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1(解析)_第1页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1(解析)_第2页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1(解析)_第3页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1(解析)_第4页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1(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1(解析)现代文阅读1

上海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剧作家与戏剧性

①一出戏演完了,当你随着人流涌出剧场的时候,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声:“不错,真有戏!”或者是:“我都要睡着了,没戏!”“有戏”或“没戏”是观众评价一出戏的常用标准。可是,究竟什么是“戏”呢?我们通常所说的“戏剧性”究竟涉及一些什么问题?剧该如何对待“戏剧性”呢?

②美国戏剧理论家贝克曾经对“戏剧性”一词进行了探讨,他说,“在日常用语中,‘戏剧性’这个词的意思有三个:(1)戏剧的材料;(2)能产生感情反应的;(3)在剧场条件下完全可以上演的……只有第一、二两个定义才合乎‘戏剧性’,而第三个则应该是‘剧场性’。同时,第一个定义太抽象,可以不用。那么‘戏剧性的’就只专用于‘能产生感情反应’,那么各种混淆也就一扫而清了。”可是,如果我们认真探讨这个结论,就会由此生发出一系列新的问题:剧作家究竟靠什么“产生感情反应”?为了得到观众的“感情反应”,剧作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剧作家同小说家、抒情诗人都要使读者、观众“产生感情反应”,他们的工作又有什么区别呢?

③英国的威廉·阿契尔在《剧作法》一书中指出:“关于戏剧性的唯一真正确切的定义是:任何能够使聚集在剧场中的普通观众感到兴趣的虚构人物的表演。”他认为:“任何进一步限制‘戏剧性’一词含义的企图,都只不过是表现了这样一种看法——某些表演形式将不会使观众感到兴趣,而这种看法常常会被实践所否定。”如果我们正视创作实践存在的复杂情况,就不能不承认阿契尔这种看法的合理性。假如有人认为一个剧本的某种处理方式是具有戏剧性的,就匆忙做出结论:不这样处理就不会产生戏剧性。这种论断,十有八九要被新的创作实践所推翻。

④由此可见,对“戏剧性”一词下的定义大都过于笼统;再进一步限制这个词的含义,又难免失于武断。我们的剧作家们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尽管如此,人们却在广泛地使用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事,它充满了巧合,出人意料,就会有人说:“这真是戏剧性的!”人们在街头观看一场争吵,有人逐渐失去了兴味,又会说:“走吧,没戏了!”甚至人们在读小说、看电影时,如果感到枯燥无味,也会失望地说:“没戏!”至于在文学评论、电影评论中使用“戏剧性”这一概念,把它作为评价作品的标准,更是不乏其例。

⑤有人说,剧作家并不是先要从理论上搞清什么是“戏剧性”才去写戏。这也许是对的。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过:他在写小说之前,曾经看了不少短篇小说,却没有读过一部“小说作法”之类的东西。他是反对这类东西的。在戏剧领域中,成文或不成文的法规自古有之,但这类法规,对剧作家的创作实践未必有多少用处。法国著名的剧作家博马舍在为“严肃戏剧”(即“正剧”)辩护时,曾经激动地质问那些“规则”的制造者们:“规则在哪个部门的艺术里曾经产生过杰作?”戏剧历史表明,真正有成就的剧作家都是敢于突破成规、勇于创新的。

⑥但是,这也绝不是说剧作家就不需要认真研究戏剧创作的特性,不需要去掌握有关戏剧创作特殊规律的基本原则。袁枚曾经说过:“变尧舜者汤武也,然学尧舜者莫善于汤武”、“变唐诗者宋元也,然学唐诗者莫善于宋元”。学和变是辩证的统一。不学,就谈不到变;不变,就难免流于食古不化。

⑦艺术的特性包含的内容往往是具体的。小说家、电影家、戏剧家以及诗人、画家等等,都要竭力使读者、观众对自己的作品“发生兴趣”、“产生感情反应”。他们要获得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深刻地理解不同艺术样式的特殊表现手段。所谓“小说味”、“电影味”、“诗味”、“戏剧性”,就是由不同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段形成的。因此,要搞清“戏剧性”一词的具体含义,首先就要弄清:戏剧艺术的特殊表现手段是什么?

4.第⑥段画线的词语“食古不化”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概括了上文对“戏剧性”概念诠释的倾向性。

B.反映了剧作家认识“戏剧性”所遭遇的困难。

C.表明现有对“戏剧性”的诠释都不足以参考。

D.能引发读者对“戏剧性”概念的进一步思考。

6.下列对“戏剧性”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A.能产生感情反应的艺术形式都是戏剧性的。

B.戏剧性的处理方式总是唯一而不能替换的。

C.懂得戏剧性是剧作家创作实践的理论前提。

D.戏剧性由戏剧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段所形成。

7.第⑥段提出“这也绝不是说剧作家就不需要认真研究戏剧创作的特性”的观点,并引用袁枚的话加以证明。请具体分析这里的引用是如何证明观点的。

8.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上海市奉贤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10分)

①中国在20世纪上溯的几千年中,创造了世上无与伦比的古典诗歌的辉煌。这些由方块字铸成的古代瑰宝,是东方审美创造的极品。这些超越时空的永恒的语言,它以高贵的形式,华彩的节奏,典雅的词汇,特别是隽永的意境,造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诗意世界。音乐、色彩和非凡的想象力的综合,传达着古老文明的迷人神韵。它凝聚着人们关于追求功名和理想,咏叹乡情和友爱的情怀:寄情于田园,流连于山水,一树枫叶的怀想,几枝红豆的相思,微风中的燕子,细雨中的游鱼,大漠的孤烟,春江的花月,在露水的晶莹中颤动的花枝,还有深深庭院中的无望的等待……这一切,经过无数代诗人的锦心绣口编织而成的、永久的心灵的梵音,正是这个建立在悠久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古老民族的永世的骄傲。

②而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灾难,促使人们对那一切产生了怀疑。此时的中国是在强敌逼境下的节节败退中无路可走。当时的普遍想法是,苟能救亡图存而宁肯抛却一切。中国诗界更是如此,经过上个世纪那一批改良主义者的并不成功的探路,如今好不容易终于寻到了“诗体大解放”这一服妙方。于是,下决心对以往的旧古董来一番天旋地转的“大破坏”。胡适有言:“文学革命一面是推翻那几千年因袭下来的死工具,一面是建立那千年来已有不少文学的成绩的活工具;用那活的白话文学来代替那死的古文学,可以叫做大破坏,可以叫做大解放,也可以叫做建设的文学革命。”

