营网点少、营销渠道受限等因素的制约,中间业务的开展不快,但是国内中间业务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外资银行借此机会提前争夺市场资源。国内商业银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在产品类型和服务质量方面很难与外国银行竞争,使得优质客户资源不断流失,由于外国商业银行进入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就凭借高质量的服务、创新的金融产品,吸引了大量的优质客户,在金融市场站稳了脚跟,借此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同时开展,渐渐扩大在金融市场的规模。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经营业务同质化,业务品种单一,在外资银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中资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资商业银行只有及时获取新的收益增长点,才能避免被市场淘汰。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根据客户的各方面显性、隐性的需求,来对中间业务进行多元化、品质化的定制服务,以此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提高您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优势。(2)扩大盈利空间。我国的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基金存款和贷款,通过利率差来获得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利率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利率”开始更加真实地体现资金供求关系,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完善,我国的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在不断地加深,随着各家金融机构陆续取消了利率浮动的限制,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初步实现。在这一发展趋势的刺激下,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利差空间不断缩小,经营压力逐渐增大。为了更快地适应新形势,商业银行开始尝试通过其中间业务,寻求一个新的盈利增长空间,来缓解经营业绩提升压力。这些中间业务具备了投资风险相对较低,投资资金质量和投资能力相对较好,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等特点,它们正日益成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持续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支柱。(3)降低经营成本。中间业务的发展可以为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而中间业务在财务报表中可以不体现,因此,银行可以预留风险准备金,而不必太担心发展中间业务、资本保证金等问题,由此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增长速度就提供了保障,为开展各项经营业务奠定基础。(4)满足客户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已实现了一个新的扩张和增长,社会团体可以获得自由分担的资本和额外投入,用来满足其他方面的需要,对金融服务质量要求也得到了改善。而中间业务中的结算类、代理类、新兴的理财业务都受到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面对多元化的客户和市场需求,商业银行正在积极开拓中间业务,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让金融服务更加定制化、专业化,成为商业银行和客户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让我们对于银行业务的方式,从传统银行柜台的原始自动处理方法转变为直接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于银行的各种业务进行了自助式办理,这种速度和便利性可以显著改善和提高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的质量,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认可,加强了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和品牌认可度,结果,与商业银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在社会上的声誉,也促进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开展。(5)降低经营风险。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增速减缓,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利率的市场化不断深入,存贷款业务利息差与商业银行日常营业收入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不良贷款数量的增加,这也将导致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但是部分中间业务,尤其是狭义的中间业务,其存在的风险十分小,几乎不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6)降低金融脱媒的影响。2013年,阿里巴巴发布了“月宝”理财产品,通过支付宝平台向用户进行宣传和推广,一出现就迅速地抢占了金融市场的资源,其他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移动互联网理财产品,整个金融市场的理财产品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和特色,一些商业银行的固定客户也纷纷调整了资金的配置,并将原先存放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转移到互联网金融平台;同时,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需求在股票、债券上都可以等到满足,这直接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业务、存贷业务。然而我国金融市场中频繁涌现的各种投资、理财产品并不完全具有专业性,商业银行完全能够为各家提供理财产品的公司和企业提供专门的理财产品顾问服务,开展购买债券、黄金、股票等理财产品服务。面对金融脱媒的影响,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开间业务,留住现有客户并吸引新客户,创造全新的盈利增长点。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风险(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些风险直接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中间业务盈利能力,更直接影响其他中间业务给我们带来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随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尤其是部分狭义的表外业务,如衍生品业务,市场价格的波动(包括利率、汇率)就可能导致商业巨额的损失。以2008年的次贷危机为例,美国商业银行参与次级贷款业务和次级证券投资(高杠杆),最终因“泡沫”的破裂导致银行破产。(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一种泛指商业银行在其履行业务合同时,由于其业务服务对象的主观上或者客观上的原因发生违约,不能正常地履行其合同义务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损害。我国传统银行业务涉及到的信贷风险范围和类型中,信用风险所占的比例较大。但伴随着中间业务的发展,尤其是狭义的中间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并未减小,反而愈演愈烈,如担保类的表外业务(包括银承、信用证等)、承诺类的表外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同时加上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定价权增强,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业务的成本将会提高,违约概率也会增加,一旦发生企业违约,狭义的表外业务将迅速转变成表内的不良资产,结果,商业银行必须承担巨大的信用风险。(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来自银行内部,主要由于银行的运营、工作人员和操作系统或者突发的外部事件导致银行利润遭受损失的风险。一方面,因为中间业务属于新兴银行业务,银行员工及系统无法适应新业务的需求,导致在操作上容易出现纰漏;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提高了银行的定价能力,银行员工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的主动操作空间就更大,更容易出现寻租与违规操作。四、结论与建议(一)树立服务理念,以服务创新促发展服务是银行的使命,应该贯穿银行发展的全过程,只要有业务发生,就有客户服务存在。只有让客户留下好印象,经营才能长久,客户才会对银行产生信任和依赖感。过去因利率管制与牌照限制,银行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脱离客户的问题,在利率的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影响下,商业银行越来越意识到服务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银行必须确保客户财产的隐私和安全,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有针对性、全方位的服务方案。在客户服务方面,银行厅堂是接触客户的一线领域,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的岗位就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方法的培训,加强厅堂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完善对厅堂环境的维护等,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促进银行发展。(二)立足自身优势,以技术创新促发展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经营多年,已拥有物理网点、客户沉淀、资金积累以及经营牌等优势。商业银行要转型升级,应当立足于现有优势,引入新兴技术,在一些核心领域形成自己的独有竞争优势。商业银行的线上银行业务起步较互联网金融公司更早,银行网银在大额支付方面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更加可靠,商业银行应利用现有的在线银行客户和技术平台的优势,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服务,基于现有的网银客群优势、技术平台优势,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投入与开发。通过加强网上银行渠道应道,抢占网上支付市场,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支付效率。同时,您还可以使用网上银行来解决用户过去必须去网点营业的问题,通过线上平台实时查询往来交易明细等信息,实现24小时服务不间断。而且银行凭借其积累管理优势,可以在便捷客户的同时,提高网络交易的安全性,确保客户可以用的安心。(三)加强内控管理,强化风险防范1.建立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改善管理体系需要改善银行的公司管理结构和风险管理框架。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构建以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以及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构成的决策管理体系,形成各司其职、分级管理的风险管理架构,明确各级风险管理职责,并为风险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在风险管理框架方面,银行要设立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明确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控制和信息交流,形成统一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并采用业务活动,业务情景等方法。压力模拟测试等。风险评估。2.完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主动开展各类风险体系的评估,通过对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