③打破山林的宁静,装进工业时代的喧嚣,那些由经典的节律和音韵造出的完美受到了轻蔑。中国人好像下定了决心,不惜以一个空前的大破坏,来重建一种理想的诗歌秩序。当时人们要做的事,就是竭力要把他们新发现的白话诗,做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圆润剔透的古典诗。用当时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要把诗做得不像诗”。这里有一种“破坏”的快感,也有一种从头做起的创造的愉悦。那时的这一班人,像胡适、陈独秀等,他们是开路的先行者,是一迳地往前走的,沿路撒下了“尝试”的果实。他们只知试验创造,他们的目光只望着前面,他们没有、也不会想到回头看看,看看风烟迷乱之处的“战场”上的狼藉景象。

④而实际上,中国新诗在它的草创期就留下了许多弊端。当时也不乏一些有远见的人对此有过评论。就在白话新诗起步之初,当时积极参与新诗革命的俞平伯,就看到白话的“词汇贫乏”,很多都要“借材异地”,以及他认为的“缺乏美术的培养”等。很早,俞平伯就精辟地指出:“白话诗的难处,不在白话上面,是在诗上面;我们要紧记,做白话的诗,不是专说白话。白话诗和白话的分别,骨子里是有的,表面上却不很显明,因为美感不是固定的,自然的音节也不是拿机器来试验的。”俞平伯这些话写在新诗初起的1919年,实属难得。

⑤还有周作人,他拥护白话新诗的产生,自己也写过像《小河》那样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但他对新诗也有较为尖锐的批评。他在给《扬鞭集》写的序中说过,他“不佩服”白话诗的“白描”和“唠叨的叙事”——“我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周作人说:“经过了许多时间,我们才渐渐觉醒,诗先要是诗,然后才能说到白话不白话,可是甚么是诗,这问题在七八年前没有多少人讨论的”,“新诗运动的起来,侧重白话的一方面,而未曾到诗的艺术和原理的一方面。一般写诗的人以打破旧诗的范围为唯一的职志,提起笔来固然无拘无束,但是甚么标准都没有了,结果是散漫无纪。”

⑥从清末的“诗界革命”到五四的“新诗革命”,这一场具有强大震撼力的、关于中国诗歌从古典到现代的大变革,从最初的试验到广泛的实践,走过了跨越19—20世纪的漫长道路。几代诗人为探讨中国诗歌的新生付出了心力。对这一丰富而曲折的变革历程的简单概括,大抵就是:走了两个步子。这两个步子,一是“以旧风格表现新内容”,一是“诗体大解放”。前者被认为是改良的,后者则被认为是革命的。

⑦一般都认为从诗体解放入手,是一种彻底的、不妥协的革命之举。“革命”是一种革故图新的行动,是对于“旧皮囊装不了新酒浆”的彻悟。借用郭沫若《女神之再生》诗中一场恶战之后黑暗中传来的一段对话,来印证此一时期的“革命思想”也许是有趣的,对话是:“破了的天体怎么处置呀?”“再去炼些五色彩石来补好吧!”“那样五色的东西此后莫中用了,我们尽他破坏不再补他了!”“破了的天体”是“弃”是“补”,这当然只是一个比喻。其实“补”的办法经诗界革命的实践,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而五四时期的全盘否定的“弃”,恐也未见正确。事实是,对于一个悠久的传统而言,多大的“革命”都难以造成实际上的断裂。传统是一道长流水,当然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⑧革命总是暴风骤雨般的袭击和取代。它的不可阻挡的迅雷之势,总有一种暴力造出的粗糙。诗是艺术的,艺术的变革而采取革命的办法,难免会留下诸多“病症”。例如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诗革命,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白话”而忽视“诗”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中国诗歌为寻求与现代的社会人生的契合,以及在承载人的现代思想情感的伟大目标上,经过自“诗界革命”到“新诗革命”的长期试验,最后作了可以说是充满危险的选择,这就是,在它应严的“告别古典”的仪式中,的确蕴涵了为思想而轻忽艺术的隐患。

⑨那一代人都把兴趣和激情倾注于诗体的改革上了。他们在为了使诗实现人与他的现实状态相适应的路途上,的确拥有前无古人的胆识与魄力。然而,他们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至于在百年后的今日,当人们在获得一种崭新的方式表现他们所拥有的诗意时,猛一回头,却发现他们的这种“拥有”乃是一种“不拥有”——尽管人们可以责难中国人对于传统诗意的怀旧、甚至守旧的心态,但几乎所有的责难都无法回避如下的事实:较之古典诗歌精美的极致,新诗在艺术形式上的粗粝,以及人们在运用白话的方式以表述他们的情感时所产生的力不从心的沮丧!

4.(2分)第②段加点词“旧古董”在文中指的是

5.(3分)下面所选的白话诗,完全不带有中国“古典”特征的一项是()。

A.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闻一多《红烛》)

B.楫已飘流,柁已腐烂,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唤,怒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郭沫若《凤凰涅槃》)

C.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D.动力一定要胜利,而阻力一定要消灭!这动力是创造的劳动力,和那一团风暴的大意志力。(阿垅《纤夫》)

6.(5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提倡“要把诗做得不像诗”,但是周作人却认为“诗先要是诗”。请联系教材中郭沫若先生所作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3.(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其思想基础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

②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众多,如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言,心声也;书,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如此。

③尽管在具体表述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的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阐释目的,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至少是在认定,孟子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孟子认为,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的本意。这一观点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解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还有一点比较隐蔽,那就是对语言文学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而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正是_______,即使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也是无处应用的。当然,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述中,“文”的这类功能也一再被确认。众所周知,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这其中潜藏的,传之其人”,则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具备上述功能的“文”已经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感通的桥梁、是创精神永存的保证。显而易见,乃是被经典著作及文人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长久的拥护

④“文如其人”命题存在深厚的思想基础,表述的是一种“贵真”的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中国古代文艺观中的“真”尺度一方面要求作家真诚地表述真实的思想情感,一方面要求作品具备完满呈现真情实感的水平。当“真”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具有“应然”意义了。

(摘编自徐楠《“文如其人”命题探微》)

材料二:

①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既从先秦时期孟子开创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的批评传统导出,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

②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歌德曾指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③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卡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两个命题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却共同揭示着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共同的文学规律”。当然,钱锺书曾经做过毕析,认为文如其人“乃读者由文以知人”,也体现着不同民族诗学并非趋同的独特性。

(摘编自《文学风格论与当下文学实践》)

(1)根据上下文,请在材料一第③段划线处填入“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德潜说:“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展千乘;读少陵诗

B.“以意逆志”等学说,为“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学界长久的拥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C.先秦时期的“知人论世”说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养分,得以形成成熟的“文如其人”说。

D.西方的“风格即人”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与“文如其人”共同揭示出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

A.从《汉书》“诗可以观风俗知薄厚”可知,通过诗可以认识创的情感、心理,进而合理的推断民风与政治状况。

B.《文心雕龙》中“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两句,对“文”与“人”的关系进行高度概括,这一见解堪称深刻。

C.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反映出李白诗意的生活,透露浪漫的气息。

(4)“文如其人”肯定了作品能承载创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风格即人”注到艺术家气质个性与其作品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请借鉴上述理论

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4.(11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宗白华先生钻研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征,对中国人审美活动和文艺实践长期思考,提出中国美学史上存有“错彩镂金”和“出水芙蓉”两种不同的美感形态或曰美的理想。这两种形态和理想不仅表现在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各个方面

②鲍照将谢灵运的诗与颜延之的诗比较,说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雕绩满眼”。钟嵘《诗品》载汤惠休的话云:“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宗先生认为,前者更多给人华丽、缤纷、璀璨的审美感受,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明清瓷器以及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等;而后者偏向给人清幽、淡雅、秀丽的审美感受,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渊明的诗、宋代的白瓷等

③在宗先生看来,这两种形态的美大体以魏晋六朝为界。魏晋以前,社会比较倾向“错彩镂金”的美,可以推知先秦诸子所处的艺术环境主要是“铺锦列绣,雕绩满眼”的世界。而从魏晋开始,即认为“芙蓉出水”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陶渊明作诗文、顾恺之作画,□看重文字雕琢和笔墨华丽,追求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些都意味着美学史上的思想解放,“诗、书、‘画等开始成为活泼泼的生活的表现

④这种美学思想土壤的松动和翻垦,早在先秦哲学家那里已见凿孔和裂豁。面对商周繁盛礼乐制度下的文艺现象,虽然孔孟等儒家总体上因尊重礼乐而取肯定态度,于民无益,于国有害,反对各类文艺。老子崇尚返璞归真,明确说“五色令人目盲,乱五色,淫文章,乱五声,淫六律,对后来美学思想的流徙无疑埋下了伏笔。魏晋六朝审美风向的变迁,则是“伏笔”从后台跃上前台的时代书写。

⑤“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两种美感形态和审美理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一直波澜起伏,汩汩而下。宗先生指出:“六朝的镜铭:‘鸾镜晓匀妆,一朵芙蓉出。’在镜子的两面就表现了两种不同的美。”“初唐四杰,还继承了六朝之华丽,就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更高的境界。李太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从建安来,垂衣贵清真’。‘清真’也就是清水出芙蓉的境界……宋代苏东坡用奔流的泉水来比喻诗文,他要求诗文的境界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而要上升到表现思想感情的境界。平淡并不是枯淡。中国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

⑥当然,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认为这两种美实际上应“相济有功”。我们现在的京剧演员及舞台装饰艳丽华美,却仍不失动人魅力。宗先生点明“‘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彩’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又触及美感的多样性和深度研究,值得深究和讨论。

(节选自钱念孙《美学散步的风仪与胜景——宗白华的人生和学术》)

(1)下列词语填入第③段空格中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既又

B.不也不

C.不仅还

D.不而

(2)依照文意,下列最不符合“芙蓉出水”美感形态的一项是

A.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B.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D.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沈周《竹堂寺探梅》)

(3)宗白华认为“芙蓉出水”是更高的美的境界,请结合文章概括原因。

(4)联系全文,分析第⑥段作用。

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材料一:

①2019年2月21日是第二十个“国际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正式发布了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重要永久性文件《岳麓宣言》,号召国际社会就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达成共识。濒危语言面临的困境,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更多关注。

②全球濒危语言的保护现状,不得不说有点“骨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发现,世界上现存的语言有7000多种,但有95%的语言目前只由占全球总数4%的人使用,平均每个月就有两种语言消失。语言学家不无忧虑地感慨,濒危语言消失的速度将快过濒危动植物;语言学可能将成为历史上惟一一门看着自己消失的学科。

③不过,对于语言多样性的未来,似乎不必过于悲观。随着相关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最新应用,濒危语言抢救的速度在加快,参与范围也在扩大。和传统手段相比,新兴数字技术正在带来一些改观,表现为语言存档速度和能力的提升。澳大利亚的语言学家与谷歌合作开发的人工智能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转录原住民语言,为语言学家节省了数百万小时的时间。效率的提升,为全面记录濒危语言提供了可能。

④除了能为濒危语言建“数据博物馆”,人工智能更积极的作用还在于互动学习的开发。在澳大利亚,研究人员为了帮助原住民儿童学习他们的语言,开发了一种低成本、易运输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记录孩子们的语言技能,并协助老师追踪他们的学习进度。在新西兰,有人开发出帮助爱好者练习毛利语的人工智能程序。该程序不仅能用英语和毛利语回复信息,还能过滤语法错误。濒危语言保护者发现,把不同的原住民语言和流行的应用程序结合起来,对于维持濒危语言的活跃度会有很大帮助。人工智能在这方面的能力,目前仅被开发出了冰山一角。

⑤人工智能会成为濒危语言的救命稻草吗?从某种程度上讲,的确可以。如果使用到位,至少能避免重演“一个人带走一种语言”的尴尬。不过,它依然不能有效地解决语言使用热情问题。实际上,在语言政策趋于开明的现代社会,濒危语言更难以摆脱的威胁是在社会变迁中跟上时代的压力。鼓励更多人使用濒危的母语,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和资源支持,缓解社会结构性和趋势性变化带来的冲击。有语言学家研究了墨西哥的原住民社区发现,为濒危语言提供社区支持至关重要。有了相应的社区图书馆、社区组织等,不但人们更有凝聚力,他们的语言也有了生存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工智能和技术手段再发达,都要以人为归宿。否则,它只能为濒危语言搭一个留待后人进行再发现的中转站或庇护所而已。

⑥帮助濒危语言的使用者打开更广阔的世界,或许才能成就真正意义上的挽救。

(摘编自刘天亮《给濒危语言更广阔的世界》,《人民日报》2019年02月22日)

材料二:

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少数民族语言多达140种,其中大部分处在濒危状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主持“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项目,出版了一套“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我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丛书”,系统梳理了上世纪50年代少数民族语言普查的资料。这些资料对少数民族语言的记录、传承和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②我们认为,濒危语言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公约中加以保护。但是,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与我们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专家产生了分歧。他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包括语言,因为语言并未列入保护对象。当时我对此很不理解,但是后来多次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们一起讨论,才感觉到语言问题比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复杂得多,面要广得多,主要是因为语言的本质是作为交际工具服务于民族、族群等社会群体,跟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在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濒危语言委员会议上,我提出一个议案,既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没有包括语言,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另外做一个公约,保护濒危语言?因为濒危语言是一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2018年,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举办,通过了《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岳麓宣言(草案)》,以期有效地保护和抢救濒危语言。但一般来说,像行动纲领、宣言之类的东西,是没有约束力的,我还是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能形成一个约束性的文件,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那样。语言作为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交际功能、文化载体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资源保护功能上承担的义务要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得多,深得多,也复杂得多,需要采取硬性措施来保护濒危语言,才能避免民族文化因语言消失而蒙受损失。

(摘编自孙宏开《语言是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一中的“骨感”在文中含义是:。(2分)

5.针对上述选文材料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言学家认为濒危语言消失的速度快过濒危动植物,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相比,保护语言多样性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B.借助人工智能进行语言存档,为濒危语言建立“数据博物馆”,这样就能够避免因最后一位使用者去世而使该语言灭绝的情况。

C.相较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在交际功能、文化载体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资源保护功能上要承担更广、更深、更复杂的义务。

D.材料一、二的观点存在相通之处,都认为濒危语言的保护不能单纯依赖科研人员和专家学者,还需要合理的政策、资源和社区支持。

6.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联合国出台的文件《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中认为:“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每一种语言都蕴涵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

B.“方言肖其山川风土”是古今中外的普遍共识,南北朝的颜之推亦持此论,认为“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讹钝”。

C.体现少数民族英雄精神的史诗《格萨尔》《玛纳斯》等均以其本民族语言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倘若语言的传承断档,史诗就会失传、消亡。

D.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濒危语言志》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标志性成果,是一份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

7.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8.以下是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濒危语言仙岛语的情况。阅读上述材料后,小明准备向相关部门呈送自己拟定的《保护和抢救仙岛语的建议》。请代小明完成该建议,不少于80个字。(4分)

仙岛人是分布在云南省盈江县中缅边界的一个人群,使用属于藏缅语族的仙岛语。据2002年12月统计,仙岛人只有76人。据老年人回忆,50年代以前仙岛人的人口比现在多,还坚持使用自己的母语。但50年代以后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语言兼用、语言转用的现象不断增多。目前,有些先岛人已失去母语,转用了汉语;有些虽还使用仙岛语,但大多是双语人。仙岛人对本族语言虽有着天然的、浓厚的感情,但普遍意识到使用仙岛语的人太少,完全有可能被使用更普遍的语言所代替。这种开放型的语言观念在仙岛人中占主流,特别是青少年,认为不管使用什么语言都以实际需要为准,不担忧母语是否会消亡。

上海市松江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文,完成4-7题。(11分)

材料一:

①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②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三才章》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③“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④“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材料二:

①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的“差序格局”。区别于西洋的团体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儿清清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中心。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运。

②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伦”字下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

③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④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⑤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乡土社会中,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他的主轴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而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这些都是事业社群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4.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选点,能使“学”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在儒家思想中,“孝”以“仁”为根据,并在家庭和社会的实践中彰显意义。

5.材料二中“人伦”的含义是__________。(2分)

6.根据两则材料,可以推断出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将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兼有生产和生活功能,因此“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规范。

C.“孝”的本质属性是“仁爱”,仅从外在形式判断是否“孝”,是值得怀疑的。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中国传统的“孝”在现代社会已无提倡必要。

7.费孝通先生说“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请运用材料二的相关观点,分析“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原因。(4分)

现代文阅读1

上海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剧作家与戏剧性

①一出戏演完了,当你随着人流涌出剧场的时候,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声:“不错,真有戏!”或者是:“我都要睡着了,没戏!”“有戏”或“没戏”是观众评价一出戏的常用标准。可是,究竟什么是“戏”呢?我们通常所说的“戏剧性”究竟涉及一些什么问题?剧该如何对待“戏剧性”呢?

②美国戏剧理论家贝克曾经对“戏剧性”一词进行了探讨,他说,“在日常用语中,‘戏剧性’这个词的意思有三个:(1)戏剧的材料;(2)能产生感情反应的;(3)在剧场条件下完全可以上演的……只有第一、二两个定义才合乎‘戏剧性’,而第三个则应该是‘剧场性’。同时,第一个定义太抽象,可以不用。那么‘戏剧性的’就只专用于‘能产生感情反应’,那么各种混淆也就一扫而清了。”可是,如果我们认真探讨这个结论,就会由此生发出一系列新的问题:剧作家究竟靠什么“产生感情反应”?为了得到观众的“感情反应”,剧作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剧作家同小说家、抒情诗人都要使读者、观众“产生感情反应”,他们的工作又有什么区别呢?

③英国的威廉·阿契尔在《剧作法》一书中指出:“关于戏剧性的唯一真正确切的定义是:任何能够使聚集在剧场中的普通观众感到兴趣的虚构人物的表演。”他认为:“任何进一步限制‘戏剧性’一词含义的企图,都只不过是表现了这样一种看法——某些表演形式将不会使观众感到兴趣,而这种看法常常会被实践所否定。”如果我们正视创作实践存在的复杂情况,就不能不承认阿契尔这种看法的合理性。假如有人认为一个剧本的某种处理方式是具有戏剧性的,就匆忙做出结论:不这样处理就不会产生戏剧性。这种论断,十有八九要被新的创作实践所推翻。

④由此可见,对“戏剧性”一词下的定义大都过于笼统;再进一步限制这个词的含义,又难免失于武断。我们的剧作家们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尽管如此,人们却在广泛地使用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事,它充满了巧合,出人意料,就会有人说:“这真是戏剧性的!”人们在街头观看一场争吵,有人逐渐失去了兴味,又会说:“走吧,没戏了!”甚至人们在读小说、看电影时,如果感到枯燥无味,也会失望地说:“没戏!”至于在文学评论、电影评论中使用“戏剧性”这一概念,把它作为评价作品的标准,更是不乏其例。

⑤有人说,剧作家并不是先要从理论上搞清什么是“戏剧性”才去写戏。这也许是对的。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过:他在写小说之前,曾经看了不少短篇小说,却没有读过一部“小说作法”之类的东西。他是反对这类东西的。在戏剧领域中,成文或不成文的法规自古有之,但这类法规,对剧作家的创作实践未必有多少用处。法国著名的剧作家博马舍在为“严肃戏剧”(即“正剧”)辩护时,曾经激动地质问那些“规则”的制造者们:“规则在哪个部门的艺术里曾经产生过杰作?”戏剧历史表明,真正有成就的剧作家都是敢于突破成规、勇于创新的。

⑥但是,这也绝不是说剧作家就不需要认真研究戏剧创作的特性,不需要去掌握有关戏剧创作特殊规律的基本原则。袁枚曾经说过:“变尧舜者汤武也,然学尧舜者莫善于汤武”、“变唐诗者宋元也,然学唐诗者莫善于宋元”。学和变是辩证的统一。不学,就谈不到变;不变,就难免流于食古不化。

⑦艺术的特性包含的内容往往是具体的。小说家、电影家、戏剧家以及诗人、画家等等,都要竭力使读者、观众对自己的作品“发生兴趣”、“产生感情反应”。他们要获得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深刻地理解不同艺术样式的特殊表现手段。所谓“小说味”、“电影味”、“诗味”、“戏剧性”,就是由不同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段形成的。因此,要搞清“戏剧性”一词的具体含义,首先就要弄清:戏剧艺术的特殊表现手段是什么?

4.第⑥段画线的词语“食古不化”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概括了上文对“戏剧性”概念诠释的倾向性。

B.反映了剧作家认识“戏剧性”所遭遇的困难。

C.表明现有对“戏剧性”的诠释都不足以参考。

D.能引发读者对“戏剧性”概念的进一步思考。

6.下列对“戏剧性”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A.能产生感情反应的艺术形式都是戏剧性的。

B.戏剧性的处理方式总是唯一而不能替换的。

C.懂得戏剧性是剧作家创作实践的理论前提。

D.戏剧性由戏剧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段所形成。

7.第⑥段提出“这也绝不是说剧作家就不需要认真研究戏剧创作的特性”的观点,并引用袁枚的话加以证明。请具体分析这里的引用是如何证明观点的。

8.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一味学习前人的戏剧创作经验,拘泥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5.C6.D

7.袁枚指出商汤周武王的执政与宋元的词曲创作,都是在充分学习过去成果的基础上才有变革的,这就表明学习才能变,变才能不被过去的成果所局限,从而证明了剧作家需要认真研究戏剧创作特性的观点。

8.文章先由日常现象引出讨论对象,即戏剧性和剧作家(或引出论题:剧作家该如何认识和对待戏剧性);然后借助美英戏剧理论家的观点分析戏剧性的定义;进而指出“戏剧性”定义困难和概念在日常被广泛使用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剧作家不必先搞清“戏剧性”再去创作;接着补充指出剧作家研究戏剧规律也是必要的;最后提出理解不同艺术的特性尤其戏剧艺术的特殊性对搞清“戏剧性”含义的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第⑥段结尾说“不变,就难免流于食古不化”,结合上文“学和变是辩证的统一”可知,这里面的“变”指的是学习前人的优秀经验,加以变通和创新;“不变”则是指盲目继承,不知变通,不能创新。本文谈的是戏剧创作的问题,因此可知“食古不化”指是学习前人的戏剧经验拘泥于传统,不知变通。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的能力。

C.“都不足以参考”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第四段只是说“过于笼统”“难免失于武断”。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都是戏剧性的”说法过于绝对,由原文可知“‘戏剧性的'就只专用于‘能产生感情反应’,那么各种混淆也就一扫而清了”是美国戏剧理论家贝克的观点,而说“可是,如果我们认真探讨这个结论,就会由此生发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显然不同意这一观点。

B.“戏剧性的处理方式总是唯一而不能替换”不当,原文是说“假如有人认为一个剧本的某种处理方式是具有戏剧性的,就匆忙做出结论:不这样处理就不会产生戏剧性。这种论断,十有八九要被新的创作实践所推翻”,可见选项说法没有依据。

C.“懂得戏剧性是剧作家创作实践的理论前提”不合文意,原文说“有人说,剧作家并不是先要从理论上搞清什么是‘戏剧性’才去写戏。这也许是对的”,并且说“这类法规,对剧作家的创作实践未必有多少用处”。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⑥段引用了袁枚“变尧舜者汤武也,然学尧舜者莫善于汤武”“变唐诗者宋元也,然学唐诗者莫善于宋元”两句话,第一句说的是汤武学习了尧舜的做法成就一番帝业,第二句说的是宋元词典的创作是因为学了唐诗才有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也就是说无论是政界还是文化都要有学习前人的态度,从而也就证明了“这也绝不是说剧作家就不需要认真研究戏剧创作的特性”。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本文可分为六层。

第①段为第一层,由观众看戏的常见反应写起,引出论题“剧该如何对待“戏剧性”呢?”;

第②段到第③段是文章的第二层,“美国戏剧理论家贝克首经对‘戏剧性’一词进行了探讨,他说……”“英国的威廉·阿契尔在《剧作法》一书中指出……”列举美国戏剧理论家贝克和英国的威廉·阿契尔的观点,分析戏剧性的定义;

第④段到“把它作为评价作品的标准,更是不乏其例”是第三层,指出“剧作家们在这里遇到了困难”;

第⑤段是第四层,说的是“剧作家并不是先要从理论上搞清什么是‘戏剧性’才去写戏”;

第⑥段是第五层,“这也绝不是说剧作家就不需要认真研究戏剧创作的特性,不需要去掌握有关戏剧创作特殊规律的基本原则”指出剧作家需要认真研究戏剧创作的特性;

第⑦是第六层,指出“艺术的特性包含的内容往往是具体的”,最后总结出“要搞清‘戏剧性’一词的具体含义,首先就要弄清:戏剧艺术的特殊表现手段是什么?”。

上海市奉贤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10分)

①中国在20世纪上溯的几千年中,创造了世上无与伦比的古典诗歌的辉煌。这些由方块字铸成的古代瑰宝,是东方审美创造的极品。这些超越时空的永恒的语言,它以高贵的形式,华彩的节奏,典雅的词汇,特别是隽永的意境,造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诗意世界。音乐、色彩和非凡的想象力的综合,传达着古老文明的迷人神韵。它凝聚着人们关于追求功名和理想,咏叹乡情和友爱的情怀:寄情于田园,流连于山水,一树枫叶的怀想,几枝红豆的相思,微风中的燕子,细雨中的游鱼,大漠的孤烟,春江的花月,在露水的晶莹中颤动的花枝,还有深深庭院中的无望的等待……这一切,经过无数代诗人的锦心绣口编织而成的、永久的心灵的梵音,正是这个建立在悠久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古老民族的永世的骄傲。

②而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灾难,促使人们对那一切产生了怀疑。此时的中国是在强敌逼境下的节节败退中无路可走。当时的普遍想法是,苟能救亡图存而宁肯抛却一切。中国诗界更是如此,经过上个世纪那一批改良主义者的并不成功的探路,如今好不容易终于寻到了“诗体大解放”这一服妙方。于是,下决心对以往的旧古董来一番天旋地转的“大破坏”。胡适有言:“文学革命一面是推翻那几千年因袭下来的死工具,一面是建立那千年来已有不少文学的成绩的活工具;用那活的白话文学来代替那死的古文学,可以叫做大破坏,可以叫做大解放,也可以叫做建设的文学革命。”

③打破山林的宁静,装进工业时代的喧嚣,那些由经典的节律和音韵造出的完美受到了轻蔑。中国人好像下定了决心,不惜以一个空前的大破坏,来重建一种理想的诗歌秩序。当时人们要做的事,就是竭力要把他们新发现的白话诗,做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圆润剔透的古典诗。用当时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要把诗做得不像诗”。这里有一种“破坏”的快感,也有一种从头做起的创造的愉悦。那时的这一班人,像胡适、陈独秀等,他们是开路的先行者,是一迳地往前走的,沿路撒下了“尝试”的果实。他们只知试验创造,他们的目光只望着前面,他们没有、也不会想到回头看看,看看风烟迷乱之处的“战场”上的狼藉景象。

④而实际上,中国新诗在它的草创期就留下了许多弊端。当时也不乏一些有远见的人对此有过评论。就在白话新诗起步之初,当时积极参与新诗革命的俞平伯,就看到白话的“词汇贫乏”,很多都要“借材异地”,以及他认为的“缺乏美术的培养”等。很早,俞平伯就精辟地指出:“白话诗的难处,不在白话上面,是在诗上面;我们要紧记,做白话的诗,不是专说白话。白话诗和白话的分别,骨子里是有的,表面上却不很显明,因为美感不是固定的,自然的音节也不是拿机器来试验的。”俞平伯这些话写在新诗初起的1919年,实属难得。

⑤还有周作人,他拥护白话新诗的产生,自己也写过像《小河》那样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但他对新诗也有较为尖锐的批评。他在给《扬鞭集》写的序中说过,他“不佩服”白话诗的“白描”和“唠叨的叙事”——“我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周作人说:“经过了许多时间,我们才渐渐觉醒,诗先要是诗,然后才能说到白话不白话,可是甚么是诗,这问题在七八年前没有多少人讨论的”,“新诗运动的起来,侧重白话的一方面,而未曾到诗的艺术和原理的一方面。一般写诗的人以打破旧诗的范围为唯一的职志,提起笔来固然无拘无束,但是甚么标准都没有了,结果是散漫无纪。”

⑥从清末的“诗界革命”到五四的“新诗革命”,这一场具有强大震撼力的、关于中国诗歌从古典到现代的大变革,从最初的试验到广泛的实践,走过了跨越19—20世纪的漫长道路。几代诗人为探讨中国诗歌的新生付出了心力。对这一丰富而曲折的变革历程的简单概括,大抵就是:走了两个步子。这两个步子,一是“以旧风格表现新内容”,一是“诗体大解放”。前者被认为是改良的,后者则被认为是革命的。

⑦一般都认为从诗体解放入手,是一种彻底的、不妥协的革命之举。“革命”是一种革故图新的行动,是对于“旧皮囊装不了新酒浆”的彻悟。借用郭沫若《女神之再生》诗中一场恶战之后黑暗中传来的一段对话,来印证此一时期的“革命思想”也许是有趣的,对话是:“破了的天体怎么处置呀?”“再去炼些五色彩石来补好吧!”“那样五色的东西此后莫中用了,我们尽他破坏不再补他了!”“破了的天体”是“弃”是“补”,这当然只是一个比喻。其实“补”的办法经诗界革命的实践,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而五四时期的全盘否定的“弃”,恐也未见正确。事实是,对于一个悠久的传统而言,多大的“革命”都难以造成实际上的断裂。传统是一道长流水,当然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⑧革命总是暴风骤雨般的袭击和取代。它的不可阻挡的迅雷之势,总有一种暴力造出的粗糙。诗是艺术的,艺术的变革而采取革命的办法,难免会留下诸多“病症”。例如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诗革命,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白话”而忽视“诗”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中国诗歌为寻求与现代的社会人生的契合,以及在承载人的现代思想情感的伟大目标上,经过自“诗界革命”到“新诗革命”的长期试验,最后作了可以说是充满危险的选择,这就是,在它应严的“告别古典”的仪式中,的确蕴涵了为思想而轻忽艺术的隐患。

⑨那一代人都把兴趣和激情倾注于诗体的改革上了。他们在为了使诗实现人与他的现实状态相适应的路途上,的确拥有前无古人的胆识与魄力。然而,他们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至于在百年后的今日,当人们在获得一种崭新的方式表现他们所拥有的诗意时,猛一回头,却发现他们的这种“拥有”乃是一种“不拥有”——尽管人们可以责难中国人对于传统诗意的怀旧、甚至守旧的心态,但几乎所有的责难都无法回避如下的事实:较之古典诗歌精美的极致,新诗在艺术形式上的粗粝,以及人们在运用白话的方式以表述他们的情感时所产生的力不从心的沮丧!

4.(2分)第②段加点词“旧古董”在文中指的是

5.(3分)下面所选的白话诗,完全不带有中国“古典”特征的一项是()。

A.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闻一多《红烛》)

B.楫已飘流,柁已腐烂,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唤,怒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郭沫若《凤凰涅槃》)

C.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D.动力一定要胜利,而阻力一定要消灭!这动力是创造的劳动力,和那一团风暴的大意志力。(阿垅《纤夫》)

6.(5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提倡“要把诗做得不像诗”,但是周作人却认为“诗先要是诗”。请联系教材中郭沫若先生所作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4.无与伦比的中国古典诗歌

5.D

6.“要把诗做得不像诗”是说白话诗要突破古典诗歌经典的节律音韵和完美的形式。“诗先要是诗”,是强调新诗创作也要有艺术、原理和标准。

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突破了格律和句式的束缚,让读者感受到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采用白话,运用叹词,感情激越,具有感染力。同时,又保留了部分古典的形式,具有韵律感。运用了相同的句式,重章复沓,整齐而富有韵律感,念起来朗朗上口。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3.(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其思想基础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

②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众多,如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言,心声也;书,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如此。

③尽管在具体表述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的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阐释目的,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至少是在认定,孟子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孟子认为,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的本意。这一观点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解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还有一点比较隐蔽,那就是对语言文学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而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正是_______,即使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也是无处应用的。当然,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述中,“文”的这类功能也一再被确认。众所周知,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这其中潜藏的,传之其人”,则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具备上述功能的“文”已经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感通的桥梁、是创精神永存的保证。显而易见,乃是被经典著作及文人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长久的拥护

④“文如其人”命题存在深厚的思想基础,表述的是一种“贵真”的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中国古代文艺观中的“真”尺度一方面要求作家真诚地表述真实的思想情感,一方面要求作品具备完满呈现真情实感的水平。当“真”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具有“应然”意义了。

(摘编自徐楠《“文如其人”命题探微》)

材料二:

①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既从先秦时期孟子开创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的批评传统导出,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

②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歌德曾指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③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卡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两个命题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却共同揭示着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共同的文学规律”。当然,钱锺书曾经做过毕析,认为文如其人“乃读者由文以知人”,也体现着不同民族诗学并非趋同的独特性。

(摘编自《文学风格论与当下文学实践》)

(1)根据上下文,请在材料一第③段划线处填入“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德潜说:“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展千乘;读少陵诗

B.“以意逆志”等学说,为“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学界长久的拥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C.先秦时期的“知人论世”说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养分,得以形成成熟的“文如其人”说。

D.西方的“风格即人”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与“文如其人”共同揭示出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

A.从《汉书》“诗可以观风俗知薄厚”可知,通过诗可以认识创的情感、心理,进而合理的推断民风与政治状况。

B.《文心雕龙》中“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两句,对“文”与“人”的关系进行高度概括,这一见解堪称深刻。

C.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反映出李白诗意的生活,透露浪漫的气息。

(4)“文如其人”肯定了作品能承载创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风格即人”注到艺术家气质个性与其作品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请借鉴上述理论

3.(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补写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语境,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正确补写。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及题干中的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此处要求填“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结合前后文“孟子否定的……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志”的存在是“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

(2)C.“得以形成成熟的‘文如其人’说”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形成了以诗观人。即在魏晋时期还没有最终形成成熟的观点。

故选C。

(3)C.“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的例子不能支持“文如其人”的观点,因为该选项谈论的是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建安诗人是一个文学流派。

故选C。

(4)“作品能承载创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激扬文字、充满壮志豪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形象。青年毛泽东胸怀天下,为革命出生入死;其中“独立”一词,表现了不同凡俗的英雄气概。

“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层林尽染,百舸争流,鱼翔浅底、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风格豪迈爽朗。结尾的“到中流击水,则采取象征手法,体现的是革命乐观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情怀,正所谓“风格即人”。

解析:

(1)“志在文中”

(2)C

(3)C

(4)①《沁园春长沙》塑造了充满壮志豪情,以天下为己任。这与毛泽共本人的革命者形象是一致的,有主宰山河的壮志,就表现了其不同凡俗的英雄气概。

②词中秋山、枫林、船只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风格豪迈爽朗。结尾采取象征手法,体现的是革命乐观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情怀,正所谓“风格即人”。

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

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4.(11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宗白华先生钻研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征,对中国人审美活动和文艺实践长期思考,提出中国美学史上存有“错彩镂金”和“出水芙蓉”两种不同的美感形态或曰美的理想。这两种形态和理想不仅表现在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各个方面

②鲍照将谢灵运的诗与颜延之的诗比较,说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雕绩满眼”。钟嵘《诗品》载汤惠休的话云:“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宗先生认为,前者更多给人华丽、缤纷、璀璨的审美感受,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明清瓷器以及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等;而后者偏向给人清幽、淡雅、秀丽的审美感受,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渊明的诗、宋代的白瓷等

③在宗先生看来,这两种形态的美大体以魏晋六朝为界。魏晋以前,社会比较倾向“错彩镂金”的美,可以推知先秦诸子所处的艺术环境主要是“铺锦列绣,雕绩满眼”的世界。而从魏晋开始,即认为“芙蓉出水”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陶渊明作诗文、顾恺之作画,□看重文字雕琢和笔墨华丽,追求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些都意味着美学史上的思想解放,“诗、书、‘画等开始成为活泼泼的生活的表现

④这种美学思想土壤的松动和翻垦,早在先秦哲学家那里已见凿孔和裂豁。面对商周繁盛礼乐制度下的文艺现象,虽然孔孟等儒家总体上因尊重礼乐而取肯定态度,于民无益,于国有害,反对各类文艺。老子崇尚返璞归真,明确说“五色令人目盲,乱五色,淫文章,乱五声,淫六律,对后来美学思想的流徙无疑埋下了伏笔。魏晋六朝审美风向的变迁,则是“伏笔”从后台跃上前台的时代书写。

⑤“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两种美感形态和审美理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一直波澜起伏,汩汩而下。宗先生指出:“六朝的镜铭:‘鸾镜晓匀妆,一朵芙蓉出。’在镜子的两面就表现了两种不同的美。”“初唐四杰,还继承了六朝之华丽,就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更高的境界。李太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从建安来,垂衣贵清真’。‘清真’也就是清水出芙蓉的境界……宋代苏东坡用奔流的泉水来比喻诗文,他要求诗文的境界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而要上升到表现思想感情的境界。平淡并不是枯淡。中国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

⑥当然,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认为这两种美实际上应“相济有功”。我们现在的京剧演员及舞台装饰艳丽华美,却仍不失动人魅力。宗先生点明“‘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彩’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又触及美感的多样性和深度研究,值得深究和讨论。

(节选自钱念孙《美学散步的风仪与胜景——宗白华的人生和学术》)

(1)下列词语填入第③段空格中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既又

B.不也不

C.不仅还

D.不而

(2)依照文意,下列最不符合“芙蓉出水”美感形态的一项是

A.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B.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D.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沈周《竹堂寺探梅》)

(3)宗白华认为“芙蓉出水”是更高的美的境界,请结合文章概括原因。

(4)联系全文,分析第⑥段作用。

4.(1)本题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虚词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正确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诗文名句及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材料内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诗文名句,正确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相关段落作用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材料读懂题干涉及的段落,结合具体内容及上下文进行分析。

(1)A.“既/又”指有一个还有另一个,两种情况之间是并列关系。

B.“不/也不”指没有一个还没有另一个,表示同时不具有两种情况。

C.“不仅/还”指不止这一个还有类似的另一个,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具有。

D.“不/而”指没有一个还有另一个,表示两种情况并不同时具有。

根据第三段“而从魏晋开始,社会则逐步滋生出一种新的审美意趣,在此时期的陶渊明,两种审美情趣在此时的陶渊明、具有的。

故选D。

(2)根据文章第二段可知:“错彩镂金”的审美感受特点是华丽、缤纷;“芙蓉出水”的审美感受特点是清幽、秀丽。

A.“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描绘了田园乡村已然黄昏,充满了宁静而安详的淡雅氛围。

B.“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异彩缤纷。

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写诗人静观的自然景色、白鹭,一则取声音,视野苍茫,境界幽深、鹭鸣衬托、淡雅的意境。

D.“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写竹堂被众多的梅树环绕,所写环境清新幽邃且具有高雅的情趣。

故选B。

(3)根据文本第三自然段“在宗先生看来”“即认为‘芙蓉出水’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可知第三自然段表述的内容即为提取概括解析的范围。

第三自然段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表述的是美的境界向更高发展的过程。这些美的境界的具体表现是通过宗白华先生对陶渊明作诗文、王羲之书法的评价表述出来的。

由“陶渊明作诗文、顾恺之作画,□注重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怀抱”得出“注重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怀抱”;

由“王羲之书法摈弃汉隶的规整和装饰性,追求一种自然可爱的美”得出“追求一种自然可爱的美”;

由“这些都意味着美学史上的思想解放,‘诗、书,独立的自我表现’”得出“意味着美学史上的思想解放”。

(4)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并没有采用议论文常用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在表述“错彩镂金”和“出水芙蓉”这两种美感形态的艺术表现、两者转变过程时,在这个表述过程中引发出读者提出“这两种美的境界孰高孰低”这两个问题。因此。

文章引述宗白华先生对两种美感形态的评价,表明宗白华先生极力推崇“出水芙蓉”,这必然会引发读者提出“宗先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为”的问题。因此第六段在内容上的作用应是对前文的补充论证。

第六段最后一句“这既涉及个人审美偏向,又触及美感的多样性和深度研究,会引发读者对“美的境界”问题进一步思考。因此第六段在内容上的作用应当是增强了文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解析:

(1)D

(2)B

(3)①作品内容注重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怀抱。②作品形式存在着一种自然可爱的美。

(4)①总结全文,解答文中关于两种美的境界孰高孰低的问题。

②补充论证了宗白华先生为什么认为“初发芙蓉”是一种比“镂金错彩”更高的美的境界的原因。

③引发读者对“美的境界”问题进一步思考,对论点进行的再挖掘。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解析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解析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解析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

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材料一:

①2019年2月21日是第二十个“国际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正式发布了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重要永久性文件《岳麓宣言》,号召国际社会就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达成共识。濒危语言面临的困境,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更多关注。

②全球濒危语言的保护现状,不得不说有点“骨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发现,世界上现存的语言有7000多种,但有95%的语言目前只由占全球总数4%的人使用,平均每个月就有两种语言消失。语言学家不无忧虑地感慨,濒危语言消失的速度将快过濒危动植物;语言学可能将成为历史上惟一一门看着自己消失的学科。

③不过,对于语言多样性的未来,似乎不必过于悲观。随着相关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最新应用,濒危语言抢救的速度在加快,参与范围也在扩大。和传统手段相比,新兴数字技术正在带来一些改观,表现为语言存档速度和能力的提升。澳大利亚的语言学家与谷歌合作开发的人工智能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转录原住民语言,为语言学家节省了数百万小时的时间。效率的提升,为全面记录濒危语言提供了可能。

④除了能为濒危语言建“数据博物馆”,人工智能更积极的作用还在于互动学习的开发。在澳大利亚,研究人员为了帮助原住民儿童学习他们的语言,开发了一种低成本、易运输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记录孩子们的语言技能,并协助老师追踪他们的学习进度。在新西兰,有人开发出帮助爱好者练习毛利语的人工智能程序。该程序不仅能用英语和毛利语回复信息,还能过滤语法错误。濒危语言保护者发现,把不同的原住民语言和流行的应用程序结合起来,对于维持濒危语言的活跃度会有很大帮助。人工智能在这方面的能力,目前仅被开发出了冰山一角。

⑤人工智能会成为濒危语言的救命稻草吗?从某种程度上讲,的确可以。如果使用到位,至少能避免重演“一个人带走一种语言”的尴尬。不过,它依然不能有效地解决语言使用热情问题。实际上,在语言政策趋于开明的现代社会,濒危语言更难以摆脱的威胁是在社会变迁中跟上时代的压力。鼓励更多人使用濒危的母语,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和资源支持,缓解社会结构性和趋势性变化带来的冲击。有语言学家研究了墨西哥的原住民社区发现,为濒危语言提供社区支持至关重要。有了相应的社区图书馆、社区组织等,不但人们更有凝聚力,他们的语言也有了生存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工智能和技术手段再发达,都要以人为归宿。否则,它只能为濒危语言搭一个留待后人进行再发现的中转站或庇护所而已。

⑥帮助濒危语言的使用者打开更广阔的世界,或许才能成就真正意义上的挽救。

(摘编自刘天亮《给濒危语言更广阔的世界》,《人民日报》2019年02月22日)

材料二:

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少数民族语言多达140种,其中大部分处在濒危状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主持“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项目,出版了一套“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我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丛书”,系统梳理了上世纪50年代少数民族语言普查的资料。这些资料对少数民族语言的记录、传承和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②我们认为,濒危语言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公约中加以保护。但是,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与我们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专家产生了分歧。他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包括语言,因为语言并未列入保护对象。当时我对此很不理解,但是后来多次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们一起讨论,才感觉到语言问题比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复杂得多,面要广得多,主要是因为语言的本质是作为交际工具服务于民族、族群等社会群体,跟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在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濒危语言委员会议上,我提出一个议案,既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没有包括语言,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另外做一个公约,保护濒危语言?因为濒危语言是一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2018年,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举办,通过了《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岳麓宣言(草案)》,以期有效地保护和抢救濒危语言。但一般来说,像行动纲领、宣言之类的东西,是没有约束力的,我还是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能形成一个约束性的文件,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那样。语言作为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交际功能、文化载体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资源保护功能上承担的义务要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得多,深得多,也复杂得多,需要采取硬性措施来保护濒危语言,才能避免民族文化因语言消失而蒙受损失。

(摘编自孙宏开《语言是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一中的“骨感”在文中含义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